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朋友》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小班数学:我的朋友(垃圾归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认识不同类型的垃圾及其分别应该归类的垃圾桶。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垃圾桶模型(有塑料、纸、玻璃、金属等分类)2.不同种类的垃圾玩具或图片3.互动游戏道具(例如闪卡、图表等)4.环保宣传海报或图片5.彩色胶带、卡纸等制作道具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幼互动:与小朋友们打招呼,引入垃圾分类话题。
2.环保故事:讲述一个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小故事。
第二步:教学内容呈现(15分钟)1.介绍垃圾桶模型:让幼儿认识各种类型的垃圾桶,并解释其用途。
2.展示不同种类的垃圾:让小朋友们观察、摸索并区分各种垃圾。
第三步:实践操作(20分钟)1.分组游戏:将小朋友们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带领自己的“小队”分别将垃圾放入正确的垃圾桶。
2.组内互动:鼓励小朋友们相互交流、合作,完成垃圾分类任务。
第四步:总结讨论(10分钟)1.检查结果:查看各组的垃圾分类结果,帮助纠正错误。
2.教师总结:讨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强调环保意识。
四、延伸活动1.制作环保手工:利用废旧纸张等材料,让幼儿亲手制作环保作品。
2.环保小讲堂:邀请专业人士或社区工作者,进行环保知识讲座。
五、家庭作业1.找家长协助: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进行垃圾分类练习。
2.制作环保标语: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环保宣传标语。
六、教学心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在玩游戏中学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了观察力、分类能力和合作精神。
希望能够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成为爱护地球的小卫士。
以上就是《小班数学:我的朋友(垃圾归类)》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幼儿园小班的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看朋友》及教学反思小班教案及反思小班教案《看朋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理解数字1、2的实际意义,体验去朋友家里做客的快乐,能大胆地参与数数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看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体验去朋友家里做客的快乐。
2.初步理解数字1、2的实际意义。
3.能大胆地参与数数活动。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1.活动场景布置:数字宝宝的家。
2.画有1个或者2个的图片若干,饼干、糖果若干。
3.音乐《找朋友》;课件《找朋友》。
活动过程:1.带礼物去看朋友。
开上小汽车,一起去看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乐,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开起小汽车,去看朋友。
向数字宝宝问好。
播放多媒体课件:提问:·红房子是谁的家?(1的家)·绿房子是谁的家?(2的家)·让我们一起向数字宝宝问好吧!2.参观数字宝宝的家。
看一看:数字宝宝的家里有什么?点数数字宝宝家里的物品各有几个。
知道数字宝宝“1”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是1个,“2”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有2个。
帮帮忙:让这些物品回到相应的数字宝宝的家。
(1)播放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有各种物品,数量分别是1个一组、2个一组的):有一些东西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忙吧!(2)提问:谁应该回到“1”的家?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1个?谁应该回到“2”的家?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2个?(3)教师边提问,边操作,根据幼儿的意见将课件中的物品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找找看:有没有谁走错了家。
验证刚才的操作结果: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刚才的操作中,有没有数量不是1的进了“1”的家?3.给数字宝宝送礼物。
应该怎么给数宝宝送礼物,数宝宝才会开心呢?(提示幼儿给数宝宝送相应的礼物)请幼儿来给数字宝宝送礼物。
4.听音游戏。
听到几下拍手的声音,就请数宝宝几来跳舞,带着数宝宝跳一个快乐的圆圈舞。
幼儿园小班数学找朋友教学反思5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找朋友教学反思篇1教学反思: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
上完课后有一些体会:1、对大人来说“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多次感知。
并且让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物体:比如课桌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等,对学生日后填单位很有好处。
2、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
3、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主要是想使学生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同时,接触连加连减。
购物是每个孩子都经常性接触的行为,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进行连加连减的列式计算,让运算顺序、计算方法,潜移默化的得到掌握,使比较枯燥、抽象的数字生活化、形象化,增加了趣味性。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选择商品的自主性较大,所以所列算式及计算过程也是不尽相同的,既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又增大了全体学生练习的数量。
最后的购物环节,可以用来复习、巩固、提高。
虽然是这样设计的,但是由于我的原因,所以有许多问题存在:教学的层次不是很分明,新授课与练习课的分界不太清楚。
教学的节奏应该有张有弛,数学课求快,是我的一个误区,数学应该有快有稳,这样学生才能学的又清楚,又不十分紧张。
还有个别环节处理的不够妥当,如:练口算时候用了开火车的方式,不利于面向大多数学生,类似的问题,应该多加注意。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自我感觉这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
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总结。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一比》,详细内容为“找朋友”活动。
通过该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数字的大小,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5的大小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数字比较。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15的大小比较。
难点:理解数字大小关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15)、磁性黑板、挂图。
学具:每组一套数字卡片(15)、操作板、磁性扣。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玩“找朋友”游戏,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手拿数字卡片,寻找与自己数字相同或更大的朋友。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大小。
