新疆塔城市第三中学苏教版高三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情节结构(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12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手法题详解(经典例题+练习+答案解析)【题目设定方式】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伏应、悬念、巧合、误会、突转、抑扬)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如何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3、分析作品思路方面的特点及其好处。
4、分析出构思和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方面的联系。
【解题思路展示】首先明确文中运用的技巧、手法。
其次,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什么技巧,写了什么内容。
再次分析技巧的作用,主要分析评价在主题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布局谋篇方面起到了什么效果。
(一)叙述人称及作用(1)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
(2)第二人称:(“你”“你们”)便于对话,便于抒情, 显得亲切感人。
(3)第三人称:(“他”、“他们”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二)叙述方式及效果1.顺叙作用: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2.倒叙作用: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3.插叙作用: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细节;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4.补叙作用: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造成悬念,叙事波澜,深化主旨,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5.平叙作用: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的眉目清楚 ,有条不紊。
(三)描写方式:(这个在人物形象中已述)1.正面:包括外貌、心理、行动等。
2.侧面:环境、人物之间关系。
(四)修辞手法: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情感;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复习:分析小说的情节含练习题及答案 (一)为了备考高考语文,阅读小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复习环节,而分析小说情节则是其中的重点。
掌握了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还能够提高分析能力和阅读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复习——分析小说的情节。
一、情节的含义与重要性情节是小说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是精神活动与事件的总和。
小说情节是对毕生经历和成果的高度浓缩,它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深刻思想,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因此,分析小说情节是读懂和领悟小说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1.了解小说的整体结构在分析小说情节前,要首先了解整个小说的结构,包括小说的主题、情节线、名字、人物等。
了解整个小说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情节,理解小说的故事脉络。
2.把握小说的关键事件小说中的事件可以分为主线和次线,而主线的发展就是小说的情节发展。
因此,要把握小说中的关键事件,理解事件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以及事件背后反映的作者思想。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情节的铺陈往往是由人物行为所推动的。
因此,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心理,进而分析情节的发展。
4.体会小说的情感倾向情感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情节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在分析小说情节时,要体会小说的情感倾向,理解小说所表达的情感要素,从中分析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三、情节分析练习题及答案1.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命运极其坎坷,同时,故事情节也充满着阴暗的色彩。
请问,这个小说的情节由哪些元素构成?答案:这个小说的情节由祥子的悲惨命运、社会不公、人性的扭曲、毒瘤般的环境等元素构成。
2.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相识之初,他们对彼此都有很大的偏见,而经过一系列事件之后,他们的关系得到了转变。
请问,在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伊丽莎白和达西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有哪些变化?答案:在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伊丽莎白变得更加成熟,思想更加开放,胆识更加豁达,而达西则表现出更多对爱情的态度和情感,逐渐摆脱了高傲自大的心态。
题型二分析情节作用►(2016 •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会明》),完成后面的问题。
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4分)看看考生的失误有①⑤⑦等。
可见这个细节贯穿全文,使小说结构完整。
内容上,前两处写“插军旗”,会明充满了自豪感,而最后一处写“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此时,会明因一个鸡的家庭感到很幸福,可见他对“插军旗” 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作者通过对比表现的是会明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这个细节贯穿全篇,前后呼应,体现小说的整体性;(2分)会明对插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望,形成一种反差的艺术效果。
(2分)理理解题的技法一、紧抓内在关联,“ 4步走”解答情节作用题(针对“短板一”)分析情节的作用,有单从情节本身进行的,也有把情节考虑进文章进行综合分析的。
无论哪一种角度,都离不开对情节内在关联性(因果链)的把握。
