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音表演艺术之演变
- 格式:pdf
- 大小:94.43 KB
- 文档页数:1
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南音南音又名南乐,闽南一带俗称洞管、弦管,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典音乐的一枝奇葩,国之瑰宝。
南音是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
南音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音乐”。
美国知名音乐家福它纳斯说:“即使到了这个世纪,欧洲现代的音乐还是无法和它相比;这种音乐也比任何当代乐曲更加现代化。
”南音是我国音乐文化的堆积层,南音的唱词为闽南方言,而闽南方言保留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汉语,包括古典音韵学。
而且涉及了海外的交通、宗教等方面。
因此研究南音,不仅在於音乐范畴,还应该越过音乐,去探寻其中蕴含的宗教、经济等诸方面的内容。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许多国家的音乐,要追根寻底,都要到中国来,比如缅甸、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中华音乐与日本音乐、高丽音乐、琉球音乐等的关系,用现代民族音乐学常用的说法,就是主文化群和亚文化群的关系,是主干与分支的关系。
南音是一部活的中国音乐史,从乐器、律制各方面都可以追溯到晋唐时代,故而继承、保存它,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
南音进入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已经生根发芽。
南音艺术在青少年中的薪火传承,为泉州南音艺术事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直到现在,南音所用的琵琶还是横抱的,而不象北琵琶是竖抱的。
我们这里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是横抱着琵琶。
我们现在看敦煌壁画和汉魏石刻上的琵琶,也都是横抱的。
过去北方人的琵琶是骑在马上弹的乐器,琵琶的南传,可以肯定是从中原传来的,南音的洞箫(尺八),一看就知道是汉唐遗制,跟现在北方的洞箫不同,如来自西安城隍庙的鼓乐、北京智化寺的音乐、开封大相国寺的音乐、五台山青黄庙的音乐等等,这些地方乐种跟南音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南音是我国古老乐种之一,南音与中国古代戏曲关系异常密切,闽南方言保留不少中古时代中原音韵,而闽南南童演唱,对于音韵要求极为严格,南音的表演艺术(演唱和演奏)保存着大量的宝贵遗产。
唐代琵琶聚讼纷纭的“定弦法”问题,南音的南琵琶还可提供不少活的资料。
一方面南音保存於闽南地区、台湾地区,直至东南亚地区的活的音乐生活之中,另一方面是南音保留一定数量的文戏(各种指、谱的版本、抄本),南音源远流长,至少可以上溯晋唐,其与后蜀、南唐的文学、音乐渊源更有重大意义。
南音的内容和形式南音是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一种,它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而闻名。
南音起源于福建和台湾地区,后来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
它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而备受赞赏。
南音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戏曲剧目、曲调、唱腔等。
在南音中,戏曲剧目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南音剧目种类繁多,有《牡丹亭》、《红楼梦》等经典剧目。
这些剧目以其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着观众。
南音的曲调也是其独特之处。
南音曲调优美动听,旋律流畅,富有感染力。
唱腔是南音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通过音调、音色、音量等多种手段来表达戏曲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南音的形式也非常独特。
在南音表演中,演员会配合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服装和道具来展现戏曲剧目的氛围和场景。
南音表演注重细节,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台词的演绎,将观众带入剧情中。
此外,南音表演还注重舞台动作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以增强角色形象的塑造。
南音表演形式多样,既有独唱、对唱,也有群唱和合唱,使得南音表演更加丰富多样。
南音作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一种,其内容和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南音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
南音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表现力,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南音的表演者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和表演技巧。
他们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掌握南音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要领。
南音的表演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才能够将南音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南音作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代表之一,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南音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使得南音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之一。
南音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而备受关注。
南音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戏曲剧目、曲调、唱腔等。
南音的形式独特,注重细节和表演技巧的运用。
南音作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一种,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
南音的表演者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和表演技巧。
泉州南音南音,又称弦管、锦曲、南乐、南管,是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
南音是闽南民间乡土音乐,萌生于泉州。
南音乐曲的曲调、风格,有的与南戏音乐相互交融,有的直接吸收南戏选段和大唱段的乐曲,经加工改造,使之减少戏曲味,更符合南音的特点。
至清初,南音已有成熟的清唱散曲、套曲和器乐演奏辩,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南音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闽南语系地区,以泉州话演唱,演奏活动在闽南侨乡十分流行,城镇乡时常可闻丝竹管弦之声。
