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关系中浙江乡村治理的转型
- 格式:pdf
- 大小:583.30 KB
- 文档页数:7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乡村治理模式是指在乡村地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乡村事务进行管理和协调的模式和方式。
随着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凸显,乡村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1. 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在中国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中,乡村的治理主要由乡村长老、村民代表和地方政府人员共同参与,主要采取“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村民自治”等方式,乡村发展问题主要由村民自己商议解决,政府只在特殊情况下介入。
这种模式下,乡村治理主要依靠乡村自治形式,缺乏法治和专业性,故往往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政府主导乡村治理模式20世纪后期,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凸显,中国政府开始推动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模式逐渐由传统的村民自治向政府主导型转变。
政府加大对农村事务的干预和投入,加强了对农村事务的管理和协调,推动了农村治理模式的现代化。
但是在实践中,政府主导的乡村治理模式,往往会出现过度行政化、农村事务过度依赖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等问题。
3. 社会参与型乡村治理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乡村治理模式逐渐向社会参与型转变。
社会参与型乡村治理模式强调社会力量在农村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注重发挥农村社会组织、专业团体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更加重视乡村民主决策和自治管理,促进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平衡。
1. 向法治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乡村治理模式将更加向法治化发展。
法治化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法治化乡村治理模式将倡导依法治理,强化法治意识,加强乡村基层法治建设,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村民权益。
2. 促进政府和市场的协同未来的乡村治理模式将更加注重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发挥各自的优势,解决农村事务中的矛盾和问题。
政府将加强对农村事务的监管和指导,为市场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和政策支持,引导市场资本向农村领域倾斜,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浙江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浙江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是指在浙江省范围内,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制定出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该方案旨在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素质等方面的工作,推动浙江乡村振兴事业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在浙江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中,首要任务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这包括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引进优质的农业品种、加强农业科研力量等方面。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还提出了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目标。
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
因此,可以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营销等手段,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村产业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为了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浙江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
这包括加快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四、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还强调了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性。
这包括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加强村民自治能力建设等方面。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最后,浙江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任务。
这包括普及农民法律常识、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农民职业技能等方面。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自我发展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我国基层乡村治理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困境作者:周正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20期摘要: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当中,不同历史时期中产生了相应的乡村治理模式;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社会转型期,新农村建设快速进行,为我国乡村居民带来物质条件飞速改变的同时,亦暴露出贫富分化严重,乡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经历了控制——善治、集权——分权、管理——服务的总体演变路线,深藏于体制演变其后的则是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
从国家和社会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管理种类可以分成:无主地社会管理模式、国家控制社会模式、国家社会合作模式、国家社会共生模式以及社会自治模式。
1949年以来,我国的乡村治理经历了从初期的人民公社模式到1978年后的乡政村治模式,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转化。
农村社会诸多问题的不断出现,传统的“乡政村治”二元秩序建构已经难以有效适应。
关键词:历史变迁;乡村治理;政府介入;民间组织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基层乡村治理在我国拥有古老的历史,乡村土地所有制度经历了由公有——私有——公有的转变过程,而经济基础的转变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相应变化,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因而中国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当中,在不同历史时期之内也产生相应的乡村治理模式。