它是整个情节题的核心。
对这一类题目,应做好以下步骤:第1步:阅读全文,梳理情节脉络并作概括。
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梳理情节脉络,每一阶段可采用这样的语言表述形式: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
第2步:细读所给文字,分层抓住其层意或关键词语。
这一步工作是基础、前提,绝不可粗略读之。
第3步:分析所给文字在情节上发生了哪些关联。
所谓关联,就是情节发生发展的依据,或者因果关系。
第4步:作答,注意使用术语。
指向情节T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提供依据。
指向人物T丰富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
指向主题T点明或深化主题。
答题模板:①为……情节发展做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等),推动……情节发展(进入高潮或转折)。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心理),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表现……的主题。
二、精读深思,避免“乱贴标签”(针对“短板二”)1•读,要对所给句子、句子所在的段落读细、读懂、读透,把握其内容、层次、表达方面的特点,进而纵观全文,寻找联系。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板块一正确使用实词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台湾当局决定________“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和对台湾地区和平稳定的严重破坏。
②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________,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③学校武术队参加省中学生运动会,________了七个单项比赛的六项冠军。
A.终止申诉囊括B.中止申述斩获C.中止申诉囊括D.终止申述斩获解析:“终止”表示结束或者停止的意思;“中止”着重指做事中途停止,适用范围比“终止“狭窄。
句①应选“终止”。
“申述”指详细说明(理由、来意等);“申诉”的词义较“申述”的词义范围小,它是指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裁决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
句②指明了是“第一次庭审”,因此应该用“申述”。
“囊括”只适用于全部包罗的情况,用于句③,显然不如“斩获”恰当。
答案:D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李金华掀起的“审计风暴”,让普通的中国百姓看到了激浊扬清的希望,让________中国法治进程的人们聆听到了拨动法治政府琴弦的优美乐音。
②李存葆力求回避被日常生活________了审美效应的词语,自炼丹炉,让无知觉的汉字脆响出铁马冰河。
③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________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A.关注消失卑鄙B.关注消逝卑劣C.关心消逝卑鄙D.关心消失卑劣解析:“关注”比“关心”多一层“重视”的意思,与句①强调的内容吻合,故选“关注”。
“消失”强调结果;“消逝”含有一个逐渐消失的动态过程,与句②的语境“渐渐失掉审美效应”相呼应,故选“消逝”。
句③的语境意义是明显的,是指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丑恶行径。
“卑鄙”与“卑劣”虽然均为形容词,都可表示(言行)恶劣不道德。
相比之下,“卑鄙”强调丑恶,不道德,心地肮脏;而“卑劣”的意思是“卑鄙恶劣”,强调低下恶劣,词义更重,符合句意。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板块一修辞手法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云来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三、四句运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
一边是大片禾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云朵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
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①,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莳(shì)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笠”比作头盔,把“蓑”比作铁甲,形象生动,化板滞为飞动,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插秧(农事)的繁忙紧张,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分析情节结构》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3分)幸存者[美]休·B·卡夫熬到第三个饥饿的夜晚,诺尼把眼睛盯在那条狗身上。
在这座漂流的冰岛上,除了高耸的冰山之外,没有任何的血肉——就剩他们两个了。
在那次撞击中,诺尼失去了他的雪橇、食物、皮衣,甚至他的尖刀。
他只救起了心爱的猎犬——尼奴克。
如今,一人一狗被困在冰岛上,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对方。
诺尼以往对尼奴克的宠爱绝对是真实的,真实得如同此刻的饥饿、夜晚的寒冷以及那只受伤的脚上咬啮着的痛苦。
然而家乡的人在荒年不也屠杀他们的狗来果腹吗?不是吗?他们甚至想都不想一下就做了。
他告诉自己,当饥饿到了尽头一定要觅食,“我们二者之中注定要有一个被对方残杀,”诺尼想,“所以……”他无法徒手捕杀那只狗。
尼奴克的凶悍有力远胜于他。
此刻,他急需一件武器。
他脱下手套,把腿上的绷带拆了下来。
几个星期前,他伤了自己的腿,用一些绳索和三片铁板绑成了绷带。
他跪在地上,把一片铁板插入冰地的细缝里,并且使劲地用另一片铁板在上面摩擦。
尼奴克聚精会神地看着他。
诺尼仿佛能感觉到那炯炯的眼神正放出愈发炽烈的光芒。
他继续工作,并且企图使自己忘记它的目的。
那片铁板现在已经有一面的刃了,并且越磨越锋利。
太阳升起时他刚好完成了工作。
诺尼将那新磨的尖刀从冰地里拔出来,用拇指抚拭着刀刃。
太阳光从刀面反射过来,几乎使他一时眼花目眩。
诺尼把自己完全变得残酷起来,“到这儿来,尼奴克!”他轻轻地叫着。
狗疑惑地看着他。
“过来,快!”他唤着。
尼奴克走近了一点。
诺尼在它的眼神中看到恐惧。
从它沉滞的喘息和蹒跚、笨重的脚步可以得知它的饥饿和痛楚。
他的内心开始哭泣了。
他痛恨自己,但又不得不狠下心来。
尼奴克越来越近了,保持着它的警戒。
诺尼感到喉间一股浓重的呼吸,他看出它那两只眼睛好似两股痛苦哀怨的井泉。
现在,就是现在!快攻击它!诺尼跪倒在地上的身体因一阵激烈的哽咽而颤抖着。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板块一图表类转换1.下列图表是对我国少儿电视节目有关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
