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二物理难题易错题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和_______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答案】乙粗细乙丙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详解】(1)[1][2]因为甲、乙两根钢丝的长度、松紧度一样,甲比乙粗,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该过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其粗细的关系;(2)[3] [4]如果探究发声体音调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根钢丝的粗细、松紧度一样符合条件的是乙和丙两根钢丝;(3)[5]由图可以知道钢丝丙和丁长度、粗细相同,钢丝的松紧不同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拔动丙和丁两根钢丝,丙钢丝发出的音调高丁钢丝发出音调低,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
2.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小明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瓶内.①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②分析实验现象,运用的科学方法可得出结论________.【答案】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纸屑变小真空不能传声【解析】(1) 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可的结论:真空不能传声.点睛: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3.探究影响音调的高低有关因素:装置事实如图(1)所示,某小组同学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入高度不同的水,来研究“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首先,小组同学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甲、乙、丙、丁四个玻璃瓶会依次发出“fa(4)”“mi(3)”“ri”“do(1)”四个音阶不同的声音,接着小组同学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身,发现甲、乙、丙、丁四个玻璃瓶会依次发出“do(1)”“ri (2)”“mi(3)”“fa(4)”四个音阶不同的声音由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步骤(1)同样的瓶子,如玻璃瓶甲,为什么向瓶口吹气发出“fa(4)”的音,而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身则发出“do(1)”的音?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发现主要是由于______不同.(2)小组同学由两次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结论:______不同,音调不同.(3)接着,小组同学又用示波器来显示敲击丙、丁两瓶身时的振动波形图,如图(2)所示,其中图(a)是敲击______瓶身的振动波形图,图(b)是敲击______瓶身的振动波形图;同时,小组同学还发现由于两次敲击时的用力程度不同,从波形图上能反映出瓶身发出的响度也不同,其中敲击______瓶身的响度大(均填“丙”或“丁”)评价(4)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还得出可以用此实验的规律判断生活中一些实例的发声体.例如:吹笛子时,用手堵住笛孔能产生不同的声音,与上述______实验的发声体是相同的,提着水壶向热水瓶里灌开水听到的声音会发生改变,与上述______实验的发声体是相同的(均填“向瓶口吹气”或“用锤敲击瓶身”)【答案】振动物体频率丙丁丁向瓶口吹气向瓶口歇气【解析】【详解】[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瓶内空气的振动发出的,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子的外侧,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水的振动发声,振动物体不同;[2]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空气柱长度越短,其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子的外侧,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发声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3]由图(1)可知,丙比丁中水多,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子外侧时,丙中水多,振动的频率低,由图(2)可知,(a)的频率低,则(a)是敲击丙瓶身的振动波形图;[4]同理可知(b)是敲击丁瓶身的振动波形图;[5]由图(2)可知,(b)的振幅较大,说明敲击丁瓶身的响度大;[6]吹笛子时,用手堵住笛孔能产生不同的声音,是靠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的,与向瓶口吹气实验的发声体是相同的;[7]提着水壶向热水瓶里灌开水时,随着水的灌入,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与向瓶口吹气实验的发声体是相同的。
八年级物理难题一、浮力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体积为80cm³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³的体积露出水面。
求:(1)物块所受浮力。
(2)物块的密度。
(g = 10N/kg)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公式。
水的密度公式,公式。
则物块所受浮力公式。
(2)因为物块漂浮,所以公式,即公式,公式。
物块的体积公式。
根据密度公式公式,可得物块的密度公式。
2. 题目把一个质量为60g、体积为100cm³的物块放入足够多的水中,求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公式)解析首先计算物块的密度公式。
因为水的密度公式,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时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公式,物块的重力公式,所以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公式。
二、压强相关难题1. 题目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为10cm,B的边长为20cm。
A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
求:(1)A对地面的压力。
(2)若将A、B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高度h后,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和公式的大小关系。
(公式,公式)解析(1)A的边长公式,根据压强公式公式,公式。
已知公式,则公式对地面的压力公式。
(2)设截去相同高度公式。
公式原来的高度公式,公式原来的高度公式。
公式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公式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计算公式。
把公式,公式,公式,公式代入可得:公式。
因为公式,公式,所以公式。
2. 题目一个平底容器的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1×10⁻²m²。
在容器中装入0.8kg 的酒精后,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
求:(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公式,公式)解析(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酒精的总重力。
容器的重力公式。
酒精的重力公式。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公式。
(2)根据压强公式公式,已知公式,公式。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三、光学相关难题1. 题目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镜面转过15°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多少度?解析当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夹角为0°。
