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清贫》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3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说说你对“清贫”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2.借助文字想象画面,说说你对“清贫”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到一个词:清贫(板书)。
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预设:很贫穷,非常的廉洁······)。
同学们不仅阅历丰富,用词也是非常丰富得当。
那你们清贫的人会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吧!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方志敏是什么样的人。
(4)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
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吓”的读音。
(3)方志敏是一个廉洁奉公,生活清苦的人。
(4)课文主要写了方志敏被国民党搜身、逼问的经历。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你觉得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 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廉洁。
就在我被俘的那天······把你炸死去!”*国民党从方志敏身上搜刮到了什么?(时表、自来水笔)*有搜刮到钱财吗?(一个铜板也没有)*读出方志敏的清贫。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说课稿第1篇】12.《清贫》说课稿一、说教材《清贫》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课文。
这篇文章是方志敏烈士在国民党反动派狱中写的,篇幅不长,语言精炼,生动。
文章主要写了方志敏被捕时,敌人搜遍了他的全身,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到,只搜到了一只表和一支自来水笔。
歌颂了方志敏一心为革命,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坚贞不屈的崇高精神。
结合本单元主题“英雄事迹,光照后人”和新课程标准,以及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自主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认识敌人的丑恶嘴脸,了解方志敏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
情感目标: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初步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通过任务、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细腻描写刻画出人物形象。
二、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依据本课特色,我将特别注重朗读训练,采用朗读感悟法来贯穿我本堂课教学的始末。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用“读”这根线串连各个教学环节。
三、说教学程序第一步,整体读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自学本课的生字词,思考本课的主要内容。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教师应重点检查学生的学习反馈,重点放在“矜持不苟”“冷齿”两个词语的理解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上,指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注意语言的简练。
第二步,分段读本课是篇议论性很强的记叙文,开篇阐明观点: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接着叙述“一个铜板也没有”“我的,传家宝”两件事;最后阐明清贫的伟大意义。
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结构有初步的感知,我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段落。
第三步,感悟读略读课文在内容上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不需字斟句酌,但教师不能对教材轻描淡写了事。
所以在设计上,我先抛出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凸显方志敏同志恪守清贫这一可贵品质呢”这一问题的解决是文章的重点,为了不出现“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情况,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 1 从哪里可以看出方志敏同志非常清贫; 2为什么方志敏会如此清贫; 3清贫的方志敏同志具有怎样的品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清贫》,课文主要讲述了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坚持清贫生活,以身作则,教育同志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方志敏烈士的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方志敏烈士的清贫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深入挖掘方志敏烈士的精神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方志敏烈士的画像,引导学生了解方志敏烈士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4. 课文解析: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置相关问题,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7.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挖掘方志敏烈士的清贫精神,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清贫》2. 内容:(1)方志敏烈士的清贫生活(2)清贫精神的内涵(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方志敏烈士的清贫精神。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答案:(1)方志敏烈士的清贫精神:坚定信仰、严于律己、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方志敏烈士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方志敏烈士的清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清贫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清贫》是方志敏同志于1935年狱中写就,堪称是革命的正气歌。
文章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捕后国民党士兵搜身的情景,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革命情操。
【作者介绍】方志敏1.方志敏简介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江西省弋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
他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
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
1935年1月27日,他不幸被俘人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2.被俘牺牲1934年,由方志敏、粟裕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谭家桥镇乌泥关、白亭、石门岗一带遭到国民党王耀武部队追剿,此役我军损失惨重。
红十军团被王耀武率领的国民党军队追击包围,方志敏等军团主要领导被俘、牺牲,一万多人仅有粟裕率领400多人突出重围。
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时年36岁。
