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一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食管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分析体会摘要】目的总结食管平滑肌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分析的经验。
方法分析2003年至2012年间13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大部分患者以进食困难为首发症状就诊。
而影像学方面诊断准确率为食管钡剂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为69.2%,CT为41.7%,食管内镜仅为25%。
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的主要方法,食管钡剂低张双对比造影造影检查对病变的定位、定性及显示黏膜情况均较准确,而且CT能进一步明确病变的内部结构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食管内镜检查能为本病的术前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所以X线检查与食管内镜检查对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可互相补充其不足,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食管平滑肌瘤食管钡剂低张双对比造影食管内镜【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066-02食管的良性肿瘤相当少见,其中大多数为平滑肌瘤,约占良性肿瘤的2/3[1]。
典型患者经传统的食管钡剂低张双对比造影即可诊断,对于较为特殊的患者,则需多种诊断综合分析。
现收集我院2003年6月-2012年5月诊治的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影像诊断经验,同时对各种新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作初步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03年6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共诊治食管平滑肌瘤患者13例。
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8岁~69岁,平均46.3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年,大多数患者病程在24月左右。
肿瘤生长于食管胸上段1例,中段7例,下段5例。
除1例平滑肌瘤并恶变为平滑肌肉瘤外,其他均为单发。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中间歇性吞食困难7例(53.8%) ,胸骨后不适或喉部异物感3例(23.1%) ,上腹、剑突下不适或隐痛2例(15.4%),无症状1例(7.7%) 。
1.3 检查及其结果1.3.1 食管钡剂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13例患者。
9例有食管平滑肌瘤的特征表现(黏膜光滑、环形征),诊断正确率为69.2%;3例患者未见异常,有1例诊断为外压性病变。
贲门结核误诊为肿瘤1例分析
梁贵玉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2004(002)003
【摘要】张某,男,43岁,因患精神分裂症入我院治疗。
1个月来发现进行性吞咽困难,食量明显减少。
因患者精神不正常,又缺乏主诉能力,所以未追问出其他消化道症状。
即往身体健康,入院时因精神症状比较严重,所以未做相应的辅助检查。
查体:体温36.4℃,脉率84次/min,血压16/12kPa,病人逐渐
【总页数】1页(P237-237)
【作者】梁贵玉
【作者单位】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放射科,吉林,长春,1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4
【相关文献】
1.输卵管结核超声误诊为恶性肿瘤11例分析 [J], 张素仙;刘惠谨;胡万芹;杨晓玲;张鸿
2.食管贲门良性疾患误诊为恶性肿瘤12例分析 [J], 刘军;张静泉
3.胸壁结核误诊为乳腺肿瘤8例分析 [J], 蔡新民;王健;张春英
4.盆腹腔结核性肿块误诊卵巢肿瘤45例分析 [J], 王卫疆;赵庆华
5.腰椎结核误诊腹壁恶性肿瘤1例分析 [J], 宫儒靖; 田连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平滑肌瘤11例报告
王忠义;鄢盛光
【期刊名称】《天津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1(015)003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王忠义;鄢盛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
【相关文献】
1.腹腔镜食管下段平滑肌瘤切除体会5例报告 [J], 常青;党建锋;吴惠泽;袁龙;李保东
2.食管良性疾病误诊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病例报告分析 [J], 王弼
3.食管贲门平滑肌瘤并存食管癌4例报告 [J], 刘继业;王勇
4.单孔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1例报告 [J], 吴峻;胡学飞;朱余明;姜格宁;刘鸿程
5.食管旁淋巴结核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1例报告 [J], 黄麟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瘤误诊结节病1例临床与影像特点颅内多发性结核瘤与结节病临床表现有共同之处,易误诊。
