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问题还是农民问题_贺雪峰
- 格式:pdf
- 大小:431.17 KB
- 文档页数:14
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问题。
这三个问题的统称即为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最早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于1996年正式提出。
中国共产党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引入正式工作报告,并随之迅速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
农民:是指中国共产党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后,与城市居民形成对称的二元国民的弱势群体。
占我国总人口近70%。
非指自然意义上居住在农村,并从事种,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植、养殖业的农业劳动者。
其划分的标准并非产业,而是以父母的户籍为唯一标准划分的群体。
农业:是指以土地、水面、草场、山林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群的总称。
与其它产业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其生产过程受自然资源制约,具有天然的弱质性。
二是产业链条中断,农业只指其中间的生产环节,产前、产后环节则不属农业范畴。
它是二、三次产业的基础产业,居民生存的原产业,农民的主产业,20世纪末,其创造的GDP占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以下。
农村:是指人口集居的城市的城区以外的广大国土地域。
即人口集居远低于城镇的乡村,国土承载的公共产品价值量极低的地域。
问题:是指系统中不相匹配的环节或子系统。
即与其它环节和子系统在运动中不相匹配的外在表现。
或者说是系统中某一环节或子系统存在状态与其他子系统或环节差距的描述。
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
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
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
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三农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它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贺雪峰教授学术思想关键词作者:王德福来源:《关东学刊》2019年第02期[摘要]贺雪峰教授在长期学术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解和解释中国农村的学术思想,以及有关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思考和方法探索。
他对乡村社会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区域差异”和“半熟人社会”构成的具有时空维度的学理概括中,前者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维度的“南北中”三大区域类型,和社会分化维度的“东部与中西”两大区域类型。
他揭示了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微观基础上,中国式小农经济所支撑的稳健的中国式城市化道路,指出城乡二元结构的保护功能,阐述了农村作为稳定器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功能,提出以“低消费高福利”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来对农村进行保底性的政策设计。
他系统总结了乡村治理及其背后的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演变逻辑,提出了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三层分析框架,强调乡村治理现代化要实现国家与农民的简约高效对接,乡村治理体系要同乡村社会适配。
他致力于建设大国学术,强调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大循环逐步形成能够解释中国经验、服务中国实践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并初步总结出以“饱和经验法”为核心的经验训练方法,为建设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区域差异;半熟人社会;半工半耕;中国式城市化道路;国家与农民关系;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作者简介]王德福(1984-),男,社会学博士,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武汉430072)。
“我是误打误撞进入‘三农’研究领域的”,“我对农村研究没什么兴趣”——作为如今国内三农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贺雪峰教授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如是袒露他的学术“初心”。
贺雪峰常对学生们说,小时候接受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对他影响甚重,大学时一直在苦苦思索和关心的是“中国向何处去”甚至“人类向何处去”的宏大问题。
炽热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中国立场,既是贺雪峰最鲜明的学术风骨,也实质性地塑造了以他为代表的、被称为“华中乡土派”的年轻学术团队。
当然,还直接影响了贺雪峰的学术研究。
25 DORBC 2009/4特别策划记者:大部分农民都离不开土地,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会是怎么样一个情况?贺雪峰:从宏观方面来说,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基本上没有增长的空间,因为产量的增加意味着价格的下降,而品质的提高也意味着成本的上升。
杜润生(著名三农问题专家——编者注)早就说过,8亿农民为2亿市民搞饭吃,农业是没有出路的。
同样,现在9亿农民为4亿市民搞饭吃也不会有出路。
换句话说就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快速提高都不太可能。
记者:农民在非农领域收入增长的前景如何?贺雪峰:虽然中国经济会持续发展,农民的非农领域收入却不太可能得到持续提高。
