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2
2020·5(上)《科技传播》
110
作者简介:刘雪瑶,记者,安徽广播电视台,研究方向为媒体研究。
浅析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
刘雪瑶
摘 要 文章在简单说明“蝴蝶效应”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其产生原因与产生影响两方面出发,对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新媒体传播中“蝴蝶效应”的对策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蝴蝶效应;法律法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58-0110-02
1 “蝴蝶效应”概述
“蝴蝶效应”是由美国著名气象学专家洛伦兹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
简单理解,就是一只南美蝴蝶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美国德克萨斯州便会刮起一场龙卷风[1]。
这是用比喻的方式,说明结果直接受到初始值稳定程度的影响,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气象学中。
而伴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蝴蝶效应”也开始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中“现身”。
基于新媒体传播所产生的“蝴蝶效应”,指的就是某一家媒体发出的新闻,经过多家媒体反复报道,同时又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之后受众呈倍数增长,信息传播所产生的叠加效应也不断发酵,舆论范围迅速扩大,最终使得传播受众远远超出预期,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与新闻传播初衷完全不同的社会效果。
2 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分析
2.1 产生原因
2.1.1 追焦点蹭热度,产生联动传播
新媒体时代资源共享,新闻有首家无独家[2]。
当一则新闻由多家媒体报道后,就会在网络平台形成一定的热度。
在各大媒体的共同推动下,热点很快成为爆点,引爆全网,并产生联动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态势。
2019年新媒体业界轰动一时的新闻之一,要数咪蒙风波了。
2月21日,咪蒙微博被永久关停,咪蒙正式注销微信公众号“咪蒙”。
随后,各大新媒体展开了对咪蒙现象的讨论:经济观察网发表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刷屏:咪蒙式精神消费降级”; 新京报发表评论“《寒门状元之死》是‘权健式文字保健品’”;自媒体“段段侃侃”发布文章“究竟是‘咪蒙’,还是让大众‘迷蒙’”;甚至人民日报官微号也发表了微评“自媒体不能搞成精神传销”。
在多方媒体的烘托下,咪蒙话题成为当年2月前后最热的话题之一。
微博话题“咪蒙
微博永久关停”,阅读量达到2.2亿,讨论3.4万。
在高“热度”的关注下,咪蒙系“退场”,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人对自媒体的重新认知。
当下,许多新媒体通过“算法推荐”方式,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全网热点进行分析和追踪,其代表有《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
所以,新媒体时代,热度新闻很容易就能聚集媒体的关注,也更加容易产生联动传播效应。
2.1.2 网民为“先锋者”
有一种说法:“这个时代有一个强大的群体,名字叫‘网民’”。
近几年,信息传播的便利化降低了新闻的成本,新闻环境垄断地位的格局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不同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中信息的传递过程不再单一,受众也不再只是被动接收者,反而他们也会参与到新闻的传播当中去。
俗话说,一传十,十传百。
当人人皆媒体后,就增加了传播效果的不可预知性。
如今,很多平台之间都构建了“分享”功能这一联动“桥梁”。
以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分享”模式举例,一位读者A 在《新浪新闻》上看到一则消息后,将它发到了个人微博上。
读者B 看到后,又将微博上的内容进行二次转发。
读者C 是微信习惯用户,他接着就将该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读者D 是读者C 的微信朋友,他看到读者C 的朋友圈后,又把这条内容分享到了自己的微信群里。
在这个微信群里,每一个群友,又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分享者N。
从读者A 到分享者N,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在分享和转发的过程中,对原始内容加入主观意识,并进行二次创作。
这样一来,原始信息的传播过程,网民担当了主要角色,而最终的传播结果也不是任何一个中间传播者能够左右的。
2.2 产生影响
2.2.1 谣言还是真相?
