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备考_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49
精品资料内部专属请务外传2013年中考备考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第一轮复习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理解为主,做题为辅(1)目的:过三关①过记忆关必须做到: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定理,推论(性质,法则)等。
②过基本方法关需要做到: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判别式法(韦达定理),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等。
③过基本技能关。
应该做到: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2)宗旨:知识系统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①数与代数分为3个大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②空间和图形分为3个大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线与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③统计与概率分为2个大单元:统计与概率2、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夯实基础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因此必须对基础数学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必须深钻教材,不能脱离课本按中考试卷的设计原则,基础题都是送分的题,有不少基础题都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
(3)掌握基础知识,一定要从理解角度出发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只有理解透了,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对而言,“题海战术”在这个阶段是不适用的。
二、第二轮复习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突出重点,综合提高”----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1)目的:融会贯通考纲上的所有知识点①进行专题化训练将所有考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分为为多个专题,按专题进行复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②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的内容在专题训练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抓住热点,突破难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3x 2+5x-2=0的常数项是-2.2.一元二次方程3x 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3.一元二次方程3x 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4.把方程3x(x-1)-2=-4x 化为一般式为3x 2-x-2=0.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1.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在y 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3.直角坐标系中,点A (1,1)在第一象限.4.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在第四象限.5.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在第二象限.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1.当x=2时,函数y=32-x 的值为1.2.当x=3时,函数y=21-x 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321-x 的值为1.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1.函数y=-8x 是一次函数.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3.函数x y 21-=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6.抛物线2)1(212+-=x y 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xy 2=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1.cos30°= 23. 2.sin 260°+ cos 260°= 1.3.2sin30°+ tan45°= 2.4.tan45°= 1.5.cos60°+ sin30°= 1.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7.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9.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10.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数学中考全部知识点总结一、整式与方程1.整式的基本概念2.整式的四则运算3.方程的基本概念4.整式方程的解法5.二次根式与分式方程二、一次函数与方程1.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2.一次函数的性质3.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一次函数方程的解法5.简单的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6.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三、二次函数与方程1.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2.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求解二次方程4.应用题四、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3.简单的实际问题与不等式五、函数基本概念1.函数的定义2.函数的性质3.函数的图像4.函数的应用六、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2.平面向量的运算3.向量的模4.向量的数量积5.向量的应用七、三角函数1.角和弧度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4.三角函数的性质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6.解三角函数方程八、平面解析几何1.平面直角坐标系2.点和点的位置关系3.直线的方程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5.圆的方程6.解析几何应用题九、空间解析几何1.空间直角坐标系2.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3.直线的方程4.平面的方程5.解析几何应用题十、立体几何1.平行线与全等三角形2.相似三角形3.勾股定理与直角三角形4.平行四边形与梯形5.圆的性质6.棱柱与棱锥7.棱台与圆柱8.球与球面十一、统计与概率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频数分布3.图表的制作与分析4.概率的基本概念5.概率的计算6.概率应用题十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数列的基本概念2.等差数列3.等比数列4.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5.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以上是数学中考的全部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大家考试顺利!。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知识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2013中考数学高频知识点原创1. 两个代数公式:a !b ^h 2=a 2!2ab +b 2;a 2-b 2=a +b ^h a -b ^h2.