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15周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学习计划(15篇)八年级学习计划1一、初二数学的特点前文已经说到,初二数学是拉开学生差距的核心原因,这主要体现为初二数学的难度骤然增加——随着实数。
平行四边形和函数这三块知识的引入和不断深化,很多同学感到学习数学不再像初一时那样得心应手,于是,一部分同学能够在初二继续保持领先,最后成为中考中的胜利者;而另一部分同学却慢慢的被拉开差距,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受到双重打击,对于理科学习感到越来越恐惧,我在近几年数学成绩统计中,初一的时候大家的成绩比较集中,分数达到优秀(102分)的占80%以上,成绩最差的也在80分上下;而初二时的优秀率只有50%,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只能拿到60多分;初三时还能保持优秀的同学不足30%,较差的同学在考试中已经在及格线之下,二、领先初二下学期,寒假是优秀学生的必争之地,根据很多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众多优秀的学生都会选择在寒假继续进行学习,从而在春季取得一定的优势。
(1)寒假的复习寒假充裕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把上半学期中的漏洞进行很好的弥补,如果上半学期整体学习得还不错,那么应该把重点放在四边形的证明上,特别是构造全等的题目,随时都不应该放松警惕,最好做到每天练习一道题目,每周做一次方法归纳,因为全等在中考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五年的中考压轴题都以全等,四边形和三大几何变换综合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类题目让很多同学在中考时都放弃作答,原因就是全等构造类题目难度可以出得很大,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是很难在中考中完成这类题目的。
(2)寒假的预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于下半学期知识的提前学习比对以往知识的复习要更加重要,其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点:(1)初二下学期大多数学校的进度会加快,要求同学也能提前进行预习;(2)初二下学期的知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寒假学习完初二下学期的重点内容,在学校讲课的时候就可以顺利听懂,在课外就可以进行专题训练,提前攻克期中、期末甚至于中考中的核心难点。
八数作业11 第 1 页 共 5 页2020学年上学期初中初二数学作业( 满分 150分时间90分钟 )姓名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 在下列各数0......,013013001300.0,9,.......,303030.0,31722,43π-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0的平方根是±10 B.-2是4的一个平方根 C.94的平方根是32 D.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3.如图,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 )种. A.4 B.5 C.6 D.74.等腰△ABC 中,AB =AC ,一边上的中线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 .7 B .11 C .7或11 D .7或105.已知:如图,BD 为△BE =BA ,过E 作EF ⊥AB ,F 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 ≌△EBC ; ②∠BCE +∠BCD =180°; ③AD =AE =EC ;④BA +BC =2BF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6.如图,直线l 1、l 2相交于点A ,点B 是直线外一点,在直线l 1 、l 2上找一点C ,使△ABC 为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条件的点C 有 ( ) A .2个B .4个C .6个D .8个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7.81的算术平方根是A DEFFC DE A八数作业11 第 2 页 共 5 页8. 如图,△ABC 中,AB =AC ,DE 垂直平分AB ,BE ⊥AC ,EF =BF ,则∠EFC = °. 9. 如图,△ABE 和△ACF 分别是以△ABC 的AB 、AC 为边的正三角形,CE 、BF 相交于O , 则∠EOB = °.10. 如图,已知AE 平分∠BAC ,BE⊥AE 于E ,ED ∥AC ,∠BAE =36°,那么∠BED = °. 11.如图,△ABC 中,∠ABC 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P ,PM ⊥AC 于M ,若PM=6cm ,, 则P 点到AB 的距离为__________12.如图所示,已知O 是∠APB 内的一点,点M ,N 分别是O 点关于PA ,PB 的对称点,MN 与PA ,PB 分别相交于点E ,F ,已知MN=5cm ,则△OEF 的周长为 . 13.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之和为4,斜边上的中线长为214.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 14. 用一块等边三角形的硬纸片(如图a )做一个底面为等边三角形且高相等的无盖的盒子(边缝忽略不计,如图b ),在∆ABC 的每个顶点处各需剪掉一个四边形,其中四边形AMDN 中,∠MDN 的度数为 .15. 如图:已知在ABC Rt∆中,90,30CA ∠=︒∠=︒,在直线AC 上找点P ,使ABP ∆是等腰三角形,则APB ∠的度数为 .16. 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 (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用八个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 ,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若S 1+S 2+S 3=10,则S 2的值是 . 三.解答题 (86分)17. (8分)如图,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直角图形,请用二种方法分别在下图方格内添涂黑二个小正方形,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方法一 方法二八数作业11 第 3 页 共 5 页图1图2图318.(12分)如图,在△ABC 中,CF ⊥AB 于F ,BE ⊥AC 于E ,M 为BC 的中点, (1)若EF =4,BC =10,求△EFM 的周长;(2)若∠ABC =50°,∠ACB =60°,求△EFM 的三内角的度数.19. (12分)如图,D 、E 、F 分别是△ABC 的三条边上的点,CE =BF ,△DCE 和△DBF 的面积相等.求证:AD 平分∠BAC .20. (12分)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形ACB (∠ACB=90°)绕着顶点B 顺时针旋转 60°,使得点C 旋转到AB 边上的一点D ,点A 旋转到点E 的位置.F ,G 分别是BD ,BE 上的点,BF=BG ,延长CF 与DG 交于点H . (1)求证:CF=DG ; (2)求出∠FHG 的度数.21. (14分)(1)如图1,∠MAN =90°,射线AE 在这个角的内部,点B 、C 分别在∠MAN 的边AM 、AN 上,且AB =AC ,CF ⊥AE 于点F ,BD ⊥AE 于点D .求证:△ABD ≌△CAF ; (2)如图2,点B 、C 分别在∠MAN 的边AM 、AN 上,点E 、F 都在∠MAN 内部的射线AD 上,∠1、∠2分别是△ABE 、△CAF 的外角.已知AB =AC ,且∠1=∠2=∠BAC .求证:△ABE ≌△CAF ; (3)如图3,在△ABC 中,AB =AC ,AB >BC .点D 在边BC 上,CD =2BD ,点E 、F 在线段AD 上,∠1=∠2=∠BAC .若△ABC 的面积为15,求△ACF 与△BDE 的面积之和.M F ECBA22.(14分)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过D点的直线GF交AC于点F,交AC 的平行线BG于点G,DE⊥GF交AB于点E,连接EG。
精选文档一、指导思想经过数学课的教课,使学生确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努力培育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想能力,以及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剖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要点期间,学生基础的利害,直接影响到未来能否能升学。
本班我已带了三年时间,因此对班上学生很认识。
该班的整体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许多。
学生学习踊跃性不高,厌学状况严重,意志力单薄,学习短少勤劳,学习自觉性不高。
相当一部分学生阶梯做大比较马虎,不可以很好地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要在本期获取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足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着重方法,培育能力。
三、教材剖析第十一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相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断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断解决实质问题的思想方式。
第十三章轴对称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天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研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本章主要学习分式及其基天性质,分式的约分、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分式方程的观点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四、教课目的1.知识能力学生经过研究实质问题,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分式,掌握相关规律、观点、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必需的运算技术和作图技术,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经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成立数形联合的思想模式。
3.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提取实质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相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目之间的互相关系;经过研究全等三角形的判断、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识图能力;初步成立数形联合的数学模式;经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研究,培育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成立数学类比思想。
语文作业本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1.(1歼(2窜(3纤(4泄(5塞(6遏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
(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2阻隔4.不能去掉。
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不断增加,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5.指“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6.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7.不能。
因为扬中等广大地区已解放,所以用“占领”一词;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不过敌军不能任意活动,所以用“控制”一词;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一词。
8.略(要求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
2芦花荡1.(1提(2趴(3疟(4噤(5蹿(6仄2.(1滴落(2浮动(3飘撒3.(1说的话做不到,让人笑话。
(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4.老头子设计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
5.不能去掉。
这是老头子机智的表现。
他这样做是为了麻痹敌人,使敌人误以为他是偶然闯到这里的,为下面的战斗作准备。
6.写出了老头子撑船技术娴熟,镇定自若的特点。
7.略(要能体现老头子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日本鬼子的强烈仇恨。
8.示例:水生嫂是一个勤劳淳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
3蜡烛1.(1犾ì(2犼犻à狀(3犼ū(4狕犺狌ó2.(1声生(2斜邪(3由尤3.(1精疲力竭(2永垂不朽4.(1———(2:5.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6.不能。
“摸出”与后面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非常珍惜这支蜡烛,把它藏得很深,只能用手摸索着拿出来。
7.略(对内心活动有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8.表达了老妇人对红军烈士一份最珍贵、最诚挚的情感。
9.示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八年级数学第十五周
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
在课程设计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
这节课中,我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2、形式多样,求实务本。
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在巩固练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再次探索,形成结论;练习题中注重图形的变化,在图形中为学生设置易错点再及时纠错。
3、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本节课对八年级学生而言,比较容易。
因此,这一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课后作业效果也很好,基本达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要求。
八年级数学组陈艳
2011年6月2日。
周作业2 “复制”材料作文评析学习目标作文应围绕关键词立意和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这个时代,“复制”似乎无处不在:点击一下鼠标,可以复制一篇文稿;接受一次美容,可以复制一个偶像;建造一条流水线,可以复制一批产品;圈划一块土地,可以复制一座城市;传唱一首歌,可以复制一样情感;阅读一本书,可以复制一种思想……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写成诗歌。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阅卷分析】一、审题立意这则材料陈述当今的一种社会现象(评判现象)。