现就两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摘要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患者特点患者女,36岁,主因“视物模糊,头晕半个月”入院。
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开始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有时视物成双,头晕、头胀、头痛。
视物倾斜。
行走不稳。
查体:BP 90/60 mm Hg,神清,语利。
双瞳3∶3 mm,光反射(+)。
双眼各方向注视时可见水平眼震及旋转眼震。
无复视。
四肢肌力、张力正常。
右手轮替稍笨。
右跟膝胫稍差。
Romberg阳性。
双眼左侧同向视野缺损。
1.2 颅脑MRA所见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形态正常。
前交通动脉及右侧后交通动脉存在。
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走行正常。
未见异常迂发肉芽肿病变。
双膝关节正侧位片正常。
CSF糖2.7 mmol/L,蛋白0.1 g/L,氯化物123 mmol/L,墨汁(-),抗酸染色未见可疑菌。
康瓦氏试验阴性。
WBC3.5×109/L。
初步诊断:颅内结节病。
2 结果痰培养TB杆菌阳性。
胸片考虑右肺门淋巴结核。
脾切除病理:见到Lanhans 细胞,干酪样坏死,考虑增殖期脾结核(送两处做病理)。
3 讨论3.1 临床特点结节病。
多发女性,贫血,WBC下降。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累及脑膜、脑实质,也可累及全身、肝、脾、肺、中枢神经系统。
激素治疗效果好。
结核瘤:临床表现取决于结核瘤所在部位。
有结核感染史。
3.2 影像学特点结节病CT表现:①慢性肉芽肿性脑膜炎致基底池闭塞,增强后可见强化的基底池轮廓;②伴交通性脑积水征,导水管受累者呈梗阻性脑积水;③伴血栓性脑梗死,以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多见;④基底池附近及大脑白质区可见单发或多发类圆形结节,颇似TB瘤。
因无中心干酪样坏死,只呈结节状明显强化。
结节病MRI表现:①基底池慢性肉芽肿性软脑膜炎致基底节池闭塞,肉芽组织呈长T1与长T2信号,注射Gd-DTPA后基底池轮廓明显强化;②伴交通性脑积水;③血栓性脑梗死。
食管结核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结核的诊断方法与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经病理报告确诊的17例食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请将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与食管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x线检查与食管镜检均出现误诊,其中x线检查误诊率为64.71%,食管镜检误诊率为52.94%,两种检查方式误诊率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17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经过6个月-2年的随访,无一例患者复发。
结论食管结核诊断误诊率比较高,在进行x线检查或者是食管镜检查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同时要加强对本病的重视,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食管结核;临床诊断;外科治疗;效果观察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62-01结核可以累及人体全身的多个器官,而肺是最常见的一种器官,其次便是纵隔以及脊柱等。
虽然食道位于身体当中最容易发生结核部位的附近,但是食道结核在临床当中却是比较少见,极为容易出现误诊或者是漏诊。
在临床当中,食道结核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像学检查跟平滑肌瘤或者是食管癌的鉴别较为困难,通常是在术中或者是术后通过病理报告才能够确诊[1]。
本院2005年8月-2011年8月收治了17例食管结核患者,现将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与食管镜检结果比较分析如下,以提高食管结核诊断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当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9-76岁,平均47.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5个月,平均3个月;其中管壁内型有2例,管壁外型有3例,增殖型有5例,溃疡型有7例。
17例患者均伴有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进食不畅有3例,轻度梗阻患者有5例,重度梗阻患者有9例;在吞咽的时候胸骨后疼痛有11例,反酸有4例,上腹部疼痛有2例。
孤立性结核性食管溃疡误诊1例【关键词】食管;结核;内镜【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28-011 病例报告患者男,45岁,因进行性吞咽不畅伴疼痛1月,加重1周就诊。
近1月来无发热、无胸痛、无咳嗽及盗汗、无反酸、嗳气,无恶心及呕吐。
体检: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无阳性体征。
胃镜检查:距门齿22cm 处左侧壁见一大小约1.2cm×1.0cm深凹溃疡,周围粘膜充血、水肿,底被覆白厚苔,粘膜柔软,胃窦粘膜点片状充血,钳取胃窦粘膜一块作一分钟快速hp检查。