据不完全统计,泉州所属各县(市、区)共有南音社团500多个,其中专业团体有泉州南音乐团,厦门、漳州等地也有专业、业余南音乐团。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南音远播到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一带,成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世代珍视和竞梧传唱的乡音,其演唱、演奏风格保留着故乡泉州的传统特色。
泉州南音由谱、指、曲三大部分组成。
谱是唐大曲遗存,词的内容多与戏文相关,曲的结构形式与元曲有直接联系。
泉州南音还吸收佛曲、道情的东西,吸收楚歌、吴歌、潮调及闽南地方音乐,并吸收弋阳腔、青阳腔、昆腔。
南音的表演形式和音乐内容保持着古代中原的古风古味,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很高,代表曲有《八骏马》、《梅花操》等。
泉州南音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泉州南音研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化文化部列入“中亚——东西方文化间对话”项目计划。
泉州高甲戏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1] ,最初源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高甲戏的演出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生旦戏较少。
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大半来自京戏、木偶戏和布袋戏,小部分是吸收梨园戏的,还有一些是艺人根据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编而创作的。
福建南音一.起源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
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
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
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
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
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
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
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
建国以来,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
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二.組成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
“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
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
南曲使用的工尺谐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X(尺字的俗写)、工、六、土、-”。
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
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关于南音的介绍
泉州南音又称闽南语“南音”,是福建地方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中国现存唯一的由古汉语向闽南方言转变的乐种。
是我国目前所知唯一保留完整的古代乐种,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传承最系统的音乐文化活化石。
南音主要流传于闽南地区,故又称“闽南语音乐”。
2006年5月20日,南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泉州南音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南音北曲”之说。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泉州知州何师道主持编辑出版《乐府雅词》,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歌乐《柳毅传书》《孔雀东南飞》《黄粱梦》《牡丹亭》等四十多种民间音乐收集起来,编定成一部有五十八首歌曲的集子。
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年),泉州人陈元光率部北伐到闽北,将中原的乐曲和乐谱带到当地。
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泉州人林洪搜集整理了中原乐曲,并按古乐谱配上新词,编成《太平乐府》。
—— 1 —1 —。
南音与北调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南音与北调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两大流派,各具特点和风格。
南音主要流行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区,而北调则主要流行于河南、山东、北京等北方地区。
两个流派具有不同的背景和渊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渊源南音起源于唐代,主要来源于当时流传的南曲。
南曲的演唱形式多为吟唱,涵盖了多种主题,如爱情、离别、悲欢离合等。
在南曲的演唱中,音乐和歌词的表达要求非常高,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技巧。
南曲在宋代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衍化出了南音。
北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乐府,后期又逐渐演化为各种曲调和曲艺形式。
在唐朝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北方地区的音乐文化开始得到重视,并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北方音乐的基础。
两种音乐流派在历史上发展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同时也互相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轨迹。
二、表现形式南音与北调在音乐表现形式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南音主要强调慢板、慢调、缓拍和柔和的音色,注重情感表达和音乐领悟。
南音在演唱过程中注重独唱、二重唱和三重唱的配合,通过不同的声音和情感的表达,传递出深刻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南方人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特点。
北调则偏重于明快、热烈、豪放和节奏紧凑,注重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北调在演唱过程中通常采用弦乐和吹管乐器的结合,通过音乐的紧凑性和多重音效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气氛或场景,反映出北方文化的力量和豪迈。
在表现形式上,南音与北调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表达出不同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习惯。
这也是两大流派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
