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综合探测技术_揭开秦皇陵地宫千古之谜
- 格式:pdf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3
秦始皇陵地宫的神秘与谜团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秦朝的始皇帝秦始皇的陵墓。
秦始皇陵地宫作为秦始皇陵的核心部分,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个充满神秘与谜团的地方。
在2000年被发现以来,秦始皇陵地宫的考古发掘工作一直在进行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出现,然而,仍有许多谜团尚未揭开。
秦始皇陵地宫的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据考古学家估算,秦始皇陵地宫的总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相当于现代的30个足球场大小。
这座地宫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布局最复杂的一座。
地宫内部错综复杂,布局精巧,设计巧妙,被誉为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秦始皇陵地宫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遗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地宫中的一大亮点,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规模宏大,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秦国的军事力量和工艺水平。
兵马俑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人们对秦代历史的了解,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除了兵马俑,秦始皇陵地宫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陶俑、玉器等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具有重要意义,更为研究秦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通过这些文物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秦始皇陵地宫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揭示古代秦国的兴衰沉浮。
然而,秦始皇陵地宫的神秘与谜团并不仅限于其规模和文物。
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建造工艺、防盗机制、陵墓结构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其中最为著名的谜团之一就是秦始皇陵地宫内的铜水银机关。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设有大量的机关陷阱,其中包括铜水银机关。
这些机关被设计用来防止盗墓贼入侵,保护陵墓内的文物和尸体。
然而,至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尚未完全揭开这些机关的秘密,这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遗憾。
另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是秦始皇陵地宫的地理位置选择。
秦始皇陵地宫位于咸阳盆地的中心地带,四周环山,地势险要,被认为是一个极为隐蔽的地点。
阿房宫考古发现揭开秦代宫殿建筑之谜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壮丽的宫殿之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临潼区。
作为秦始皇陵墓的组成部分,阿房宫被认为是秦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
然而,由于历经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破坏,阿房宫的真实面貌一直是一个谜团。
直到最近的一次考古发现,才揭开了秦代宫殿建筑之谜。
本文将详细介绍阿房宫的考古发现和其对于研究秦代宫殿建筑的重要意义。
一、考古发现:阿房宫的重要构筑在最近的一次考古发掘活动中,发现了阿房宫的重要构筑元素,包括基址、地基、殿宇平台等。
这些发现为研究阿房宫的布局和建筑风格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通过对这些构筑的分析和比对,考古学家们可以推测出阿房宫的建筑规模和结构特点。
二、宫殿布局:牵引历史重现根据考古发掘的结果,阿房宫的宫殿布局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对称性。
宫殿主体分为中轴线上的前殿和后殿,前殿是接待外宾和举行宴会的场所,后殿则是秦始皇居住和政务处理的地方。
这种布局体现了秦代宫殿的典型特征,也为我们重现阿房宫的宏伟场景提供了基础。
三、建筑风格:融合多种元素阿房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多种元素,展现了独特的特色。
一方面,秦代建筑注重实用性和严谨性,体现了军事化管理的特点。
另一方面,秦代建筑也吸收了其他诸侯国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宫廷建筑。
从阿房宫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看出,其建筑采用了檐下空间丰富的楼阁式结构,以及以青石板为主要材料的地基和墙体。
四、文化意义:揭示秦代宫殿建筑之谜阿房宫的考古发现对于揭示秦代宫殿建筑的谜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阿房宫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秦代宫殿建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同时,阿房宫的发现也为研究秦始皇陵墓和秦始皇帝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它不仅仅是一座古代宫殿的遗址,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见证。
五、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面对阿房宫的考古发现,我们应当承担起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责任。
保护阿房宫遗址,修复和重建受损部分,是我们对古代建筑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秦始皇陵考古揭开历史的面纱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重要陵墓,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
自从1974年陕西省秦始皇陵考古队在西安兵马俑附近发现秦始皇陵一号坑以来,对于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一直没有停止。
这项工作不仅揭示了秦始皇陵的庞大规模和宏伟气势,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秦朝历史的宝贵机遇。
本文将对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的发现和研究进行介绍。
一、秦始皇陵的发现1974年,当时的陕西省秦始皇陵考古队在西安市兵马俑一号坑附近进行调查勘探时,意外地发现了秦始皇陵一号坑。
这个坑位于兵马俑陵园东南约1.5公里的山脚下,占地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
考古队首先发现了一批秦代兵马俑,以及大量的陪葬品,如车马、铜器、玉器等。
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吸引了众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关注。
