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8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学时:48学分: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一、课程内容介绍消费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科学,是普通心理学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说和概念为基础,其研究对象是消费者购买、消费商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购买行为的特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于经营者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意义会越来越凸显出来。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来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行为,从而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专业理论,掌握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外界与内部因素,能应用消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生活中消费心理和行为,找出一般规律,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前导课程:市场营销学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消费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它是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基础。
重点介绍了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消费、消费者和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阐明其学科性质和发展趋势,认识消费心理学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意义,研究历史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本章学习,能从分析消费者心理现象出发,了解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掌握这些心理活动的特征及其消费者行为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绪和意志的含义和特征及其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通过本章的研究,掌握消费者需求的含义、内容和特点;把握现代消费需求的发展规律;掌握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类型;了解消费者需求、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和规律。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一、学习领域职业描述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根据课程相关章节的知识内容和现代市场营销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研究消费群体、商品的命名、包装与开发、商品价格、商品广告、营销沟通、营销环境与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能用消费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现代营销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消费者的行为的特点与消费者的心理规律组织和开展相应的市场营销活动。
二、课程定位《消费心理学》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作为专业基础的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教学场所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案例讨论、项目实战演练等。
该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营销活动过程中消费心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工具,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形成优秀营销人员所必备的自信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在系统性思维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营销专业综合应用技能。
《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以及汽车营销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开设学期为第三学期,前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有:《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构造》《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同期开设专业课程为《汽车经营管理学》《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保险与理赔》等专业基础课程;后续主要课程是:《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与配件营销》等。
三、学习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通过对《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⑴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⑵认识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⑶了解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⑷掌握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⑸认识商品在命名、品牌、包装以及开发与消费心理的关系;[6] 掌握商品价格与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7] 了解广告与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8] 掌握营销沟通过程中的消费心理的表现;[9] 充分利用营销环境积极调动消费者心理。
消费心理学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1 简介1.2 目标与目的1.3 背景与意义二、消费者行为分析2.1 消费者决策过程2.1.1 问题识别2.1.2 信息搜索2.1.3 评估与选择2.1.4 购买决策2.1.5 后购买行为2.2 个体差异与消费行为2.2.1 人格特质与消费2.2.2 社会经济因素与消费2.2.3 文化与消费三、消费心理分析3.1 消费决策的心理过程3.1.1 需求识别的心理原因3.1.2 信息搜索的心理机制3.1.3 评估与选择的心理偏差 3.1.4 购买决策的心理因素3.1.5 后购买行为的心理反应 3.2 消费者情感与决策3.2.1 感知与情感3.2.2 情感对决策的影响3.2.3 消费者忠诚度与情感关系四、市场营销与消费心理学4.1 市场分割与定位4.2 品牌与消费者行为4.3 广告与消费者心理4.4 价格策略与心理效应4.5 服务体验与消费行为五、消费者权益与伦理5.1 消费者权益保护5.2 商业道德与消费行为5.3 可持续消费与社会责任六、消费心理学与互联网6.1 电子商务与消费者行为6.2 社交媒体与消费者心理6.3 大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推荐七、创新与消费行为7.1 创新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7.2 创新与市场交互7.3 创新营销与消费者洞察八、课程设计与评价8.1 教学方法与手段8.2 课程评价方法8.3 课程实施流程附录:参考文献注:本大纲仅作参考,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仍需要依据学校要求及教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课程类型:职业基础课程总学时数:60一、课程概述课程类型B类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计划总时:54学分:3学分实践课时比例(%):22%是否专业核心课程:否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各专业二、教学内容描述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市场营销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主要学习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对学生运用心理学有关理论,分析、评价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指导广告策划活动有一定实际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性同能力同步发展的课程。