我国学者陈万凯(2014)在其著作《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沿革和启示》中阐明,古代基层村治模式经历了先秦时期的乡遂制——秦汉时期的乡官制——隋唐以后的职役制——宋代王安石变法后的募役制度和保甲制度——元代里甲制与村社制并存的制度——明清时期的里甲制。
一、从治理的主体角度看农村治理的主体主要分为两类:人员和组织。
从人们的角度来看,表面上相信农民的整体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他们的能力和参与程度有所提高。
但是,如果深入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民逐渐失去参政积极性。
可以说,在村民自治的“四大民主主义者”中,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很大程度上是除民主执行外的形式。
文化族细理的昭町----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为样本O马正立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主要目标之一。
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是充分彰显国家制度优势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作用,能有效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有着独特思路。
金东区以充分发挥文化因素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将文化因素打造为融合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融合剂”O一、金东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及挑战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深化乡镇(街道)工作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得到不断释放,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尽管如此,随着乡村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原乡镇(街道)工作体制与现行的乡镇(街道)工作要求出现了诸多不适应,党建有效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挑战,主要体现在:职责不清晰,权责不对等,落实不到位,运行不够有力等。
在深化乡镇(街道)工作体制改革过程中,亟需解决深度推动基层治理转型的持续动力问题。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诉求。
近年来,金东区不断发展经济,在实现有效治理方面做出了不少尝试和努力,整体评价和社会反响都很好。
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金东区在基层※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我国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研究”(编号:20CDJ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社会治理方面还有着很多不适应,主要面临着“四个不相适应”的挑战:服务效能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市场秩序与开放的导向不相适应,城市能级与人才的诉求不相适应,基层治理与企业的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些人流密集、关系复杂、风险集聚的区域,甚至出现了'溢出”治理网络的盲区。
第21卷第1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Vol.21No.12008年1月JOURNAL OF NINGB O UNIVERSITY (LIB ERAL ARTS EDITION )Jan.2008——————————————收稿日期:2007-06-12基金项目:2006年度宁波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06JDM041)。
作者简介:赵全军(5),男,河南固始人,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新农村建设:社会变迁中的农村治理范式转型赵全军(宁波大学法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业化中期后所提出的新课题,它既是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转型和制度创新的体现,也是对当前日益凸显的农村发展困境的一个积极回应,其力图通过国家整合,从根本上打破国家通过行政强制而形成的城乡分离以及支撑这一分离的制度体系,从而彻底破解我国当前的“三农”的困局。
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目标在于构建起一套与新的发展情境相适应的农村治理体系,以推动农村社会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
但作为一个涵盖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双重层面的治理范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一个一躇而就的过程,它既需要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思路和方向的根本性转换,同时也需要建构起支撑这种转换的政策体系和治理结构。
所以,改革制约、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的制度性、组织性因素对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则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治理范式;社会变迁;转型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24(2008)01-0115-07大量可以观察的事实表明,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城乡发展失衡的现象,而且在一定的时期内,这种失衡以及由此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甚至会持续扩张,这已经成为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规律。
同样的观察也可以发现,平衡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除去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运行的自身规律,可以在漫长的时期内自动弥合这种差距外,政府的作用更为明显,政府的行为选择尤其是关于农村治理的理路与政策范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过程周期的长短。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演进与发展农村社会治理结构是指在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由国家、农村社会各治理主体在一整套制度安排基礎上形成的相互关系框架。
农村改革40年来,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实现了由单一治理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的转变,国家、基层政府、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农民个体以及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元治理主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推动了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迁。
具体表现为:宏观国家层面,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调适;中观乡镇层面,“乡政村治”结构的发展;微观村庄层面,村治结构的优化。
总体而言,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演变遵循着由外生型治理结构向内生型治理结构转变的内在演进逻辑和善治的发展方向。
