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搞定文言文实词、虚词(高考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28.19 KB
- 文档页数:15
高考文言文虚实词大全
一、考纲解读
1.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整体复习设想
1.熟读课文,夯实基础
(1)、积累实词。
教学大纲规定中学阶段要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可分类复习,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等给实词归类,以此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多而不乱。
(2)、突破虚词。
复习虚词,可根据今年必考的18个虚词的义项和用法,在课文中去找相应的例子。常见的用法无需多讲,复习重点应放在不常用难以掌握的用法上。2.归纳总结、建立知识网络
实词,应该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类活用等方面梳理;
虚词,应将重要虚词的各种不同用法及典型例句加以梳理;
句式,应将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方面对典型例句加以梳理。
3.选择合适的训练材料进行训练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
第一部分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化整为零突破《大纲》规定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
(按照学号前40位同学每人负责3个——通过工具书查出常见用法、意义并配上课文中的
第二部分
理解常用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考点简说】
1、《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能理解常用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能理解常用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常见的;二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三是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了解。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1.爱,ài
(1)名词,恩惠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②喜欢
③怜惜,同情
④吝惜,舍别得
⑤通“薆”,隐蔽,隐藏
(3)形容词,吝啬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②安然
③安定,舒适
(2)动词
①安身
②安置
③抚慰,安抚
④使……安定
⑤安心
(3)疑咨询代词,如何,哪里 3.被,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
(2)动词
①覆盖
②遭受
(3)介词,表示被动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
②披散
4.倍,bè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②违背,背叛
③加倍
(2)数词,一倍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
(4)副词,更加,倍加
5.本,běn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②全然,基础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④书本,稿本,版本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
的奏章或书信
(2)量词
(3)动词,推究本源,
考查
(4)副词,本来
6.鄙,bǐ
(1)名词,边界,边
远的地点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
邑)
②藐视,瞧别起
(3)形容词,鄙陋,
见识浅,庸俗
7.兵,bīng
(1)名词
①兵器
②士兵
③军队
④战争
⑤战略战术,用兵策
略
8.病,bìng
(1)名词
①重病
②弊病,缺点
(2)动词
①生病
②使……成病态
③担心,忧虑
④谴责,羞辱
(3)形容词
①困苦
②疲劳
9.察,chá
(1)动词
①观看,认真看
②看清晰
③详审,考察
④了解,弄清晰
⑤考察后加以推举
(2)形容词,精明
10.朝,读音一:cháo
(1)动词,朝见,朝
拜
(2)名词
①朝廷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
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读音二:zhāo
名词,凌晨
11.曾,读音一:céng
副词,表时刻的过去,
曾经,差不多,才
读音二:曾zēng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与18虚词的记
忆方法
介绍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记忆高考语文文言文中的120个实词和18
个虚词的方法。通过掌握这些常用实词和虚词,考生可以提高阅读
理解和作文的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记忆方法
以下是记忆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的方法:
实词
1. 将实词按照不同的词性进行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利用记忆游戏,将每个实词与一个形象的图像进行关联,以
帮助记忆。
3. 将实词按照发音相似的规律进行分组,以便记忆时联想。
虚词
1. 了解每个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例如“之”表示所有格、“乃”表示原因等。
2. 将每个虚词与一个相关的例句进行搭配记忆,以帮助理解其
用法。
3. 多读、多写、多练虚词的使用,加深印象和记忆。
实践建议
为了更好地记忆这些实词和虚词,建议考生采取以下实践方法:
1. 制作记忆卡片:将每个词语写在一张卡片上,一面写上词语,另一面写上释义和用法,通过反复翻阅记忆。
2. 合理安排时间: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实词和虚词的复和默写,保证记忆的持久性。
3. 练运用:通过阅读文言文篇章和写作练,将记忆的实词和虚
词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运用能力。
总结
通过以上的记忆方法和实践建议,考生可以更好地记忆高考语
文文言文中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记忆这些词语对于理解文
言文的灵活运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高考的语文成绩。希望考生能够认真掌握这些方法,努力取得优秀的成绩。
高考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一、120个实词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同上)
第二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同上)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
第三册: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第四册: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柳毅》
舅姑爱其子,不能御。(同上)
第五册: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
第六册:(无)
2、安:
义项: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怎么,哪里。
例句:
第一册: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勾践》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既来之,则安之。(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同上)
项王曰:"沛公安在?" (同上)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
第二册: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同上)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同上)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文言文高考常考实词和虚词
实词:
书:①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②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③字④书籍
请:①请求②邀请:乃请宾客(信)③拜访:公子闻之,往请(信)④表敬副词
对:①回答:奏对称旨(谭)②对着:对酒当歌(成语)