开设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根本目的与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心理与脑的唯物关系以及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能动性,进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抵御机械唯物主义和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对心理曲解的能力,了解有关消费者消费心理与行为领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规律和特点,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原则、策略和方法。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是该学科的基础课。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初步了解普通心理学知识,激发起学习兴趣;2、了解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掌握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难点:心理的定义、心理的本质【教学时数】 3 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学知识简介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二、心理的本质第二节消费心理学概述一、消费心理学的涵义二、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三、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五、学习消费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普遍的认知心理、情感状态和意志品质表现;2、注意为旅游者提供丰富的、良好的感官刺激元素,让旅游者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商贸、财经专业的教学用书;也是财经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个体和群体消费决策与行为、商品及营销中的心理现象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利用消费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企业营销活动的思维方式及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的从事营销相关工作打下知识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消费心理学、知觉、绝对阈限、差别阈限、注意、行为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动机、品牌个性、包装等概念;2、理解并掌握消费者如何感知商品和消费者的态度、情绪和认知;3、掌握消费者的动机、消费决策过程;4、掌握群体消费的购买行为及具体的分析方法;5、理解品牌的重要性,掌握如何树立品牌个性及包装技巧;6、掌握商品定价和调价的心理策略及其具体运用;7.掌握广告的心理策略及运用;8.掌握营销自己和捕获顾客心的技巧,人性化服务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不少于50学时。
2. 综合实践模块是本课程的综合应用部分,以实践教学、任务教学为主,教学时数不少于4学时。
各模块中标“*”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安排教学。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续表续表续表综合实践模块五、教学实施(一)学时安排建议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二)教学方法建议1. 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做中学、做中教”,采用精讲多练、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 可按工作任务或项目组织教学,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中具体的顾客购买心理案例。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任务《消费心理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为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管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进入营销市场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营销活动过程中消费心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工具,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形成优秀营销人员所必备的自信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在系统性思维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营销专业综合应用技能。
二、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应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大体知道,对其中关系到消费心理学基本理论要把握。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准确地应用。
三、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每周2-3学时,2-3学分四、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五、参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消费心理学(第三版)肖涧松主编2018年1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消费心理学臧良运主编2007年8月第一版大纲本文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导论知识目标•了解消费心理学的含义与研究对象;•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掌握消费消费心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能力目标•运用消费心理学理论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能够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运用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消费者心理。
第一节消费心理学概述第二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三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知识目标•了解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的含义及特征;•掌握消费者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消费者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感和意志的表现;•能正确把握消费者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开展营销活动。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Consumer Psychology)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64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洞悉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共十二章,共计64学时:第一章,绪论(4学时);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阐述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对消费心理的研究方法等。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员应该在明确消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对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有初步认识,在学习中要注重把握消费心理学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教学内容: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2、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4、消费心理研究时期5、消费心理学的产生和应用时期6、消费心理学的成熟、发展时期7、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8、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重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6学时);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员应该从分析消费者心理现象出发,了解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掌握这些心理活动的特征及其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
教学内容:1、感觉过程的心理活动2、情绪、情感的概念,类型,外部表现3、意志与意志的特征4、消费者意志过程的实现5、消费者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的含义、特征及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消费者的购买决策(4学时);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员应该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心理过程;全面了解消费者心理形成和购买行为的过程。