标签:农村社会治理结构;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乡政村治;村治结构一、引言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开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经济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释放了农村社会活力,为农村社会多元力量发展创造了经济条件。
国家与农村社会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发展推进了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演进,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
农村社会治理结构是指在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国家、农村社会各治理主体在一整套制度安排基础上形成的相互关系框架,其中蕴含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地方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之间、农村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农民组织与农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重权力(利)结构。
一方面,农村社会治理结构为农村社会各治理主体提供行动的边界与规则,另一方面,农村社会各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不断重构着农村社会治理结构。
农村改革40年来,农村社会治理实现了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发展。
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农村社会文化网络提供的平台基础上,基于核心能力、竞争优势、活动空间(领域)和目标方面的差异,农村社会多元治理主体之间既竞争又合作,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衡。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制度演变发表时间:2020-02-03T12:05:40.3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作者:吴仁安[导读]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渐渐迈进全球化当中,乡村治理越来越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本文将从国家治理角度回顾分析中国对乡村的治理。
福建省宁德市委党校 352100摘要:我国经济社会渐渐迈进全球化当中,乡村治理越来越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本文将从国家治理角度回顾分析中国对乡村的治理。
在悠久的乡村治理过程中,乡村的制度演变取决于国家与乡村各级部门间的协同合作的行为。
我国的乡村治理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多个时期。
关键词:国家乡村治理;城乡结合;制度演变乡村治理在整个国家治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疆土广袤,我国的乡村人口也是格外繁多,当年的“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战略思想用在现在也不无不可。
在我国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还是解放后的中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大部分群众还是乡村人口,也由此积累了丰富的乡村治理经验,但是在治理的道路上还是在进行这曲折的探索。
在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的非正式制度受到正式制度的冲击,使得乡村结构、制度等几乎完全重建,乡村治理在通过“乡政村治”的方法探寻乡村正式制度和更合理的治理方式。
一分析乡村治理制度的演变(一)何为乡村乡村,是指城市之外的地方。
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生存基础的集合体,村庄是农户生存活动空间、社会关系、土地关系的集合。
(1)村庄明显区别于城市,村庄是一个边界明显的区域。
由长期定居在某一地点、以特定关系维系的人群共同在同一地域生活而形成的结构单元。
作为一个以地域、血缘和地缘形成的村落,并以家庭族群为主体纽带组成的自然村落,族群界限分明,无论经过历史的怎样变迁,很难进行混淆,一个村子的土地、人口、财产等几乎不会被另一个村落吞并。
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自然村的基础上新成立的行政村,虽然界限感没有自然村那样明显,除非有过于强硬的行政力量介入,否则在土地、人口、财产等方面依旧难以轻易的变更[1]。
我国乡村治理的模式变迁与演化逻辑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李学舒(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 要] 随着乡村秩序在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了国家权力全能治理㊁村民自治的初步探索㊁资源提取与资源输入㊁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四个阶段的变迁模式,其演化的逻辑轨迹为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全能与主导的角色变化,国家与社会分权促成乡政与村治的分工协作,国家对乡村资源发生提取与输入的根本逆转,国家对乡村的管控呈现乡村管控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质转变㊂结合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利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机遇环境,融合城乡土地发展,明晰治理主体间的权力边界,发挥好自上而下组织制度的动员优势和自下而上社会基础的建设作用,实现乡村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㊂[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乡村治理;模式变迁;演化逻辑[中图分类号]C 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19)05-0094-09一㊁研究综述与问题的提出(一)乡村治理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自从国家产生以来,人类就开始了对国家与社会的探究,在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多以市民社会问题为突破口㊂亚里士多德认为,市民社会是与家庭㊁村落等共同体形式相对的,霍布斯㊁洛克认为,市民社会作为人类契约的产物是与自然状态相对的㊂从古典主义政治学时期政治理想看,市民社会是作为国家与社会的同一承载者㊂现代市民社会的研究始于十七八世纪,主要指 在当时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之外萌发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它意味着一种经济的㊁私人的社会生活领域,在内涵上与政治的㊁公共的社会领域相对㊂”①鉴于此时代背景,西方市民社会研究的是 私人领域” 经济领域”和 社会生活领域”,与 政治领域”严格区分开㊂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是以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为研究背景的,将这一概念引入我国时,就有一个西方理论与本土现实结合的过程㊂在我国乡村治理分析中,国家是指作为政府组织层面的国家”, 各级政权组织及其正式制度组成的政府系统”,②包括政府及政府的职能部门,人大㊁政协㊁司法以及党的系统㊂在乡村地域内,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村 三委”是国家延伸到村庄的一部分㊂除此之外,则是社会的领域㊂研究乡村变迁的理论框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国家政权建设”范式,一种是 国家与社会”范式㊂ 国家政权建设”范式强调的是国家政权自上而下向乡村渗透给乡村秩序带来的影响; 国家与社会”范式旨在探讨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和形塑,注重阐释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边界,关注国家与乡村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乡村秩序㊂新时代的国家治理,要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贴近群众㊁服务群众,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不但要求夯实乡村的社会治理基础,还需考虑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实现基层的有效治理㊁乡村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㊂治理的基本要义在于承认国家与社会㊁国家与市场相分离的基础上,实现多元主体互动共治并 2019年9月第51卷第5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 e p .,2019V o l .51N o .5*①②[作者简介]李学舒,男,云南宣威人,云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乡村治理㊂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 城乡一体化目标下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14X M Z 098)㊂文史哲编辑部.