记者:为什么?贺雪峰:农民在非农领域的收入主要来自外出务工。
外出务工机会来自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极其庞大的情况下,外出务工农民越多,农民工在市场上的谈判能力就越弱。
所以,农民外出务工人均可获报酬不可能有较大增长。
在中国目前产业结构严重低端化的背景下,农民外出务工岗位不可能很快增加,现在正处在金融危机漩涡中的大量失业农民工就是例证。
消费并不能给农民带来幸福记者:若农民收入不可能大幅度增长,我们应该怎样解决三农问题?贺雪峰:正因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低于整个社会收入增长的速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尽可能缩小农民■ 本刊记者 曹 晖防止消费主义文化对农民的剥夺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教授在其2007年出版的《乡村的前途》一书中,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要建设“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
在目前国家鼓励“家电下乡”的背景下,反思农民是否有能力扩大消费,消费究竟会给农民带来什么等问题,很有必要。
贺雪峰的观点值得深思。
农民收入不可能大幅度增长记者:作为我国三农研究新乡土学派的代表人物,您对我国农民当前的经济状况持什么看法?贺雪峰:当前农民的状况,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有饭吃、缺钱花”,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温饱有余、小康不足”。
“温饱有余”是指中国农民早已解决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质所需,“小康不足”是指农民未来增收的渠道有限,大部分农民生活将长期难以达到小康水平。
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
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贺雪峰及其著作《新乡土中国》简介三、读后感主要内容概述四、对《新乡土中国》的批判性与肯定性评价五、贺雪峰学术思想对我国农村研究的启示六、结语正文:【提纲】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贺雪峰教授的《新乡土中国》应运而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当代农村社会的视角。
作为一名关心农村发展的读者,我有幸阅读了这部著作,并在此分享我的读后感。
【提纲】二、贺雪峰及其著作《新乡土中国》简介贺雪峰,我国著名农村问题研究专家,长期致力于农村社会学研究。
他的著作《新乡土中国》通过对湖北、江西、广东等地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问题及挑战。
书中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的观点,为农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提纲】三、读后感主要内容概述在阅读《新乡土中国》的过程中,我对贺雪峰教授的观点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书中对于农村人口流动、土地制度、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剖析,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农村社会的复杂性。
同时,贺雪峰教授对于农村发展的前瞻性思考,也为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提纲】四、对《新乡土中国》的批判性与肯定性评价虽然《新乡土中国》在很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我认为书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在分析农村问题时,贺雪峰教授过于强调乡村内部的差异性,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互动关系。
其次,书中对于农村治理结构的探讨相对较少,未能充分反映出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
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对贺雪峰教授学术成果的肯定。
他在书中对农村问题的深刻剖析,以及对未来农村发展的理性展望,都让我受益匪浅。
【提纲】五、贺雪峰学术思想对我国农村研究的启示贺雪峰教授的《新乡土中国》让我认识到,农村研究需要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关注乡村内部的差异性和动态变化。
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村问题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一方面的原因。
此外,农村研究还应关注城乡互动关系,以及农村治理结构等问题。
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中国的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民的问题,包括农业问题、农村经济问题和农民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回顾中国的三农问题,并对其进行反思。
一、农业问题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然而,长期以来,农业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技术相对滞后,农民的科技水平较低,影响了农业产量和质量。
其次,农业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土地、水资源等的限制,同时,农业生产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最后,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这也是农民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经济问题农村经济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上。
一方面,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农民的生活条件较差。
另一方面,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业,而农业收入受到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收入低且不稳定。