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有0;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有±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0和所有的正数;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有0,1;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有0,±1;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0;算数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0,1;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有0,±13. 计算需要公式的应先写出公式再代值运算4. 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特别要注意:⑴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化系数为1时确定不等号的方向;⑵ 移项时先将要移的项变号才移到等式或者不等式的另一边5. 解分式方程和偶数根式方程及相关应用题时一定要验根,并检验是否满足实际意义6. 代数式与函数自变量有意义的确定依据:⑴ 分母不为0;⑵ 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7. 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多采用加减消元法8.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根的公式为x =2a -b !b 2-4ac ;两根之和为x 1+x 2=-ab ;两根之积为x 1x 2=ac ;判别式O =b 2-4ac 9. c 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为直线;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
注意解答函数图像问题时,一定搞清楚图像上的点横纵坐标的含义。
10. 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对称轴为直线x =-2a b ;顶点为-2a b ,4a 4ac -b 2b m ;一般情况下,二次函数y 的最大值在顶点处取11. 二次函数y =ax 2+bx +c 与x 轴(即直线y =0)的交点情况与它所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判别式(O =b 2-4ac )的关系:O 20,两个交点;O =0,一个交点;O 10,无交点;O $0,有交点12. x 轴是直线y =0;y 轴是直线x =0;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是直线y =x ;二四象限角平分线是直线y =-x13.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之和为0;互为倒数的两数之积为114. 所有的轴对称图形都可以找到它的对称轴;所有的中心对称图形都可以找到它的对称中心;所有的旋转对称图形都可以找出它有多大的旋转对称性15. 中心对称图形的基本图形的个数一定是偶数个,如果是奇数个,则一定不是中心对称图形16. -1的奇数次方为-1;-1的偶数次方为1;几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每一个非负数都为017. 平均数中的加权平均数注意权重;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一个或那几个;中位数要按大小顺序排序,看数据个数的奇偶,如果是奇数个则为排序后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是偶数个则为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极差=最大数-最小数18. 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事件的总的可能;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p=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p=0,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在二者之间;频率=事件发生的可能÷事件的总的可能;未来天气属于随机事件,真命题发生的事件属于必然事件,假命题发生的事件属于不可能事件;人口普查,安全测试,面试,选择性考试,体检,小范围调查一般是属于全面调查,具有破坏性,范围较大的调查一般是抽样调查19. 几何中的证明一定要注意对应点对应起来写,尤其是证明全等和相似;几何中直接做不出来时多半需要添加辅助线;几何中的性质就是特点,判定就是证明20. 三角函数问题在解题时多用锐角三角函数,少用勾股定理,除非只能用勾股定理21. 遇到中点四边形问题时一边需连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并结合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来解决22. 有一角等于4c 5直角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角等于6c 0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23.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c 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上下底且等于上下底之和的一半24. 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从边的关系,角的关系,对角线的关系和对称性四方面来分析;特殊的四边形的判定则从边的关系,角的关系和对角线的关系四方面来证明25. 正n 边形有n 个顶点,n 条边,n 个内角,2n 个外角,内角和为n -2^h18c 0,外角和为36c 0,每个内角等于n n -2^h 18c 0或者18c 0-n36c 0;每个外角等于n 36c 0或者18c 0-n n -2^h18c 0;n 边形每一个顶点出发的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互补,从同一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 -3^h 条,一共有21n n -3^h 或者21n n -1^h -n 条对角线 26.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等于他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直角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c 0;同一弦所对的两个关系是圆周角的同侧相等,异侧互补;同一圆中两条半径与对应的弦所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过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所组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注意圆的垂径定理,圆心角定理圆周角定理,切线长定理27. 正n 边形的中心角为n36c 0;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边的一半组成直角三角形;正n 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它具有n36c 0的旋转对称性;圆也是旋转对称图形,它具有任意角的旋转对称性,圆也是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每条半径或者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圆心是圆的对称中心28. 三角形的一外角等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任一多边形的外角都等于36c 029. 弧长计算公式:l =180n r r ;扇形面积公式:s =360n r r 2=2lr 30. 圆柱侧侧面积s =lh ,其中l 为底面圆周长,h 为圆柱的高;球的表面积s =4r r 2;球的体积o =34r r 3;圆柱的体积o =sh ,其中为s 底面圆的面积,h 圆柱的高;圆锥的体积o =31sh 其中为s 底面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 6=ah a ,其中a 为一条边,h a 为这条边a 上的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s =ab ,其中a ,b 为两条对角线的长。
2013数学复习实数部分一、实数与数轴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实数大小的比较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实数的运算 1、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可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n 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 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3)乘法可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4、除法:(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0不能做被除数。
