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作业指导书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作业指导书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作业指导书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检测原理

低应变法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为狭义低应变法,其通过采用瞬态冲击的方式(瞬态激振),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采用一维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

因此基桩必须符合一维波动理论要求,满足平截面假定和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要求,一般要求其桩长远大于直径即长径比大于5或瞬态激励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大于5。

二、编制依据及目的

1、编制依据

⑴国家及部委颁发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基桩动测仪》(JG/T 3055)

⑵ISO-9001质量标准运行要求。

2、编制目的

通过编制本作业指导书,使地基所全体人员能熟练掌握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基桩检测,起到规范检测人员检测方法及程序的作用。

三、适用范围

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范围为: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及CFG桩。

四、检测流程

基桩检测流程图见图1所示。

五、检测方法及工艺要求

(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受检基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期龄不少于14天时方可报检。

2、施工单位按附表1格式填写报检表,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至少提前2天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3、施工单位按附表2向检测单位提供基桩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4、检测前,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⑴剔除桩头,使桩顶标高为设计的桩顶标高。

⑵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否图1 基桩检测工作流程

⑶灌注桩要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⑷桩顶表面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⑸实心桩的中心位置打磨出直径约10cm 的平面,平面保证水平,不要带斜坡;在距桩中心2/3半径处,对称布置打磨2~4处(具体见图1),直径约为6cm 的平面,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

0.8m

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

⑹当桩头与垫层相连时,相当于桩头处存在很大的截面阻抗变化,会对测试信号产生影响。因此,测试前应将桩头侧面与断层断开。

⑺准备耦合剂(如黄油、凡士林、牙膏、口香糖等),作为测试耦合剂用。 ⑻在基坑内检测,应提前将基坑内水抽干,并搭设好梯子,便于上下。 5、搜集受检桩的相关技术资料,包括工程概况、基桩的设计参数、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以及施工记录情况;

6、安装传感器。传感器的安装对现场信号的采集影响较大,传感器的安装须通过黄油、凡士林或橡皮泥等藕合剂与桩面紧密粘接,并与桩顶面垂直;

7、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激振设备、传感器,检查系统各部分之间是否连接良好,确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二)数据采集

⑴通过现场对比试验选定激振锤和激振参数。短桩或浅部缺陷桩的检测宜采用轻锤短脉冲激振;长桩、大直径桩或深部缺陷的检测宜采用重锤宽脉冲激振;

在现场检测过程中,可在激振部位平铺薄层橡胶垫以获取更好的实测信号。通过改变力锤的重量及锤头材料,可改变冲击入射波的脉冲宽度及频率成分。锤头刚度较小时,冲击入射波脉冲较宽,含低频成分多,冲击力大小相同时,其能量较大,应力波衰减较慢,适合于获得长桩桩底信号或下部缺陷的识别;锤头刚度较大时,冲击入射波脉冲较窄,含高频成分较多,冲击力大小相同时,虽其能量较小,但更适合于桩身浅部缺陷的识别及定位。

对于长桩,应该先采用低频检波器,重锤敲击来获得实测曲线,再用高频检波器、轻锤敲击来获得浅部鉴别曲线。

⑵采集桩身的波形信号时,调整增益和激振频率使桩身(特别是桩身下部)的反射特征清晰、重复性好。各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个,波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⑶对存在缺陷的桩应选用多种激振频率进行重复检测,获取足够的缺陷特征分析资料。

(三)数据分析与判定

⑴桩身平均波速的确定;

⑵对波形、波幅、频率等信号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受检桩的成桩工艺、地质条件和施工情况识别断桩缩颈、扩颈等桩身缺陷;

⑶进行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应按表3-2和表 3-3原则判定;

⑷当实测信号所反映的桩身信息(如超过有效检测范围、桩底反射不明显、实测信号无规律等)不足以分析和评价桩身完整性,应结合其它检测方法进行桩身完整性判定。

(四)复测验证与处理

⑴对于桩身浅部存在缺陷,拟采用开挖法(开挖深度一般在1~8m范围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开挖深度)进行验证;

⑵若桩身波速偏低或怀疑混凝土强度不够时,分析强度低的各种原因,若对比其余同等条件的桩后发现强度等级依然存在波速异常,应建议业主、监理等相关部门采用其它检测手段进行检测。

