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脾胃、肝肺升降,圆运动应该这样理解
- 格式:docx
- 大小:80.81 KB
- 文档页数:5
潘毅:心骨相交■水火相济,睥胃.肝肺升降,圆运动应该这样理解 天物太极如何相应?气机升降圆运动如何转起来?天物太极相感朱熹有一句话“人人有一太极, 物物有一太极。
”吴聪把它推导到药物具体部位的升降:“盖芦主生,干与枝叶主长,花主化,子主 收,根主藏,木也;草则收藏皆在子。
凡千皆开,芦胜于干;凡叶皆散,花胜于叶;凡枝皆走络,须
胜于枝;凡根皆降,子胜于根・・・・・.比草木各得一太极之理也。
”这个芦指的是芽,植物的芽。
这个木
一太极芽处在下面,性”,然后再往上是“干与枝叶生长,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
我们印证 一下,比如芽主生,如麦芽■谷芽在古代经常用来疏肝。
芽有生发之意,比如镇肝熄风场里有麦芽, 目的是疏肝。
那镇肝熄风场为什么不用柴胡疏肝?这个方用于肝阳上加 患者本身就阳亢,柴胡升得 太厉害,所以我只能用麦芽轻微升一下。
为什么肝阳上亢需要疏肝?别忘了,肝有一个生理特征:喜 条达恶抑郁。
把它的肝阳潜下去的同时,还要考虑它的生理特性,它不喜欢太压抑,所以用麦芽有助 于开发。
接着来看干枝叶。
比如有一味药叫紫苏,苏叶发散风寒,苏梗行气和中,苏子降气平喘。
同
一株植物,枝、叶■子不同。
我们再看解衰药之中,如治疗感冒的药,不是 用。
我们再看补益药。
补益药大部分是什么?根茎.果实,还有动物药。
教材里的补益
药的一味是 花。
因为花是发散的,叶只有淫羊■一味,可以用全草。
很多人说中医以形补形不对。
而关于以形补 形,我在正式上课的时候会深入论述,这完全经得起概率统计。
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一个个论证。
中 药从四气象.味象.升降象.部位象■形态象■时间象■地理象这几个角度看,现代的中医教材偏离 古代中医学♦多的是中氤现代的教材讲中药只讲四气五味。
柴胡比如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也指的是木本植就我把他这段文字画成太极图。
是叶,根茎果实不多 花
化
和解少阳,全部是功效,而不是药理。
药理是指它为什么开举阳气,为什么和解少阳 其实古代是有的,尽管不算完善。
现在挺可悲的一点就是,随便翻开一本中药药理学,全部是
中药西 理学。
我们本来有这个阵地却不占领,那人家西医就占领了。
学中药,这样学实际上比我们的教材立 体得多。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中药教材教的是平面中药,它唯一的好处就是初学者好学。
比如 列出一二三四功效,但一到临床你就懵了。
碰到病人需要活血化瘀,你打开活血化瘀那些药的介绍, 展得那么完善。
标准就在这里:取象。
再把这个框架补充完整一点。
太夜 阴冬 坎北
冬天I 昉,然后东方春天早上,这些在上篇讲过
了,现在加上卦。
捷.党卦。
从阴阳角度看中医比较粗,从四象相对细了,从7V 卦”细,厉害的可以深入到六十四卦。
气机升降回运动心肾是一对:心火应该下来温肾水,净水应该上
都没有涉及。
满眼都是“活血化瘀”
为你防标准。
而古代有,尽管它不见得发
东春晨
震少阳 南
夏
午、 离太阳L
夕秋西 少阴兑
太极-四象-卦象-五行时空图南方夏天中午,半夜 1个方位分别加上离卦、坎卦■震 运动现在圆运动很火,那我们就讲讲回运动。
运动画成图就是这样。
1个字,
去制约心火。
睥胃是一对:睥・在中间一升一降。
肝肺是一对:肝从左升,肺从右降。
之前我们提到
1象:心为太阳,肾为太阴。