1.材料:(1)核心词(关键词)——复制。
相当于以“复制”为话题作文。
含义界定:仿照原件制作/制定演绎(转换):克隆、山寨、抄袭、录制、复印(2)复制现象判断:从罗列的各种现象看,既有正面的,有价值的复制,也有负面的,消极的复制。
A.正面的、有价值的,如复制产品,提高效率,省时、节约成本B.负面的,如复制思想、情感典型立意(观点、标题):在复制中求同存异;在复制中再创新;在复制中有突破……有部分同学作文的不足之处:偷换概念。
如《复制再创新》,中间只写创新,不谈复制。
二、欣赏样卷,划出中心论点、分论点、扣关键词的句子,理出文章思路。
附部分样卷:一类卷:求同存异这是最好的时代,“复制”无处不在,轻点鼠标就能复制我们想要的东西,生产力不断提高,一批批产品运出流水线;这也是最坏的时代,人们复制出一样的面容、一样的情感,连思想都没有区别,社会何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在这样一个时代下,面容同样姣好却缺乏生气的明星被复制出来;举着前人著作却毫无建树的专家学者被复制出来。
倒也并非都是消极的一面,现代化进程下,复制大大推进生产速度,于是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个时代中该如何自处?不妨求同也存异。
在复制的潮流中常保持自身的理解和判断,才不致迷失方向,最终也被送入复制工厂。
不仅是产品,社会从众效应和其旁观者属性令人们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英雄”。
课时演练答案:第一章勾股定理§1.1探索勾股定理课时演练(1)一、选择题1、 C2、A3、B4、C二、填空题5、25或76、47、⑴5 ⑵2 ⑶8 ⑷128、6三、解答题9、⑴AD=4.8 ⑵BD=3.6 CD=6.410、40 11、P(0,3)或P(0,2)§1.1探索勾股定理课时演练(2)一、选择题1、 C2、B3、C二、填空题4、2415、146、3657、152 8、109、解:图中前3个三角形均为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第4个为腰长为的等腰三角形.10、15.6 11、略§1.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一、选择题1、 A2、A3、C二、填空题4、245、6.56、307、⑴10 ⑵ 90°8、解:(1)4种不同拼法(周长不等)的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2)图1:拼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6+4+=20+4;图2:拼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10+12=32; 图3:根据图示知, 64+x 2=(x+6)2, 解得,x=,∴拼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10=;图4:拼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10+8+8=36.9、略 10、⑴ B ⑵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2a b -时,没有讨论22a b -是否等于零,所以不能直接除 ⑶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1、略§1.3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一、选择题1、 A2、B3、C 二、填空题4、55、56h ≤≤6、257、2568、15π9、解:(1)当20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根据面积求得底边上的高AD 是16,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知: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中线,即底边的一半BD=10,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其腰长AB===2,此时三角形的周长是20+4;(2)当20是腰时,由于高可以在三角形的内部,也可在三角形的外部,又应分两种情况.根据面积求得腰上的高是16;①当高在三角形的外部时,在RT△ADC中,AD==12,从而可得BD=32,进一步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其底边是BC===16,此时三角形的周长是40+16;②当高在三角形的内部时,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D==12,BD=AB﹣AD=8,在RT△CDB中,BC=是=8,此时三角形的周长是40+8;故本题答案为:20+4或40+16或40+8.三、解答题10、216 11、超速12、解:(1)由A点向BF作垂线,垂足为C,在Rt△ABC中,∠ABC=30°,AB=320km,则AC=160km,因为160<200,所以A城要受台风影响;(2)设BF上点D,DA=200千米,则还有一点G,有AG=200千米.因为DA=AG,所以△ADG是等腰三角形,因为AC⊥BF,所以AC是DG的垂直平分线,CD=GC,在Rt△ADC中,DA=200千米,AC=160千米,由勾股定理得,CD===120千米,则DG=2DC=240千米,遭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是:t=240÷40=6(小时).13、10第一章勾股定理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 B2、C3、C4、C5、A二、填空题6、57、248、489、25 102三、解答题11、⑴略 ⑵13 12、150° 参考答案: 第二章实数2.1课时演练(1)1.C2.B3.D4.C5.存在 不是6.47.68.不是 不是 不是9.略 10.(1)不是 (2)1和2 (3)1.7 11.均不是 理由略. 12.CD 2=11,均不是 13.(1)不是 (2)r=2.2 14略. 课时演练(2)1.B2.D3.D4.B5.C6.C7.有限 无限循环 无限不循环;8.29.2 10.不是 是 11.2.2 12.3 6 13.(1)不正确 (2)正确 14.略 15.不是整数 不是分数 不是有理数 2.2课时演练(1)1.D2.D3.B4.D5.C6.C7.591 418.-a -a 9.0 10.4 -8 11.3 12.24= 1.1 13.7 14.40 0.023 3115.(1)4 (2)81 (3)23(4)10 16.(1)x =3 (2) x =3 17.8cm 18.b a 32-- 19.-1 20.7 21.11)2(+=++n n n 课时演练(2)1.D2.D3.C4.B5.C6.A7.B8.D9.112± 6; 10.9 2 6±11.3.0± 34-6 17± 12.-1 9 13.2-a 4或-2 14.35 15.3m 16.7.0± 12± 712± 31± 17.(1)419±=x (2)7-11或=x 18.4919.3± 20.乙正确2.3课时演练1.D2.A3.D4.A5.D6.B7.B8.C9.-5 451-m - 10.(1)6≥x (2)任意数 11. 2± 2 12.32- 13.1 14.0.24m 2 15.-343 16.(1) 17.(1)23- (2)43- (3)7 18.(1)100 (2)-3 (3)0.8 19.-7 20.7cm 2.4课时演练1.D2.A3.C4.D5.C6.B7.D8.C9.23-3-,(答案不唯一) 10.-1,0,1,2 11.6.9 12.11 5 13.14 14.(1)> (2)< (3)>15. (1)< (2)< 16.3.6m 17.7623)2(,73,5)1(--==b a 18.0.71 19.36 20.可以.2.5课时演练1.D2.D3.B4.D5.D6.B7.略8.3-2 3-29.6± 5-310. ① 11.实数 12.右 13. 2-2 14.3或5 15.略 16.略 17.6 18.(1)2S n n = (2)10 (3)455§2.7二次根式课时演练(1)一、选择题1.D2.C3.C4.A 二、填空题5. 2 126. 47.< >8.-8. 三、解答题9.(1)34; (2)2; (3)332;(4)6;(5)103; (6)1;(7)59;(8)72;(9)3522+;(10)322-.10.(1) 当x =0.(2)当x ≤0,且x ≠-22xx +有意义.(3)无论x 都有意义.(4)当x <23.(5)当x ≥-2,且x ≠2时,2x -有意义.(6)当x ≥3有意义.(7)当x ≤12,且x ≠-1时,1x -有意义.(8)当a ≤2,且a ≠-121aa +有意义. 11.(1)原式=333343331633316=-=-⨯=-⨯(2)原式=11565365312=+=+=+⨯;(3)原式=2154254275311231-=-=-=⨯-⨯; (4)原式=6-3515525-=-+ 12.由数轴可知a <0,b >0,a -b <0,a b a b ---=-[()]a b a b ----=a b a b --+-=2b -. 13. 甲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理由如下:111.5a a a a-=,且,即=5 1111,0,.a a a a a a a a--=∴>∴>∴- 乙同学在去掉绝对值符号时,忽略了a 与1a的大小关系,导致错误. §2.7二次根式课时演练(2)一、选择题1.D2.A3.A4.C5.B6.C7.B 二、填空题8.308; 9.30;a ;y x 252;10 10.21,2311.(1)210;(2)22;(3)232 12.(1)315 (2)536+ (3)3916(4)y x 32+ 13.α=45°,所以∠A = 45°.在Rt △ABC 中,∠ACB =90°,所以∠ABC = 45°,所以AC =BC =h . 由勾股定理可知AC 2+BC 2=AB 2,即2h 2=(4.5×102)2.21810000.28h h =⨯===22所以(4.510)所以答:飞机此时的高度为(m ). 14.解法17.a b==== 解法277.101010b a ===== 解法3.1010ab===§2.7二次根式课时演练(3)一、选择题1.A2.C3.D4.C 二、填空题5.,;6.2-+7.2;8.9.(1)4+;(2)17+(3)-;(4)14-(5(6)45-+;(7);(8)2x ;(9)29-. 10.2a b c -+-11.(1)9,(2)12. 方法1是错误的,方法2是正确的.理由如下:因为题中已知条件并没有给出a ≠b 或隐含条件a ≠b ,即≠,而方法1中,在约==0,所以方法1是错误的.章节复习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B 2.B 3.B 4.B 5.A 二、填空题 6.5 7.16 8.41,-332 9.-62 10.9 11.-a -2 12.(1)>;(2)>.三、解答题13.(1)(2)-(3)2+;(4)2-+14.315.(1)1 (2)211-7 16. 略 17.(1)24551)6151(41=-验证略 (2))2(111)2111(1+++=+-+n n n n n n n 验证略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3.1确定位置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D 2.A 3.C 4.B 5.C二、填空题6.(3,7),7排4号,4排7号 7.(D ,4),(G ,1) 8.23三、解答题9.(1)B(2,1),D(5,6),E(1,4);(2)略 10.(1)学校和公园;(2)商场在小明家的北偏西30°,学校在小明家的北偏东45°,公园和停车场都在小明家的楠偏东60°;公园和停车场的方位相同;(3)商场离小明家500米,停车场离小明家800米. 11.25海里/时§3.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演练1一、选择题1.B 2.C 3.B 4.A 5.C 6.D二、填空题7.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x 轴负半轴,y 轴负半轴,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 8.5,12三、解答题9.(1)A (3,8),L (6,7),N (9,5),P (9,1),E (3,5);(2)C ,F ,D 10.略 11.(5,2),(5,-2),(-5,2),(-5,-2) 12.15§3.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演练(2)一、选择题1.B 2.B 3.C 4.D二、填空题5.(0,1) 6.三 7.x 轴或y 轴上;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 8.3,2 9.(4,1) 10.<0,=0 11.一 12.三 13.b=d ;a=c 14.(13,6) 15.(45,13)三、解答题16.略; 17.(1)(0,9);(2)m=4,n≠-3 18.(1)梯形0;(2)227;10139++§3.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演练(3)一、选择题1.B 2.A 3.C 4.B 5.D 6.B二、填空题7.(-4,-3) 8.(-3,4),(-6,0)三、解答题9.略 10.(1)略;(2)(0,2),(0,-2),(-2,4),(2,4),(-2,-4),(2,-4) 11.(1)A(0,3),D(8,1),E(7,3),F(5,2),G(3,5);(2)(4,13)§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B 2.C 3.C 4.B 5.B 6.B二、填空题7.(2,3) 8.(2,1) 9.(1)横轴或纵轴;(2)6 10.2.2三、解答题11.(1)32.5;(2)略;(3)(-4,1);(4)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2个长度 12.(1)(2,3),(6,3),(2,0);(2)略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章节复习一、选择题1.D 2.B 3.C 4.A 5.A 6.D 7.A 8.C 9.D 10.D二、填空题11.(-4,3) 12.y 轴 13.5 14.关于x 轴对称 15.南偏西48° 16.三 17.13 18.(-1,-3) 19.(1,0)或(2,0) 20.(4019,3)三、解答题21.A )24,24(;B )33,3(22.(1)略;(2)(0,1),(-2,0),(-4,2),(-2,4) 23.略24.78 25.(1)略;(2)平行;(3)8 26.(1)5;(2)6;(3)等腰直角三角形参考答案§4.1函数一、选择题1.A 2.B 3.D 4.B 5.C 6.A二、填空题7.变量之间关系;8.关系式法,表格法,图象法;9.x ,y ,对应, y ,x ;10.2a S =,x ,S ,x ;11.x y 100=;12.x y -=90, 900<<x ;13.26x x S -=,60<<x . 三、解答题14.(1)V=2t ;(2)7米/秒.15.(1) 138; (2) y =27x +3.16.(1)y=20-6x (x >0);(2)500米=0.5千米;y =20-6×0.5=17(℃);(3)-34=20-6x ,x =9.§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一、选择题1.C 2.D 3.A 4.A 5.B 6.D二、填空题7.①③④⑤, ④.8.,2-≠m 4=m ,69-=x y .9.x y 2145-=. 10.3y x = 三、解答题11.(1)y =10x +30,是一次函数,但不是正例函数,因为不符合y =kx 的形式;(2)当x =8时,y =10×8+30=110.12.(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由内角和定理可知:x +x +y =180,∴y =180-2x ,它是一次函数;(2)由y >0得:x <90,又x >0,故自变量取值范围为0<x <90.13.112(024)2y x x =-+<<.§4.3一次函数的图象(1)一、选择题1.A 2.D 3.C 4.D 5.B 6.D二、填空题7.-1 8.1 9.< 10.b >d三、解答题11.略.12.43y x =- 13.以正比例函数43y x =-为例,当x =0时,代入43y x =-,得函数值y =0,那么点(0,0)一定在该函数图象上,也即正比例函数43y x =-图象一定过原点. 14.(1)当k >0时,由y kx =可得,当x >0时,y >0;当x <0时,y <0;也即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均同号,那么当k <0时,正比例函数y kx =图象过第一、三象限;(2)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可得,当k <0时,正比例函数y kx =图象过第二、四象限.§4.3一次函数的图象(2)一、选择题1.D 2.A 3.A 4. B 5.C 6.A二、填空题7.(1)一、二、三;(2)一、三、四;(3)一、二、四;(4)二、三、四;(5)大;(6)小;8.)0,4(-,)2,0(- ,4;9.31-;10.3 11.13+=x y 12.49- 三、解答题13.画图略;答案不唯一,如:两函数图象是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14.2y x =+.15.