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643.00 KB
- 文档页数:9
(本科)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设计题目22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函授站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日期2011.12前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电力能源已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之一,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对电业生产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作为一名电力企业职工和一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要科学合理地驾驭电力,就得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来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巩固、提高所学知识的目的。
本次毕业设计是继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的总结和运用,是一次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训练。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将所学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综合复习和运用一遍,可以培养我们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方案的比较查阅各种手册、规程、资料、数据等来扩大知识面,了解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本毕业设计论文共包括设计的任务、说明、计算、图纸等几大部分,内容是关于220KV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作者通过参考电力系统毕业指导书及老师的帮助,进行了主接线方案的设计;选择了主变的容量和型号;然后再通过短路计算,选择和校验了电气设备及母线;最后,为全厂配置微机继电保护、进行防雷的规划等等。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可以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技术规程、规定、导则等,树立工程设计必须安全、可靠、经济的观点;巩固并充实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的设计流程和方法,能独立完成工程设计、工程计算、工程绘图、编写工程技术文件等相关设计任务;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和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
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南京工程学院陈跃、程桂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鉴于本人水平及时间所限,本设计书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作者2011年12月目录毕业设计任务书 (1)设计说明书 (2)一、概述 (2)二、主变压器的选择 (3)三、主接线的确定 (4)四、短路电流计算 (6)五、电器设备的选择 (7)六、所用电的接线方式与所用变的选择 (20)七、配电装置 (21)八、电压互感器的配置 (22)九、继电保护的配置 (25)十、防雷规划 (27)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22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二.待建变电所基本资料1.设计变电所在城市近郊,向开发区的炼钢厂供电,在变电所附近还有地区负荷。
1.设计背景 ..........................................................2.设计过程...........................................................设计目的 .......................................................设计过程 ......................................................3.系统仿真程序及相关结论.............................................系统仿真流程图...................................................校正前离散系统伯德图绘制程序.....................................校正前离散系统伯德图.............................................校正后离散系统伯德图绘制程序.....................................校正前离散系统伯德图.............................................校正前后离散系统伯德图绘制程序...................................校正前后离散系统伯德图...........................................校正后系统时域响应流程图.........................................校正后系统时域响应程序...........................................校正后系统时域响应曲线..........................................4.增大采样周期和开环增益后系统实现(T=2,K=2)........................改变后伯德图绘制程序.............................................系统校正前后伯德图对比..........................................5.心得体会..........................................................6.参考文献..........................................................1.设计背景由于滞后-超前校正适用于对校正后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有更多更高要求的场合。
综合设计(论文) `课程 :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六年五月摘要本门课程的第1、2章为绪论和过程通道的内容,讲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类型以及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
为培养锻炼我们结合工程问题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给出三道综合设计的题目。
首先,设计了微机控制系统具体硬件电路及软件控制逻辑流程框图,实现了储液罐液位超限时报警并切断工质输入/输出通道的功能。
然后,给出了热电偶测量信号的冷端温度补偿方式,并画出现场可实现的冷端温度补偿方案的设计简图。
最后,分析了已知的现场64点模拟量信号输入采样电路的问题,并作出了改进设计。
关键词:储液罐液位;微机控制;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模拟量信号;采样电路。
目录1 综合设计题1——储液罐液位微机控制系统 (1)1.1 题目要求 (1)1.2 总体方案 (1)1.3 硬件电路的设计 (1)1.3.1 微处理器的最小配置模式 (1)1.3.2 A/D转换电路 (3)1.3.3 报警和电磁阀驱动电路 (3)1.4 软件控制逻辑流程框图 (4)2综合设计题2——热电偶测量信号的冷端温度补偿 (6)2.1题目要求 (6)2.2 热电偶测温需进行冷端温度补偿的原因 (6)2.3 热电偶测量信号的冷端温度补偿方式 (6)2.3.1 计算法 (6)2.3.2 冰点槽法 (6)2.3.3 补偿导线法 (7)2.3.4 冷端温度补偿器 (7)2.3.5 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 (7)2.4 现场可实现的冷端温度补偿应用方案 (7)2.4.1 补偿电桥法 (7)2.4.2 晶体管PN结补偿法 (8)2.4.3 集成电路补偿法 (8)3综合设计题3——模拟量信号输入采样电路设计 (9)3.1题目要求 (9)3.2 采样电路对应的模入信号地址范围 (9)3.3 采样译码电路 (10)3.3.1 存在的问题 (10)3.3.2 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理由 (10)3.4 改进设计 (10)总结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1综合设计题1——储液罐液位微机控制系统1.1题目要求某现场储液罐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储液罐液位采用微机自动控制,H0为基准液位,Hmax、Hmin分别为储液罐液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题目背景与意义《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教环节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不论是硬件扩展、接口应用还是编程方法、程序调试,都离不开实验课教学。