太阳,阳气多;太阴,阴气嬴反过来,太阳阳气多意味着阴不够,太
阴阴气多意味着阳不足。
这两个是阴阳偏差最大的,怎么办?所以要平衡,互补。
中医特别强调心肾相交,意思是互补。
很多人以为中医讲的平衡是局部平衡,不见得。
比如心本身就是偏阳多的,但是我可以让身体可以在整体中保持平衡。
那思路如何?互相借用。
肝少阳是开的,肺少阴是降的,一个升一个降,肝开肺降相互借。
牌开・障大家都知道了,脾主升胃主降。
那这个理念怎么用?1、心肾
相交启升降第一组,心肾相交启开电黄元御特别强调中焦脾胃升降,而圆运动也强调这个。
但咖升降有运动,它的源动力不是脾胃,而是心肾,尤其是常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代中医教
材说心火下来温肾水,肾水上去制约心火。
可有个问题它却没说,别忘了五行的特性:火曰炎上,水曰润下。
水本来就向下,凭什么你说向上就向上;火本身上炎的,为什么说下就下?水怎么上去,火
怎么下来?心骨相交太极网离卦是火代表太阳。
♦图中高卦的卦象,
它是两阳一阴,表示阳多阴少,但是阳中有阴;坎卦是水,两阴一阳,阴中有阳•你明显看出它比象更细了。
升降海动力在"?坎中之阳,就是肾阳•以肾阳为源动力,把肾阴蒸发上去,这种离中之阴多了,心火才能降。
这个心骨相交又叫做水火既济,既济是卦,六十四卦中的一卦。
离卦坎卦未济卦既济卦
上坎下高,也就是说水在上火在下,叫做既
济卦;火在上水在下叫做未济卦。
为什么叫未济?你看火曰炎上,水曰润下。
火上升水下降,水火不 相交,水火不能相互平衡。
这个不平衡,并不能在互用之中达到平衡。
而既济卦,火曰炎上,水曰润 下,下面的火能够蒸腾上面的水,上面的水能够制约下面的火,能互补。
我们再看一下,离卦两阳一 阴,坎卦两阴一阳,大家都不平衡,不是多了就是少了。
在未济状态不能互补,但是在既济状态,水 火有交感,可叠加,两个卦加起来三阴三阳•彼此的多余和不足都得到了平衡。
道家练功就是玩这个 卦,水火既济•意念如火,意念往下意守丹田,上面的火自然下来了,蒸腾下面的水,形成一个良性 循环。
一般的人,其实多半是未济或者是半未济,主要表现是失眠•水火未济,心肾不交分几种心 火旺加肾阴虚心火旺加肾阳虚心火旺加第阴阳两虚这几个组合的表现不完全一样,用的方也不一样。
所以心肾相交启升降,不完全是心肾两者的关系,它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源动力,这个源动力尤其是肾 阳。
所以说为什么火神派那么重视府阳,不是没有道理的。
2、心肾相交后升降第二组,脾升胃降气 枢转,现在这个思路用得好不好?其实用得一般。
比如睥虚下陷,常常用补中益气汤,胃有问题就用 陈夏六君子•有升的问题我就开,你有降的问题我就隆•这样对不对?这种是第一层次的运用。
第二 层次是即使没有明显的脾升胃降的问题,我还是利用它。
比如心肾不交是心火下不来,肾水上不去。
刚才讲了心肾不交至少有几个模型,我们教科书提得♦多的一种模型是心火旺加肾阴虚。
其实在广东 这种模型不多,广东最多的是心火旺加肾阳虚,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最简单的一 个方是交泰丸,只有两个药:黄连、肉桂•黄连清心火,是苦的,能降,不但清心还能降火;而肉桂 既温肾阳,又引火归元。
如果一个病人来了,开交泰丸,就两味药。
病人不答应了,医生你应付我,
就开两味药。
我最常用是加两个药:白术、茯蒂•这是不是因为广东湿,所以补睥袪湿?这是 上升的,白术偏升。
茯苓是利水渗湿的,渗是利尿,偏降。
这样白术茯苓就形成了一个区域内的小升 降。
按照黄元御的说法,脾胃的小升降就能带动心火下来,肾水上龙也就是说气机升降的几个元素 是互动的,不是说心肾是心肾,脾胃是脾胃。