满足条件的C 的坐标7(9,0),(1,0),(4,0),(,0)8--共四个 . §4.4一次函数的应用(1)一、选择题1.C . 2.B . 3.D . 4.D . 5.A . 6.C .二、填空题7.1;8.2,21==b k 9.5;10.42+-=x y 三、解答题11.(1)设y kx b =+.由图可知:当4x =时,10.5y =;当7x =时,15y =.把它们分别代入上式,得 10.54,157.k b k b =+⎧⎨=+⎩, 解得 1.5k =, 4.5b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1.5 4.5y x =+.(2)当4711x =+=时, 1.511 4.521y =⨯+=.即把这两摞饭碗整齐地摆成一摞时,这摞饭碗的高度是21cm .12.(1)2;(2)设y =kx +b ,把(0,30),(3,36)代入得:b =30,3k +b =36,解得:k =2,b =30 即y =2x +30;(3)由2x +30>49,得x >9.5,即至少放入10个小球时有水溢出.13.解:⑴交点P 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经过2.5小时后,小东与小明在距离B 地7.5千米处相遇.⑵设b kx y +=1,又1y 经过点P (2.5,7.5),(4,0)∴⎩⎨⎧=+=+045.75.2b k b k ,解得⎩⎨⎧-==520k m ∴2051+-=x y 当0=x 时,201=y故AB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0千米.14.(1)当020x ≤≤时,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是2y x =;当20x >时,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是220 2.6(20)y x =⨯+-,即 2.612y x =-;(2)因为小明家四、五月份的水费都不超过40元,六月份的水费超过40元,所以把30y =代入2y x =中,得15x =;把34y =代入2y x =中,得17x =;把42.6y =代入2.612y x =-中,得21x =. 所以15172153++=.答:小明家这个季度共用水253m .15.(1)从图象可以看出:父子俩从出发到相遇时花费了15分钟.设小明步行的速度为x 米/分,则小明父亲骑车的速度为3x 米/分,依题意得:15x +45x =3600.解得:x =60.∴两人相遇处离体育馆的距离为60×15=900米.∴点B 的坐标为(15,900).设直线AB 的函数关系式为s =kt +b (k ≠0).由题意,直线AB 经过点a (0,3600)、b (15,900)得:3600,15900.b k b =⎧⎨+=⎩解之,得180,3600.k b =-⎧⎨=⎩∴直线AB 的函数关系式为:.(2小明取票花费的时间为:15+5=20分钟.∵20<25,∴小明能在比赛开始前到达体育馆.§4.4一次函数的应用(2)一、选择题1.A 2.D 3.C . 4.B .5.C6.A二、填空题7.x y 3-=;8.x y 1.055-=,500;9. 2.5 10.16三、解答题11.(1)①当0≤x ≤6时,x y 100=;②当6<x ≤14时,设b kx y +=,∵图象过(6,600),(14,0)两点,∴⎩⎨⎧=+=+.014,6006b k b k 解得⎩⎨⎧=-=.1050,75b k ∴105075+-=x y .∴⎩⎨⎧≤<+-≤≤=).146(105075)60(100x x x x y (2)当7=x 时,5251050775=+⨯-=y , 757525==乙v (千米/小时).12.解:由已知AP =OP ,点P 在线段OA 的垂直平分线PM 上.如图,当点P 在第一象限时,OM =2,OP =4.在Rt △OPM 中,PM=, ∴ P (2,. ∵ 点P 在y =-x +m 上,∴ m =2+当点P 在第四象限时,根据对称性,P '((2,-.∵ 点P'在y =-x +m 上,∴ m =2-m 的值为2+2-13.20(1)54=, ∴每分钟进水5升 (2)当4≤x ≤12时, 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k ≠0)∵函数图象过(4,20)、(12,30)两点∴ 420,1230.k b k b +=⎧⎨+=⎩ )124(15451545≤≤+=∴⎪⎩⎪⎨⎧==∴x x y b k 所求函数关系式为(3)∵由第4分钟至第12分钟,既进水又出水,且第12分钟时,水池内有水30升.设每分钟出水m 升∴20+8·(5-m )=30, 415=∴m ∵12分钟后只放水不进水, ∴再经过8分钟,水池中有水:0415830=⨯-. 即第20分钟时,水池中无水. 设12分钟后,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px +q (p ≠0)∵(12,30)、(20,0)∴ 1230,200.p q p q +=⎧⎨+=⎩ 15,475.p q ⎧=-⎪∴⎨⎪=⎩∴1575(1220)4y x x =-+<≤ 14.解:(1)( )内填60;甲车从A 到B 的行驶速度:100千米/时(2)150660y x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4 4.4x ≤≤(3)设甲车返回行驶速度为v 千米/时,有0.4(60)60v ⨯+=,得90(/)v =千米时 ,A B 、两地的距离是:3100300⨯=(千米)§4.4一次函数的应用(3)一、选择题1.A 2.A 3.D4.B 5.C .6.C二、填空题7.388.20.9.132y x =-+. 10.x y 9.0=三、解答题11.解:(1)15,154 (2)由图像可知,s 是t 的正比例函数设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kt s =(0≠k )代入(45,4)得:k 454=, 解得:454=k ∴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t s 454=(450≤≤t ) (3)由图像可知,小聪在4530≤≤t 的时段内s 是t 的一次函数,设函数解析式为n mt s +=(0≠m )代入(30,4),(45,0)得:⎩⎨⎧=+=+045430n m n m 解得:⎪⎩⎪⎨⎧=-=12154n m∴12154+-=t s (4530≤≤t ) 令t t 45412154=+-,解得4135=t 当4135=t 时,34135454=⨯=S 答: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的路程是3千米.12.(1)判断点(1,2),(4,4)M N 是否为和谐点,并说明理由;(2)若和谐点(,3)P a 在直线()y x b b =-+为常数上,求点,a b 的值.12.(1)122(12),442(44),⨯≠⨯+⨯=⨯+∴点M 不是和谐点,点N 是和谐点.(2)由题意得,当0a >时,(3)23,a a +⨯=6a ∴=,点(,3)P a 在直线y x b =-+上,代入得9b =;当0a <时,(3)23a a -+⨯=-6a ∴=-,点(,3)P a 在直线y x b =-+上,代入得3b =-.6,96, 3.a b a b ∴===-=-或13.解:(1)900;(2)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是:当慢车行驶4h 时,慢车和快车相遇.(3)由图象可知,慢车12h 行驶的路程为900km , 所以慢车的速度为90075(km /h)12=; 当慢车行驶4h 时,慢车和快车相遇,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为900km ,所以慢车和快车行驶的速度之和为900225(km /h)4=,所以快车的速度为150km/h .(4)根据题意,快车行驶900km 到达乙地,所以快车行驶9006(h)150=到达乙地,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675450(km)⨯=,所以点C 的坐标为(6450),.设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把(40),,(6450),代入得044506.k b k b =+⎧⎨=+⎩,解得225900.k b =⎧⎨=-⎩, 所以,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25900y x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46x ≤≤.(5)慢车与第一列快车相遇30分钟后与第二列快车相遇,此时,慢车的行驶时间是4.5h .把4.5x =代入225900y x =-,得112.5y =.此时,慢车与第一列快车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列快车之间的距离是112.5km ,所以两列快车出发的间隔时间是112.51500.75(h)÷=,即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0.75h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5.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D 2.A 3.A 4.C 5.D 6.C 7.B二.填空题8. 32- 9 . 6 10. 1,2 11. ⎩⎨⎧-=-=+15y x y x 12. 2,7 13. 265-=x 14. 1三.解答题15. ⎩⎨⎧==72y x ,⎩⎨⎧==44y x ,⎩⎨⎧==16y x 16.(1) 8座的汽车1辆,4座的汽车7辆;8座的汽车2辆,4座的汽车5辆;8座的汽车3辆,4座的汽车3辆。
第十五周作业答案15-1填空题(1)将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投射于一狭缝上,若对应于衍射图样的第一级暗纹位置的衍射角的绝对值为θ,则缝的宽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答案:/sin λθ]解:sin ,/sin a a θλλθ=∴=(2)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缝宽a =4λ 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30°,单缝处的波面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个半波带。
[答案:4] 解:sin 4sin 3042a λθλ==⨯(3)在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当缝宽变窄,则衍射条纹变 ;当入射波长变长时,则衍射条纹变 。
(填疏或密)[答案:变疏,变疏] 解:1k k fl x x a λ+=-=(4)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设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很小,若钠黄光(λ1=589nm )中央明条纹为 4.0nm ,则λ2=442nm(1nm=10-9m )的蓝紫色光的中央明纹宽度为 nm 。
[答案:3.0nm ] 解:中央明纹宽度为02f l a λ=,故00442 4.0 3.0589l l nm λλ==⨯=蓝紫蓝紫钠黄钠黄 (5)在透光缝数为N 的平面光栅的衍射实验中,中央主极大的光强是单缝衍射中央主极大光强的 倍,通过N 个缝的总能量是通过单缝的能量的 倍。
[答案:N 2,N ]15-2选择题(1)在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对于给定的入射单色光,当缝宽度变小时,除中央亮纹的中心位置不变外,各级衍射条纹[ ](A) 对应的衍射角变小.(B) 对应的衍射角变大.(C) 对应的衍射角也不变.(D) 光强也不变.[答案:B](2)波长λ=500 nm (1nm=10-9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
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12mm ,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A)2m. (B)1m. (C)0.5m. (D)0.2m. (E)0.1m[答案:B]解: 3610sin tan 3a a a fθθλ-⨯≈== 33396102100.25101m 350010a f λ----⨯⨯⨯⨯===⨯ (3)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为d 、缝宽为a 、总缝数为N 的光栅上.取k=0,±1,±2....,则决定出现主极大的衍射角θ 的公式可写成[ ](A) N a sin θ=k λ. (B) a sin θ=k λ.(C) N d sin θ=k λ. (D) d sin θ=k λ.[答案:D](4)设光栅平面、透镜均与屏幕平行。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1.解:原式=a2a4=a2+4=a6,故选:B.2.解:∵x2+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m=±3,故选:B.3. 解:∵(x1)2=(x+7)(x7),∴x22x+1=x249,解得x=25,∴ = =5,∴ 的平方根是± .故选D.4.解:A、原式=x2+y2,不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B、第一个数是2x,第二个数是y,积的项应是4xy,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C、正确;D、两个平方项应同号.故选C.5. 解:∵a3b+ab32a2b+2ab2=7ab8,ab(a2+b2)2ab(ab)=7ab8,ab(a22ab+b2)2ab(ab)+2a2b27ab+8=0,ab(ab)22ab(ab)+2a2b27ab+8=0,ab[(ab)22(ab)+1]+2(a2b24ab+4)=0,ab(ab1)2+2(ab2)2=0,∵a、b均为正数,∴ab>0,∴ab1=0,ab2=0,即ab=1,ab=2,解方程,解得a=2、b=1,a=1、b=2(不合题意,舍去),∴a2b2=41=3.故选B.6.解:∵(x2)(x+b)=x2+bx2x2b=x2+(b2)x2b=x2ax1,∴b2=a,2b=1,∴b=0.5,a=1.5,∴a+b=2.故选A.7.解:设这个正多边形是正n边形,根据题意得:(n2)×180°÷n=144°,解得:n=10.故选:B.8. 解: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BO≌△ADO、△ABO≌△CDO,△ABO≌△CBO;△AOD≌△COD,△AOD≌△COB;△DOC≌△BOC;△ABD≌△CBD,△ABC≌△ADC,共8对.故选C.9.解: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3)的依据是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故选B.10.解:根据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可能是4,4,9或4,9,9∵4+4<9,故4,4,9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4+9>9,故4,9,9能构成三角形∴它的周长是4+9+9=22故选D.11.解:如上图:①OA为等腰三角形底边,符合符合条件的动点P有一个;②OA为等腰三角形一条腰,符合符合条件的动点P有三个.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的个数共4个.故选C.12.解:∵AE⊥AB且AE=AB,EF⊥FH,BG⊥FH∠EAB=∠EFA=∠BGA=90°,∠EAF+∠BAG=90°,∠ABG+∠BAG=90°∠EAF=∠ABG,∴AE=AB,∠EFA=∠AGB,∠EAF=∠ABG△EFA≌△ABG∴AF=BG,AG=EF.同理证得△BGC≌△DHC得GC=DH,CH=BG.故FH=FA+AG+GC+CH=3+6+4+3=16故S= (6+4)×163×46×3=50.故选A.二.填空题(共6小题)13.已知a+b=2,则a2b2+4b的值为 4 .解:∵a+b=2,∴a2b2+4b,=(a+b)(ab)+4b,=2(ab)+4b,=2a+2b,=2(a+b),=2×2,=4.14.计算:(a3)2+a5的结果是 a6+a5 .解:(a3)2+a5=a3×2+a5=a6+a5.15.若2x3+x212x+k有一个因式为2x+1,则k为 6 .解:2x3+x212x+k=(2x+1)(x26),∴k=6,16.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5 .解:多边形的边数是:360÷72=5.17.如图所示,AB=DB,∠ABD=∠CBE,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BDE=∠BAC ,使△ABC≌△DBE.(只需添加一个即可)解:∵∠ABD=∠CBE,∴∠ABD+∠ABE=∠CBE+∠ABE,即∠ABC=∠DBE,∵AB=DB,∴①用“角边角”,需添加∠BDE=∠BAC,②用“边角边”,需添加BE=BC,③用“角角边”,需添加∠ACB=∠DEB.故答案为:∠BDE=∠BAC或BE=BC或∠ACB=∠DEB.(写出一个即可)18.