b. 讲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强调“大的数字排在前面,小的数字排在后面”。
c. 示范操作,将数字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在磁性黑板上。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一套数字卡片和操作板。
b.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用数字卡片进行大小比较,将结果排列在操作板上。
c.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给予鼓励。
b.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可以用数字比较大小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的运用。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卡片:1 2 3 4 52. 大小顺序:1<2<3<4<5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比一比,将数字卡片15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2. 答案:1<2<3<4<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 拓展延伸:在生活中寻找数字比较大小的例子,如比较家庭成员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精选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篇1活动目标:1、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
活动准备:1、1― 10的数字头饰一套,1―10的数字卡一套。
2、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每个数子都有自己的邻居,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前面的比它少1,后面的比它多1。
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二、基本部分:1、游戏:找朋友将幼儿每十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1―10的数字头饰看好戴在头上。
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2和4 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告诉大家,数字3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
(这个游戏让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2、游戏:邻居拍拍手每次请10名幼儿游戏,请10名幼儿任意选一张1―10的数字卡片站成一排,教师说:请数字5的邻居拍拍手,这是数字4的幼儿就拍4下手,数字6的幼儿就拍6下手,启发幼儿说出因为4比5少1,6比5多1,所以4和6是5邻居。
(游戏继续)(这一游戏能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各数的相邻数。
)三、结束部分: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
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练习生活,对幼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延伸:教师把头饰、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的朋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认识1~5数字。
•学生能够简单地与同学交流。
•学生能够简单地分辨颜色。
教学内容•数字1~5的认识。
•画一个大圆,给小朋友们发五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小朋友们自行选择一个数字,摆放相应数量的小球在大圆中间。
•展示一些阿拉伯数字和与之相对应的小动物。
教学过程•引导活动–老师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比如说小草、小虫子、小鸟、小猫等等,你们有没有认真观察过这些东西呢?”–学生们两两交流,尽量描述它们的颜色。
•新知导入–老师展示一个数字1,还有一个小蜜蜂,它们配对,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说出“1个小蜜蜂”。
–老师展示数字2和两个小青蛙配对,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说出“2个小青蛙”。
–以此类推,直到数字5。
•数学实践–老师画一个大圆,给每个小朋友五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小朋友们自己选择一个数字,在大圆中间摆放相应数量的小球。
–小朋友们在摆放小球时,可以跟老师交流,提高数字的准确性。
•巩固联系–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一些数字和小动物的图片,要求学生说出所对应的数字及动物名称。
(数字1对应小鸟,数字2对应小老虎,以此类推)•课后作业–让家长给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球或糖果,学生数数并分别放在不同颜色的桶中,家长用手机拍照并上传到班级相册中。
常见问题1.问:如果学生摆放的数量有误怎么办?答: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纠正并进行正面引导。
2.问:如果有些学生无法完成摆放小球的任务怎么办?答:老师可以分配一个数学能力较强的搭档与其搭档完成任务。
3.问:如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答:可以利用故事、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同时还可以采用相册上传形式为学生提供分享机会。
课后反思此次的数学教案在导入数字、加强学生相互交流、探究形与形的联系等方面都能够达成较好的效果。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加强信任、元素感知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我的朋友》含反思教学目标•认知数字1-10,并能用手指和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能够识别两个物品数量的多少,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教学准备•数字卡牌1-10,每一数字多张•计数棒两套,每套20根•小球若干•大盒子一个•彩色画笔和纸,用于作画活动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将数字卡片和计数棒拿出来,让孩子们一起认识数字1-10,用手指和计数棒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加强对数字的认知。
同时让孩子们有机会触摸和感知数字本身。
学习内容(25分钟)活动1:比比看1.教师将数字卡片放在地上,把孩子分成小组,让小组明确人数。
2.教师会问:“你们每个人应该分多少张卡牌,才能确保每个人分到同样的数量呢?”最后,老师会分发卡牌,让每个人数完自己的卡牌。
3.让孩子们听到比较大小的概念,两个孩子之间比较谁的牌多,谁的牌少,分析孩子们的思考方式,加深孩子们在对数的比较中对数的认知。
活动2:盒子里面的球1.教师用大盒子,装入若干数量的小球,一些球散落在盒子外。
让孩子们共同猜测在盒子里面的球的数量是多少。
2.推测完后,老师让孩子们一起去数数,看看自己猜测的数量有多接近盒子内实际的数量,激发孩子们对数字的兴趣。
3.让孩子们通过理性的推测与实地统计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对大小数量的敏感度。
活动3:我的朋友1.让孩子们松手握一只小球,给出一个数字,让他们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来模拟球的数量,然后让他们在画纸上画一个他手上拥有的小球,让他们能描述出自己手上拥有的小球的数量,以适当的方式描述形状和颜色。
2.然后,让他们的朋友来尝试猜测他拥有的小球的数量,看看朋友们的猜测能得到多少接近自己拥有的小球的数量的结果。
3.促进孩子们通过分享和互相交流,扩展他们的视野,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激励积极的合作行为的思路。