二、秦始皇陵的规模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我们逐渐了解到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
除了秦始皇陵一号坑,还有二号坑、三号坑等多个陵坑陆续被发现。
其中,秦始皇陵一号坑是最大的陵墓,发现了约6000具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按照军队的编制,分为步兵、骑兵、战车以及将领等多个类别。
此外,陵墓还包括有土木结构的墓室、祭台、宫殿和宫庭等。
整个陵墓占地面积约为56.25万平方米,其中的建筑物分布有序,规划严谨,充分展现了秦朝的建筑技术和统治权威。
三、秦始皇陵的历史价值秦始皇陵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秦朝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陵墓的规模和豪华程度展示了秦始皇的统治力量和个人崇尚奢华的品味。
其次,陵墓中的兵马俑以及丰富的陪葬品,为我们还原了秦朝的社会生活和军事制度。
兵马俑的制作精细,栩栩如生,向我们展示了秦朝建筑和艺术的高度发展。
此外,陵墓内的文献出土也为我们揭示了秦朝的法律制度和政治体制。
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为后人研究秦朝和秦始皇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秦始皇陵的保护与研究秦始皇陵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一直是考古界的重要任务。
考古学家通过采用非破坏性的科学手段和技术手段,如地质探测、遥感技术等,对陵墓进行保护和勘探。
秦始皇陵的开发和考察情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由于其卓越的地位和重要的历史意义,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从20世纪初到现在,历经了多次考察、修缮和开发,秦始皇陵的面貌也在不断地改变着。
考察情况自秦始皇陵被发现以来,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考察活动。
1912年,一位叫做杨武之的考古学家率领着一支小队进入秦始皇陵进行了初步的勘探,也就是第一次对秦陵进行了考察。
随后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秦始皇陵也被不同的考古学家多次勘探和发掘,使得我们对秦始皇陵的规模、结构和层次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1990年代末,随着考古科技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对秦始皇陵的考察也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
1999年,考古学家们利用含量极低的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了秦始皇陵未开发部分的纪录,揭开了秦始皇陵的另一重未知面纱。
此后的几年里,考古学家们不断地挖掘、勘察,不断地推进着对秦始皇陵的探索工作。
开发情况一旦有了对秦始皇陵准确定位和影像的把握,就伴随着人们对秦始皇陵膜拜和观光的需求不断升温。
考虑到秦始皇陵的地位和重要性,秦始皇陵原址景区也于20世纪50年代对外开放。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维护和保护秦始皇陵的工作也在不断地进行。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秦始皇陵国家级文化产业集聚区计划的出现,秦始皇陵的开发工作也逐渐被放入国家层面的规划。
2005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设爆破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以保障秦始皇陵周围周边地块的开发工作。
2009年,秦始皇陵景区进行了多项升级改造,新增了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
但是,秦始皇陵的开发工作也遭遇到了各种质疑与争议。
秦咸阳市的城市化也使得秦始皇陵的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结论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其开发和考察工作也不能被忽视。
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层面的秦始皇陵规划,秦始皇陵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也必须更加谨慎周到。
公众和旅游者也应该从历史和保护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秦始皇陵的资源,体验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精华。
中国历史上最为宏伟的建筑秦始皇陵的发现与保护中国历史悠久,拥有许多千古瑰宝。
而在这无数珍贵文物中,秦始皇陵无疑是最为宏伟且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
它的发现与保护史无前例地揭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也对后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的临潼区,距离现代中国首都北京约千余公里。
秦始皇陵,也被称为秦陵,是中国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始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以其规模之大、体系之完整而闻名于世。
它是借鉴了中国古代葬礼制度的发展而建造的,代表了古代中国强大的统一力量和皇帝的权威。
然而,秦始皇陵的发现却是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
1974年,一群农民在秦始皇陵的周围挖井寻找水源时,意外地发现了一批陶俑。
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人们开始怀疑秦始皇陵的真实性并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
经过多年的努力,一座庞大而精美的地下帝国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
秦始皇陵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陵的保护工作可谓艰巨而复杂。
由于年代久远,秦始皇陵所面临的风雨侵蚀,人为盗窃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陵墓的完整性和原貌。
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秦始皇陵保护,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
通过采用综合性方法,包括环境保护、修复与维护、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措施,秦始皇陵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首先,通过对周边区域的治理和保护,建立了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游览条件并减少了对陵墓的人为破坏。
其次,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对陵墓内遗物的分析和保护方案的制定。
通过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3D打印技术等,对陵墓中的文物进行了全面保护和研究。
此外,中国政府还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项目,促进秦始皇陵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传播和保护。
例如,秦始皇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名录,这为秦始皇陵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国际合作的平台。
