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一次性赔偿协议书的撤销与无效性判定
- 格式:docx
- 大小:37.30 KB
- 文档页数:3
工伤一次性赔偿协议书的撤销与无效性判定甲方:被害人(姓名)
乙方:用人单位(公司名称)
丙方: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部门名称)
鉴于被害人与用人单位签署的工伤一次性赔偿协议书存在撤销与无
效性的争议,丙方依法进行调查并作出如下判定:
一、撤销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医疗费、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死亡
补助金等经济补偿,不得与劳动者签订有关放弃工伤待遇的协议。
"可见,被害人在签署工伤一次性赔偿协议书时,用人单位存在违法之嫌。
二、无效性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损害社会公共
利益的合同无效。
”工伤一次性赔偿协议书的签署涉及到被害人的合法
权益,同时也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工伤保障制度。
如果协议书违反法律
规定,将对被害人的工伤待遇产生严重伤害,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因此,该协议书应当被判定为无效。
三、撤销与赔偿重立的必要性
考虑到被害人与用人单位签署协议书的时机、环境以及知情权等方
面的制约因素,丙方认为撤销协议书并重新进行工伤赔偿的实质性谈
判是必要的。
这样可以确保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也有助于建立合法合理的工伤赔偿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四、重新进行工伤赔偿的原则
1. 依法依规。
重新进行工伤赔偿时,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被害人享有应得的医疗费、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死亡补助金等经济补偿。
2. 公平公正。
在重新进行工伤赔偿的过程中,相关各方应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确保被害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3. 重建信任。
撤销协议书后,双方需要通过沟通和谈判,建立新的互信机制,确保今后的合作更加顺畅和谐。
五、调解机制
为了便于被害人与用人单位在重新进行工伤赔偿过程中达成协议,丙方将提供合适的调解机制。
通过公正、中立的调解,双方可以就具体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争议事项进行协商,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
如果调解失败,双方可以通过诉讼等途径解决争议。
六、协议书的效力
本协议书经丙方判定为无效后,对原协议书任何有关内容不再产生法律效力。
双方应根据丙方的调解结果和协商达成的新的赔偿协议进行履行。
七、附则
本协议书自被害人、用人单位和丙方三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并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被害人(签字):
日期:
用人单位(盖章):
日期: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盖章):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