结束(5分钟)通过上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对纯数学概念、数字概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合作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的好朋友》教案名称:《我的好朋友》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发现朋友的优点和特点。
3. 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朋友。
4.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学会与朋友一起完成任务和活动。
教学准备:1. 《我的好朋友》故事书。
2. 幼儿园环境中的朋友的图片或照片。
3. 一些朋友相关的游戏和活动道具。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师生互动:教师问幼儿谁是他们的好朋友,让幼儿依次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2. 用图片和照片展示不同种类的朋友,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的朋友有什么特点。
步骤二:故事阅读(15分钟)1. 教师朗读《我的好朋友》故事书,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读完故事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的内容和主要角色。
3.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朋友们有什么优点和特点。
步骤三:朋友特点探究(15分钟)1.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特点卡片,上面写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如友善、慷慨等。
2. 要求幼儿与同桌一起探讨这个特点的含义,然后举出实际的例子,并表演出来。
3. 邀请一些幼儿分享他们所举的例子,并与大家一起讨论。
步骤四:朋友的评价(15分钟)1. 继续使用特点卡片,要求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好朋友的优点和特点。
2. 鼓励幼儿用简单准确的语言表达,可在板书上记录幼儿的描述。
步骤五:朋友相关活动(15分钟)1. 朋友搭桥:把班级分成两组,每组选出两名代表,他们手拉手在中间,其他幼儿则拿着筷子来关在朋友之间,代表需要跳过筷子搭桥,组员再去救其他人,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组员都搭桥成功,比赛时间最快的小组获胜。
2. 朋友游戏:比如“抓捉游戏”,让幼儿两两搭档,一人追逐另一人,被追的人可以选择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帮助逃脱。
3. 朋友合作:布置一项简单的任务给幼儿,要求他们与朋友搭档共同完成。
4. 结束讨论:让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是如何与朋友相互合作、帮助的,有什么收获和心得。
我的朋友教案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案是教师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然而,有时候教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教案设计不够合理、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等。
而我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案的反思和调整,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让我深受启发。
首先,我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时候教案设计不够合理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因此,他开始重视教案的设计,尤其是教学活动的安排。
他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他也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顺序和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其次,我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时候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散漫和不系统。
因此,他开始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具体化。
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他会明确列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能够通过教学活动达到这些目标。
同时,他也会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设计不同形式和层次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再次,我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时候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他开始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化。
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他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包括故事、游戏、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同时,他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不同难度和深度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通过对教案的反思和调整,我的朋友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首先,他发现教案设计的合理化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他发现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能够通过教学活动达到这些目标。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朋友》教案:课题:我的朋友教材:小学数学教材年级:小班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0-10,并能正确书写。
2. 能使用数字表示朋友的数量。
3. 能通过游戏和讨论培养友谊意识。
教学重点:1. 认识数字0-10。
2. 学会使用数字表示朋友的数量。
教学准备:1. 学生姓名卡片。
2. 数字卡片0-10。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0-10,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并按顺序指给老师,巩固数字认识。
Step 2:认识朋友的数量(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有几个朋友?”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对应数量的数字卡片,并要求学生模仿读出来。
Step 3:游戏时间(15分钟)教师提出游戏规则: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个数字卡片,然后找到相同数量的朋友(同学)。
学生通过交流找到相同数量的朋友,并互相认识对方。
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有几个朋友?”鼓励学生用数字回答。
Step 4: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总结朋友数量的表示方法。
教学反思及改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10,并能正确书写。
通过游戏和讨论,学生不仅学会了使用数字表示朋友的数量,还培养了友谊意识。