三、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主要涉及到农民的权益保护和农民的生活条件改善。
农民在土地流转、劳动权益、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土地流转问题,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面临着不确定性和不公平性,一些农民的土地被非法占用或者被强制流转,导致农民权益受损。
其次,农民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一些农民在城市就业时面临着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最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保障,导致农民生活水平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
其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此外,加强农民权益保护,加强土地流转制度建设,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贺雪峰:如何理解习近平关于农地的最新讲话据新华社电,2014年9月2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国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就《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发表讲话。
这个讲话十分重要,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以下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又要解决好农民问题。
总书记讲话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又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总书记这段讲话十分重要。
相对于一般性地强调农业现代化,比如“四化同步”中的农业现代化,总书记的讲话中特别提出“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又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农业现代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仅仅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而且还有包括2亿多农民工在内需要依托农业和农村的9亿农村人口,他们要从农业中获得收入与就业。
农业收入和就业不仅为9亿农民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而且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稳定的根基。
当前中国农村仍然有6亿多人口,其中有2亿多农业劳动力,另外还有2亿多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大部分进城农民工的父母或子女仍然留守农村,他们也还缺少能在城市体面安居的收入与就业条件,他们随时可能在进城失败后返乡。
也就是说,还有大约9亿人口要依托农村的农业来完成家庭劳动力再生产。
依托农业来完成家庭和劳动力再生产的9亿人口中,有2亿多农业劳动力,相对全国20亿亩耕地,劳均不足10亩,在当前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面,远未达到合理经营规模。
但农民进城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农村和农业仍然要为9亿人口提供完成家庭和劳动力再生产依托的时候,激进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尤其是激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必导致严重问题。
时刻记得中国还有9亿需要依托农村和农业的人口,而不只是想着农业问题,不只是要解决农业问题,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其他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城市贫民窟和中国可以在现代化中保持稳定的关键原因。
消费经济时代的乌托邦——评贺雪峰新著《乡村的前途》陈柏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相关经济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让九亿农民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分享中国现代化的利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当农民,尤其是农民中的弱势群体无法分享到经济增长的足够利益时,在精神层面抚慰他们的心灵,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
贺雪峰教授的新著《乡村的前途》可以被看作是对这些问题所作出的一种回答。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农民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相关经济态度经历了从消遣经济到劳动经济,再到消费经济的转变,每一次变化,其背后都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和相关观念的支撑。
在消遣经济时代,闲暇和不劳而获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劳动经济时代,劳动光荣的观念经过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后深入人心;在消费经济时代,消费和时尚成了地位和能力的象征,成了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理由和动力。
费孝通在云南禄村调查时,将传统中国农民的经济态度概括为“消遣经济”,这是一种“宁愿少得,不愿劳动”的基本精神。
他发现农村中有两类人物,一种是不用劳作的,一种是农闲时也依旧劳作的。
“那些在农闲时可以蹲在街旁抽烟谈笑的,农忙也忙不着他们,至多在掼稻时,换个地方蹲蹲,不在街旁而在田岸上罢了。
那靠农闲时背老盐的,农忙时忙得更凶。
农民有闲忙之别,在禄村这条界线也许特别清楚。
”[1]“那辈脱离了农田劳动的人,在我们看来,在农作中省下来的劳力,并没有在别的生产事业中加以利用,很可说大部分是浪费在烟榻上,赌桌边,街头巷尾的闲谈中,城里的茶馆里。
”[2] 在传统中国农村,不干农活,可以“不劳而获”是有面子的体现,有闲暇时间可供打发的人被村民们当作有“福”之人。