在“蝴蝶效应”的推动下,新媒体传播中的信息与事实真相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在全
2020·5(上)
111
信息科技探索
网乃至全社会范围内引发负面舆论风潮[3]。
当这种“蝴蝶效应”出现后,就会让人们产生“谣言还是真相”的疑惑,如此一来,会给公共安全增加隐患。
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网上流传出双黄连口服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单纵茶、雄黄等可以抗新冠病毒,甚至还有人说红外线测温仪对身体有害。
人们关注的热点也就是媒体的焦点,一夜之间,网络上就充斥着关于“病毒良药”新闻。
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些信息成为很多人的“精神良药”,人们产生了囤药的恐慌,连夜排队去买药。
一时间,各大药房的这些所谓“良药”都被一抢而空。
好在谣言止于智者,很快,这些谣言就被科学 辟谣。
同样,也有正能量新闻,却被扭曲解读。
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了被网民称为“2020年最治愈的瞬间”的照片:一位医生在护送一位87岁的患者做CT 的途中,停下来让这位老人欣赏了一下久违的日落。
这一幕感动了很多人,相关报道也很快成为了热聊话题。
就在大家被这一温暖瞬间感动时,网上质疑的声音也频频出现,很多网友认为这张治愈照片是摆拍。
但这一回,媒体没再站到网友一边,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大家都无比珍惜这难得的“温暖”。
新华网客户端发表文章《“陪病人看日落”系摆拍?当事人:我们是来救人的,不是来拍照当网红的》;梨视频对当事人进行了电话采访并制作视频《医患看夕阳张片拍摄者:不是摆拍,当时陪患者去做检查》;澎湃新闻发表文章《对话带老人看落日一生:老先生一个月未见阳光,说夕阳蛮好》。
无论是谣言还是真相,它们所产生的“蝴蝶效应”都不是一个人所能掌握和控制的,最终,还是真相覆盖谣言。
2.2.2 煽动引发网络暴力
最早用影视手段展现“蝴蝶效应”的作品,要数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
电影讲述都市白领叶蓝秋因为一件公车不让座的小事,而引发了“蝴蝶效应”般的网络暴力,以致最终被逼到生活死角的故事。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开放性、自由度更高,且在与网络技术相互融合下,也使得新媒体网络具有较高的虚拟性。
有人说,如果在网名后面要强制附上该网友的家庭住址、单位等信息,网络评论就能温柔些。
确实,没有多少人会在意网上评论几句话的后果,但这些评论,往往对于当事人来说,却字字扎心。
如果有失实的语言出现,就更会产生严重的伤害。
网络是虚拟的,但也是透明的,个人信息一旦被公开,就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甚至引发恶性网络暴力事件。
毋庸置疑,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会引发网络暴力,不得不被 重视。
3 应对新媒体传播中“蝴蝶效应”的策略
3.1 加强相关法律约束
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关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基础保障,因此本文认为,在应对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时,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从法律角度对新媒体传播进行规范和有力约束。
2017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首次对互联网社交平台群组中群主的责任进行明确,施行“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
在新浪微博上,实施了用户实名制,所有登录进入微博的用户均需要通过面部识别等多种方式进行身份认证。
不仅如此,按照相关规定,如果有人在微博上发布不实信息且该信息的转发量达到500次以上,则信息发布者将会受到法律处理。
3.2 制定突发应急预案,扭转效应方向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步发展,公民自主意识愈发强烈,当舆情发生时,意味着事件的“蝴蝶效应”已经产生。
此时,一味封锁消息,只会引发各种谣言与不实信息,产生更多的社会恐慌。
为此,本文认为,在应对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时,我国也需要围绕突发事件的自身特性,制定出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4]。
第一时间制定危机公关对策,同时公布事实真相,用真相引导“蝴蝶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这其中,就要求新媒体运营方,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公关能力和监控实力。
在网络舆论舆情产生后,运用大数据分析,迅速对其进行实时监督和管控,把负面效应降到最小。
综上所述,由于新媒体传播具有较强的联动性,且受新媒体开放性的影响,导致信息传播过程中“蝴蝶效应”出现。
在该效应的影响下,新媒体传播中极有可能出现事实真相被歪曲或是引发网络暴力等事件。
因此,新媒体的发展与壮大,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同时,积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注重对网络舆论舆情的正确引导,新媒体传播才能够获得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雄.蝴蝶效应背后的逻辑[N].安康日报,2019-12-23(007). [2]赵书明.自媒体作者如何在公众热点中发出个性爆款——以
亮天的《今日头条》华为事件爆款文为例论述[J].新闻爱好者,2020(3):50-52
[3]韩佳瑶.基于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分析
[J].电视指南,2018(10):144.
[4]于洋.西部高校应对新媒体传播环境的策略[J].科技传播,
2018,10(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