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匆匆》优秀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 格式:docx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8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精选10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1、用“匆匆”说一句话2、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二、听录音或师范读课文三、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四、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在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地方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旁写上一两句话。
)五、交流六、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采取各种方法朗读,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
七、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第二课时一、重点研读第三节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2、读具体描写时间匆匆的语句3、让学生仿写4、交流,写的好的,让学生记录下来二、课外推荐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自读三、激发兴趣,为问配画1、激发兴趣,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为他的文不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
他的《荷塘月色》被拍成mtv,请大家欣赏。
2、放录象3、再读课文,感悟散文已经,为下一步的图画创意打基础4、小组合作,构思图画,画外配音这一环节,请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两段内容。
要求有朗读,有画中景的描述。
如生(甲)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在望,一派丰收的景象。
高高的天空,燕子们呼朋唤友,相约一起飞向南方。
春染大地时,它们又飞到这去年住过的地方。
生(乙)朗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丙)描述场面燕子飞过清清的柳梢,飞过鲜艳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生(乙)朗读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5交流展示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四、交流惜时的句子五、动手实践,扩展学习读好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优秀5篇六班级下册语文匆忙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熟悉7个生字。
理解“匆忙、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娴熟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挨次,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懂得“匆忙”的含义,了解对时间消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同学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点】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2、感受时间的“匆忙”,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体会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对时间消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忙消逝,从而珍惜时间。
【教学预备】幻灯片【课时支配】2课时【相关资料】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
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同学时代即创作新诗。
有诗集《雪朝》(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等。
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情愿背诵给大家听?(出示课件)2、学了这首诗,你的感受是什么呢?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间如流水匆忙,一去不复返!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忙。
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4、了解: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先生吗?(生先介绍后课件出示)5、解题:“匆忙”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忙”指的又是什么呢?二、自读自悟按要求自读课文:1、学会7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
3、思索问题:文中“匆忙”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三、小组合作1、读准词语:涔涔潸潸赤____ 徘徊遮挽蒸融伶伶俐俐挪移 (出示课件)2、听写词语,互查互批。
课文匆匆教案优秀8篇《匆匆》课文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3、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1、感悟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一、交流上堂课的学习体会,过渡新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对《匆匆》这篇课文有什么认识或感受?过渡:是啊,这篇课文的确写得很美,令人百读不厌。
那么,她美在哪里呢?就让我们打开课本来细细品味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吧!二、读中感悟:悟语言之美,悟情感之真,悟表达之巧。
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划一划、读一读、注一注,写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同桌间交流交流。
学生边读边悟,同桌交流。
学生集体交流。
重点交流:“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体会句式的运用。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教师适当点评、补充。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三、指导朗读、背诵。
师:把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背下来,好吗?指名背诵。
四、仿写练习,拓宽课文内容,加深感受。
我们阅读一篇课文,不但要能读进去,还要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可以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作家笔下的人们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还可以想到劝人珍惜时间的诗词、格言等。
你能把他们写下来吗?假如你能仿写就更好了。
学生仿写练习,或整理有关时间的诗句、格言。
学生交流。
五、编座右铭,深化认识: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对时间、对生活有了很深的感受。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6篇《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课文《匆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2、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词语,全班齐读。
2、作者在第一段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二、品读句子,感叹时间匆匆1、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2、学生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有关的句子。
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读这个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或:你体会到什么?)(2)谁喜欢这个句子?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呢?(3)这个句子写得多好,作者用一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老师也喜欢这个句子,我能读读吗?那你们要认真听,等一下来评评老师的朗读。
(4)全班齐读。