请仔细阅读,用简明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1)由图表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结论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信息,分析作答。
第(1)题要求准确分析所给图示并写出结论,第(2)题提建议看似开放性较强,实际上受第(1)题限制,要针对上面的结论至少从两方面提出建议。
答案:(1)动画节目收视成为少儿节目主流;动画片来源,日本一家独大。
(2)精选动画片,启迪少儿心智;打造国产动画精品。
2.分析下图,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
要求:①语言表达准确、简明;②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25字。
宜万铁路开通前后恩施州公路、铁路和民航客运量对比图(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首图文转换题,考查考生对图表的理解能力。
答案:(1)结论:铁路开通后,客运量超过公路、民行、成为出行首选。
(2)原因:铁路出行比公路速度快,比民航费用低。
3.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请根据以下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
(数字媒介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对于本题,考生解答的关键是比较两个图表提供的不同信息。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板块一语序不当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为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B.当被问及在家庭财务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中国内地女性受访者的63%表示她们是家庭财务的决策者。
C.《非诚勿扰2》在北美抢滩登陆,这样,北美华人不用再在网络上搜索各种视频,而可以直接走进电影院,与国内观众同步在大银幕上观看它。
D.深圳地铁2号线近日开通,新车厢内两侧车门的上方,分别设置了黄色的紧急对讲器和红色的紧急解锁装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乘客可以通过这两个装置与运营管理部门取得非常便捷的联系。
解析:A.主客颠倒,将“私有概念对人们”改为“人们对私有概念”,同时删去后一个“人们”。
B.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导致“63%”与“表示”搭配不当。
应改为“63%的中国内地女性受访者”。
D.状语语序不当。
“非常便捷的”应放在“通过这两个装置”后,并把“的”改为“地”。
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郭敬明的著名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对许多青少年是不陌生的。
近日,该小说已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
B.据一家权威机构统计,在首批创业板企业中,以战略投资者或财务投资者身份进入的机构共有13家,对企业投资的基金最短才3个月。
C.甲状腺减低症简称“甲减”,发病率高达5%,但在人群中知晓率却很低,多数人不但没听说过这种病,甚至还很不了解这种病。
D.本溪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林业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林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解析:A.主客体颠倒,应为“许多青少年对郭敬明的著名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不陌生的”。
C.递进关系的复句,顺序颠倒了。
应改为“不但很不了解这种病,甚至还没听说过这种病”。
D.语序不当。
应为“生产、加工、销售”。
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记者发现,包里尽管揣着数张银行卡,但不少市民对银行业务收费标准并不清楚,有些人“被扣费”后才恍然大悟。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 7.4古文阅读(含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
凡书亦犹是矣。
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于其府州县者也。
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
官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
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
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①,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
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
两序,非体也。
不当其人,非职也。
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
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
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
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
”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
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
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
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谧。
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
而今之述者,非追论昔贤,妄为优劣之辨,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
”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选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注】①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
1.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②两序,非体也③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④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⑤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③④⑤解析:用排除法。
