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0
社会交往中班教案社会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沟通、合作、互助的过程,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社会交往,人们可以获取信息、获得支持、建立友谊、发展自己的社会技能。
在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节关于社会交往的班级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实用的交往技巧。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社会交往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能够识别不同的社会交往方式及其影响。
3.能够掌握一些实用的社会交往技巧。
4.能够在实际的社交场合中灵活运用所学技巧。
二、教学重点1.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2.不同的社会交往方式及其影响。
3.实用的社会交往技巧。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出示一张照片,让他们回答以下问题:-照片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你觉得这种情景下的社会交往有什么重要性?2.讲授(15分钟)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讲解社会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例来加深学生对社会交往的理解。
同时,介绍不同的社会交往方式及其影响,如合作、竞争、互助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的交往方式。
3.小组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在你们日常生活中,你们最常遇到的社会交往情况有哪些?-你们觉得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应该采用不同的社会交往方式吗?为什么?4.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交往方式的利弊以及可能的后果。
例如,一个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负责分工明确,与同学充分沟通,取得了好成绩;而另一个学生在竞赛中过于追求胜利,不愿与他人合作,最终导致失败。
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交往方式的重要性。
5.实践活动(25分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种社交场合,如同学聚会、作业合作等,模拟真实情境进行角色扮演。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交往方式,灵活运用技巧进行交往,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总结(10分钟)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感受。
(精确版)人际联系主题班会教学大纲
1. 班会背景与目的
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
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我们特组织本次以"人际联系"为主题的班会。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
基本技巧,提升沟通能力。
2. 班会主题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共享美好校园生活"
3. 班会时间
时长:约 1 小时
4. 班会地点
学校多功能厅
5. 班会参与人员
全体师生及学生代表
6. 班会内容
6.1. 开场介绍
- 班会主题及目的介绍
- 主持人致辞
6.2. 主题讲座
- 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主题讲座
- 讲座内容:人际关系的定义、重要性及影响因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6.3. 学生代表发言
- 邀请几名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经验和感悟
6.4. 互动环节
- 组织一些与人际关系相关的互动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6.5. 老师总结
- 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人际交往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和要求
6.6. 班会结束
- 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和实践所学知识
7. 班会准备
- 邀请专家、准备讲座PPT
- 准备互动游戏或活动材料
- 布置会场
- 宣传和动员学生参与
8. 班会效果评估
- 对参与班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班会的评价和意见
- 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估,看其在人际交往方面是否有明显的改善。
附件3:《人际关系与沟通》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选修适用专业:不限专业课程学时:24课程学分:1.5课程简介:人际交往是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交叉的一门学科,是综合大学各专业本科学生的选修课程。
通过学习《人际关系与沟通》,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概述、人际交往、社会交往、人际间的交往、人际间的交往艺术、语言与非语言交往、无声语言交往、演讲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掌握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具备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服务。
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堂讲授,音像教学,演示等形式进行,注重学生生职业素质和形象的培养。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24学时,理论讲授20学时,实践4学时。
选用教材:自编教材参考书:1.《人际关系》主编李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2.《医学与人文》主编钟明华吴素香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二、课程教育目标初步了解人际沟通的要点,为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求职和面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课程学时分配章内容学时第一章人际关系概论第二章大学生的情商与人际交往第三章沟通的技巧4 4 4第四章演讲的技巧4第五章求职与面试技巧8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章人际关系概论【教学要求】1.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
2.熟悉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与特征及协调人际关系的意义。
3.了解人际关系的性质、类型及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内容】一、人际关系的性质1.人际关系的概念2.人际关系的特征3.人际关系的本质二、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三、人际关系的类型四、协调人际关系的意义【教学时数】4学时第二章大学生的情商与人际交往【教学要求】1.掌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形态与常用方式。
2.熟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结构及成功交往的心理基础。
3.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效应与偏差。
【教学内容】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本质与功能1.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社会发展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本质和功能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结构1.代际交往(与长辈)2.同龄人交往(与同学)3.异性间交往(与情侣)三、人际交往的形态与方式1.语言交往2.非语言交往3.交往方式四、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效应与偏差五、大学生成功交往的心理基础【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章演讲的技巧第一节演讲中的介绍艺术【教学要求】1.掌握演讲中介绍与称呼的艺术、微笑的艺术。
