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配套教案(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8
1.4.2 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会化简分数.
教学重点: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50×20=1000)
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1000÷50=20).
2.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比较大小:8÷(-4)8×(-);
(-15)÷3 (-15)×;
(-1)÷(-2)(-1)×(-).
小组合作完成上面题目的填空,探讨并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2.运用法则计算:(1)(-15)÷(-3);
(2)(-12)÷(-);(3)(-8)÷(-).
观察商的符号及绝对值同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探讨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
3.师生共同完成课本P34例5,P35例6、例7.
乘除混合运算该怎么做呢?通过课本P36例7的学习,由学生自己叙述计算的方法:先将除法转换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计算:
(1)(-36)÷9;(2)(-63)÷(-9);
(3)(-)÷;(4)0÷3;
(5)1÷(-7);(6)(-6.5)÷0.13;
(7)(-)÷(-);(8)0÷(-5).
2.化简下列分数:
(1);(2);(3);(4).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本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有理数除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计算有2种方法:一是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是根据“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一般能整除时用第二种方法.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选择题
(1)如果一个数除以它的倒数,商是1,那么这个数是()
D.±1
(2)若两个有理数的商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符号相同
D.符号不同
提升能力
2.计算题
(1)(-2)÷(-);
(2)3.5÷÷(-1);
(3)-÷(-7)÷(-);
(4)(-1)÷(+)÷(-).
第3课时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
1.会用描点法画出y=a(x-h)2+k的图象.
2.掌握形如y=a(x-h)2+k的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并会应用.
3.理解二次函数y=a(x-h)2+k与y=ax2之间的联系.
一、情境导入
对于二次函数y=(x-1)2+2的图象,你能说出它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吗?你能再说出一个和这个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一致的二次函数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
【类型一】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
求二次函数y=x2-2x-1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及其最值.
解析:把二次函数y=x2-2x-1化为y=a(x-h)2+k(a≠0)的形式,就会很快求出二次函数y=x2-2x-1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
解:y=x2-2x-1=x2-2x+1-2=(x-1)2-2,∴顶点坐标为(1,-2),对称轴是直线xx=1时,y最小值=-2.
方法总结:把二次函数y=ax2+bx+c(a≠0)化成y=a(x-h)2+k(a≠0)形式常用的方
法是配方法和公式法.
【类型二】二次函数y =a (x -h )2+k 的性质
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
+bx +c (a ≠0)图象的一部分,x =-1是对称轴,有下列判断:①b -2a =0;②4a -2b +c <0;③a -b +c =-9a ;④若(-3,y 1),(32
,y 2)是抛物线上两点,则y 1>y 2.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b 2a
=-1,∴b =2a ,即b -2a =0,∴①正确;∵当x =-2时点在x 轴的上方,即4a -2b +c >0,②不正确;∵4a +2b +c =0,∴c =-4a -2b ,∵b =2a ,∴a -b +c =a -b -4a -2b =-3a -3b =-9a ,∴③正确;∵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点(-3,y 1)到对称轴x =
-1的距离小于点(32
,y 2)到对称轴的距离,即y 1>y 2,∴④正确.综上所述,选B. 方法总结:抛物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由a 、b 、c 的符号确定:抛物线开口方向决定了a 的符号,当开口向上时,a >0,当开口向下时,a <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b
2a ;当x =2时,二次函数的函数值为y =4a +2b +c ;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方时,y >0,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下方时,y <0.
【类型三】利用平移确定y =a (x -h )2+k 的解析式
将抛物线y =13
x 2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是( ) A .y =13(x -2)2-1 B .y =13
(x -2)2+1 C .y =13(x +2)2+1 D .y =13
(x +2)2-1 解析:由“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可知,将抛物线y =13x 2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抛物
线的解析式为:y =13x 2-1;由“左加右减”的平移规律可知,将抛物线y =13x 2-1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3
(x -2)2-1,故选A. 探究点二:二次函数y =a (x -h )2
+k 的应用
【类型一】y =a (x -h )2+k 的图象与几何图形的综合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第二象限,以A 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原点,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B ,对称轴为直线x =-2,点C 在抛物线上,且位于点A 、B 之间(C 不与A 、B 重合).若△ABC 的周长为a ,则四边形AOBC 的周长为________.(用含a 的式子表示)
解析: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 =-2,抛物线经过原点,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B ,∴OB =4,∵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知AB =AO ,∴四边形AOBC 的周长为AO +AC +BC +OB =△ABC 的周长+OB =a +4.故答案是:a +4.
方法总结: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本题利用抛物线的这一性质,将四边形的周长转化到已知的线段上去,在这里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类型二】二次函数y =a (x -h )2+k 的实际应用
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 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 (分钟)之间满
足函数y =-110
(x -13)2+59.9(0≤x ≤30),y 值越大,表示接受能力越强. (1)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2)第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第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解:(1)0≤x ≤13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13≤x ≤30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2)当x =10时,y =-110
(10-13)2+59.9=59.故第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59. (3)当x =13时,y 值最大,,故第1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三、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操作中探究二次函数y =a (x -h )2+k 的图象与性质,体会数学建模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第2章 图形的轴对称
复习课
学习目标:
1、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2、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
3、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简单应用.
4、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简单应用.
5、能够按要求做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体会从对称的角度欣赏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
重点: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轴对称图形以及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用
复习过程:
【课前准备】
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
【课内探究】
知识点整理: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
,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是—个具有特殊性质的图形.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矩形、菱形、
正方形、等腰梯形、正n 边形、圆形.
2、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
1、 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2、 什么叫做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
3、 “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
4、 什么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什么性质?如何用尺规作出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
5、 角的平分线具有什么性质?如何做角平分线?
6、 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等边三角形呢?已知哪些条件,可以用尺规做出等腰三角形?
7、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具有什么性质?
E D
B
C A 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
而两个图形中的各自的相对应点叫做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
(1)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2)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互相重合的;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牛刀小试:下面几种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3、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巩固训练:(1)已知△ABC 中,AB = AC ,其周长为18cm ,AB = 5cm ,则BC = .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cm ,底边长为6cm ,则它的周长为 .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 、3cm ,则它的周长是 .
(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3,另一边为5,则它的周长是 .
4、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②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③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它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巩固训练:(1) 已知△ABC 中,AB = AC ,∠C = 50°,则∠B = .
(2) △ABC 中,AB = AC ,若AD ⊥BC 于D ,则∠1 ∠2,BD CD.
(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45°,则它的顶角为 .
(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则其余两个角的度数是 .
(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20°,则其余两个角的度数是 . 思考:本章的作图有哪几种类型?
(1)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作角的平分线;
(3)作等腰三角形;(4)作对称点.
【巩固提升】
1、已知A (-1,1),在y 轴上找一点P,使△AOP 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P 点可能有几个?
2、已知Rt △ABC 中,∠C=90°,DE 垂直平分AB
(1)若∠CAD=20°,则∠B=____°(2)若AC=4,BC=5,则△ACD 的周长为______.
(3) 若∠B=30°,则∠CAD=____°图中共有几组相等的线段?为什么?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本章又增加了哪些新的认识?
【达标检测】
1、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的图形是().
A、梯形
B、直角三角形
C、角
D、平行四边形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A、65° 65°
B、50°80°
C、65°65°或50°80°
D、50° 50°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6和3,那么它的周长是().
A、9
B、12
C、12或 15
D、15
4、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