⑶若发现桩身深部存在缺陷或桩底沉渣过厚时,应该如实向业主、监理提出采用工程钻机抽芯验证申请,并提交检测原始资料,对有争议性的检测结论,应该提出第三方验证的申请进行仲裁。

(五)成果报告的编写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强制要求低应变检测报告应给出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实测信号曲线,除此之外,检测报告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工程概述;

⑵检测方法、原理、仪器设备和过程叙述;

⑶受检桩的桩号、桩位平面图;

⑷桩身波速取值;

⑸桩身完整性描述、缺陷的位置及桩身完整性类别;

⑹时域信号时段所对应的桩身长度标尺、指数或线性放大的范围及倍数;或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桩底或桩身缺陷对应的相邻谐峰间的频差;

综上所述,其技术流程如图2所示:

图3 瞬态激振时域频域分析法测桩技术流程

六、数据分析和质量评定

低应变的桩身完整性分析应严格地按照国家及部委颁发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执行,以时域曲线为主,辅以频域分析,并结合施工情况、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波形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当在桩顶施加一激振后,弹性波沿桩身传播的规律满足一维波动方程,如下式:

02

2

222=??+??x u v t u ρE v =2

式中:v —纵波波速

E —桩的弹性模量 A —桩截面积

ρ—桩身材料密度

弹性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对桩身阻抗(VA Z ρ=)的变化作出响应,假设桩身由1A 、1E 、1ρ、1v 变为2A 、2E 、2ρ、2v ,根据平面弹性波传播理论,其反射系数为:

2

221112

22111A v A v A v A v R v ρρρρ+-=

式中:v R —反射系数

ρ—桩身材料密度 v —纵波波速 A —桩截面积

(一)统计法确定桩身波速平均值

为分析时域、频域曲线所反映的桩身波阻抗变化情况、核实桩底信号并确定桩身缺陷位置,首先需要确定桩身波速及其平均值。在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确的前提下,在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中,选取不少于5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按下列计算平均值:

1

1n

m i i V V n ==∑ ( 1)

2i L V T

=

? ( 2) 式中 m V —桩身波速的平均值;

i V —第i 根受检桩的桩身波速值,《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 2014)要求桩身波速离散性控制在5%以内,即 /5%i m m V V V -≤。 (二)数据的分析和桩身完整性判定

完整桩的时域波形图比较规则、均匀、整齐,桩底反射信号明显,平均波速也正常。完整桩的波形特征如图3-a 所示。

断桩指桩身断裂,混凝土不连续,一般在此处有严重的夹泥,使此处的阻抗明显变小,应力波在断桩片发生强反射,应力波在桩身断裂以上部分来回反射形成多次波,整桩信号不明显,甚至没有桩底反射,类似于短的完整桩。断桩的波形如图3-b ,断桩的断裂位置由下式确定:

2L V t ''=? ( 3)

其中:L '为断裂位置(m);V '为完整桩波速(m/s);t ?为入射波与反射波的时间间隔(ms)。

a:完整桩 b:断桩 c:缩颈桩 d:扩径桩 e:桩身混凝土胶结差(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

图4 桩身典型缺陷与动测波形特征

缩颈桩和扩径桩都有明显的桩底反射信号,和本工地桩身混凝土平均波速相接近,计算桩长与实际桩长相符。同时在缩颈处或扩径处分别出现同相位和反相位的反射信号。缩颈桩和扩径桩的波形特征如图3-c和图3-d。

桩身混凝土胶结差视其程度大小,桩身混凝土介于完整桩和断桩之间,轻微接近完整桩,严重接近于断桩。该类基桩的反射信号与入射波信号同相位,同样有桩底反射信号,但整桩混凝土传播速度偏低,这是桩身混凝土胶结差区别于缩颈桩的重要依据,如图3-e。

依据实测时域或幅频信号特征进行桩身完整性判定的分类标准和分类见表3-3、3-4

表3-3 桩身完整性判定

表3-4 桩身完整性分类表

上表并没有列出桩身无缺陷或有轻微缺陷但无桩底反射这种信号特征的类别划分。低应变法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的情形受桩的长径比、桩周土阻力、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绝对要求同一工程所有的Ⅰ、Ⅱ类桩都有清晰的桩底反射是不现实的。