三、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语言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2、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板书:……的时候,从……过去)3、这是排比句,你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课文原文、教案及习题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课文原文、教案及习题【导语】《匆匆》是人教版十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散文朱自清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差不多24岁。
“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
无忧考网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伙儿参考。
课文我别懂他们给了我多少生活;但我的手确乎是慢慢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生活差不多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生活滴在时刻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别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虽然去了,来的虽然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么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歪歪的太阳。
太阳他有足啊,轻轻悄悄地移动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生活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生活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眼睛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足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然而新来的生活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生活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啥呢?惟独徘徊算了,惟独匆匆算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啥呢?过去的生活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啥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别能平的,为啥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慧的,告诉我,我们的生活为啥一去别复返呢?教案学生视角:作者为啥以“匆匆”来作为文章的题目?啥是“匆匆”的?如此的文题在小语教材里几乎从未浮现过,课文究竟写了啥内容呢?教学难点:感觉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考虑:这是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的一篇散文(确切地讲应是散文诗)。
文章写于“五四”退潮阶段,属作者的早期作品,真实而鲜亮地表现了五四阶段少年知识分子对将来的追求,探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教案及反思人教版六班级下册语文匆忙教案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班级下册语文匆忙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关怀到有需要的伴侣。
教学目标1、准确读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了解对时间消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同学的生活体验。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
教学重点准确朗读、背诵课文,领悟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对时间消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同学的生活体验。
教学预备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题纲1、读准生字词。
2、了解朱自清的生平资料文件资料和作品。
3、搜集积累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一、情景导入。
师:1.播放一段时钟的“嘀嗒”声,引导同学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2.介绍朱自清,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体会情感。
1.同学默读全文;2.体会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
让同学初步了解全文,感悟情感,抓住“叹”、“悔”二字统领全文。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1.找出并细读“叹”的段落。
2.留意“碗”、“伶俐”的写法及读音;3.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殊喜爱的句子,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4.说说怎样写时间匆忙的,并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上几句;5.体会文中叠词运用的奇异;6.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1.找出并细读“悔”的段落。
2.留意“徘徊”、“裸”的写法及读音;3.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殊喜爱的句子,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4.体会悔意何来;5.体会比方、拟人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6.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三)略读课文第一、五自然段1、通过删读体会排比句的美丽,讲解“;”的用法。
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时间的珍惜,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时间的珍惜之情。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匆匆》。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资料(关于时间流逝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时间流逝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导入课文《匆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找出生字词,并跟读、记忆。
3. 合作探讨:①课文为什么用“匆匆”来形容时间?②作者是如何描述时间的流逝的?③作者对时间有什么感慨?(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4. 欣赏与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出示其他关于时间流逝的文学作品,如《匆匆那年》、《时间都去哪儿了》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总结。
七、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匆匆教案(优秀6篇)《匆匆》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三)德育渗透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四)美育渗透点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二、重难点(一)重点: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
(二)难点:由于人们语言习惯的变化,把句子读通顺成为这篇课文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课件《匆匆》。
四、教学过程(一)、互相问好同学们,我们是一次接触!老师向你们问好了!为了纪念我们的一次接触,我们互相加油好吗?“你们是最棒的,你们一定能行!耶!”“你们准备怎么给老师加油啊?”(二)、检查导入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朱自清的《匆匆》。
(板书:匆匆,朱自清)上午,我托你们的老师让大家预习课文,大家预习的怎么样呢?让我们来检查一下好吗?我知道,你一定预习的很好了!(生字检查)(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并出示阅读提示:①、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②、文章每一段讲的是什么“匆匆”呢?③、你读懂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读不懂的问题?2、全班一次交流。
①、“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②、四季匆匆、日子匆匆、一天匆匆、人生匆匆。