胃镜诊断:食管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
予以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粘膜、抗幽门螺杆菌、对症治疗4周后,吞咽不畅及疼痛消失。
复查胃镜见在原位置呈大小约0.6cm ×0.8cm半球状隆起,表面凹陷,粘膜充血,无苔,粘膜柔软,顶端多点活检送病检。
病理诊断:粘膜呈肉芽肿性炎症改变,其组织中见郎罕氏巨细胞。
结核抗酸染色找到结核杆菌、血结核抗体阳性,血沉、胸片及血常规正常。
患者既往健康,否认结核病史。
胃镜诊断:食管孤立性结核性溃疡。
给予抗结核治疗9月后再次胃镜检查,食管溃疡消失,粘膜完整、正常,也无吞咽疼痛等。
2 讨论食管结核为分枝杆菌侵及食管所致,是临床上少见的疾病,国外报道发病率仅为0.14%[1],国内报道约占胃肠道结核的0.14%~0.20%[2],仅有少数病例报告,临床极易误诊。
2.1感染途径及部位食管结核根据病因分为原发和继发性两种,由于食管对结核杆菌有一定抵抗力,原发性罕见,绝大多数食管结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病变。
食管结核的感染途径:①邻近的纵隔淋巴结结核侵犯食管或肺结核通过淋巴系统累及食管旁淋巴结进而侵犯食管,好发部位多在食管中段,特别是气管隆突附近,因此处淋巴结最多。
②咽喉部结核病变向下蔓延,肺结核痰菌下咽侵犯食管等。
食管癌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2例临床分析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区,安徽省在全国食管癌发病率排名第7位[1],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10%,而早期食管癌經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2,3],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食管癌显得尤为重要,就近来2例食管癌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而延误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71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哽噎感,在当地医院行食管钡餐照影检查示:食管中下段右前壁见弧形充盈缺损,长约4cm,食管扩张可,管壁尚柔软,钡流尚通畅,粘膜未见破坏。
X线诊断:食管下段平滑肌瘤。
6个月后因吞咽困难加重,来我院行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1~36cm处可见食管四壁粘膜有菜花样隆起,周围粘膜尚光滑,组织脆,食管管腔狭窄。
胸部CT示:食管下段管壁不规则偏心增厚,表面凹凸不平,管腔狭窄,周围脂肪间隙尚可,纵隔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
术后病理:切面食管见一溃疡型肿块5×3×1.5cm,占据整个管腔,浸润达肌层,溃疡型鳞状上皮癌(PT2N2M0)。
病例2:女性,66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哽噎感,在当地医院X线诊断:食管下段平滑肌瘤。
1年后因吞咽困难加重,体重明显减轻,来我院行食管钡餐照影检查示:钡流通畅,食管下段见弧形压迹影,管壁柔软,粘膜未见明显中断。
X线诊断:食管下段平滑肌瘤。
胃镜示:距门齿33~38cm处可见食管四壁粘膜不规则隆起,表面糜烂,管腔狭窄。
病理示:食管局灶性鳞状上皮高级别内瘤变。
胸部CT示:食管中下段部分扩张,管壁增厚,隆突下淋巴结增大。
B超检查示:肝脏多发实质性占位。
临床分期IV期(CT2N1M1),失去手术机会,建议行放化疗治疗。
2 讨论2.1误诊原因分析由于X线检查方便,无痛苦,且经济,易受被检查者接受,故当患者出现进食哽噎感或上腹部不适时,首选X线检查,但是有些早期食管癌或粘膜无明显改变的中晚期食管癌易被X线误诊,因为X线钡餐检查常因投照技术的关系发生人为的假象或被遗漏无所发现[1],绝大多数食管癌表面粘膜都有明显的病理改变,特别是中晚期食管癌。
食管平滑肌瘤诊治23例分析
魏建强;张华;杨景伟
【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卷),期】2008(8)15
【总页数】2页(P3738-3739)
【关键词】食管肿瘤/诊断;食管肿瘤/外科学;平滑肌瘤/诊断;平滑肌瘤/外科学【作者】魏建强;张华;杨景伟
【作者单位】山东青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05.6
【相关文献】
1.食管平滑肌瘤内镜下诊治分析 [J], 张蔚;倪金良
2.内镜诊治食管平滑肌瘤52例分析 [J], 赵志峰;张宁;麻树人;胡馨予;于郑源;高峰
3.食管良性疾病误诊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病例报告分析 [J], 王弼
4.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治:附25例分析 [J], 丛旭滋;赵崇伟
5.小探头超声内镜在食管微小平滑肌瘤诊治中的价值 [J], 苏惠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平滑肌瘤102例X线分析
顾振群;郭德文;凌美玲;应丽珍
【期刊名称】《上海医学》
【年(卷),期】1993(16)10
【摘要】食管平滑肌瘤1559年首先由 Sussins 报告,大部分患者无症状,许多病例是尸体解剖中偶然被发现。
Seremetis
【总页数】3页(P606-607)
【关键词】食管肿瘤;平滑肌瘤;X线
【作者】顾振群;郭德文;凌美玲;应丽珍
【作者单位】上海市胸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04
【相关文献】
1.食管平滑肌瘤的X线分析 [J], 李淑春;岳殿强;李云娟
2.食管平滑肌瘤与食管增殖性癌的X线鉴别分析 [J], 王忠强
3.食管,贲门癌与食管,胃平滑肌瘤并存:13例临床X线分析 [J], 吴茂雄;庄春兰
4.食管平滑肌瘤家族三代X线分析 [J], 王仲安