如图,直线a∥b,△ABC是等边三角形,点A在直线a上,边BC在直线b上,把△ABC沿BC方向平移BC的一半得到△A′B′C′(如图①);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②,再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③,…;请问在第100个图形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 400 .解:如图①∵△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A′B′∥AB,BB′=B′C= BC,∴B′O= AB,CO= AC,∴△B′OC是等边三角形,同理阴影的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又观察图可得,第1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2个,小等边三角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4个,小等边三角形有4个,第3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6个,小等边三角形有6个,…依次可得第n个图形中大等边三角形有2n个,小等边三角形有2n个.故第100个图形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2×100+2×100=400.三.解答题(共8小题)19.运用乘法公式计算:(1)1997×2023;(2)(3a+2b)(3a+2b);(3)(2b3a)(3a2b).解:(1)原式=(20233)×(2023+3)=2023232=40000009=3999991;(2)原式=(2b)2(3a)2=4b29a2;(3)原式=(3a)2(2b)2=9a24b2.20.分解因式:33a210a解:(1) x2y8y,= y(x216),= y(x+4)(x4);(2)a33a210a,=a(a23a10),=a(a+2)(a5).(2)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探索如图所呈现的规律,判断2 013至2 014箭头的方向是() 图1-2-3【解析】观察题图可知0到3为一个周期,则从2 013到2 014对应着1到2到3.【答案】 B2.-330是()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解析】-330=30+(-1)360,则-330是第一象限角.【答案】 A3.把-1 485转化为+k360,kZ)的形式是()A.45-4360 B.-45-4360C.-45-5360 D.315-5360【解析】-1 485=-5360+315,故选D.【答案】 D4.(2023济南高一检测)若是第四象限的角,则180-是() A.第一象限的角 B.第二象限的角C.第三象限的角 D.第四象限的角【解析】∵是第四象限的角,k360-90k360,kZ,-k360+180180--k360+270,kZ,180-是第三象限的角.【答案】 C5.在直角坐标系中,若与的终边互相垂直,则与的关系为()A.=+90B.=90C.=+90-k360D.=90+k360【解析】∵与的终边互相垂直,故-=90+k360,kZ,=90+k360,kZ. 【答案】 D二、填空题6.,两角的终边互为反向延长线,且=-120,则=________.【解析】依题意知,的终边与60角终边相同,=k360+60,kZ.【答案】 k360+60,kZ7.是第三象限角,则2是第________象限角.【解析】∵k360+180k360+270,kZk180+90k180+135,kZ当k=2n(nZ)时,n360+90n360+135,kZ,2是第二象限角,当k=2n+1(nZ)时,n360+270n360+315,nZ2是第四象限角.【答案】二或四8.与610角终边相同的角表示为________.【解析】与610角终边相同的角为n360+610=n360+360+250=(n+1)360+250=k360+250(kZ,nZ).【答案】 k360+250(kZ)三、解答题9.若一弹簧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cm)与时间t(s)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图1-2-4(1)求该函数的周期;(2)求t=10.5 s时该弹簧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解】 (1)由题图可知,该函数的周期为4 s.(2)设本题中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x=f(t),由函数的周期为4 s,可知f(10.5)=f(2.5+24)=f(2.5)=-8(cm),故t=10.5 s时弹簧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8 cm.图1-2-510.如图所示,试表示终边落在阴影区域的角.【解】在0~360范围中,终边落在指定区域的角是0或315360,转化为-360~360范围内,终边落在指定区域的角是-4545,故满足条件的角的集合为{|-45+k36045+k360,kZ}.11.在与530终边相同的角中,求满足下列条件的角.(1)最大的负角;(2)最小的正角;(3)-720到-360的角.【解】与530终边相同的角为k360+530,kZ.(1)由-360<k360+530<0,且kZ可得k=-2,故所求的最大负角为-190.(2)由0<k360+530<360且kZ可得k=-1,故所求的最小正角为170(3)由-720k360+530-360且kZ得k=-3,故所求的角为-550.(3)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配套练习册的作业最好当天完成。
参考答案第十一章 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1.1三角形的边1.(1)3;әA B C,әA B D,әA D C(2)A B,B D,A D;A,B,D(3)øA D C,øD C A,øC A D2.(1)3(2)123.(1)> (2)> (3)> (4)<4.(1)能.理由略(2)不能.理由略(3)能.理由略(4)不能.理由略5.a=5c m或7c m,周长为17c m或19c m6.35c m的长铁条合适,10c m的长铁条不合适.理由略11.1.2三角形的高㊁中线与角平分线11.1.3三角形的稳定性1.略2.(1)4c m2(2)30ʎ(3)2.4c m3.(1)D (2)B4.14c m5.(1)C D,B C(2)әA B C,әA B E,әA E C(3)әD B C,әD B E,әD E C6.25ʎ,25ʎ*7.(1)S1=S2.理由略(2)S3=S5,因为S3+S6=S5+S6=12S(3)S7=S8=S9=S10=S11=S12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2.1三角形的内角(1)1.(1)180ʎ,75ʎ(2)30ʎ,60ʎ,90ʎ2.(1)77ʎ(2)70ʎ3.33ʎ4.ø2=50ʎ,øB=50ʎ,øA C B=90ʎ5.(1)120ʎ(2)1256.øA B P=30ʎ+25ʎ=55ʎ,øB A P=80ʎ11.2.1三角形的内角(2)1.302.(1)3(2)43.D4.115ʎ5.42ʎ6.R tәA B D,R tәA C D,R tәA D E.理由略11.2.2三角形的外角1.C2.60ʎ3.145ʎ4.(1)øA B C=90ʎ,øC=45ʎ(2)40ʎ,50ʎ,90ʎ5.40ʎ.理由:ø3=ø2+180ʎ-140ʎ6.74ʎ*7.øC A D=30ʎ,øA E D=80ʎ,øE A D=10ʎ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11.3.1多边形1.(1)首尾顺次相接,n边形(2)顶点,对角线,n(n-3)2(3)相等,相等2.1;øB C D;2;øD C E,øB C F3.略4.①④5.(1)⑤ (2)①ˑ ②ˑ ③6.(1)图略,3,4(2)4,5,5,6(3)n-3,n-211.3.2多边形的内角和1.(1)720ʎ(2)八(3)45ʎ2.53.36ʎ,72ʎ,108ʎ,144ʎ4.1165.116.160ʎ复习题1.A B C,A D E2.①3.1,图略4.125.62ʎ,118ʎ6.(1)由A CʅB C,得ø1+øB C D=90ʎ,又因为ø1=øB,所以øB+øB C D=90ʎ,所以C D是әA B C的高(2)2c m7.118.øA E B=øC.理由略9.(1)26ʎ(2)略10.(1)øI=90ʎ+12øA,øO=12øA,øP=90ʎ-12øA.理由略(2)125ʎ,35ʎ,55ʎ11.(1)19,0(2)0<x<19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1.(1) (2)ˑ (3)ˑ (4)2.C,øA,A C3.97,104.B C与D E,A C与A E,øB A C与øD A E,øC与øE5.直线B C,逆时针旋转180ʎ,平移B C长度6.(1)øE D C,E C(2)6,90ʎ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1.S S S2.A B=B C,A B D,C B E3.提示:由әA B DɸәB A C(S S S),得øD=øC4.略5.øB A D=øC A D,理由略.提示:әA O EɸәA O F(S S S)6.(1)略(2)A BʊD E,A CʊD F,理由略*7.提示:由әA B DɸәA C D(S S S),可得A DʅB C,A D平分øB A C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1.øB E D,D E,әB D E,S A S2.øE A D=øB A C或øE A B=øD A C或E D=B C3.B4.由әE DHɸәF DH,得E H=F H.还能得如下结论:øD E H=øD F H,øDH E=øDH F5.由әB C AɸәD E B(S A S),得B C=D E6.由әA B CɸәA B D(S A S),得øA B C=øA B D, ʑ øC B E=øD B E7.(1)A B=A C,A D=A D,øB=øC*(2)不全等.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1.C2.(1)øB C A=øE F D(2)øB=øE3.提示:由øC B A=øF E D,øB C A=øE F D,A B=D E,得әB A CɸәE D F(A A S)4.提示:由әA B CɸәE D C(A S A),得D E=A B5.提示:由әB C DɸәC B E(A S A),得B E=C D6.提示:可先证明әA O DɸәA O E,得出O D=O E;再证明әB O DɸәC O E,从而得出O B=O C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1.D2.(1) (2)ˑ (3)ˑ (4)3.(1)A C=D C(2)øA=øD或øB=øE(3)A C=D C4.(1)提示:әA B CɸәA D C(A A S)(2)由(1)得C B=C D5.提示:әA O DɸәC O B(S A S),әA O EɸәC O F(A A S)6.全等三角形有әA B CɸәD C B(S A S),әA B OɸәD C O(A A S).理由略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5)1.D2.A C=D F或B C=E F或øA=øD或øB=øE3.提示:由R tәA D EɸR tәA D F(H L),得øD A E=øD A F,即A D是øB A C的平分线4.(1)A E=D F,A BʊC D(2)略5.(1)ȵ A D=B D,A C=B E,øA D C=øB D E, ʑ әB E DɸәA C D(H L)(2)提示:由әB E DɸәA C D,得D E=D C6.当A P=A C=10c m,即点P与点C重合时,或A P=B C=5c m,即P是A C的中点时,әA B C与әA P Q全等*7.正确. ȵ R tәO C PɸR tәO D P, ʑ øC O P=øD O P,即O P平分øA O B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6)1.(1)A A S(2)A S A (3)S A S(4)H L2.②④3.D4.提示:先证明әA B EɸәA C D,再证明әO B DɸәO C E5.提示:先证明әA O DɸәB O C,再证明әO C EɸәO D F6.提示:延长A M到点N,使MN=A M,连接B N.先证明әA C MɸәN B M,得到B N=A C,再由әA B N的三边关系得到A N<A B+B N, ʑ 2A M<A B+A C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1.(1)略(2)5c m2.(1)B C,C D(2)A B,A D3.P B=P C,A B=A C4.提示: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 E=E F,D E=E F,故A E=D E5.提示:由әP DMɸәP E N(S A S),得P M=P N6.(1)提示:两个三角形的边A B,A C上的高相等(2)方法一:ȵ B D=C D,ʑ SәA B D=SәA C D. ʑ A B=A C方法二:过点D分别作A B,A C的垂线段,通过三角形全等证明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1.A2.253.略4.21ʎ5.提示:可证明әC O EɸәB O D,得O E=O D6.(1)略(2)作图略,A DʅA E复习题1.A2.4对:әA F DɸәA F E,әB D FɸәC E F,әA F BɸәA F C,әA B EɸәA C D3.由әA B CɸәA'B'C',得B C=B'C',即影子一样长4.点P为øA和øB的平分线的交点,图略5.提示:由әB D FɸәC D E(S A S),得øF=øD E C,故B FʊC E6.3c m,37ʎ7.由R tәA B DɸR tәC B E(H L),得øB A D=øB C E.ȵøE+øB C E= 90ʎ, ʑ øE+øB A D=90ʎ, ʑ A FʅC E8.(1)提示:证明әC B DɸәE F C,D B=C F(2)2(3)2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轴对称13.1.1轴对称1.B2.A DʅB C,中点,垂直平分线3.(1) (2)ˑ4.①和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及对称点略5.(1)点D ,E ,F (2)l 垂直平分线段A D (3)交点在直线l 上6.图略.正三㊁四㊁五㊁ n 边形分别有3,4,5, ,n 条对称轴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1.(1)B M (2)90 (3)2c m 2.A D +D E +A E =B D +D E +E C =B C =5c m3.ȵ A C =A D , ʑ 点A 在C D 的垂直平分线上.同理,点B 在C D 的垂直平分线上, ʑ AB 垂直平分CD 4.以点A 为圆心㊁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l 于点B 和C ,再分别以点B 和C 为圆心㊁大于12B 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 ,连接D A ,直线D A 就是所求作的垂线5.ȵ A B =A C ,B D =D C , ʑ 直线A D 是线段B C 的垂直平分线.ȵ 点E 在A D 上, ʑ E B =E C6.A C =A E =12A B =3c m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1.对应点,垂直平分线2.连接A B ,分别以点A 和B 为圆心㊁大于12A 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和D ,连接C D ,C D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3.①②③⑤是轴对称图形.图略 4.略5.提示:作出三角形任意一边的中线即可6.方案一:两组对边中点的连线;方案二:两条对角线13.2 画轴对称图形(1)1.(1)略 (2)A 'B 2.略 3.略 4.略 5.略 6.略13.2 画轴对称图形(2)1.C 2.点P 的坐标(2,3)(1,-4)(-2.5,-6)0,-72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2,-3)(1,4)(-2.5,6)0,72 点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2,3)(-1,-4)(2.5,-6)0,-723.1,24.略5.(1)图略.-3,5,-1,1,-3,3 (2)图略.-1,5,-3,1,-1,3 (3)是.图略6.A 2(1,-3),B 2(4,-1),C 2-12,-2.图略13.3 等腰三角形13.3.1 等腰三角形(1)1.(1)50ʎ (2)66ʎ 2.50 3.3,904.øB C D =25ʎ,øA D C =50ʎ,øA C B =90ʎ5.由әA B C ɸәA E D (S A S ),得A C =A D .又AM ʅC D , ʑ C M =MD .ʑ M 是C D 的中点6.提示:连接A P ,证明әA D P ɸәA E P 或әB D P ɸәC E P ,得P D =P E*7.(1)15ʎ (2)20ʎ (3)øE D C =12øB A D ,理由略13.3.1 等腰三角形(2)1.70,等腰 2.(1)30ʎ (2)30ʎ或75ʎ或120ʎ3.提示:由øD B C =øD C B ,得әB C D 是等腰三角形4.30海里5.øC =30ʎ,C D =3c m 6.