秦始皇陵的挖掘和发现过程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帝王,他在位期间,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国王朝——秦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他的陵墓不仅仅是一座象征着皇权的陵墓,更是一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的挖掘和发现过程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中国的辉煌历史和文化。
秦始皇陵的发现秦始皇陵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长安大学的一些考古学家深入到陕西省乾县南部的昆仑山下,他们发现了一个大型的人工山丘,探查后发现这是一座巨大的古墓。
然而,由于当时缺乏考古技术和设备,一直没有对这座墓进行挖掘。
这座古墓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
当时,陕西省考古局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终于在1990年发现了秦始皇的陵墓。
陵墓是以长方形墓庭为中心布置的。
墓庭南北长约310米,东西宽约265米。
在南侧墓壁的上部,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青铜石像库。
这个库房里面有数百件青铜的动物和器物,规模巨大,令人叹为观止。
陵墓内部结构秦始皇陵内部的结构非常复杂。
整个墓葬分成了前殿、中殿、后殿、侧殿和墓道等区域。
前殿、中殿和后殿是陵前大殿,大殿的中央是一座100多米长的宫殿。
这个宫殿是地下王宫,可以俯瞰外界,里面有皇帝的床位和宝座。
墓道是从前殿通向坑道的道路。
墓道非常长,横穿墓葬,中间有石门,以防止盗掘。
侧殿则是安置陵墓陪葬品以及用来安置秦始皇灵位的殿堂。
陪葬品的出土数量之多,品质之高,规模之大,使得秦始皇陵成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完整度最高、内容最丰富、品类最多的大型古墓。
秦始皇陵与中国历史的关系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遗产。
陵墓的发掘和研究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秦始皇和秦朝的历史,也展现了我国古代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文化水平。
墓内出土的大量金银玉器和青铜器,以及知名的兵马俑等文物,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
此外,秦始皇陵还与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都认为“死有地,死有阴司,谨慎事之,可以长享之。
秦始皇陵八大谜团七个被解开,不禁敬佩我国古人聪明智慧!秦始皇陵是中国最大的一座帝王墓穴,至今没有被挖掘,围绕秦始皇陵秘密的猜测更是令人痴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暂时不能挖掘皇陵,但陵墓里的秘密逐一被探测出来,秦皇陵的八大谜团逐一得到了证实,今天向大家介绍已经解开七大大谜团。
大图模式秦始皇陵谜团之一:地宫的深度。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说:“穿三泉”,在《汉旧仪》记载说:“已深已极”至于到底有多深,我们来看一看探测专家给的数据,当时有三位科学界的专家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于是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探测了并且推测出了地宫的深度,应该为500-1500米左右。
想象一下,这个数据非常的恐怖!根据最新的考古资料显示,秦始皇地宫的广度,往东西方向延伸的实际长度为260米左右,南北方向的实际长度在160米左右,覆盖面积高达1.46万平方米,相当于五个国际足球场那么大。
大图模式秦始皇陵谜团之二:天文陵墓。
天宫是以壁画的形式绘制的,而下面的川流是以沟槽灌入水银来表示。
因为在近些年汉代的大墓中,有这样的情况。
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可能仍保存在今日临潼始皇陵中。
”大图模式秦始皇陵谜团之三:墓中的水银海。
秦始皇陵在被发现以后,皇陵里面的大量的水银让很多的人引起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研究人员的研究深度有30米,穿过的地下水有三层,地宫的高度也被勘探出来有15米,这个高度相当于是四层的楼房的高度了。
在勘探的过程中,专家惊讶的发现,在地宫的封土堆上面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汞现象,也就是说,地宫里面有着大量的水银。
大图模式半斤只要168元秦始皇陵谜团之四:机关之巧。
《史记》中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失,有所穿进者辄射之。
”所以说,始皇陵真不是那么好进的。
在对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考古发掘过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过洞中清理发现了这种弓弩,弓弦清晰可见,整体保存较完整,秦朝军队威名也与强弓硬弩的普吉与应用有很大的关系,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武器。
文章编号:1672—7940(2004)03—0213—07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中的应用刘士毅1,袁炳强1,吕国印2,段清波3,苑守成1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863计划课题(编号2002AA132012)的部分研究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刘士毅,男,1939年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地球物理探测与技术管理。
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物探专家组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技术顾问。
(1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2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所,河北廊坊 710016)(3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 710054)摘 要:应用高精度重力、磁法测量,高密度电法测量,放射性氡气、地震、地温、测汞、核磁共振等测量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经过精心施工、综合对比分析,探测出秦始皇帝陵地宫的范围,封土堆中的细夯土墙,墓室的具体位置和西向墓道等,是近期秦始皇帝陵考古的重大发现。
关键词:秦始皇帝陵;地宫;探测;综合地球物理方法中图分类号:P631;K87818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4—04—08APPLICATION OF THE INTEGRATED GEOPH YSICAL METH ODS IN EXPLORATION OF THE UN DERGR OUN D PALACE OF EMPER OR QINSHIHUANG MAUSOLEUML IU Shi 2yi 1,YUAN Bing 2qiang 1,L U Guo 2yin 2,DUAN Qing 2bo 3,YUAN Shou 2cheng 1 (11Center of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hinese Geological S urvey ,Beijing 100037,China )(21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 ploration ,Minist ry of L and and Resources ,L angf ang Hebei 710016,China )(31The S haanxi Province A rcheology Institute ,Xi ’an 710054,China )Abstract :Integrated geophysical methods ,including high -precision gravity survey ,magnetism survey ,high -density electricity survey ,radioactivity radon survey ,seismic method survey ,ground temperature measuring ,Hg measuring and nuclear resonance magnetism method ,have been applied to explore the underground palace of Emperor QinShiHuang Mausoleum.It is identi 2fi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underground palace ,the thinner tamped wall in the tamped burial mound ,real sites of coffin chambers as well as grave pathway in the west direction through carefully digging and integrate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sh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ies in the latest exploration for Emperor QinShiHuang Mausoleum.K ey w ords :Emperor QinShiHuang Mausoleum ;the underground palace ;exploration ;integratedgeophysical method 第1卷第3期2004年6月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CHIN ESE JOURNAL OF EN GIN EERIN G GEOPHYSICS Vol.1,No.3J un.,20041 引 言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之一,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
古代地下宫殿陕西西安地宫的奇观陕西西安地宫,又称秦始皇陵地宫,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
这座地下宫殿位于秦始皇陵的东南方,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被誉为“地下宫殿”。
它的发现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地宫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一支考古队在秦始皇陵附近进行勘探工作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地下宫殿。
这座地宫占地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由四个大厅和一条长廊组成。
整个地宫的结构非常复杂,建筑工艺精湛,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地宫的入口位于秦始皇陵的东南方,通过一条长廊进入地下宫殿。
长廊的墙壁上刻有精美的壁画,描绘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宫廷仪式。
进入地下宫殿后,人们会被宽敞明亮的大厅所震撼。
每个大厅都有不同的功能,有的是宴会厅,有的是祭祀厅,还有的是储藏室。
大厅的墙壁上装饰着华丽的壁画和雕塑,展示了古代中国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地宫的最大特点是其建筑结构的复杂性。
整个地宫由数十个大型石块组成,这些石块被精确地切割和拼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坚固而稳定的建筑体系。
这种建筑技术在古代是非常先进的,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建筑才华和工艺水平。
地宫的发现对于研究秦始皇陵和古代中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地宫中的壁画和雕塑为研究古代中国的艺术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地宫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器物,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等,这些文物为研究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然而,由于地宫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的复杂性,目前地宫并没有对外开放。
考古学家和专家们正在努力保护和研究这座宝贵的古代建筑遗址,希望能够更好地展示给公众。
同时,地宫的发现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秦始皇陵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对于解开秦始皇陵的谜团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陕西西安地宫作为古代地下宫殿的奇观,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才华。
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了解古代中国的机会。
未解之谜考古学家发现的中国上下五千年最神秘的古墓未解之谜:考古学家发现的中国上下五千年最神秘的古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众多的古迹和文化遗产。
考古学家们在全国各地进行着不懈的发掘和探索,寻找着古代文明的蛛丝马迹。
然而,在这些考古发现中,一些古墓仍然困惑着专家们。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古墓因其神秘性而备受瞩目,至今仍然未解。
本文将为读者们揭开其中几个神秘古墓的面纱。
一、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宏伟的陵墓之一。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其中包括了兵马俑的制作和陵墓的建造。
秦始皇陵的内部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揭开,主要原因是陵墓内充斥着丰富的宝贵文物,而且形势复杂。
这给考古学家们的发掘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秦始皇陵的设计与建造几乎无与伦比,巧妙的通道和防护系统保护着陵墓的封闭性,让考古学家们望而却步。
尽管有许多谜团尚待解开,但秦始皇陵的发掘工作将继续进行,相信未来我们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秦朝的历史。
二、大汉西汉南越王墓广东省深圳市的大汉西汉南越王墓是中国历史上保存完好的西汉时期墓葬之一。
该墓是南越国的末代国王赵建陵的陵墓,也是中国现存墓葬中最完整的汉代墓葬之一。
大汉西汉南越王墓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墓主的身份和墓室的建造。
墓主赵建陵是南越国的最后一位国王,其墓葬的建造受到了汉文化和南越文化的深刻影响。
墓室内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和陪葬品,其中包括了玉器、铜器、陶器等珍贵的文物。
考古学家们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装饰和布局,这些装饰和布局可能与南越文化的特殊性和宗教信仰有关。
然而,南越文化的具体内容至今仍然未能完全解释清楚,这也是大汉西汉南越王墓备受关注并且至今未能解开的谜题。
三、新疆楼兰古墓新疆是中国西北的一个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新疆的罗布泊盆地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系列楼兰古墓,这些古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国应用高科技探测秦始皇陵地宫布局之谜告破--------------------------------------------------------------------------------本报讯记者高明“秦皇陵地宫就在封土堆下!”昨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秦始皇陵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技术成果验收会上,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宣布,通过最新遥感考古和物探勘查表明,中国第一个帝王陵园的布局之谜已经解开。