如果不在切实认真地抓好学生的实践技能的锻炼上下功夫,单凭课堂理论课学习,势必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与应用脱节的局面。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MCS-51单片机A/D和D/A多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2 设计题目介绍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具有A/D和D/A功能的信号测控装置。
要求该信号测控装置能够接入典型传感器、变送器信号,同时可输出标准电压/电流信号。
并满足抗干扰、通用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原则性要求。
标准电压/电流信号此处定为:0~5V/4~20mA (0~20mA2.1发挥部分1) 可将系统扩展为多路。
可在此系统中扩展键盘、显示(LCD/LED)、与上位机通讯功能。
2) 完成以上基本设计部分之后,可以运用Protues仿真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相应的编程和仿真,调试测控系统并观察其运行结果(可以分部分完成)。
3 系统总体框架图1总体框图4 系统硬件设计4.1 A T89C524.1.1 AT89C52的主要工作特性片内程序存储器内含8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可擦写寿命为1000次;片内数据存储器内含256字节的RAM;具有32根可编程I/O口线;具有3个可编程定时器;中断系统是具有8个中断源、6个中断矢量、2个级优先权的中断结构;串行口是具有一个全双工的可编程串行通信口;具有一个数据指针DPTR;低功耗工作模式有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具有可编程的3级程序锁定位;AT89C52工作电源电压为5(1+0.2)V,且典型值为5V;AT89C52最高工作频率为24MHz。
复试科目考试大纲“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学科范围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基本内容及现代控制理论的部分知识。
二、评价目标经过考试应达到下面三个方面的目的:1.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
2.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试题主要类型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考试方式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的题型结构计算题及分析简答题四、考查要点(一)自动控制系统导论(1)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2)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现状。
重点掌握: 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复数和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 拉普拉斯变换和拉普拉斯反变换;(2)控制系统研究中几种主要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的内在联系;(3)典型环节的数学模型;(4)常见电气系统和一般机械系统的数学建模;(5)方块图的化简法则;(6)利用梅逊公式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重点掌握: 传递函数的概念、结构图的建立与等效变换、梅逊公式。
(三)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1)系统阶跃响应性能指标;(2)二阶系统动态性能;(3)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4)利用劳斯判剧判别系统的稳定性;(5)稳态误差的定义;稳态误差系数的求取及减小或消除系统稳态误差的方法;重点掌握: 稳定性、稳态误差、系统阶跃响应的特点及动态性能与系统参数间的关系等有关概念, 有关的计算方法。
(四)根轨迹法(1)根轨迹的定义、幅值和相角条件;(2)根轨迹的绘制法则;(3)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特性。
重点掌握: 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特性。
-目录1 设计目的背景及要求21.1设计目的及意背景21.2设计要求32 工作原理及元器件选择32.1单片机简介32.1.1 引脚简介42.2A/D转换装置62.2.1 A/D转换根本原理62.2.2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72.2.3 ADC0809部构造82.2.4 ADC0809简介82.2.5 ADC0809引脚连线102.3D/A转换装置112.3.1 D/A转换根本原理112.3.2 D/A转换器的主要性能参数122.3.3 DAC0832部构造122.3.4 DAC0832简介132.3.5 DAC0832的工作方式142.3.6 DAC0832的输出方式152.474LS373锁存器162.4.1 74LS373性能特点172.4.274LS373真值表及功能表172.5分频器182.6其它电路182.6.1 扩展电路182.6.2 上位机通讯电路192.6.3 LED显示电路202.6.3键盘电路212.6.4 报警指示灯电路213 系统工作过程223.1ADC0809工作过程223.2DAC0832工作过程234 元器件清单235 心得体会246 参考文献251 设计目的背景及要求1.1 设计目的及意背景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到达理论学习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撰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加深对控制系统理解,将所学的知识灵活穿插并运用起来。
1.2 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具有A/D,D/A功能的信号测控装置,要求能够接入典型传感器信号,输入标准电压/电流,抗干扰,通用,平安,性价比高。
2 工作原理及元器件选择2.1 单片机简介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被测量的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非电物理量,需要经传感器先转换成连续变化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这些模拟电信号必须转换成数字量后才能在单片机中用应用软件进展处理。
论文题目:基于智能控制算法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改进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智能控制算法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改进。
