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复习巩固练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3
10游褒禅山记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
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
....名之也。距洞百余步,..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
..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卒.葬之卒:最终。
B.有穴窈.然窈:幽深。
C.则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D.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解析A项,“卒”,死亡。
答案A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图”,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后来又将佛教建筑中的高塔称为浮图。
B.“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C.“华山之阳”,即华山的南面。古代有山的南面谓之阳、水的北面谓之阳的说法。
”中的“十一”是十分之一的意思,与“由山以上五六里”中的“五六”同。解析D项,“由山以上五六里”的“五六”是约数。
游褒禅山记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1.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⑧其孰能讥之乎?
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⑩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①③④⑤⑥⑨⑩/②/⑦⑧
B.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⑩
C.①③④⑤⑥⑨/②/⑦⑧/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下面所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一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讲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其孰能讥之乎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也不相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全含多音字的一项是
( )
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褒之庐冢也有穴窈然
C.则或咎其欲出者而又不随以怠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碑仆道仆:倒跌倒
B.其文漫灭漫:淹
C.盖音谬也盖:大概
D.何可胜道也哉胜:胜利
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六国论》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对下列各句红色的词的用法及指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诸侯之所亡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③奉之弥繁④侵之愈急
A.①与②句相同,③与④指代的对象相同。
B.①与②句相同,③与④指代的对象不同。
C.①与②句不同,③与④指代的对象相同。
D.①与②句不同,③与④指代的对象不同。
2.对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以攻取之外;②以有尺寸之地;③举以予人,如弃草芥;④以地事秦;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⑥洎牧以谗诛;⑦不赂者以赂者丧。A.①④/②⑤/③/⑥⑦ B.①⑥⑦/②③/④⑤
C.①⑥⑦/②④/③⑤ D.①②④/③⑤/⑥⑦
3.下面对“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是()
A.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粗暴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
B.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
C.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D.既然如此,就诸侯的土地有限,暴躁的秦国的要求是没有满足的。
《游褒禅山记》:课后巩固练习(一)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每空1分,共7分)
1.夫夷.以近()
2.夷.为平地()
3.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4.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 不出,火且.尽()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7. 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碑仆.道(pú)
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guī)
C.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yǎo)
D.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zhǒng)
2.下列有关本文的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因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又因卒谥文,又称为王文公
C. 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中就含有籍贯和字。
D. 古人所谓“浮屠”和“庐冢”分别指和尚与寺院。
3.下列句中“其”字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花山)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古人)
D.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
4.下列“乃”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才)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C.良乃入(于是)
D.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
三、翻译。(共7分)
1.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分)
《游褒禅山记》:课后巩固练习(二)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每空1分,共13分)
1.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2.于是
..予有叹焉()
3. 不出,火且.尽。()
4.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5. 盖音谬.也。()
6. 夫夷
..以近,则游者众()()
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9.非常
..()()
..之观,常在于险远
10.此余之所得.也()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分)
1. 第二段写游山洞的情况,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在记叙中作者进行多处对比,下列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洞平旷与后洞窈然
B.前洞记游者众与后洞来而记游者少
C.不出,火且尽与火尚足以明
D.进洞时的欣喜与出洞后的懊悔
三、翻译。(共16分)
1.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分)
2.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分)
3.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3分)
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分)
四、填空、简答题(共8分)
1.第③段开头“于是予有叹焉”句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
2.文章运用了(表达方式的特点)的写作手法,通过叙写,进而论述了的观点。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书”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的态度。(4分)
3.王安石号。(1分)
《游褒禅山记》:课后巩固练习(二)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每空1分,共13分)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答案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____通____)
答案父甫
二、古今异义
1.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于是
..余有叹焉
古义:
今义:合用为一个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3.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
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或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答案 1.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2.“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3.到,到了。
三、一词多义
1.道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⑤策之不以其道()
⑥伐无道,诛暴秦()
答案①路,道路②说,讲③道理④主张,思想,学说⑤正确的方法
⑥道义
2.盖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今已亭亭如盖矣()
④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答案①用在句首,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推想②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③古称伞④遮盖、掩盖
3.得
①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古人之观于……,往往有得()
③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⑤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⑥此言得之()
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答案①动词,能够②名词,心得、收获③得意④得到,获得⑤形容词,融洽⑥形容词,对,合适⑦动词,具备
4.卒
①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旦日飨士卒()
③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④卒廷见相如()
⑤五万兵难卒合()
⑥初,鲁肃闻刘表卒()
答案①最终②步兵③结束,到……止④副词,终于,始终,到底⑤副词,通“猝”,仓猝⑥死亡
【跟踪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
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何可胜道.
C.独其为文.犹可识D
其文.
3.
