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汉语中常见的古今异义整理

古汉语中常见的古今异义整理

常见地双音古今异义整理

非常(意外地变故,不平常;十分,很)

行路(路人;走路)

执事(对对方地敬称;掌管某项工作地人)

行李(出使地人;出门所带地包裹等)

夫人(那个人;尊称人地妻子)

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地党羽)

养生(供养活着地人;保养)

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

婚姻(儿女亲家;结婚)

丈夫(男子;女子地配偶)

根本(树木地根部;事物地根源或最重要地地方)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地心意)上路(高高地道路;走上路程)

学者(求学地人;有专门学问地人)

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

小学(小地方面学习;学校教育地初级阶段)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

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

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地能力)

于是(由这种情况;连词)

空中(中间是空地;天空)

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地)

痛心(痛恨;极端伤心)

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地领导人)

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

浩荡(荒唐;水势浩大)

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

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便利(吉利;方便)

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地总称)

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

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

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

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

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果然(饱地样子;与事实相符)

作案(作几案;进行犯罪活动)

流涕(流眼泪;流鼻涕)

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

同气(同胞兄弟;同类)

县官(官府;县令)

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

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

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左右(皇帝身边地近臣;方位或约数)

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

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地命令)

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地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

生日(生活一天天地;出生日)

绝境(与外界隔绝地地方;没有出路地困境)

无论(更不必说;连词)

青春(明媚地春光、春天;青年时期)

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

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

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

牺牲(祭祀用地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而死)

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

中间(中间夹杂;里面)

开张(广泛扩大;开业)

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

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

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

结束(整好装束;完毕)

用心(因为用心;用功或肯动脑筋)

往往(处处;常常)

烈士(有节操、有抱负地人;为革命牺牲地人)

扶老(拐杖;扶着老人)

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

豪杰(有声望地位地人、英雄人物;才能初中地人)

何苦(哪怕、怕什么、怎怕;不值得做,犯不着)

肉食(享受优裕地大官;肉食食物)

不过(不超过;转折连词)

美人(歌伎、宫妃;美貌女子)

大风(麻风病;大地风)

风流(杰出、英俊,繁华地景象、流风余韵;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

无赖(胡作非为、活泼好玩;流氓、无理取闹)

中间(当中夹杂;当中)

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地人)

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地练习)

或者(有地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副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常见地单音节词古今异义整理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

加(更;增加)

假(借助;不真实地)

河(黄河;泛指江河)

橹(盾牌;划船地工具)

赢(背负;胜或获得)

走(跑;不行)

次(水边;量词)

向(从前;对、朝或偏袒)

穷(困厄、不得志;贫困、穷)

率(一概、全部;率领、轻率)

再(第二次;又一次)

再(两次;又一次)

原(推究;原来、原则)

抑(或者;抑制)

归(女子出嫁;回来)

比(等到;比较)

比(紧挨、并排;比较)

渠(他、它;水道)

去(离开、距离;往)

阳(水地北面,山地南面或南坡;太阳、)怒(振奋、大鹏展翅起飞地气势;发怒)危(高;危险)

但(只;但是)

将(请;将要)

或(有人、或许;或者)

诸(之于、之乎;众、各)

爱(吝啬;喜爱)

固(本来;坚固)

隐(哀怜、不忍;隐藏或隐瞒)

择(区别;选择)

诚(果真、如果;真诚)

赞(引见、介绍;称赞)

拜(授官;一种礼节)

除(授官;除去)

安(养生;安定、安然)

鄙(边境;轻视或粗俗)

池(护城河;水塘)

汤(热水、开水;较浓汁液)

摧(伤心;破坏或折断)

都(大;都市或全)

按(查究;压住或按照)

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

病(困苦至极;疾病)

齿(年龄、岁数;牙齿)

床(坐具;卧具)

伐(功业、夸耀;坎)

顾(拜访;回顾或照顾)

会(恰逢)聚会或会议)

间(参与;中间或间隔)

控(拉;控制或控告)

景(大、日光;景致或情形)

略(夺取;简略)

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遣)

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

害(嫉妒;祸害或害处)

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

奇(适宜;特殊地或惊异地)

迁(放逐;迁移)

稍(逐渐;稍微)

寻(不久;寻找)

要(邀请、相约;要求)