ȵ øB =øC =12(180ʎ-øA ), ʑ A B =A C .ȵ B D =C E , ʑ A D =A E , ʑ øA D E =øA E D =12(180ʎ-øA ),ʑ øA D E =øB , ʑ D E ʊB C*7.(第7题)13.3.2 等边三角形(1)1.(1)0.5c m (2)3 2.D 3.90ʎ4.提示: ȵ әA D F ɸәB E D ɸәC F E , ʑ A D =B E =C F5.(1)ȵ әA B C 是等边三角形,ʑ AC =C B ,øA =øE C B =60ʎ.又AD =CE ,ʑ әA D C ɸәC E B (S A S ), ʑ øC B E =øA C D(2)øC F E =øC B E +øD C B =øA C D +øD C B =øA C B =60ʎ6.提示:可证明әA B D ɸәA C E (S A S ), ʑ A D =A E ,øD A E =øB A C =60ʎ,ʑ әA D E 是等边三角形13.3.2等边三角形(2)1.2402.30ʎ,4c m,2c m3.ȵ øA=90ʎ-60ʎ=30ʎ,øC=90ʎ, ʑ A B=2B C.又ȵ A B-B C=5c m, ʑ B C=5c m4.øB=15ʎ,øD A C=øB+øA C B=30ʎ,C D=12A C=12A B=25c m5.(1)略(2)(12+43)c m6.ȵ B'D=B'E, ʑ B B'平分øA B C, ʑ øB'B D=30ʎ,ʑ B B'=2B'D=5ˑ2=10c m7.根据әA B D的画法,有A B=A C=B C=C D,ʑәA B C是等边三角形, *øA B C=øA C B=60ʎ,øD=øC B D=12øA C B=30ʎ.ʑ øA B D=60ʎ+30ʎ=90ʎ, ʑ әA B D就是所要画的三角形13.3.2等边三角形(3)1.12.60,1203.74.әO D E是等边三角形.提示:证明øD O E=2øA O B=60ʎ,O D=O C=O E即可5.(1)15时30分(2)17时30分6.(1)连接A D,证明әA D FɸәB D E,得到D E=D F,øA D F=øB D E即可*(2)әD E F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A D,证明әA D FɸәB D E,得到D E=D F,øA D F=øB D E即可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1.提示:作点O关于A B的对称点O',连接O'C,交A B于点P2.提示:作点O关于A B的对称点O',点M关于B C的对称点M',连接O'M',交A B,B C于点P和Q3.提示:利用平移,将点C移动到边C D上的点C'处,C C'=2c m,作点O关于A B对称点O',连接O'C',交A B于点P复习题1.C2.5c m,50ʎ3.18ʎ4.略5.ȵ E DʅB C, ʑ øE+øB=90ʎ,øD F C+øC=90ʎ.ȵ A B=A C, ʑ øB=øC.又øD F C=øA F E, ʑ øE=øA F E, ʑ A E=A F.ʑ әA E F是等腰三角形6.ȵ әA C E与әA D E关于直线A E对称, ʑ D E=E C,A D=A C=C B,ʑ D E+E B+D B=E C+E B+D B=C B+D B=10c m7.ȵ øA=60ʎ,A D=12A B=A C, ʑ әA C D是等边三角形,øD C B=90ʎ-øA C D=30ʎ.øA C E=90ʎ-øA=30ʎ,øE C D=30ʎ,ʑøA C E=øE C D =øD C B8.ȵ E B=E C, ʑ øE B C=øE C B. ȵ øA B E=øA C E,ʑ øA B C=øA C B, ʑ A B=A C.又ȵ E B=E C,ʑ 点A和E在B C的垂直平分线上. ʑ A DʅB C9.(1)a=2,b=3(2)(-6,-2)10.(第10题)11.(1)略(2)P(a,b)关于直线m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4,b);P(a,b)关于直线n对称的点的坐标为(b,a)12.(1)由әA B EɸәD B C(S A S),得A E=D C(2)成立(3)等边三角形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整式的乘法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1.(1)不正确.a6(2)正确(3)不正确.-79(4)不正确.-2102.(1)108(2)1211(3)-127(4)5103.(1)m6(2)x2m+1(3)a6(4)-x54.1020次5.(1)(a+b)3(2)(x-y)7(3)b9(4)(a-b)56.1.2ˑ1011m 14.1.2幂的乘方14.1.3积的乘方1.B2.(1)26(2)b9(3)1012(4)-x153.(1)不正确.8x3(2)不正确.a3b6(3)不正确.9a6(4)不正确.-127x3y64.(1)-a6(2)9ˑ1010(3)a12b6(4)-8x6y35.54a2,27a36.5.14ˑ108k m214.1.4整式的乘法(1)1.(1)15a5(2)-72a3b6(3)6ˑ107(4)-3x5y42.(1)不正确.3x3y2(2)不正确.-2x2-2x y3.(1)2x2+2x(2)6x2-18x y(3)-2a+2b-2c(4)-15a4+43a34.a b-b25.3x3-5x2+6x,-146.(1)2x y,4x y-2y(2)15x y+y14.1.4整式的乘法(2)1.(1)x2+3x+2(2)2x2-x-12.(1)x2-4(2)6x2+x-1(3)x2+4x y-21y2(4)6x2+11x y-10y23.(1)x2-y2(2)4x2-9(3)x2+2x y+y2(4)4x2-12x+94.(1)3m2-m n-5m+2n-2(2)6x-9,35.(a-b)(a-2b)=a2-3a b+2b26.小丽说得对,理由略14.1.4整式的乘法(3)1.(1)a2(2)a2(3)a3b3(4)12.C3.(1)100(2)a6(3)-b3(4)-a b4.(1)1(2)-1(3)1(4)15.(1)a4(2)-m3(3)1(4)2a76.104s14.1.4整式的乘法(4)1.(1)2a(2)-5y2(3)-2ˑ103(4)r32.自上而下:-x3y,6x z,-12x3.D4.(1)-14a b(2)3x+1(3)3a+4(4)-6x+2y-15.(1)-y+2x y2(2)-2a2+4a+8,26.(8.47ˑ1010)ː(2.75ˑ103ˑ105)=308年14.2乘法公式14.2.1平方差公式1.(1)a2-1(2)y-32.(1) (2) (3) (4) (5)ˑ3.(1)a2-4(2)9a2-b2(3)y2-0.09x2(4)a2-14b24.(1)(100+3)(100-3)=9991(2)(60-0.2)(60+0.2)=3599.965.(1)二,去括号后未变号(2)略6.(1)-8a2(2)5x2-34y2(3)-2a2+7a+27.(1)a2-b2(2)a-b,a+b,(a-b)(a+b)(3)(a-b)(a+b)=a2-b2 *(4)略14.2.2 完全平方公式(1)1.D2.(1)9+6x +x 2(2)y 2-14y +49 (3)x 2-10x +25 (4)9+2t +19t 23.(1)10000 (2)38809 4.(1)14x 2-2x y +4y 2 (2)-4a 2-12a -95.(1)略 (2)(a -b )2+4a b =(a +b )2(3)69 ʃ11 6.8a b14.2.2 完全平方公式(2)1.D 2.(1)y +z (2)y -z (3)2b -c ,2b -c3.(1)4x 2+12x y +9y 2 (2)4x 2-4x +14.(1)4x 2+y 2+z 2-4x y +4x z -2y z (2)a 2-4b 2+4b -15.x 2-3,1 6.(1)a 5+5a 4b +10a 3b 2+10a 2b 3+5a b 4+b 5(2)24314.3 因式分解14.3.1 提公因式法1.C2.(1)3 (2)x (3)2a 2(4)a -b 3.(1)2x 2(x +3) (2)3p q (q 2+5p 2) (3)x y (x +y -1) (4)-2a b 3(4a -3c )4.(1)(a -b )(2a -2b -1) (2)(x -y )2(3-x +y )(3)(a -b )(7+a )5.-24 6.(1)998 (2)-1020197.2r h +12πr 2,分解因式得r 2h +12πr,64πm 214.3.2 公式法(1)1.B2.(1)2x ,3y ,(2x +3y )(2x -3y )(2)5b ,4a ,(5b +4a )(5b -4a )(3)x 2-y 2,x y (x +y )(x -y )3.(1)(x +1)(x -1) (2)3(2+a )(2-a ) (3)(a +b +c )(a +b -c )(4)(a 2+9b 2)(a +3b )(a -3b )4.(1)2013 (2)-15.a 2-4b 2=(a +2b )(a -2b )=128c m26.(1)34 (2)23 (3)58 (4)10120014.3.2 公式法(2)1.D 2.(1)3a +2 (2)9y 2,3y (3)-2m n 3.(1)(x -3)2 (2)(2a +b )2 (3)-(3x -2y )2 (4)a +12b24.(5x+y)2,4255.(1)-3x(x-1)2(2)(2a+b-4)2(3)(a+2b)2(a-2b)2(4)(a+2)(a-2)6.(1)1ˑ104(2)1ˑ1047.(1)(x+2y-1)2(2)(a+b-2)2*复习题1.D2.(1)3x4y4(2)-4a b3.a2+4a b+4b2,a2-4b2,4b2-a2,-a2-4a b-4b24.(1)2a3b3c3+12a3b c3(2)-3a b+8b(3)14x2-16a2(4)16m2+8m+15.②6.(1)(x+2)(x-2)(2)(8-a)2(3)(x-y)(2+a)(4)(0.7x+0.2y)(0.7x-0.2y)7.(1)2x5(2)-7x3y2+2x2(3)-4x-12(4)x-y8.(1)(x-y)(5x-4y)(2)-a2(b-1)2(3)4a(x+2y)(x-2y)(4)(x-2)(x-3)(x+3)9.吃亏了,少了25m2,理由略10.(1)(a+2b)(2a+b)=2a2+5a b+2b2(2)如图(3)答案不唯一.如图,(a+2b)(a+b)=a2+3a b+2b2[第10(2)题][第10(3)题]11.原式=(2-1)ˑ(2+1)ˑ(22+1)ˑ(24+1)ˑ(28+1)ˑ ˑ(22048+1)=(22-1)ˑ(22+1)ˑ(24+1)ˑ(28+1)ˑ ˑ(22048+1)=(22048-1)ˑ(22048+1)=24096-112.(1)C(2)(x-2)4(3)设x2-2x=y,原式=y(y+2)+1=(y+1)2=(x2-2x+1)2=(x-1)4第十五章 分式15.1 分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1.(1)3t (2)nm +12.m ,x 5,13a 2b ,23,5π整式集合 2a ,x x -3,x 2-x +1y,x +1x -1分式集合3.(1)x ʂ0 (2)x ʂ2 (3)x ʂ0且x ʂ1 (4)x ʂʃ34.(1)m +n x +y千克 (2)b45a 5.(1)x =43 (2)x =-12 (3)-3 6.x -5x 2-36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1)1.(1)x (2)3a 2-3a b (3)y -2 (4)1 2.(1)ˑ (2) (3)ˑ (4)ˑ 3.(1)12x (2)-x 3y(3)2a5b 4.(1)相等.因为把第一个分式的分子㊁分母同乘以3x 就是第二个分式(2)相等.因为把第一个分式的分子㊁分母同乘以3b 2就是第二个分式5.(1)5x -103x +20 (2)x -23x -1 6.(1)A (2)3y (答案不唯一)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2)1.B 2.A 3.(1)c b (2)-4x 5y (3)34(x -y )4.(1)x +2x -2 (2)1m (m -2) (3)x +2x -25.(1)x +2y 4x ,34 (2)a +3a -3,46.答案不唯一,例如:x 2-1x 2+x=x -1x ,12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3)1.(1)5a (2)a 2b 22.D3.(1)412x 2与5x 12x 2 (2)3b c a 2b 2与2a c a 2b 2 (3)5a 2c 21a c 与35c 21a c (4)3a b 23b 2与a 3b24.(1)a c +c (a -1)(a +1)与a c -c (a -1)(a +1) (2)2y 2x y (y +1)与3x 2x y (y +1)5.(1)a -2a 与a 2-2a a (2)x 2-y 2x +y 与2y 2x +y6.(1)c -a (a -b )(b -c )(c -a ),a -b (a -b )(b -c )(c -a )与c -b(a -b )(b -c )(c -a )(2)2a (a -3)(a +3)(a -3)2与3(a +3)(a +3)(a -3)215.2 分式的运算15.2.1 分式的乘除(1)1.C 2.(1)不正确.-3x (2)不正确.8x 23a 2 3.(1)1 (2)-5a14x 4.(1)-1a c (2)1a (a -2) (3)2x -2x +2 (4)-13m5.s a ːm s b =b a m6.300x ㊃2x m =600m 个15.2.1 分式的乘除(2)1.B2.(1)a b (2)a 2b 2 (3)(x -1)2(4)4a 2c 4 (5)4c 2d 2a 2b 6 (6)(2a +b )2(a -b )23.(1)3c a b (2)49x 2y 2 (3)m 2n 24.(1)1b (2)-y (x +y )5.32倍15.2.2 分式的加减(1)1.(1)3x (2)x -y a (3)1 (4)-b a2.C3.(1)5y -4x 6x 2y 2 (2)3b c 3+2a36a 2b 2c 24.(1)2 (2)a b a -b (3)3x +4 (4)4x +25.(1)2a a +2 (2)1m -1 (3)2a 2a -2 6.3000a -30003a =2000a时15.2.2 分式的加减(2)1.D 2.(1)2 (2)-1a 3.(1)b 2a3 (2)1a -2 (3)1x +1 (4)1x -14.aa -3,a 可选除0,2,3以外的任意数5.方法一:原式=2x (x +4)(x -2)(x +2)㊃x 2-4x =2x +8;方法二:原式=3x x -2㊃x 2-4x -x x +2㊃x 2-4x =2x +8*6.(1)100(x +y ),100x +100y ,x +y 2,2xy x +y(2)乙购买粮食的方式更合算,理由略15.2.3 整数指数幂(1)1.(1)25,1,125 (2)25,1,1252.(1)不正确.1 (2)不正确.-1 (3)不正确.19 (4)正确3.(1)1100 (2)127 (3)1000 (4)94 4.(1)6a2c 4 (2)y 2x 6z45.(1)8m 8n 7 (2)b 138a 8 6.原式=y -9x 3,8915.2.3 整数指数幂(2)1.C 2.A3.(1)1.0ˑ105 (2)1.0ˑ10-5 (3)-1.12ˑ105 (4)-1.12ˑ10-44.(1)75 (2)3.6ˑ10-135.(1)0.00001 (2)0.000236.3.1ˑ10-315.3 分式方程(1)1.C 2.(1)x =73(2)x =4 3.m =14 4.(1)x =12 (2)x =35.(1)x =1 (2)x =-1*6.设原分式为x -16x ,则x -15x +1=12,解得原分数为153115.3 分式方程(2)1.A 2.90x +6=60x 3.设乙单独做,x 天完成,则46+4x=1,解得x =124.120元5.设原计划每天铺设x m 管道,则3000x -3000(1+25%)x =30,解得x =20,(1+25%)x =25.实际每天铺设管道25m 6.(1)70m /m i n (2)李明能在联欢会开始前赶到学校15.3 分式方程(3)1.10 2.B 3.35.6mm4.设乙每分钟输入x 名学生的成绩,则26402x =2640x-2ˑ60,解得x =11,2x =22.乙每分钟输入11名学生的成绩,甲每分钟输入22名学生的成绩5.设货车的速度是x km /h ,由题意得14401.5x +6=1440x,解得x =80.货车的速度是80k m /h ,客车的速度是120k m /h *6.255p -1元 复习题1.B2.C3.C4.3ˑ10-4微米 5.(1)1.2ˑ104 (2)10-46.(1)y 29x 6 (2)x -5 7.(1)x =1 (2)无解 8.设甲的速度为x k m /h ,则8-0.5x x =122x,解得x =4,所以甲的速度是4k m /h ,乙的速度是8k m /h9.设该市去年居民用水的价格为x 元/米3,则今年居民用水的价格为(1+25%)x元/米3.根据题意,得36(1+25%)x -18x=6,解得x =1.8,(1+25%)x =2.25.该市今年居民用水的价格为2.25元/米310.王师傅这次运输所花时间为180v h ,180v ˑ29v +14+180v ˑ20=176,解得v =45.王师傅这次运输的平均速度为45k m /h 11.(1)取a =1,b =1,得M =N =1;取a =2,b =12,得M =N =1.猜想:M =N (2)M =a a +1+b b +1=a a +a b +b b +a b =1b +1+1a +1=N ,因此M =N 总复习题1.C2.C3.D4.B5.A6.1.83ˑ10-77.538.5409.所有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图略10.(1)3x2-20x+26(2)-111.(1)2x(3-2y)(2)y(y+2x)(y-2x)(3)(a+3)2(a-3)2(4)(a-b)(2a-2b+3)(2a-2b-3)12.(1)无解(2)x=-713.ȵ øA=50ʎ,øB D C=85ʎ,ʑøA B D=35ʎ.又ȵB D平分øA B C,D EʊB C,得øB D E=35ʎ, ʑ øBE D=110ʎ. ʑ әB D E各内角度数分别为35ʎ,35ʎ,110ʎ14.әA B C,әA B D,әA C D;øB=36ʎ15.B E=A B-A E=7c m,在әB E F中,øB E F=øG E F=øA E G=60ʎ,得E F=2B E=14c m16.øA B C=øA D C.提示:连接B D,证明øA D B=øA B D,øC D B=øC B D,得øA D B+øC D B=øA B D+øC B D,即øA D C=øA B C17.设甲公司单独完成需要x天,则12x+121.5x=1,解得x=20,1.5x=30.甲㊁乙两公司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分别需要20天和30天18.(1)在R tәA D B与R tәC E A中,A B=A C,øB A D=øA C E, ʑ әA D BɸәC E A, ʑ A D=C E,A E=B D. ʑ D E=B D+C E(2)D E=B D+C E(3)D E=C E-B D19.(1)øA+øD=øB+øC(2)6(3)øP=45ʎ(4)øP=øB+øD2,理由略20.(1)32(2)ʃ321.略期末综合练习1.D2.D3.A4.A5.B6.D7.B8.C9.C 10.A 11.4.2ˑ10-712.23b13.3x(x+2y)(x-2y)14.ʃ4 15.116.917.= 18.24ʎ19.20ʎ或35ʎ或80ʎ或50ʎ20.2 21.a+1,选取a=2,所求的值为322.略23.提示:(1)由әB O DɸәC O E可得(2)提示:证明A B=A C,得点A,O都在B C的垂直平分线上24.(1)甲工程队每月修建绿道1.5k m,乙工程队每月修建绿道1k m(2)甲工程队至少修建绿道8个月25.(1)①30 ②|60ʎ-2α|(2)①略 ②|8-2n|。
