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代早期的“多余人”——奥涅金、毕巧林
- 格式:pdf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1
299
文|高 越
二、三十年代早期的“多余人”——奥涅金、毕巧林
摘要:“多余人”形象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具体而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俄罗斯解放运动中贵族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提出了“谁之罪”这个根本性问题。
主要人物形象奥涅金(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毕巧林(Печорин).
关键词:多余人;贵族;奥涅金;毕巧林
一、早期的“多余人”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1、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代背景“多余人”出现于制度落后、阶级矛盾尖锐的十九世纪,在这种局势下,俄国的贵族青年群体在阶级立场上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少数先进的爱国人士,要求废除守旧的农奴制,他们渴望改变祖国和民族的落后面貌,与沙皇专制政府作斗争,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开展革命运动,其中以“十二月党人”(Декабристы)和赫尔岑(А. И. Герцен)等人为代表。
他们虽然有脱离广大劳动人民的致命性弱点,但因其具有很强的革命性,仍然是贵族革命阶级中的精英。
还有一些落后守旧的贵族青年,则追随沙皇政府,固守本阶级的既有利益,维护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和落后的农奴制度,他们则是贵族阶级落后的一部分。
第三类贵族青年人数众多、队伍庞大,他们感觉得到政治上的动荡、社会的变动,既不满足于现实,厌恶落后腐朽的沙皇专制体制,又脱离广大劳动人民、远离革命,这类人就是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
奥涅金和毕巧林属于早期的“多余人”,奥涅金是“多余人”形象的始祖,十九世纪初的俄国刚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国家却依然处于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统治之下,奥涅金正是生活在两种制度矛盾凸显、新旧制度交替的时期。
而毕巧林生活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这是俄国专制统治最黑暗最严酷的年代。
但在这样的反动年代下,毕巧林和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看不清出路,没有方向,因而他比奥涅金更加狂热、更具破坏性。
2、代表作家的文学创作历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 С. Пушкин,1799-1837)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从小热爱文学,曾两度被流放,最终在沙皇政府的策划下,在决斗中死去。
1830年普希金创作了《叶甫盖尼・奥涅金》,在小说中表达了对个人主义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文学传统,使奥涅金这一形象更具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М.Ю.Лермонтов,1814-1841)生长在俄国历史
上统治最黑暗的时代——尼古拉一世时期,莱蒙托夫在1837年开始构思《当代英雄》,单行本于1840年正式出版。
二、奥涅金、毕巧林的性格特点1、奥涅金的性格特点
叶甫盖尼・奥涅金出身贵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个不折不扣的“Учёный малый нопедант”[1], 少年时期他生活在纸醉金迷里。
后来受当时的时代氛围、崇尚自由的启蒙思想以及拜伦歌颂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诗歌的影响,奥涅金开始厌倦这样奢靡却没有意义的日子,他抱着改变自己的愿望来到乡村,但落后的贵族式教育没能教给他任何实际工作的能力,贵族阶级好逸恶劳的习性又深深地影响着他,最终奥涅金还是一事无成,因而变得更加苦闷、忧郁。
在乡下的庄园,奥涅金义正言辞、冠冕堂皇地拒绝了朴实少女达吉雅娜热烈真挚地追求,并在与好友连斯基的决斗中打死了自己的好友。
伤心悔过之下,奥涅金出国游历,却在回国后与已成人妇的达吉雅娜在舞会上重逢,他发现自己对达吉雅娜有着强烈的爱意,并对她展开追求,尽管达吉雅娜也爱着奥涅金,但是她无法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不能对不起自己的丈夫,于是拒绝了奥涅金。
奥涅金先是拒绝了淳朴的乡下姑娘达吉雅娜,随后却爱上了端庄的贵妇人达吉雅娜,说明奥涅金与他所厌恶的贵族阶级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反映出奥涅金人性中轻浮、自私的一面,虽然可以肯定他对达吉雅娜有着强烈的爱,但也难免有追求无需负责任的婚外情之嫌,他终归摆脱不了他骨子里的劣根性。
”
[12]
小说中的奥涅金与女主人公达吉雅娜的共同点是都对俄国社会抱有批判的态度,这也是他们爱情发展的基础。
但与达吉雅娜忠实自己做人的原则、必要时能够牺牲个人利益的光辉形象相比,奥涅金就表现得自私利己一些,在达吉雅娜结婚之后,仍然以爱情的名义追求她,甚至为了一点小事、为了所谓的自尊就与好友决斗。
两人性格特点上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更深刻地揭示了做人应该超越狭隘的自我,以期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奥涅金身上准确地体现了在先进思潮影响下却未能彻底脱离其阶级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是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2、毕巧林的性格特点
毕巧林是成长于彼得堡一个富足家庭的青年军官,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但他才华洋溢,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为此毕巧林做过许多尝试,但是他的任何尝试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背
景下都不能得到任何好的结果。
正如文中所说的“然而你还活着——只是出于好奇心:你在期待着新鲜的东西……多可笑又多令人遗憾啊!”[23]他因为无聊而玩弄别人的感情,而另一方面,他又在不断的自责,厌恶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成为了一种在社会上多余的人。
毕巧林是个极端矛盾的人,他既向往爱情,却又亲手毁掉自己的爱情,正是由于他的薄情导致贝拉最终惨死。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利己主义者,他身体里充满了怀疑和审判精神,他常常冷眼旁观审视自己,有时甚至瞧不起自己“Я иногда себя презираю ...не оттого ли я презираю и других?...”[34]。
毕巧林坚信自己有崇高志向,却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啊,真的,目的一定有过,并且真的,我一定有过崇高的使命,因为我感觉到我心灵里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但我猜不透这个使命是什么……”[45]116现实使他变成没有方向、精神空虚的人。
毕巧林是奥涅金在莱蒙托夫时代里的发展,比奥涅金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农奴制的腐朽没落和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的暗无天日。
归根结底,是沙皇的黑暗统治和落后的社会制度使“多余人”们空虚无聊、无所作为。
三、结论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多余人”形象在宣传先进思想、启迪国民上有巨大的贡献,“多余人”这一形象也并不是十九世纪俄国的特有产物,而是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在社会的动荡期、转折期,我们总是能看到彷徨、无奈的“多余人”。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作者简介:高越(1993~),女,研一,研究方向为俄语笔译。
参考文献
[1]А.С.П ушкин.«ЕвгенийОнегин»[M].«Эксмо»,2007:04.
[2]欧炫佑.再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3):107-111.
[3][俄]莱蒙托夫.当代英雄;莱蒙托夫诗选[M].瞿松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17.
[3]Лермонтов.еройнашеговремени[M].除振亚注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77.
[4][俄]莱蒙托夫.当代英雄;莱蒙托夫诗选[M].瞿松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