5、乘方与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6、实数的运算顺序:乘方、开方为三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加、减是一级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不同级的运算,先算高级的运算再算低级的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运算。
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
四、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1、科学记数法:设N >0,则N= a ×n10(其中1≤a <10,n 为整数)。
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1)精确到那一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代数部分第一章:实数基础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的形式,其中p、q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
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1)实数a的相反数是—a;(2)a和b互为相反数a+b=02、倒数:(1)实数a(a≠0)的倒数是;(2)a和b 互为倒数;(3)注意0没有倒数3、绝对值:(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次方根(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0,称叫a的平方根,叫a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叫实数a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五、实数的运算1、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中考数学知识点整理1、科学记数法: a a n≤⨯110,其中<10,n 为整数。
如:0.00024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且保留两个有效数字为 。
(中考中常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
)2、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开始数起,到精确到的数字为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3、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若数轴上点A 和B 所对应的数为m 和n ,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n m -。
(注:距离的问题许多时候有两个答案) 4、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9的平方根是 。
5、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①数轴比较法②差值比较法(求差法)。
如:b a b a 〉〉-,则若0。
③平方法:如:的大小与5665。
④倒数法:如:的大小。
—与—3445 6、单项式及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的概念。
7、因式分解:“一提二用三分四检” 常用公式:()2222b ab a b a +±=±,()()b a b a b a -+=-22,))(()(2q x p x pq x q p x ++=+++8、若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解为21x x ,,则二次三项式()()212x x x x a c bx ax --=++9、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为)04(2422≥-=∆-±-=ac b a acb b x10、若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解为21x x ,,则acx x a b x x =∙-=+2121,,以21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0(021≠--a x x x x a =。
(可以化简)常考的是求21222111x x x x ++,等。
11、(1)分式的化简要彻底,取值时注意不能使分母为0或整个除式为0 。
(2)解分式方程要写检验。
注意“无解”与“增根”的区别。
如: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xx x m 2132=--+无解,则m 的值是 (-0.5或-1.5)。
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6篇篇1一、数与代数1. 数的基本概念: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方程等。
2. 数的运算: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乘方、开方运算,分数运算,小数运算等。
3. 代数表达式:用字母表示数,表达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4. 方程与不等式: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理解函数的概念。
二、几何与图形1. 几何概念:点、线、面、体,角、度数,平行、垂直等基本几何概念。
2. 图形与变换:平移、旋转、对称等图形变换,相似图形,全等图形。
3. 面积与体积: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
4. 解析几何:理解直线的方程,理解圆及其方程。
三、函数与图像1. 函数的概念:理解变量间的关系,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
2. 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加减法,函数的乘法,复合函数。
3. 函数的图像:理解函数的图像及其变换,根据图像理解函数的性质。
4. 反函数与对称函数:理解反函数的概念,理解对称函数的概念。
四、数据与概率1. 数据收集与整理: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会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2. 数据的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计算,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
3. 概率的概念: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会计算事件的概率。
4. 概率的应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解决与概率相关的问题。
五、综合与实践1. 图形的变换与对称: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图形的变换和对称。
2. 函数的实际应用:理解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利润、成本等问题。
3. 数据的分析与决策: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数据的分析与决策。
4. 课题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理解课题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在中考数学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以上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同时,我们需要关注考试动态和命题趋势,结合历年真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巩固。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解题技巧和策略的学习和应用,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篇2一、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复习要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认识及其关系,数的运算规则和运算性质。
初中数学知识点中考总复习总结归纳第一章 有理数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 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考点一、整式的有关概念 (3分)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单项式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其中系数不能用带分数表示,如b a 2314-,这种表示就是错误的,应写成b a 2313-。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如c b a 235-是6次单项式。