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参照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它桩实测信号或结合其它检测方法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XXXX铁路XXXXXX标无砟轨道工程 编号: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XX年X月X日发布 20XX年X月X日实施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XXXX铁路XXXX-X标CPⅢ网布设、测量工作。 2 作业准备 2.1 前期准备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满足且通过沉降评估后开展;收集设计院的CPⅠ、CP 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的贯通复测成果资料,完成对设计所交CPⅠ、CPⅡ控制点和水准点的贯通复测成果再进行一次复测。 2.2 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 根据现场区段CPⅠ、CP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布设具体情况及线下工程已经竣工验收合格工程特点,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并报贵广公司进行审批。 2.3 仪器配置 ⑴标称精度不低于1″、1mm+2ppmm的智能型全站仪(具有自动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 ⑵不低于DS05级的精密电子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一个CPⅢ控制网布设区段设精测小组1个,每个小组成员8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人员1名,测量工6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素质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要持有贵广公司组织的CPⅢ测量数据采集与平差处理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⑴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⑵测量仪器有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检校。 3 主要技术要求 ⑴《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⑵铁建设[2009]196 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⑶铁道部关于印发《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工作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8]80 号) ⑷《客运专线几何状态测量仪技术暂行规定》(科技基[2008]86号) ⑸《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⑹《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⑺《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⑻贵广铁路设计文件及铁道部相关规定 4 测量程序及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CPⅢ轨道控制网布设CPⅢ轨道控制测量CPⅢ轨道控制复测与维护 4.2 测量工艺流程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试样制备 1.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 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 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 40mm。 5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 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 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 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33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检测原理 低应变法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为狭义低应变法,其通过采用瞬态冲击的方式(瞬态激振),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采用一维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 因此基桩必须符合一维波动理论要求,满足平截面假定和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要求,一般要求其桩长远大于直径即长径比大于5或瞬态激励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大于5。 二、编制依据及目的 1、编制依据 ⑴国家及部委颁发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基桩动测仪》(JG/T 3055) ⑵ISO-9001质量标准运行要求。 2、编制目的 通过编制本作业指导书,使地基所全体人员能熟练掌握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基桩检测,起到规范检测人员检测方法及程序的作用。 三、适用范围 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范围为: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及CFG桩。

四、检测流程 基桩检测流程图见图1所示。 五、检测方法及工艺要求 (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受检基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期龄不少于14天时方可报检。 2、施工单位按附表1格式填写报检表,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至少提前2天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3、施工单位按附表2向检测单位提供基桩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4、检测前,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⑴剔除桩头,使桩顶标高为设计的桩顶标高。 ⑵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桩基础低应变检测报告范本

. . .. 基础桩完整性反射波法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888项目四期**#楼 委托单位:****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检验类别:专项检测 检测项目:建筑桩基检测 报告编号:201***** 检测日期:201*年0*月0*日 报告页数:共12页(不含此页)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01*年0*月0*日

目录 一、检测人员及联系方式 二、工程概况表 三、委托容及试验目的 四、检测依据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六、检测桩选择及成桩情况说明 七、工程地质概况 八、检测结果及分析 九、检测结论 十、附件 声明: 1、本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章无效; 2、本报告无主检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3、本报告涂改无效; 4、本报告复制件无原检测单位报告章无效;

5、对本报告检验结果若有异议,应在报告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向本检测 单位书面提请复议,逾期不予受理。 一、检测人员及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1********* 二、工程概况

三、委托容及试验目的 受*******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年0*月0*日对********项目四期**#楼工程的基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目的是确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根据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经委托单位与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次试验检测38根桩。 四、检测依据 1、国家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003) 2、本次检测设计有关要求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1、本次检测采用的检测方法:反射波法。 2、仪器设备: 采用岩海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制造的RS—1616Kp型桩基动测分析系统,传感器为一支灵敏度为(100mV/g)的加速度计,用手锤敲击激振,采样频率为20KHz. 3、单桩的激振方式:锤击;位置:桩头中心部位; 点数:不少于2点 六、检测桩选择及成桩情况说明: 1、被测桩选择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检 测单位共同决定。 2、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该工程基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范围是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