国家与社会:构建怎样的公域秩序?[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61.郑卫东. 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研究综述[J ].中国农村观察,2005,(2).实现善治的目标㊂基于此,本文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程度,观察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当下,乡村治理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路径,呈现出怎样的演化逻辑,关注乡村社会是如何自下而上地去接应那些自上而下的制度的过程及其中发生的困境,以及这样的变迁模式和演化逻辑能为当前农村的精准脱贫㊁探索乡村振兴带来的理论思考㊂(二)乡村治理的理论研究动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 治理”概念在世界范围内政治领域㊁社会领域中的广泛使用, 乡村治理”成了中国乡村政治学中的一个新概念㊂乡村治理是指对村域社会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的过程,它是以乡镇政府㊁社会组织和其他权威机构㊁其他民间力量等多种主体,通过良性互动和共同作用,影响和调控乡村社会公共事务,从而实现乡村社会有序发展的过程㊂ 在乡村治理活动中,治理主体的产生方式㊁组织机构㊁治理资源的整合以及它和乡村社会的基本关系,构成了乡村治理机制㊂”①乡村治理研究是以理解乡村秩序如何维系㊁乡村社会如何发展为主要任务的问题导向的多学科综合研究㊂从发展历程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乡村治理经历了多维转变:治理主体从国家单一权威主体向社会多元治理主体转变②,治理体系和内容从最初单纯的民主选举向民主选举㊁民主决策㊁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综合并重转变③;治理目标由行政管制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④㊂近年来, 乡村治理”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大家从不同视角开展乡村治理的模式研究㊂刘金海基于以村民委员会为主导的原乡村治理格局㊁新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㊁乡村治理的区域突破了建制村治理区域范围3个阶段,将乡村治理分为 一般模式” 发展模式”和 创新模式”㊂⑤冯石岗㊁祁勇等基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治理模式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 人民公社”㊁改革开放的 乡政村治”和 和谐新农村”等3次变迁㊂⑥蔺雪春按实际运行中的村治与乡政的合流与冲突关系,将乡村治理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肯定乡镇政权性质㊁支持村民自治的,为 理想村民自治”模式,另一类是对村民自治实践和理论进行批判,为 批判村民自治”模式㊂⑦彭智勇等按区域对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划分了3种治理模式类型:高度自治型㊁政府高度介入型㊁政府辅助型㊂⑧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亦有研究,朱余斌将乡村治理体制基于国家社会管理背景下展开分析,认为改革开放前社会管理是典型的国家控制社会模式,改革开放后是国家社会合作模式㊂⑨刘涛㊁王震认为我国的乡村治理模式变化经历了政社合一的全能主义模式和乡政村治的放权型模式,其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呈现 国退民进”的过程㊂○10甘信奎根据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控制强度与特点,将乡村治理模式从古至今划分为县政乡治模式㊁人民公社体制㊁乡政村治格局3种类型㊂○11从整体看,改革开放前,乡村治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公共权力问题上㊂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研究的焦点开始转移到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对乡村社会发生作用的影响上㊂关于乡村治理模式的研究,虽然研究视角不同,观点不尽一致,但也达成了一些共识㊂总体来说,学界对乡村治理时间阶段的划分大致为新中国建立初期㊁人民公社化时㊃59㊃ 第5期李学舒: 我国乡村治理的模式变迁与演化逻辑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党国英.我国乡村治理改革回顾与展望[J ].社会科学战线,2008,(12).韩小凤.从一元到多元:建国以来我国村级治理模式的变迁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4,(3).胡永保,杨弘.试论我国乡村协商治理的发展与推进[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于建嵘.社会变迁进程中乡村社会治理的转变[J ].人民论坛,2015,(14).刘金海.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 ].中国农村观察,2016,(6).冯石岗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J ].行政论坛,2014,(2);祁勇等.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研究[M ].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37.蔺雪春.当代中国村民自治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研究述评[J ].中国农村观察,2006,(1).彭智勇,王文龙.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治理机制探析[J ].理论探讨,2006,(4).朱余斌.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D ].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7,(3).刘涛,王震.中国乡村治理中 国家-社会”的研究路径 新时期国家介入乡村治理的必要性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07,(5).甘信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回顾与展望[J ].前沿,2008,(10).