1.图中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故答案为:①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②下;③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2.欣赏如图所示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3.(1)小朋友误认为冒烟的冰棒就像冒着“白气”的开水一样很烫,故不要“冒烟”的,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请解释冰棒为什么会“冒烟”。
4.(2)小明友要结霜的,冰柜中为什么会出现霜呢?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答:物理问题:一个小孩说“冒烟”的热,不要,我要冷柜里结霜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从冷柜里拿出的冷冻品,例如冰糕,其温度很低,与其表面接触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微小水滴,呈现雾状,就是上面所说的“冒烟”的.因此,看来,“冒烟”的并不热,是一种物态变化——液化现象。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
冰箱中水蒸气,在温度降得非常低的情况下直接凝华成霜 .5.小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c )A.30cmB.60cmC.90cmD.120cm6.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
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
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
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
答:解:1.室温下,取一瓶与研究对象相同的矿泉水,称量质量m1;2.将矿泉水拧紧瓶盖,放入冰箱较长时间,取出放在室内一段时间,待矿泉水完全恢复至室温后,将矿泉水外壁完全擦干,称量质量m2;3.比较m1、m2的大小,如果m1>m2,则小张是正确的;如果m1=m2,则小吴是正确的.7.如图所示的模型照相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物理八年级错题带解析一、关于声音的特性1. 题目: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A. 音调低,响度大B. 音调低,响度小C. 音调高,响度大D. 音调高,响度小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男低音中的“低”指音调低,女高音中的“高”指音调高。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独唱与轻声伴唱相比,独唱的声音大,即响度大。
所以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答案为A。
2. 题目: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频率解析: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轻声”说话表示声音小,“大声”喊叫表示声音大,这都是描述声音响度的,与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色(声音的特色)、频率(决定音调)无关,所以答案为C。
二、关于光的直线传播1. 题目: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 日食、月食B. 影子的形成D. 射击时,人眼、枪口准星、目标“三点”成一线才能射准解析:日食、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关系造成的;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阴暗区域;射击时“三点一线”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题目:一根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6m,一身高1.8m的人直立时影长为1.2m,求电线杆的高度。
解析:因为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实际高度和影长的比值是相同的。
设电线杆的高度为h。
根据比例关系可得:公式先计算公式,则公式,所以电线杆的高度为9m。
三、关于物态变化1. 题目: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 先液化后蒸发B. 先升华后蒸发C. 先液化后升华D. 先凝华后升华解析: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温度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鸡蛋表面,这是液化现象。
物理八年级错题集一、机械运动1.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45m的路程用了30s的时间,则它在前15s路程内的速度为多少?- 错误答案:- 有些同学可能会先算出总速度公式,然后认为前15s的速度与总速度不同,错误地进行其他计算。
- 正确答案及解析:-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始终不变。
根据公式,公式,所以它在前15s路程内的速度也是1.5m/s。
2. 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多少?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多少?- 错误答案:- 对于第一问,有些同学可能会直接把路程之比当成速度之比,得到错误答案1:2;对于第二问,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时间之比就是速度之比,得到1:2。
- 正确答案及解析:- 根据速度公式公式。
- (1)当时间公式相同时,公式,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已知公式,所以公式。
- (2)当路程公式相同时,公式,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已知公式,所以公式。
二、声现象1. 人在峡谷中呼喊之后,会听到回声,如果从呼喊到听到回声用了5s,则反射声音的峭壁距呼喊者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错误答案:- 有些同学可能会直接用公式公式,没有考虑到声音从呼喊者到峭壁再返回呼喊者所走的路程是峭壁到呼喊者距离的两倍。
- 正确答案及解析:- 因为声音从呼喊者到峭壁再返回呼喊者,所以峭壁到呼喊者的距离公式。
2. 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音,这两次声音的间隔为0.4s,求铁管的长度(已知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错误答案:- 有些同学可能会错误地认为两次声音传播的时间差是由于速度差造成的,直接用公式,然后得出公式,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或者公式理解错误。
- 正确答案及解析:- 设铁管的长度为公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公式,声音在铁中传播的时间公式。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像。
请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__________。
(3)图乙是某组同学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
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_______。
有同学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后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______。
(4)关于此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玻璃板必须与纸面垂直B.实验中两支蜡烛都必须点燃C.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答案】大小换用较薄的玻璃板相等垂直对称 AC【解析】【分析】【详解】(1)[1]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2]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故实验时应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3)[3][4]分析图2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5]如果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会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4)[6]A.为了使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故A正确;B.在实验中,将一支蜡烛点燃并放在玻璃板的前边,用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边,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
