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行政管理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3.49 KB
- 文档页数:3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本题参考答案:
第一,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新阶段,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第二,高等教育跃上新台阶,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能力增强;
第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改革和创新中加快发展;
第四,教师队伍建设迈开新的步伐,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教育法制建设开辟了新的局面,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2分析公共政策评估的障碍。
1、公共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2、公共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3、公共政策投入的混合性;
4、公共政策产出的广泛性;
3如何理解行政组织决策
行政组织决策就是指拥有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系统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目标,对行政环境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判断以便设计出行动方案,并通过相应的合法程序和方式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和选择以便确定满意方案的活动过程。
对行政组织决策的理解主要从下列层面来思考:
第一,决策的主体指拥有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
第二,决策的核心价值或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行政目标
第三,决策的实施对象是行政环境问题。
第四,决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第五,决策的结果是获得满意的行动方案。
4试论行政组织层级化与部门化的运用
层级化指指行政组织系统中纵向管理层次的划分,即行政组织的最高管理层至基层工作人员之间的数额。部门化是按一定的依据将行政活动归类到一定部门和单位的过程。
层级化或部门化在具体运用中自然需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体现的程度,并直接涉及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层次与幅度的关系问题。
(1)层级化与部门化的程度:层级化是部门化的基础,部门化对层级化的发展也起到巨大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行政组织就是层级化与部门化的综合体。
(2)组织层次与组织幅度:在组织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即幅度越宽层次越少,成“钝型结构”(扁平结构);幅度越窄层次越多,成“锐型结构”(尖耸结构)。二者关系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管理环境的变量关系来确定其最佳适度点。
5绩效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组织的绩效;(2)有助于保证组织成员行为和组织目标的一致;(3)有助于提高组织成员的满意度;(4)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其他决策的科学合理
6外部招聘的缺点有哪些?人才获取的成本高;可能选错人;文化的融合需要时间;工作的熟悉以及与周边工作关系的密切配合也需要时间;可能打击现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培训需求分析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指在规划与设计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地鉴别和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作用:企业培训的首要环节;明确差距;决定培训的价值与成本;有利于企业各方达成共识,获得企业各方协助。
什么是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我国社会学者费孝通所提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方面的概念。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社会,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逐渐从一个一个人分亲疏远近推出去,由此形成各种类型的私人关系网络,这种网络的大小由网络中心的势力所决定,各种大小不同、互有差别的私人网络构成了社会。
简述结构洞理论的内容
结构洞理论是诺纳德•伯特在分析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行为时提出。此理论建立在对社会网络关系的划分基础之上。
根据结构洞理论,竞争的优势不只是资源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优势。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其社会网络均表现为两种关系:一是网络中的任何主体与其他每一主体都发生联系,不存在间断现象,从整个网络来看,这是无洞结构。此种形式只有在小群体中才会存在。二是社会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来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空洞,这就被称为结构洞。处于结构洞位置的个体或群体具有保持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两大优势。结构洞理论可以通过ABC网络予以阐述。如在ABC网络中,AB之间有联系,BC之间有联系,AC之间没有关系。相对于B而言,AC就是一个结构洞。AC要发生联系,必须通过B。如果A、B、C处于资源竞争状态,AC结构洞的存在为B提供了保持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两大优势。为了保持优势,B就会力保持结构洞的存在,从而使A、C高度依赖自己的活动。因而任何组织、个人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取胜,就必须与相互关联的个人或团体建立广泛的联系结构洞。
结合单位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谈一谈为什么单位(制)组织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
单位组织是我国大陆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它指的是由国家兴办、相对独立地承担经济生产或社会事业发展职能,并代表政府对其成员实施管理、提供福利服务的组织的总称。例如:政府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等
单位制组织是与计划经济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组织,与通过社会分工承担特定职能的一般的社会组织有很大的不同,单位组织有如下一些重要特点:
1、多功能性。
任何单位组织既有自身的专业分工,同时承担政治、行政管理、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等职能。
2、较强的政治性。
单位中普遍在自身业务的管理机构之外,设立了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等,还从事大量的政治活动,成为政治动员、教化和管理的依靠。
3、高度计划性。
单位组织活动是国家巨大计划体系的一部分,受到上级计划和指令的强烈影响,本身缺乏自主性。
4、行政等级性。
单位组织,无论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企单位等,其都有自己的行政等级,例如我们现在有些像学校一样的事业单位,还都是有行政级别的,象某某大学是副部级单位,等等。
5、组织资源的非流动性。
在单位制下,组织中的人财物等资源归国家所有,国家将一系列刮泥制度,如身份制度、档案制度等,凌驾于组织之上,使得这些资源难以在组织中流动,使得整个社会缺乏活力。
6、成员的依附性。
在单位制下,在单位组织中,成员的生产生活、自身发展、家庭等基本完全依赖于组织,形成了成员对于组织本身以及对于组织中的管理者的一定的依附关系。在城市中,一个没有组织或不属于任何组织的人几乎无法生活。
7、非正式关系明显。
在单位组织中由于人员的流动性差,形成了一种类似的熟人社会,非正式关系繁盛。在加上许多工厂存在师徒制,所以师徒、同学、老乡等小团体也比较多。
从单位组织的内涵和特征来看,单位组织一个流动性较差、多功能的组织形式,这与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相对立,也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精细的、专门化的劳动分工相对立,还与市场经济下追求效率和盈利的目标相对立,所以两者不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