试验检测中心作业指导书

试验检测人员配置要求 1.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质量检测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部门、地 方关于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政策法令、法规、规定;熟悉工程技术标准;熟悉抽样理论,能熟练地应用各类抽样标准,确定其样本大小;具备编制审定检测实施细则、审查检测报告的能力;熟悉掌握检测质量控制理论,具有对检测工作进行诊断的能力;熟悉国内外工程质量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国内外检测仪器设备的信息;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2.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要对整个中心的技术工作全部负责,应有工程师以上职 称,精通所管辖的业务,在业务上应该有较高的水平,并具有十年以上专业工作的经验;另外,由于技术负责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检测工作的质量,因此,当技术负责人变动时,应检查在技术负责人变动后中心的工作水平。 3.质量负责人协助技术负责人对整个中心的全部检测工作的质量负责,在技术负 责人不在时代行其职权;质量负责人不一定要求精通所管辖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但必须熟悉本单位的主要业务,并且有一定的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质量负责人必须是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有助于质量工作中的有关决定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4.中心的人员应按所进行的业务范围进行配置,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不得低于 70%。各业务岗位的配置应与所从事的检测项目相匹配,重要的检测项目应有两人,每人可兼作几个项目。 5.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任务,了解被测对象和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检测人员必 须经过考核合格,取得上岗操作证后,才上岗操作。检测人员应掌握所从事检测项目的有关技术标准,了解本领域国内外测试技术、检测仪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具备制定检测大纲、采用国内外最新技术进行检测工作的能力。检测人员应了解误差理论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能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工作。检测人员应对检测工作、数据处理工作持严肃的态度,以数据说话,不受行政或其它方面影响和干扰。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并编写踏勘报告。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 指导书

一试样制备 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它: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2 对均质和含有机质的土样,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代表性土样,供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试验。对非均质土应根据试验项目取足够数量的土样,置于通风处凉干至碾散为止。对砂土和进行比重试验的土样宜在105~110℃温度下烘干,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含石膏和硫酸盐的土,应在65~70℃温度下烘干。 3 将风干或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橡皮锤碾散。 4 对分散后的粗粒土和细粒土,应按本标准表B.1.1的要求过筛。对含

基桩检测作业指导书

低应变法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本方法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2仪器设备 1、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基桩动测仪》JG/T 3055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信号显示、储存和处理分析功能。 2、瞬态激振设备应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和锤垫;力锤可装有力传感器;稳态激振设备应包括激振力可调、扫频范围为10~2000Hz的电磁式稳态激振器。 3现场检测 1、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强度应符合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第3.2.6条第1款的规定。 (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3)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2、测试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时域信号分析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 (2)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身截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3)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 (4)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5)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3、测量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感器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 (2)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 (3)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4)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 (5)瞬态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宜用宽脉冲

2018年建筑的基桩低应变法检测理论考试试的题目

2017年建筑基桩低应变法检测理论考试试题 、单选题 1?低应变检测的目的是_______ A.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B.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 C.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D.检测灌注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答案:C( JGJ106- 2003 第3.1.2) 2.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______ A.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B.设计强度的30% 且不小于12MPa C.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2MPa D.设计强度的30%且不小于15MPa 答案:A( JGJ106-2003 第3.2.6) 3.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是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受检基桩的长细比应满足_ A.> 10 B.> 10 C.> 5 D.>5 答案:D (非规范) 4.稳态激振设备应包括激振力可调、扫频范围为的电磁式稳态激振器 A. 10 亠2000Hz B. 10 亠1500Hz C. 100 ?2000Hz D. 100 ?1500Hz 答案:A (JGJ106-2003 第8.2.2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幅频信号分析的频

率范围上限—。 A.少于5ms,小于2000Hz B.不少于5ms,不应小于2000Hz C.不少于10ms,不应小于2000Hz D.少于10ms,小于2000Hz 答案:B (JGJ106-2003 第8.3.2 ) 6.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_点。 A.大于512 B.大于1024 C.少于512 D.少于1024 答案:D( JGJ106-2003 第8.3.2) 7.加速度传感器的电荷灵敏度为_____ A.30-100PC/g B.10-100PC/g C.30-1000PC/g D.10-1000PC/g 答案:A (非规范) 8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 A.桩中心;距桩中心2/3半径处 B.距桩中心1/3半径处;距桩中心2/3半径处 C.桩中心;距桩中心1/3半径处 D.距桩中心2/3半径处;距桩中心1/3半径处 答案:C( JGJ106-2003 第8.3.3) 9.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处。 A.45 ° ; 1/2 B.90 ° ; 1/3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作业指导书