⼋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初⼆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做“观察⽔的沸腾”实验时:(1)实验使⽤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沸腾,所⽤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4)他对实验进⾏了改进之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数(见下表),直到⽔沸腾⼀段时间后停⽌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_____)时间t/min0123456789温度T/℃90929496989999999999(5)他们观察到⽔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丙图中的________图.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实验测出⽔的沸点为________℃.【答案】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太多(或⽔的初温较低)a吸保持不变99【解析】【分析】【详解】(1)实验室中常⽤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2)在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3)⽔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的初温太低,可以⽤初温较⾼的⽔开始加热;也可能是⽔量太多,可以减⼩⽔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焰太⼩,可以增⼤⽕焰,也可能使烧杯未加盖等;(4) 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并⽤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5) a图中⽓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中⽓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减⼩,所以b图是沸腾前的情况.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仍要加热,还在不断吸热,从表中数据来看,沸腾后温度不变,实验测出⽔的沸点为99℃.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太多(或⽔的初温较低);图见详解;a;吸;保持不变;99.2.在“探究⽔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是某⼩组安装的实验装置,以下器材的合理安装顺序是_____(填序号)①装⽔的烧杯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厚纸盖)④铁圈B和⽯棉⽹(2)下表是⼩强记录的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567温度/℃8890929496989898请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____________(3)⼩明撤掉酒精灯⽔停⽌沸腾后,发现有段时间烧杯底部的温度仍⾼于杯内⽔的温度,⽔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是_____.【答案】②④①③杯内的⽔沸腾需要吸收热量,烧杯底部吸收的热量不能够提供⽔沸腾所需的热量【解析】【详解】(1)酒精灯要使⽤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度确定铁圈及⽯棉⽹的⾼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最后安装温度计,即合理安装顺序为:②④①③;(2)由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得:(3)⼩明撤掉酒精灯⽔停⽌沸腾后,发现有段时间烧杯底部的温度仍⾼于杯内⽔的温度,⽔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是杯内的⽔沸腾需要吸收热量,烧杯底部吸收的热量不能够提供⽔沸腾所需的热量.3.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甲的实验装置中还缺少的⼀件测量器材是________,实验时把⽯棉⽹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___(均匀/不均匀).(2)若某时刻温度计的⽰数如图⼄所⽰,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晶体/⾮晶体).(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___(a/b).【答案】秒表均匀 46 晶体 a【解析】(1)本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有温度计和秒表,由图知该实验缺少的器材为秒表;实验时把⽯棉⽹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2)由图知,该温度计的每⼀⼩格表⽰1℃,故该温度计的⽰数为46℃.(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4min到第8min,该物质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故该物质为晶体.(4)a图中有⼀段图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为晶体的熔化图像,b图中的图线温度不断升⾼,为⾮晶体的熔化图像,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a图.故答案为(1)秒表;均匀 (2)46 (3)晶体 (4)a.4.三个实验⼩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酒精灯、打⽕机和铁架台外,都⽤到的主要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甲是蜡,⼄是海波,丙是⽔ B.甲是⽔,⼄是蜡,丙是海波C.甲是海波,⼄是蜡,丙是⽔ D.甲是⽔,⼄是海波,丙是蜡(3)为减⼩误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试管中的固体颗粒______________(⼤/⼩)⼀点的好,⽤如图甲的⽅式对海波进⾏加热,⽽不是⽤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______________,⽽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快/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4)实验⼩组⼜探究某种液态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晶体”),该物质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所⽤的时间是_________min,此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这个过程要_______(吸/放)热.9min末温度计的⽰数如图丙所⽰,温度计的⽰数是______________℃,,此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态.【答案】温度计 B ⼩受热均匀慢晶体 5 固液共存态放 73 固【解析】(1)这三个实验都需要测量温度,都要⽤到温度计. (2)由表格中数据知,甲开始吸热升温,当温度达到98℃后,因为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达到了沸点,但还在继续吸热,所以甲是⽔.⼄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所以⼄是⾮晶体即蜡.丙开始温度升⾼,当温度达到48℃时,温度保持不变,⼀段时间后温度⼜升⾼.所以丙是晶体即为海波. (3)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试管中的固体颗粒要⼩⼀些,这样能均匀受热;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中加热,这是⽔浴法,采⽤⽔浴法,固体的温度变化⽐较均匀,并且变化⽐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4)此凝固图象中,有⼀段时间此物质温度是不变的,故此物质是晶体,这段温度不变的过程就是晶体在凝固;从图象上可以看出,物质从第3min 开始凝固,到第8min凝固结束,凝固过程持续了8min-3min 5min;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第9min时,温度计的读数是73℃,此时凝固过程已经结束,因此物质处于固态.点睛:实验难度不⼤,只要抓住液体沸腾的特点、晶体和⾮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即可.5.如图所⽰是课本上的⼏个⼩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1)在图甲所⽰实验中,将烧瓶内的⽔加热⾄沸腾后移去⽕焰,⽔停⽌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此时会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这是由⼀于在瓶底浇冷⽔后,液⾯上⽅________,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所致.