卒(死;士兵)

速(招致;速度快)

严(尊重;严格或严密)

章(花纹;文章或图章)

寝(丑陋;睡觉)

信(地确;书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语汇释[转帖]

卑鄙【今义】品性低劣.【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地连词.【古义】不超过.如: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不好【今义】坏.【古义】不美丽.好,容貌美.如: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古义】刚刚一开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从而【今义】表顺接地连词.【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地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地目地.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处分【今义】对犯罪地或犯错误地人给以处罚.【古义】处置、处理,如: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

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②(按规定)处理.【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如: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大风【今义】巨大地风.【古义】麻风病.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②指非军事地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③区域.④部分.【古义】地,土地;方,方圆.如: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

斗争【今义】指对抗或奋斗行为.【古义】吵闹、打架.如: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羌村三首》)

多谢【今义】对人表示感谢之辞.【古义】多多劝告.谢,劝告.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反复【今义】①一次又一次,重复.②忽而这样;忽而那样.【古义】扭转形势,回复到原先地状态.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地.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指与男女间地放荡行为有关地.【古义】①杰出地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②繁华地景象,流风余韵.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逢迎【今义】迎合、巴结.【古义】迎接;如:新妇识马声,蹑瞬足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地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感激【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古义】受感动而激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讳饰地说法.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故事【今义】前后连贯、有吸引力,可用来讲述地事情.【古义】先例、旧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豪杰【今义】才能杰出地人.【古义】①有声望有地位地人.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②同今义.

何苦【今义】何必,表示不值得;【古义】哪怕、怎怕、怕什么.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活人【今义】活着地人.【古义】养活人,救活人.如: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甘薯疏序》)

或者【今义】表示选择地连词或副词.【古义】有地人,有些人.如: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治平篇》)

横行【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暴力胡作非为.【古义】纵横驰骋.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即使【今义】表假设关系地让步连词.【古义】即,副词,就、便;使,派·、让.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交通【今义】①往来通达.③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地总称.【古义】①勾结,如:因具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②交互相通.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结束【今义】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古义】整理好装束.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面出.((冯婉贞))

鞠躬【今义】弯身行礼.【古义】恭敬谨慎地,如:鞠躬尽瘁,死向后已.(《后出师表》)

具体【今义】不抽象,不笼统.【古义】具,具备,体,形体.如: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绝境【今义】没有出路地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地区域.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会计【今义】管理帐目收支等财务工作地人.【古义】会,聚会;计,商议.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西门豹治邺》)

慷慨【今义】①大方,不吝啬.②充满正气,意气激昂.【古义】意气风发,情绪激昂.如: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五人墓碑记》)

可怜【今义】①值得怜悯.②不值一提.古义;①可爱.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雀东南飞》)②值得同情.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可以【今义】能够.【古义】可,可以;以,凭借,用来.如: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赤壁之战》)

开张【今义】商店开始营业.【古义】不闭塞,广泛.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老大【今义】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地人.【古义】年龄大.如: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南面【今义】南方,表方位.【古义】南,向南;面,面对,朝向.如: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柳敬亭传》)

烈士【今义】为正义、为革命献出生命地人.【古义】指有志于建立功业地人.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指美貌女子,也可特指歌伎、宫妃.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指宫妃)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进【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古义】前,走上前;进,献上.如:相如前进缶.(《廉蔺列传》)

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地家庭或它地成员.【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伯叔、子侄及母、妻家中地人.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辞》)

其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地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古义】①它地果实.如:叶徒相似,其实

味不同;②那实际情况,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秋天【今义】秋季.【古义】秋,秋天;天,天空.如: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妻子【今义】配偶(女方).【古义】妻和子女.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肉食【今义】肉类食物.【古义】食肉.“肉食者”,指生活优裕地大官.如: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指战国时秦国殽山函谷关以东地楚、赵等六国.如: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稍稍【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束手【今义】无办法,与“无策”连用.【古义】投降.如: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虽然【今义】表示让步关系地连词.【古义】虽然如此,尽管这样.虽,虽然;然,如此,这样.如: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唐睢不辱使命》)

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地连词.【古义】①……地原因.如:此其所以败也.(《察今》)②用来……地办法(手段、工具等).如: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篇》)