沟通教学大纲【课件大纲】第一章沟通概述一、沟通的定义及含义定义一:沟通是信息传授的行为,发送者凭借一定的渠道,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并寻求反馈以达到互相理解的过程。
定义二:沟通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目标,通过借助某种载体和渠道将信息从发送者传递给接受者,并获得理解的过程。
)对沟通定义的理解,抓住内涵三层意思:(1)沟通首先是信息(意义)的传递。
(2)沟通是双方对信息传递符号的共同理解。
(3)沟通是信息传递、被充分理解过程中的互动反馈。
二、管理从沟通开始【沟通模拟】某企业主管总结出工作中三类最难打交道的员工以及与他们友好相处的办法。
如果你是部门主管,你如何相处,办法是什么?一是满腹牢骚的员工。
二是桀骜不顺的员工。
三是能力差的员工。
三、每个人都需要沟通技巧1、沟通是一种生存的技能2、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四、有效沟通的条件1、情商决定沟通(沟通是一种意识)2、良好的文化素质是前提(沟通是一种素养)3、语言表达能力是基础五、课程学习目的、要求1、课程学习目的是:树立沟通意识培养沟通素养学习沟通原理技巧提高沟通能力2、学习内容、安排:3、学习方式、要求:六、观看《职业化生存》目的:1、了解沟通对职场的重要性;2 、学习唐骏先生的沟通方法;3 、领悟沟通在工作中的作用。
【思考练习一】1、沟通能力与人们的生活工作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沟通是一门学问和艺术?3、简述沟通定义,正确理解沟通内涵。
4、为什么说管理从沟通开始?5、为什么说情商决定沟通?你将如何培养自己沟通意识?第二章沟通的基本原理一、有效沟通含义有效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
(一)有效沟通的三大要素1、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2、达成一致3、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提示】沟通的内容不仅是信息,还包括思想和情感。
(二)有效沟通的三行为要形成双向的沟通,必然包含说、听、问三种行为。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了解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提高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和谐地与他人相处。
二、活动内容
1.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介绍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同学们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与他人良好的关系。
2. 沟通技巧的培养
其次,我们将重点介绍沟通技巧的培养,包括积极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等方面的技巧,让同学们在沟通中更加得心应手。
3. 情景练习
最后,我们将安排一些情景练习,让同学们在模拟的情况下实践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
三、活动步骤
1. 开场白:介绍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和内容。
2.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讲解人际关系的定义和意义。
3. 沟通技巧的培养:介绍沟通技巧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4. 情景练习:安排同学们分组进行情景练习,模拟实际生活中的交流场景。
5. 总结: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四、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相信同学们会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与他人相处。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此内容仅供参考,实际内容以您的需求为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心理学》课程教案朱秀蓉第一章人际交往心理学概述(2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人际交往的结构,了解本门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人际交往的实质与结构,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第一节人际交往的内涵1.1.1人际交往的实质及特点人际关系,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特点。
1.1.2人际交往的类型按人际关系的联结纽带来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趣缘关系,按人际关系所属的群体来分: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1.1.3人际交往的心理结构人际认知、人际情感、人际行为。
1.1.4人际交往的意义有助于身心健康、信息传递、自我认识。
第二节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2.1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2.2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2.3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人际交往的内在动力1.3.1人际交往的生物学基础1.3.2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思考题】1、什么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具有哪些特点?2、简述人际交往的结构。
3、人际交往具有哪些内在动力?考核要点:人际交往心理学概念。
辅助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外实践。
第二章人际沟通(6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了解人际沟通的类型和功能,准确掌握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及技巧,熟悉并能够解释沟通的心理反应。
教学重点和难点:沟通的含义及心理反应,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如何改进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团体活动。
第一节人际沟通概述2.1.1沟通的含义沟通、人际沟通。
2.1.2人际沟通的特点私人性、亲切感、能动性、范围小。
2.1.3人际沟通的类型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直接沟通、间接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第二节言语沟通2.2.1言语含义与沟通2.2.2言语沟通的类型2.2.3言语沟通的艺术2.2.4言语沟通的原则第三节非言语沟通2.3.1非言语沟通的功能2.3.2非言语沟通的类型2.3.3如何改进非言语沟通的效果第四节人际沟通的具体技能2.4.1面谈面谈、面谈的准备、面谈的技巧。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慕课版)》课程标准使用专业修读学期制订时间2021年8月课程代码课程学时52 课程学分 3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课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人际关系与沟通是各类高校学生都应当着力提高与训练地一项基本素质,它关系到学生将来地社交,求职,工作,升迁等问题。
如果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短板,可能会严重影响今后地发展与前途,所以必须引起足够地重视并加以培养。
本课程从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沟通技能,化解人际冲突,求职沟通,与同事沟通,下属与上司沟通,上司与下属沟通,会议沟通,与客户沟通,商务谈判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人际交往与沟通中遇到地问题与处理技巧,以提高学生地社会交际与工作交际能力,帮助其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
二、课程设计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课程遵循以就业为导向地现代教育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地职业能力为本位,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内容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可以引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突出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