我在农村调查中发现,直到世纪之交,很多地方的农民都不愿意外出打工,哪怕就在离家很近的县城,因为打工在村庄中被认为是没有面子的事情。
不过,在消遣经济时代,农民并不排斥劳动,勤劳致富也是农村生活的基本伦理。
因为只有少数占有大量田地的农民才可能过上“不劳而获”的生活,大部份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农民只能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养活自己和家人。
2022年5月远程教育《治村十法》观后感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中国,费孝通先生很早便做出了这一断定。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传统中国,逐渐朝现代中国转型。
根据国家统计局,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或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7.53%(2016年)。
也就意味着,大约有5.8亿人仍为农村居民。
农村,曾经是传统中国的立国根基,不过,城市似乎才是未来世界的主角。
如何安放农村,如何治理农村,如何使农民富裕起来,每年“两会”期间,“三农”工作如何做好,都被政府列在特殊位置。
在这一背景下,《治村》的出版,可谓适逢其时。
《治村》的作者贺雪峰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他领导的学术团队有“华中乡土派”的美誉。
在最近几年,贺雪峰及其学术团队先后走访了东南沿海、中部地区、西北地区的农村,又结合中国农村政策的历史,深入其中,多方调研,既见证了中国农村治理中的创新之举,又细心地注意到了农村工作的不足、问题,乃至危机,在严谨扎实的学术风格下,是一颗关注现实的温热之心。
中国的农村如何治理,这一直困扰着政府。
在治理之前,不妨先试着总结一下农村的特征。
中国农村差异大:东南沿海的农村,经济发达,资产百万以上的村民,并不少见。
这些人,是农村自治中的活跃者。
西北地区的农村,经济落后,绝大多数农民只能依靠农业勉强温饱,农村自治,需要政府投入来做后盾支持。
在两极之外,是经济不那么发达、也算不上落后的农村,相比务农,农村中的人依靠外出经商或务工赚得的收入,远比留在农村作为农村治理中的人才(村主任、村干部等)所带来的效益高。
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里,行政命令固然可以起作用,但有时,行政之外的因素,比如宗族、经济利益及由此形成的阶层,都会影响农村社会的治理。
完全按照行政命令来治理,将自然村作为行政村来管辖,势必会扩大行政队伍,因而带来了财政上的不小负担,有时,治理的效果反而不好。
用贺雪峰教授的说法即,农村面临着“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
如何既发挥农村的主动性,又能够使政府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
为什么要维持小农生产结构
贺雪峰
【期刊名称】《贵州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当前学界及政策部门往往混淆了农业问题与农民问题的差异,误会了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当代中国,粮食本身不是问题,土地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只在于,若我们仅仅将当前的粮食问题看作问题,土地问题看作问题,那就成了问题.在小农经济仍然占主体的背景下,农业利益可以为广大小农分享,国家可以通过实行粮食供给
偏紧的政策来提高粮价,从而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这个最为庞大的弱势群
体的利益.
【总页数】6页(P4-9)
【作者】贺雪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
【相关文献】
1.塑造“革命小农”:人民公社时期新旧制度的博弈机制探析——兼与“理性小农”和“道义小农”的对比分析 [J], 赵晓峰;李婷
2.小农经济至少还应维持30年——答钱津先生 [J], 贺雪峰
3.论小农与小农经济的多面性——关于“理性小农”和“道义小农”理论的现实考察 [J], 张轩;杨浩
4."小农户"与"小农"之辩
——基于"小农户"的生产力振兴和"小农"的生产关系振兴 [J], 叶敬忠;张明皓5.从耕三余一说起——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结构问题 [J], 胡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问题还是农民问题?贺雪峰摘要:三农政策的重心只能是农民问题而不应当是单纯的农业问题。
“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是支撑中国经济的一个关键性制度安排,这一模式不仅降低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而且为缺少进城务工就业能力的农民提供了基本的农业收入和农业就业,为进城失败的农民提供了返乡的保障,为中国最可能在现代化进程中失败的最为庞大的群体提供了底线生存条件,从而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稳定器和蓄水池。
由于研究者经常混淆农户与大生产的对接和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两概念,因此当前三农政策被似是而非地表述为:引导农户走向市场、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
既然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民问题而非农业问题,那么三农政策的重点就一定不是所谓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以及所谓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而是集中于公共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村社组织的建设,保持稳定的小农经济、弹性的社会结构。
关键词:三农问题;中等收入陷阱;小农经济中图分类号:F30;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5)06-0064-14作者简介: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4)DOI:10.13644/31-1112.2015.06.007一、当前中国发展阶段与发展战略选择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功地由低收入国家步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目前正处在由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由低端加工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过渡的关键时期,处在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由一个发展中国家跃升为发达国家的关键时期。
