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最美绘本学工笔画创作思路——详说《红楼梦》(孙温)之四附细部图●●●
- 格式:docx
- 大小:16.61 KB
- 文档页数:2
赏最美绘本学工笔画创作思路——详说《红楼梦》(孙温)之
四附细部图●●●
一、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宝玉与宝钗在温暖的房间里面讨论着金锁和玉佩。
黛玉从冰天雪地里走过来,就连周围的栏杆都是深蓝色的,使得本就寒意森森的冬天更加清冷,金玉良缘于黛玉而言,就是最冷酷的事实,一张画把宝钗与黛玉放在一冷一热两个自然环境里,也暗示了她们的生活环境。
孙温在美术史上名不见经传,这不代表他画得不好,画家是否出名,有很多因素。
我将孙温笔下的仕女跟十大传世名画《汉宫春晓图》中的仕女放在一起,你比一比看感受怎样。
《汉宫春晓图》局部仇英明朝
我觉得《红楼梦》中的仕女韵致虽逊于《汉宫春晓图》,但孙温开脸优于仇英,仇英仕女画的面目是不清晰的,孙温的衣纹线条也更有“写”的味道。
《汉宫春晓图》局部仇英
如果看植物的话,孙温笔下的树笔法更老辣遒劲,仇英的笔力略显单薄、柔弱。
《汉宫春晓图》局部仇英
孙温笔下的老树、假山石用笔苍劲,任情恣意,写意的感觉比仇英的好。
这么粗放的笔法本来与工笔的亭台楼阁、仕女不容易协调,但是孙温通过在树、石的线条外面留一条白边,就像工笔画中留的水线,既有雪的味道,又收了收略显粗放的笔意,粗中有细,使画面更精致,工与写相得益彰。
二、辞宝钗黛玉兄妹同返
这张画只有一个场景,不像其他大部分画,都用散点透视把两三件事安排到一张画里。
这突出了宝玉与黛玉在这部小说中与众不同的地位。
黛玉和宝玉在一起,栏杆变成红色了,远处的桥也变成了红色,
还有生机勃勃的水仙花。
因为有彼此的关爱,再冷的冬天,也有温暖。
黛玉的袖子内、宝玉的袖子内和大氅内都有厚厚的动物皮毛,细节很用心。
三、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这一段特别有意思,拿毛竹、门闩打架的,揪耳朵、抓头发的,打太平拳助乐的,还有在桌子上拍着手乱笑、喝着声儿叫打的,热闹极了!
宝玉则在一边安慰秦钟。
从古到今,工笔画大多数时候都是含蓄典雅的,很少见这么活泼可爱的场景。
《簪花仕女图》局部周昉唐朝(宋摹本)
《秋冥》局部何家英现代
古画里偶尔也会有些可爱顽皮的孩子。
《捣练图》局部张萱(宋摹本)
《秋庭婴戏图》局部苏汉臣宋
但是像孙温笔下这几个顽童打架打得这么酣畅淋漓的,在典雅的工笔画世界里,还真是特别。
当然,我也不是说孙温有多了不起,之所以拿他跟名家比较,只是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个新的视角。
在读画的过程中,我希望读者和我一样,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画里的每一寸细节,体味画家呕心沥血、从无到有创作出来的每一个形象,不要在意专家们怎么评价,也不要在意那张画是不是有名,那个画家是不是有名。
不去管别人怎么说,就用你的心、你的眼睛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