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 格式:pdf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法氏囊炎症、萎缩和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为特征。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一般3周龄以上的鸡感染后表现明显的症状。
易感雏鸡群中快速暴发,病程短,本病可以使用注射疫苗和加强管理,进行有效防控法氏囊病的发生。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高度的接触性传染病,不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该病是一种以法氏囊炎症、萎缩为主要特征,以及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的疾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不仅仅会导致鸡的生产性能下降,还有引发患病鸡只的免疫抑制和缺陷,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和生产经济效益。
可以通过病毒分离鉴定,琼脂扩散试验,感染试验等多种诊断方法进行确诊,通过良好的生物安全管理和注射疫苗等生产方法,可有效防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概述
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概述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是一种高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往往引起幼鸡的急性发病。
该病发病率极高且病程较短,一旦发病容易会造成鸡群中大鸡的死亡,且具有较强的潜在危害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首次在美国发现,鸡群在患病初期会出现间歇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入侵的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对鸡的免疫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被其他病菌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自发现以来被分离出多个变异株,呈现出不同的流行特点,因此在该病的预防和控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传染源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高接触性传染病,病毒的传染源为发病鸡以及携带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鸡圈的环境条件中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因此当鸡舍出现发病鸡时,鸡舍就成为了重要的传染源,鸡舍内的昆虫、鸟类等生物都可以检测到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病鸡可以直接污染鸡舍内的饮水、饲料、器具,并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病毒。
鸡在
3-6周龄处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易感期,3周以下的鸡,被感染后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会对鸡的免疫造成影响。
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2d,初患该病时,鸡群出现的临床症状为啄肛,鸡舍出现白色、水样粪便,整体精神沉郁,出现脱水情况,后期体温降低并逐渐死亡。
根据病鸡发病的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分为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典型感染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呈现急性暴发式流行,符合该病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情发展过程,在发病初期,个别鸡发病,并在一天内病情波及整个鸡舍,患病鸡开始表现为精神抑郁、食欲不振、过多饮水,嘴角有白色黏液流出,后逐渐表现为反应迟缓、极度虚弱、体温升高、畏寒,在患病后期,病鸡体温下降,1-2d内开始出现死亡,患病鸡群在发病后3-5天内达到死亡高峰,鸡群整体患病时间不会超过两周,患病鸡痊愈后会出现生长迟缓、易感染疫病、消瘦等症状。
该病感染率为100%,患鸡死亡率在30%-60%,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会破坏鸡的免疫系统,因此病鸡往往在感染该病后会出现多种疫病的混合感染,而导致鸡群整体的死亡率升高。
非典型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生在具有一定免疫力的鸡群中,发病率整体较低,死亡率一般在3%以下,患病鸡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抑郁的情况,存在程度较轻的腹泻症状。
但非典型的病症往往流行期较长,会在同一鸡群反复发生。
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进行解剖可以发现,鸡的鸡肉光泽较为暗淡,存在严重的脱水情况,胸肌和腿肌存在出血现象,鸡的法氏囊肿大,存在严重分泌物和血斑、血点。
在患病后5d左右,法氏囊开始缩小,内部器官出现出血、坏死情况。
4、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属于双骨双节RNA病毒,该病毒对理化因素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对温度和酸、碱具有较大的耐受范围,自然状态下能够在鸡舍中存活超过100d,在0-60℃的温度环境下都能够存活,当温度高于70℃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才存在被消灭的可能。
当酸碱环境pH值在2-12的范围内时其生理状态也能保持稳定。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胰蛋白酶、乙醚、氯仿等都有良好的耐受性,但没有活性剂能够将其破坏,除此之外适量浓度的福尔马林、氯化铵、过氧乙酸等,在作用一定时间后,也能够对其起到良好的消灭效果。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方慧