目录第一章勾股定理 ................................. A3-A9 1.1 探索勾股定理....................................... A3-A4 1.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A5-A6 1.3 勾股定理的应用..................................... A7-A9 第二章实数 ................................... A10-A20 2.1 认识无理数....................................... A10-A11 2.2 平方根........................................... A12-A13 2.3 立方根........................................... A14-A15 2.4 估算2.5 用计算器开方......................................... A16 2.6 实数................................................. A17 2.7 二次根式......................................... A18-A20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 A21-A243.1 确定位置............................................. A21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3.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A22-A24 第四章一次函数 ............................... A25-A334.1 函数................................................. A25 4.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A26-A27 4.3 一次函数的图象................................... A28-A29 4.4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A30-A31 4.5 一次函数的应用................................... A32-A33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A34-A395.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A345.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A35 5.3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A36 5.4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 A37 5.5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 A38 5.6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 ............................. A39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A40-A45 6.1 平均数............................................... A40 6.2 中位数与众数..................................... A41-A42 6.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 A43 6.4 数据的离散程度................................... A44-A45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A46-A51 7.1 为什么要证明......................................... A46 7.2 定义与命题........................................... A47 7.3 平行线的判定7.4 平行线的性质..................................... A48-A49 7.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50-A51第一章勾股定理1.1 探索勾股定理※课时达标1.△ABC,∠C=90°,a=9,b=12,则c =_______.2.△ABC,AC=6,BC=8,当AB=________时,∠C=90°.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 cm,则它的高为__________.4.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 和12,则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5.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底边上的高为 3,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6.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之比为3∶4,斜边长为20,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7.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 x,则使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的值是__________.8.在某山区需要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在施工过程中要沿直线AB打通一条隧道,动工前,应先测隧道BC的长,现测得∠ABD=150°,∠D=60°,BD=32 km,请根据上述数据,求出隧道BC的长(精确到0.1 km).※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ABC中,∠C=90°,若a∶b=3∶4,c=10,则a=__________,b=__________.2.△ABC中∠C=90°,∠A=30°,AB=4,则中线BD=__________.3.如图,将直角△ABC沿AD对折,使点C落在AB上的E处,若AC=6,AB=10,则DB=__________.4.△ABC中,三边长分别为a=6 cm,b=33cm, c=3 cm,则△ABC中最小的角为______度.5.如图,AB⊥BC,且AB=3,BC=2,CD=5, AD=42,则∠ACD=__________,图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_.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2 和5,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7.有一根7 cm木棒,要放在长,宽,高分别为5 cm,4 cm,3 cm的木箱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放进去.8.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为11,另外两条边长是自然数,则周长为__________.9.如图,△ABC中AD⊥BC于D,AB=3,BD=2, DC=1,则AC等于( ).A.6B.6C.5D.4☆能力提升10.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 ,另 一直角边长为6 cm ,则它的斜边长( ). A.4 cm B.8 cm C.10 cm D.12 cm 11.如图,△ABC 中,∠C=90°,AB 垂直平分 线交BC 于D 若BC=8,AD=5,则AC 等于 ( ).A.3B.4C.5D.1312.如图,△ABC 中,AB=AC=10,BD ⊥AC 于D , CD=2,则BC 等于( ).A.210B.6C.8D.5 13.ABC 中,∠C=90°,∠A=30°,斜边长为2, 斜边上的高为( ). A.1 B.3 C.23 D.4314.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另一条直角边的31,斜边长为10,它的面积为( ).A.10B.15C.20D.30●中考在线15.在△ABC 中,∠C =90°,若c =10,a ∶ b=3∶4,则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16.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 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 形的边和长为7cm,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 2。
周末作业(简单机械单元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 ( 3分) 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筷子B. 瓶盖起子C. 撬棒D. 核桃夹2. ( 3分) 图甲中用力F1水平拉着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
图乙中用动滑轮拉着它也在同一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水平拉力为F2.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D. 额外功为W额=2F2s﹣F1SA. 总功为W总=F2sB. 有用功为W有=GsC. 机械效率为η= Gs2F2s3. ( 3分) 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 W1 < W2,η1 >η2B. W1 > W2,η1 <η2C. W1 = W2,η1 =η2D. W1 = W2,η1 >η24. ( 3分) 如图,起重机是常见的起重设备,用起重机可将很重的物体方便地吊起并安放到适当的地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起重机工作时,放下支脚是为了增大压强B. 起重机钢绳下的动滑轮是为了省力C. 起重机的起重臂相当于费力杠杆D. 起重臂水平转动时,起重机对重物没有做功5. ( 3分) 小敏同学和他所骑的轻便自行车总重约600N,上学路上他骑车在30s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150m 的平直公路.若自行车所受路面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力的0.02倍,则通过该段公路时,小敏同学蹬车的功率约为()A. 120WB. 60WC. 1200WD. 600W6. ( 3分) 如图所示,一根木棒在水平动力(拉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M,则()A. F增大,L增大,M增大B. F增大,L减小,M减小C. F增大,L减小,M增大D. F减小,L增大,M增大7. ( 3分) 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若在A,B两处各加1个钩码,那么杠杆()A. 右边向下倾斜B. 左边向下倾斜C. 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D. 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8. ( 3分) 如图所示,物体A重120N,在重力为G B的物体B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 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如果在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的拉力F(注:图中未画出),当物体B匀速上升时(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G B=30NB. G B=90NC. f=90ND. f=180N9. ( 3分) 如图所示将充足气的篮球和套扎在气针尾端的气球一起挂于杠杆左端,调整杠杆右端钩码的悬挂位置,使杠杆平衡.然后再将扎在气球上的气针头插入篮球的气门内,气球随机膨胀,杠杆就不再平衡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A. 气球排开气体的体积B. 气体的密度C. 气球的重力D. 气球的密度10. ( 3分) 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长为1 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