(板书:)(四)、再读文章,深层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出示阅读提示。
①、作者的问题作者有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呢?②、在作者笔下,日子是匆匆的,但却是能看得到,摸得着的,感觉得到的。
你从作者的笔下感受到了吗?③作者在描绘日子匆匆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课文呢?2、全班第二次交流,一边分析,一边读课文。
①、“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的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八千多日子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是有限的',人一生只有几个八千多日子,只有几滴水一样短暂,属于你的时间就像一滴水,你现在连一滴水都不够。
《匆匆》教案设计篇一“朗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是培养语感的前提,应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
一、引入美文须美读。
课文中的一些语言你一定非常喜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再读一读。
二、交流读书心得指名读自己喜欢和感受深刻的句段,并自由地谈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感和所得。
针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相机作品评,作引导,作补充,作纠正,教师要求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反复读,读出文字的情味来。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2、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以外,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妙处呢?我们还要仔细品味一下,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有滋有味地朗读画出的句子。
谁能把自己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教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
三、积累运用,享受语言的创造美。
1、这么多的好语言,如果我们不把它积累下来,那可就太可惜了。
选择一段你最喜欢的背背吧。
3、练笔交流,师生评议。
学生创造性的表现要给以表扬,如果不足,教师可做仿写示范。
自我评价: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文字美,意象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便是紧紧围绕“美”字而展开:一、读出美。
为了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向去读,在课始阶段,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人品与文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今天朗读是与大师的对话,阅读也便“情欣欣而意切切”了。
《匆匆》教学设计_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匆匆》教学设计_教案2 匆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怜惜之情,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唤起珍惜时间、要有所作为的思想意识。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的表达手法及紧扣主题的写作方法。
分析文中含义深刻的句段,进一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如诗一样的散文《匆匆》。
它的作者是朱自清,写的是关于时间的一篇文章。
那么,你们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和警句?(学生自由说。
)板书:匆匆朱自清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1.了解作者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播放录音)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他的作品很有特色,尤其是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而著称,读后能引人无限的遐思,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
他的文不仅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成就极高。
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时代背景:这篇文章是作者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
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贫穷落后,受人侵略欺辱,新民主主义革命又没有取得成功。
作者作为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看到日子在匆匆流逝,想要有所作为,但又苦于找不到出路。
文章反映出旧时代的年轻人虽有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苦闷的复杂心情。
2.播放本课朗读录音。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利用工具书自主清除阅读障碍。
)3.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指名回答,老师小结,培养学生整体理解、感知的能力。
)(1)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学生甲: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返(2)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学生乙:作者用细腻而独特的笔触,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表达出作者无奈的愁绪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匆匆》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匆匆》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匆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匆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课文,作者朱自清先生对日子的匆匆,一去不复返,逝去如飞的感慨,给我们以珍惜时间,在有限时间里多做有意义事情的启示。
文章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学习拟人、排比、叠词等语言表达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去匆匆。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按常规要求做好预习,此外课前完成两份作业,为课前学习铺垫情感:1、认真读课文,找出每一个段落中你最喜欢的语句,反复读上几遍,并抓住重点词,结合表达方式来写感受,体会作者的感情。
2、利用周末做一份手抄报,内容要求:朱自清资料;珍惜时间的成语、名言、古诗名句、故事等。
3、买或借《朱自清散文选》,用心阅读。
教学流程:一、谈话启发,唤醒已有的生命体验师板书:“勿”,读什么?什么意思?板书:“匆”,读什么?“匆匆”什么意思?生活中你有没有匆匆过?(生畅谈)课文里说什么“匆匆”?同学们,你认为时间是什么?根据你的生活体验,用一个打比方来说说。
师过渡语:同学们对时间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很好!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在他24岁时写下《匆匆》这篇文章,他对时间又有一番怎样的感悟呢?让我们打开课本,走进匆匆,感受岁月的脚步。
二、自由阅读,开启阅读体验的航程1、同学们,接下来咱们干嘛?——检查朗读。
对,平时读书机会较少的同学,今天能不能主动给自己一个机会,站起来读书?2、提出要求:读书的同学要做到:字字响亮,句句流利,尽量有感情;倾听的同学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每听完一个自然段,请及时提出你在预习中还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抛出一个能引发同学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匆匆》教案6篇《匆匆》教学设计篇一1、知识教学点: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训练点: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德育渗透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4、美育渗透点: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1、教师教法:谈话法,导读法。
2、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1、重点: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
2、难点: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相机点拨,以有感情的朗读促进理解。