99
--
在鸡体内增殖的靶器官为法氏囊,而法氏囊是鸡的中枢免疫器官,病毒的入侵造成淋巴细胞的坏死、变形以及法氏囊的炎症、萎缩与坏死。
5、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遗传变异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存在不同的变异株,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如此出现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为经典毒株(IBDV),后出现变异毒株与超强毒株(vvIBDV),vvIBDV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较快的传播速度,并且拥有极高的致死率,病鸡在感染后会出现法氏囊的萎缩和出血,并伴有胸腿部肌肉的出现和器官肿大。
当前我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超强毒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为主,经典毒株与变异毒株并存。
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
典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可以通过患病鸡的临床症状做出初步判断,但对于非典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来说,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的形式来确定患病的具体情况。
其中,血清试验包括病毒中和试验、琼脂扩散实验、荧光抗体实验等,都是用于判定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重要方法。
1、病毒分离培养
病毒分离培养鉴定是常用的实验室检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方法,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主要侵害病鸡的法氏囊,相较于病鸡的其他组织器官,法氏囊中含有更高浓度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因此常常将病鸡的法氏囊用作病毒的分离培养。
将法氏囊研碎并添加适量浓度的PBS稀释制成均浆,加入双抗并离心
15min,将获得的上清液接种至鸡胚,当存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时,鸡胚受病毒感染并在3-5天内死亡,胎儿头部、颈部存在出血情况,肾脏肿大,有时因为初次分离的原因,上清液内病毒含量较低,胚胎会在4-6d内死亡。
进一步确认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也可以采用生物学技术进行检验。
2、病毒综合实验
病毒综合实验是一种血清血的检验方法,用来检测特异性抗体,能够通过病毒中和反应准确测定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血清型,从而采取更为针对性的治疗和防控方法。
特异性抗病毒抗体和病毒相结合,能够阻止病毒的进一步繁殖,降低病毒的感染能力。
具体的试验程序为,定病毒,与病毒作用一小时后加入次代CPE细胞,将不引起细胞产生CPE的最小系数倍数作为最终判定点。
3、分子生物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当用于诊断的感染组织中含有的毒素较少时,可以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早期感染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做出诊断,聚合酶链式反应拥有特异性强、速度快、高灵敏度、操作简易、自动化等优势。
将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与核酸电泳技术;核酸探针激素结合,能够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做出具体毒株类型的判断,早期感染、隐性感染与混合感染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分子学诊断下都能获得接近100%的检出率。
4、琼脂扩散沉淀实验
琼脂扩散实验利用可溶性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原理,当处在他特定条件下时,两者相结合,便会产生一定的沉淀物质。
琼脂扩散实验用于抗原抗体的检测,与病毒中和实验相同,琼脂免疫扩散实验也是病毒诊断的血清学方法。
该方法具有更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并且也能保证良好的特异性检定的效果。
该方法可用于可溶性病毒群体特异性抗原的测定,可以用于区别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变异毒株和标准毒株,但是不能准确检测出病毒的血清型。
5、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检测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母源抗体,适合大规模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但价格较为昂贵,使用范围不够广泛。
6、荧光抗体试验
荧光抗体技术是将荧光试剂标记在抗原上,抗原与抗体相结合时,显微镜能够观测到荧光反应,该方法具有速度较快、操作便捷的特点,荧光抗体技术检验的检出率要高于琼脂扩散实验。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措施
1、饲养管理
鸡群数量庞大且品种单一,当出现疫病时,鸡群整体对疫病的抵抗能力较弱,很容易相互感染,因此需要通过饲养管理的方式为其良好生长创造条件,从鸡群的生存环境、饲料情况、疫情控制等方面提高鸡群防治疫病侵入的能力。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为鸡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确保饲料和饮用水的清洁,禁止饲喂出现霉变的谷物饲料,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为其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增加其对疫病的抵抗能力。
鸡群在惊扰、寒冷、炎热、高密度、噪音环境下会处于应激状态,因此加强饲养管理也需要控制好鸡群密度,避免鸡群在高密度环境下出现应激反应而导致身体健康水平处在不良状态;在夏季要注意鸡舍的通风,做好降温措施,避免鸡群生活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冬季要注意鸡舍的保暖,预防鸡群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出现。
