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五黄四白
- 格式:docx
- 大小:11.48 KB
- 文档页数:2
端午节五黄四白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端阳节、重五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因为它的悠久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使得端午节在中国人的心中拥有着特别的地位。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家人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都是为了纪念古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以及纪念历史传说中的伟大人物。
“五黄四白”在端午节有着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
它指的是
使用的五种黄色植物和四种白色植物,五黄四白本身的表达方式不仅让我们懂得了节日的底蕴,而且让我们不断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在五种黄色植物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菖蒲,菖蒲的草本植物,在古代医学中有很多使用,具有驱虫,驱蚊,祛湿的特殊功能,据说,把菖蒲根放在衣橱里可以驱虫防蛀。
另外菊花,艾草,金银花等也被称为端午节的“五黄”。
在端午节还有四种白色的植物,它们分别是白芷,白茅,白蔹和白对叶葎草。
而在这四种植物中,白芷被认为具有眼晴明亮、头发乌黑、免疫调节与通便养颜的功效;白蔹(莶草)是
被用于传统的药用植物,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端午节五黄四白的传说起源于屈原,传说在屈原深夜跳江自尽后,当地百姓为了悼念他的英名,纷纷赶到江边救援,将菖蒲,艾草等草药投入江中,希望草药的香气和良性的功能能
够驱走江中的鱼虫,以免损之古典名著中这样描述屈原“自沉
江水。
七日之后,渔夫得尸于江上下,见屈子抱着草而浮.”
因为屈原是爱国诗人,再加上端午节长期把屈原的声誉、诗家精神和节日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端午节被阐述为一种全民参与的民间节日,所有人不仅要在端午节吃粽子,更要根据传统节日习俗,赏艾草,插香片,喝雄黄酒等,以此来纪念屈原的精神,缅怀古人的赤诚和爱国精神,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地激励自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端午节五黄四白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里找到启示和力量,不断努力地推进自身成长和发展,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国精神照进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