期㊁改革开放后㊁进入21世纪以来几个时间段㊂但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税费改革以来的研究较为薄弱,这段时期国家经济发展㊁社会转型㊁治理结构又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时间的纵轴上深化总结并归纳分析㊂此外,学界普遍关注乡村治理不同阶段的变迁模式,但对阶段模式的困境及其变迁之后的演化逻辑缺乏深入的思考㊂乡村治理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形成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启示㊂日本的造村运动㊁韩国的新村运动㊁德国的村庄更新㊁荷兰的农地整理㊁瑞士的乡村建设㊁法国的农村改革㊁美国乡村小城镇建设㊁加拿大农村计划等均是很好的典范,这些国家经历了乡村治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㊂从共性上看,乡村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帮助,但仅仅是政府单方的努力也很难可持续,国外成功的乡村治理经验都发挥了多重参与主体的功能作用和内在价值,这些主体包括政府㊁农民协会㊁乡村精英㊁普通村民㊁城市㊁企业㊁高等院校㊁金融机构等,体现了各个参与主体实践成功的共性规律,构建政府㊁市场㊁社会共同参与的 多元共治”模式㊂二、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一) 延伸”与 支配”:国家权力全能治理模式(1949~1978)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地主阶级㊁国民党残余势力和西方敌对势力,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是稳固政权,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以实现社会稳定㊂任何深刻的社会变革,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或政权机构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曾指出, 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要进行土地改革,在政府和农民之间有两种组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㊂其一是政府必须建立一个新的㊁经费充裕的行政组织㊂其二是农民自身的组织㊂”①在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国有的土地所有制的同时,新的基层政权建设在乡村开始了㊂ 1950年政务院颁布的‘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和‘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规定:乡级政权与行政村作为农村基导行政区划同时存在,其规模由一村或数村构成,户数在一百到五百户之间不等,人口在五百到三千人之间㊂”②在这一时期,乡㊁行政村为同一级基层政权,县以下大多置区,区为政权实体或为县的派出机构,由它们领导乡㊁行政村政府工作㊂这种乡(村)政体制有助于政府集中管理和对乡村社会的政治控制㊂1954年颁布的‘宪法“规定, 县㊁自治县分为乡㊁民族乡㊁镇”,乡为最基层的政权㊂③乡政权以下的治理单位是自然村,治理的组织包括村党支部㊁合作社㊁青年团㊁妇女会等㊂村内公共权力主要由村党支部和上级下派的工作组来行使㊂这种治理结构是乡㊁村政权 共治”结构的发展㊂在农会建设方面,1950年内务部谢觉哉部长在‘关于人民民主建政工作报告“中指出: 我们不要把土地改革与建政打成两极,而应该是土地改革过程即是建政过程㊂在土地改革未完成地区,为彻底击溃封建势力,农民协会实际上应执行农村政权㊂”④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乡村农民大会㊁农民代表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区㊁县㊁省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㊂这样,我国从改革农村土地关系入手,完成了乡村权力结构的重组,形成了基层政权体系㊂这种基层政权体系将国家权力直接延伸到村庄内部,农村的权力结构实现了新的调整,分散的农民被完全整合到国家政治体系之中㊂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期的乡村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层组织,不是自治机构㊂随着1958年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国家权力全面介入到农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国家权力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全面重构㊂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问㊃69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1卷 ①②③④塞缪尔㊃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生活㊃读书㊃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364~365.侯万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回顾㊁现实难题与治理机制优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世界知识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5~6.谢觉哉.关于人民民主建政工作报告[J ].云南政报,1950,(5).题决议“指出, 由于人民公社实现了工农商学兵的结合,超出了单一的经济组织的范畴,而成为经济㊁文化㊁政治㊁军事的统一体,乡一级政权当然就没有单独存在的必要,必须同公社合而为一㊂”①人民公社体制是一种全能治理结构,集经济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于一身,管理着农村各项工作㊂人民公社的管理机构分人民公社㊁生产大队㊁生产队3个层级的组织,生产队为生产大队的基本组成单位,生产大队为公社的执行组织,分片管理工㊁农㊁商㊁学㊁兵㊂生产队组织农民统一生产㊁统一分配㊁统一思想,一度还统一消费,为社员提供集体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基础平台㊂国家权力对农村的控制不仅仅是延伸到社会最底层, 而是通过支配每个农民的日常生活将其组织到集权体制之中,更重要的是开展的各种政治运动激发了农民膨胀的自我效能感,不得不依附在集体组织之中”②,形成了国家权力主导乡村社会的全权全能型体制,实现了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全面地㊁直接地控制,国家组织动员和整合乡村社会的能力空前增强㊂国家权力直接延伸到村庄内部,通过土地改革与乡村基层政权的互动,塑造了新型国家与农民的关系㊂到国家权力全能治理阶段的人民公社化时期,有效动员和提取了乡村资源,加速了国家工业化进程,在农田水利工程㊁农村基础教育㊁基本医疗和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也取得较大成绩㊂此外,尽管出现了一些政治运动㊁饥荒,甚至是社会混乱,但整个乡村社会仍呈稳定,乡村社会并没有出现威胁政权的事件㊂但是,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高度渗透和控制,使千百万被组织起来的农民丧失了个人责任感,治理的边际绩效日益降低,乡村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止步不前㊂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指出, 1978年全国平均每人占有的粮食大体上还只相当于1957年,全国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全年的收入只有70多元,有近四分之一的生产队社员收入在50元以下,平均每个生产大队的集体积累不到一万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㊂”③(二) 乡政”与 村治”:村民自治的初步探索模式(1978~2002)众所周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㊂与此前社会变革相同,本次社会变革起点依然始于乡村社会㊂不同的是,此次变革的第一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普通农民自己作出的选择㊂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为解决诸如社会治安等公共事务问题,群众自发组织成立了村委会等新组织㊂④1982年底,村民委员会正式载入宪法,并强调 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㊂之后,人民公社全面解体,乡镇人民政府建立,村民委员会设立㊂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府,承担行政管理职能;村民委员会作为自治组织,依法自治㊂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形成了 乡镇政权与村级自治性组织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一种组织化㊁具体化的特定表现形式”⑤,国家与社会分别由 乡政”和 村治”所代表,并通过其组织实体来实现二者的互动㊂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不是行政隶属的上下级关系,而是指导关系㊂农民不存在强烈的组织依附性,有政治参与的自愿选择㊂这种新的治理模式, 重新划定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㊁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村基层自治的权力边界”⑥,为乡村社会的自我组织㊁自我管理提供了活动空间,也为农民的经济和政治民主提供制度设计与组织框架㊂在这一模式下,基层政府负责必要的行政管理,村务集体事务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生产队有了自主经营权,农户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㊂乡政村治模式,坚持国家权力的统一领导,在基层重视农民群众的自主参与和自主管理,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分权原则,基本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发展的需要㊂但这种分权缺乏相应法律支持,特别是没有对乡镇政府在农村的具体职能给予明确定位,在长期运行后,出现了一些问题,㊃79㊃ 第5期李学舒: 我国乡村治理的模式变迁与演化逻辑 ①②③④⑤⑥孙伟宣.