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7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调研报告
标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调研报告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逐渐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深入了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目的和范围
1. 调研目的:了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实施情况,探讨其在反腐败工作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2. 调研范围:涵盖中央和地方领导干部,重点关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领域。
三、调研方法
1. 面对面访谈:与相关领导干部、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认知和看法。
2. 文件资料调研:收集和分析相关文件,了解文件制定的背景、目标和具体要求。
3. 数据统计分析: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中的共性和特点。
四、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
1. 调研结果:
(1)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程度普遍较高,审计结果
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落实。
(2)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挥了震慑作用,一定程度上遏
制了腐败行为。
(3)审计报告的公开和衔接处置工作仍存在不足,需要加强
相关制度建设和沟通协调。
2. 问题分析:
(1)审计机关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较大,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
(2)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腐败治理措施之间的衔接
不够紧密,需要加强协同作战。
(3)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公开程度亟待提高,公众对审
计结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需要得到充分保障。
五、建议和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转化利用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挥作用有效程度的体现,它直接关系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否长期有效地开展,笔者就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因素及相关建议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因素
(一)“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难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充分运用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去。
按照《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要求,领导干部应当先审计后离任。但许多地方的组织部门在具体操作上,对于领导干部的提拔大部分都是先提拔后审计,有的地方甚至是审计归审计,任用归任用,造成了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不明确,给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缺乏体系和标准,评价难度大,难以根据评价任用干部。
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审计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靠,经济责任审计,既属于审计的一般范畴,又不同于常规的业务审计,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它所评价的对象是领导干部,所鉴定的内容是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直接目的是为监督和管理干部提供重要依据,最终落脚点是“评人”,关系到被审计者的政治生命,政策性非常强。目前一些审计机关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比较笼统,或者对发现的问题干脆采用写实的方式进行描述。这在客观上给组织部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增加一定的难度。
(三)严格区分责任界限的难度大,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
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主观的,有客观,有班子集体的,有领导干部个人的。只有将相关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才能对被审计者的功过是非予以准确评价。有些经济责任的界定没有明确依据,所以在责任界定问题上存有很大的难度,如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共同行使经济管理职权,而两者的职责界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取证和评价的难度较大。另外,当前审计机关审计力量不足,加上明确界定经济责任的难度和工作量较大,影响到了审计成果质量,也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
浅析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摘要】
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
从必要性、法律依据、实施情况、存在问题与挑战以及发展建议等方
面对该制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制度在促进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透明度和责任上具有重要作用。也揭示了目前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信息不完整、公告不及
时等。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法律依据、提升公告效力和规范公告程序等。通过对我国审
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分析与探讨,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审计监督工作的
发展,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关键词】
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必要性、法律依据、实施情况、问题与
挑战、发展建议、结论。
1. 引言
1.1 浅析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指审计机构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责任、经济活动和经济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公开给社会
公众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增强审计的公信力,促进被审
计单位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保障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越发显得迫切。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审计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促进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行为,维护国家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通过对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深入浅出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未来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和社会信任度。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更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及其现状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及其现状研究。在文章将介绍背景信息,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接着在将概述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其原则与范围,分析其方法与手段,并深入剖析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最后在将探讨经济责任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原则、范围、方法、现状、问题、挑战、发展趋势、结论、展望未来、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意义、正文、结论、引言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单位的经济责任范围、经济责任限额的合理性和单位是否按照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和单位章程等进行经济活动的一种审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监管的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逐渐成为了单位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和法制建设的深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也不断扩大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对单位经济责任的一次简单审核,更是一种持续性的监督和管理手段。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单位更好地管理经济责任,提高经济运作的质量和效率。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经济责任审计及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在现代经济体制中的作用和意义。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本研究旨在系统地介绍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原则和范围,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特点和基础知识。
本研究将探讨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与手段,分析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步骤,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借鉴。
深刻剖析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原因
及完善措施
深入分析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原因及完善措施
自2000年以来,各地积极稳妥地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和国
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强化审计监督,逐步推行绩效审计,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给审计工作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工作目标。深刻剖析近几年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原因,并提出完善措施,是深化纪检工作,适应反腐倡廉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一些领导干部财务知识缺乏,对财经纪律和法规理解不透。部分领导干部虽然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十分重视,而且绝大多数还直接分管财务工作,但能够了解财务基本原理的却不是很多,有些甚至还看不懂财务报表。个别领导干部对财经
纪律缺乏了解,片面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行了,而忽视了所有资金和负债均需纳入账内管理的基本规定,虽然不存在严重乱支滥用情况,但却违反了财经纪律。有的单位领导干部在履行投资、贷款等经济合同及财务报销签字手续时,未能认清其中的责任,只是盲目签字,当审计发现失误、造成损失而需要界定其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时,却提出了为什么还要承担责任的问题。
