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共3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98 MB
- 文档页数:31
第8课《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苏教版初三上)3doc初中语文叶圣陶[教学目的]1、明白得造成〝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更加不幸的缘故。
2、体会重点词语和中心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1、明白得人物对话与景物的描写。
2、了解农民的不幸。
[教学时数]二教时第一教时一、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
家境清苦。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闲居期间作文言小讲发表在«礼拜六»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讲«春宴琐谭»。
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讲和论文。
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在«小讲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
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讲集«隔膜»。
1923年出版«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讲«倪焕之»。
1923—193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
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讲月报»。
1930年中转到开明书店当编辑。
抗日战争期间举家内迁,曾在乐山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
后到成都主持开明书店编务。
1946后返回上海。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二、放课文朗读录音三、整体感知提咨询:这篇课文专门长,是一篇小讲。
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写了有关他们的哪几件事?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分不把这几件事概括出来。
讨论:主人公是旧毡帽朋友。
写了他们粜米、购物、会饮三件事。
四、学习〝粜米〞部分。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课《多收了三五斗》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攻坚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面对作家作品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B . 明代文学家沈复著有《浮生六记》一书,我们学过的课文《童趣》便是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像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C .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他执笔写成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D .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主要叙述的是孙悟空等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书中大闹天宫、智取生辰纲、高老庄招亲、三调芭蕉扇等情节大家已是耳熟能详。
2. (2分)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 .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 . 《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他死后给他起的谥号。
《岳阳楼记》选自此集。
C . 范仲淹,大致和欧阳修是同时代人,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D . 《岳阳楼记》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句法,音调铿锵,节奏鲜明。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3. (2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根据选段,选出对这段文字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虫、树、花的次序安排结构的。
B . 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花朵、果实、野花的次序安排结构的。
C . 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树上、花下、遍地的次序安排结构的。
九年级上册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原文阅读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
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齐般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
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
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
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者的几顶旧毡帽上。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么?”“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
”“哪里有跌得这样利害的!”“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米象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跌呢!”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
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还是不要粜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
“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
”洋米,洋面,外洋大轮船,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
而不粜那已经送到河埠头来的米,却只能作为一句愤激的话说说罢了。
怎么能够不粜呢?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缴的,为了雇帮工,买肥料,吃饱肚皮,借下的债是要还的。
“我们摇到范墓去粜吧,”在范墓,或许有比较好的命运等候着他们,有人这么想。
但是,先生又来了一个“嗤”,捻着稀微的短须说道:“不要说范墓,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
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
”“到范墓去粜没有好处,”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
“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就说依他们捐,哪里来的现洋钱?”“先生,能不能抬高一点?”差不多是哀求的声气。
第8课《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苏教版初三上)6doc初中语文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中学部〕李忠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清小讲情节。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成效。
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讲主题。
◆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梳理小讲情节。
2.分角色朗读,认识小讲人物形象。
3.组织学生讨沦交流,明白得小讲主题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凄惨命运。
2.明白得小讲中表达出的作者对旧中国农民凄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2.梳理小讲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
3.学习小讲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成效。
◆难点1.体会小讲运用对话展开故事的特色。
2.明白得小讲反映的主题思想。
◆教学突破1.选取一二片断进行诵读练习,积存语感。
2.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识造成农民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1.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预备1.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词。
2.熟读课文,理清小讲情节线索。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以情致导,激发爱好1、同学们,今年风调雨顺,你家的粮食大丰收了,你们的内心会是什么味道?可世事并非差不多上如此的,有的人粮食丰收了,却一点都乐不起来,反而要愁眉苦脸的,你们信不信?不信就一起来看看旧中国的老百姓生活你就明白老师不是在骗你们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课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多收了三五斗»。
一起把题目读一遍。
2、关于老舍,你们了解到了些什么?哪位同学来给大伙儿介绍介绍?〔教师看情形进行适当的补充。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先请同学们把课文从头到尾的认真读一遍,边读边把自己感爱好的地点勾画出来并在旁边作点简要的点评。
2、读了全文后,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什么缘故?三、自读课文,自主探究1、前面我们差不多学了三篇小讲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的三篇小讲我们是如何学的。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通用7篇)《多收了三五斗》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
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认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
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心里活动。
2.梳理小说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
3.学习小说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1.体会小说运用对话展开故事的特色。
2.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教学突破1.选取一二片断进行诵读练习,积累语感。
2.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识造成农民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入新课。
2.梳理小说情节。
2.划分层次,理清小说情节。
3.布置完成课后练习。
3.思考并完成课后练习。
一、导入新课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中国农村及农民的关注。
2.鼓励学生:同学们谈得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旧中国的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3.导人新课: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
请同学们看到课文。
4.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一生结合课文注解介绍作者情况。
5.给予鼓励,并补充: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半个世纪来一直被选为语文教材。
二、整体感知1.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情节。
教师巡视课堂。
2.简单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尤其是在江南农村,那里的农民生活更加悲惨。
3.提问:刚才大家熟悉了课文,同学们说说,这篇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三、小结1.结合课后练习一,引导学生从人物对话中理出关键信息。
讨论旧毡帽朋友们丰收后更加不幸的原因。
2.布置作业,思考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人:一般的小说都有三大要素,同学们知道是哪三个吗?2.给予肯定:回答得对,上节课我们对小说的故事情节有了基本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课文解析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
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
(①小说开头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段析】交代粜米的船多,暗示农民丰收例。
【品味】“横七竖八”形象地描摹出船只很多、停泊在埠头的状况。
一个“低”字使人仿佛见到了满载新米的沉重的船。
因为米多船重,所以河水中的菜叶和垃圾才齐舷,“一漾一漾"形象地写出了船在不稳、船动水漾的状态,开篇描绘米行的环境。
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
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
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段析】交代万盛米行及“旧毡帽”。
第一部分第一层(1~2):环境描写。
从那船身被压得很低的横七竖八的米船上,我们已经感觉到了旧毡帽朋友今年丰收了。
【品味】“旧毡帽"是戴在农民头上的,足见其生活的贫困。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品味】“气也不透一口”,写出农民朋友急于想知道米价的迫切心情。
“占卜”两个字写出了辛苦的农民们的命运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么?”ﻬ“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
”“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米像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跌呢!”【品味】“潮水一般涌来”形容米多,暗点题目“多收了三五斗”.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
(②旧毡帽朋友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打算来粜米的?)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品味】画线句比喻农民满怀丰收的喜悦前来粜米的情形与听到米价低廉、希望破灭形成鲜明的对比。
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多收了三五斗教案1 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多收了三五斗教案1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多收了三五斗教案1 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多收了三五斗》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备课时间第周,星期教学内容《多收了三五斗》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认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
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心里活动. ﻫ2.梳理小说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
3.学习小说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1.体会小说运用对话展开故事的特色。
ﻫ2.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的:解题;正音释义;理清情节,划分段落;指导学习课文第一个场面描写(第一段).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试解文章标题,引入课文.《多收了三五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在第二、三册已介绍,可提问复习)有名的短篇小说,反映的是我国30年代初期农村的情况。
教师板书:多收了三五斗。
启发思考:根据文章标题同学们判断判断看,文章大概写什么内容?说明什么问题?该会有怎样的结局?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从题目看,文章是写农村,写丰收,似乎应当写农民丰收以后改善生活的情况。
然而,恰恰相反,事实是丰收以后米价暴跌,谷贱伤农,丰收成灾,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灾难。
小说就是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江南农村丰收粜米的故事,巧妙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贫苦农民在帝国主义、反动政府、地主阶级、投机商人的重重压榨下濒临绝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