共和国风云四十年(1949 1989)[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331.张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6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78.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金太金,王运生.村民自治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J ].文史哲,2002,(2).项继权.从 社队”到 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J ].理论学刊,2007,(11).问题的焦点在于,乡镇政府在上级政府下达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量化分解压力下,通过目标考核㊁财务监控㊁奖惩升迁等手段,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总体上保持着明显的上下级行政命令关系㊂这一过程强化了行政功能,弱化了自治功能㊂基层行政权力与村民自治处于博弈关系中,要么乡镇政府从所辖村庄获得了资源,完成了上级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削弱农民认同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利益最大化;要么村民委员会消极应对基层政权㊂日益扩张的行政力量不断压缩农村自治组织的自治空间,实际执行的结果与制度设计的初衷有所偏离㊂(三) 提取”与 输入”:资源提取向资源输入转变模式(2002~2013)进入21世纪,乡村治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㊂税费改革㊁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中央推行的减轻农民负担㊁发展农业生产㊁稳定农村社会的重要举措㊂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㊂2003年国家开始在全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并最终在2006年彻底取消农业税㊂取消农业税的政策终结了延续数千年农业税历史,为减轻8亿农民负担迈出了关键一步,乡村社会因税费过重引发的矛盾得到缓解㊂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 生产发展㊁生活富裕㊁乡风文明㊁村容整洁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㊂国家出台了系列惠农支农政策,2007年国家在全国普遍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8年在全国农村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央财政逐年增加对 三农”的投入,切实把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转向农村㊂这些政策的落实激发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推动了广大农民依托村民自治机制参与村务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㊂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㊂①这是1982年以来,中央颁发的涉农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关于 村民自治”的描述㊂②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村民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列为中国特色的四大政治制度㊂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㊂”③这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文件,反映了国家对农村治理的重视和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的决心㊂乡村治理方式从以前的国家资源提取向资源输入转变,村民自治建设进一步规范,一种全新的乡村治理模式逐渐形成㊂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减少,出现了职业分化㊁利益分化和阶层分化,乡村社会分化加剧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常住农村的老弱病残人员受身体㊁年龄和文化素质影响,没有参与乡村集体活动㊁实施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力,村民自治的效果大打扣㊂同时,农村土地征用㊁房屋拆迁㊁环境污染等各种矛盾日渐增多,农村治安状况恶化,农村 留守群体”人身和财产安全隐患不容忽视㊂此外,在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国家各种支农惠农项目和财政投入增多,在拆迁㊁征地㊁项目建设㊁农民转移性支付收入等方面,出现了村干部隐瞒信息㊁套取国家专项资金㊁侵吞补偿款㊁截留被贴款等腐败现象;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发展非常薄弱,基层组织之间关系不顺,这些因素影响基层组织的权威,影响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乡村治理缺乏合作与信任机制,协商治理难以形成㊂最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部分地区出现空心村等情况,实质是城市对农村的抽离,城乡差距的扩大加速了这种抽离㊂(四) 脱贫”与 小康” 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模式(2013至今)㊃89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1卷 ①②③新华网.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E B /O L ].h t t p ://w w w.f a r m e r .c o m.c n /y w z t /w y h w j /y l /201502/t 20150205_1011767_5.h t m.2018-9-26.施从美.文件政治与乡村治理[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348.民政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 B /O L ].h t t p ://s w.m c a .g o v .c n /a r t i c l e /yw /j c z q h s q j s /x z j s /z c w j /201512/20151200878578.s h t m l .2018-7-8.。
城乡融合发展的浙江实践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在浙江这样一个山水相依、城乡互济的地方,城乡融合发展更是刻不容缓。
浙江省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我们将就浙江省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进行探讨。