教学内容:1、消费者购买决策概述2、消费者决策过程教学重点:需要的定义及特征;购买决策的概念及类型。
第四章,个性心理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4学时);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员应该了解和掌握个性及个性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消费者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并分析这些心理特征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任务《消费心理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为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管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进入营销市场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营销活动过程中消费心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工具,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形成优秀营销人员所必备的自信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在系统性思维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营销专业综合应用技能。
二、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应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大体知道,对其中关系到消费心理学基本理论要把握。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准确地应用。
三、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每周2-3学时,2-3学分。
四、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项目名称课程内容及要求参考课时1 消费心理学导论了解消费心理学的含义与研究对象;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掌握消费消费心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42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了解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的含义及特征;掌握消费者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3-53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及其特征;掌握消费者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与消费行为特点;3-54 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了解消费者需求理论中的兴趣、需要、动机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作用;掌握消费者决策的内容和决策过程;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及购买行为过程的心理分析。
3-55 消费群体与消费心理了解消费群体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消费群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掌握不同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和相应的营销策略。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在多门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较好地掌握消费者心理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更好地掌握市场营销、大众传播、公共关系等后续学科的规律。
对学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是该学科的基础课。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总课时:72学时,其中理论课52学时,实验教学20学时二、考核形式:书面闭卷考试三、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学时、教学要求一、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导论(3学时)知道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理解消费心理学的意义,掌握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3学时)了解心理的实质,掌握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象、情绪、情感等与商品买卖。
第三章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二)(3学时)掌握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与商品推销。
第四章消费者的消费需求(3学时)重点掌握消费需求的类别、特征、引导。
第五章消费者购买动机(4学时)重点掌握动机特点、类型、理论等。
第六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3学时)重点掌握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情感、意志过程。
第七章消费者购买行为(4学时)重点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类型,消费者购买决策。
第八章消费者群体与购买行为心理特征了解少年儿童用品市场心理研究;青年、女性、中老年消费者购买行为。
第九章时常因素与消费心理(2学时)了解社会文化、家庭、相关群体、流行与消费心理。
第十章消费期望与商品效用掌握消费者的学习与态度、消费期望、商品效用等与消费心理。
第十一章产品与消费心理(2学时)掌握产品命名、商标、包装与消费心理。
第十二章新产品与消费心理(3学时)了解新产品设计、推广与消费心理,重点掌握产品生命周期与心理策略。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中文)课程代码:165126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64 考核方式:笔试先修课程:商业投资原理,零售管理适用专业:连锁经营开课院系:公共教学部教材:王官诚.消费心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朱红祥等.消费者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公共教学课程,它是研究消费者需求、购买、使用商品或劳务过程中,消费行为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初步全面地学习消费心理的理论,配合相关专业的其他课程。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绪论(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1.1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1.1消费与消费者1.1.2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1.1.3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11.4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2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1.2.1消费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1.2.2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1.3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1.3.1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原则1.3.2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方法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过程(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2.1消费者的认知过程2.1.1消费者的感觉2.1.2消费者的知觉2.1.3消费者的想象与购买行为2.1.4消费者的思维与购买行为2.2消费者的情感过程2.2.1情绪,情感的概念2.2.2消费者情绪情感的类型2.2.3消费者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2.2.4影响消费者的情绪情感的因素2.3消费者的意志过程2.3.1意志与意志行动的特征2.3.2消费者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2.3.3消费者的意志过程在消费行为中的作用复习思考题案例选编问题第三章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3.1个性的概述3.1.1个性的概念及特征3.1.2个性的心理结构3.2兴趣与消费行为3.2.1兴趣的一般概念3.2.2消费者的兴趣的差异3.2.3兴趣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3.2.4消费者兴趣的形成与激发3.3能力与消费