1 前言 为严格执行低应变检测规范(规程),不断提高基桩低应变检测水平,使相应技术标准的执行更具有可操作性,特按《安全作业管理程序》(JAGS/C-Ⅱ―16―2013)、《现场检测控制程序》(JAGS/C-Ⅱ―17―2013)编制本作业指导书,并作为《质量手册》的一部分,与其一并颁布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则应和相应的技术标准一同执行使用。 2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已预埋声测管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 3 技术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4 检测目的 检测桩身结构的完整性,判定桩身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的程度及其位置。 5 检测原理 声波是弹性波的一种,若视混凝土介质为弹性体,则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服从弹性波传播规律,由发射探头发射的声波经水的耦合传到测管,再在桩身混凝土介质中传播后,到接收端的测管,再经水耦合,最后到达接收探头。由于液体或气体没有剪切弹性,只能传播纵波,因此超声波测桩技术采用的是纵波分量。 探头发射的声波会在发射点和接收点之间形成复杂的声场,声波将分别沿不同的路径传播,最终到达接收点,其走时都不尽相同。但在所有的传播路径中总有一条路径,声波走时最短,接收探头接收到该声波时,形成信号波形的初始起跳,一般称为“初至”,当桩身完好时,可认为这条路径就是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的直线距离,是已知量;而初至对应的声时扣去声波在测管、水之间的传播时间以及仪器系统延迟时间,可得声波在两测管间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实际声时,并由此可计算出所对应的声速。 当桩身存在断裂、离析等缺陷时,破坏了混凝土介质的连续性,使声波的传播路径复杂化,声波将透过或绕过缺陷传播,其传播路径大于直线距离,引起声时的延长,而由此算出的波速将降低。另外,由于空气和水的声阻抗远小于混凝土的声阻抗,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过程中,遇到蜂窝、空洞或裂缝等缺陷时,在缺陷界面发生反射和散射,声能衰减,因此接收信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试样制备 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

基桩成孔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 1 目的 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了解钻孔直径,孔深、沉渣厚度、垂直度、孔壁稳定性,对工程质量、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2 适用范围 钻孔、冲击成孔和冲抓成孔等地下湿作业施工的灌注桩。 3 仪器、设备及材料 (1)MD -684 超声波侧壁探测仪。 ( 2)JJC-1A 型灌注桩成孔检测系统。 4 准备工作 4.1 根据委托文件确定测试孔位。 4.2 用于基桩成孔质量检测的仪器,使用前须进行全性能检查和校验,以保证其正常使 用和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4.3 测试仪器的操作和保养应按照使用说明和保养制度进行,易出故障或测读异常的仪 器应及时予以更换或修理。 5 现场观测步骤 5.1 MD - 684 超声波侧壁探测仪操作步骤: 1、将绞车平稳的放置在孔口上,使探头中心(测试中心)和桩位中心(理论中 心)重合,如果不能重合的话要测量并记录下探头中心偏离桩位中心在XX'和YY'方

向上的距离值。 2、连接好绞车至记录仪的电缆,接上正确电源。 3、根据设计孔径值选择好 RANGE 旋钮和 SHIFT 旋钮的配合,使孔径分辨率最 大。 4、根据孔深的深浅调节PAPER SPEED旋钮选择合适的走纸比例。 5、将探头降入护筒内的泥浆中,调节 PAPER SPEED旋钮至CONST,根据护筒直径的已知值调节 CALIBRATION 旋钮使记录下的孔径值与护筒直径值相吻合。 6、使探头和深度计算起始面对齐,先后打开 RECORDEN POWER 和 UP/DOWN 开关开始记录测量。 7、在记录测量的过程中根据记录情况及时地调节 STC和GAIN旋钮,使孔壁图象清晰可辨。 8、由于泥浆比重过大、含沙率过高、泥浆中悬浮气泡等因素造成图象模糊时,必需要求对泥浆进行处理后再测量。 5.2 JJC-1A 型灌注桩成孔检测系统: 5.2.1 孔径测量 1、妥善放置并固定井口滑轮和绞车。正确接好交流220V 电源,不要接错,以防烧毁仪器。 2、接好记录仪电源并开启电源。“测/ 校”开关置“校”位,仪器应能均匀走纸。放大器置“短路”位,用手推动记录笔应有力感,放手应回原位,允许误差为 0.5mm 旋动调零电位器,记录笔可满幅均匀移动。