本课程地设计不仅仅仅仅充分考虑了满足岗位需求地专业技能与知识运用能力地培养,还充分考虑到学生地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职业素养地养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本课程特别注重理论,案例与实践地结合,融入了大量精彩地案例,强调学,做,行一体化,每个单元都针对知识点配合即时演练,实践与应用,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二)课程设计思路1.教学内容设计本课程以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人际沟通过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沟通技能,化解人际冲突,求职沟通,职场沟通,会议沟通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提1升社会交际与职场交际能力。
2.教学模式设计本课程采取“目标驱动,学做合一”地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与自我实践相结合,教,学,练结合,利用情景还原,小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多样地丰富案例(含思政素材),对社交场合地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沟通技能,化解人际冲突,求职沟通,与同事沟通,下属与上司沟通,上司与下属沟通,会议沟通,与客户沟通等内容进行实践实训,以有效地实现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地有机结合,强调学,做,行一体化,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慕课版)》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计划学时:52计划学分:3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慕课版)》,吕丽辉主编,2021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适用专业:不限专业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人际交往与沟通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和训练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关系到学生的大学生活、将来的求职、升迁等问题。
若不具备这一素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前途。
本课程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沟通技能、化解人际冲突、求职沟通、与同事沟通、下属与上司沟通、上司与下属沟通、会议沟通、与客户沟通、商务谈判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人际交往与沟通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技巧,以提高读者的社会交际和工作交际能力,帮助读者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讲解人际关系与沟通知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驾驭各种交际场面的能力。
2.通过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多煤体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师生互动交流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熟悉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掌握人际关系与沟通的各种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作者曾仕强,2015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范围:各专业适用学时:24学时)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人际交往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从微观的、心理层面去研究的两人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为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边缘学科。
二、教学任务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关系实践两部分组成。
人际关系理论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探讨人际态度、自我知觉、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沟通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
人际关系实践是将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改善现实社会中的不良人际关系,用科学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建立和发展个人良好的社会支持。
三、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熟悉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能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矛盾进行一定的分析、处理;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和原理,并能将其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达到以下主要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2)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价值及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3﹚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及友谊的建立与发展影响因素。
(4)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分析一般的人际关系心理现象,正确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教学时间安排五、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课程有内容上的交叉,因此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所以本课程内容以人际关系理论部分为主线,实践部分初步接触,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进一步加深理解和熟练运用。
《人际沟通技巧》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60751课程名称:人际沟通技巧英文名称: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 36学分:2.0适用对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关系学、社会(管理)心理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论述人际沟通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以信息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等经典理论为依据,理论联系人力资源管理实际,论述信息载体符号系统与媒介、沟通过程和模式、人际沟通理论、组织内外沟通理论与技巧、大众沟通理论与技巧。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人际沟通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通过对人际沟通的概念、理论和沟通技巧的系统讲解和介绍,增加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认识和兴趣,并使学生建立基本的人际沟通意识,掌握基本的沟通技能,在学习、工作中,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到的沟通知识和理论,达成有效的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效果。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人际沟通概述(一)目的与要求1.明确人际沟通的定义、意义和作用;2.了解人类沟通现象发展历程。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人际沟通的意义1.主要内容新时代呼唤有效沟通,人际沟通的含义,人际沟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有效沟通,人际沟通,有关人际沟通解释的目的影响论、符号告知论、双方共享论、互动关系论、刺激反应论、传递过程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人际沟通的含义,了解人际沟通的作用。