(2)图⼄是⼩明制作的“浮沉⼦”.为观察到⼩瓶在⽔中的浮沉现象,⼤瓶瓶盖应该________(旋紧/拧开);为使漂浮于⽔⾯上的⼩瓶⼦下沉,⼩明应________ (松开/捏紧)⼿指.(3)如图丙所⽰,将⼀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个简单的验电器.当⽤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的铝箔条左端,再靠近其右端时会观察到铝箔条________(均被吸引/均被排斥/⼀次被吸引,另⼀次被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法是________(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答案】⽔⼜开始沸腾⽓压减⼩旋紧捏紧均被吸引转换法【分析】【详解】(1)在图甲所⽰实验中,将烧瓶内的⽔加热⾄沸腾后移去⽕焰,⽔停⽌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时,液⾯上⽅的⽓体温度降低、体积减⼩,⽓压减⼩;由于⽓压降低,⽔的沸点降低,所以此时会观察到⽔⼜开始沸腾的现象.(2)图⼄是⼩明制作的“浮沉⼦”,实验中要通过改变瓶内⽓体压⼒的⽅法,改变⼩瓶的浮沉,所以为观察到⼩瓶在⽔中的浮沉现象,⼤瓶瓶盖应该旋紧;为使漂浮于⽔⾯上的⼩瓶⼦下沉,⼩明应挰紧⼿指,则瓶内⽓压增⼤,⽓体对⼩瓶的压⼒增⼤,同时压⼒增⼤时,进⼊⼩瓶中的⽔增加,⼩瓶⾃重增加,所以⼩瓶下沉.(3)如图丙所⽰,将⼀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个简单的验电器.当⽤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的铝箔条左端时,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物体,所以橡胶棒与铝箔条吸引;再靠近其右端时,同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物体,也会观察到铝箔条被吸引,即两次都被吸引(但要注意橡胶棒与铝箔条不能接触,接触后,带同种电荷,第⼆次会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法是转换法.6.⼩明利⽤如图甲所⽰的实验装置“探究⽔沸腾的规律”。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选填“竖立”、“斜立”)在白纸上。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其目的是_____。
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将_____(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
【答案】竖立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远离不变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解析】【分析】(1)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
(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析此题。
【详解】(1)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立放置,如果不竖立,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 和B,是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则像将远离玻璃板移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等于物体的大小)。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明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该实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填写编号)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J,它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_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琴弦长短能控制变量法 A、B、C 80 1.02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得出结论比较可靠【解析】【分析】【详解】(1)[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选用A、D、F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也可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3]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2)[4]选用A、B、C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相同,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细心的小轩发现水箱接口处使用不同水管,出水口水流喷射的远近不同.于是,小轩想探究“水压相同时影响水管出水口水流速度大小的因素”。
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水管的长度有关;②与水管的内径大小有关;③与水管的材质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轩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从而使接口处水的压强________。
保持出水口的高度h不变,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出水口水流速度的大小.在接口处接材质相同的不同水管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长度l(cm)内径d(cm)喷射距离s(cm)1401.0142 1.5163 2.0204701.0125 1.5156 2.01771001.0118 1.5139 2.014(2)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比较序号___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比较序号1、2、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_____。
(4)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③,接下来的操作应该为_____________。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答案】不变喷射距离刻度尺 1、4、7或2、5、8或3、6、9 水管内径越大,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大越小用内径和长度相同,材质不同的水管多次实验【解析】【分析】【详解】(1)[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使接口处水的压强不变,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
[2]水流速度的越大喷射距离越远,可以通过喷射的距离反映水流的速度。
(2)[3]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水管长度、水管内径、喷射距离。
(3)[4]比较1、4、7或2、5、8或3、6、9发现实验中水管材质和内径相同,而水管长度不同,水管长度越长喷射距离越短,说明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抽查)【答案】40.0cm 25 cm/s 小同一位置【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知道,AB段的距离S AB =80.0cm-40.0cm=40.0cm[2]又因为测得时间t AB=1.6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AB ABAB 40.0cm25cm/s 1.6?sSvt===(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sv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小。
