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课堂案例曹芳.doc
- 格式:docx
- 大小:16.69 KB
- 文档页数:2
平行线的性质课堂案例曹芳.doc
1、初中数学课堂案例——平行线的性质海门市树勋初级中学曹芳一、案例实施背景本节课是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周笔者在农村学校上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3节内容——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讨论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进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沟通的学习形式是培育孩子主动参加、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索”、
2、“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仔细思索、主动探究,主动获取数学学问,从而促进学生讨论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互相协作讨论,培育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三、探究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数形结合,探究性质1、画图探究,归纳猜测教师提要求,学生实践操作: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统一采纳阿拉伯数字标角〕教师提出讨论性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同位角角的度数数量关系教师提出讨论性问题二:将画出图中的同位角任先一组剪下后叠合。学生活动一:画图----度量----填表----猜测学生活动二
3、:画图----剪图----叠合让学生依据活动得出的数据与操作得出的结果归纳猜测: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度量的角存在误差,比方说有个学生的结果如下表: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同位角
∠1∠5∠2∠6∠3∠7∠4∠8角的度数42°43°21°21°35°36°63°63°数量
关系不等相等不等相等这位学生就很郁闷的坐在那不动笔了,师:怎么了,遇到什么问题了呢?生:这些同位角的关系怎么有相等,也有不等的呢?而且这时发觉其他学生也有类似的问题。师:请同学们结合这两个问题得出猜测,猜测的结果不肯定是正确的,但是通过证明是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生:同位角相等。另一生:同位角不相等。那到底谁对的呢?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测,让学生
4、直观感受猜测。生齐答: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四、成果与反思:数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究与获取学问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学问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学问,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索,更好地感受学问的价值,增添应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看法、价值观”方面的体验。这节课的教学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1、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
的角色从学问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与共同讨论者。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导师、伙伴、甚至成为了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导引学生活动外,还要仔细倾听学生“教”你他们活动的过程和通过活动所得的学问或方法。
2、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5、跟老师学转变为自主去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学问的层面上,而是站在讨论者的角度深入其境,不是简洁地“学”数学,而是深入地“做”数学。3、课堂气氛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
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削减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商量”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胜利的方向,推断发觉的价值。总之,在数学教学的王国里,教师只要为学生布置好和谐的场景和明晰的路标,然后就让他们自由地快活地去探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