C.②③⑤⑦D.④⑥⑦⑧
余有叹焉
..有得
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⑦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⑤⑦
二.填空题
5.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并解释: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音______义________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音______义________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音______义________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音______义________
⑤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音______义________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和在句中的含义: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______活用为________,含义_______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______活用为________,含义_______
③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窕然______活用为________,含义_______
④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______活用为________,含义_______
⑤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______活用为________,含义_______
《游褒禅山记》默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游褒禅山记》默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游褒禅山记》默写练习题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3、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_________,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6、有志矣,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_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7、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8、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9、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___?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参考答案】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______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______则游者众
3、险以远____则至者少
二十七游褒禅山记
复习指导:
1.作者:_______,字介甫,号半山,______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___________之一。曾被列宁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一篇______与_______相结合的散文,作者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ɡ)何可胜.道(shēnɡ)仆.道( pú)
B.盖音谬.也(miù)有穴窈.然(yǎo)始舍.(shè)其址
C.安上纯父.(fù)无物以相.之(xiànɡ)不随以怠.(dài)
D.咎.其欲出者(jiū)瑰.怪(ɡuī)褒.禅(bǎo)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点。
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
3.下列句中的“其”与“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距其院东五里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B.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有得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至于幽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之 D.火尚足以明.也
《游褒禅山记》巩
固练习
一、词语释义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此)
2.卒葬之(最后)
3.有碑仆道(仆倒)
4.华山之阳(南边)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尽,完)
6.独其为文犹可识(辨认)
7.其文漫灭(磨)
8.瑰怪(瑰丽)
9.始舍于其址(地方、旧址)
10.盖音谬也(错误)
11.非常之观(景观)
12.何可胜道(全)
二、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与今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
义:十分之一)
2.于是余有叹焉(古义:
对此)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非同寻常)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了)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之(古义:求学的人)
三、写出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莫能名者
(代,它的)
2.既其出(代,自己)
3.而予亦悔其随之(当,我)
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那些)
5.其孰能讥之乎(反诘)
6.而记游者甚众(因而)
7.来而记之者已少(顺承,递进)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但是)
9.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修饰)
10.夫夷以近(并列)
11.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介)
12.不出,火且尽(将要)
13.于人为可讥(在)
14.余于仆碑(对于)
四、写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及词义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
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
尽,走到尽头)
4.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5.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
在于险远(险要遥远的地方)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弄错)(传说)(说明)
7.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尽情享
受)
8.则其至又加少矣(到的人)
游褒禅山记练习
(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
一、基础巩固(21分)
1.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始舍于其址.(山脚) 其至又加.(更加)少矣
B.褒之庐冢.(坟墓)也华山之阳.(山的北面)
C.悲.(感叹)夫古书之不存非常之观.(景象)
D.拥.(拿着)火以入火且.(将要)尽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
..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3分)( )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火尚足以明.也D.至于幽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之
4.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其”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3分)( )
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距其.院东五里
5.请将下面句中横线处补充完整。(3分)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6.翻译下列句子。(6分)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一)(后附答案)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ɡ)何可胜.道(shēnɡ)
B.盖音谬.也(miù)窈.然(yǎo)
C.安上纯父.(fù)无物以相.之(xiànɡ)
D.咎.其欲出者(jīu)瑰.怪(ɡuī)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点。
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
3.下列句中的“其”与“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距其院东五里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此所以学者
..,来而记之者已少..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然视其左右
C.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之观,常在于险远 D. 至于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B.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6.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
7.将下列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加点的词语挑出来,并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2.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3.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C.此余之所得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选出对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梵语(古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此文“学者”与《师说》中古之“学者”的意义相同,同现代汉语中的“学者”也相同。
6.对加点的“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③入之甚寒
④余之力尚足以入⑤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 ①②/③④/⑤⑥
游褒禅山记(答案版)
《游褒禅山记》强化练习(答案版)
一、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二、虚词
“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而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奇而:表示转折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而:因而表示因果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表示并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示递进
3、其
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
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作“好游者”定语)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ɡ)何可胜道(shēnɡ)
B.盖音谬也(miù)窈然(yǎo)
C.安上纯父(fù)无物以相之(xiànɡ)
D.咎其欲出者(jīu)瑰怪(ɡuī)
提示:A.“胜”应读“shènɡ”;C.“父”应读“fǔ”;D.“咎”应读“jiù”。
答案:B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点。
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
提示:C.观:景象。答案:C
3.下列句中的“其”与“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距其院东五里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提示:D项与例句中都是副词,反诘语气。A、B、C三项中均为代词。
答案:D
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提示:A项,十分之一/数词。B项,治学的人/学识渊博的人。D项,不同寻常/很,十分。答案:C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火尚足以明也
提示: B.名词作状语, C.形容词作名词, D.形容词作动词。答案:A
6.下列句中与“非常之观”的“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