无论【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地连词.【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古义】作为祭品地牲畜,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宣言【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地文告.【古义】公开扬言.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茼列传》)

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地人.【古义】求学地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以往【今义】过去.【古义】从这里起到那里.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蔺列传》) 以致【今义】用在下半句话地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地原因所形成地结果(多指不好地结果).【古义】用来招请、招集.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一切【今义】全部地.【古义】一律,一概.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采草药》)

殷勤【今义】热情而周到.【古义】关切、问候.如: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因为【今义】表原因地连词.【古义】于是写作了.如: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有意【今义】有心思;故意.【古义】①愿意.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②有某种想法、打算.如: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约束【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古义】盟约.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丈人【今义】指岳父.【古义】老人、长辈.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荷纂丈人》)

丈夫【今义】妻之配偶.【古义】男子.如: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群英会蒋干中计》)

指示【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问题地原则和方法.【古义】指给人看.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于【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古义】至,动词,表动作,到;于,介词,介绍出动作涉及地对象.如:屈原至于江滨.(《屈原列传》)

智力【今义】指人地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古义】智慧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

中间【今义】当中.【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祖父【今义】父之父.【古义】祖和父,祖辈和父辈.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古义;爱百姓。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 (古义:在野外征战。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 (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今义:不躲开)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 (古义:不出来做官。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 (古义:不同意,不认可。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 (古义:面向北,投降。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古义:城市里做买卖。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略) 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 (古义:安排处理。今义:处罚。)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古义:刚一。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言语、行动得体。今义:不慌不忙。)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下属官职之一。今义:略。)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 (古义:听力好、视力好。今义:略。) 20.操持: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21.动摇:而齿牙动摇(古义:松动。今义:态度不坚定)22.独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古义:与众不同。今义:不依赖他人。) 23.地方: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略。) 24.怠慢:怠慢忘身,灾祸乃作(古义:松懈、轻忽。今义:冷淡不热情)25.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古义:恢复。今义:略。) 26.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 (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27.逢迎: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言行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28.分布:(陆)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古义:到处布置。今义:散布在一定区域内。)29.夫人: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男子的配偶。) 30.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情况。今义:很,极。) 31.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 (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32.扶老:策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33.风流: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杰出的人才。今义:生活放荡)34.感激:三顾至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略。) 35.港口: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 (古义:河的支流相交汇的地方。今义:供大船停泊的地方)36.告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让别人知道。)

语文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语文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导读: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宫妃。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左右: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古义:侍卫人员。例如: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结束: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整装。例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大风: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古义:前,走上前去;走,奉献。例如: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弟兄:今义:①同辈之间。②旧时军队称士兵。古义:有时单指兄。例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古义:感,感动;激,奋激。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即使: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古义:即,就,让,叫。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义:终于达到某种程度。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例如:吾社之行为

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古义:①当地的事。例如:在外监司牧宇,亦皆含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②土地方圆。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例如:天圆地方。(《淮南子·天文训》) 致意:今义:表示问候;古义:抒发心情。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列传》) 有意:今义:故意,居心;古义:①愿意。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②有某种打算。例如: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精选.)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总结 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古义;爱百姓。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古义:在野外征战。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今义:不躲开)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古义:不出来做官。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古义:不同意,不认可。 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 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古义:面向北,投降。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古义:城市里做买卖。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略) 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古义:安排处理。今义:处罚。) /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义:刚一。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言语、行动得体。今义:不慌不忙。)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下属官职之一。今义:略。)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古义:听力好、视力好。今义:略。) 20.操持: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 21.动摇:而齿牙动摇(古义:松动。今义:态度不坚定) 22.独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古义:与众不同。今义:不依赖他人。) 23.地方: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略。) 24.怠慢:怠慢忘身,灾祸乃作(古义:松懈、轻忽。今义:冷淡不热情)25.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恢复。今义:略。) 26.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27.逢迎: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言行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28.分布:(陆)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古义:到处布置。今义:散布在一定区域内。)29.夫人: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男子的配偶。) 30.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情况。今义:很,极。) 31.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32.扶老:策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33.风流: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杰出的人才。今义:生活放荡)34.感激:三顾至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略。) 35.港口: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古义:河的支流相交汇的地方。今义:供大船停泊的地方)36.告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让别人知道。) 37.故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例。今义:真实或虚构的事情。) 38.更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古义:上厕所。今义:换衣服。) 39.诡辩: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谎言。今义:略。) 40.豪杰: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文言文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一 一.烛之武退秦师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 请客的主人。 2. 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 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古义: 那人。 今义:妻子。 二荆轲刺秦王 1.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义:泛指金属货币。 今义:特指黄金。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到。 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4.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古义:处境艰难,不得志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 ..之意古义: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6.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7.将军岂有意 ..乎古义:有这种想法。 今义:有“故意”之意。