3.主要作品.方志敏主要作品有《我是个共产党员了!》《同情心》《呕血》《哭声》《可爱的中国》《《诗一首》《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
方志敏狱中留下的十六篇计十四万字文稿,方志敏16岁时写的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洁梅兰。
”以高洁的松竹梅兰自励。
4.成就贡献。
方志敏是江西农民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江西地方党团创始人之一。
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一批苏维埃政权。
方志敏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造了拥有“铁的纪律”的红十军;创造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十六字战略要诀。
方志敏《清贫》教案 (北京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京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清贫》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中方志敏的清贫精神,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应用,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领会方志敏的清贫精神,认识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2. 学习并运用对比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比手法的运用和理解。
教学重点:方志敏清贫精神的学习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预习笔记、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廉洁自律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清贫精神的思考。
2. 预习检查:检查学生对课文预习的情况,了解学生对方志敏清贫精神的理解。
3. 课文学习: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方志敏的清贫精神,讲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对比手法的例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对比手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方志敏《清贫》清贫精神对比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对比手法,写一篇关于身边廉洁自律的例子。
2.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在单位工作认真负责,廉洁自律。
有一次,她发现单位的一个项目存在问题,坚决拒绝了合作伙伴的贿赂,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廉洁自律的例子,将清贫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推荐阅读方志敏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精神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对比手法的运用和理解2. 方志敏清贫精神的学习和理解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对比手法的运用和理解1. 对比手法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写作特点。
(完整版《清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清贫》这一章节,这是来自于《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章详细内容主要讲述了方志敏烈士的生平事迹,通过对方志敏清贫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尚的品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方志敏的生平事迹,理解清贫的内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本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珍惜生活,追求精神富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方志敏清贫生活的意义,体会他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
重点:学习本文的描写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原文、学习资料、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方志敏事迹的短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方志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精读课文: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了解方志敏清贫生活的具体表现。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重要词语、句子、段落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6.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方志敏清贫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方志敏简介2. 清贫生活的具体表现3. 清贫精神的内涵4. 课文结构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方志敏清贫生活的感悟。
答案示例:方志敏清贫生活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他是否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
我们要学习方志敏的清贫精神,珍惜生活,追求精神富足。
2. 课后阅读:阅读方志敏的其他作品,了解他的革命事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清贫》,让学生了解到了方志敏的英勇事迹,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清贫精神。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精选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7课《清贫》。
文章讲述了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诱降,始终坚守信仰,保持清贫,英勇不屈的故事。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方志敏的革命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方志敏清贫的原因,体会他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方志敏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带。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随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方志敏会变得清贫?他的清贫与一般人的清贫有什么不同?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解决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方志敏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
讲解过程中,穿插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典型的例句、段落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课文,理解课文。
同时,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清贫的原因、清贫的表现、清贫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方志敏清贫的原因和表现。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清贫的理解。
2. 答案:(1)方志敏清贫的原因:为了革命事业,他舍弃了家庭和个人的利益;清贫的表现:生活简朴,不接受敌人提供的优厚待遇。
