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利用自我效能感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 格式:pdf
- 大小:183.29 KB
- 文档页数:2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摘要】本文基于自我效能感的视角,探讨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
首先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包括工作表现和工作热情。
其次讨论了自我效能感如何通过调节工作态度来影响职业倦怠,以及与其他因素交互影响。
结论部分强调了提高自我效能感对减少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
本文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展望,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自我效能感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和幸福感提供参考,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工作表现、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因素、交互影响、重要性、提高、建议、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辅导员作为承担着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指导工作的重要角色,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教育竞争的激烈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辅导员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
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热情,还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地减少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和对任务完成成功的信心,被认为是影响个体工作表现和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往往更具工作动力和工作热情,能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和挑战,从而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率。
加强对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探讨其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为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不够,或者是内容不清晰等。
部分内容如下: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校园中至关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环境下,高校辅导员们往往面临着诸多的工作挑战和压力,职业倦怠问题逐渐凸显。
探究自我效能感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工作状态,为提高其工作效能和幸福感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关系作者:王敏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06期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作为教学改革实施的关键,教师的职业化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教师在适应教学改革的同时还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因此极易引发职业倦怠。
教师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有潜在影响,研究教师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教师压力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28-01一、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977年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提出。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主观推测和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把握与感受,直接影响到人们在执行某项活动的心理过程中的功能发挥。
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通常个体倾向于回避那些自认为超出自身能力的活动,而去选择那些自认为更容易应付的环境或活动。
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努力的程度,自我效能感越强,个体努力越具有力度;相反认为自己在某项工作上的自我效能较低时,个体就不愿坚持甚至选择彻底放弃。
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会过多想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会在潜意识中把可能存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情况更严重;而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会被困难激发出更大的努力和热情,个体努力也会更集中、更高效、更出色。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注重职业特征。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包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预测自己的教学在何种程度上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个人效能感是教师自身对于所具有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主观判断和认知,是教师对于本身具有影响学生学习的技巧与能力的信念。
2011年3月第16卷第2期 西 安 邮 电 学 院 学 报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Mar.2011Vol.16No.2收稿日期:20101208作者简介:王成(1983 ),男,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规划,E mail:honesty_w@126.com。
提升自我效能感是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手段王 成(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128)摘要: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高校辅导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提升自我效能感是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手段。
通过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构建“全员育人”理念;合理规划辅导员职业生涯,明确未来发展出路;落实辅导员津贴制度,提高职业地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向成熟型辅导员转变;强化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自身工作的积极归因;开展体育锻炼,培养业余爱好等措施,提升辅导员自我效能感,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
关键词:职业倦怠;辅导员;自我效能感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64(2011)020145041 概念界定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
从此,职业倦怠作为一个术语,用来专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1]。
国外学者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解释职业倦怠,其理论研究相对深入和全面。
Chemiss等学者的动态定义认为,作为对工作疲劳的反应,工作倦怠是指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这种过程起初以应激形式出现,最终改变自己对他人和工作的态度,最终导致个体的工作倦态。
静态定义以Maslach的研究最为典型,同时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他认为,职业倦怠的定义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
综合国外的研究成果,职业倦怠是指从事助人行业的人群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的心理状态,这一状态表现为对工作由最初的应激形式发展到最终的负性形式的过程。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是个人自我评价的一种体现。
