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5 短文两篇 共工怒触不周山》研讨课件_13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31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积累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索大自然的精神。
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淮南子》的有关内容;准备课堂需要的课件、录音带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理解意思;搜集相关资料及古代神话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1、激趣导入、展示课题同学们每天见到的太阳、星星、月亮等天体,它们都在哪个方向升起,在哪方落下?我国大江、大河的水大都流到哪方、哪里?据传说,开始天地合为一体,后来,盘古开天地,再后来,天漏了,女娲炼石补天。
补好后,她又用八根大柱子把天撑起来,用四根大绳子把地挂在天上(如图)。
可是,到后来又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共工怒触不周山》2、出示学习目标:翻译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积累文言词汇;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精神。
二、学与教:1、介绍《淮南子》。
(可指名回答)《共工触怒不周山》选自《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初读感知:(1)、指导朗读----划分节奏。
(2)、播放朗读录音。
(3)、学生默读、齐读课文。
(4)、学生参考课文注释,初步理解文意,掌握重点词。
3、探究:(1)、通过疏通课文,你能简述故事情节吗?(2)运用联想和想象,描述以下两个场景。
A、共工与颛顼为帝之后,大怒,心中十分不甘,请描述共工发怒的情状。
(提示从心理、语言、动作、神态)(教学预设)共工心想:同为帝之后,凭我的本事足以治好天下,为什么一个奸诈的颛顼能夺取天下,他越想越气,脸气得煞白,青筋暴出,他巨嚎一声奋力一击,重重撞在不周山上。
共工怒触不周山我们今天要学什么?1、能够准确翻译“触、潦、尘埃、归、折、绝”等文言词语。
2、反复诵读,当堂背诵课文。
3、深入挖掘英雄内心,学习古人坚强勇敢、敢于挑战的精神。
本堂课我们采取竞赛的形式在课堂上一较高下!竞赛开始!第一关:资料讲坛,我做主1、《淮南子》是一本怎样的书?2、颛顼、共工何许人也?战事为何一触即发呢?不周山的由来。
第二关:经典神话,我诵读1、要求:这篇短文故事性强。
除了读准字音、节奏外,语气、语调、语速都要似讲故事。
(1)学生表演朗读,大家评价。
(两次机会)(2)大家齐读一遍,力求正确、流利,有讲故事的味道。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①自主翻译1分钟,对照文下注释,画出疑难字词。
触:潦:尘埃:归:天柱折,地维绝:②同桌讨论2分钟,补充和纠正,解决疑难字词。
③小组讨论2分钟,落实翻译。
小组展示翻译成果,争取不看注释能正确翻译。
(两组机会)3、小组竞背课文。
(两组机会)第三关:“”中窥人,我探究1、在你心目中,共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结合文章具体语句,多角度评价)正面:反面:2、那这样的英雄,为何如此盛怒?为何非要和不周山同归于尽呢?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呢?(结合背景材料分析)走进共工内心世界,替他说说心里话。
(第一人称,两三句话即可)3、所以,尽管他有很多不足,仍不失为一位英雄。
和希腊著名民族英雄可以擒狮斩龙相比,我们的共工更加豪情万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的英雄业绩?那为什么要写出“天倾西北”和“地不满东南”这样的结尾呢?第四关:动动我的脑,练练我的手:展开想象,扩写激烈地战争场面(读书札记)学后反思我的疑问:我的收获:。
初中文言文短文两篇翻译注释原文2022以下是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25课《短文两篇》的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文言文短文两篇翻译注释原文2022原文: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翻译: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丢下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着大地的绳索断了。
(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
注释:逐走:竞跑,赛跑。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河、渭:即黄河、渭水。
大泽:大湖。
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邓林:即桃林。
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触:碰、撞。
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昔者:从前。
而:表顺承。
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为:做。
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
维,绳子。
绝,断。
倾:倾斜。
西北: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北。
移:移动。
焉:兼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文中译为“这,这里”。
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
潦,积水。
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
故:所以。
归:汇集。
绝:断。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同步练习含解析(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同步练习含解析25课《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训练1.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伤仲永》选取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的《临川先生文集》。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法国作家都德所写,主要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等描写,刻画了莫泊桑、屠格涅夫、福楼拜和左拉的性格特点。
C.《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D.《社戏》选自鲁迅的《呐喊》,描写“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生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答案:A 解析:这里A中《伤仲永》选取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应用公文类(含奏议、赠序、铭文、祭文等)的认知能力。
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2.下面的古代应用公文类(含奏议、赠序、铭文、祭文等)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B.《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
D.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记述了挪威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
答案:C 解析:《社戏》是小说。
点评:在鲁迅作品集中,《朝花夕拾》是散文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是小说集,《野草》是散文诗集。
3.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葱岭脚下则是五颜六色的石头,紫红、黛青、黧黑、奶白、豆绿。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设计一.课前系统部分(一)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关于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关于评价。
“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要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
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教材分析《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选取的是关于探险的文章,重在体会人类对未知的探寻和对自身的挑战,学习英雄的伟大精神。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则神话故事,文章篇幅短小,仅46个字就完整地讲述了共工与颛顼相争为帝的故事,塑造了共工“坚强不屈”“勇于挑战”“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
文章的体裁是神话,教学中让学生回顾神话特点,感受远古人民丰富的想象力,领悟神话曲折地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和自然界的巨变这一深刻内涵。
(三)学生分析1.初一学生积累的文言知识并不多,好学生对基础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以及非常常见的文言句式有一定的积累。
有相当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积累的效果并不太好。
2.因为毕竟初一接触的文言文还很少,所以理解还有些难度。
大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枯燥无味,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
3.七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学习时学生应重在诵读。
再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懂大概意思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诵读直至成诵。
对于有疑惑的地方应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淮南子》等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神话的特点;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课文,弄懂文章大意。
过程与方法: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弄懂词句的含义和全文内容;通过出示资料,了解作品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