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黄河综述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
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
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
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
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
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
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
23.《黄河的主人》相关材料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蓝田、山西丁村等处都发现了猿人化石,在西安半坡发现了母系氏族的遗址。
这都证明了从遥远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西段北麓(lù)卡日曲河的涌泉。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自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是黄河的上游。
开始一段河水清澈透明,两岸水草丰美。
流到青海高原东部,沿途穿过龙羊峡、刘家峡等不少峡谷。
峡谷中水流湍急,水力资源极为丰富,那里已建立了好几个大水电站。
黄河出青铜峡,进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农田肥沃,草原肥美,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
自河口至河南省孟津是黄河的中游。
在禹门口,黄河被龙门山所夹峙,急流从只有百米宽的河漕(cáo)中涌出,这就是有名的"龙门"。
过风陵渡后,黄河又急转东流,穿过三门砥(dǐ)柱(也叫三门峡)。
这里是著名的三门峡水利枢纽所在地。
在中游段,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又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水量增大,含沙量剧增,河水变得十分浑浊,是名副其实的"黄河"了。
自孟津至入海口是黄河的下游,就是华北平原。
这里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抬高。
为了防止河水泛滥,河堤也不得不一再加高,自郑州黄河花园口一段起,河床平均比两岸地面高4-5米,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0米,成了世界闻名的"地上悬河"。
所以一旦河堤决口,黄河改道,常常造成灾害。
黄河不但以"地上悬河"闻名世界,而且还是输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原文阅读3母亲河拓展阅读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源头之高,流程之远。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从这里汩汩而出的泉水,顺山势汇聚成溪,向东流去。
黄河流程蜿蜒曲折,有“九曲十八弯”之说。
它行程5464千米,流经9个省、自治区,汇集了渭河、泾河等几十条主要支流和上千条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
黄河上游,植被较好,河水清冽。
这段黄河水流急、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及至中游,途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河水变为深黄,黄河因此而得名。
黄河在这一段穿越于群山和高原之间,形成许多奇异景观。
壶口两岸高山绝壁,奔涌而来的河水急速收窄,从断层飞流直下30余米,有如巨壶倾注,激起震耳欲聋的翻滚波涛。
从壶口往下65千米是险峻的龙门,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所凿,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
滔滔黄河以每年16亿吨的输沙量进入下游,随着地势变得平坦,流速渐缓。
泥沙慢慢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抬高,河堤也随之加高,致使有些河段成了高于地面的“悬河”。
到快入海时,黄河已显得步履沉重,只能缓缓向前。
黄河沉积的泥沙,填海造地,形成了黄河三角洲。
这里是我国小麦、棉花、花生、芝麻等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
由于受潮水的顶托,还有一部分泥沙回淤在入海口,形成了坚硬的河岗。
为了越过这道屏障,黄河又突然抖起精神,宛如一条蛟龙,腾跃而起,轰鸣着扑向大海。
至此,滚滚黄河完成了曲折壮丽的漫长行程。
奔腾不息的黄河已流淌了150万年。
远古时代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许多地方被森林草原覆盖,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生息劳作、繁衍发展的良好环境。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早在80万年前,黄河中游就有“蓝田人”从事渔猎活动。
7000年前,生活在西安一带的“半坡人”建造了布局有序的村落。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
黄河,我们熟悉的中国第二长河,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中华民族的摇篮”。
我对这中外闻名的黄河有浓厚的兴趣。
去年暑假,我终于有幸一睹这中国第二长河的风采了。
俗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
我能够看到黄河,真是一大福气!