行为3.3.1能力的概述3.3.2消费者的能力差异3.3.3消费者的能力与购买行为3.4气质与消费行为3.4.1气质的概念3.4.2有关气质学说及气质类型特征3.4.3气质理论在市场营销工作中的应用3.5性格与消费行为3.5.1性格的概述3.5.2消费者的性格类型3.5.3消费者的性格与消费行为复习思考题案例选编问题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4.1记忆与消费行为4.1.1记忆4.1.2消费者记忆的心理过程4.1.3记忆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4.2注意与消费行为4.2.1注意的概念,特征4.2.2注意的功能4.2.3消费者注意的分类4.2.4注意在消费营销活动中的作用4.3学习与消费行为4.3.1学习的含义4.3.2学习的基本理论4.3.3学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4.4态度与消费行为4.4.1态度的概念4.4.2消费者态度的本质特征4.4.3消费者态度的形成4.4.4消费者态度的改变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五章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5.1消费需求与消费动机5.1.1消费者的需要5.1.2消费者的购买动机5.2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心理5.2.1消费者东沟买行为模式5.2.2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5.2.3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简介5.3购买决策心理5.3.1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类型5.3.2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5.3.3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购买决策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六章社会群体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6.1群体与消费心理6.1.1群体概念及特征6.1.2消费者群体分类6.1.3消费者群体对消费心理的影响6.2家庭消费心理与行为6.2.1家庭消费的基本特征6.2.2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6.2.3家庭社会阶层与消费6.2.4我国家庭的职业和收入与消费6.2.5子女在家庭消费中的作用6.3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6.3.1儿童群体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6.3.2青年群体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6.3.3中年群体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6.3.4老年群体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6.3.5女性消费心理与行为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七章社会环境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7.1社会文化与消费心理7.1.1文化的概念7.1.2文化各主要方面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7.2社会消费文明与消费心理7.2.1消费文明的概念及其特征7.2.2消费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7.2.3文明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7.3社会消费流行,消费习俗与消费心理7.3.1消费流行的概念及其分类7.3.2消费习俗与消费心理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八章商品价格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8.1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8.1.1比值比质功能8.1.2自我比拟功能8.1.3调节需求功能8.2消费者价格认知心理8.2.1消费者的价格心理特征8.2.2价格变动与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反应8.3商品定价的心理策略8.3.1商品定价的心理策略8.3.2商品调价的心理策略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九章商品品牌,包装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9.1商品品牌与消费心理9.1.1商品名称与消费心理9.1.2商标与消费心理9.2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9.2.1商品包装的心理功能9.2.2包装设计的心理要求9.2.3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9.2.4商品包装装潢中的色彩与图案心理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十章产品创新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小计2学时)10.1新产品开发与推广心理10.1.1新产品设计与消费心理10.1.2新产品设计的心理策略10.1.3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购买分析10.1.4新产品扩散的心理策略10.2产品生命周期与消费心理10.2.1产品的生命周期10.2.2产品不同生命周期中消费者的心理特征10.2.3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十一章市场营销与消费心理(讲课1学时;小计1学时)11.1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11.1.1商业广告的概念与功能11.1.2商业广告的传播策略11.1.3商业广告的心理效果测定11.2营销环境与消费心理11.2.1社会知觉对营销环境的影响11.2.2橱窗设计的心理策略11.2.3商场内部装饰的心理策略11.2.4商品陈列的心理策略11.3营销服务与消费心理11.3.1营销人员的仪表风度与消费心理11.3.2营销人员与消费者购买心理的沟通11.3.3全面优质服务对策与消费心理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复习考试:小计2学时基本要求:以消费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企业生产与营销为视角,将影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概括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商品因素和营销因素等,系统阐述了当代消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可操作的方法。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每学期学分: 3 学分
每学期学时:48 学时
适用对象:市场营销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的
了解和掌握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心里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能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具体的营销中的问题,针对消费者的行为的特点与消费者的心里规律组织营销。
二、教学要求
学生要熟练地掌握消费者基础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注意、记忆、情感以及需要和动机等基础心理现象的规律;掌握消费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群体、文化、经济以及消费流行等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掌握产品的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包括产品的价格、包装、命名等因素。
能从整体上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营销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消费行为学导论
内容提要:
了解和掌握消费行为分析与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及学科的发展和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消费行为分析的基本内容。
§1.1消费行为分析研究的内容
一、消费者的基础心理现象
二、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三、产品因素与消费行为
§1.2消费行为分析的发展
一、学科的发展
二、消费行为分析的意义
第二章消费者的基本心理现象(一)
内容提要:
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个体认知、注意与记忆的规律以及特点,能针对消费者的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知的特点和规律、记忆的规律和特点。
§2.1感觉与知觉(认知)
一、感觉与知觉
二、知觉的特点
三、影响个体认知的因素
四、知觉的研究
五、认知到的风险
§2.2 注意
一、注意与其分类
二、影响人注意的因素
§2.3记忆
一、记忆与记忆规律
二、影响人记忆的因素
三、强化与泛化
四、联想
第三章消费者的基本心理现象(二)
内容提要:
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个体的态度、气质、性格与能力的规律,以及消费行为中的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态度的特点与态度改变的规律。