第二节沟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1.主要内容人类文明与沟通现象同步发展,人类信息沟通发展的几个阶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因信息传播而达到沟通的现象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人类沟通现象大致经过五个阶段:①符号和信号传播沟通时代、②说话和语言传播时代、③文字传播沟通时代、④印刷传播沟通时代、⑤电子传播沟时代。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人类沟通现象经过的五个阶段。
《人际关系与沟通》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编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训18学时适用专业:不限专业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人际沟通、职场人际关系和职场的平行、上行、下行、客户沟通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使学生能掌握一般人际关系、职场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认识他人的基本理论,具备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职场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堂教授、影像教学、案例分析、课题讨论、情景模拟、实训练习、演示等形式进行,注重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自我形象的提升和实际沟通技巧的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相关理论和实务,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并掌握实用的沟通技巧,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沟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二)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1)系统学习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用理论指导实践。
(2)通过提供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给学生感性认识,再结合实训让学生练习,通过影像教学、课题讨论等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努力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知行合一的理念。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并掌握实用的沟通技巧。
同时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基本沟通技能的练习,如:倾听、提问、反馈、肢体语言等,让他们能在一对一沟通以及与不同人际风格的上司、下属和客户沟通等情景下正确使用各种沟通技巧并取得良好效果。
3.素目标/思政目标(1)掌握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包括理解人的一生离不开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人际沟通,掌握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的含义及沟通的主要方式,了解沟通失败的原因以及高效沟通的原则。
拓展专业视野,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乐于接收新观念、新事物,培养愿意与人合作的情感和能力。
幼儿园社会交往课程设计与实施教案在幼儿园阶段,社会交往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设计和实施社会交往课程教案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设计1.1 目标设定社会交往课程的目标应该明确而具体。
要让孩子们了解并尊重他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要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1.2 内容安排社会交往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与人交往的基本技巧,如倾听、礼貌用语、共享等。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合作与竞争,了解不同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社会交往课程可以采用游戏、音乐、故事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课程。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
二、实施教案2.1 课堂活动在实施社会交往教案时,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比如通过制作友情卡片、共同完成任务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会与同伴合作,感受互助与团结的力量。
2.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宽容心。
2.3 团队合作小组活动是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任务,让孩子们协作完成,从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能力。
三、总结回顾社会交往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引导幼儿逐步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和技能。
而家长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与教师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孩子们的社交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社会交往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而在幼儿园阶段培养这种能力尤为重要。
通过课程设计和实施教案,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中逐步建立自信、团结、互助的品格,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and so cialinteraction
课程代码:
学时: 32 学分: 2 讲课学时: 上机/实验学时: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适用学校各专业
开课院系: 社会科学学院
教材:《认识自我与沟通技巧》商务出版社梁传孙,伍锐明,吴敏洁主编
主要参考书:
《助人历程与技巧》四川大学出版社黄惠惠编著
《人际关系与沟通》机械工业出版社张文光主编
《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中国城市出版社卡耐基著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是一门职业技能学科,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应该提高和训练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关系到学生将来的求职,升迁等具体问题。
若不具备这一素质条件,会影响学生的前途发展。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的的社会沟通技能、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沟通的理念、知识,学会运用沟通的技巧。
(二)本门课程教学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对认识自我与沟通技巧的兴趣;学会建立人本服务的工作关系,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明确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掌握疏解价值冲突的方法;认识压力的内涵,掌握处理压力的原则方法;掌握团队合作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团队冲突。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求掌握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的基本知识,学会建立人本服务的工作关系,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明确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掌握疏解价值冲突的方法;认识压力的内涵,掌握处理压力的原则方法;掌握团
队合作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团队冲突。
由于《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这种课程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该课程考核应注重实践环节,考核知识应用,以能力测试为中心。
第一章学科介绍及经验学习法ﻫ教学要求:提升对认识自我与沟通技巧的兴趣;认知及评价过去的学习方法,明白本课程所使用的教与学的方法:经验学习法。
一、为何要认识自己?