来到黄河边,迎着阵阵微风,那波涛滚滚的黄河展现在眼前。
河水是土黄的,和它的名字非常相同。
我乘着羊皮筏,到黄河飘流。
黄河不像草原那样充满绿色,也不像城市那样高楼林立,但它土黄的河水,翻滚的波涛,就足以和巍峨雄伟的贺兰山相比。
来到对岸,有许多小石头,它们被河水冲刷得发亮,摸一摸,光滑平整,再加上它们颜色不一,使黄河更加受人喜爱。
黄河哗哗的浪声不绝,像在欢迎我这个远方来客。
晚上来黄河边散步是很棒的。
我当然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来到河边,我脱下鞋子,走下水,冰凉的河水拍打着我的脚,特别舒服。
在浓浓的夜色笼罩下,河水显得没有那么黄了,不过,那只是看不清而已。
直到十二点多,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这段不寻常的经历,至今我依然记忆犹新。
祝你的波涛永远荡漾——“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阅读题答案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
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5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仰头横卧在我国北部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那时,这里的气候暖和潮湿,气地肥沃,处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进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
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诞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
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
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
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运用彩陶。
从河南混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运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种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致,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超群。
这种文化被称?quot;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
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⑤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培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制造了光辉绚烂的古代文化。
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第①段中划线的语句说明白黄河的什么特点?请概括表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用简明的语言表述黄河流域之所以能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缘由。
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
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
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大河上下。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
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早在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
1963年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蓝田猿人”--古猿人的头盖骨、牙齿和上下颌骨,据文物工作者的考证,已有八十万年的历史。
山西襄汾发现的“丁村人”,距今也有二十万年。
黄河河套地区的“河套人”及其文化,河南安阳小南海发现的洞穴遗址,都在五万年以上。
在这悠久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经过艰苦的劳动,既发展了人类的体质形态,又创造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
他们不但发明了火,能够制造粗糙的石器、骨器,而且经过不断的实践,学会了钻磨技术,能够从事狩猎、捕鱼了。
我国传说中的燧人氏、有巢氏,可能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人口急剧增加,生产和文化都有了飞跃发展。
1920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掘出了许多石器、骨器、陶器,其中有石斧、石刀、石杵、石锄和纺织用的石制纺轮,有缝纫用的骨针,也有彩色陶器,这就是著名的"仰韶文化"。
据考古学家考证,仰韶文化延续达千年以上,早期距今已六千年左右了。
考古工作者经过广泛挖掘,发现从青海、甘肃一直到陕西、山西、河南,到处都分布有仰韶文化的遗址。
1953年开始在西安市发现的半坡村遗址,更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当时,半坡人已经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畜,懂得了纺线织布,创造了规模较大的草泥土木结构的茅屋,挖掘了储藏粮食的窖穴。
围绕居住区构筑了深、宽5-6米,长300多米的大量围沟,改变了穴居野处原始状态。
制陶工艺已经相当发达,在出土的陶器中,有各式各样的红色陶器和制作精美彩陶,陶面上的动物图案栩栩如生,反映了远古人民的艺术才能。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阅读答案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
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
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
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
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
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经开始使用彩陶。
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
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7、第①段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答:18、读②段,回答,黄河流域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自然情况,感受黄河的美丽景观。
2、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进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
3、以朗读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以朗读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
中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之为“河”。
河水经黄土高原,遂成黄色,故得名“黄河”。
黄河全长5464千米。
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沿途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成千上万条溪川,形成每年平均约480亿立方米水量的滚滚洪流,一泻千里。
他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由此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其间,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风光绮丽的崇山峻岭,有广阔无垠的肥土沃壤,有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有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有历史悠久的三大文明古都,有丰富的物产和地下宝藏。
整个黄河流域,生息着1、1亿各族儿女。
解题:摇篮的意思——婴儿用具。
比喻某些事物的发源地。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注意读音:汩汩gǔ北麓lù湍急tuā n穿梭suō塑造sù枢纽shū气势磅礴páng bó沟壑hè步履lǚ积淀diàn 清澈chè繁衍yǎn2、讨论理解词语的意思汩汩震耳欲聋鬼斧神工遐想蜿蜒3、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主学习。
读第1段,思考:(1)作者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源头之高,流程之远。
)(2)在朗读这段的时候,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激昂,赞美的语气)朗读课文2—4段,思考:(1)这几段具体介绍了黄河的什么特点?(流域的广阔)(2)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介绍黄河的?(本文由黄河的源头开始,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全面介绍黄河。
)(3)文章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黄河的哪些内容?(上游概况;中游:黄河得名、奇异景观、相关传说;下游:悬河、黄河三角洲)(4)为什么说“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根据课文内容概括。
黄河的故事“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
’唐代诗人李白的这两句诗,表达了我国人民对于黄河的深厚感情,的确,黄河从“世界屋脊”上的巴颜喀拉山到太平洋西岸的渤海湾,河水奔腾,一泻千里。
有时候它野性不驯,泛滥成灾,被人们称做“孽龙”、“祸河”。
