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6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共70分)
1.上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齐民要术》记载,中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比同时期的西欧高出很多。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B.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C.曲辕犁的使用D.水利工程的修建
3.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
这主要反映出古代中国()A.英国人大量贩卖瓷器和丝绸B.制瓷和丝织属于家庭手工业
C.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D.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4.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
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
③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写照
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D.③④
5.重庆湖广会馆又名禹王庙,位居重庆市渝中区东正街(长滨路)
东水门正街4号。
湖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
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扩建。
明清时期直接推动会馆文化
出现的是()
A.明清商业的繁荣B.繁忙的海外商运
C.交通运输的便捷D.区域商帮的出现
6.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
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
兰等。
这一现象是由于()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进行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7.哥伦布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它,谁就能支配他想要的一切。
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的。
”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A.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C.掠夺黄金是欧洲人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
8.“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
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由此看出直接引发工业革命的因素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需要B.蒸汽与机器的结合
C.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求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近代经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回答9~11题。
9.1881年开平煤矿投产后,所产之煤行销各地,外国煤进口锐减,这说明()
A.洋务派的民用企业能够使中国达到富强B.开平煤矿给附近地区提供廉价燃料
C.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较为先进D.洋务企业的兴办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10.1872年,侨商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B.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C.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
11.近代有一烟草公司生产的香烟名为“红金龙”,其外包装烟盒上有一广告语: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
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厄矣。
以彼例此,孰得孰失,唯诸君实图利之。
此广告语反映了()
①近代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市场开拓意识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③说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④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历史学家姜铎指出:“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尽管它的政治
动机和目的是反动的,力量是薄弱的,效果是不大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和
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这个“新方向”开启了中国的()
A.社会生活近代化B.政治近代化C.经济近代化D.思想近代化
13.阅读表1:
表1反映出这一地区在鸦片战争以后()
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宗法社会遭到破坏
C.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4.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
A.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B.重工业和轻工业
C.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D.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
15.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16.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好B.把大跃进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
17.康有为在《戊戌奏稿》中称:“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然以……中国褒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之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矣!”奏请皇帝:“身先断发
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
”这体现了()
A.维新变法前民族危机加剧
B.中国社会风俗受西方的影响
C.康有为对西方物质生活的向往
D.“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色彩
18.某学者所描绘的1750年以来中国、美国、德国
制造业份额图,如右图所示。
图中符号③表示的是
A.美国的制造业份额B.中国的制造业份额
C.德国的制造业份额D.三国制造业总份额
19.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
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
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且还坐着,并且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生活观念俭朴B.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C.中国不需要汽车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20.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8年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后,“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近代以来,受外来文化冲击等因素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变迁。
回答21~
22题。
2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变革的潮流开始萌动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厌倦了传统服装B.爱美之心人皆有之C.晚清政府的提倡D.西式服饰传人中国22.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
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A.电报电话B.报纸杂志C.铁路交通D.电影电视
23.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此,中共的针对性举措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召开了中共八大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24.二战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实行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政策,随后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了一套福利国家制度。
对福利国家的解读,错误的是()
A.它以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B.国家对国民收入直接分配的一种形式
C.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应用实践D.给政府和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25.国会的政策是:……要通过发展产业组织,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通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
这反映出()
A.“自由放任”政策B.国家干预经济
C.推行“混合经济”D.推行计划经济
26.右图是讽刺苏联的一幅漫画。
漫画所喻“片面的经济”形成的主要
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戈尔巴乔夫改革
27.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
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调整农业政策B.兴办公共工程C.实行社会救济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28.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
其含义是() A.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B.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C.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D.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29.20世纪20年代初,在苏维埃俄国出现了美国人办的哈默文具店,在这个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和好玩的东西。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明当时的苏俄各种经济成分并存B.文具店丰富了俄国人民的生活
C.新经济政策是要向资本主义靠拢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来投资
30.赫鲁晓夫改革的意义包括()
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②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③从根本上动摇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④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1.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的、局部的向整体的、全球化发展的过程。
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不同点是()
A.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产物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是政治联盟集团C.是各地经济依赖性加强的产物D.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趋势增强
32.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曾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
美国
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力保布雷顿森林体系B.执行马歇尔计划C.保障英国福利制度D.维护“关贸总协定”
33.货币统一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图徽是()
34.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国关税下降率远小于美国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人,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
这最能说明()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侵略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
35.有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
这主要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A.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B.主要发达国家是最大经济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扩大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近代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6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组织方式和分配方式说明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4分)
37.(16分)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
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
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2分)这一历史现象对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2)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6分)
(3)材料三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高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共70分)
1-5DBCDD6-10BCCDC11-15CCDDA16-20CBBDA21-25DBABB
26-30CBDCA31-35BACBC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14分)(1)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男耕女织。
(4分。
答出两点即可。
)
(2)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分。
答出两点即可,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或外国商品大量涌人)(2分)评分说明:答出“外国商品廉价”亦可。
(3)组织方式的转变:从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从集体生产到个体生产)。
(2分)
分配方式的转变:从平均主义到按劳分配(或从大锅饭到“缴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都是自己的,即多劳多得)。
(2分)
37.(16分)(1)新航路开辟(2分)影响: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分)
(2)特点:人口增加迅速;城市人口比例上升。
(2分)影响:为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