5.乳头状食管癌与息肉样平滑肌瘤的X线征象分析34例 [J], 鲁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异物梗阻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1例报告
李正希;戴天阳;李志明
【期刊名称】《泸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25)002
【摘要】患儿,男性,4岁,因反复吞咽困难20+天,于2001年5月22日入院。
入院前20多天,出现进食吞咽困难,在当地医院行食管钡餐检查发现“食管上段占位病变”故来我院求治。
作食管钡餐和CT检查提示食管上段2×1.5×1.5cm 大小包块占位,边界清楚,提示食管占位性病变,多系平滑肌瘤,未行食管镜检。
术前诊断为食管上段平滑肌瘤。
在全麻下行副胸探查术,术中发现食管上段第二狭窄部食管内可扪及一椭圆形、质硬、较活动、欠光滑的肿块。
逐层切开食管发现一枇杷,并给予取除。
然后缝合食管、检查食管纵服无异常发现,关胸,术后3天
食管钡餐复查正常,恢复进食。
术后10天痊愈出院。
【总页数】1页(P103)
【作者】李正希;戴天阳;李志明
【作者单位】甘孜州人民医院外科,四川康定,62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
【相关文献】
1.食管良性疾病误诊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病例报告分析 [J], 王弼
2.老年食管异物梗阻误诊为食管裂孔疝一例 [J], 姚益;贾维坤;曾小飞;何东升
3.食管憩室误诊为食管异物10例报告 [J], 李绪书
4.食管旁淋巴结核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1例报告 [J], 黄麟光
5.气管异物误诊为食管异物一例报告 [J], 赵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平滑肌瘤及误诊病例分析
陈琦;安若昆
【期刊名称】《天津医药》
【年(卷),期】1992(20)6
【摘要】我院自1956年9月至1991年7月,经手术确诊食管平滑肌瘤23例,误诊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23例确诊为食管平滑肌瘤 1.一般资料:性别:男17例,女6例。
男:女为3:1。
年龄:22~60岁,平均40岁,40岁以下16例(70%)。
病程:3个月~8年,平均2.3年,1年以上12例(52%)。
症状:均有轻重不等吞咽困难、胸骨后钝痛或闷胀感。
【总页数】2页(P364-365)
【作者】陈琦;安若昆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04
【相关文献】
1.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1例 [J], 邓万洪;江勇;梁开心
2.食管良性疾病误诊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病例报告分析 [J], 王弼
3.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一例 [J], 周家田;尚观胜;梁卫东;周平;吴鹏
4.食管癌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2例临床分析 [J], 刘金山;孟献荣;曹亮;姜淮;王树军
5.1例食管假瘤样病变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分析并文献复习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一例作者:周家田尚观胜梁卫东周平吴鹏来源:《新医学》2018年第08期【摘要】食管结核发病比较罕见,临床报道较少,对该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方面的认识不足,一般难以明确诊断,极易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和食管癌。
该文报告1例患者术前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行胸腔镜辅助下食管良性肿物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和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食管结核,同时术后给予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该例提示,加强对食管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对于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以及改善患者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食管结核;食管平滑肌瘤;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活检术;胸腔镜【Abstract】The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tuberculosis is relatively low, which has been rarely reported. Clinical symptoms, auxiliary examination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tuberculosis have been poorly understood. It is highly likely to be misdiagnosed as esophageal leiomyoma and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this paper, we reported one case of esophageal leiomyoma who