(2)对于清贫的理解:清贫是一种崇高的品质,是对金钱和物质的淡泊,是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五年级语文下册《清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详细内容为《清贫》一课。
该文选自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记叙了方志敏被俘后,国民党兵想从方志敏身上发一笔大财的故事。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方志敏的崇高精神,体会清贫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奢侈、矜持”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崇高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以方志敏为榜样,树立崇高理想,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崇高精神。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方志敏的崇高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见到过的清贫现象,引出本课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 合作探究(1)让学生分组讨论:方志敏的清贫表现在哪些方面?4. 例题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方志敏的崇高品质。
(2)讲解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修改。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方志敏清贫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六、板书设计清贫1. 方志敏的清贫2. 崇高品质3. 学习榜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谈谈对方志敏清贫的认识。
(2)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1)方志敏的清贫表现在:他身为共产党领导人,生活简朴,一心为民。
(2)作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方志敏的崇高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互动性。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优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清贫》,主要围绕方志敏的清贫生活进行讲述。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课文生字词,分析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方志敏的崇高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崇高品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分析方志敏的崇高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方志敏的图片,简要介绍方志敏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方志敏的清贫生活,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崇高品质。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情况进行讲解,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答。
5.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有哪些清贫的人,他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6.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话:“他从不向人借钱,也不向人要东西,他总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引导学生理解方志敏的清贫精神。
7.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一句话,体现方志敏的清贫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清贫2. 方志敏的崇高品质3.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方志敏清贫精神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方志敏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年级语文下册《清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清贫》。
课文详细描述了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生活,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词,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课文结构,领会文章主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生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方志敏同志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领会文章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方志敏同志的事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解答学生疑问。
4.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交流,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清贫》2. 生字词:清贫、朴素、坚定、信念等。
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课文主题: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生活及革命信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生活。
(2)分析文章中的精彩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清贫的理解。
2. 答案:(1)方志敏同志的清贫生活:朴素、勤俭、坚定、为人民服务等。
(2)精彩句子:①“他身上只有一件破旧的棉袄,补丁摞补丁,露出了棉絮。
”②“他每天只吃两餐,早餐是稀饭,午餐是糙米饭,菜肴也很简单。
”③“他从不接受别人的礼物,总是笑着说:‘我是共产党员,不能搞特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略读课文,体会对话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同时也能感受到动作神态描写的好处;2.懂得甘于清贫是一种良好的为人为事为官品质。
教学过程:一、回忆前文,提出目标同学们,在本单元《古诗三首》中,我们欣赏了外貌、神态、动作描写在诗歌里表现人物的作用;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我们感受到了动作、语言描写对于体悟毛主席内心的好处;在《军神》中,我们又感受到了人物之间的对话及其相应的动作描写给读者带来的强烈震撼。
《清贫》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略读,我们需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呢?(一)能读懂对话对于体现人物品质的好处;(二)能理解动作动作、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三)能读懂方志敏同志所说的“清贫”的意思。
二、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一)出示对话: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手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
”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二)小组讨论:你对哪句话最有感受?跟小组成员作一个分享。
1.关于方志敏的语言:(1)“哼”,表达了轻蔑。
(2)“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表示识破了小兵士们的把戏。