课件。
一、谈话导入新课1、师导入课题:同学们,这节是语文课,可是,老师却想问大家一个数学问题:你们算算,你们走过了多少个日子?面对悄然流逝的时光,你们有何感受?2、是啊!人的一生确实太短暂了,八十多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受,这个人就是朱自清。
面对匆匆逝去的时光,朱自清先生感慨万千,写下了优美的散文《匆匆》。
(板书:匆匆)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到些什么?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先生走进时间的流里,去体验时间的匆匆吧!二、整体感知1、播放配乐朗读。
2、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它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板书: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是呀,时间就这样匆匆,它来无影去无踪。
那么,作者提出问题后,回答了吗?请同学们读课文,按以下要求去做。
三、自主合作1、出示合作要求:⑴ 确定本节课的合作学习小组组长。
⑵ 组员自主学习:(看课文内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问题。
)⑶ 组长组织组员讨论交流问题;并做记录;代表本小组回答问题。
2、学习要求:⑴ 课文提出问题后,回答了吗?如果没有,你能帮他回答吗?如果回答了,是怎样回答的?⑵ 在课文中找一找,拿笔勾一勾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日子去来的匆匆?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诉日子去来的匆匆的?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⑶ 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词句或自己特别喜欢的词句,向同学们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匆匆》教学设计【优秀10篇】匆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作者的资料,搜集一些惜时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跟老师板书课题:匆匆,读题,说说对“匆匆”一词的理解,如:它的意思,生活语言中什么时候用到“匆匆”一词,然后引入课文。
交流朱自清的有关资料,如:生活时代、个性特点、艺术成就等。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小组进行预习。
要求:⑴读准生字词语,读通课文。
⑴体会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把给你流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多读读。
2、检查预习:⑴出示课后六个生字的卡片,积累字词。
⑴把印象深刻的语句读给同学们听,谈谈文中“匆匆”的含义。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时间匆匆而去的,你欢哪些句子。
2、交流:⑴作者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写出了时间匆匆而去的样子。
⑴交流喜欢的句子:根据课文语言流畅上口和感情表达直白浓烈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就自己讲讲理解。
如:“像针尖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也没有影子。
”可以谈修辞,谈感觉,感情读,直至体会到作者笔法的细腻,情绪的无奈。
3、仿照作者的写法,再说上几句:可启发形式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如:聊天时、玩耍时、看电视时……四、作业1、把仿写练习写下来。
2、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有感情的朗读第二、三节,谈谈感受。
二、学习课文开头和结尾1、读课文,说说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对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作出回答。
2、交流:作者提出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问题。
第二问学生可能一下子说不出来,请学生有感情地读第四节,感受时间的来去无影无踪,体会作者欲珍惜时间却无从下手的无奈。
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匆匆》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匆匆》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匆匆》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
2.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深入探讨课文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匆匆》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总结讨论,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
5.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和创作。
3.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创作法: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创作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的评估。
2. 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掌握情况。
4.2 教学反馈1. 学生作业和创作的评估和反馈。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课文和相关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1. 课文《匆匆》的文本。
2. 作者介绍和相关背景资料。
3. 参考书籍和学术资料。
5.2 教学材料1. 课文《匆匆》的复印件或电子文档。
2. 笔记本和笔,用于学生记录和创作。
3. 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和讲解课文内容。
第六章:教学活动与实践6.1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表演,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菁选(优秀7篇)《匆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教学准备1.课前查找有关朱自清生平事迹的介绍。
2.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故事。
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质疑导学1.出示课题,释题。
“匆匆”是什么意思?2.根据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如课文中讲的是什么匆匆?是怎样的匆匆?等等。
3.把课题“匆匆”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一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概括出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理清文章结构。
三、品读课文,感悟作者情感1.学习第1段。
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开篇三个排比句,写出了自然界一些周而复始的现象。
由此,提出问题,引人深思,激发兴趣。
2.学习第2段。
读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思考:在这句话中,“一滴水”和“大海”分别比喻什么?如果去掉“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可以吗?为什么?“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3.学习第3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
小组讨论:文章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你读懂了些什么?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谁能照样子补充上几句?全班交流。
感受时间来去匆匆。
4.学习第4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资料展示:朱自清生平事迹以及“五·四运动”后的社会背景。
思考:此时作者想到了些什么?文中的“做些什么”“剩些什么”“留着些什么”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围绕“我们不能白白地浪费日子,不能白白地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不能什么也没做,什么贡献也没有”来说体会,谈感受。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精选9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理解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时光的匆匆与稍纵即逝。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难懂的词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倾听时钟的“嘀嗒”声,感受时间在飞逝。