中等收入阶段,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中等收入陷阱,从历史来看,自20世纪以来,从世界体系边缘国家成功进入到体系中心的国家几乎没有。
发达国家集团一如20世纪之初,集中为欧美日国家,一百多年未有变化。
其中值得一提也为发展经济学家所津津乐道的是“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此外再鲜有成功者。
“亚洲四小龙”是在冷战的特定背景下面发展起来的,且总体来讲体量都很小。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只有数百万人,中国台湾地区只有2000万人,最大的韩国也才5000万人口。
“四小龙”加起来才8000多万人口,只有目前中国大陆地区人口的1/15。
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的世界格局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定型,基本上没有一个大的经济体可以通过快速经济收稿日期:2015-03-15发展来改变这个世界经济基本结构或格局。
一般发展中国家要么经济缺少发展,仍然处在低收入阶段,要么经历一定发展,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即落入到中等收入陷阱中,发展停滞了。
当前正在改变世界格局的力量是中国的发展或崛起。
经过三十余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中国由一个低收入国家成功地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若中国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则近代以来的世界基本格局将为之大变。
这将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问题是,中国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如何才能跃入到世界体系的中心国家中去?中等收入陷阱有两个面向,一是国际,二是国内。
从国际上看,或从世界体系角度来看,世界体系中心国家是国际规则的制定者,经济处在体系中心位置,产业集中在高附加值部分,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心国家向边缘国家转嫁危机与输出负担,而从边缘国家吸取资源和输入利益的结构。
世界体系的边缘国家要进入中心,就要打破这样一个国际既得利益结构,就必然会有重重冲突。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增长潜力耗尽,而国内各个阶层和阶级既得利益结构又已成型,所有人都不能忍受利益的损失,可供分配的利益却没有增加,各个阶层与阶级之间的硬碰硬的斗争就可能导致社会失序甚至政治动荡,“发展导致不稳定”的铁律因此起作用。
这在20世纪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普遍出现的政治不稳定中可见一斑。
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问题就在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向世界体系中心跃进时,必与体系中心国家的既得利益结构发生直接冲撞,这种冲撞会反过来对中等收入国家内部结构产生影响,其中一个方面是一直享受经济成长并形成利益预期的国内各阶层无法面对冲撞的代价,国际上的突围困境通过经济周期等形式变成国内阶层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这种斗争以激烈方式表达出来(甚至通过政治失序来表现),变成国内危机。
国内危机削弱了国家突破既有世界体系既得利益结构的能力,从而止步于中等收入国家。
当前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关键且微妙时期,其中核心是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能否进入到高附加值的产业上去,从而改变目前对中国不利的基本经济结构和国际利益格局。
中国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因此就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战略,一是中国能否将主要资源集中于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升级的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不能将千辛万苦通过牺牲环境、资源和几代人所获得不多的血汗钱浪费掉了,而应该集中到发展战略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从而使中国在国际经济结构中成功地由低端加工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跃升。
只有当中国主要经济结构进入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在国际经济结构中处在高附加值产业的位置,中国才可以真正进入世界体系中心,才能够说由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
反过来说就是,当前国内关于民生、环境、就业、经济增长的讨论,大都是无的放矢。
中国必须实现国家战略,其中核心就是发展高新科技、进行产业升级。
第二个战略是中国能否继续保持国内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协调,保持中国社会结构的弹性,保持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
其中包括中国具有应对经济周期以及各种外来冲击的国内稳定的能力。
如何实施这样两个国家战略?笔者曾在《城市化的中国道路》一书中提出“三轮驱动”的中国现代化战略构想,未来30年是中国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跃入发达国家的关键时期,中国必须同时在三个方面用力,首先是集中资源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升级,这个产业升级的关键是可以在国际高附加值产业中占有位置。
这是根本。