此外脾胃升降带动水火升降,这个现象还有一个很好听 的名工有人把它叫做黄婆,黄婆卖瓜的黄婆,黄婆是什么?黄婆在古代是一个触,就是媒婆。
心 府不交相当于牛郎不能会织女,需要一个中介,睥・升降就是中介。
所以脾升胃降不一定要出现弹不 开胃不降才能用,我可以主动地用它来枢转其他地方。
3、肝升肺降外翼旋第三组,肝开肺降。
只讲 一个:补中益气汤。
这个方剂■柴胡•明明是脾气虚不开,应该用黄芪升睥胃,升麻开睥・•为什 么用柴胡?柴胡也升阳,但升的不是脾胃,升的是肝阳。
这样脾在中间开,柴胡在外围开。
我们从物 理学的角度,中间的圆力矩很短,加一个柴胡在外国帮助你开,力矩更长.这样就肝开帮助脾升.同 样是开的元素,你可以利用,这是第一种用法。
第二种,现在太多人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常见大概 几个方面,一个是四逆散.若四逆散不够力,就用柴胡舒肝散。
如果肝气容易犯睥胃,就用逍遥散。
若肝郁化火,用加味逍遥散。
但如果仍然动不了,怎么办?你看柴胡疏肝散,皿很够力,仍然疏不 动的话,加前胡,前胡是降肺卷 肝升肺降是一对,还有一个千万别把中医的升降当作垂直升降,垂 直升降的话升妨碍降,降妨碍开•你把它当作转■,降帮助升,升帮助降,就像骑自行车的脚踏,前 面一个一踩下去,后面就翘起来了厮以疏肝你假如不够力,加的胡降肺,帮助它转起来。
假如这个 轮失转,大概有几种可能:第原因
之一•第二个 ,黄连寒,这样可以护住脾胃•其实还有第三个
,白术是燥湿的,把水燥化是
一,配偶失谐相偶就是三对:心肾一对,脾胃一对,肝肺一对。
第二,同组离心。
什么叫同组,你会发现睥
肝肾都是开的,同组,而心肺胃都是降的,同组•同组的因素可以充分利用。
再回到刚才的补中益气汤,用
了脾胃的要素;加了柴胡,有了肝胆的要素•假如还开不动怎么办?补肾气,补肾阳•补了肾气,补了肾阳,
肾阳可温脾气,温脾阳,多一个助力•这三个要素一起利用。
再举个例子,如果是胃阴虚,用了滋胃阴的药
不够力,怎么办?滋肺阴。
再不行怎么办?滋心阴•有一味滋阴药用得很广,几乎跟熟地使用率差不多一麦
冬•麦冬可以滋心阴,滋肺阴,滋胃阴•热地用得广是取巧,因为不少滋阴方是从六味地黄丸里加出来的,而
麦冬一点都不取巧,出现在不同的方•同组离心,或交感不再•什么叫"交感”,简单说就像既济卦一样,上
面的下来,下面的上去,你看这里心肺在上,在上你就要给我降,肝肾在下就开,脾胃在中间,一开一% 所
以交
感表达的是上下关系,所以心肺这一组,肝肾这一组,脾・这组可以一起考虑。
现在流行的圆运动说法有什么特征?就是很强调睥胃。
转睥胃没问题,但不能把转睥胃扩展到包治百病,这防问题了。
比如无论什么病都转中焦,都用理中汤,或者附子理中场。
然后还说我就是♦简单的,其他不用学,就学
圆运动。
按这样推,圆运动也不用学了,就直接用附子理中汤,什么病,附子理中场搞定。
很多人甚至我的一些学生都问:是不是学完整个圆运动,其他就不用学了。
我说中医门派很多,假如原来有100派,圆运动之说,最多是第101派,他不可能包了所有的门派。
只要他说学了就包容了中医,
那就是假话。
我不管你的门派有多大,影响多么好,包括经方派一一最大的门派一你确实很牛,但是很牛也不能说,你包了中医•♦简单的,比如说碰到湿温,你从《饬寒论》里面找一个方出来, 与三仁汤■甘露
消毒丹汤比比•经方是很好,但是在这个情况下,你可能有效,但是不是效果♦好?假如不一定是经方效果最好,为什么要坚持我是这个门派的,电图用我这个口派的方子。
就像一个贼人进了你家,明明用少林功夫打♦好,一招制敌。
媚摩用武当,要打三招,就因为你是武当派的?所以我觉得中医的门派之争,你可
以说你喜欢哪个门派,这没问题,但你最好别说我的门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