首先介绍了智能控制算法的概念以及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然后详细阐述了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运行状态和稳定性概念,并探讨了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接下来,论文重点讲述了常见智能控制算法(如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蚁群优化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电力系统稳定性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我们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建立了电力系统稳定性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此外,论文还提出了基于各种智能控制算法(包括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蚁群优化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力系统稳定性优化策略。
在实证研究部分,设计了相应的研究方案,进行了数据收集与处理,并对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最后,论文总结了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整体来看,本论文旨在通过智能控制算法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关键词:智能控制算法;电力系统稳定性;深度学习;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蚁群优化算法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智能控制算法概述 (1)1.3 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背景和意义 (1)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第2章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2)2.1 电力系统的定义与构成 (2)2.2 电力系统的基本运行状态 (2)2.3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2)2.4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2)第3章常见智能控制算法在电力系统稳定性中的应用 (3)3.1 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3)3.2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3)3.3 蚁群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3)3.4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3)第4章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系统稳定性预测模型 (4)4.1 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 (4)4.2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系统稳定性预测模型构建 (4)4.3 实例分析及效果评价 (4)第5章基于智能控制算法的电力系统稳定性优化策略 (5)5.1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稳定性优化 (5)5.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稳定性优化 (5)5.3 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电力系统稳定性优化 (5)5.4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力系统稳定性优化 (5)第6章实证研究 (6)6.1 研究方案设计 (6)6.2 数据收集与处理 (6)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第7章结论 (7)7.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7)7.2 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7)致谢 (8)第1章绪论1.1 引言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整个论文的主题、研究背景、重要性和相关领域的介绍。
东北电力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题目:35kV箱式变电站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完成时间:2012年4月20日摘要箱式变电站又称户外成套变电站,即将高压受电、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体内,机电一体化,全封闭运行,特别适用于矿山、住宅小区等城市公用设施,用户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负荷等级选择箱式变电站。
箱式变电站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推出的一种户外成套变电所的新型变电设备,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出现简易箱式变电站,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配电网的不断更新改造,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箱式变电站的发展应用,箱式变电站的结构分类,以及箱式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极其设备选型以及二次系统设计。
35kV箱式变电站的设计高压侧额定电压为35kV,低压侧额定电压为10kV,主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
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关键词:箱式变电站;结构,一次系统,二次系统目录摘要 (Ⅰ)目录 (Ⅰ)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箱式变电站的类型、结构与技术特点 (2)2.1 箱式变电站的类型 (2)2.2 箱式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2)2.3 箱式变电站的箱体要求 (3)第三章 35kV箱式变电站的总体结构设计 (5)3.1 箱式变电站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5)3.2 主接线的选择 (5)3.3 高压接线方式 (6)3.4 箱式变电站箱体的确定 (6)3.5 变压器的散热处理 (6)3.6 箱式变电站总体布置 (7)第四章 35KV箱式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与设备选型 (8)4.1 一次系统设计 (8)4.2 箱式变电站设备选型应注意的方面 (8)4.3 设备选型的基本原理 (8)4.4 高压一次设备的选型 (8)4.5 低压一次设备选型 (9)4.6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13)4.7 开关柜的选型 (13)第五章 35kV箱式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13)5.1 二次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14)5.2 电气测量仪表及测量回路 (14)5.3 二次系统设计 (15)5.4 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回路 (15)5.5 控制回路设计 (23)结论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第一章引言随着矿山机电的发展,要求高压直接进入负荷中心,形成高压受电---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的供电格局,所以供配电要向节地、节电、紧凑型、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箱式变电站(简称箱变)正是具有这些特点的最佳产品,因而在矿山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东北电力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20kV变电所电气部分一次系统设计设计计算书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姓名:学校:东北电力学院设计计算书短路电流计算1、计算电路图和等值电路图TS900/296-32QFS300-2SSP-360/220 SSPSL-240/220100KM150KMI