三、文化影响南音与北调长期以来都对中国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音地域性强,其代表曲目如春江花月夜、湘西小调、梅花三弄等,成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南音还衍生了昆曲、评剧等多种戏曲形式,在戏曲表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南音通过独特的声音和情感表达方式,传递出深刻的文化、文学和哲学内涵。
北调则以明快、豪放的音乐形式和独特的音乐节奏著称。
3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6力下,南音这一传统艺术在现如今也能得以长足的发展。
二、专业科系的建立与南音课程设置在整个南音文化的历史传承阶段中,主要形式为在馆阁中南音乐人的“口传心授”,这种传播过程就使得南音的发展与教学,只能依托社团组织的传播和传承。
南音不仅局限于在闽南地区的传播,它的教学甚至已经在港澳台地区,乃至海外开展,这也培养了许多可以推动南音的传承与发展的出色人才。
然而,这些主要以实践为主,重技艺的人才也使得南音的教学受到了某些局限。
(一)专业科系的建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已经逐渐发展以学校教育为主流。
南音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依靠政府及专业团体的支持。
因此早在1990年,泉州市政府就下发了文件,提出要推广南音教学,并在泉州市中小学音乐课本有所提及,还举办中小学南音比赛活动。
泉州师范学院在2003年首次设立了有南音研究方向的音乐学本科专业;于2010年还成立了泉州南音学院;泉州师院还因为其南音方向的突出的办学成绩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使得泉州师院成为首批拥有硕士专业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之一。
这一创举,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为南音的中小学教育培养师资,使南音培养“从娃娃抓起”成为现实,并为南音的高层次文化传播奠定了人力基础。
(二)南音课程设置在中小学南音课程的开设方面,主要以普通课和南音兴趣小组为主。
南音兴趣小组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培养南音爱好者,进行重点教学,参加比赛等。
如泉州西隅中心小学主要安排了以唱学为主的南音课程,并且由任课教师在每学期结束进行一次考核。
另外还因材施教的针对南音重点学生开展兴趣班教育,为他们成立校南音艺术团,并组织学生外出参加比赛,进行学习交流。
而其他学校的南音课程,如培元中学和现代中学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较为相似,分别有普通班授课和兴趣小组课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前者以南音鉴赏和普及为主,主要采用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广大中小学生对南音的兴趣;后者的教学目的是为培养南音专业性人才,并为了这些人才日后可以进入专业的表演团队或考入设有南音专业的大学。
南音小知识南音是中国音乐中的一支重要的民间音乐流派,由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音乐融合而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
南音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当代依然广受人们的喜爱。
一、南音的起源和发展南音起源于宋代,当时传统的汉族音乐分为北乐和南乐两类,南乐主要流行于江南和福建等地。
南音最初受到福建的各地音乐的影响,并逐渐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递到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
在渐渐流传的过程中,南音与当地的音乐和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南音在中国音乐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9年列入中国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南音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珍品之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赞赏。
二、南音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南音作为一种古老的音乐流派,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1.音乐特点南音音乐以清丽、高亢、温婉、细腻、平易近人为特点。
其曲调优美、悠扬动听,旋律优美、典雅流畅。
南音歌词情感丰富,歌唱风格独特,不同地区的南音演唱方式也存在差异,但总体表现出的是清暖、恬静、婉转的意境。
2.表演形式南音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三种:正戏、泥古坑和潮州音乐。
正戏是南音的主要演唱形式,演唱者多为女性,轻盈细腻的嗓音是南音的特点之一。
泥古坑是南音的一个演唱形式,在演唱上加入了音效,以模拟自然景物的声音,达到增加效果的目的。
而潮州音乐则与泥古坑配合使用,它们通常同时出现在戏剧中。
三、南音的发展现状与保护南音在经历了多次历史的考验后,到了现代却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文化传承的困难、民族文化认同的淡化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等等,都使得南音的发展现状面临诸多困难。
为保护南音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在多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南音的文化保护和奖励力度,加强了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南音文化教育和宣传,进一步宣传南音文化价值,并鼓励更多的人们了解和传承南音。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福建南音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当代社会中,福建南音面临着诸多困境,使得这一传统艺术遭遇了严重的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
福建南音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戏曲艺术在这种背景下显得有些过时,很多年轻人对它并不感兴趣,这导致了福建南音的传承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很多年轻人选择追求现代的流行文化和娱乐方式,而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并不感兴趣,这使得福建南音的未来面临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福建南音在当代社会中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影响。
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福建南音的传承者和演员们通常是以此为生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观众数量有所减少,从而导致了收入的下降,使得福建南音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了经济上的压力。
现代社会中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也对福建南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演出单位和商业机构为了谋取利益,对福建南音进行了一些改良和变革,使得这一传统艺术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韵味。
福建南音在当代社会中还面临着人才断层的问题。