一、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互补发展浙江省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城乡互联互动,实现资源要素的互补和优化配置,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浙江省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吸引城市人口到农村投资兴业,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城乡要素有机流动,使得城乡之间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城乡融合的新格局。
二、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模式浙江省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模式。
浙江省在城市规划和农村规划中注重统筹协调,推动城市与乡村的互动融合,实现了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浙江省大力推动城市郊区的规划建设,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引导城镇化发展,使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三、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的均衡化建设浙江省注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均衡化,着力打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局面。
省政府不断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浙江省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大农村路网建设力度,推进农村智慧化建设,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基础设施差距逐渐缩小,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
四、推进城乡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浙江省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推行县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共享,建立起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体系。
浙江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扎根,鼓励农村教师执教,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在医疗卫生方面,浙江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扶持力度,推行县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和转诊制度,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实现了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
浙江省乡村振兴典型模式与路径创新浙江省是中国乡村振兴的典型地区之一。
在浙江省,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创新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探讨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典型模式与路径创新。
一、典型模式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浙江省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以农村特色产业为主导,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
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提升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此举不仅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农村土地整治与农田水利建设浙江省注重农村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在农田水利方面,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灌溉条件,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率。
在土地整治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3.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浙江省注重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通过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学校条件,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同时,加强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为农民子女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
二、路径创新1.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浙江省探索了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路径,通过政府引导,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乡村旅游发展。
同时,推动市场化运作,注重市场主体的发展和经营效益。
政府引导为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市场化运作则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浙江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发展农村信用社和农商银行,提供差异化、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通过农村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此举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金融支持。
3.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浙江省注重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浙江乡村振兴十大模式浙江是中国著名的乡村振兴实践地区,其成功的经验堪称宝贵。
以下是浙江乡村振兴的十大模式。
一、“村民自治+农业合作社”模式。
这种模式将村民自治和农业合作社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乡村发展。
二、“城中村改造”模式。
该模式通过开展城中村的综合改造,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同时引进新的产业,开展旅游休闲等活动,使城中村发展多元化。
三、“文化+旅游”模式。
浙江倡导将乡村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开展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激发乡村旅游的潜力。
四、“农产品+电商”模式。
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让乡村的农产品能够更好地走出去,提高农民收入。
五、“台商引进”模式。
浙江通过吸引台湾企业到乡村投资,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六、“农业+农民工”模式。
该模式将农业与农民工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民工的技术和经验,推动农业现代化。
七、“生态农业”模式。
浙江鼓励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通过生态农业打造特色乡村,提高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八、“产业带动”模式。
该模式通过引进一些带动效应强的产业,推动乡村的发展。