二、要与人沟通吗?
三、你怎样学习?ﻫ(一)讲解教授与发现学习ﻫ(二)经验学习法ﻫ(三)学习模式量度表ﻫ第二章人本服务的工作关系
教学要求:掌握工作关系的特征;学会建立人本服务的的工作关系的三个核心条件;明白建立人本服务的的工作关系的特征、尺度。
一、服务使用者的角度
二、工作关系的特征
三、建立工作关系的核心条件
第三章沟通ﻫ教学要求:认识沟通的含义和功能,掌握沟通过程中的各种元素;分析影响沟通的元素和各种沟通障碍的成因;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方法。
ﻫ一、沟通的定义和功能
二、沟通过程中的各种元素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ﻫ四、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功能和作用
五、影响沟通的因素和各种沟通障碍的成因ﻫ六、有效沟通的方法ﻫ第四章沟通模式
教学要求:认识萨提尔沟通模式,掌握萨提尔沟通模式特色、成因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反思觉察自己的沟通形态并分析成因;掌握转化现存沟通形态的方法。
一、萨提尔沟通模式ﻫ二、萨提尔沟通模式的五种沟通形态ﻫ三、功能不良的沟通形态的成因
四、转化现有沟通形态的方法
第五章人本服务沟通技巧(一)
教学要求:认识专注行为、鼓励和开放地邀请谈话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在行为上联系表达这三种技巧;在人际沟通中掌握运用“专注行为、鼓励和开放地邀请谈话”的技巧。
一、有效的聆听
(一)有效的聆听的要素
(二)影响有效聆听的因素
二、专注行为
(一)面向对方
(二)开放姿势
(三)目光接触
(四)适当表达
(五)跟进谈话
三、稍加鼓励
(一)言语鼓励
(二)非言语鼓励
四、开放式地邀请谈话
(一)开放式地邀请谈话的种类
(二)开放式地邀请谈话的应用
第六章人本服务沟通技巧
教学要求:能够描述内容反映、感受反映和总结的具体内容和说明它们的重要性;在行为上表达这三种技巧;在人际沟通中使用这三种技巧。
一、内容反映
(一)内容反映含义
(二)有效的内容反映的要素
二、感受反映
(一)感受反映含义
(二)有效的感受反映的要素
三、总结
(一)总结含义
(二)有效的总结的要素
四、技巧的整合
(一)技巧的整合含义
(二)有效的技巧的整合的要素
第七章坚定行为与协商技巧
教学要求:认识坚定行为的含义,掌握坚定行为背后的核心信念和价值;掌握坚定行为的基本技巧和运用;掌握协商过程及所需技巧。
一、坚定行为
(一)坚定行为含义
(二)坚定行为背后的核心信念和价值
(三)坚定行为的基本技巧和运用
二、协商技巧
(一)协商技巧含义
(二)协商的基本技巧和运用
第八章价值观
教学要求:了解价值观和道德的基本含义,明白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及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认识有关价值观和道德的学说,反思自己的价值取向,并能解释取向背后的理由。
一、价值观
(一)价值观含义
(二)价值观对个人行为表现的影响
二、道德
(一)道德的含义
(二)道德的学说ﻫ第九章个人及专业价值
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和同学在不同事情上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观的反思
(一)人生目标
(二)社会阶层
(三)性别
二、专业价值
(一)尊重个人
(二)对服务使用者的承担
(三)社会承担
三、个人价值与专业价值的关系
第十章价值冲突与疏解
教学要求:了解价值冲突,认识本专业中不同类别的价值冲突和它们对服务过程的影响;明白疏解价值冲突的基本原则。
一、价值冲突
(一)价值冲突含义