据悉,该项目为国家“863计划”之一,这是我国首次将考古工作纳入该计划,这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对西安秦始皇陵所进行的资金投入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地下考古勘察工作。
此次考古探测于去年底启动,主要采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不会对秦始皇陵地宫产生损害,特别是高光谱遥感考古在国际上是第二次采用,而在国内还是首次。
墓室约一个足球场大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
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
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
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
“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
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
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我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
”段清波介绍,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
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环境所工程师周小虎给记者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元月初,秦始皇陵区气温降至零下12摄氏度,封土堆上的石榴树正常开花结果,而在封土堆南墙外的石榴树却冻害严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差别特别明显。
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技术与方法探析考古学是一门通过对文化遗址、古代墓葬以及其他人类活动遗迹的发掘和研究,以重建历史和文化进程的学科。
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遗址之一,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众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析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技术与方法。
一、地理勘测在开始实地考古调查之前,地理勘测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地理勘测是通过对陵区地形、地貌以及地下水位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以确定最佳的考古发掘区域和方案。
针对秦始皇陵,地理勘测可以辅助考古学家确定陵区的大致范围,有助于在后续的考古发掘中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二、非破坏性调查技术非破坏性调查技术是一种可以在不破坏考古遗址的情况下获取信息的方法。
在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中,使用非破坏性调查技术可以帮助考古学家了解地下结构、发掘古墓、探测出可能存在的文物和遗物,从而为后续的实地发掘提供指导和依据。
目前常用的非破坏性调查技术主要包括地下雷达、电阻率测量和地磁测量等方法。
地下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在地下物质中传播的特性来探测和测量地下结构的一种技术。
通过发射无线电信号,并根据信号的反射和回波,可以获取地下物质的分布和特征信息。
在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中,地下雷达可以用来探测可能存在的墓室和通道等结构,为实地发掘提供重要线索。
电阻率测量是一种通过测量地下物质对电流的阻力来获得地下结构信息的方法。
不同类型的地下结构具有不同的电阻率数值,通过测量电阻率的变化,可以推测地下是否存在不同类型的地层或结构。
在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中,电阻率测量可以用来确定可能存在的陵墓结构,以及墓葬周围的地貌特征。
地磁测量是一种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方法。
地磁场会受到地下不同物质和结构的影响,在测量地磁场强度和变化的同时,可以推断地下是否存在诸如墓穴、地下室等结构。
在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中,地磁测量可以提供古墓和地下遗址的大致位置,并为后续的发掘工作指明方向。
三、实地发掘方法实地发掘是考古学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获取实际文物和遗址的关键环节。
秦始皇陵地宫深度揭秘秦始皇陵地宫深度揭秘一、秦陵地宫考古揭密据《汉旧仪》记载,丞相李斯曾向始皇帝汇报陵寝的建设情况时说:“承相(李)斯昧死言:‘臣所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己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
’制曰:‘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其旁行三百丈乃至。
’”也就是说,当初始皇帝陵地宫选址时曾经经过变动,据此,有些学者推测现在的始皇陵封土下的地宫并非真正的墓室所在,更有人臆测始皇帝的墓室在南部的骊山里,且与现在的地宫间相连通,每逢夏季暑热时,承放始皇帝圣体的棺椁便顺着这一通道进入骊山避暑,平时则安卧于现封十下的地宫内。
那么,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从2002年12月份开始,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秦始皇帝陵区进行物理探测,这一课题并被列入国家“863”高科技计划。
本次探测动用了重力法、磁法、电法、放射性法、弹性波法、核磁共振法、地温法、测汞法等8大类22项物探手法,物探显示了由于地宫开挖后回填夯上引起的明显重力异常等现象,专家们在排除了基底异常的可能性和消除了封土堆本身引起的异常后,获取了只有可能由于地宫开挖和封土堆中的细夯土墙等引起的重力剩余异常,同时采用磁法、测汞法、弹性波法及航空遥感等的分析数据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在物探的同时,考古工作者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厚达四五十米的封土堆上艰难地用洛阳铲持续地进行验证工作,从而以物探和考古勘探的手段证明了秦陵地宫就存在于现封土堆下。
墓圹当初开挖的主体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且开挖范围和墓室均呈长方形;在墓室的四周这一开挖范围内为精细夯筑的夯土宫墙,墙的主体范围东西长145米、南北宽125米,墙距现封土表面最浅处仅l米左右,夯土墙向下深约三十米。
这一围绕墓室夯就的细夯土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无疑是秦始皇帝陵园的一个创举,它有可能是历史文献上记述的“中成观游”一类的庞大建筑物。
墓室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空间高度15米。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发现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关注和探索的重大考古遗址。
秦始皇陵的发现和考古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古代秦文化的神秘面纱,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研究对象。