二)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格。有的单位领导干部不重视财务工作,单位内部管理薄弱,未建立起完善的制约机制,使领导干部与内部各部门之间缺少相互的制约,无法保证本单位的各项经济工作置于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之下。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必要的内部制约制度,但有关人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往往有章不循,有规不守,使内控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从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上看,固定资产管理不善、帐实不符的问题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购建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部分国有资产未纳入账内管理,固定资产因渠道混乱、手续不全而未能及时评估其真实价值,长期账外存放,部分单位固定资产长期不盘点,账实不符情况严重,国有资产长期借给其他单位、个人无偿使用。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和建议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和建议
导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旨在强化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感和廉洁从政意识。通过对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和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正当行为,并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洁治理。在本文中,我们将全面评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和作用,并给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有助于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健康性和廉洁性。具体而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1. 发现和防止贪腐行为:领导干部在职务上具有一定的经济权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监督和控制,很容易滋生贪腐行为。经济责任审计可以通过对干部财务状况和决策的审计,发现和预防潜在的贪腐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廉洁从政。
2. 促进财务透明和规范管理: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涉及大量的经济资
源和公共财产,对其财务活动进行审计可以促进财务透明和规范管理。审计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的财务行为,提高领导干部的决
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3. 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洁治理:领导干部是群众的表率和榜样,他
们的作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效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发现干部
在经济决策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洁
治理。
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规章制度进
行完善和细化,明确审计的范围、程序和内容。要加强与其他监督机
浅析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
政府审计在监督政府财政收支情况、提高政府运作效率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然而我国政府审计存在审计主体和对象不清晰、审计制度
不健全、审计结果不及时公开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明确审
计主体和对象、健全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结果公开。加强政府审计的
监督和改进,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益是当前任务。通过这些措施,可以
提升我国政府审计的透明度和权威性,促进政府经济活动的规范化和
透明化。
【关键词】
关键词:政府审计、问题、解决措施、监督、改进、质量、效益、审计主体、审计对象、审计制度、审计结果、公开。
1. 引言
1.1 我国政府审计的重要性
政府审计是一项监督政府经济责任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
重要的监督和约束作用。我国政府审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政府审计有助于提高政府经济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政府审计
通过对政府机构和部门的财务活动进行审计,揭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和漏洞,促使政府部门积极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经济运行的
透明度和公开度。
政府审计有助于保障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政府审计
可以对政府部门的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审计,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
的弊端和风险,防止国家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滥用,保障国家财政资金
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政府审计有助于加强政府机构和部门的自律和规范管理。政府审
计可以发现政府机构和部门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规范行为,
促使其加强内部自律,规范管理行为,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政府审计在促进政府经济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和有效性方面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加强政府审计工作,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益,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领导干部在担任职务期间对国家财政、资源、资金以及其他财产进行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活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在行使职权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和责任问题,维护党的纪律和法律的权威,保障国家财产安全,促进干部廉洁用权和勤政为民。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法律法规和审计规范进行,确保审计活动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审计过程中,应当注重对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经济活动、财产状况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和核实,并将审计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领导干部在领导职务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这包括领导干部在职期间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活动。审计人员要通过审计程序,对领导干部进行财务账目的核查,查看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确保其收入和支出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其次,对领导干部的财产状况进行审计。审计人员要对领导干部的财产来源、财产变动、财产价值等进行审查,查明领导干部财产状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发现和查处可能存在的财产来源不清、超出合理范围的问题。
再次,对涉及领导干部的经济项目进行审计。审计人员要对领
导干部任职期间主持或参与的涉及大额资金、重要资源的经济项目进行审计,查明项目的决策过程、实施过程和效果,发现和纠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正当行为和潜在风险。
最后,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综合审计。审计人员要全面、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在担任职务期间的工作业绩和廉政风险,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干部的廉洁用权和勤政为民提供参考。
对经济责任审计及其结果运用的思考
对经济责任审计及其结果运用的思考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审计模式,主要是指对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十八大以来,随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用钱”审计,履行经济社会发展责任、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和国土资源保护责任等等已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和选人用人责任审查、机构编制责任审核已经成为强化领导干部履职监督和核心权力监督的主阵地、主抓手。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一些地区、单位,由于对经济责任审计缺乏足够认识,或多或少地存在重审计过程轻结果运用、重审计决定轻建议采纳、重问题查处轻制度建设、重审中监督轻审后落实等现象,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未能真正得到有效发挥。
充分运用审计结果,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也是工作效果的最终体现。那么,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该如何运用?从概念上来讲,组织人事、纪检监察以及国资等部门,在干部管理、选拔任用、表彰奖励等工作中或在作出行政处罚、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决定,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时,要将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结论性文书作为重要决策依据。就组织部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和日常监督职能而言,笔者认为,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要着重做到三个“相结合”:
与干部的选拔任用相结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是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重头戏”,组织部门应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审计问题整改情况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交流、免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特别是干部考察期间,要专门调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和问题整改情况,准确研判领导在政治规矩、履职能力和廉洁勤政等方面的表现。同时,通过“任前公示”、“常委会公开”等方式,探索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进行适度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拟任用的干部情况,有利于党委更加准确地作出用人决策,有效提高党委选人用人的满意度和公信力。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及趋势
作者:刘文清
来源:《中国外资·下半月》2012年第01期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国家审计的一种新类型,同时又具有传统审计项目的本质属性,作为新生的项目类型又存在着自身的特性,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是防范委托代理关系中事后的道德风险以及甄别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约束机制,它与我国的诸多制度(如经济、政治、法律等)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中国审计特点。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及内涵
1.我国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实践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直接来源