(3)“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语气十分肯定,表现了一种清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4)“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表达了方志敏同志对国军的蔑视。
五年级语文下册《清贫》教案(精选13篇)五年级语文下册《清贫》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
1.出示方同志的照片:这就是革命烈士方同志。
板书:方同志2.方同志是谁?你们知道吗?3.听了方同志的介绍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课题:清贫方同志1.交流预习收获。
2.阅读信息窗中方同志简介。
3.学生自由谈感受并由文题质疑。
如《清贫》的内容,什么叫“清贫”?方同志为什么要“清贫”一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文中的“清贫”具体指哪方面?1.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四人小组一起交流讨论后集体交流,各自阐述观点并说出依据。
说一说:“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有什么意义?三、课堂练习:形近字组词率( )摔( )区( )驱( )躯( )岖( )骗( )编( )篇( )偏( )蔽( )弊( )搜艘嗖瘦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自由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看出方同志甘于清贫?2.讨论读第一段后的感受。
1.读课文,找出重点段落多读几遍。
2.交流读第一段后的感受。
二、抓住文章重点内容,感悟“清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朗读课文中“趣事”部分,加深理解。
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体会“清贫”的内涵。
2.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方同志的清贫?3.指导分角色朗读。
4.质疑讨论,提高认识。
(1)想一想:课文第九自然段对方同志“家底”的交代有什么表达作用?(2)方同志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3)说一说:“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有什么意义?1.读“趣事”部分。
思考:这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让你想到了什么?2.通过两个士兵和方同志的语言、动作、神态来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
3.练习分角色朗读。
4.通过讨论、交流、辩论,进一步了解“清贫”的内涵。
可以四人一小组一起交流讨论。
各自阐述观点并说出依据。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案第【1】篇〗《清贫》教学设计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清贫》是革命传统名篇。
经手款项有数百万之巨的共产党大官身边却“一个铜板都没有”,表现了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美德,“清贫”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它超越了这篇文章本身。
正因为现在社会上还存在一些*现象,有兴“死于安逸”,所以更要发扬“清贫”的革命传统。
通过学习方志敏的《清贫》,我试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在艰苦的环境里经受着种种考验,却始终矢志不移,固守清贫,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
教育学生更要牢记清贫的本色,这是教学本课的重点所在,也是廉洁教育的渗透点。
当然教学本文要有别于政治课教学,所以以品读语言文字为主,尤其加强学生绘声绘色朗读文章的能力进而深入地揣度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整体感知清晰的文章结构,学习作者立场坚定,骨力非凡的文章语言风貌。
二、教学目标:1.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3.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要他们理解方志民敏所处的时代,进而理解“清贫”的价值有一定的难度。
我所教的两个班级情况大相径庭,对与2班来说,学生学习习惯还在培养中,预习的效果可能会差些,所以教学重点品读语言文字为主,尤其要加强学生绘声绘色朗读文章的能力进而深入地揣度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
6班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对课文理解障碍较少,但学生对于真正理解清贫,并传承这种中华美德可能会有隔靴搔痒之感,所以可加强学生绘声绘色朗读文章的能力进而深入地揣度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整体感知清晰的文章结构,学习作者立场坚定,骨力非凡的文章语言风貌。
《清贫》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清贫、朴素、矜持、坚贞不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方志敏清贫朴素、坚贞不屈的崇高精神。
3.学习方志敏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方志敏的品质和精神。
2.学习方志敏清贫朴素、坚贞不屈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方志敏的品质和精神,感受其高尚品质的内涵。
2.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受方志敏的崇高精神,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方志敏的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方志敏的背景和事迹。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方志敏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他的名字和事迹。
2.教师介绍方志敏的背景和事迹,引出课题《清贫》。
3.学生齐读课题,质疑:清贫是什么意思?方志敏为什么能保持清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学生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教师随即板书:方志敏、清贫、坚贞不屈等关键词。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方志敏为什么能保持清贫?他的品质和精神是如何体现的?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以下是一个示例:(1)方志敏的清贫生活:引导学生抓住“破旧”、“简单”、“朴素”等词语体会方志敏的清贫生活。
教师随即板书:清贫朴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感受方志敏的朴素生活。
(2)方志敏的坚贞不屈:引导学生抓住“坚决”、“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等词语体会方志敏的坚贞不屈。
教师随即板书:坚贞不屈。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感受方志敏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3.学生集体交流讨论: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清贫朴素、坚贞不屈、爱国爱民等品质和精神。
12*清贫【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本课“筹、矜”等生字,会读本课词语。
(2)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质。
3.情感与价值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引导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身份特征,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体会清贫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圈出生字、生词。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板书课题:清贫)2.作者简介。
作者是方志敏。
大家对于方志敏有哪些了解?(找两名同学回答)方志敏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他用一生坚守着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念。