桩基础低应变检测报告范本

基础桩完整性反射波法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888项目四期**#楼 委托单位:****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检验类别:专项检测 检测项目:建筑桩基检测 报告编号:201***** 检测日期:201*年0*月0*日 报告页数:共12页(不含此页)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01*年0*月0*日

目录 一、检测人员及联系方式 二、工程概况表 三、委托容及试验目的 四、检测依据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六、检测桩选择及成桩情况说明 七、工程地质概况 八、检测结果及分析 九、检测结论 十、附件 声明: 1、本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章无效; 2、本报告无主检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3、本报告涂改无效; 4、本报告复制件无原检测单位报告章无效;

5、对本报告检验结果若有异议,应在报告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向本检测 单位书面提请复议,逾期不予受理。 一、检测人员及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1********* 二、工程概况

三、委托容及试验目的 受*******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年0*月0*日对********项目四期**#楼工程的基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目的是确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根据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经委托单位与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次试验检测38根桩。 四、检测依据 1、国家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003) 2、本次检测设计有关要求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1、本次检测采用的检测方法:反射波法。 2、仪器设备: 采用岩海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制造的RS—1616Kp型桩基动测分析系统,传感器为一支灵敏度为(100mV/g)的加速度计,用手锤敲击激振,采样频率为20KHz. 3、单桩的激振方式:锤击;位置:桩头中心部位; 点数:不少于2点 六、检测桩选择及成桩情况说明: 1、被测桩选择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检 测单位共同决定。 2、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该工程基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 1 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2.2 GB/T2951—2008《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 2.3 GB501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2.4 GB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2.5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 2.7 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4接样或抽样 4.1委托检测 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 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 5.1检查检测任务(流程)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被

桩基检测作业指导书模板

桩基检测作业指导 书

桩基完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检测目的 给设计提供可靠依据、给施工单位验收工程质量、给甲方提供施工质量结果。 二、使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已埋置声测管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的完整性检测,判定桩身缺陷程度并确定其位置。 三、工作原理 混凝土灌注桩声波透射法检测的工作原理是:在被测桩内预埋若干根竖向相互平行的声测管作为检测通道,将超声脉冲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置于声测管中,管中注满清水作为耦合剂,由仪器的发射换能器发射超声脉冲,穿过待测的桩体混凝土,并经接收换能器被仪器所接收,判读出超声波穿过混凝土的声时、接收波首波的波幅以及接收波主频等参数。超声脉冲信号在混凝土的传播过程中因发生绕射、折射、多次反射及不同的吸收衰减,使接收信号在混凝土中传播的时间、振动幅度、波形及主频等发生变化,这样接收信号就携带了有关传播介质(即被测桩身混凝土)的密实缺陷情况、完整程度等信息。由仪器的数据处理与判断分析软件对接收信号的各种声参量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对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判断桩基缺陷的程度并确定其位置。四、检测方法及工作参数

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 桩内预埋若干根相互平行的声测管如图2所示。 检测仪器说明: H──桩身第一测点的相对标高(m) L──声测管外壁间的最小间距:即超声波测距(m)p L──测点间距 n 检测声参数: 1、声时T——混凝土测距间声波传播时间 (s ) 2、波幅A——接收波首波波幅 (dB)

五、仪器设备 声测仪:采用RSM-SY7型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 1、声波发射与换能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圆柱状径向振动、沿径向无指向性; (2)换能器外径小于声测管内径,直径2.5cm,有效工作长度不大于15cm; (3)谐振频率30~50KHz; (4)水密性应满足1MPa水压不渗水。 2、超声波检测仪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具有实时显示和记录信号的曲线及频率测量和频谱分析功能; (2)声时测量精度优于或等于0.5纳秒,波幅测量相对误差小于5%; (3)电压值为200~1000V。 六、准备工作 1、内业准备工作 (1)出发前对仪器进行检测前检查,检查包括线缆、提升装置工作等是否能正常; (2)了解预埋声测管数量,带齐所需线缆。 2、外业准备工作 收集桩基设计图纸、地质资料、施工资料、混凝土设计强