课时演练答案:第一章勾股定理§1.1探索勾股定理课时演练(1)一、选择题1、 C2、A3、B4、C二、填空题5、25或76、47、⑴5 ⑵2 ⑶8 ⑷128、6三、解答题9、⑴AD=4.8 ⑵BD=3.6 CD=6.410、40 11、P(0,3)或P(0,2)§1.1探索勾股定理课时演练(2)一、选择题1、 C2、B3、C二、填空题4、2415、146、3657、152 8、109、解:图中前3个三角形均为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第4个为腰长为的等腰三角形.10、15.6 11、略§1.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一、选择题1、 A2、A3、C二、填空题4、245、6.56、307、⑴10 ⑵ 90°8、解:(1)4种不同拼法(周长不等)的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2)图1:拼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6+4+=20+4;图2:拼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10+12=32; 图3:根据图示知, 64+x 2=(x+6)2, 解得,x=,∴拼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10=;图4:拼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10+8+8=36.9、略 10、⑴ B ⑵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2a b -时,没有讨论22a b -是否等于零,所以不能直接除 ⑶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1、略§1.3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一、选择题1、 A2、B3、C 二、填空题4、55、56h ≤≤6、257、2568、15π9、解:(1)当20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根据面积求得底边上的高AD 是16,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知: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中线,即底边的一半BD=10,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其腰长AB===2,此时三角形的周长是20+4;(2)当20是腰时,由于高可以在三角形的内部,也可在三角形的外部,又应分两种情况.根据面积求得腰上的高是16;①当高在三角形的外部时,在RT△ADC中,AD==12,从而可得BD=32,进一步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其底边是BC===16,此时三角形的周长是40+16;②当高在三角形的内部时,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D==12,BD=AB﹣AD=8,在RT△CDB中,BC=是=8,此时三角形的周长是40+8;故本题答案为:20+4或40+16或40+8.三、解答题10、216 11、超速12、解:(1)由A点向BF作垂线,垂足为C,在Rt△ABC中,∠ABC=30°,AB=320km,则AC=160km,因为160<200,所以A城要受台风影响;(2)设BF上点D,DA=200千米,则还有一点G,有AG=200千米.因为DA=AG,所以△ADG是等腰三角形,因为AC⊥BF,所以AC是DG的垂直平分线,CD=GC,在Rt△ADC中,DA=200千米,AC=160千米,由勾股定理得,CD===120千米,则DG=2DC=240千米,遭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是:t=240÷40=6(小时).13、10第一章勾股定理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 B2、C3、C4、C5、A二、填空题6、57、248、489、25 102三、解答题11、⑴略 ⑵13 12、150° 参考答案: 第二章实数2.1课时演练(1)1.C2.B3.D4.C5.存在 不是6.47.68.不是 不是 不是9.略 10.(1)不是 (2)1和2 (3)1.7 11.均不是 理由略. 12.CD 2=11,均不是 13.(1)不是 (2)r=2.2 14略. 课时演练(2)1.B2.D3.D4.B5.C6.C7.有限 无限循环 无限不循环;8.29.2 10.不是 是 11.2.2 12.3 6 13.(1)不正确 (2)正确 14.略 15.不是整数 不是分数 不是有理数 2.2课时演练(1)1.D2.D3.B4.D5.C6.C7.591 418.-a -a 9.0 10.4 -8 11.3 12.24= 1.1 13.7 14.40 0.023 3115.(1)4 (2)81 (3)23(4)10 16.(1)x =3 (2) x =3 17.8cm 18.b a 32-- 19.-1 20.7 21.11)2(+=++n n n 课时演练(2)1.D2.D3.C4.B5.C6.A7.B8.D9.112± 6; 10.9 2 6±11.3.0± 34-6 17± 12.-1 9 13.2-a 4或-2 14.35 15.3m 16.7.0± 12± 712± 31± 17.(1)419±=x (2)7-11或=x 18.4919.3± 20.乙正确2.3课时演练1.D2.A3.D4.A5.D6.B7.B8.C9.-5 451-m - 10.(1)6≥x (2)任意数 11. 2± 2 12.32- 13.1 14.0.24m 2 15.-343 16.(1) 17.(1)23- (2)43- (3)7 18.(1)100 (2)-3 (3)0.8 19.-7 20.7cm 2.4课时演练1.D2.A3.C4.D5.C6.B7.D8.C9.23-3-,(答案不唯一) 10.-1,0,1,2 11.6.9 12.11 5 13.14 14.(1)> (2)< (3)>15. (1)< (2)< 16.3.6m 17.7623)2(,73,5)1(--==b a 18.0.71 19.36 20.可以.2.5课时演练1.D2.D3.B4.D5.D6.B7.略8.3-2 3-29.6± 5-310. ① 11.实数 12.右 13. 2-2 14.3或5 15.略 16.略 17.6 18.(1)2S n n = (2)10 (3)455§2.7二次根式课时演练(1)一、选择题1.D2.C3.C4.A 二、填空题5. 2 126. 47.< >8.-8. 三、解答题9.(1)34; (2)2; (3)332;(4)6;(5)103; (6)1;(7)59;(8)72;(9)3522+;(10)322-.10.(1) 当x =0.(2)当x ≤0,且x ≠-22xx +有意义.(3)无论x 都有意义.(4)当x <23.(5)当x ≥-2,且x ≠2时,2x -有意义.(6)当x ≥3有意义.(7)当x ≤12,且x ≠-1时,1x -有意义.(8)当a ≤2,且a ≠-121aa +有意义. 11.(1)原式=333343331633316=-=-⨯=-⨯(2)原式=11565365312=+=+=+⨯;(3)原式=2154254275311231-=-=-=⨯-⨯; (4)原式=6-3515525-=-+ 12.由数轴可知a <0,b >0,a -b <0,a b a b ---=-[()]a b a b ----=a b a b --+-=2b -. 13. 甲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理由如下:111.5a a a a-=,且,即=5 1111,0,.a a a a a a a a--=∴>∴>∴- 乙同学在去掉绝对值符号时,忽略了a 与1a的大小关系,导致错误. §2.7二次根式课时演练(2)一、选择题1.D2.A3.A4.C5.B6.C7.B 二、填空题8.308; 9.30;a ;y x 252;10 10.21,2311.(1)210;(2)22;(3)232 12.(1)315 (2)536+ (3)3916(4)y x 32+ 13.α=45°,所以∠A = 45°.在Rt △ABC 中,∠ACB =90°,所以∠ABC = 45°,所以AC =BC =h . 由勾股定理可知AC 2+BC 2=AB 2,即2h 2=(4.5×102)2.21810000.28h h =⨯===22所以(4.510)所以答:飞机此时的高度为(m ). 14.解法17.a b==== 解法277.101010b a ===== 解法3.1010ab===§2.7二次根式课时演练(3)一、选择题1.A2.C3.D4.C 二、填空题5.,;6.2-+7.2;8.9.(1)4+;(2)17+(3)-;(4)14-(5(6)45-+;(7);(8)2x ;(9)29-. 10.2a b c -+-11.(1)9,(2)12. 方法1是错误的,方法2是正确的.理由如下:因为题中已知条件并没有给出a ≠b 或隐含条件a ≠b ,即≠,而方法1中,在约==0,所以方法1是错误的.章节复习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B 2.B 3.B 4.B 5.A 二、填空题 6.5 7.16 8.41,-332 9.-62 10.9 11.-a -2 12.(1)>;(2)>.三、解答题13.(1)(2)-(3)2+;(4)2-+14.315.(1)1 (2)211-7 16. 略 17.(1)24551)6151(41=-验证略 (2))2(111)2111(1+++=+-+n n n n n n n 验证略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3.1确定位置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D 2.A 3.C 4.B 5.C二、填空题6.(3,7),7排4号,4排7号 7.(D ,4),(G ,1) 8.23三、解答题9.(1)B(2,1),D(5,6),E(1,4);(2)略 10.(1)学校和公园;(2)商场在小明家的北偏西30°,学校在小明家的北偏东45°,公园和停车场都在小明家的楠偏东60°;公园和停车场的方位相同;(3)商场离小明家500米,停车场离小明家800米. 11.25海里/时§3.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演练1一、选择题1.B 2.C 3.B 4.A 5.C 6.D二、填空题7.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x 轴负半轴,y 轴负半轴,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 8.5,12三、解答题9.(1)A (3,8),L (6,7),N (9,5),P (9,1),E (3,5);(2)C ,F ,D 10.略 11.(5,2),(5,-2),(-5,2),(-5,-2) 12.15§3.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演练(2)一、选择题1.B 2.B 3.C 4.D二、填空题5.(0,1) 6.三 7.x 轴或y 轴上;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 8.3,2 9.(4,1) 10.<0,=0 11.一 12.三 13.b=d ;a=c 14.(13,6) 15.(45,13)三、解答题16.略; 17.(1)(0,9);(2)m=4,n≠-3 18.(1)梯形0;(2)227;10139++§3.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演练(3)一、选择题1.B 2.A 3.C 4.B 5.D 6.B二、填空题7.(-4,-3) 8.(-3,4),(-6,0)三、解答题9.略 10.(1)略;(2)(0,2),(0,-2),(-2,4),(2,4),(-2,-4),(2,-4) 11.(1)A(0,3),D(8,1),E(7,3),F(5,2),G(3,5);(2)(4,13)§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B 2.C 3.C 4.B 5.B 6.B二、填空题7.(2,3) 8.(2,1) 9.(1)横轴或纵轴;(2)6 10.2.2三、解答题11.(1)32.5;(2)略;(3)(-4,1);(4)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2个长度 12.(1)(2,3),(6,3),(2,0);(2)略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章节复习一、选择题1.D 2.B 3.C 4.A 5.A 6.D 7.A 8.C 9.D 10.D二、填空题11.(-4,3) 12.y 轴 13.5 14.关于x 轴对称 15.南偏西48° 16.三 17.13 18.(-1,-3) 19.(1,0)或(2,0) 20.(4019,3)三、解答题21.A )24,24(;B )33,3(22.(1)略;(2)(0,1),(-2,0),(-4,2),(-2,4) 23.略24.78 25.(1)略;(2)平行;(3)8 26.(1)5;(2)6;(3)等腰直角三角形参考答案§4.1函数一、选择题1.A 2.B 3.D 4.B 5.C 6.A二、填空题7.变量之间关系;8.关系式法,表格法,图象法;9.x ,y ,对应, y ,x ;10.2a S =,x ,S ,x ;11.x y 100=;12.x y -=90, 900<<x ;13.26x x S -=,60<<x . 三、解答题14.(1)V=2t ;(2)7米/秒.15.(1) 138; (2) y =27x +3.16.(1)y=20-6x (x >0);(2)500米=0.5千米;y =20-6×0.5=17(℃);(3)-34=20-6x ,x =9.§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一、选择题1.C 2.D 3.A 4.A 5.B 6.D二、填空题7.①③④⑤, ④.8.,2-≠m 4=m ,69-=x y .9.x y 2145-=. 10.3y x = 三、解答题11.(1)y =10x +30,是一次函数,但不是正例函数,因为不符合y =kx 的形式;(2)当x =8时,y =10×8+30=110.12.(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由内角和定理可知:x +x +y =180,∴y =180-2x ,它是一次函数;(2)由y >0得:x <90,又x >0,故自变量取值范围为0<x <90.13.112(024)2y x x =-+<<.§4.3一次函数的图象(1)一、选择题1.A 2.D 3.C 4.D 5.B 6.D二、填空题7.-1 8.1 9.< 10.b >d三、解答题11.略.12.43y x =- 13.以正比例函数43y x =-为例,当x =0时,代入43y x =-,得函数值y =0,那么点(0,0)一定在该函数图象上,也即正比例函数43y x =-图象一定过原点. 14.(1)当k >0时,由y kx =可得,当x >0时,y >0;当x <0时,y <0;也即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均同号,那么当k <0时,正比例函数y kx =图象过第一、三象限;(2)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可得,当k <0时,正比例函数y kx =图象过第二、四象限.§4.3一次函数的图象(2)一、选择题1.D 2.A 3.A 4. B 5.C 6.A二、填空题7.(1)一、二、三;(2)一、三、四;(3)一、二、四;(4)二、三、四;(5)大;(6)小;8.)0,4(-,)2,0(- ,4;9.31-;10.3 11.13+=x y 12.49- 三、解答题13.画图略;答案不唯一,如:两函数图象是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14.2y x =+.15.满足条件的C 的坐标7(9,0),(1,0),(4,0),(,0)8--共四个 . §4.4一次函数的应用(1)一、选择题1.C . 2.B . 3.D . 4.D . 5.A . 6.C .二、填空题7.1;8.2,21==b k 9.5;10.42+-=x y 三、解答题11.(1)设y kx b =+.由图可知:当4x =时,10.5y =;当7x =时,15y =.把它们分别代入上式,得 10.54,157.k b k b =+⎧⎨=+⎩, 解得 1.5k =, 4.5b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1.5 4.5y x =+.(2)当4711x =+=时, 1.511 4.521y =⨯+=.即把这两摞饭碗整齐地摆成一摞时,这摞饭碗的高度是21cm .12.(1)2;(2)设y =kx +b ,把(0,30),(3,36)代入得:b =30,3k +b =36,解得:k =2,b =30 即y =2x +30;(3)由2x +30>49,得x >9.5,即至少放入10个小球时有水溢出.13.解:⑴交点P 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经过2.5小时后,小东与小明在距离B 地7.5千米处相遇.⑵设b kx y +=1,又1y 经过点P (2.5,7.5),(4,0)∴⎩⎨⎧=+=+045.75.2b k b k ,解得⎩⎨⎧-==520k m ∴2051+-=x y 当0=x 时,201=y故AB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0千米.14.(1)当020x ≤≤时,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是2y x =;当20x >时,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是220 2.6(20)y x =⨯+-,即 2.612y x =-;(2)因为小明家四、五月份的水费都不超过40元,六月份的水费超过40元,所以把30y =代入2y x =中,得15x =;把34y =代入2y x =中,得17x =;把42.6y =代入2.612y x =-中,得21x =. 所以15172153++=.答:小明家这个季度共用水253m .15.(1)从图象可以看出:父子俩从出发到相遇时花费了15分钟.设小明步行的速度为x 米/分,则小明父亲骑车的速度为3x 米/分,依题意得:15x +45x =3600.解得:x =60.∴两人相遇处离体育馆的距离为60×15=900米.∴点B 的坐标为(15,900).设直线AB 的函数关系式为s =kt +b (k ≠0).由题意,直线AB 经过点a (0,3600)、b (15,900)得:3600,15900.b k b =⎧⎨+=⎩解之,得180,3600.k b =-⎧⎨=⎩∴直线AB 的函数关系式为:.(2小明取票花费的时间为:15+5=20分钟.∵20<25,∴小明能在比赛开始前到达体育馆.§4.4一次函数的应用(2)一、选择题1.A 2.D 3.C . 4.B .5.C6.A二、填空题7.x y 3-=;8.x y 1.055-=,500;9. 2.5 10.16三、解答题11.(1)①当0≤x ≤6时,x y 100=;②当6<x ≤14时,设b kx y +=,∵图象过(6,600),(14,0)两点,∴⎩⎨⎧=+=+.014,6006b k b k 解得⎩⎨⎧=-=.1050,75b k ∴105075+-=x y .∴⎩⎨⎧≤<+-≤≤=).146(105075)60(100x x x x y (2)当7=x 时,5251050775=+⨯-=y , 757525==乙v (千米/小时).12.解:由已知AP =OP ,点P 在线段OA 的垂直平分线PM 上.如图,当点P 在第一象限时,OM =2,OP =4.在Rt △OPM 中,PM=, ∴ P (2,. ∵ 点P 在y =-x +m 上,∴ m =2+当点P 在第四象限时,根据对称性,P '((2,-.