在职业领域中,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能够预测工作表现和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现状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主要包括个人的经验、社会支持、自我评价和情感状态等。
针对高校辅导员的情境,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可能受以下因素影响。
1. 个人经验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地开展学生辅导工作。
如果辅导员本身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就难以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此外,如果辅导员面对的学生问题非常棘手,他们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增加职业倦怠的风险。
2. 社会支持高校辅导员需要和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自我效能感。
如果辅导员面对的问题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无助,降低自我效能感。
3. 自我评价高校辅导员需要时刻审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表现,对自己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价,以便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辅导员如果没有时刻关注自己的工作表现,就难以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4. 情感状态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会经常面对学生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情感状态对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和自我效能感有很大影响。
辅导员如果感到焦虑、压力和疲劳,就难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自我效能感。
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状职业倦怠是职业人士常见的问题,它包括情感倦怠、认知倦怠和行为倦怠三种类型。
在高校辅导员中,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感倦怠高校辅导员向往能够改善年轻人的生活,但由于学生本人的态度和莫名其妙的挑战,导致辅导员频繁地感到挫败和不满意,从而降低他们对学生、对学校、对自己的情感投入程度。
2. 认知倦怠高校辅导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学生问题,这种“疲于奔命”的感觉往往使他们无法集中精力,降低效率和工作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如何改善教师的职业倦怠?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近年来议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可见教师职业倦怠已经影响到了教师的日常生活。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哪里?”当时,引起很多老师的共鸣:“我们的幸福感究竟在何处?”因为平日里,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往往是教师们缺乏职业幸福感,更多的是一种职业的倦怠感。
在传统观念上,我们教师一直被看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扮演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为人师表的角色,似乎无欲无求。
但从心理学角度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暗示作用,如果一种职业以毁灭自我为代价,那谁还愿意从事这一职业呢?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是明显的。
它不仅会影响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困惑教育界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那么该如何改善教师的职业倦怠呢?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克服职业倦怠,必须从社会、学校、个人等多个环节入手,培养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增加教师的幸福感,这样才能有效消除职业倦怠。
作为教师要克服职业倦怠,必须从自身做起,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职业倦怠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
“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有人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
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至关重要的。
不管当初是否因为职业性的或是理想的原因而进入教师工作的,但若干年后,有的人不愿当老师,有的人却爱上教育工作。
“因为爱,所以执着”(福安师范附小的陈瑞清老师言),一个人若是能够选择自己最乐意做的事情,然后倾情投入,不但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成就,而且也将过得幸福快乐,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谈到对教师工作的感受,说道:“上课是一种享受,每天在课堂度过的一段时光是最美的”,这种老师的生活质量与那些“走进课堂心里就烦”的老师相比,真是两种境界。
如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持续疲劳和压力的积累以及缺乏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而产生的疲惫、厌倦和挫败的情绪感受和心理状态。
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
表现为工作不开心、感到生活没意思、认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认可,没有成就感,充满压力、疲惫和挫败感,刚开始从教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了,渐渐地,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是正常的,就如同人们常常会患感冒一样,而优秀的教师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产生职业倦怠只是人生的一个交叉路口。
如果处理得当,或许能够找到从教人生的新方向,将危机化为转机,还能将转机变为再一次成长的契机。
那么,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一、保持一颗平常心。
当下,社会经济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不少人下海经商,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看着身旁的人一个个富裕起来,我们有的教师倍感失落,认为有的人比自己差还比自己混的强,由此影响工作积极性,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没有工作热情。
其实社会分工有不同,科学家需要,环卫工也需要,360行,行行出状元,不可能每个人都去经商,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百万富翁。
既然你选择了教书育人,你就注定一生清贫,从古到今,历朝历代,又有哪位教书先生大发其财的呢?在大千世界中,更多的人只是路人甲或者路人乙,我们广大老师也都是普通人、平凡人,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希望大家保持一颗平常心,姿态放低,不要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对自己要做出正确的适当的评价,对自己不要求全责备,不要盲目攀比,要明白自己有哪些长处、哪些短处,不能好高骛远。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希望大家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
人生苦短,不能够追求到的东西,又何必总弄得自己郁郁寡欢呢?送大家一句话:家财万贯,只不过一日三餐;穿金戴银,也不如轻松自在!二、重新燃起激情之火。
要克服职业倦怠,就必须重新燃起激情之火。
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我是一名参加工作第三年的年轻教师,但坦白的说,我有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通过本次培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如何调节职业倦怠也有了一定的应对方法。
首先:什么是职业倦怠呢?职业倦怠是一个人(以教师为例)在长期的压力体验下,情感、态度、行为的一种衰竭状态,尤其高发人群集中在护士、教师等接触人群较多的服务型人群中。
表现为: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去人性化三个维度。
出现职业倦怠,人在工作中情绪会波动较大并且很不稳定,精力不能集中。
由于职业倦怠,个人对于工作的成就感很低,觉得工作毫无意义,更有甚者,去人性化,即做很多事情超越一些底线。