(完整)高铁CP3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1.1CPⅢ控制网测量的准备工作 1.1.1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且通过沉降评估(以沉降评估单位出具的线下工程沉降评估报告为准)后开展。 1.1.2CPⅡ控制网加密 为了高效、准确地建立CPⅢ轨道控制网,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加密CP Ⅱ控制网。CPⅡ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方便轨道控制网CPⅢ的观测,以及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Ⅱ点。在路基、桥梁地段CPⅡ加密可采用GPS测量在原精密平面控制网基础上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加密;隧道地段应根据隧道长度布设相应精度要求的洞内CPⅡ控制网。 1.1.3精测网全面复测 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CPⅢ建网前应对精测网(CPI、CP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复测合格的精测网(CPI、CP 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成果进行CPⅢ轨道控制网测设。 (1)采用GPS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时,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应满足表1.2-1、表1.2-2的规定。

注:表中坐标较差限差指X 、Y 坐标分量较差。 表1.2-2 GPS 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注:表中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按式1.2.3计算 ()s Z Y X 2ij 2ij 2ij ?+?+?=s d s 式1.2.3 式中:△Xij=(Xj –Xi )复 –(Xj –Xi )原 △Yij=(Yj –Yi )复 –(Yj –Yi )原 △Zij=(Zj –Zi )复 –(Zj –Zi )原 s---相邻点间的二维平面距离或三维空间距离; △Xij ,△Yij — 相邻点i 与j 间二维坐标差之差(m ); △Zij — 相邻点i 与j 间Z 方向坐标差之差,当只统计二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 度时该值为零(m )。 (2)采用导线复测CP Ⅱ控制点时,满足相应等级规定后,应进行水平角、边长和平面点位较差的分析比较,较差应符合表1.2-3的规定: 表1.2-3 导线复测CP Ⅱ控制点精度要求 (3)水准点间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之较差限差为±L 6。 2 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室外试验: 压实度试验检测2人,试验用时25-40分钟。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⑵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 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主要尺寸见表

T 092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上部为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⑵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⑶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⑷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⑸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 ⑹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率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 0.01g、0.1g、1.0g。 ⑺含水率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01基桩高应变检测作业指导书

华烨交通工程检测 作业指导书 (基桩高应变检测) 文件编号:XZ01-2005 文件版号: 第 A 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2005年08月10日 受控状态: 发放号: 持有人: 地址:市萧山区宁围镇邮编:311215 电话:09、85455279 传真:09 电子信箱:huayejc163.

1、引言 为了确保我公司高应变动力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使高应变动力检测的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并使检测人员有一个工作标准和责任,特制定本细则。 2、适用围 适用于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桩和钢桩检测,但对于大直径扩底桩和Q-s曲线具有缓变型特征的大直径灌注桩,不宜采用本方法进行检测。 3、检测依据标准 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003); 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4、检测目的 检测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监测预制桩打入时的桩身应力和锤击能量传递比,为沉桩工艺参数及桩长选择提供依据。 5、检测原理 高应变动测是通过对称安装在离桩顶2倍桩径以下处的力和加速度传感器,实测得到Fm(t)和Vm(t)。桩在未受到摩阻力作用时,桩身阻抗与速度的乘积和桩身受力相等,速度曲线和力曲线重合;当受到摩阻力作用时,摩阻力将产生向上传播的压力波,其值为R/2,和向下传播的拉力波,其值为R/2。

如初始波为压力波,质点速度方向向下,不论哪种波都会降低质点速度,从而将速度曲线和力曲线拉开,拉开的距离和阻力成正比,从所测的力曲线和速度曲线拉开的距离可以判断桩身摩阻力的大小。 当应力波传播到桩端时,由于桩身截面的变化,使得质点速度增大,力值减小;而端承力使质点速度减小,力值增大;从实测速度曲线在2L/C处的反射程度确定端承力的大小。 6、仪器设备 6.1检测仪器 (1)应具有现场显示、记录、保存实测力和加速度信号的功能,并能进行数据处理、打印和绘图; (2)信号采样点数不应少于1024点,采样间隔宜取100~200μs。当用曲线拟合法推算被检桩的极限承载力时,信号记录长度应确保桩端反射后不小于20ms或达到5L/c。 (3)数据采集装置的模-数转换精度不应小于12bit,通道之间的相位差应小于50μs; (4)力传感器宜采用工具式应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安装谐振频率应大于2kHz,在1000μs测量围的非线性误差不应大于±1%,由于导线电阻引起的灵敏度不大于1%。 (5)速度信号宜采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其安装谐振频率应大于10kHz,且在1~3000Hz围灵敏度变化不大于±5%,在冲击加速度量程围非线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