由于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福建南音的传承者和演员们逐渐老去,而年轻人却并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传统艺术的传承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现代社会中的快节奏生活和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使得年轻人缺乏耐心和毅力去学习和传承福建南音这样的传统艺术。
这导致了福建南音在当代社会中的人才断层问题,使得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综合以上所述,福建南音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使得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了严重的挑战。
正因为面临困境,我们更应该重视和支持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南音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艺术的扶持力度,推出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福建南音传承者和演员的待遇,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乐器琵琶琵琶,又称琵琶琴、南音,是中国古代一种绝美的乐器。
它的外形宛如月亮,琴面广大,琴颈细长,琴身方形,琴弦丝线纤细,构造精巧。
琵琶的音色悠扬动听,能够表达出浓厚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
下面将以琵琶为题,为大家探索琵琶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在音乐艺术中的独特魅力。
琵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
据史书记载,早在汉初就有类似琵琶的乐器,但那时的琵琶还没有现代琵琶的形态。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琵琶才逐渐演变为现代形态。
在唐代,琵琶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宫廷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琵琶在唐代以后的历史上经历了几次改革和发展。
在北宋时期,琵琶开始向下弦、多弦发展,音域更加广阔。
宋代杂剧中的伴奏就大量采用了琵琶的演奏。
明代,琵琶进一步发展为四弦琵琶,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重要的伴奏乐器。
民间艺术中的弹词和说唱也离不开琵琶的参与。
清代时,琵琶的发展进一步扩大,琴体也变得更大,琴颈更细长,琴弦也逐渐增加到了七弦。
到了民国时期,琵琶在大众流行音乐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琵琶在音乐艺术中的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琵琶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乐器。
它可以通过琴弦的挑动和琴面的敲击产生浑厚的音色,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其次,琵琶的音域广阔,可以演奏出高音、中音和低音的乐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再次,琵琶演奏的技巧丰富多样,有指弹、扫弦、滚动、勾弦等不同的技法,使得琵琶的演奏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最后,琵琶还可以与其他乐器进行合奏,如与古琴、二胡、笛子等乐器合奏,能够产生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
琵琶的发展离不开对琵琶的热爱和传承。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琵琶演奏家成为了琵琶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琵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宋代的贺铸、明代的杨洪基、清代的刘天华等,他们的琵琶演奏技巧高超,被誉为琵琶界的泰斗。
如今,琵琶不仅仅局限于古典音乐的演奏,还不断融入到现代音乐中。
在中国古典音乐中,琵琶常常用来演奏古曲、戏曲和古典乐曲,如《十面埋伏》、《阳关三叠》等。
福建南音的基本资料福建南音一.起源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
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
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
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
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
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
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
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
建国以来,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
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二.組成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
“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
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
南曲使用的工尺谐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X (尺字的俗写)、工、六、土、-”。
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
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南音的历史源流在闽南文化艺术中,泉州南音最为引人关注,它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中保存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
2009年9月30日,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古朴幽雅、深沉柔美、雅俗共赏的泉州南音,固守着传统的演唱形式:“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至今,无论是属于精英文化领域的音乐节,还是盛行于民间娱乐的大会唱,泉州南音都以其古朴而鲜活的姿态活跃其间,体现了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活态存续的价值与意义。
南音又称“弦管”,从其孕育到形成,经历了一个活态的、流动的演变历程,只因资料缺乏目前尚无法实现对其历史的完整确认,但最迟也可追溯到唐代。
唐人欧阳詹《东湖宴赴举秀才序》言:“贞元癸酉岁(793年)邑有秀士八人,公将荐于阙……求丝桐匏竹以将之,选华轩胜景以光之。
后一日,遂有东湖亭之会,公削桑梓之礼,执宾主之义。
揖让升堂,雍容就宴。
乐遍作,而性情不流;爵无算,而权刑有肃……”而有关南音与舞蹈之间的联系,在泉州地方史志中亦有记载。
如唐宣宗时惠安人陈嘏作《霓裳羽衣曲》赋,其中就有“摇曳动容,宛似群仙之态。
尔其绛节回互,霞袂飘飏,或眄睐而不动,或轻盈而欲翔”这样的句子。
2006年,在泉州南安市丰州镇皇冠山发掘了28座古墓,其中3座发现了有确切纪年的墓砖,其一为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另两座为南朝梁天监十一年(公元512年),墓内有古代琵琶图案的砖雕。
另,2003年,在泉州永春发现了五代前蜀王建墓(公元891—925年),中有“乐伎”砖雕,已确认为唐、五代之物。