II III IIIIII230KV115KVKVKVd1d2d3X1 X4X2X3X7X8X9X10 X5X6X11X12X13X14X15X19X20X16X17X18X22X23d1d2d3230KV10.5KV115KV X21X24系统阻抗标幺值:设:SJ=100MVAX1=X2=X3=0.2X4=X5=X6=(Ud/100 )*(S j/S e)=(14.1/100)*(100/240)=0.59X7=X8=X9=X10=X d*”*(S j/S e)=0.167*(100/300/0.85)=0.0473X7=X8=X9=X10= ( Ud% / 100 )*(S j/S e)=(14.6/100)*(100/360) =0.0406X15=X16=X* S j / U p²= 0.4*150*( 100 / 230²) = 0.1134X17=X18=X* S j / U p²= 0.4*100*( 100 / 230²) = 0.0756根据主变的选择SFPSLO-240000型变压器,可查出: U dI-II % =14.6、U dI-III % =6.2、U dII-III % =9.84 X 19=X 22=1/200*( U dI-II %+ U dI-III %- U dII-III %)*(S j /S e )=1/200*(14.6+6.2-9.84)*(100/240)=0.0228X 20=X 23=1/200*( U dI-II %+ U dII-III %- U dI-III %)*(S j /S e )=1/200*(14.6+9.84-6.2)*(100/240)=0.0379X 20=X 23=1/200*( U dI-III %+ U dII-III %- U dI-II %)*(S j /S e )=1/200*(6.2+9.84-14.6)*(100/240)=0.003(1)、d 1点短路电流的计算:d1X28X26X27X25X29X30d1230KV230KVX 25=(X 1+X 4)/3=0.0863 X 26=(X 7+X 11)/4=0.02198 X 27=X 15/2=0.0567 X 28=X 17/2=0.0378 X 29=X 25+ X 27=0.143 X 30=X 26+ X 28=0.05978 用个别法求短路电流 ① 水电厂 S –1:X jss –1= X 29*( S N ∑1/ S j )=0.143 * ( 3*200/0.875/100 ) = 0.98②水电厂 H–1:X js H–1= X30*( S N∑1/ S j )=0.0598 *( 4*300/0.85/100 ) = 0.844 查运算曲线:t=0”时I*S-1”=1.061I*H-1”=1.242I S-1”= ( I*S-1” * S NS-1)/(√3 * U j )=1.061*( 3*200/0.875)/(√3 * 230)=1.826KAI ch S-1= I S-1”*√[1+2*(K ch-1)²]=1.826*√[1+2*(1.85-1)²]=2.855KAI H-1”= (I*H-1”* S NH-1)/(√3 * U j )=1.242*(4*300/0.85)/(√3 * 230 )=4.402KAI ch H-1= I H-1”*√[1+2 * (K ch-1)²]=4.402*√[1+2 * (1.85-1)²]=6.883KAI”= I S-1”+ I H-1”=1.826+4.402=6.288KAI ch1= I ch S-1+ I ch H-1=2.855+6.833=9.738KAt=2”时I*t=2s-1”=1.225I*t=2H-1”=1.36I t=2s-1”= (I*t=2s-1”* S NS-1)/ (√3 * U j )=1.225*(3*200/0.875)/ (√3 * 230)=2.109KAI t=2H-1”=(I*t=2H-1”*S NH-1)/(√3 * U j )=1.36*(4*300/0.85)/( √3 * 230)=4.8198KA I t=2”= I t=2s-1”+ I t=2H-1”=2.109+4.8198=6.928KAT=4”时I*t=4s-1”=1.225I*t=4H-1”=1.375I t=4s-1”= (I*t=4s-1”* S NS-1)/ (√3 * U j )=1.225*(3*200/0.875)/ (√3 * 230)=2.109KA I t=4H-1”=(I*t=4H-1”*S NH-1)/(√3 * U j )=1.375*(4*300/0.85)/( √3 * 230)=4.873KAI t=4”= I t=4s-1”+ I t=4H-1”=2.109+4.873=6.982KA⑵、d2点短路电流的计算:X31=(X19+X20)/2=0.03035X32=X29+X31+ X29*X31/ X30=0.143+0.03035+0.143*0.03035/0.0598=0.246X33=X30+X31+ X30*X31/ X29=0.0598+0.03035+0.0598*0.03035/0.143=0.103用个别法求短路电流d2d2①水电厂 S–1:X jss–1= X32*( S N∑1/ S j )=0.246 *( 3*200/0.875/100 ) = 1.687 ②水电厂 H–1:X js H–1= X33*( S N∑1/ S j )= 0.103*( 4*300/0.85/100 ) = 1.454 查运算曲线:t=0”时I*S-1”=0.616I*H-1”=0.71I S-1”= ( I*S-1” * S NS-1)/(√3 * U j )=0.616*( 3*200/0.875)/(√3 * 230)=1.06KAI ch S-1= I S-1”*√[1+2*(K ch-1)²]=1.06*√[1+2*(1.85-1)²]=1.657KAI H-1”= (I*H-1”* S NH-1)/(√3 * U j )=0.71*(4*300/0.85)/(√3 * 230 )=2.516KAI ch H-1= I H-1”*√[1+2 * (K ch-1)²]=2.516*√[1+2 * (1.85-1)²]=3.934KAI”= I S-1”+ I H-1”=1.06+2.516=3.576KAI ch1= I ch S-1+ I ch H-1=1.657+3.934=5.591KAt=2”时I*t=2s-1”=0.649I*t=2H-1”=0.74I t=2s-1”= (I*t=2s-1”* S NS-1)/ (√3 * U j )=0.649*(3*200/0.875)/ (√3 * 230)=1.117KA I t=2H-1”=(I*t=2H-1”*S NH-1)/(√3 * U j )=0.74*(4*300/0.85)/( √3 * 230)=2.623KAI t=2”= I t=2s-1”+ I t=2H-1”=1.117+2.623=3.74KAT=4”时I*t=4s-1”=0.649I*t=4H-1”=0.74I t=4s-1”= (I*t=4s-1”* S NS-1)/ (√3 * U j )=0.649*(3*200/0.875)/ (√3 * 230)=1.117KA I t=4H-1”=(I*t=4H-1”*S NH-1)/(√3 * U j )=0.74*(4*300/0.85)/( √3 * 230)=2.623KAI t=4”= I t=4s-1”+ I t=4H-1”=1.117+2.623=3.74KA⑶、d3点短路电流的计算:X34=(X19+X21)/2=0.0129X35=X29+X34+ X29*X34/ X30=0.143+0.0129+0.143*0.0129/0.0598=0.187X36=X30+X34+ X30*X34/ X29=0.0598+0.0129+0.0598*0.0129/0.143=0.078用个别法求短路电流①水电厂 S–1:X jss–1= X35*( S N∑1/ S j )=0.187 *( 3*200/0.875/100 ) = 1.282 ②水电厂 H–1:X js H–1= X36*( S N∑1/ S j )= 0.078*( 4*300/0.85/100 ) = 1.101 查运算曲线:t=0”时I*S-1”=0.810I*H-1”=0.94I S-1”= ( I*S-1” * S NS-1)/(√3 * U j )=0.810*( 3*200/0.875)/(√3 * 230)=1.394KAI ch S-1= I S-1”*√[1+2*(K ch-1)²]=1.394*√[1+2*(1.85-1)²]=12.18KAI H-1”= (I*H-1”* S NH-1)/(√3 * U j )=0.94*(4*300/0.85)/(√3 * 230 )=3.331KAI ch H-1= I H-1”*√[1+2 * (K ch-1)²]=3.331*√[1+2 * (1.85-1)²]=5.21KAI”= I S-1”+ I H-1”=1.394+3.331=4.725KAI ch1= I ch S-1+ I ch H-1=2.81+5.21=7.39KAt=2”时I*t=2s-1”=0.888I*t=2H-1”=1.011I t=2s-1”= (I*t=2s-1”* S NS-1)/ (√3 * U j )=0.888*(3*200/0.875)/ (√3 * 230)=1.529KA I t=2H-1”=(I*t=2H-1”*S NH-1)/(√3 * U j )=1.011*(4*300/0.85)/( √3 * 230)=3.583KA I t=2”= I t=2s-1”+ I t=2H-1”=1.529+3.583=5.112KAT=4”时I*t=4s-1”=0.888I*t=4H-1”=1.011I t=4s-1”= (I*t=4s-1”* S NS-1)/ (√3 * U j )=0.888*(3*200/0.875)/ (√3 * 230)=1.529KA I t=4H-1”=(I*t=4H-1”*S NH-1)/(√3 * U j )=1.011*(4*300/0.85)/(√3 * 230)=3.583KAI t=4”= I t=4s-1”+ I t=4H-1”=1.529+3.583=5.112KA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一、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1、220KV电压等级断路器S n=240MVA最大工作电流:I max =1.05* S n/(√3 * U n )=1.05*240/(1.732*220)=661A选SW2-220型断路器假定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05”,后备保护3.9”。