(3)[4]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中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即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这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平均速度”的情景:(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B到C的距离是:________(4)小车从A到C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使用电子计时器,如果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学质量检测)【答案】v= s/t 小 0.48m 3s 0.29m/s 大【解析】【详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是根据公式s v t=进行测量的;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 ,由B 到C 小车的路程:6.00dm 1.20dm 4.80dm=0.48m BC s =-= ;(4)由图知,小车从A 到C 的路程:10.00dm 1.20dm 8.80dm AC s =-=, 3s AC t =, 则全程平均速度是8.80dm 2.9dm/s=0.29m/s 3sAC AC AC s v t ==≈; (5)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s v t=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八年级物理易错题及解析1.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是:A. 一样大B. 速度为4米/秒时大C. 速度为6米/秒时大D. 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
因此,在这两种速度下,汽车的惯性是相同的。
2.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乘客受到重力和汽车的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
3.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A. 一定是平衡力B. 一定不是平衡力C. 可能是平衡力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意味着它们的方向和作用点都相同,这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因此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4.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
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 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 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D. 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答案:D解析:小明和小刚都做匀速运动,因此他们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平衡。
由于他们的体重不同,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也不同。
选项D正确。
5.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此时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当水平力减小为F /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仍然等于物体的重力。
因此,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6.一个人从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像,那么这个人也能看到该像吗?答案:不一定。
因为当一个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另一个人的像时,该像是由光线反射形成的,不是由光直线传播形成的。
因此,如果这个人不在平面镜的同一侧,那么他就无法看到该像。
初二物理易错题一、声现象1. 声音在下列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①铁②水③空气- 很多同学会错选成②①③,觉得水的密度比铁小,声音传播速度应该比铁快。
但实际上,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所以正确答案是①②③。
这里要记住声音传播速度的这个规律,固体>液体>气体,就像跑步比赛一样,固体这个“选手”在传播声音这个“接力棒”的时候速度最快。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 “轻声细语”中的“轻”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低- D.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好多同学会选A,觉得物体振动就有声音,我们就能听到。
但是要听到声音得有很多条件呢,物体振动发出声音,还得有介质传播声音,而且频率要在人耳能听到的范围(20Hz - 20000Hz)内。
B选项,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介质,就像没有路,声音这个“小车子”跑不了。
C选项,“轻声细语”的“轻”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小,响度是声音的强弱,而音调是声音的高低。
D选项是正确的,超声波能粉碎结石,就像一个小锤子,靠它的能量把结石敲碎。
二、光现象1. 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 A. 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 B. 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 C. 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 D. 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有些同学会被这个夹角弄晕。
我们要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的时候,入射角其实是增大的。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增大。
就像两个双胞胎,入射角变了,反射角也跟着变,而且变化是一样的。
所以正确答案是A。
2. 小明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A. 2m- B. 1m- C. 0.5m- D. 0m- 很多同学会错选A,觉得像和人到镜子的距离加起来是2m。
八年级物理易错题及解析以下是一些八年级物理中容易出错的题目以及详细解析:1.问题:哪个选项描述了力的正确性质?A.力是物体的性质B.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是产生声音的原因解析:正确答案是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可以使物体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
选项A错误,因为力不是物体的性质;选项B错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选项D错误,因为力与声音没有直接关系。
2.问题:下面哪个选项描述了压强的正确概念?A.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B.压强是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C.压强是物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D.压强是单位长度上受到的拉力的大小解析:正确答案是A。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它与力和面积的比值有关。
选项B是密度的定义;选项C是压力的定义;选项D是张力的定义。
3.问题:下面哪个选项描述了电流的正确特征?A.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移动的速度B.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的数量C.电流是电荷的能量损失D.电流是电荷通过横截面的单位时间内的数量解析:正确答案是D。
电流是电荷通过横截面的单位时间内的数量,它与电荷的移动速度和电荷数量有关。
选项A错误,因为电流不是电荷的移动速度;选项B 错误,因为电流不仅与电荷数量有关,还与时间有关;选项C错误,因为电流与电荷的能量损失无关。
4.问题:下面哪个选项描述了电阻的正确性质?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B.电阻是导体的长度和截面积的乘积C.电阻是导体的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值变化D.电阻是导体的电荷量除以电压解析:正确答案是A。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它与电流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
选项B是电阻的定义;选项C是电阻温度系数的描述;选项D是欧姆定律中的公式。