∵ 点P'在y =-x +m 上,∴ m =2-m 的值为2+2-13.20(1)54=, ∴每分钟进水5升 (2)当4≤x ≤12时, 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k ≠0)∵函数图象过(4,20)、(12,30)两点∴ 420,1230.k b k b +=⎧⎨+=⎩ )124(15451545≤≤+=∴⎪⎩⎪⎨⎧==∴x x y b k 所求函数关系式为(3)∵由第4分钟至第12分钟,既进水又出水,且第12分钟时,水池内有水30升.设每分钟出水m 升∴20+8·(5-m )=30, 415=∴m ∵12分钟后只放水不进水, ∴再经过8分钟,水池中有水:0415830=⨯-. 即第20分钟时,水池中无水. 设12分钟后,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px +q (p ≠0)∵(12,30)、(20,0)∴ 1230,200.p q p q +=⎧⎨+=⎩ 15,475.p q ⎧=-⎪∴⎨⎪=⎩∴1575(1220)4y x x =-+<≤ 14.解:(1)( )内填60;甲车从A 到B 的行驶速度:100千米/时(2)150660y x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4 4.4x ≤≤(3)设甲车返回行驶速度为v 千米/时,有0.4(60)60v ⨯+=,得90(/)v =千米时 ,A B 、两地的距离是:3100300⨯=(千米)§4.4一次函数的应用(3)一、选择题1.A 2.A 3.D4.B 5.C .6.C二、填空题7.388.20.9.132y x =-+. 10.x y 9.0=三、解答题11.解:(1)15,154 (2)由图像可知,s 是t 的正比例函数设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kt s =(0≠k )代入(45,4)得:k 454=, 解得:454=k ∴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t s 454=(450≤≤t ) (3)由图像可知,小聪在4530≤≤t 的时段内s 是t 的一次函数,设函数解析式为n mt s +=(0≠m )代入(30,4),(45,0)得:⎩⎨⎧=+=+045430n m n m 解得:⎪⎩⎪⎨⎧=-=12154n m∴12154+-=t s (4530≤≤t ) 令t t 45412154=+-,解得4135=t 当4135=t 时,34135454=⨯=S 答: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的路程是3千米.12.(1)判断点(1,2),(4,4)M N 是否为和谐点,并说明理由;(2)若和谐点(,3)P a 在直线()y x b b =-+为常数上,求点,a b 的值.12.(1)122(12),442(44),⨯≠⨯+⨯=⨯+∴点M 不是和谐点,点N 是和谐点.(2)由题意得,当0a >时,(3)23,a a +⨯=6a ∴=,点(,3)P a 在直线y x b =-+上,代入得9b =;当0a <时,(3)23a a -+⨯=-6a ∴=-,点(,3)P a 在直线y x b =-+上,代入得3b =-.6,96, 3.a b a b ∴===-=-或13.解:(1)900;(2)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是:当慢车行驶4h 时,慢车和快车相遇.(3)由图象可知,慢车12h 行驶的路程为900km , 所以慢车的速度为90075(km /h)12=; 当慢车行驶4h 时,慢车和快车相遇,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为900km ,所以慢车和快车行驶的速度之和为900225(km /h)4=,所以快车的速度为150km/h .(4)根据题意,快车行驶900km 到达乙地,所以快车行驶9006(h)150=到达乙地,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675450(km)⨯=,所以点C 的坐标为(6450),.设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把(40),,(6450),代入得044506.k b k b =+⎧⎨=+⎩,解得225900.k b =⎧⎨=-⎩, 所以,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25900y x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46x ≤≤.(5)慢车与第一列快车相遇30分钟后与第二列快车相遇,此时,慢车的行驶时间是4.5h .把4.5x =代入225900y x =-,得112.5y =.此时,慢车与第一列快车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列快车之间的距离是112.5km ,所以两列快车出发的间隔时间是112.51500.75(h)÷=,即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0.75h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5.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D 2.A 3.A 4.C 5.D 6.C 7.B二.填空题8. 32- 9 . 6 10. 1,2 11. ⎩⎨⎧-=-=+15y x y x 12. 2,7 13. 265-=x 14. 1三.解答题15. ⎩⎨⎧==72y x ,⎩⎨⎧==44y x ,⎩⎨⎧==16y x 16.(1) 8座的汽车1辆,4座的汽车7辆;8座的汽车2辆,4座的汽车5辆;8座的汽车3辆,4座的汽车3辆。
八年级学习计划15篇八年级学习计划1一个暑假过的真快啊,一个崭新的学期又来了。
我已经是八年级小学生了,就应比以前更加懂事,而又更加听话了。
在新的一个学期里,我又换了新的学习环境,又重新认识了一群同学,这是一个完美的开始。
我们就应努力的适应这个环境,在新的学期里,好好发挥自我,和同学搞好关系,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还能够互相帮忙,没事的时候,还能够互相学习学习。
我还打算,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认真听讲,没事时也能够去校园图书馆看一些有意思的书。
我再不会是普通学生了,我会成为班级干部,成为不一般的学生。
我会冲小事做起,比如:不迟到,没天都佩戴红领巾,认认真真打扫卫生,我必须会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帮手,妈妈眼中的好孩子。
我会拿出新的精神执行诺言,必须让大家对我刮目相看成为一个好学生,作为老师的荣誉。
八年级学习计划2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初二则是初中学段的关键期。
同学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寒假尤其重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希望同学们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时间,有计划地度过寒假,适当的放弃一些玩乐也是为了更多的收获和进步!各个学科的老师都为你的假期学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请你一定要认真执行,按时完成。
语文1.“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一手好字是你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练字10张(纸张自备)2. 买书、读书《海底两万里》《名人传》,也可以读其他一些文学作品、名人传记,很多都拍成了电影,可配合着看。
读书的同时不要忘了写读书笔记,每个人建立一个专门的读书笔记本。
3. 课后附古诗词背诵十篇、八下25课古诗、八下30课古诗,开学就组织一次古诗词的小测验。
4.写作:完成随笔三篇,可以“春节”“寒假”“元宵节”为话题或为内容,也可抒写自己的心情或其它。
字数严格控制在600—800字,并认真书写。
数量少,但要求质量!数学1. 复习:第一、二、四、六、七章试卷各一张2. 预习:八下第一、二章英语1. 做《金榜》所划题目2. A组同学每人准备两篇美文/故事/新闻B组同学每人准备两篇笑话/寓言/节日来历3. 每人准备两个绕口令,自己先要说熟练。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第一节动物运动的方式1._________、_________动物的倒退运动与火箭升空相似。
2.靠伞部缩伸而倒退运动,又有“水中的温柔杀手”称号的动物是_________。
3.草履虫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青蛙善于跳跃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4.水螅的体形呈对称辐射型,这样的身体有利于_________。
5.鹅、鸭、天鹅、野鸭的趾间都有_________。
6.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_________;鱼的身体呈纺缍形,这有利于_________。
7.将鱼的胸鳍和腹鳍剪掉,这时鱼在水中的运动_________。
8.为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的摩擦,某同学在蚯蚓的体表涂上一层凡士林油膏,结果是蚯蚓_________。
9.依靠肌肉收缩或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向前推,这种运动方式是_______。
10.蜈蚣的运动方式是;蝗虫、袋鼠、青蛙、舵鸟、猎豹都善于_________。
11.与鸟类飞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有发达的胸肌。
B.具有坚硬的角质喙。
C.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D.长骨中空,充满空气。
12.关于鸟类飞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于散热。
B.利于觅食。
C.扩大活动范围。
D.利于繁育后代。
13.在蝙蝠、海鸥、麻雀、绿头鸭中,_________能飞行但不属于鸟类。
14.肠胃的蠕动_________(属于,不属于)动物的运动。
15.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哺乳动物__________________。
16.有关动物的运动不正确的是()。
A.动物通过运动被动地适应环境。
B.有利于动物觅食和避敌。
C.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D.有利于主动地、有目的地占领各自的生活领域。
第二节动物运动的形成17.运动系统由______、_____和____组成。
对动物的运动起重要调节作用的是_____。
18._________内的骨髓终生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一。
选择填空题
1.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A.y=-3x+5 B.y=-32x C.y=1x D.y=2x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将底边y(cm)表示成腰长x(cm)的函数关系式是y=20-2x,则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0<x<10 B.5<x<10 C.x>0 D.一切实数
3.某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6-x交于点A(5,k),且与直线y=2x-3无交点,
求此函数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
4. y与3x成正比例,当x=8时,y=-12,则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
5. 若函数y=4x+b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6,那么b=_____
6.出租车收费按路程计算,2km内(包括2km)收费3元,超过2km,每增加1km
加收1元,则路程x≥2km时,车费y(元)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次函数y=(m+4)x+2m-1的图像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则m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36L,如果每小时耗油4L,那么油箱中剩余
油量y(L),与工作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二. 解答题(写出解题步骤)
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3)和点B(2,-3),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判断点C(-2,5)是否在该函数图象上。
2.判断A(-1,3), B(2,-3), C(-2,5)三点是否共线.
3.已知直线m与直线y=2x+1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与直线y=-x+2 的交点的纵
坐标为1,求直线m的函数关系式
4.已知一次函数y=mx+│m+1│的图象与y轴交于(0,3),且y随x 值的增
大而增大,求m的值为
5.直线y=kx+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直线向下平移3个单位过
点(0,-1),求原直线解析式.
6.A市和B市分别库存某种机器12台和6台,现决定支援给C市10台和D
市8台.已知从A市调运一台机器到C市和D市的运费分别为400元和800元;从B市调运一台机器到C市和D市的运费分别为300元和500元.(1)设B市运往C市机器x台,求总运费W(元)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要求总运费不超过9000元,问共有几种调运方案?
(3)求出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最低运费是多少?
7.某图书馆开展两种方式的租书业务:一种是使用会员卡,另一种是使用租书
卡,使用这两种卡租书,租书金额y(元)与租书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分别写出用租书卡和会员卡租书金额y(元)与租书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式。
(2)两种租书方式每天的收费是多少元?(x<100)
三.中考链接:
1.鄂尔多斯)某移动通讯公司提供了A、B两种方案的通讯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通话时间少于120分,则A方案比B方案便宜20元
B.若通话时间超过200分,则B方案比A方案便宜
C.若通讯费用为了60元,则方案B比A方案的通话时间多
D.若两种方案通讯费用相差10元,则通话时间是145分或185分
2.(2010年浙江省绍兴市)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分别从A,B两地去同一城市,它们离A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摩托车比汽车晚到1 h
B. A,B两地的路程为20 km
C.摩托车的速度为45 km/h
D.汽车的速度为60 km/h
3.(2010山东滨州)已知点),P(x,y)是第一象限内的点,且x+y=8,点A的坐标为(10,0) .设△OAP的面积为S.
(1)求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画出函数的图像.
4. 如图,直线y=kx+6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E 、F ,点E 的坐标为(-8,0),点A 的坐标为(-6,0)。
(1)求k 的值;
(2)若点P (x ,y )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探究: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 的面积为
827,并说明理由。
5.(2010年浙江省绍兴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 叫做此一次函数的坐标三角形.例如,图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 x,y 轴分别交于点A,B,则△OAB 为此函数的坐标三角形.
(1)求函数y =−4
3
x +3的坐标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2)若函数y =−43x +b (b 为常数)的坐标三角形周长为16, 求此三角形面
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