然而,教师发现有部分学生在念数字时有些困难,需要加强数字的口头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数字朗读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字认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活动,如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好朋友的数量,并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朋友》简介本教案适用于小班数学课程的教学,主要围绕主题为《我的朋友》展开。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社交能力。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能力和形状的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合作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提高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教学准备•五颜六色的建造块,如积木、拼图等。
•海报纸、彩纸、颜色笔等美术工具。
•图形卡片,如圆、方、三角形等。
•课程计划表。
•教学反思表。
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朋友的介绍(5分钟)•教师介绍学习主题《我的朋友》,让学生简单地谈论和分享自己的朋友信息。
•让每个学生选择一张朋友照片,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征。
2. 观察和感知:图形的认识(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并让学生辨认和命名。
•教师利用建造块和图形卡片,让学生自由组合和创造不同的图形。
3. 活动:图形的拼贴(20分钟)•教师提供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彩纸和美术工具。
•学生利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属于自己的朋友图形拼贴作品。
4. 游戏:找朋友(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玩找朋友游戏。
•将图形卡片放在教室不同位置,学生按照教师的口令找到相应的图形。
5. 角色扮演:小画家(15分钟)•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其中一人扮演小画家。
•小画家用颜色笔画一张图形,其他学生通过描述和猜测图形的样子来交流。
6. 教学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填写。
•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反思表,并交给教师。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我的朋友》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认识和理解图形的概念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一环,通过观察、感知和创造,学生能够加深对图形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施,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升,能够辨认和命名不同形状的图形。
小班优秀数学教案《朋友多又多》及教学反思(5篇范文)第一篇:小班优秀数学教案《朋友多又多》及教学反思小班优秀数学教案《朋友多又多》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仔细观察,发现能匹配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体,感受相关物体之间的关系,根据物体的用途,尝试匹配相关物体,能用语言简单讲述物体匹配的理由,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朋友多又多》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根据物体的用途,尝试匹配相关物体。
2、能仔细观察,发现能匹配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体,感受相关物体之间的关系。
3、能用语言简单讲述物体匹配的理由。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1、关于演示、讲解的白板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盒、操作卡、记号笔、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去看看小兔,好吗,呀原来还有这么多客人老师也来看小兔啊,我们和他们问个好吧。
(朋友老师好)师:小兔你怎么了?放出声音:我的房间太乱了,不知道怎么整理,小朋友能帮我把房间的东西两个两个好朋友放在一起吗?好,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二、整理房间,用简单话说原因。
师:被子放哪里?(小床上)为什么呢?(我们汤在床上睡觉要盖被子。
)毛巾和脸盆放在一起,洗脸的时候要用到毛巾和脸盆。
雨伞和雨鞋放在一起,下雨的时候要用撑雨伞,穿上雨鞋。
围巾和手套放在一起,冬天天冷,我们围上围巾戴上手套,会很暖和。
你们帮小兔的房间里的东西都找到了好朋友,整理的好干净呀。
小兔可开心啦,送来了两份礼物。
但是两份礼物都要找到朋友才能得到哦。
三、出示材料,明确操作要求。
师:第一份礼物:智慧盒。
盒子里的宝贝可贪玩了,找不到好朋友,也不认识回家了,请帮他们找到好朋友再送他们回家。
你想先帮谁找朋友呢?小勺小勺的家在哪里?插在智慧盒的面。
那她的朋友是谁,应该放哪里呢?放在小勺的下面。
(为什么碗是调羹的朋友呢?因为吃饭的时候要用到碗和调羹。
小班公开课数学教案《看朋友》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朋友身高的高低,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2. 引导学生用数字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启发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和运算。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帮助、研讨,建立友好关系。
教学重点:1. 学会用数字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运算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几个朋友的生活照片。
2. 数字卡片。
3. 高低比较的物体,如鞋子、玩具等。
教学准备:1. 将朋友的照片打印好。
2. 准备好数字卡片和高低比较的物体。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师生互动:教师用一张友好的朋友合照开场,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照片中的朋友特点。
2. 引导问题:谁能告诉我,照片中哪位朋友的身高最高?哪位朋友的身高最低?步骤二:观察比较(10分钟)1. 师生互动:教师出示另一组朋友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朋友的身高。
2. 学生合作: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两位志愿者,比较两位志愿者的身高,记录下来。
步骤三:数字表达(10分钟)1. 学生表达:每组的两位志愿者,用数字卡片将自己的身高用数字表示出来。
2. 学生交流:请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每位朋友的身高差距,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步骤四:数的比较和运算(10分钟)1. 学生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身高差的规律,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 学生合作:小组内学生共同研究如何用数字表示出朋友的身高差距,再逐组报告。
步骤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角色扮演:教师安排两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选出一位“观察员”,观察并记录其他同学的身高差距。
2. 数字运算:观察员用数字卡片将同学的身高差距进行计算,并进行数字比较。