1.3 导线截面和型号的选择 方案一:水火4321图1-4 方案一地理接线图1.求初功率分布,均一网中,从A 点打开环网,利用负荷矩法。
(1)图1图2火火1232160(81.2463.25)5063.25P 121.33MW81.2463.2572.1116072.1150(81.2472.11)P 88.67MW 81.2463.2572.11P 50-P 5088.6738.67MW ⨯++⨯==++⨯+⨯+==++==-=-(2)夏季:水电满发,则:65424P 45435145MW P 6014585MW P P -P 708515MW=⨯-==-=-==-=-冬季:水电大发,水电停1台机组检修且用于调峰,则:P P (41)P -P 453357228MW =⨯--=⨯--=近水调峰水单机 得:6P 28MW =5P 602832MW =-= 4P 3270102MW =+=则:4max 5max 6max P 102MW,P 85MW,P 145MW ===2.故障时的功率分布(双回线单回运行,环网断一条线):火-1断:12P 16050210MW,P 50MW =+== S-火断:32P 16050210MW,P 160MW =+== S-1断:13P 160MW,P 50MW ==则:1max 2max 3max P 210MW,P 160MW,P 210MW === 3. 导线型号选择: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800小时,取2J 1.15A/mm =铝j S '=m a x m a x m a x P (P 1P 2⎧⎪'=⎨⎪⎩环网)(双回线) (1)环网中,选择同一型号的导线,所以去传输功率最大的导线进行计算,如它满足要求,则环网中其他导线亦满足要求。
取系统和火电厂间导线计算。
32B S 325.75mm ==选LGJ-400/50(2)32G S 194.65mm ==因其他双回线传输功率小于水电厂和变电站4间功率,所以在220kV 下选LGJ-240/40导线时,如G 段满足要求,则其他段亦满足要求。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2013 -- 2014 年度第 2 学期)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题目:大型禽畜养殖场废弃物发酵沼气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分析院系: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第十七周成绩:日期:2014年6月19 日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结合工程问题,培养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相关资料以及组织素材的能力;3.培养锻炼学生结合工程问题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根据工程问题和实际应用任务的要求,进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和分析评估;5.报告原则上要求依据相应工程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制图、分析和撰写等。
二、设计(实验)正文(一)生物质能源得以发展的原因:为了满足国家对节能环保和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电力行业正在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发电,能够有效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规模化养殖场,规模化的养殖场对于集中处理畜牧垃圾、实现其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是很有优势的。
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沼气发电一方面减少禽畜粪污无组织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另一方替代了原来由传统能源发电产生的温室气体,实现了温室气体的双向减排。
对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系统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增加经济收益。
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源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电能质量好、可靠性高、污染少等特点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能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不仅属于清洁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碳源,因此生物质发电是一种“零碳排放”的绿色发电技术,而且不用担心生物质能源有一天会枯竭目前从人类利用的生物质能的来源看,可将其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牲畜粪便五大类。
电力系统自动化论文优秀3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篇一摘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当前时期,为保证社会正常的运转,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发电厂的建设,而在发电厂的建设中,电力系统的地位非常关键,因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发电效果的重要保障。
以此为前提,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论文发表当前时期,为保证社会正常的运转,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发电厂的建设,而在发电厂的建设中,电力系统的地位非常关键,因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发电效果的重要保障。
以此为前提,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并越来越健全,保证了发电厂运行的安全和发电效率,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
一、阐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很大程度提升了系统整体的管理效果,且其能够自动处置系统运转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故障,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该环节主要针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进行阐述,分别自系统的组成与根本需求实行分析。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组成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需求较多装置的彼此配合,而处在核心地位的的中央计算机。
与此同时,以中央计算机为中心向周围散布,且在发电厂中进行回馈监测,在信息服务设备的辅助下,保证数据和有关命令能够否精确下达。
中央计算机针对系统进行总体调节控制,但监测装置任务是一般自动化技术、异常状态恢复和部分报表的处置。