①只是介绍《会试录》《乡试录》写序文的格式,不是作者的观点。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板块一修辞手法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云来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三、四句运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
一边是大片禾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云朵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
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①,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莳(shì)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笠”比作头盔,把“蓑”比作铁甲,形象生动,化板滞为飞动,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插秧(农事)的繁忙紧张,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核心突破一分析情节结构——故事讲述,关注其方式、效果一、情节的概念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及其形成的事件的进展过程,由一组或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依据,经作家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事件的因果关系亦更加突出。
它是小说中最具体可感的部分,是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更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服务的。
二、情节的叙述方式1.叙述方式顺叙: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情节。
顺叙可以使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先将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者结局交代出来,再按照顺序叙述故事。
这样容易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暂时中断正在叙述的事件,插入与该事件或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
这样可以对小说的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构成必要的补充,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补叙:在行文中用一小段话对故事前面已经交代过的人或事件进行补充交代,这样追加的内容一般没有情节,也不需要有过渡,但可以使故事内容更加完整。
平叙: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这样可以使故事发展的头绪更加清楚,照应更加得体,但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始末时间等。
2.叙述视角(1)全知视角“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
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
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
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但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也使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距离,从而降低作品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2)有限视角“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作用题”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真题引路】一、(2019高考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到梨花屯去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
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
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
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
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
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
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是。
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
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我……”“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
但当时压カ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哪一篇?”“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
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
2023新疆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详解)2023新疆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高中语文常考文学常识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
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高中语文重要知识点梳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塔城地区高三语文第三次复习统一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一下·丽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运河水道随国运更迭和水脉流转不断变迁,一座座漕运码头在历史风雨中沉浮。
(甲)沿着大运河行走,从北向南耸立着一座座风格迥异的楼阁:天津天后宫的钟鼓楼,济宁的太白楼,扬州的平远楼……这些楼阁或带有燕赵大地的豪迈之风,或呈现烟雨江南的灵秀婉约。
(乙)在大运河的最北端,我登上大光楼,向南望去,大运河如一条飘逸的玉带,两岸林木葱郁;向西望去,燃灯舍利塔庄严肃穆。
曾几何时,这里是南粮北运的终点,也是无数士子人生的崭新起点。
数百年来,无数士子心情沉重地走下船,走进燃灯舍利塔下的孔庙,又从这里走进科举考场,进入他们的宦海生涯。