考点二、多项式 (11分)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意:(1)求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先将代数式化简,然后再将字母的取值代入。
(2)求代数式的值,有时求不出其字母的值,需要利用技巧,“整体”代入。
2、同类项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
(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4、整式的运算法则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a n nn ba b a =)(p p baa b )()(=-32a n a n a ambm a b a ba b a b -=-=-ba ba =)(121n x x x n x +++=)(212211n f f f nf x f x f x x k kk =++++++=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a x x +='])()()[(1222212x x x x x x ns n-++-+-= 2s s =b a ab ⋅=2a a )0()(2≥=a a a 浙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览 班级 姓名1.数的分类及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3,π,0.101001∙∙∙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按正负也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2.自然数(0和正整数);奇数2n-1、偶数2n 、质数、合数.科学记数法:na 10⨯(1≤a <10,n 是整数),有效数字. 3.(1)倒数积为1;(2)相反数和为0,商为-1;(3)绝对值是距离,非负数.4.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5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示为:x ≥0)(1)常见的非负数有:6.去绝对值法则: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零的绝对值是零;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 7.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法则,定律,顺序要熟悉. 8.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分式.有理式,无理式. 根式. 9.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10. 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 平方根:11. (1)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12.因式分解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 13.指数:n 个a 连乘的式子记为 .(其中a 称底数,n 称指数, 称作幂.) 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14. 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 ②a m ÷a n =am-n; ③(a m )n =a mn ;④( ab )n =a n b n; ⑤15.分式的基本性质 = = (m ≠0);符号法则:16.乘法公式:(a+b )(a-b )=a 2-b 2; (a+ b)2= a 2+2ab+b 2; a 2-b 2=(a+b )(a-b ); a 2+2ab+b 2 = (a+ b)217.算术根的性质:① ;② ; ③ (a ≥0,b ≥0); ④ (a ≥0,b >0)18.统计初步:通常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所具有的特征.(1).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2)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平均数:平均数是刻划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① ②③若 , ; 则 (3)极差:样本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它是刻划样本中数据波动范围的大小.方差:方差是刻划数据的波动大小的程度. 标准差:(4)调查:普查:具有破坏性、特大工作量的往往不适合普查;抽样调查: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5)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 19.概率:用来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学量(1)P (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0;0<P (不确定事件A )<1. (2)树形图或列表分析求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3)游戏公平性是指双方获胜的概率的大小是否相等(“牌,球”游戏中放回与不放回的概率是不同的). 20.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2)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 (3)两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处处相等(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4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5) 在同一平面内,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1.性质: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2.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2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25.三角形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①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第三边小于两边之和,大于两边之差; ③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 垂心:三条高线的交点;外心: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内心:三角平分线的交点. 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⑤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逆定理也成立. ⑥Rt △中,30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边所对的角是300. 26.全等三角形: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②条件:SSS 、AAS 、ASA 、SAS 、HL.27.等腰三角形:在一个三角形中 ①等边对等角;②等角对等边;③三线合一;④有一个600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8.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29.n 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0,外角和为3600,正n 边形的每个内角等于 . 30.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②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④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⑤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3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与正方形.32.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可分①直角梯形②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33.梯形常用辅助线:34.平面图形的密铺(镶嵌):同一顶点的角之和为3600. 35.轴对称:翻转1800能重合; 中心对称(图形):旋转180度能重合. 36.命题(题设和结论)、定义、公理、定理;原命题,逆命题; 真命题,假命题;反证法.37. ①轴对称变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②图形的平移:对应线段,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平移方向和距离是它的两要素. ③图形的旋转: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的方向、角度、旋转中心是它的三要素. 