2.教师在时钟的“嘀嗒”声中朗诵《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到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1)注意“涔、潸”的读音。
(2)引导学生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4.指导学生朗读自己感到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地读,细细地品,细细地思考,用笔画一画,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都可以。
(一)从词语入手感受时光匆匆。
1.找出“逃去如飞”、“一去不复返”等形容时间匆匆而去的词语,说说你感受到什么?2.把这些词语放回句子中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绪。
(二)从句段入手感受时光匆匆。
作者反复追问:“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看课文,找出这些“追问”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第1自然段和第4、5自然段。
) 板块A:感受对时光流逝的追问。
(精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理解要点:①以比喻的方式提出问题,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②四个问句表达了作者面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精品(精选19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精品篇1《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
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谈话激情,导入课文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单元提示,明确本文在单元中的位置,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这篇文章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要求学生认真、全面地读课文,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读书活动,读后开始发言。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行初读感悟,并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既达到了整体感知的目的,又有的放矢地激发了学生深层次赏读课文的兴趣。
)二、品读、赏析、读中悟情1、教师:《匆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
2、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向同学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并准备发言。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话题辐射全文,通过以说代讲、以读促讲来学习课文,既突破重点和难点,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但这一话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加以引导点拨。
)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引导:(1)、品读叠词和短句的妙用。
如叠词的应用,“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这些词用得巧妙,细致入微地刻画时间的踪迹,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
“去的尽管去了,来着尽管来着;去来的时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这些句子都是短句,简朴、轻灵,读起来令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越读越爱读。
朱自清《匆匆》优秀教案(人教版六年级
下册)
2匆匆
教学内容:4—6页
教材分析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
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本课是首次学习朱自清的文章,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其作品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
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
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4.重点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和
感受。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抓住课题“匆匆”,难点
是了解课文写了“时间匆匆,一去不返”的意思;再读课文,弄清各自然段大意;细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篇散文,学生对此不是太熟悉,因此要求学生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抓住课题“匆匆”,了解课文写
了“时间匆匆,一去不返”的意思;再读课文,弄清各自然
段大意;细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
重点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
达效果,讨论交流自己的体验感受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获得的。
重点品读第2、3自然段中的句子。
指导学生理解“八
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等句子
的意思,感悟这些语句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一去不复
返的,又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体会作者运用设问、
比喻、排比、拟人的句式,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
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片
学生准备:阅读有关朱自清的散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二课时:品读好句,体会特色。
第一课时课时数(3)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匆匆”是形容什么的?(急急忙忙的样子。
)不仅人
会“匆匆”,时间也回“匆匆”。
而且是一去不复返。
时间
到底到那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朱自清的《匆匆》,对作者进行简介。
二、整体感知
1.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他轻灵、细腻、诗意化的语言中去触摸时间这个精灵。
2.课件出示读书建议:
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
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划出有关句子反复读一读,再就你的
体会与同桌交流。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呢?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三、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随着学生的交流。
课件相机出示第三自然段。
2.时间这个精灵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是如何
具体地描述出它的匆匆脚步的呢?请大家把心沉进去,再读
一读,想一想,感受一下日子匆匆流逝的足迹。
3.(指名交流)时间的脚步你们感到到了吗?谁能来说说。
4.是啊,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日常生活来将无声无形的
时间具体化了,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它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在一个又一个极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让我们真切
地触摸到了时间这个精灵的脚步。
指导朗读:
方案一:写得多好啊!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再次去读中
品味一下吧。
请大家再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碰到自己特别
喜欢的句子时就多读读。
方案二:乐于交流,善于交流,让我们在交流中学会交流。
大家喜欢哪些句子就来给大家读一读,好吗?大家别忘
了听完后用自己的方式夸夸他。
(指名读后评读)
方案三:读得这么美的句子,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愿意听吗?如果你觉得我哪个地方读的好,别忘了也夸夸我,可以吗?(师范读)
这么有感情的朗读,那么你听出了什么感情?听了心理
有着怎样的想法?