(丙)运河畔,古道边,我站在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大光楼上,看长河旭日、看如火如荼的城市中心建设,心中浮想联翩。
在这个百舸争流的新时代,我们不只是需要保护并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还要让这条千年运河焕发新的活力。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更迭B . 沉重C . 如火如荼D . 还要(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20高一上·南京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据《人民日报》11月12日报道,“双11”的消费盛况,反映的是大海般的内需潜力。
无论是“买买买”引发的抢单,还是“停不下来”的快递小哥,都让“消费”这个词显得如此动人心魄。
到今年,“双11”刚好走过10年,从一家电商的促销活动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消费节日,也为观察中国的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口。
与现在动辄千亿级的成交额相比,很少有人会想到,2009年“双11”的成交额只有5000多万元。
专项限时练(二十五) 分析情节构造(建议用时:40分钟)一、对点题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导学号:54012137】破晓歌声[美]雅典娜·阿塔娜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
今年的圣诞雪应当是红色的。
战况日益剧烈,德国人、英国人的鲜血在新年继续交融、浸染着佛兰德斯的土地。
吉姆朝背后殷红的战场扫了一眼,回到营房。
哨兵呼地站起来,微微一抬左手里的刺刀。
“是我!〞吉姆叫道。
“吉姆?〞哨兵放下步枪,“谢天谢地,你还活着。
〞他如释重负地说。
“你好,沃特。
〞吉姆招呼老朋友。
沃特凝视着他,眼窝深陷的大眼睛在黑暗中看不清楚。
想到这场可怕的战争随时随地可能夺走任何人的生命,他俩不禁打了个寒战。
“有一段时期我们压根儿没想过死亡这回事。
〞吉姆说。
“那是两年之前了,我们在教堂为圣诞音乐会做最后的排练。
〞沃特回忆道。
“你沙哑着嗓子参加合唱。
〞“唱?平安夜?的时候,我砸场了。
〞沃特十分伤感地说,“当时为难得要命,因为?平安夜?一向是我最喜欢的圣诞歌曲。
〞“喂,你不应该说喜欢它!〞吉姆生气地低语,一下子将沃特从逝去的好时光中拽回来。
“为什么不该?〞“你不知道是谁写的那首歌?〞“当然知道,弗朗兹·格鲁布。
〞“他是德国人。
〞“那又怎么样?〞“沃特·史密斯下士,两年来,我们英国人一直在向德国阵地开火。
怎么能够一边和德国人打仗一边依然喜欢他们呢?〞德国士兵雅各布只晓得冬天到了,时间融化成一片硝烟,如同白雪在千万双皮靴底下被踏成泥浆。
佛兰德斯不是梦想家的乐土。
所以,雅各布“不相信奇迹〞。
他报名参军,并非他多么想把英国人从地球上抹去,只是因为征兵已经开场,他别无选择。
琥珀色的朝阳即将升起,雅各布从新鲜的积雪上面踩过去。
他年轻,头发乌黑,眼神精明沉稳,眉毛陷在额头一条深深的皱纹里。
他曾是一位温文尔雅的音乐家,现在却一脸老气横秋。
战斗把他变硬了。
“早上好。
〞雅各布弯下腰。
“也祝你早上好,〞他对招呼自己的士兵卡尔说,“尽管并没有什么好事儿。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板块一情节结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看护父亲的孩子亚米契斯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
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
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
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
孩子叫着:“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
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
“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
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
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
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
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
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
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
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他。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物,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
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竟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
”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
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
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
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做你了。
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
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
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
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
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
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
这几块钱你当做零用。
再见!”父亲说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
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
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做纪念吧!”“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
“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
”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做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衣服包,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