38.相似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放大或缩小).(1)判定①平行;②两角相等;③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④三边对应成比例.(2)对应线段比等于相似比;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对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比例的基本性质:若 , 则ad=bc ;(d 称为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若 , 则 .(b 称为a 、c 的比例中项)(4)黄金分割: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AC >BC ),点C 叫做 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5)相似基本图形:平行,不平行;变换对应关系作出正确的分类. 39. 三角函数:在Rt △ABC 中,设k 法转化为比的问题是常用方法. (4).俯、仰角:2.方位角: 3.坡度(或坡比): =tan去分母 分式方程整式方程)0(02≠=++a c bx ax )04(24222,1≥--±-=ac b aac b bx)0(),0(22≠+=≠=a k ax y a ax y acb 42-=∆(1).定义:(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记忆碎片 sin300= , tan300= .(3)三角函数关系:sin(90°-α)=cos α; tan α=sin α/cos α; sin 2α+cos 2α=1 40. 方程基本概念: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1).一元一次方程:最简方程ax=b(a ≠0);解法.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多对,特定条件下的整数解是有限对. (3)二元一次方程组: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4)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 的求根公式常用方法①因式分解法; ②公式法; ③开平方法; ④配方法. 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5)分式方程:;分式方程有增根,必须要检验.应用题也不例外. (6)列方程(组)解应用题:①审题;②设元(未知数);③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④寻找相等关系列方程(组);⑤解方程及检验;⑥答案. 41.(1)不等号:>、<、≥、≤、≠. (2)一元一次不等式:ax >b 、ax <b 、ax ≥b 、ax ≤b 、ax ≠b(a ≠0). (3)不等式的性质:⑴a>b ←→a+c>b+c ⑵a>b ←→ac>bc(c>0) ⑶a>b ←→ac<bc(c<0)(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传递性)a>b,b>c →a>c ⑸a>b,c>d →a+c>b+d.(用文字怎么叙述?)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乘除负数要变方向,但要注意乘除正数不要变方向)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解集)4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1)坐标平面内的点与一个有序实数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2)两点间的距离:平行于x 轴:AB =︳X a -X b ︳;平行于y 轴: CD=︳Y c -Y d ︳; .(3)X 轴上Y=0;Y 轴上X=0;一、三象限角平分线,Y=X ;二、四象限角平分线,Y=-X. (4)P(a, b)关于X 轴对称P ’(a, -b); 关于Y 轴对称P ’’(a, -b); 关于原点对称P ’’’(-a, -b).43.函数定义: 44.表示法:⑴解析法;⑵列表法;⑶图象法. 描点法: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45.自变量取值范围:①分母≠0;②被开方数≥0;③几何图形成立;④实际有意义 46.正比例函数⑴y=kx(k ≠0)⑵图象:直线(过原点) ⑶性质:①k>0,…②k<0,…47.一次函数⑴定义:y=kx+b(k ≠0)⑵图象:直线过点(0,b )(-b/k,0) ⑶性质:①k>0,…②k<0,…48.反比例函数⑴定义: (k ≠0).⑵图象:双曲线(两个分支支)⑶性质:①k>0时,图象位于…,y 随x …;②k<0时,图象位于…,y 随x …; ③两支曲线无限接近永远不能到达坐标轴. 49.二次函数解析式: 特殊型: (1)与x 轴的交点y=0,开平方法,tan α(2)图象:抛物线(“五点一线”要记住)(3)性质:a>0时,在对称轴左侧…,右侧…;当x= ,y 有 值,是 ;a<0时,在对称轴左侧…,右侧…;当x= ,y 有 值,是 .(4)平移原则:把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左+右-;上+下-”.平移特殊点(如顶点)的方法:画出图象,观察平移过程. (5)①a ~开口方向,大小;②b ~对称轴与a 左同右异;③c ~与y 轴的交点上正下负;④b 2-4ac ~与x 轴的交点个数;⑤a+b-c ~点看(1, a+b-c ).50.(1)圆有关概念:弦、弦心距、半径、直径、圆心;弧、优弧、劣弧、半圆;等弧、等圆、同圆、同心圆;圆心角、圆周角;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个圆周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注意一弦对两弧) (5)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6)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7)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8)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0)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1)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相切两圆的连心线必过切点;51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看不见的轮廓线要画成虚线,线段要保持原长或标明比例尺. 52.53.面积问题:①同底(或同高),面积比等于高(或底)之比;②相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54.尺规作图:线段要截,角用弧作,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须熟记,外接圆、内切圆也不忘.初中数学添辅助线的口诀人说几何很困难,难点就在辅助线。
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实数考点一、实数的倒数、相反数、绝对值、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考点二、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1、有效数字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做na 10⨯±的形式,其中101<≤a ,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第二章 代数式考点一、整式的有关概念1、单项式:2、多项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3、同类项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4、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
(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5、整式的运算法则整式的乘法:),(都是正整数n m a a a n m n m +=∙),(都是正整数)(n m a a m n n m = )()(都是正整数n b a ab n n n =22))((b a b a b a -=-+ 2222)(b ab a b a ++=+ 2222)(b ab a b a +-=- 整式的除法:)0,,(≠=÷-a n m a a a n m n m 都是正整数),0(1);0(10为正整数p a aaa a p p≠=≠=- 考点二、因式分解1提公因式法:)(c b a ac ab +=+ 2运用公式法:))((22b a b a b a -+=-222)(2b a b ab a +=++ 222)(2b a b ab a -=+- 考点四、分式 分母不等于0 考点五、二次根式 根号里面大于等于0第三章 方程(组)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3、公式法)04(2422≥--±-=ac b aac b b x 4、因式分解法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考点五、分式方程1、分式方程的解法(1)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 (2)解所得的整式方程(3)验根:将所得的根代入原方程,若分母等于零,就是增根,应该舍去;若分母不等于零,就是原方程的根。