5.问题:下面哪个选项描述了电能的正确概念?A.电能是电荷的移动速度B.电能是电荷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磁场C.电能是电荷在电路中受到的力的大小D.电能是电荷具有的能量形式解析:正确答案是D。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甲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m/s,比较AC段与CD段的平均速度得v AC_____v CD(选填“>”“<”或“=”);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经过某点时的速度s AB=0.3m t AB=0.5s v AB=0.6m/s v B=1.2m/ss BC=0.9m t BC=0.5s v BC=v C=2.4m/ss CD=1.5m t CD=0.5s v CD=3m/s v D=3.6m/s(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 m/s。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评价物理试题【答案】svt=加速 1.8m/s < 4.8m/s【解析】【分析】【详解】(1)[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为svt=。
[2]由图甲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2)[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BC段的平均速度是BCBCBC0.9m1.8m/s0.5ssvt===[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C段的路程是AC AB BC0.3m0.9m 1.2ms s s=+=+=AC段所用的时间是AC AB BC 0.5s0.5s1st t t=+=+= AC段的平均速度是AC ACAC 1.2m1.2m/s 1ssvt===CD段的速度是v CD=3m/s,可知AC段的速度小于CD段的速度。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1.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2.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 一定是平衡力B 一定不是平衡力C 可能是平衡力D 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4.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6.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A 不变、变大 B、不变、变小 C 不变、不变 D 变小、不变7.有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它们的质量比为m1:m2:m3=2:3:5,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则水平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A. 2:3:5B.5:3:2C.1:1:1D.15:10:68.如图,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
(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答案】s v t =刻度尺 秒表(停表) 较小 变速 0.2 大 【解析】【分析】【详解】(1)[1]由于需要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公式s v t=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2][3]根据实验原理知道,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可以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5]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由于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减小,即速度越来越大,所以,是变速直线运动。
(4)[6]由图知道, 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是5s ,距离是1m ,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m ==0.2m/s 5ss v t = (5)[7]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s v 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大。
2.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m/s。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大海同学为了探究琴弦的音调与音弦的材料、张紧程度、横截面积、长短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采用了表一所列各种规格的琴弦、几个钩码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编号材料长度/cm 横截面积/mm2A 铜60 0.76B 铜60 0.89C 铜60 1.02D 铜80 0.76E 铜F 铜100 0.76G 钢80 1.02H 尼龙80 1.02I 尼龙100 1.02实验步骤:(1)在大木板的两边立起两块小木板,在大木板的一端牢牢钉人一根大钉子,把弦的一端绑在钉子上,另一端垂在桌边,把钩码绑在垂下的弦上.(如图)(2)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A、____ 、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3)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____ 、____ 、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4)表一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这一猜想,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如表)______、______【答案】B C A D F80 1.02【解析】【详解】(2)在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时,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故选A. B. C的琴弦进行实验;(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选A. D. F的琴弦进行实验;(4)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符合条件的只有G、H,所以D项中应是:80;1.02.2.探究声音的特征:(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决定的.(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答案】A、B、C 频率(快慢)钢尺响度低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解析】(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C. 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D.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所以人耳听不到.3.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完成下面各题:(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________ .(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B表二棉花泡沫毛衣报纸【解析】【分析】【详解】(1)发声体需要持续发声,所以音叉不合适,应该选择机械闹钟;(2)比较响度依靠感觉,不够准确;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比较准确而且容易进行比较,隔音性能好,响度越小,听不见声音的距离就越小;隔音性能差,响度越大,听不见声音的距离就越大,因此选B.(3)表二比较的是距离,所以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二.(4)隔音性能好,响度越小,听不见声音的距离就越小;隔音性能差,响度越大,听不见声音的距离就越大.距离由短到长依次是棉花泡沫毛衣报纸,因此隔声性能由好到差应该是棉花泡沫毛衣报纸.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__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3)如图③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4)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________.