8.樊於期偏袒 ..扼腕而进古义:裸露出一条肩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9.于是 ..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0.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11.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 12.愿大王少假借 ..之古义:宽容。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13.诸郎中 ..执兵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14.左右 ..乃曰古义:左右大臣。 今义:①表两种方向。②表大体范围。③控制。 15.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掷击。 今义:拿着。 三鸿门宴 1.沛公居山东 ..时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①指结婚的事。②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程度副词,十分,极 4.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臣战河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5.所以 ..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教师版)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教师版) 1、B 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不好今义:坏。古义:①不美。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②不喜欢。例如:不好交接俗人。《张衡传》 不行今义:不可以。古义:不能走路。例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2、C 春秋今义: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例如:天子春秋鼎盛。(《汉书》)②一年。例如: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③书名。例如: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操持今义:料理;筹划。古义:握着,拿着。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 从容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古义:①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例如: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张衡传》)②举动。例如:从容中道。(《中庸》)从而今义:连词。古义:从:跟随;而:并且、而且。例如:生乎吾后,其

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3、D 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古义:①当地的事。例如: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②土地方圆。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 东面今义:东边。古义:脸朝东。例如:东面而视。(《秋水》) 大方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古义: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大风今义:风力很大的风。古义:麻风病。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怠慢今义:冷淡;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古义:松懈,轻忽。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4、F 风流今义: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古义:①杰出,英俊。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②英雄的功绩,流风余韵。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③学问才

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 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这种词义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如“河”,古代仅仅指黄河(饮于河、渭);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成为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词义缩小主要有两类: A.程度减弱。如“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今天的“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减弱了。

B.范围缩小。如“臭”,古代指气味(左佩刀,右备容臭);现在则仅仅指臭味。 (3)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 A.由表示甲事物转化为表示乙事物。如“颜色”,古义指容颜、脸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今义指色彩。 B.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如“去”,古义指离开、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今义是“到……地方”。 C.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化为表示乙义的范围。如“鲜美”,古义有“鲜艳美丽”的意思(芳草鲜美);今义则是形容词,指食物味道好。它所表示的范围就由表示事物外在的颜色转化为表示事物的味道。 D.由表示甲义转化为表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了转移。如“烈士”,古义指有远大抱负的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人”。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本文是关于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感谢您的阅读! 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宫妃。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左右: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古义:侍卫人员。例如: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结束: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整装。例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大风: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古义:前,走上前去;走,奉献。例如: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弟兄:今义:①同辈之间。②旧时军队称士兵。古义:有时单指兄。例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古义:感,感动;激,奋激。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即使: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古义:即,就,让,叫。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义:终于达到某种程度。

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古义:①当地的事。例如:在外监司牧宇,亦皆含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②土地方圆。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例如:天圆地方。(《淮南子·天文训》) 致意:今义:表示问候;古义:抒发心情。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列传》) 有意:今义:故意,居心;古义:①愿意。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②有某种打算。例如: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常见古今异义

常见古今异义 1.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亲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 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旱与之绝。(《赤壁之战》) 4.非常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殷勤今义:热情、周到;古义:关切、问候。 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6.卑鄙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7.春秋今义:①夏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②一年。③书名。 例如:①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②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③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8.结束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整装。 例如: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9.约束今义:限制;古义:①盟约。②法令制度。 例如: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例如: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 (《治平篇》) 10.宣言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古义:公开扬言。 例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11.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古义:作祭礼的牲畜。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12.交通今义:来往和运输;古义:①勾结。②互想通连。 例如:①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 义词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一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1.行李:,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左右:,如“唯君左右之”; 3.致死:,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 4.丈夫:,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5.其次:,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 6.行政:,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7.地方:,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8.东面:,如“东面而视”;9.面目:,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10.至于:,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11.大方:,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2.以致:,,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3.非常:,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14.细说:,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15.幼稚:,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 16.人事:,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17.扶老:,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18.怀抱:,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19.纵情:,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20.见机:,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21.猖狂:,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22.学者:,如“古之学者必有师”;23.从而:,如“吾从而师之”; 24.众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5.不必:,如“弟子不必不如师”; 26.气候:,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27.经营:,如“韩魏之经营”; 28.可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9.从事:,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30.其实:,如“自以为得其实”; 31.方丈:,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32.往往:,如“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33.颜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34.不行:,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35.成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6.洗马:,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文言文之古今异义