本文将介绍秦始皇陵的发现过程以及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
一、秦始皇陵的发现秦始皇陵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74年。
当时,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一个农田里,一群农民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带有字迹的土块。
经过专家的进一步鉴定,这些字迹被认定为篆书,而且内容与秦始皇陵相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随着进一步的勘探和发掘,秦始皇陵的面纱被逐渐揭开。
二、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1. 兵马俑秦始皇陵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就是兵马俑了。
1974年后,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附近发现了大量的兵马俑,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
这些兵马俑以其精细的雕刻和数量之多而闻名,是中国古代陶俑艺术的杰作。
兵马俑的出土不仅揭示了秦代的军事力量和统治体制,还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 宫殿遗址在对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一些宫殿遗址。
这些宫殿遗址的规模和建筑精度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发现了大量的瓦当,这些瓦当揭示了秦代建筑的工艺和风格。
3. 文物器皿除了兵马俑和宫殿遗址,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中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器皿。
这些器皿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为研究秦代文化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4. 墓葬结构通过对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人们对于秦代的墓葬结构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秦始皇陵的墓葬结构庞大复杂,由一系列坑道和殿宇组成。
这些坑道和殿宇的建筑材料、布局等细节都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建筑工艺与水平。
三、秦始皇陵的意义秦始皇陵的发现和考古发现对于研究秦代历史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秦始皇陵的发现为研究秦代建筑、军事与政治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通过对陵墓结构和文物的研究,研究者可以了解到秦代建筑和工艺的特点,揭示秦代军事力量的强大以及秦统一六国的政治手段。
解密,秦始皇陵存在的神秘地下都市竟通往地狱?本文导读: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
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其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
通过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
司马迁说“穿三泉”,《汉旧仪》则言“已深已极”。
说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极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呢?尽管这一推断悬殊太大,但却首开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奥秘的先河。
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
根据最新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深。
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
这样推算下来,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
这个数据应当说不会有大的失误,这是依据目前勘探结果推算的。
但是否如此尚有赖于考古勘探进一步验证,考古学家在其中发现了地狱。
地狱真的存在吗?在秦始皇陵中发现了,地狱,又称阴间,被一些人认为是人死后灵魂会到的地方。
地狱的观念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观念中,如佛教、印度教、现今的犹太教和基督宗教中的一些派别、伊斯兰教等。
而原教旨主义的犹太教派别则并不承认地狱的存在,认为其是受异教观念影响而产生的异端概念。
地狱特指囚禁和惩罚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说是阴间的监狱和刑场。
地狱(梵语naraka)十八泥犁纤中,列有十八个地狱,何等为十八呢?就是光就居、居虚略、桑居都、楼、房卒、草乌卑次、都卢难旦、不卢半呼、乌竟都、泥卢都、乌略、乌满、乌藉、乌呼、须健居、末都干直呼、区通途、陈莫。
这些都是梵音,全部是一些刀兵杀伤,大火大热、大寒大冻、大坑大谷等的刑罚。
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考古勘察中国专家近日开始采用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考古勘察,以揭开缠绕人们心头上千年的秦陵地宫之谜。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伟的帝王陵园,陵园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
专家估计如果使用传统的考古方法,如此大规模的考古探测至少需要200年的时间。
对于地宫,除了进行发掘外,很难解开其具体位臵、大小和埋藏深度等问题。
此次探测主要采用遥感和地球物理化学探测技术,将不会对秦始皇陵地宫产生损害。
专家们使用的具体方法有:地面弹性波法、磁法、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重力法和测汞法。
对于充满神秘色彩的秦陵地宫,专家们将利用三维推断技术判定其存在依据(即参数依据),确定地宫的边界、形状、结构、埋藏深度、是否坍塌等信息。
并将证实《史记》中记载的“穿三泉”、“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等说法。
据参与这一科技课题的专家介绍,中国在以往的考古实践中一直进行着现代化、科技化的努力,航空遥感等技术逐渐运用到了考古领域。
此次对秦始皇陵进行遥感等现代技术的勘测,对于推动中国考古事业先进工作方法的运用有重要意义。
但有的专家对于这种方法仍持保守态度。
文物保护专家刘云辉说:“遥感等技术虽已广泛应用其他领域,但它只能检测出‘异常’情况,在缺少基本参数的情况下,仍然要靠传统的考古方法来开展工作。
”据悉,这次勘测是秦始皇陵考古探测中资金投入最多和技术水平最高的项目。
勘查工作已被列入中国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国家863计划。
勘察工作的一期工程将在2003年9月结束,届时,人们对秦陵地宫将会有一个新的认知。
(完)千百年来,对秦始皇陵地宫的猜测从未中断过,但这些都有待考古证实。
经过对秦皇陵一年的无损探测,科学家和考古学家都认为,秦陵地宫就在封土堆之下,距离地面30米左右。
一直存疑的地宫是否被项羽所破坏的推断也得到可靠证实,地宫至今没有坍塌,没有进水,秦陵地宫的秘密被微微地掀起了一个边角。
2002年,科技部首次在“863”计划中设立了《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研究课题。
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考古学家重新勘测秦皇陵,五大惊奇震
惊世界
横跨300丈的地下阴兵,历经2000年长明不灭的人鱼油灯,流淌在地下百吨水银的山川湖海,这些都是自古以来世人对秦始皇陵的诉说。
为了破解秦始皇陵的这些传说,2002年考古学家们对秦始皇陵又进行了一次全面勘测,竟然意外发现了五大惊奇事件,秦陵究竟如何做到2000年依旧屹立不倒?