步骤六:反思总结(5分钟)1. 学生反思: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观察、比较和运算的关系是什么?2.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观察、比较和运算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和比较。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朋友》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1.1 能够掌握方向的概念及识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1.2 能够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构成,认识平面图形的基本元素。
1.1.3 能够掌握比较大和比较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比大小。
1.2 能力目标:1.2.1 能够进行观察,总结、归纳、提问、实验、表达等基本数学思维活动。
1.2.2 能够使用手中的物品模拟实物操作,形成感性印象。
1.2.3 能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问题并勇于质疑。
1.3 情感目标:1.3.1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1.3.2 培养学生好奇心、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
1.3.3 建立正面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与重难点2.1 教学内容:2.1.1 方向:东南西北2.1.2 图形:圆、三角形、正方形2.1.3 比较大小:大、小2.2 重点:2.2.1 方向的概念及四个基本方向的认识。
2.2.2 图形的特征及简单构成。
2.2.3 比较大小的概念及运用。
2.3 难点:2.3.1 把握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使教学内容符合幼儿心理特点。
2.3.2 积极引导幼儿用手中的物品模拟实物操作,形成感性印象。
2.3.3 表达式教学,适当减少图示。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3.1.1 带领学生唱《童年》。
3.1.2 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我的朋友”。
3.1.3 采用Warming-up的方式,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玩具,学生观看玩具图案,老师问:“这个玩具是什么形状的?”3.1.4 随后,引出本节课的三个主题:方向、形状、比较大小。
3.2 教学内容(30分钟)3.2.1 方向:东南西北。
3.2.1.1 利用教室地理位置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指出教室所处的方向是东南西北哪个方向。
3.2.1.2 利用地图等教具,让学生亲身探索和认知四个基本方向。
3.2.1.3 进行朝向方向的实际操作,操场向哪个方向?3.2.2 图形:圆、三角形、正方形。
小班数学活动《我的点点朋友》教案反思活动背景这是一次小班数学活动,主题为《我的点点朋友》。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小球的数量认知让幼儿学会数数,并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活动步骤第一步:游戏热身在这一步中,我首先让每个学生手中拿着几个小球,让他们摆成随意的形状,并让他们数数自己的小球。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了解了每个人小球数量的不同。
第二步:幼儿自主操作在这一步中,我将小球分为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要求幼儿们将红色小球和蓝色小球分别排在两排,然后数数每排小球的数量。
此时,我提供有关数量的基本概念的简要讲解,例如“3”代表的意思是三个小球。
第三步:游戏深化在第三步里,我为学生们准备了一系列由颜色组成的、有趣的图案,例如一条小蛇、一个圈等。
我让学生们数出每个图案中共有多少个小球,并在白板上记录他们的答案。
这个环节中,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不同数量学生的答案有所不同,这为之后的讲解做好了知识铺垫。
第四步:数学概念讲解在这一步中,我向学生们介绍了数字的基本概念、0~10的数字口诀。
通过这些讲解,我希望加强学生对数字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并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
第五步:个人测试这一步中,我让学生们单独完成一份小测试题,考查他们对数字和数量的理解。
通过测试的结果,我可以对学生的认知程度做出评估,并为之后的课程设立合适的目标。
认知反思在我设计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程度和思维特点,通过有趣、生动的游戏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引导他们完成学习的任务。
同时,我也很清楚地认识到儿童学习的特殊性,尽量避免了对幼儿的刻板印象,并用鼓励、不断引导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例如,在讲解数字基本概念时,我讲解的内容过于抽象化,可能对幼儿来说难以理解。
此外,在进行游戏深化时,我发现学生们的数量认知程度还不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课堂补充。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这一次活动,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儿童认知的特殊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幼儿的认知程度和思维特点,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我的朋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我的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的朋友活动名称:我的朋友(垃圾归类)活动目标: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师: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他们的名字叫**标记。
(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
(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圾。
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
教学反思: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
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
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人。
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朋友》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师: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他们的名字叫**标记。
(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
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以标
记的角色讲述)我今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
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
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
(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
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
圾。
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
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
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
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