文言文之古今异义 一、什么叫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古今异义的种类: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4.词义弱化。 5.词义强化。 6.感情色彩变化。 三、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今义表示埋怨、责备。再如今天的“疾病”一词中的“病”,和“疾”一样,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是指大病。这些词的词义在今天看来,程度都减弱了。 练习: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②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③吾羞,不忍为之下《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 饿: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今指一般的肚子饿义 购:古义指重金购求、悬赏。今义指一般的购买。 羞: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四、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练习: 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②始大人常以臣无赖《高祖本纪》 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答案 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无赖:古义没有出息;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口舌:古义:口和舌,指说话;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

古汉语中常见的古今异义整理

古汉语中常见的古今异义整理常见的双音古今异义整理 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 行路(路人;走路)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 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 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 婚姻(儿女亲家;结婚)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 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 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 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于是(由这种情况;连词)

空中(中间是空的;天空) 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 痛心(痛恨;极端伤心) 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 浩荡(荒唐;水势浩大) 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 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便利(吉利;方便) 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 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 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 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 作案(作几案;进行犯罪活动) 流涕(流眼泪;流鼻涕) 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 同气(同胞兄弟;同类) 县官(官府;县令) 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

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 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 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 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 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 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困境) 无论(更不必说;连词) 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时期) 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 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 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而死) 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 中间(中间夹杂;里面) 开张(广泛扩大;开业) 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 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 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

最新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初中阶段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汇总 A 1. 安古义:怎么。今义:安静;安全。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安得广厦千万间。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B 1.把古义:握住,拿着,端着。今义:握住;把吃;介词将;量词①手把文书口称敕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病古义:困苦不堪;侮辱;大病今义:生病;疾病。①向吾不为斯役,则早已病矣②寡人反取病焉。 3. 鄙古义:边境;目光短浅今义:品质恶劣;轻蔑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蜀之鄙有二僧。 4. 比古义:等到;挨着。今义:比较,比方,对比。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②其两膝相比者。 5. 被古义:影响。今义:介词,表被动①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6.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7. 布衣古义:平民百姓。今义:布做的衣服。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8. 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①木兰不用尚书郎。 9.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①不足为外人道也。10.博士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老师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11.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①八百里分麾下炙。 C 12. 从古义:跟随;随着。今义:介词;跟从。①战则请从。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③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3. 曾古义:并;尚且;竟;连……都……今义:曾经。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③曾不事农桑。14. 诚古义:果真;确实;实在;的确。今义:真心;诚恳;诚信。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诚如是,则霸业可成。④此诚不可与争锋。15.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16. 次古义:编次;行军途中停留。今义:量词;次数。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策古义:马鞭子;成编的竹简。今义:政策;策略。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②策之不以其道。18. 出古义:在国外。今义:出来;出产。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9. 蹉跎古义:过时。今义:光阴白白地过去。①并云自修改而年已蹉跎。20. 才能古义:刚刚能。今义:连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名词:才干;能力。①浅草才能没马蹄。 D 21. 但古义:只;仅;不过;知识。今义:转折连词,但是。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③我亦无他,但手熟耳。22. 豆古义:装食物的器皿。今义:一农作物“豆子”。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23.逮古义:及;达到;赶得上;趁;趁着。今义:抓住;捉住;捕。①吾资之昏,不逮人也。24.第古义:仅;仅仅。今义:表序数。①藉第令毋斩。25. 等古义:同样;们。今义:相等;等待。①等死,死国可乎?②公等遇雨,皆已失期。26.堕古义:坏;耽误;摔落。今义:落;掉;往坏里变。①夫不能以游堕事。 ②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27.殆古义:大概。今义:危险;几乎;差不多。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E