was diagnosed preoperatively and then underwen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resection of benign esophageal tumors. The findings of intraoperative explo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tuberculosis. Relevant symptoms were completely healed after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 This case prompts that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tuberculosis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enhancing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educing the risk of misdiagnosis and improving clinical prognosis of patients.【Key words】Esophageal tuberculosis; Esophageal leiomyoma;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Thoracoscope食管结核是人体感染结核菌导致食管壁产生的一种慢性特异性炎性肉芽肿性病变,临床罕见,仅占所有消化道结核病例的2.8%,常好发于中段食管[1]。
其中吞咽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出血、穿孔、瘘管形成、食管狭窄、吸入性肺炎,严重导致致命性呕血[2]。
由于该病罕见,临床上无特异性的表现,常被误诊为食管癌、食管平滑肌瘤、食管外压性病变等。
本文通过分析该例被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的食管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放射学、内镜检查特征,以及诊断、治疗方法、鉴别诊断,从而探讨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时诊治,改善患者预后。
病例报告一、病例资料患者女,20岁。
因“吞咽困难1个月余”于2018年1月28日入院,既往无肺结核病史,家族中无结核感染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5 ℃,心率9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2/86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运动均匀对称,语音震颤未见明显增强或减弱,叩诊呈清音双肺未闻及明显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普通胃镜检查提示距门齿25 cm处可见一大小约2.1 cm×2.3 cm的黏膜隆起,表面光滑;考虑为:黏膜下来源?外压?(图1A)。
经电子胃镜超声示黏膜肌层中低回声团块,表面黏膜完整,考虑黏膜下来源,平滑肌瘤可能(图1B)。
胸部CT平扫示纵隔内气管隆突下方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2.7 cm×2.8 cm,其内可见钙化影,与邻近食管分界欠清,性质?(图2A)。
胸部增强CT 示气管隆突下方见一大小约为2.9 cm×2.6 cm的软组织肿块影,可见部分钙化影,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考虑为:增大淋巴结?(图2B)。
上消化道钡剂造影示黏膜规则,管壁光滑柔软,未见异常病变。
入院后行血液分析、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痰涂片未见结核杆菌,ESR正常,结核抗体试验阴性。
二、手术经过相关检验、检查完善后,经全科术前讨论,结合患者为青年女性、术前影像学表现以及经食道超声检查特点等因素,一致考虑食管平滑肌瘤可能性大,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2018年1月3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下食管良性肿物切除术,术中见病变位于奇静脉弓水平稍靠下,位于食管肌层内,大小约2.0 cm×2.0 cm×1.8 cm,质软,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完整切除后食管黏膜完整。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示良性病变,倾向肉芽肿性炎(图3A),冲洗胸腔后关胸术毕。
三、结果及预后患者术后第2日复查胸部CT示食管下段壁稍增厚、模糊,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双肺未见明显钙化灶(图2C),予以拔除右侧纵隔引流管;复查上消化道钡剂造影示:黏膜光滑规则。
术后第3日予以拔除胃管,同时嘱患者开始进少渣流食。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隆突下肿块)肉芽肿性炎,伴灶性区域凝固性坏死及巨细胞反应,镜下组织形态考虑结核(图3A~C)。
术后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果阳性,抗原A斑点数 168个,抗原B斑点数 >300个;遂即给予患者行抗结核治疗(异烟肼0.3 g+利福平0.45g+乙胺丁醇0.75 g+鹽酸左氧氟沙星 0.5 g,以上药物均每日1次)。
患者术后第10日复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带口服药出院治疗。
2个月后电话回访,患者吞咽困难等症状完全缓解。