为了保证领导干部实绩的真实性、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国家审计机关接受党委的委托或授权,依照相关法规或政策,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好其他有公共资金投入的经济组织或团体的受托公共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一种独立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依据审计客体的性质不同,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划分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党委和政府各自不同的具体职能和具体工作是不同的,党委主要是对宏观事件进行提议决策,而政府则主要实施具体事宜,同时,党、政系统也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所以,考核党政系统要根据它们的具体职能进行考虑。
2.责任与权力的对应性,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理论来源
经济责任审计起源于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的重要手段。从政治学角度讲,人的权力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无权力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因此,任何人都不能只享受权力而不履行义务,或者只行使权力而不承担责任。否则权力就会丧失约束、失去制约,进而使权力蔓延成腐败。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就是本着“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随到哪里”的原则将责任与权力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监督机制。即权力必须受到监督,行使权力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经济责任审计就是要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起到制衡作用,使之成为领导干部权力制衡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减缓社会不公平、提高社会和谐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分析
1.审计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不够健全,存在一些盲点和漏洞。审计制度的不健
全导致审计监督的不到位,容易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的失实和滥用行为。
2.审计手段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审计手段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审计人员无法及
时获取和分析大量的信息数据,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和审计结果不够准确。
3.审计管理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水平参差
不齐,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4.审计结果不公开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往往不够公开和透明,导致审计工作的公信力不足,监督作用不够明显。
二、对策建议
1.加强审计制度建设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和规章,确保审计工作的
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的审计框架和流程,规范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2.推进信息化审计
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推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提高审
计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效率,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建立健全的激
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审计人才,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开放审计结果
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公开和透明,建立健全的审计结果发布机制。对审计结果进行全面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提高审计工作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5.加强审计监督
建立健全的审计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加大对审计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审计监督的效果和震慑力。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及其现状研究
【摘要】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单位领导人员或经济组织负责人在职责范围
内制定并执行经济活动计划、方案、政策的合法性、正确性、规范性
和经济效益的审计。本文首先从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入手,
然后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以及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建立。随后介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与程序,以及影响因素。最后对
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包括发展趋势、局限性和加强建议。经济责任审计是保障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
要手段,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加强监督和改进措施。未来,经济责任审计将继续发展并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
持。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概念、重要性、历史沿革、我国制度建立、方法
与程序、影响因素、现状研究、发展趋势、局限性、建议。
1. 引言
1.1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组织内部的财务活动和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审计,着重评价组织管理层对财务责任的履行情况。经济责任审计通过
对组织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估和监督,帮助组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
度,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保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涵盖了组织内部的财务管理、投资决策、财务报表编制、风险控制等方面,旨在促进组织形成诚信经营、规范管理的良好氛围。
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对财务数据的简单核对,更是对组织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全面评估和监督。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发现组织管理层在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确保组织的财务健康和稳定发展。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经济责任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难点及对策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以确认其
经济责任是否履行到位,是否合法合规,以及是否存在经济责任方面的问题和风险。经济
责任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开展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
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对策制定。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难点
1.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多个层面,这些审计对象
的性质和规模各不相同,审计工作难度大。审计对象的组织结构和经济活动也非常复杂,
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审计技能。
2. 审计标准和方法的不完善
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和方法需要根据审计对象的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但目前我国尚
缺乏相应的经验和规范,导致审计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增加。
3. 资源投入不足
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但由于种种原因,审计资源投入不足,导致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4. 审计结果的保密性和公开性
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涉及到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审计机构既要确保审计结果的保密,又要保证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这是一个较为矛盾的问题。
5. 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监督和约束审计对象的经济行为,但目前我国相关监督机制尚不
完善,导致审计结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跟踪。
二、对策分析
2.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审计技能,为审计工作的顺利
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 加强审计结果的保密和公开
建立健全的审计结果保密和公开机制,确保审计结果既能得到保密,又能得到公开透明,提高审计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1. 信息不透明: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信息披露不够透明,主要问题包括:
审计报告的内容和结果不向公众开放,没有及时公布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情况,缺乏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
2. 职业操守不够: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不够,主要表现在审
计人员与企业内部管理层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审计人员不秉公无私地履行职责,容易受到
干扰和利益驱使,影响审计结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 审计工作不规范: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规范性不足的问题,主要
体现在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完善,审计依据和凭证不充分,审计工作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式
不规范等,这些不规范的工作方式容易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和失真。
1. 加强信息披露: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审计结果的信息公开范
围和方式,及时向相关利益相关者公布审计报告,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2.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他们的职业操守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内部机制监督和约束,防止利益冲突,提高审
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4. 推动审计结果的落地:国有企业应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结合,开展整改和改进工作,及时公布整改落实情况,提高审计结果的应用价值和效果,促进企
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和提升。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