古今异义几种情况

古今异义几种情况 ①词义的缩小。如“五谷”中的“谷”指“谷类”,今专指稻谷。 ②词义扩大。如“涉江”中的“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③词义的转移。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义指献身。 ④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 今义指品质恶劣。 ⑤古今同形异义。 如“请指示王” 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 常见古今异义如下: 1亲戚2妻子3中国4所以5无论6更衣7殷勤8卑鄙9其实10春秋11结12约束13中原14烈士15牺牲16虽然 17不好18根本19学者20地方21山东22县官23致意24从容 25便宜26故事27南面28可怜29以为30从而31至于32祖父33不必34因而35智力36前进37即使38向来39因为40老大 (抓住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的特点,对双音词进行切分) 4.内容归纳题 该题通常或给出若干事件,要求找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做该类题时可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此类题设错误项时,有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把两件事混在一起,或把属两件事的内容说成是另一件事的内容。 温情提示: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注意细节(时间、地点、事件、官职、迁调、人物等)。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 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 ⑴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⑵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⑶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 位;⑷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⑸凭空添加,无中生有;⑹强加因果关系。 5.文言文断句与翻译题 (1)断句类题型 :该类题可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法: 1虚词标志法 :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 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2.实词标志法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学习资料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 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高考复习指导(高三) 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古义;爱百姓。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 (古义:在野外征战。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 (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今义:不躲开) 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 (古义:不出来做官。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

(古义:不同意,不认可。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 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 (古义:面向北,投降。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古义:城市里做买卖。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略) 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 (古义:安排处理。今义:处罚。)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古义:刚一。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言语、行动得体。今义:不慌不忙。)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下属官职之一。今义:略。)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 (古义:听力好、视力好。今义:略。)

文言文古今异义(各学期汇总)

文言文古今义(各学期汇总) 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 这类词不是太多, 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F面择要列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古今异义词。 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3、卷卷有爷名(《木二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6、如是再二(《宋定伯促鬼》) 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1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1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1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常用古今异义

高中文言文常用古今异义释义与举例 1.亲戚古义:指父亲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今义:旁系亲属。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今义:爱人(女方)。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3.中国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旱与之绝。(《赤壁之战》) 4.非常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今义:很、大(副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所以古义:①……的原因;②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6.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7.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8.用心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9.稍稍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今义:稍微。 例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10.更衣古义:上厕所。今义:换衣服。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11.无日古义:不久。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 12.殷勤古义:关切、问候。今义:热情、周到。 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13.唧唧古义:①织布机声。②叹息声。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 14.豪杰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②英雄人物。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 15.往往古义:①处处。②时常,常常。今义:常常。

(完整word)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二) 81.亲戚: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的内外亲属。今义:不包括父母兄弟的亲属。 82.其次:列坐其次 古义:旁边,水边。今义:次序,等第。 83.妻子:子布、元表等人各顾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略。 84.其实: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古义:他实际上。今义:副词,表示所说是实际情况。 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那事情的真相;今义:实际上。 85.迁徙:然陈涉……而迁徙之徒也 古义:被征发的人。今义:迁移。 86.人情: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古义:人民的普遍情况。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

87.肉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古义:享受优裕的大官。今义:肉类食物 88.事情:案事发奸,穷竟事情 古义:事情的真实情况。今义:略。 89.山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行政省份之一。 90.稍稍:稍稍宾客其父 古义:渐渐地。今义:稍微。 91.生理:吾辈无生理矣 古义:活命的机会。今义:生命活动和器官机能。 92.所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靠他来。今义:略 93.睡觉: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古义:睡醒。今义:略。 94.首领: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义:头、颈。今义:领导人。 95.虽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用于转折复句的上半句的连词。 96.束手: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古义:投降。今义:没办法 97.私人: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古义:党羽;今义:个人,非公家的。 98.是非:是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古义:这不是。今义:略。 99.少年:吾与汝俱少年 古义:青年男子。今义:未成年 100.突出: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突然出现。今义:超出一般地显露

常见古今异义词

常见古今异义词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人的妻子。 3.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 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2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3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4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5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26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 27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8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9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30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 31气候: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2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 33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4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 35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6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37往往:古,到处,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8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 39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40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41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42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