中考冲刺必备——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中考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为了帮助同学们冲刺中考,以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一、整数1.整数的概念和性质:正整数、负整数、零、绝对值2.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法则3.整数的比较:同号相比大小,异号比绝对值大小4.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约分、通分5.整数的乘方和开方:乘方的规律,开方的定义6.数轴上的整数表示和比较,加法和减法的数轴表示7.数字间的整除关系:倍数、约数、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8.数字的因式分解:素数和合数,质因数和分解式9.最大公倍数和最小公约数的求解10.负数的概念和性质:从实际问题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二、代数式与方程1.代数式的定义和性质:字母代表数,字母间的运算规则2.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3.用合并同类项和提取公因子的方法简化代数式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加减消元法、代入法、等式两边乘法与除法5.列方程解实际问题:通过列出代数式和方程解决实际问题6.类推法和归纳法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推导结论7.带分数方程的解法:整数方程的解法和带分数方程的解法三、图形与几何1.点、线、面和体的基本概念:点的性质、线的性质、面和体的性质2.角的概念和性质:角的定义、角的种类、角的比较3.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线的性质4.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角度、边长关系5.与三角形相关的线段和角的性质: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6.四边形的性质:四边形的种类、四边形的对角线性质7.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相似比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8.圆的性质和计算:圆的基本概念、圆心角、弧长、扇形和面积计算9.数轴上的坐标表示:一维坐标系和二维坐标系四、概率与统计1.随机事件的基本概念和概率的意义2.概率的计算:频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计算方法3.试验结果的排列与组合:全排列、n个元素的排列和组合4.统计图的制作和数据的分析以上仅是初中数学知识点的一个概览,同学们在备考中还需结合教材和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初中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中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一、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某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某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某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某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某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某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知识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大全第一章实数★重点★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内容提要☆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整数正整数0有理数实数(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数)分数正无理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负无理数正数实数0负数整数有理数分数无理数整数有理数分数无理数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0)常见的非负数有:a 2│a│(a 为一切实数)a (a≥0)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 A.a ≠1/a (a≠±1);B.1/a 中,a≠0;C.0 <a<1 时1/a >1;a >1 时,1/a <1;D. 积为1。
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 A.a ≠0 时,a≠-a;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C. 和为0, 商为-1 。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 A. 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 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 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定义及表示:奇数:2n-1偶数:2n(n 为自然数)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a│= a(a ≥0) -a(a<0)几何定义:数 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 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 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 ③数 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 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1.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2.运算定律(五个—加法[ 乘法] 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 分配律)3.运算顺序: A. 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1 ×55);C.( 有括号时) 由“小”到“中”到“大”。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知识一、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2014年中考备考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第一轮复习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理解为主,做题为辅(1)目的:过三关①过记忆关必须做到: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定理,推论(性质,法则)等。
②过基本方法关需要做到: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判别式法(韦达定理),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等。
③过基本技能关。
应该做到: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2)宗旨:知识系统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①数与代数分为3个大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②空间和图形分为3个大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线与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③统计与概率分为2个大单元:统计与概率2、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夯实基础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因此必须对基础数学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必须深钻教材,不能脱离课本按中考试卷的设计原则,基础题都是送分的题,有不少基础题都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
(3)掌握基础知识,一定要从理解角度出发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只有理解透了,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对而言,“题海战术”在这个阶段是不适用的。