幸:①幸运: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论)②帝王到某处: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六)③宠爱、宠幸:如姬最幸(信)④侥幸:幸复得此妇(孔)⑤表敬副词:大王亦幸赦臣(廉)
许:①答应:宁许以负秦曲(廉)②表示不确定的零数:高可二黍许(核)
负:①倚仗:秦贪,负其强(廉)②承担:予此行所负之责任(黄)③背弃:决负约不偿城(廉)④辜负:吾上恐负朝廷(左)⑤背⑥败
立:①站立②直立:大石侧立千尺(石)③即刻、马上:赵立奉璧来(廉)
交:①交往:臣以为布衣之交(廉)②交互:叶叶相交通(孔)③接触:交头接耳(成语)
设:安设、设置:设九宾于廷(廉)
引:①导引:左右引相如至(廉)②牵、拉: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察)③引退:引次江北(赤)
恐:①担心:秦王恐其破璧(廉)②害怕:舟人大恐(石)
毕:①完、尽:录毕,走送之(送)②都,全:靡不毕现(屈)
卒:①步兵②死③终于:卒相与欢(廉)④通“猝”:卒然边境有急(论)
士:①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
②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训)③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毛)④士兵
将:①将领②带领:使将将其军归魏(信)
抚:①安抚:则宜抚安(赤)②巡抚:以大中丞抚吴者(五)
走:①快跑:持剑盾步走(鸿)②趋向: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
事:①事情②侍奉:以地事秦(六)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必修1—必修5)最全重点字词归纳
第一册
【选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有二心)于楚也。
2、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这是)寡人之过(过错)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答应)之。
6、若亡( 使灭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您)。
7、越国以鄙(边邑)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9、尝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
10、朝济( 渡河 )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 满足 )之有?
12、既东封( 把·····当作疆界 )郑,又欲肆西封。
13、唯( 希望 )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
15、以乱易(替代)整,不武。
16、吾其(还是)还也。亦去(离开)之。
(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
17、秦将王翦破.赵。(破:攻破)
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进攻)
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亲:亲近)
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如果不是谒:拜见)
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悬赏邑: 土地)
22、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穷困:走投无路)
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愿:希望更:改变)
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深:刻毒)
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念:想起顾:只不过)
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善:好好的)
2018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手册(非常详细)
八、必背文言实词虚词最全汇总
实词部分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语文】搞定文言文实词、虚词
实词
1.课文求义法
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
例:
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的四个选项:
A. 讽帝大征西方奇技。讽:劝告(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B. 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出自读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出自《屈原列传》出则接遇诸侯,遇,接待。从而推出此项错误。)
D.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出自《过秦论》)
除B选项是在语文读本中出现外,另三项皆根据课文。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
例: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①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假:借助)
③其文约,其辞微。(微言大义微:深奥、微妙)
成语求义可以和成语的运用结合起来,反推也可,互相印证,相互促进,可谓双赢。
3.结构求义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
高考语文文言文
常用实词含义及用法汇总
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
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
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
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
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
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
常有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 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
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
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
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
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别的还有常有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察看范围。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便多样,难以区
分和掌握。常有的文言虚词有18 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
与、何、为、若、且、所。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养(衣食所安)
2.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鄙俗)
3.备 : 1 、周祥、详尽。(先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 、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 1、影响(被于来世) 2 、同“披” ,穿(皆被绮绣)
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鄙俗《出师表》)
6.毕: 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 1、迫近,凑近。(傍晚冥冥《岳阳楼记》) 2 、小瞧。(不宜自轻自贱《出师表》) 3 、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7衣食所安(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被
1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简单高中生(ID:jiandan100cn)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译文:大雪越
高考语文
文言文120实词+18虚词
第一部分:120实词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失街亭》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