5.同学们还想读吗?那么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吧。
老
师给大家配上音乐。
(配乐读)
读得这么投入,让我们再一起来试试,老师起头,读到
你特别喜爱的句子时就站起来读。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感受时光匆匆易逝,体会作者的无
奈与惋惜之情。
四、审视自己,反思过去
1.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
的呢?能像作者这样具体地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
2.点生仿照着说句子。
五、精读第4自然段,提升认识,升华感情。
1.是啊!闲聊时,日子从我们的嘴边溜去;跳橡皮筋时,日子从皮筋底下钻过去;打电子游戏时,它遍轻灵地从
我们的鼠标上夸过。
从我们手边飞逝了某一日,你觉察它去
的匆匆了,惋惜时,日子便又随着我们的叹息声轻轻飘去了。
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我们甘心吗?那作者甘心吗?请
大家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作依据。
2.是啊,作者为时光匆匆逝去感到了痛苦,并发出了
不甘心虚度此生的呐喊,这一个紧跟着一个的问题中实际上
蕴涵着答案,你能试着按你的理解解答吗?(师读课文生试
答)
3.把同学们的理解加进去,让我们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对读,好吗?咱们一起读“过去的日子……”这一句,然后你们问,我来答,迅速看一看,弄清哪些句子该你读,准备好了吗?
4.多么动听的声音,多么响亮的回答啊!这里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它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
(课件出示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六、品读
学到这里,大家对时间一定有了许多新的感悟,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悟再次走进文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尽情去读吧。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提高学生朗读兴趣,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七、板书设计:
2匆匆
过去——无奈惋惜之情
现在——反思羞愧之情
未来——追求向往之情
第二课时课时数(4)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认真学习,你现在对时间有了一个怎样的新认识?作者又是怎样看的呢?
1.作者对过去的日子作了形象的比喻,“如轻烟”说明无影无踪;“如薄雾”说明很快消失。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是什么意思?
3.而“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4.指导朗读。
5.是呀,时间这么的宝贵,我们真不应该让它白白地浪费啊!所以作者再次提醒我们。
齐读最后一小节。
二、总结课文。
1.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作者认为不能虚度此生,应该有所作为,他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唤醒人们。
让我们带着这种体会,一起来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时间是怎样匆匆溜走的?
3.人的一生应该怎样的度过?
4.过渡:作者以优美的笔触描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请同学们想一想读了这篇课文,使你想到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可以是一些关于时间的文章、诗词、格言、警句、故事,或者是自己、他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也可以是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的。
)
三、学生超市(任选两项)
(1)认真去读《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2)读一读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
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4)办一期珍惜时间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大力推荐名家名篇进行课外阅读补充,同时进行归类练习。
板书设计:
2、匆匆
过去——无奈惋惜之情
时光匆匆现在——反思羞愧之情珍惜时光
一去不返未来——追求向往之情郑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