其中有弹奏琵琶者,琵琶颈项弯曲、凤眼双开,音箱呈半梨形,横抱。
与南音琵琶(南琶)形制相似,弹奏姿势相同。
而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甘露戒坛殿内的斗拱“飞天乐伎”手中持的琵琶也与现今“南琶”相似。
至今,日本正仓院还藏有奈良时代由中国传去的琵琶五把,形制与南琶相似,弹奏姿势与五代前蜀王建墓中浮雕乐伎及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的弹奏姿势完全相同。
泉州南音简介
泉州南音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地区的一种传统音乐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戏曲中不可或缺的音乐元素之一。
泉州南音起源于明朝,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特色,被誉为“福建第一音乐”。
泉州南音的演唱方式独特,以单声、对唱、领唱和合唱等形式为主,音调高亢有力,情感表达丰富。
其曲调灵活多变,包括慢板、快板、花鼓、青衫等多种曲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评弹》、《二黄》、《二黄》、《三黄》等。
泉州南音在表演形式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如鸟语、蝉鸣、雨声等声音模仿,以及跳脚、拍掌、击节等身体表现方式,使得演出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泉州南音作为福建地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东南亚地区也备受欢迎。
目前,泉州南音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承和保护。
- 1 -。
南音历史故事
南音,又被称为南乐、南管、弦管,是流行于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闽南及台湾地区的传统音乐,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它起源于唐,形成于宋,是闽南人千百年来的世代传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故事
南音起源于唐代,与当时的宫廷音乐和燕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历史的变迁,南音逐渐从宫廷传到了民间,成为了闽南地区的一种地方性的音乐形式。
宋代时期,南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了闽南地区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明清时期,南音逐渐传播到了台湾地区,成为了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南音的表演形式非常独特,通常由五个人组成一个乐队,分别演奏琵琶、三弦、洞箫、二弦和拍板等乐器。
在表演过程中,乐队成员不仅要演奏乐器,还要演唱歌词,同时还要进行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表演。
南音的曲目非常丰富,包括了许多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等内容,反映了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南音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承载着闽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它不仅是当地人民的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手段。
南音的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专业艺术家的努力,更需要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参与。
以上是南音的历史故事简介,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南音的知识,建议阅
读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南音的名词解释南音,又称南派音乐,是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一种流派,主要流行于中国的江南地区,以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为代表。
南音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旋律优美婉转,表演技巧精湛,被誉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
南音起源于明代,是由长江流域的民间音乐演变而来。
它以单音调的悠扬声调为特色,通过娓娓动听的旋律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并配以精湛的演唱技巧,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南音的演唱方式非常独特,演员通过细腻的喉音和腔调转换来表达不同角色的特征,从而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性格。
南音在音乐形式上有很高的独创性,主要表现为“封建雅乐”的风格特点。
南音以其细腻入微的表达方式和独具一格的演唱技巧,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
它融合了文人雅士对美学的追求和民间音乐的韵味,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南音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丰富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形式,对后来的剧种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南音的音乐风格也被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如影视音乐、舞蹈音乐等,与不同形式的艺术相结合,使得南音更加丰富多彩。
南音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独特性,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南派音乐中,流传着大量的诗词歌赋,这些文学作品与音乐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音中的旋律和歌词描绘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人们的情感以及种种民间传说。
它们不仅给人们带来音乐上的享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南音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音乐形式和流派涌现出来,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南音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寻找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发展道路。
只有在传承与创新的持续推动下,南音才能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南音,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举办音乐会、戏曲演出等活动,将南音引入大众视野,培养年轻人对南音的兴趣和认知。
同时,应当积极引入现代元素,将南音与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南音作品,吸引更广泛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