在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方面,可能减少应激因素的出现。
制定完善的疫情应对方案,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出现时,能
100 --
够立刻对发病鸡群周围区域进行封锁隔离,避免疫区周围人员、车辆的来往和靠近;将发病鸡群鸡舍内的设备用具移出并采取销毁、消毒等措施。
对病死鸡严格封闭并采用焚烧、深埋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控制疫区周围其他动物的活动,减少灰尘的飞扬,避免病毒通过不同途径被携带出疫区,危害其他鸡群的健康。
对于容易受到感染的健康鸡群应当紧急注射疫苗、高免卵黄等,控制疫情在健康鸡群内的传播。
隔离与措施工作的开展需要对所有使用工具、工作人员进行严格消毒。
2、卫生防卫
做好鸡群及其生存环境消毒工作,考虑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耐受性强、环境抵抗力高的生物特性,正确选择消毒药物,合理配比药物浓度,严格按照步骤操作。
卫生防卫工作需要对鸡舍、使用设施、鸡群以及厂区进行消毒。
对空闲鸡舍以及相关设施的消毒,可以采用36%-38%浓度的甲醛溶液,将空闲鸡舍密闭,用药物进行熏蒸,有效消灭病毒的活性;将福尔马林溶液、煤酚皂液、农福与氯氨溶液以特定浓度混合,通过喷洒的方式对鸡舍、鸡笼以及鸡舍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
采用喷洒的方式消毒时要求全面覆盖鸡舍及用具的各个角落,消毒后对空闲鸡舍封闭24小时以上,再用清水冲洗鸡舍,将消毒、封闭、清洗的过程重复一次后,再次封闭两周再投入使用。
对发病鸡群和鸡舍的消毒需要考虑消毒药物的危害性,药物不能损害鸡群的健康,不能对鸡产生应激刺激,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消毒效果,选择过氧乙酸、次氯酸钠、除菌灵净等,调配为一定浓度,对鸡舍和鸡群进行喷洒消毒。
在药剂的配制过程中要保障浓度的是异性和药量的充足性,确保喷洒范围能够覆盖到鸡舍内的各种器具、鸡舍墙壁以及地板网的各个角落。
对疫区鸡群和鸡舍的消毒需要一日多次,易感鸡群则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消毒。
消毒过程应当轻缓、高效,避免喷洒消毒造成鸡群的应激反应。
3、疫苗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需要通过免疫接种的形式来有效预防,常用的疫苗包括传统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复合疫苗、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传统疫苗主要是活疫苗和灭活疫苗,通过疫苗注射诱导鸡体的免疫反应,具有较强的使用安全性,灭活疫苗一般用于免疫开产前种鸡的疾病预防,能够有效提高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水平。
免疫复合疫苗,能够在其胚孵化18天时,对胚胎进行大规模的接种;基因疫苗能够为鸡群抵抗vvIBDV的入侵,核酸疫苗价格较为低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通过优化载体、优化免疫佐剂的形式来增强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
4、治疗手段
采用注射高免血清以及注射卵黄抗体的形式进行治疗,对早期患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雏鸡来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一般在治疗时采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方法,但该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成本。
对于患病时间较长,发病阶段处在中后期的病鸡来说,注射治疗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应当从其管理入手,在饲料中添加更多的维生素,增加饮水量并在饮水中添加一定的葡萄糖,减少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提升鸡舍温度至适宜范围内。
中药提取物、经典复方中药等中药治疗方式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板蓝根多糖、山药多糖、黄芪多糖等中药提取物的注射对病鸡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效果。
玉屏风散拥有收益固表、祛邪、御风的功效,拥有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作为幼鸡中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气温突然下降的季节、管理失误、免疫失败等情况下,极易引起法氏囊病。
本文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分析、诊断与防控进行了研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引起,以雏鸡最易,成年鸡隐性经过,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消化道。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具有较强对抗各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鸡舍内可长期存在该病毒。
典型IBDV感染的鸡群表现为某种特定的临床特征,但对于非典型IBDV的诊断以及血清型的确定,还需通过血清试验等途径进行诊断。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需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做好鸡粪等排泄物的清理工作,采取严格的消毒制度,选择次氯酸钠、含碘制剂、福尔马林等进行消毒,做好卫生清洁防疫等各项管理工作,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防控体系并及时采取疫苗防护措施,最主要的是要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鸡,尽可能去减少疫病在鸡场内的传播带来的损失。
(作者单
位:131300吉林省大安市大赉乡综合服务中心(大赉乡畜牧站))
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