(二)价值冲突对个人行为表现的影响
二、专业上的价值冲突
(一)服务使用者自身面对的价值冲突
(二)服务使用者与社会规范之间的价值冲突
(三)服务使用者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价值冲突
(四)专业价值之间的冲突
三、如何处理价值冲突
(一)确认冲突的存在
(二)明确核心问题
(三)寻找相关事实
(四)建议可能出路
(五)衡量价值轻重
四、个人的成长
第十一章自我的概念
教学要求:明确认识自我在人本服务中的重要性,掌握认识自我的范畴和认识自我的具体方法。
一、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二、认识自我范畴
(一)外表和举止
(二)爱好和厌恶
(三)性格
(四)价值观
(五)长处和弱点
(六)感受
三、如何处理认识自我
(一)自我表白
(二)心灵之窗
(三)重要的提醒
第十二章自我的建构
教学要求:明白人在情境的含义和它在认识自我和别人方面的提示;了解个人、环境、自我塑形之间的互动关系;掌握相关的案例。
一、人在情境
二、个人素质
三、微观环境
(一)家庭
(二)学校学习经验
(三)职业工作经验
(四)所属组织
(五)特别经验
四、宏观环境
(一)社会
(二)社会阶层
(三)文化
(四)社会标签
五、互动的成果
第十三章压力处理及个人身心健康
教学要求:明白压力的定义、性质和种类;分辨不同种类压力的来源和不同来源间的互动关系;掌握压力带来的影响;初步认识处理压力的原则和方法。
一、压力
(一)压力含义
(二)压力的学说
二、不同的压力来源
(一)与个人因素有关的压力来源
(二)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压力来源
三、压力的征兆及个人健康状况评估
(一)与个人工作、学习有关
(二)与机构整体有关
(三)压力的影响
四、处理压力的原则和个人身心健康的方法
(一)处理压力的原则
(二)个人身心健康的方法ﻫ第十四章团队合作及领导
教学要求:明白团队合作和领导的定义、性质;认识团队领导和成员应有的表现和技巧;认识处理团队合作的注意事项。
一、团队
(一)团队含义
(二)团队六个“P”
二、为何应用团队工作
三、有效的团队
(一)团队规模
(二)团队发展阶段
(三)团队任务性质
四、团队发展阶段
五、团队领导
六、团队成员
七、团队会议
第十五章持续学习及总结
教学要求:明白持续学习和总结的定义、性质;认识持续学习和总结的实施操作方法;学科回顾及总结。
一、持续学习
(一)持续学习含义
(二)持续学习重要性
二、成为自己学习的舵手
(一)态度
(二)行为
三、订立各人学习计划
四、学科回顾及总结
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
无
四、教学时数分配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对认识自我与沟通技巧的兴趣;学会建立人本服务的工作关系,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明确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掌握疏解价值冲突的方法;认识压力的内涵,掌握处理压力的原则方法;掌握团队合作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团队冲突。
六、说明
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无
2.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在教案的各章节中均有提示。
3.有关课程考核问题
课程总成绩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4.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