一份调查表明了教师职业倦怠出现的时间:现状:教龄划分1-5年最高点6-10年最低点(教师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从上面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一般工作头五年,教师大多对自己的工作还是认可的,基本上到了第六年后开始出现职业倦怠,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节点。
出现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职业倦怠的危害:1.身体健康2.家庭和睦3.工作效率4.团队氛围5.学生健康出现职业倦怠时,由于常常身心疲惫,身体素质下架得很厉害,同时会将这种疲惫性带入家庭生活,如经常向家人发火寻求宣泄,或者对家庭责任感下降,同时,工作效率下降,对工作缺乏热情,不能全身心的进行工作。
在和同事相处过程中易出现摩擦,进而进一步影响同事关系。
对于教师而言,出现职业倦怠时,最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学生,对待学生缺乏耐心升至辱骂等。
如何对于教师职业倦怠进行恢复和预防呢。
首先,我们通过对蜡烛燃烧的研究,通过专家的分析,知道了影响我们职业倦怠的两个因素:环境,个体(教师职业倦怠形成机制模型)压力源是直接原因,具体如何决定于环境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
其中个人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个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
如何调节呢,有以下几个方面:调节策略:社会支持网络心理资源身体资源1.良好的燃烧环境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完善组织支持网络(倾听宣泄解决方案)优化家庭支持网络(源于爱与用心将爱切入工作拓展社会支持网络由以上不难看出,其实调节的社会网络支持不外乎,及时的对压力进行排解,寻求朋友、家人情感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求助他人,寻找积极的解决方法。
理论探讨摘要:在信息化时代,随着教学改革深入,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愈来愈大,受到了职业倦怠的严重影响。
职业倦怠的实质是自我效能感的一个危机。
自我效能感,这一作用到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的重要心理机制,对预测、调节教师职业倦怠有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教学质量一、教师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定义是用来描述助人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强度过高、工作时间过长,并且无视自身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也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因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压力与挫折而产生的情绪、态度、行为的耗竭状态。
二、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观判断。
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学工作的专注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决心程度,均受到自我效能感的极大影响。
有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并不是完全呈线性关系,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之间具有中介调节作用。
心理学家拉扎鲁斯和福克曼(Lazarus, R.S. & Folkman, S., 1984)的工作压力认知交互作用模型解释了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原理,即:潜在的压力源需要经过个体的认知、评估才能成为实际的压力源,而此时的压力强度评估主要受个体自我效能水平及对自身对压力源的控制能力和预测能力的直接影响。
一旦评估个体感到自己无法有效地应付当前事件时,压力源就立即转变为真正的压力事件,引起个体压力反应,例如个体对象的精神紧张、情绪低落。
而压力的长期影响将会形成慢性压力症状,呈现职业倦怠的反应。
施瓦策(Schwarzer)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教师个体面对来自于职业压力时的一种有效的反馈和应对机制,能够帮助教师降低职业倦怠的程度,有助于改善教师工作状态,提高职业满足感。
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教学改革逐步深入,考核评定制度在逐渐量化细化的过程中,给高校教师带来职业压力愈来愈大,必定深受职业倦怠的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及自我调适摘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严重,因此教师应积极面对并进行自我调适。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自我调适调适方法职业倦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也称为“职业枯竭”和“工作耗竭”。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缓解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有:对教育教学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学生同事工作漠不关心;工作态度消极,对待学生愈发没耐心、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常常迟到早退,不听从工作安排等。
教师职业倦怠有它出现和存在的必然性,教师既要正视这个问题的存在,认识到它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又要明白这样的状态不仅会给教师自身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最重要的是,教师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后,应积极进行自我调适,确保以正常的状态投入工作和生活。
一、在工作生活中要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认识自我,关注并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的程度,清楚自己的缺点,增强抗压能力,时常进行心理调节。
在做事不顺利时,不要急躁,不要认为自己不行,尽量及时地调整情绪,思考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
也许有时会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压力,也许有时会成为不公平竞争的牺牲品,也许有时会忙于评职评优而疲惫不堪,也许有时做了很多却得不到分毫支持和理解。
这些林林总总不顺心不如意是人生路上的沟坎,是考验或成就我们的人生课题,只要懂得并且调整心态,学会了解事物发生发展的两面性,懂得在某些时候应理性地妥协,就会发现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坎只是人生的许多坎中的一个。
教师要注意开阔视野,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豁达开朗的个性。
心情不好时,要找到正确的抒发管道,而不是盲目地发泄或自暴自弃。
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提升自我效能感是突破口职业倦怠的出现与教师工作压力、专业发展、工资福利以及个人的生活、家庭等诸多因素有关。
然而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也就是对自己有信心、认为自己能实现专业发展的教师,往往不容易出现“七年之痒”。
由此可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和挑战从专业发展阶段看,教龄在6-10年的教师都是有经验的教师或骨干教师,需要解决的是发展型问题,需实现优化教育教学水平,使教育“精致化”而不是满足于程式化的套路,与同事精诚合作,与家长互相配合,形成家园合力等专业发展目标。
这一阶段往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和瓶颈期,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期。
教师会因对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清楚,没有做好合理的心理预期而失去信心和动力。
在此时,教师如能明确发展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接受职业高原期的客观存在,做好应对问题的心理准备,将有助于保持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可以通过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经验、阅读教育家的传记、调整自身专业发展规划、研修培训等多种方式学习,制定应对策略,调整心态,提升信心。
此外,教师还面临着职称晋升、工作与个人家庭生活事务的平衡等多方面的挑战,教师应建立适当的成就动机,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对教师的发展需求给予支持在培训内容选择上,管理层应选择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儿童学习与发展知识、家园合作等方面的内容,与此阶段教师的发展目标需求相匹配,同时要考虑培训方式的针对性。
据调查,骨干教师最喜欢的培训方式依次是听优质课(79.60%)、案例讨论与分析(66.40%)、现场研修(63.70%)、师带徒(43.40%),参与式培训、专题研讨和讲座、外出观摩所占比例均在30%及以下。
然而不少新教师却将外出观摩作为培训的首选方式,专家型教师则倾向于参加专题研讨。
可见不同的教师偏好的培训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