超越时代的地下水渠和引领千年的拱旋技术经历上千年又究竟有没有被盗?
水银河下阴兵出巡的故事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当年在骊山脚下发现的三个兵马俑坑,而他们则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但是这三个兵马俑坑距离秦始皇陵足足有1.8公里。
为何这些兵马俑坑会离秦始皇陵墓那么远?那么秦始皇陵又究竟有多大?
为什么说九层妖塔的原型在秦陵地宫?在历史中究竟有没有过这种诡异的记载?
地宫中的祭坛又究竟是什么用处?
真相到底是什么?这座耗费数千万人力量建成的陵墓里面究竟埋
藏着什么?大家所说的五大奇迹是什么?秦始皇到底为什么迟迟不能开墓?。
收稿日期:2004-02-06作者简介:赵国隆(1934-),男(满族),辽宁大连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杂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探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地质勘探及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北京市德外黄寺大街24号院21号楼,glong865@vip.si na.c om 。
采用综合探测技术,揭开秦皇陵地宫千古之谜赵国隆1,李常茂2(1.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北京100011; 2.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北京100035)摘 要:秦始皇陵是我国最大的帝王陵园。
据古书记载,秦陵地宫墓室内珍宝无数。
国家863计划项目之一,采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探测,解开了秦陵地宫的位置、布局之谜。
为进一步勘测地宫墓室内都有些什么东西,提议在不破坏墓室结构和原文物保存环境的前提下,采用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孔或井巷)和影像技术(蛇形机械人等)综合探测方法,深入到地宫墓室里探查,为钻掘工程开拓地下考古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考古;秦始皇陵;地宫;遥感;地球物理;钻掘工程;机械人中图分类号:K854.1;P6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7428(2004)04-0001-03Use C om prehensive Tech.to Reveal Eternal Secrets of Underground Palace of Qinshihuang Mausoleum/Z HAO Guo long 1,LI Chang mao 2(1.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 fic Drilling Engineering Center ,Beijing 100011,China; 2.Consultation and Re 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Beijing 100035,China)Abstract:Qinshihuang Mausoleum is the largest one of Emperor Mausoleums in our country.According to the hi storical records,there are great deals of treasures in the underground palace of Qinshihuang Mausoleum.One of 863national projects used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geophysical technology to detect Qinshihuang Mausoleum,and revealed the secrets about the position and arrangements of underground of Qinshihuang Mausoleum.The proposal that the further detection to see what in the underground palace should be done with drilling or tunneling technology companied with i mage technology,such as snake patterned robots,to keep the original 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s from being destroyed is put forwards.New thoughts of using drilling and tunnel ing method for archaeological survey are offered.Key words:archaeological work;Q i nshihang Mausoleum;uderground place;rmote snsing ;geophysics;drilling and tunneling engineering ;robot1 秦陵宫墓千古之谜公元前210年夏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50岁的秦始皇死在了他东巡的路上。
公元前209年,胡亥继承了大秦帝国皇位,史称秦二世。
胡亥下令把正在修建阿房宫的70万民夫调到了秦始皇陵的工地。
随后,秦始皇被安葬在了这座前后修建达38年的陵墓中。
当时全国的总人口不过千万,修陵顶峰时期就用工达70多万人,占到了全国总人口近1/10。
可见,当年的工程量是多么的巨大!2000多年过去了,显赫一时的秦始皇陵如今只剩下了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包,耸立在陕西省临潼县的骊山脚下。
这就是秦始皇陵的封土堆(见图1),位于陕西省临潼县东5km 的下河村附近,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南高北低,面积56 25km 2,是我国最大的帝王陵园。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帝王陵墓的宝藏可以与秦始皇陵相比。
秦始皇陵冢像一座耸立的山丘,呈四方锥形,现图1 秦始皇陵外貌高76m,周长2000m 。
陵园分内外两城,外城墙东西约940m,南北约2165m,内城墙东西约580m,南北约1355m 。
史记∀秦始皇本记 记载,秦陵地宫挖得很深,直到地下水层,用铜液浇灌,并涂以丹漆,上面再放棺椁。