以总体上分析,自动化技术控制模式属于分层式控制,就是利用对发电厂进行组织、操作和调度的分层控制,基于本身功能实行协调、整合以及承担,确保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科学性。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根本需求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自动化技术要具有如下几点功能:第一,可以实时且精准的收集系统有关器件的工作参变量,且在符合安全性和经济性规定标准的前提下,把掌控和协调的决策上报给操作人员;第二,可以调控电力系统各个层次器件,确保它们能够处在最好的运行状态,进而实现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和高品质电力供应的标准;第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求可以第一时间处理突然性的电力中断和安全故障,尽可能的降低安全故障导致的损失,持续健全与优化系统功能。
目录1 题目背景与意义 (1)1.1设计目的 (1)2 设计题目介绍 (2)2.1设计内容和要求 (2)2.1.1基本要求 (2)2.1.2发挥部分 (2)3 系统总体框架 (3)4 系统硬件设计 (4)4.1单片机选型 (4)4.1.1 AT89C51功能介绍: (5)4.1.2晶振电路 (6)4.1.3复位电路 (6)4.2 A/D转换电路 (7)4.2.1 ADC0832功能介绍: (7)4.3 D/A转换电路 (7)4.3.1 DAC0808功能 (8)4.4显示器 (8)4.4.1LM016L引脚说明 (8)4.5 总电路 (9)5 系统软件设计 (10)5.1 主程序框图 (10)5.2数据程序框图 (10)5.3显示程序框图 (11)6 总结 (12)7 参考资料 (13)1 题目背景与意义1.1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以《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理论为基础,以其他电子类、计算机及接口类相关课程内容为辅助,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理论应用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其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
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工程中,经常需要检测被测对象的一些物理参数,如温度、流量、压力、速度等,这些参数都是模拟信号的形式。
它们要由传感器转换成电压信号,再经A/D转换器变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信号。
同样,计算机控制外设,如电动调节阀、模拟调速系统时,就需要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经过D/A 转换器变换成外设能接受的模拟信号。
本次《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MCS-51单片机A/D和D/A多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使我们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电力系统自动化毕业论文电力是社会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动力,电力系统以及系统的自动化研究在我国的科研领域意义非凡,而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目前还多倾向配电自动化。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力系统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一: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运用摘要: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子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节省系统的成本投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
在实际工作中,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引起重视,对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清晰把握,从而为保证电力系统的良性运行做出贡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控制技术;仿真技术;智能技术;安全监控技术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电力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电力系统中,传统的应用模式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
而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子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节省系统的成本投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要求进行分析,探讨电子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研究电子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希望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帮助。
1电力系统对控制技术的要求1.1信息化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对于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电力系统控制方面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控制平台。
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依托信息化的发展,在机器的自动化运行方面实现了非常重大的突破。
可见良好的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水平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安全性要求电力行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促进我国各个行业良好发展的基础保障。
而伴随目前社会各行业对于电力应用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课题。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论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论文【摘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类综合管控体系,目前主要有集中监控、远程监控、现场总线监控等3种主要设计方式。
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系统设计时,可以根据系统设计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设计形式,确保系统的功用性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生产已经逐步取代了人工生产,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使得生产率大大提高,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统一,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从而使得企业生产效益明显提升,因此被广泛采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常运转的保障[1]。
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电气设备使用的全方位监控,一旦发生故障,可及时知晓并进行有效处理,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安全可靠,是工业生产中的一大革新技术。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式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式目前已相对完善,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①集中监控方式。
一般用于生产系统的自我检修,在安全防护要求相对较低时期设计也相对简单。