比如,引进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带动当地产业链条的发展。
九、“科技+乡村振兴”模式。
浙江鼓励农民利用科技手段,推动乡村的发展。
比如,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的巡视、引进智能设备等。
十、“特色小镇”模式。
浙江推行特色小镇战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特色产品等,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小镇,提振乡村经济。
以上是浙江乡村振兴的十大模式,这些模式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重塑中国城乡关系-兼论浙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探索与实践傅歆孙米莉提要: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认为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对基本关系,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经历同一、分离、对立之后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表明我们正由第二阶段走向第三阶段,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确立,城乡将走向真正的融合。
尊重城乡异质性,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浙江走在了全国前列,主要源自于先进理念的引领,生产生活的支撑,公共服务的均等,优美生态的坚守和乡村传统文化的积淀。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关系浙江探索作者傅歆,女,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苏州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杭州310025);孙米莉,女,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湖州313000)o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发展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首次作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把乡村发展置于新的历史高度,改变过去单一的被动的“输入性”发展模式,形成主动的“内生性”的乡村建设力量,乡村成为与城市平等的异质主体,这有助于确立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以各自的特质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蜕变,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对基本关系。
城市与乡村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命运共同体。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城乡关系基本经历了城乡同-----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几*本文系浙江省哲学杜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课题成果。
106—兼论浙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探索与实践乡村振兴战略重塑中国城乡关系—个阶段。
城乡同一,指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不具备分工的条件和城市产生的条件,从而不存在城市与乡村的区分与差别,城乡浑然一体。
乡村治理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反思韩鹏云一、问题的提出乡村治理的基本形态由国家“入场”与乡村社会“在地”共同形塑而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呈现为动态的过程:一方面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乡村治理会形成特定的体系和能力来完成治理;另一方面又会随着政治结构及乡村社会基础的变迁而动态演化。
在传统社会时期,乡村社会秩序主要依赖于士绅和宗族自治来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社会与传统帝国体系割裂,科举考试的转化体系使帝国的知识精英保持了自下而上的流动来联结起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尽管“皇权止于县”,但依赖于基层精英所形成的士绅治理体系与内生型的自治能力达成了“简约治理”,①实现了地方稳定秩序的建构。
进入20世纪以来,传统士绅治理已经走到了尽头,治理体系中出现了诸多“赢利型经纪”,以汲取农民的资源为主要目的,乡村治理遭遇了“内卷化”。
②在建国之后的人民公社时期,政经合一的治理体系带来了基层的强大动员能力,但对政治权力的过度依赖使其具有不稳定性,也从较大程度上钳制了社会的活力。
在人民公社体制瓦解之后,乡村治理形成了“乡政村治”的基本格局,尽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并非行政隶属关系,但为了完成收取农业税费、计划生育等任务,乡镇政府以利益来激励村级组织,围绕农业税费及计划生育罚款提留等两种资源形成了“利益共同体”,③造成了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
在农业税费取消之后,伴随着国家资源下乡,乡村治理的转型逐步开启,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治理的新一轮转型开始呈现,初步形成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样态和新的趋势。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分化与整合研究”(18BDJ052)①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开放时代》2022年第2期。
②[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浙江乡村四项改革实施方案浙江乡村四项改革实施方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方案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浙江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首先,浙江乡村四项改革实施方案将突出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通过加强村民自治、完善村规民约,推动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同时,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其次,该方案将加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力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通过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推动农村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另外,浙江乡村四项改革实施方案将深化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乡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
同时,引进高层次人才到农村从事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最后,该方案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同时,推动农村互联网+、智慧农业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总之,浙江乡村四项改革实施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政策保障,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只有如此,才能推动浙江乡村振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