(5)如图⑤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答案】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由高变低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真空不能传声音调变化【解析】【详解】(1)小纸片的跳动是由于扬声器振动造成的,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原因正是由于里边纸盆的振动;所以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敲击瓶子时,声音主要是瓶身和水柱振动发出的,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从左向右敲打瓶子,音调由高变低;(3)敲课桌的另一端的时候,耳朵贴在桌面上是靠固体传播声音;耳朵离开桌子的时候靠空气传播声音,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所以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4)当用抽气机不断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逐渐减弱,经过科学推理可得:真空不能传声;(5)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5.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既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已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小兰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实验研究; B .分析归纳; C .提出问题(或猜想); D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答案】D、E C、A、B、D【解析】(1)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应控制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材料不同,故应选D、E. (2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故顺序为CABD .点睛:(1)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长度、粗细有关.(2)研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一定要采取控制变量法.二、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应选________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__ ;(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3)如图1,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______;(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________(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两个像的中心距离为________mm.(5)如图2,小丁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6)小丁同学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案】茶色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B 不能虚玻璃板太厚 6 C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玻璃板为竖直放置)【解析】(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研究平面镜的成像实验时,因为用平面镜不能看到后面的物体,所以不能用,为了减小环境光线对成像的干扰,提高成像的对比度,应选茶色玻璃板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实验时像和物体可以完全重合,所以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3)如图,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根据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的特点,可知像的位置在B处;因为平面镜成虚像,由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不能承接到像.(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面都能成像,即会成两个像,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后面的像物距和像距都大了3mm,所以两个像会相距6mm.(5)要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如图中的字母:ATV都是左右对称的,所以不能达到目的,C字母左右不对称,所以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C图;(6)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此时像不在桌面上,所以不能重合.点睛: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有很多细节问题要注意,如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要用薄的玻璃板,要保证玻璃板与桌面垂直等,要注意多总结,用时则手到擒来.7.如图所示,小明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答案】A B C E 100 1.1【解析】【分析】【详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A、B;(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点睛】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2.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既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已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小兰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实验研究; B .分析归纳; C .提出问题(或猜想); D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答案】D、E C、A、B、D【解析】(1)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应控制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材料不同,故应选D、E. (2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故顺序为CABD .点睛:(1)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长度、粗细有关.(2)研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一定要采取控制变量法.3.(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这说明______.(2)图乙是探究“”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 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初二物理期末复习错题整理
1.机械钟表的发条是利用了材料的_______ (17)
2.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1)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一定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也是空心的
C.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铜球是空心的,而铝球和铁球是实心的
3.2011年6月9日晚,湖南洞庭湖区降雨量达到200mm,相当于1m²面积上降水() kg,
大雨覆盖了洞庭湖区1500km²的面积,持续一小时,最后全部汇入洞庭湖,洞庭湖的蓄水量增加()t。
(24)
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41)
5.如果列车速度增大,它受到的阻力____(>/</=)2x10^5;如果速度减小,它受到的阻力____(>/</=)2x10^5 (82)
6.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如何通过脚印来估测大象的质量呢?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做了脚印的石膏模型。
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质量为25千克。
把石膏模型放在一张纸片上画出脚印形状,剪下“脚印”,测得质量为40克。
在同一张纸上剪下一块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测出质量为5克。