§3.1态度
一、态度与其构成
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三、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四、态度理论
§3.2气质、性格、能力与消费行为
一、气质与消费行为
二、性格能力与消费行为
第四章消费需要与动机
内容提要:
了解和掌握消费需要和动机的基本概念以及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并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注意和利用这些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需要和动机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4.1消费需要
一、需要和需要理论
二、需要的特点
§4.2动机
一、动机与动机理论
二、动机的可诱导性与诱导的方法
三、购买动机的类型
四、了解消费者动机的调查方法
第五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购买决策
内容提要:
了解和掌握消费行为与消费决策的过程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以及消费行为类型,并能根据具体的产品特点分析消费者行为类型的归属。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同的产品归属的消费行为类型。
§5.1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析
一、购买行为分析中关注的核心问题
二、购买行为的理论
三、购买行为的类型
四、购买行为的过程
§5.2购买决策
一、决策与影响因素
二、购买决策过程
三、决策中的切断点
第六章消费群体的购买行为特点
内容提要:
了解和掌握不同群体的消费行为特点,包括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性别的消费行为的特点,并能根据产品针对的消费群体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消费行为的特点,并根据产品的特点,抓住消费群体的核心特点。
§6.1不同阶层的消费行为的特点
一、阶层
二、消费特点
第七章消费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
内容提要:
了解和掌握社会影响方式、经济与文化因素对个体消费行为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会影响的方式。
§7.1社会影响的方式
一、从众
二、暗示
三、感染
§7.2经济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经济与消费行为
二、收入与消费行为
三、收入预期与消费行为
§7.3社会文化因素与消费行为
一、文化与文化的分类
二、文化现象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第八章消费时尚、习俗与消费行为
内容提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消费流行、消费习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以及消费流行与消费习俗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消费流行与消费习俗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和意义。
§8.1消费流行
一、消费流行的概念和分类
二、消费流行的特点
三、消费流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8.2消费习俗
一、消费习俗的特点和分类
二、消费习俗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九章商品的价格与消费行为
内容提要:
本章要了解和掌握社会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价格的心理功能、消费者的价格心理的特征、价格调整时消费者的行为反应以及价格策略的心理依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价格的心理功能、消费者的价格心理的特征、价格调整时消费者的行为反应。
§9.1消费者的价格心理
一、社会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二、价格的心理功能
三、消费者的价格心理特征
§9.2价格调整与消费行为
一、价格调整时消费行为的变化
二、价格调整的策略
§9.3定价策略的心理依据
一、新产品的价格策略与心理依据
二、定价的心理技巧
第十章新产品的设计与消费行为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新产品的类型、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要以及根据这些需要新产品应具备的因素、新产品在推广过程的不同阶段所针对的不同消费群体以及消费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新产品在推广过程的不同阶段所针对的不同消费群体以及消费特点。
§10.1新产品的设计与消费心理
一、新产品的类型
二、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要因素
三、新产品的设计
§10.2新产品的购买行为分析
一、新产品的扩散过程
二、不同阶段的购买行为分析
第十一章商品命名、商标、包装与消费行为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产品的命名、商标与包装的心理功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策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产品的命名、商标与包装的心理功能。
§11.1产品的命名与消费心理
一、产品命名的心理功能
二、产品命名的方法
§11.1产品的商标与消费心理
一、产品商标的心理功能
二、产品商标设计应注意的因素
§11.3产品的包装与消费心理
一、产品包装的心理功能
二、产品的包装策略
五、实践教学内容
第三章消费者的基本心理现象(二)
内容提要:
通过案例的分析,熟悉和掌握消费者基本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的名词,包括认知、注意、记忆、态度、气质与个性等,并熟悉和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学会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观点分析和解决消费过程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消费者心理现象的心理学的名词,并熟悉和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学会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观点分析和解决消费过程中的问题。
第五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购买决策
内容提要:
本节的习题课是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购买决策的阶段性的练习,熟悉和掌握消费者基本的上述现象的心理学的名词,并熟悉和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学会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观点分析和解决消费过程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需要与动机的规律,以及购买行为的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产品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
第六章消费群体的购买行为特点
内容提要:
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性别的消费行为的特点,并能根据产品针对的消费群体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消费行为的特点,并根据产品的特点,抓住消费群体的核心特点。
§6.2不同年龄与性别群体的消费行为的特点
课前根据所布置的作业进行调查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并有小组代表陈述调查和讨论的结果。
1、儿童少年消费行为的特点与相应的市场策略
2、青年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的特点与相应的市场策略
3、中年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的特点与相应的市场策略
4、老年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的特点与相应的市场策略
5、女性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的特点与相应的市场策略
第十一章商品命名、商标、包装与消费行为
内容提要:
本章实践的主要内容产品的命名、商标与包装的失败和成功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产品的命名、商标与包装的失败与成功的原因。
学生收集有关的例子,进行课堂交流;通过案例分析熟悉产品的价格、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命名、包装、商标的基本规律。
六、使用教材
《消费心理学》,马义爽王春利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三版
七、参考书目
1.《现代消费心理学》,朱惠文毛丽蓉主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2.《通俗消费心理学》,黄世礼蓝太富主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3.《消费心理学》,温孝卿史有春主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学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