这一设计方式将系统的功能集中到同一中央处理器中,信息处理速度快,但是系统可监控对象较少;②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是现代化电气自动化生产的一个基本要求,需要将监控双方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且监控方还可随意控制被监控方的计算机,进行远程操作,该设计方式具有灵活高效、成本低的优点;③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这一设计方式由于以太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被广泛应用到变电站中,兼具远程监控方式的优点,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1、FCS控制系统设计。
FCS控制系统,采用双向传输的信息传递方式,一对多,数据精确性高,因此可以准确检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
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正视FCS控制系统的缺陷,比如信息传输速度缓慢、无法连接过多的电气设备、缺乏统一的信息传递协议等,而且该系统无法直接与智能仪表连接,因此必须与其他具有辅助功能的系统相结合,确保系统的功能稳定。
电脑自动化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脑自动化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电脑自动化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的自动化工具;掌握自动化脚本编写和调试方法;熟悉自动化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案例。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自动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编写简单的自动化脚本;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现有的自动化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脑自动化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脑自动化概述:介绍电脑自动化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自动化工具的使用:学习常用自动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如AutoHotkey、AutoIt等。
3.自动化脚本编写:学习自动化脚本的语法和编写技巧,能够编写简单的自动化脚本。
4.自动化应用案例:分析电脑自动化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自动化的实际应用价值。
5.自动化方案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现有的自动化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自动化工具的使用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自动化的实际价值。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和调试自动化脚本,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5.在线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如技术论坛、博客等,拓宽学习渠道。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电气工程和电气自动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和研究摘要:目前,虽然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主要表现为设备的稳定运行、机械加工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产品质量以及加工效率的提升,但电气工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未被解决。
本文对电气工程和电气自动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不同工程领域的完美应用,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创造更多的利润,必然会推进电气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协调发展。
企业为了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控相关对象,选择使用电气和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系统。
这种自动控制方案的优势是:消除了传统的人工监测,降低了监测成本,提高了监测质量。
1电气自动化技术现阶段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电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求,甚至还可能会引出各种问题,导致电气工程的建设工期、运行管理、维护保障等方面出现隐患和问题。
所以当前阶段电气工程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需求愈发明显。
2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优势和意义2.1拓展性高,结合性好当前,电气工程技术可结合信息技术实现进一步发展,将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的自动化控制进行结合,让机器在工程作业中达到自动化标准。
通过对电气化和自动化集成电子技术进行改造,使整个作业过程的效率大大提升,帮助现阶段工业和社会当中大部分领域增加收益,提高企业生产力。
2.2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让整个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以一种更加稳定的状态进行工作,而且通过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用,当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够在系统内部进行上报通知,避免了传统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只有人工对设备进行检查,才能发现问题的弊端。
同时,避免因人工检查不及时而产生相关事故,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的关键领域之一。
在传统的电气工程中,其涵盖了与电气以及电子有关的所有学科以及技术设备,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大,在信息社会,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的系统。
它通过计算机控制电气设备的运行,实现对各种工业过程的监控、调控和优化。
本文将从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两个方面来探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系统设计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
设计之前需要明确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包括控制对象、控制要求等。
然后根据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
控制器负责处理和分析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根据控制算法给出控制指令。
传感器负责采集控制对象的实时信息,如温度、压力等。
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控制精度、实时性和成本等因素。
在系统设计中,还要考虑通信网络和软件开发。
通信网络负责传输控制指令和采集到的数据。
通常会使用现场总线或者以太网来实现通信,以满足实时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软件开发是实现控制系统功能的关键,需要根据控制要求编写控制算法,并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
软件开发的复杂度取决于系统的规模和功能需求。