(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帕。
(2)大象的质量约为千克。
(96)
7.(2013•广安)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
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B.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C.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118)8.将密度为0.9×10³kg/m³的小球M轻轻放入甲溢水杯的水中,小球M静止时从甲溢水杯中溢出9g的水,将小球M轻轻放入乙溢水杯的酒精中,小球M静止时从乙溢水杯中溢出_____g的酒精
(121)
9.(2013•泰州)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如图(乙)所
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N,
小球的体积为_____cm3.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
浮力为_____N.(g取10N/kg) (123)
10. 先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将系有细线的铁块
慢慢浸入水中.小明观察了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
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水
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③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④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其中
判断正确的是() (126)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1.(2013•株洲)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
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137
12.海洋钻井平台水面下的支撑立柱经常受到洋流的冲击.为增强平台的稳定性,我国“南海石油981”钻井平台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在立柱上安装可以按需要改变朝向的螺旋桨,螺旋桨高速排水可以保持立柱的平衡.螺旋桨排水的方向应该是()
A.逆着洋流方向 B.顺着洋流方向
C.与洋流方向垂直 D.竖直向下(145)
13.如图所示的圆柱体甲和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m甲=m乙,ρ甲>ρ
乙.现准备分别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部分物体后,再叠放在对方剩余部
分上表面.以下截法中,有可能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水平截去相同的高度
B.水平截去相同的体积
C.水平截去相同的质量
D.按原来高度的比例,水平截去相等比例的部分高度(147)
14.小华测得一个熟鸡蛋的质量是57.5g,体积为55cm3,其密度为______kg/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她将熟鸡蛋浸没在水中后,熟鸡蛋下沉,下沉过程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变大”、“变小”或“不变”).欲使熟鸡蛋悬浮,可向水中加______(选填“水”、“酒精”或“浓盐水”),当熟鸡蛋悬浮时,液体的密度______熟鸡蛋的密度.(151)
15.如图所示是同一艘潜水艇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情景,其中______图的潜水艇正在水中上浮.这两种情景中,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______F乙(选填“>”“=”或“<”).
16.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鸡蛋下沉至杯
底,如图(甲)所示,向水中加适量盐并使其溶解,
鸡蛋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图(乙)所示,继续加盐
并使其溶解,鸡蛋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丙)所示.三
种状态下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
F甲、F乙、F丙的关系为()(151)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17.2013年2月,中国海监在钓鱼岛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我国领海的水文变
化.监测发现,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玫密度下降.此过
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151)
A.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B.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C.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D.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18.(2013•杭州)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
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
秤的读数将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0.9×
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153)
19.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3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N;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
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的放入水中(容器足够大,水足够多),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154)
A.9.0N B.8.5N C.8.0N D.7.5N
20、为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塑料块
的重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其放入装有60mL该液体的量筒
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则_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N,
液体的密度为_____kg/m3.若想测定塑料块的密度,还需测出
________,请写出测量该物理量的下一步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5)
21.学完“浮力”知识后,小芳同学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活动.(p水=1.0×103kg/m3,g取10N/kg)
(1)她选取一质量为750g、体积为1250cm3长方体木块,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2)取来规格相同由合金材料制成的螺母若干,每只螺母质量为50g,将螺母逐个放置在漂浮的木块上.问:放多少只螺母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
(3)她又用弹簧测力计、一只螺母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0.4N,求合金材料的密度.(155)
22.严寒冬季,海面结了厚厚一层海冰.
(一)小明想:冰面下海水的密度是多大呢?于是他砸开冰面,
进行实验探究:取长5cm、宽5cm、高8cm的长方体物块,悬挂在
弹簧测力计下方,示数如图(甲)所示;将物块浸没在海水中,
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g取10N/kg)问:
海水的密度是多大?
(二)小华想:海水结成的海冰是否含有盐分呢?于是她进行实验
探究:取一根空心吸管,将一些小铁钉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
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起来;将配重吸管放入纯水中,静止后如
图(丙)所示;取一些海冰放人烧杯中,待海冰完全熔化后,将配
重吸管放入其中,静止后如图(丁)所示.问:
(2)海冰熔化所得的液体密度为多大?海冰是否含有盐分?
(3)小华将此液体置于室外直至其表面又凝固了一层固体,将此固体捞出置于空容器中直至完全熔化成新液体,请合理猜想,新液体的密度可能
为kg/m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