地宫中有文武大臣的位次,并有大量的珍宝器皿,珍禽异兽。
地宫门上置有弩机暗器,以防盗12004年第4期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掘。
墓室顶上绘有天文星宿图像,地面则仿真山岳九州的地形,又灌注大量的水银做成江河大海,以机械动力使之川流不息。
用娃娃鱼脂肪做成的蜡烛能燃烧很长的时间。
可是,至今为止,没有人知道秦始皇陵地宫是否真的像 史记中所描述的那样。
据古书记载#地宫硕大无比,坚固异常,内藏珍宝无数∃。
1974年3月,皇陵东侧兵马俑坑被发现,让成百上千个比真人还要高大的陶俑横空出世,这只是秦陵附属品中的一部分,已经震惊了整个世界,它已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秦始皇生前所作的事,超乎常人的想像,这位帝王死后留下的陵墓,必然是扑朔迷离。
秦始皇陵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大一个未知数。
秦始皇陵的发掘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注意。
2 秦陵地宫千古之谜已浮出水面有关秦始皇陵地宫的争论由来已久,地宫是否在封土堆下?地宫是否被项羽或者其他人盗过?地宫的格局结构是否如同史料所记载?一直难有定论的重要原因是缺少考古的证据。
如果能挖开地宫,所有的秘密都将昭然于天下。
然而,秦始皇陵为世界重要文化遗产,地下埋葬物异常丰富,现有的文物保护手段尚不能使出土文物得到妥善保存,在此前提下,考古界的观点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秦始皇陵地宫都将深藏于封土堆下以神秘面对世人。
秦陵考古工作始于1962年,曾绘制了陵园平面图。
1982、1987年曾进行过两次地球物理方法探测,也曾发现过异常,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所限,未能揭开秦陵地宫之谜。
经过40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在秦陵封土堆周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内城和外城两重较大的且相互套合的城墙,外城墙以内的面积约2 13km2,构成了秦始皇陵的核心区域,目前已发现的主要遗址和遗迹有帝陵封土、铜车马坑、寝殿、便殿、陪葬墓区、珍禽异兽坑、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等。
这些重要的发现也仅是秦陵的#冰山一角∃,仅秦陵外城以内就有130万m2未经过文物勘探,其中约有30万m2的范围为村庄所覆盖。
在外城以外目前已发掘和探明的重要遗址有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铜鹤坑、鱼池遗址、石铠甲加工场和大片的建筑遗址。
从已发现的遗址等分析,在面积约17.5km2范围的地下应有大量遗迹分布,是与帝陵核心区密切相关的文物遗址密集区。
但由于条件所限,秦陵外城以外只勘探了很小一部分,地下文物情况不完全明了。
秦始皇陵全貌见图2。
图2 秦始皇陵外貌(南部,以陵寝为中心)平面放大图地宫作为秦始皇陵的核心宫殿,它的价值将不可估量。
几十年来,人们始终没有探明它的准确方位。
为解开秦始皇陵地宫之谜,于2002年我国第一次将考古工作纳入了国家863计划,拟搞清地宫到底在不在封土堆下面,埋藏有多深,地宫结构尺寸是多少,特别是墓室坍塌进水了没有等。
在#考古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项目实施中,采用了高光谱技术、红外遥感技术、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法、重力测高密度地法、可控源音频大地地磁法、音频大地电磁法、核磁共振法、弹性波法、测汞、测氡、测温等物探、化探技术,经一年多时间的探测、试验、验证,终于解开中国第一个帝王陵园布局之谜(见图3)。
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的核心。
通过探测,取得了与地宫建筑位置、埋深、大小、形状有关的有价值的信息。
探测表明,秦始皇陵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体现了#千古一帝∃的气派。
不久前,对第一期工作的探测成果进行了验收。
探测取得的主要信息如下。
图3 秦始皇陵区示意图(1)地宫石制墓室位于封土堆之下,距地面深2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4年第4期35m,地宫开挖范围主体:东西长约170m,南北宽145m,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m,东西长约80m,南北宽约50m,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
(2)封土堆下墓室周围有一道极厚的宫墙。
宫墙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厚56cm。
夯土墙高约30m,宽8m,东西长约145m,南北宽约125m,南墙宽16m,北墙宽22m。
在土墙内侧还有一道石质宫墙。
宫墙坚固,墓室没有进过水,未坍塌。
关中地区曾遭受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与宫墙的坚固程度密切相关。
这种宫墙前所未有发现,是一种崭新的#秦陵式∃的墓葬形式。
(3)证实了地宫内存在水银异常,且呈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的分布,水银异常反应面积达12000m2。
这也许印证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记载。
汞气可使入墓尸体和葬品长久不会腐烂且可毒死盗墓者。
(4)东西各有一条墓道,而通常帝王墓道皆为东西南北共4条。
这一新发现也许印证了秦始皇本来就是个怪人。
(5)陵墓周围地下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它约千米长,底部由厚达17m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m宽的黄土夯成,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保护了墓室不受水浸。
3 用综合探测技术,深入到秦皇陵地宫墓室内考查秦皇陵考古项目第一期工作已胜利完成。
勘探结果搞清了秦皇陵地宫布局,包括其位置、埋深、大小、形状等重要信息。
但墓室内藏有何种珍宝文物以及是否被盗仍然是个谜。
就现在我国的能力,秦皇陵地宫是能够很好地发掘出来,但因为我国对文物保护的技术水平还不够,所以暂时不能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