讨论食管结核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疾病,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介于0.07%~0.1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的人群,但以中青年较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1.0∶1.3,好发于气管分叉处隆突水平或食管中下段[3-4]。
食管结核通常是通过纵隔淋巴结感染直接侵入食管壁而引起,很少通过肺结核感染血流途径传播。
食管结核发病率低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食管黏膜被覆复层扁平上皮,具有较强的保护力;②食管为直立管道,由于进食、饮水的冲刷导致结核分枝杆菌潴留食管黏膜机会少;③食管舒张收缩交替进行,呈波形蠕动,具有高运动性,因此包含结核分枝杆菌的食物潴留时间短;④食管周围淋巴组织不丰富,形成淋巴结核机会少[5]。
该病临床表现各种各样,无特异性表现,起病隐匿,病程缓慢,通常患者以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能为结核性纵隔淋巴结外压所致,也可能为食管结核引起的纵隔纤维化导致的食管受压或运动障碍。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进食时胸骨后疼痛,以及结核感染全身中毒症状,如潮热、盗汗、乏力、纳差等。
食管结核无特异性影像学特征,通常与食管癌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变现类似,很难通过CT等检查区别。
内镜可以显示食管结核病变的位置、大小、特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其在内镜下变现可分为3型:①增殖型,镜下主要以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其症状常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当增生性肿块明显突入食管腔内,则导致食管狭窄;②溃疡型,发病较为常见,镜下可见溃疡表浅,边缘粗糙、不规则,仅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
其突出症状为胸骨后疼痛,多呈持续性,吞咽时加重,极易误诊为食管癌或黏膜下肿瘤;严重溃疡型突破食管外膜导致食管穿孔,引起食管纵隔瘘或食管胸膜瘘。
如侵及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瘘;若累及主动脉弓,患者可因大出血而死亡;③颗粒型,镜下为食管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许多灰白色小结节,常发生于全身性系统性疾病[6]。
通常食管结核的确诊为病变组织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然而结核分枝杆菌很少从食管病变、消化液、痰液中分离出来。
相关研究报道,通过内镜超声检查(EUS)和细针抽吸(FNA)等方式,结合特征性EUS形态和活组织检查,可用于食管结核的诊断,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结核杆菌培养或干酪样坏死的阳性率甚至更低[7]。
目前主要是通过取标本送活检,活检标本的组织学显示上皮样肉芽肿和Langhans型多核巨细胞,可强烈提示结核感染,但肉芽肿性炎症还可能存在其他疾病:克罗恩氏病、真菌感染、梅毒和结节病[8]。
此外,TB-SPOT、结核菌素试验、ESR 及 CRP 对诊断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尽管食管结核的诊断非常困难,甚至有些病例常被误诊,导致非必要的手术治疗。
但是早期准确的诊断,不仅有利于及时治疗,还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
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可以提高确诊率并迅速解决吞咽困难,而传统开胸手术常用于治疗并发症,如食管胃底瘘或食管支气管瘘[7]。
食管平滑肌瘤起源于食管肌层,为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但相关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低至0.005%,约占食管黏膜下肿瘤的70%,最常见于食管中下三分之一,发病通常为20~50岁的患者,其中常见于男性,男女比例为2∶1[9]。
大部分食管平滑肌瘤患者无症状,部分有症状患者常以吞咽困难和吞咽痛为主,其症状和严重程度与病变部位、大小和形状有关。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食管平滑肌瘤大小为1~29 cm[10]。
食管钡餐检查是诊断食管平滑肌瘤最常见的手段,常表现为食管部分腔内钡剂呈圆形或半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局部黏膜呈“涂抹综合征”[11]。
由于现代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无症状患者也在正常的体检中被诊断出。
普通胃镜可见肿瘤突入腔内,呈半球形或扁平隆起状,食管黏膜光滑。
但普通胃镜难以区分食管平滑肌瘤和其他食管黏膜下病变或食管外压性病变,因为它无法获取病变大小、来源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极易导致误诊。
而EUS可以清楚地显示食管壁的结构,从而确定病变的大小、数量、性质以及来源,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12]。
其中绝大多数食管平滑肌瘤起源于固有肌层,EUS提示肿瘤呈低回声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周围伴有高回声区域,可以轻易区别脂肪瘤,囊肿或食管壁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