但是,黄河洪水又造成了千里沃野,暴烈的性格里深藏着慈母的胸怀。
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劳动、斗争,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所以人们又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在汉代以前,还没有“黄河”这个名字。
那时候,人们把黄河称为“河”,用“川”字来泛指一般的河流。
所以,古书只说“河出昆仑”。
黄河这一名称最早见于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
但是,直到宋代,人们才普通地称它为“黄河”,简称就叫“黄”。
这大概是黄河所含泥沙特别多,河水发黄,和其他河流不同的缘故。
可见,黄河含沙量大,早在汉代就已经被人们所认识。
黄河为什么含沙量特别大呢?这要从它的源流情况说起。
黄河上源出自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垦利、利津两县间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黄河穿行在海拔4千米的青海高原地区的时候。
是一条流速缓慢、水流清澈的小溪,流出青海高原.汇合大通河、谨水和挑河以后,水量才大大增加。
经过河套平原,到了内蒙古河口镇以下,黄河进入中游。
这一段黄河穿行于晋、陕两省之间的黄土高原峡谷中,水量剧增,急流滚滚,沿途冲刷着黄土,再加上大小支流带进来的大量泥沙,使河水变浊,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泥河”。
水利工作者在河南陕县测量时,平均每立方米河水含沙量达37.6千克,洪水期含沙量最大的时候.每立方米竟有650千克。
黄河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量,平均每年有16 亿吨,含沙量之大确实惊人。
黄河从河南孟津以下进入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区。
由于下游地势低平,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逐年淤高,有的河段竟高出两岸农田三到四米,有的地方甚至高出十米以上,形成“地上河”。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教案《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1、了解黄河的自然情况,感受黄河的美丽景观。
2、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进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朗读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1、用空间与时间顺序来介绍事物的方法。
2、学写解说词。
一、导入听《黄河大合唱》的2、3等片断,借助音乐来感受黄河的强烈的气势,激起心灵的共鸣,导入新课。
二、讲新课1、交流资料。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
中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之为“河”。
河水经黄土高原,遂成黄色,故得名“黄河”。
黄河全长5464千米。
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沿途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成千上万条溪川,形成每年平均约480亿立方米水量的滚滚洪流,一泻千里。
他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由此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其间,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风光绮丽的崇山峻岭,有广阔无垠的肥土沃壤,有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有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有历史悠久的三大文明古都,有丰富的物产和地下宝藏。
整个黄河流域,生息着1.1亿各族儿女。
2、初读课文,交流字词。
汩汩gǔ 北麓lù 湍急tuān 穿梭suō 塑造sù 枢纽shū 气势磅礴pángbó 沟壑hè 步履lǚ 积淀diàn 清澈chè 繁衍yǎn3、再读课文,交流探究:(1)你认为本文哪一部分最精彩,为什么?(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黄河的?(3)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4)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能找出并说出它的作用吗?(5)交流学习本文的感受。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阅读练习及答案《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阅读练习及答案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
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
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
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
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
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经开始使用彩陶。
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
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7、第①段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答:18、读②段,回答,黄河流域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然而,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
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
随着她儿女的渐渐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
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
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 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 •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 3.75万吨和600万吨。
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
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参考答案:1、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2、旧的问题:泥沙增多,河床增高,出现悬河,河水泛滥成灾;(2分)新的问题:河水受到污染。
(2分)3、举例子、列数字(2 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黄河受污染的严重程度,警示人们减少污染排放,保护黄河。
(2分)4、A、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B、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C、农药和化肥。
3分5、更加生气,并且用更加严厉的方式教训我们6、不能。
“主要”是最重要的意思,说明黄河并不是人们排污的唯一渠道,附近污水还有别的排放渠道, 避免了绝对化(2分);去掉后,就变成了附近污水全部排放进了黄河,与事实不符(1分),〃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蓝田、山西丁村等处都发现了猿人化石,在西安半坡发现了母系氏族的遗址。
这都证明了从遥远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西段北麓(lù)卡日曲河的涌泉。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自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是黄河的上游。
开始一段河水清澈透明,两岸水草丰美。
流到青海高原东部,沿途穿过龙羊峡、刘家峡等不少峡谷。
峡谷中水流湍急,水力资源极为丰富,那里已建立了好几个大水电站。
黄河出青铜峡,进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农田肥沃,草原肥美,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
自河口至河南省孟津是黄河的中游。
在禹门口,黄河被龙门山所夹峙,急流从只有百米宽的河漕(cáo)中涌出,这就是有名的"龙门"。
过风陵渡后,黄河又急转东流,穿过三门砥(dǐ)柱(也叫三门峡)。
这里是著名的三门峡水利枢纽所在地。
在中游段,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又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水量增大,含沙量剧增,河水变得十分浑浊,是名副其实的"黄河"了。
自孟津至入海口是黄河的下游,就是华北平原。
这里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抬高。
为了防止河水泛滥,河堤也不得不一再加高,自郑州黄河花园口一段起,河床平均比两岸地面高4-5米,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0米,成了世界闻名的"地上悬河"。
所以一旦河堤决口,黄河改道,常常造成灾害。
黄河不但以"地上悬河"闻名世界,而且还是输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
最大年输沙量可达43.9亿吨,平均年输沙量也有16亿吨。
这些泥沙如果用载重4吨的卡车来装运,每天运一次,110万辆卡车运输一年才能运完。
这16亿吨泥沙中有4亿吨沉积在河道中,有12亿吨被带入海口。
结果,入海口每年向海中推进3公里。
近百年来,黄河在河口推积成了一个面积为5400平方公里的三角洲。
如果不是渤海不断下沉,黄河的泥沙早就把7.7万平方公里的渤海填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