二、第二轮复习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突出重点,综合提高”----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1)目的:融会贯通考纲上的所有知识点①进行专题化训练将所有考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分为为多个专题,按专题进行复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②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的内容在专题训练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抓住热点,突破难点。
按照中考的出题规律,每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内容都大同小异,。
(2)宗旨:建立数学思想,培养数学能力在对初中阶段所有数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前提下,应该努力做到:①建立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从函数的角度,去理解数,函数,方程、代数式以及跟图像的对应转化关系。
②提高数学阅读分析的能力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并能还原问题的数学描述。
2、第二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1)专题的划分要合理专题的划分标准为相关知识点的联系紧密程度。
专题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始终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
(2)保证一定的习题量所谓“熟能生巧”,在这个阶段,所要做的就是将关键知识点进行综合、巩固、完善、提高。
要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类典型题。
(3)注重多思考,并及时总结规律每个专题内的知识点具有必然的紧密联系,不同专题之间的知识点同样会发生关联融合,要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总结规律。
三、第三轮复习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模拟训练,查缺补漏”目的:突破中考分数的非知识角度的障碍①研究历年中考真题,选择含金量高的模拟题分析历年中考题,对考点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数。
选择梯度设计合理,立足中考又稍高于中考难度的模拟题来做。
②调整自己的心里状态考试的成绩绝不仅仅取决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在真正的考场上,心理状态和心里素质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模拟训练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真正中考的时间以及相关要求来训练。
2、第三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1)通过做模拟题进行查缺补漏中考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可谓众多,在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后,最后需要用做模拟题的方式来检查是否有遗漏生疏的知识点。
(2)克服不良的考试习惯中考考题都有相应的判分规则,要按照判分规则去优化答题思路和步骤,必须避免因为“审题不仔细,凭印象答题以及答题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失分。
(3)总结适当的应试技巧在实际的考试过程中,完成一道题目并不一定非要按照从知识点的应用角度出发。
针对不少典型题,都有相应的解题技巧,既节约了做题时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 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分)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
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3—10分)1、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a ≥0) 0≥a==a a 2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a (a <0) a ≥03、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考点四、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3—6分)1、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做na 10⨯±的形式,其中101<≤a ,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考点五、实数大小的比较 (3分)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求差比较:设a 、b 是实数,,0b a b a >⇔>- ,0b a b a =⇔=- b a b a <⇔<-0 (3)求商比较法:设a 、b 是两正实数,;1;1;1b a b a b a b a b a b a <⇔<=⇔=>⇔>(4)绝对值比较法:设a 、b 是两负实数,则b a b a <⇔>。
(5)平方法:设a 、b 是两负实数,则b a b a <⇔>22。
考点六、实数的运算 (做题的基础,分值相当大)1、加法交换律 a b b a +=+2、加法结合律 )()(c b a c b a ++=++3、乘法交换律 ba ab =4、乘法结合律 )()(bc a c ab =5、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ac ab c b a +=+)(6、实数的运算顺序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单项式: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其中系数不能用带分数表示,如b a 2314-,这种表示就是错误的,应写成b a 2313-。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如c b a 235-是6次单项式。
考点二、多项式 (11分)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意:(1)求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先将代数式化简,然后再将字母的取值代入。
(2)求代数式的值,有时求不出其字母的值,需要利用技巧,“整体”代入。
2、同类项: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
(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4、整式的运算法则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整式的乘法:),(都是正整数n m a a a n m n m +=∙),(都是正整数)(n m a a mn n m = )()(都是正整数n b a ab nnn = 22))((b a b a b a -=-+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 整式的除法:)0,,(≠=÷-a n m aa a n m n m 都是正整数 注意:(1)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结果仍然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3)计算时要注意符号问题,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同时还要注意单项式的符号。
(4)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展开式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5)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
(6)),0(1);0(10为正整数p a a a a a pp ≠=≠=- (7)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单项式除以多项式是不能这么计算的。
考点三、因式分解 (11分)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1)提公因式法:)(c b a ac ab +=+(2)运用公式法:))((22b a b a b a -+=-222)(2b a b ab a +=++222)(2b a b ab a -=+-(3)分组分解法:))(()()(d c b a d c b d c a bd bc ad ac ++=+++=+++(4)十字相乘法:))(()(2q a p a pq a q p a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取公因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