祖国和人民称他是中华民族的“清贫之子”。
在今天,“方志敏”这三个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已经符号化了的精神品质,为何方志敏牺牲后能够“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所坚守的信念又是什么?让我们走进文本来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解题“清贫”。
清贫,即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
2.听录音范读并指定学生朗读。
(注意疑难字的读音、标段序、识记字词) 筹集、矜(jīn)持、俘虏、金镯(zhuó)、威吓(hè)等。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方志敏身为我军领导人却一生清贫,被俘时身无分文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把握情感1.首先找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个同学读方志敏自白,一个同学读跟士兵对话的方志敏,另外两名同学,一个读拿手榴弹的兵士,一个读另外一个兵士。
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思考问题:“清贫”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方志敏的清贫?2.方志敏为什么要坚守清贫?今天大家如何看待清贫?清贫是革命党人保持清正廉洁的前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1. 熟悉生字词,理解词语在句子中含义;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方志敏崇高品质;3.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题思想;4.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人物品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传承清贫精神;3.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人物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方志敏崇高品质。
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方志敏图片,简介方志敏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词语在句子中含义。
3. 课堂讲解(1)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疑问;(2)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方志敏崇高品质;(3)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写作方法。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方志敏,面对敌人诱惑和威胁,会如何应对,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5. 例题讲解(1)方志敏在狱中遇到什困难?他是如何应对?(2)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方志敏清贫精神句子,并简要分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革命先烈品质,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清贫2. 方志敏3. 坚定信念4. 清贫精神5. 人物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话概括方志敏在狱中表现;(2)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清贫精神读后感。
2. 答案:(1)方志敏在狱中面对敌人诱惑和威胁,坚定信念,不为所动,展现清贫精神;(2)读后感答案开放,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表达对方志敏清贫精神敬佩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革命先烈感人事迹,进行分享;(2)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红色景点,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清贫》一课。
该课选自教材第七单元,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清贫》一文,通过讲述他朴素的生活和崇高的精神风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理解生字词,流畅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题,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崇尚简朴、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表达手法以及背后的寓意。
2.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清贫,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人物形象、表达手法等。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针对课堂所学,设计相关练习,巩固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重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清贫》2. 主要内容:方志敏的清贫生活、崇高精神3. 表达手法:对比、象征、借物抒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清贫的认识。
(3)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清贫”的作文。
2. 答案:(1)见课后生字词表。
(2)方志敏在课文中展现了崇高的精神风貌,他身处困境,依然坚守信仰,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清贫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清贫,是一种美德。
它代表着简朴、节约、勤劳和诚实。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2《清贫》【教案】一. 教材分析《清贫》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国革命先驱方志敏在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时,坚定信念,保持清贫的故事。
课文通过方志敏的事迹,教育学生要学习他的坚定信念和清贫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文中一些词语和背景知识可能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同时,学生对革命先驱的事迹可能了解不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方志敏的坚定信念和清贫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2.难点:理解方志敏的坚定信念和清贫精神,以及课文中的相关背景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发音。
2.相关背景资料:教师准备关于方志敏的事迹和革命历程的资料,用于教学中的讲解和拓展。
3.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方志敏的事迹和革命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方志敏的精神。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跟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语音语调和重音,纠正发音。
3.操练(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生词和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纠正和指导。
(完整版)《清贫》教案清贫⽅志敏教学⽬标:1.通过圈画与朗读,学习⽂中⽣动的语⾔、动作、神态描写。
体会描写对刻画⼈物的作⽤。
2.感受⽅志敏⽢于清贫,舍⼰为公的可贵品质及其坚定的⾰命志向。
教学重点:体会描写对刻画⼈物的作⽤.教学难点:理解“清贫”的内涵,感受⽅志敏⽢于清贫的可贵品质及其坚定的⾰命志向。