①中国集中资源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其中可以集中的资源来自何处?在当前中国乃至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主要资源只可能来自出口导向型的“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集中在低附加值的产业,可以说是主要靠中国廉价劳动力和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所获得,甚至是血汗工厂所获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获得高速经济增长,由一个低收入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主要①参见贺雪峰《城市化的中国道路》,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第五章第四节。
就靠这个出口导向的加工制造业,靠这个“世界工厂”。
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以突破世界既有经济格局,不可能立即从高新技术中获得回报,而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这个前期投入只可能来自出口导向加工制造业所形成的积累。
在未来30年,中国必须在加工制造业上保持国际竞争力,从而可以获得实现发展高新技术国家战略所必须的资源条件。
中国加工制造业能否继续有国际竞争力,既与国家所采取的发展模式有关,又与中国的比较优势有关。
中国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通过出口导向的“中国制造”取得快速经济发展,是因为中国具有一般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
一是高素质且廉价的劳动力;二是土地制度上的优势,土地制度上的优势,核心是中国土地制度基本上清除了土地食利者;三是中国高效的行政法治体系,稳定的政治社会格局。
随着中国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制造”中的廉价劳动力已开始不再廉价,尤其是相对于“印度制造”、“越南制造”,中国劳动力价格已远远超过一般发展中国家。
但是,当前“中国制造”仍然有三大优势:一是基础设施良好,二是已经形成“中国制造”产业集群链,这个产业集群链有助于降低“中国制造”的成本,三是继续高效的中国行政法治体系。
其中,良好基础设施又与中国土地制度有关,因为中国土地制度可以做到涨价归公,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出让金而来的土地财政建设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从而做到“地利共享”。
也就是说,当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对“中国制造”的负面影响被中国良好基础设施和产业集群体系的正面影响所抵消,“中国制造”仍然具有国际竞争力。
保持“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获得实现国家战略资源的关键。
当然,保持中国制造竞争力的一个前提是劳动力价格不能涨到“中国制造”难以消化的地步。
当前“中国制造”的劳动力价格之所以还不是太高,是由中国特殊的劳动力再生产模式决定的。
具体地说就是,当前中国通过“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且正是“半工半耕”为进城失败农民工提供了返乡退路。
①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年老父母留村务农、年轻子女进城务工的模式,使进城农民工可以接受比较低的劳动报酬而仍然可以体面地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
若没有农村的“半耕”,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全家进城,他们要在城市生活,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工资收入,若年老不能返乡,国家就必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
正是“半工半耕”极大地缓解了“中国制造”的劳动力成本压力,从而使“中国制造”可以保持国际竞争力。
这个意义上,“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是支撑“中国制造”的一个关键性制度安排,而“半工半耕”制度又是以老人农业和小农经济以及小农村社制度的存在为基础的。
这个意义上讲,未来三十年小农经济仍然需要维系。
同时,也正是小农经济的维系,使进城失败的农民有退路,且遇到经济周期,农民工仍然可以返乡。
农民工进城失败可以返乡是中国未出现大规模城市贫民窟的原因。
小农经济不仅为中国保证了粮食安全,而且是中国保持社会结构弹性的关键。
正是小农经济为中国应对危机、保持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
也就是说,未来三十年,依靠小农经济、中国制造、产业升级三轮驱动,中国才可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三者之间,最基础同时认识误区也最大的是小农经济,因为当前政策部门和学界都似乎正力图消灭小农经济。
二、作为稳定器和蓄水池的农村在未来三十年,中国农村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服务和服从于中国崛起这一战略,中国经济发展①相关研究可以参见夏柱智《论“半工半耕”的社会学意涵》,《人文杂志》2014年第7期。
极在城市,中国社会稳定器在农村,所有农村发展的考虑,其焦点都在于能否及如何服务于中国现代化的大局。
中国若能发展高新科技、实现产业升级,从而真正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心国家,农村和农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否则,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本身仍是难解。
那么,农村和农业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要为关键时期的中国现代化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大体来讲,在未来三十年,农村和农业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特别重要的功能。
一是保证粮食安全,让中国人能吃饱,最好还能吃好。
农业生产粮食、养活中国人,这是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最基本含义;二是继续再生产廉价而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可以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提供比较优势;三是为进城失败的农民工提供返乡退路。
正是进城失败农民工可以返乡,才降低了城市社会保障的压力,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城市贫民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