外面天亮了。
1.这篇小说描述了乡下孩子西西洛在医院看护父亲的故事,情节安排十分精巧,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说的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十分精巧。
西西洛悉心照料并且为之悲伤落泪了五天的“父亲”竟然不是自己的父亲,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都出人意料。
“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病人总是凝视着他”,以及西西洛的善良和爱心都使情节发展又在情理之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立正许行“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起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早就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到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杵子了。
“你算反动到底啦!”“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什么,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了……”“我看你要为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
“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哪!”那个被俘连长很诚恳地说。
“就凭你对蒋介石的这个迷信态度,你还能……”谁知我的话里一提蒋介石,他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
这回我终于忍不住了,一杵子把他打了个趔趄。
并且高声说:“再立正,我就打断你的腿!”“长官,你打吧!过去我这也是被打出来的。
那时我还是个排副,就因为说到那个人没有立正,被团政训处长知道了,把我弄去好一顿揍,揍完了对我进行单兵训练,他说一句那个人的名字,我马上就来个立正,稍慢一点就挨打,有时他趁我不注意冷不防一提到那个人的名字,我没反应过来便又是一顿毒打……从那以后落下这个毛病,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一说到那个人的名字就立正,弄得像个神经病似的,可却受到嘉奖,说这是对领袖的忠诚……长官,你打吧!你狠狠地打一顿也许能打好呢。
长官,你就打吧打吧!”被俘连长说着就痛苦地哭了,而且恳求我打他。
这可怪了!可听得出来,他连蒋介石三个字都回避不提,生怕引起自己的条件反射。
不能怀疑他的这些话的真诚。
他闹得我有些傻了,不知该怎么办啦!1948年我在管理国民党军队的俘虏时,遇到了这么一件事。
当时那个俘虏大队里都是国民党连以下的军官,是想把他们改造改造好使用,未曾想到竟遇到这么一个家伙。
“政委,咱们揍他一顿吧!也许能揍过来呢。
”我向大队政委请求说。
“不得胡来,咱们还能用国民党军队的方法吗?你以为你揍他,就是揍他一个人吗?”嗬!好家伙,政委把问题提得这么高。
“那么?——”我问。
“你去让军医给他看看。
”当时医护水平有限,自然看不出个究竟来,也没有啥医疗办法。
以后集训完了,其他俘虏作了安排,他因这个问题未解决,便被打发回了家。
事隔三十年,“文化大革命”后,我到河北一个县里去参观,意外地在街上遇上他,他坐在一个轮椅上,隔老远他就认出我来。
“教导员,教导员!”他挺有感情地扯着嗓子喊我。
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而且两条腿已经坏了。
我问他腿怎么坏的,他说因为那个毛病没有改掉,叫“红卫兵”给打的,若不是有位关在“牛棚”的医生给说了一句话,差一点就要没命啦!我听了毛骨悚然,生活竟是这样的一部史书!打断了他两条腿,当然就没法立正了,这倒是一种彻底的改造方法。
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说:“你这一辈子叫蒋介石给坑啦!”天呵!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坐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挺,作了个立正的姿势。
(选自《小小说月刊》2009年第3期) 2.小说情节曲折有致,紧紧围绕“立正”这个点,以连环式情节链贯串全篇,不断涌出奇妙的波澜。
请结合作品,以连长的“立正”为核心,按时间顺序理出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脉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立正——被迫立正——不想立正却立正——因立正被打断腿——轮椅上依旧立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彩票森遥子“这次请多多保佑,”一个男人在祈祷,“请一定让我中上5千万,头等奖都有10个嘛。
那样的话,我就能甩掉现在这个身也凉、心也凉、嘴还唠叨的老婆了。
然后到一个温暖宜人的岛上,找一个年轻、有活力且温柔的好女人,悠悠哉哉地度此余生。
”这个男人正站在一条小船上钓鱼,四周的海面上浮现出青色的珊瑚礁。
他光天白日下不知不觉做起了描绘未来的梦。
他幻想着在一个盛开着九重葛花的院子里,漂亮的新妻一边梳头,一边等待着他的归来。
潮湿而凉爽的海风不时从窗子吹进优雅舒适的卧室。
他提着钓来的鱼回到家里,年轻的新妻用充满爱意的口吻夸奖他。
接着赶忙端出精心为他制作的冰镇鸡尾酒。
只有他们两个,也就是说,像海明威所喜欢的那样生活。
这个男人急切地盼望着过上像海明威那样的余生。
可是,他转念一想,很遗憾现在的老婆没有生育过。
抛弃了她,让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也真有些于心不忍。
这个男人其实心底还是挺善良的。
他胡思乱想了一通之后发誓,万一彩票中了头等奖,一定留给老婆1千万。
奇迹真的出现了,虔诚的祈祷应验了,这个男人竟然得到了5千万日元。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天把钱塞进旅行袋里,从家里出走了。
临行把5百万日元和一封信留在妻子的枕头底下。
他想即便老婆真的遇到什么难事,这笔钱也足够她用的了。
这样一来,他不会再受到良心的谴责,也斩断了对妻子的挂念。
一个月过去了。
警察局接到邻居的通报,派人到男人的家调查。
屋子里一股发霉的臭味,像是好长时间没人住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屋里没人了?”警察向邻居家的主妇打听。
“大概快有一个月了吧?”“夫妇俩一起出走的吗?”“这个嘛……”警察把屋子搜查了一番。
家具上蒙着厚厚的一层灰,冰箱里剩下的土豆沙早已变质,长满了褐色的霉菌,衣服像是带走了一些。
总之,迹象很明显,夫妇俩为了什么事从家里出走了。
“哎呀,这是什么?”一位警察在搜查丈夫的床时,吃惊地喊出声来。
枕头下面翻出来一捆钞票和一封信。
信是写给丈夫的,妻子这样写道:“这次彩票我中了一等奖,现在想解除这冷漠的婚姻。
心中觉得很过意不去,特留下5百万日元。
”信上原先写着“一千万”几个字的地方,又用黑笔涂了,改写成“5百万日元”。
正在这时,又一声惊叫从妻子的床边传过来。
另一位警察翻开妻子的枕头时,也发现了同样数目的一捆钱以及一张留给妻子的便条。
3.本文以什么为线索结构全文?试分析本文的线索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以“彩票中大奖”为线索结构全文,是双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