教学过程:⼀.导⼊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起来学习⼗⼀课《清贫》,作者:⽅志敏请问:什么是清贫?学⽣答,⽼师⼩结:清贫的字⾯意思是清廉贫穷,等学完课⽂我们再重新思考⼀下清贫有没有更深⼀层的内涵。
⼆.检查预习,作者,课⽂背景简介1.⽣字词,朗读奢侈:shēchǐ花费⼤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矜jīn持不苟gǒu:庄重谨严,丝毫也不马虎.坞wù:四⾯⾼起,中间凹下的地⽅.发洋财:得到意外的财物.齿冷:耻笑2.交流作者⽅志敏资料(1)学⽣回答(2)⽼师补充⽅志敏简介及课⽂背景(视频)三.初读课⽂,整体感知课⽂是围绕哪⼀件事来叙述的?——⼀桩趣事⾃由朗读课⽂,并且概括“⼀桩趣事”概括:“我”被捕后,两个国⽅⼠兵想发“洋财”反复搜“我”⾝,结果,除了表和笔外⼀⽆所获。
四.细读分析,赏析语⾔1.请⼤家细细品读记叙“⼀桩趣事”的第2-8节,哪些语句表现出⽅志敏的清贫?⽣圈画,发⾔交流,朗读除了⽅志敏,这桩趣事还有哪些⼈物?--两个国⽅⼠兵.下⾯请⼤家圈画出两个国⽅⼠兵的语⾔、动作、神态等描写,并简要分析⼠兵的性格特点。
⽅志敏:⽢于清贫,清廉简朴,⼼胸坦荡,有坚定⽆畏的⾰命信念国⽅⼠兵:贪得⽆厌,恐吓利诱,追求功名利禄,贪财,惟利是图,蛮横贪婪2.分⾓⾊朗读先四⼈⼀组练习,再抽同学朗读五.质疑同学们,对于这篇课⽂还有什么问题?(⽣质疑)⽼师有两个问题问⼤家,1.哪些语段也体现了⽅志敏的清贫?(第9段补叙作⽤:使“清贫”更加真实可信,使作者的表述更具说服⼒和感染⼒。
)2.请运⽤课⽂中的语句解说“清贫”的深层涵义。
六.拓展阅读《可爱的中国》(节选)除了《清贫》,⽅志敏在狱中还写了名篇《可爱的中国》,下⾯⽼师给你们念⼀个⽚断。
五年级语文下册《清贫》优质教案(精选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五年级语文下册《清贫》一课。
该文选自教材第八单元第一节,主要讲述方志敏烈士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着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展现他清贫生活和伟大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向方志敏烈士学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树立崇高理想,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理解方志敏烈士清贫生活和伟大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感受方志敏烈士高尚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语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方志敏烈士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初步解方志敏烈士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方志敏烈士清贫生活和伟大精神理解。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感受方志敏烈士高尚品质。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重点句子为例,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方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身边一位值得尊敬人。
六、板书设计1. 清贫方志敏高尚品质2. 重点词语:清贫、理想、信仰、崇高、伟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方志敏烈士清贫生活和伟大精神读后感。
2. 答案要点:方志敏烈士清贫生活、坚定信仰、高尚品质以及对我们启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理解方志敏烈士清贫生活和伟大精神。
但在课堂讲解部分,对部分学生引导不够到位,需要加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
能力目标:小组合作完成内容的分析
情感目标:继承和发扬清贫精神。
重点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
难点对于清贫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一直认为: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
因为它丰富的人文内涵会在无形中感染着每一个读者。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清贫》,会看到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他就是作者方志敏。
相信,他的言行,会让我们震撼;他的精神,会把我们感染。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关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方志敏:(1899——1935)无产阶级革命家。
1934年红军长征前,奉命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困,在突围时,因叛徒出卖,于1935年1月被捕。
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记实》等,1935年8月于南昌就义。
2.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山坞矜持奢侈积蓄
苟且模样金镯抛掷
企望威吓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时思考:
1.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在他们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国民党兵士:抓到共产党的大官,自以为会发意外之财而热望破灭的故事。
方志敏:被俘后被国民党兵士搜身而令其失望的故事
3.你是如何评价他们的?结合文中语句或关键词语完成。
国民党兵士:蛮横、贪婪、凶恶、卑鄙
方志敏:从容淡定、廉洁奉公、矜持不苟、坦荡磊落、舍己为公
4.讨论: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段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在人物描写的方法上: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在事件的选择上:主要事件和补充事件相结合。
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采用对比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使主题突出,人物形象鲜明。
5.文题《清贫》该怎么解释?
“清寒贫苦”,在本文中可以理解为:“贫困而有节操”的意思。
文题反映和揭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清贫观”,这种清贫观既有物质上的贫困贫穷,更有精神上的清高淡泊。
6.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意义?(用文中语言回答)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清贫”是共产党员自觉的生活态度,是植根于革命者心底的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7.清贫精神自古有之。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现在,我们怎样理解这种“清贫观”?
注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
四、课堂总结:方志敏这篇散文情真意切、朴实无华,是生命的绝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正
气歌,读它,就是在涤荡我们的心胸;学它,就是对我们灵魂的滋养。
愿我们将清贫精神传扬。
五、布置作业:1.课下阅读《可爱的中国》2.在如今,还需要清贫观吗?写300字左右短文。
利用情境,感染学生。
展示课前预习:
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不足的地方教师课件补充。
负责整理字词的小组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考察、检查。
学生捕捉文中的关键词语,圈画出来完成。
快速找到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进行分析。
教师适时点拨。
找到自己的触发点说说。
回归文本,体味方志敏的清贫观。
播放《清贫颂》
课件显示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国民党兵士----贪婪、蛮横、凶恶、卑鄙
对比︱︱侧面烘托
︱︱
方志敏----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廉洁奉公、从容淡定<p align=right>韩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