系统分析是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的过程。
在系统分析中,可以通过模拟和仿真来评估系统的性能。
模拟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描述,仿真可以通过模型和实际数据进行验证。
通过模拟和仿真可以评估系统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等指标。
还可以进行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分析系统的故障概率和故障恢复时间,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
在系统分析中,还需要考虑系统的优化。
优化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如优化控制算法、优化传感器和优化通信网络。
优化控制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优化传感器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优化通信网络可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通过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降低成本和能耗。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要求和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设计和分析,才能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
1.题目背景与意义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教环节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不论是硬件扩展、接口应用还是编程方法、程序调试,都离不开实验课教学。
如果不在切实认真地抓好学生的实践技能的锻炼上下功夫,单凭课堂理论课学习,势必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与应用脱节的局面。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MCS-51单片机A/D和D/A多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2 设计题目介绍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具有A/D和D/A功能的信号测控装置。
要求该信号测控装置能够接入典型传感器、变送器信号,同时可输出标准电压/电流信号。
并满足抗干扰、通用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原则性要求。
标准电压/电流信号此处定为:0~5V/4~20mA (0~20mA
2.1发挥部分
1) 可将系统扩展为多路。
可在此系统中扩展键盘、显示(LCD/LED)、与上位机
通讯功能。
2) 完成以上基本设计部分之后,可以运用Protues仿真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相应
的编程和仿真,调试测控系统并观察其运行结果(可以分部分完成)。
3 系统总体框架
图1总体框图
4 系统硬件设计
4.1 A T89C52
4.1.1 AT89C52的主要工作特性
片内程序存储器内含8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可擦写寿命为1000次;片内数据存储器内含256字节的RAM;
具有32根可编程I/O口线;
具有3个可编程定时器;
中断系统是具有8个中断源、6个中断矢量、2个级优先权的中断结构;串行口是具有一个全双工的可编程串行通信口;
具有一个数据指针DPTR;
低功耗工作模式有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
具有可编程的3级程序锁定位;
AT89C52工作电源电压为5(1+0.2)V,且典型值为5V;
AT89C52最高工作频率为24MHz。
4.1.2 AT89C52的最小电路
图2 AT89C52最小电路图
4.2 ADC0809
4.2.1 ADC0809概述
ADC0809是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
其内部有一个8通道多路开关,它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译码后的信号,只选通8路模拟输入信号中的一个进行A/D 转换。
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8位通用A/D芯片
4.2.2 ADC0809的主要特性
1)8路输入通道,8位A/D转换器,即分辨率为8位。
2)具有转换起停控制端。
3)转换时间为100μs(时钟为640kHz时),130μs(时钟为500kHz时)4)单个+5V电源供电。
5)模拟输入电压范围0~+5V,不需零点和满刻度校准。
6)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摄氏度。
7)低功耗,约15mW。
4.2.3 ADC0809的内部结构
ADC0809是CMOS单片型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它由8路模拟开关、地址锁存与译码器、比较器、8位开关树型A/D 转换器、逐次逼近寄存器、逻辑控制和定时电路组成。
图3 ADC0809内部结构图图4 ADC0809引脚图
图5 ADC0809 与AT89S52 的连接电路
4.3 DAC0832
4.3.1 DAC832的主要特性参数
* 分辨率为8位;
* 电流稳定时间1us;
* 可单缓冲、双缓冲或直接数字输入;
* 只需在满量程下调整其线性度;
* 单一电源供电(+5V~+15V);
* 低功耗,20mW。
4.3.2 DAC0832的工作方式及引脚图
根据对DAC0832的数据锁存器和DAC寄存器的不同的控制方式,DAC0832有三种工作方式:直通方式、单缓冲方式和双缓冲方式。
DAC0832引脚图如图6所示
DC0832是采样频率为八位的D/A转换芯片,集成电路内有两级输入寄存器,使DAC0832芯片具备双缓冲、单缓冲和直通三种输入方式,以便适于各种电路的需要(如要求多路D/A异步输入、同步转换等)。
所以这个芯片的应用很广泛,
关于DAC0832应用的一些重要资料见下图:D/A转换结果采用电流形式输出。
若需要相应的模拟电压信号,可通过一个高输入阻抗的线性运算放大器实现。
运放的反馈电阻可通过RFB端引用片内固有电阻,也可外接。
DAC0832逻辑输入满足TTL电平,可直接与TTL电路或微机电路连接。
图6 D/A转换器引脚图
4.3.3 DAC0832的数模转换图
图7 DAC0832的数模转换图
4.4 MAX7219
MAX|X7219/MAX7221是一种集成化的串行输入/输出共阴极显示驱动器,它
连接微处理器与8位数字的7段数字LED显示,也可以连接条线图显示器或者64个独立的LED。
4.4.2 MAX7219的功能特性
1 10MHz连续串行口
2 独立的LED段控制
3 数字的译码与非译码选择
4 150μA的低功耗关闭模式
5 亮度的数字和模拟控制
6 高电压中断显示
7 共阴极LED显示驱动
8 限制回转电流的段驱动来减少EMI(MAX7221)
9 SPI, QSPI, MICROWIRE串行接口(MAX7221)
10 24脚的 DIP和 SO 封装
4.5 LED显示
图9 为MAX7219的8位LED显示电路实例。
图5中,单片机89C52的P1.0、P1.1分别接MAX7219的串行数据输入端DIN和时钟信号CLK, P1作为LOAD 信号。
电阻R根据不同的LED选值,范围在7KΩ~60KΩ之间。
5.系统软件设计
6.结论
通过这次设计,我加深了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这门课的了解,在查资料的
过程中了解了各种芯片的作用和特点,尤其是对单片机的了解,懂得了如何将已
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学到了一些在课本中
学不到的知识。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了解了科研的艰辛,也培养了我们查阅资料自学的能力,使我们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
[2] 王修才,刘祖望.单片机接口技术.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3] 潘新民.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1987
[4] 徐君毅.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5] 陈粤初.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
[6] 李华. 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