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纠纷案例:票据文义性、无因性在票据纠纷中的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是一家从事货物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乙银行(以下简称“乙”)是一家商业银行。
2019年6月,甲公司因一笔出口业务需要支付给国外供应商货款,遂向乙银行开具了一张金额为100万元的银行汇票。
甲公司将汇票交给供应商,供应商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了丙公司(以下简称“丙”)。
丙公司收到汇票后,又将其背书转让给了丁公司(以下简称“丁”)。
丁公司在支付货款时,将汇票交付给了戊公司(以下简称“戊”)。
戊公司在支付货款后,未在汇票上注明“不得转让”字样。
2020年3月,戊公司在支付货款后,发现丁公司提供的汇票存在伪造嫌疑,于是向乙银行请求退款。
乙银行经调查,确认汇票系伪造,拒绝退款。
戊公司遂将甲、乙、丙、丁四家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汇票的伪造行为是否构成票据诈骗罪?2. 甲、乙、丙、丁四家公司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案例分析(一)汇票的伪造行为是否构成票据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之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进行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丁公司提供的汇票存在伪造嫌疑,属于使用伪造的汇票进行诈骗。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丁公司的行为已构成票据诈骗罪。
(二)甲、乙、丙、丁四家公司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 甲公司:甲公司作为汇票的出票人,应当对汇票的真实性负责。
本案中,甲公司开具的汇票存在伪造嫌疑,但甲公司并未发现汇票存在伪造,因此甲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
2. 乙银行:乙银行作为汇票的承兑行,在承兑汇票时,有义务对汇票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票据法案例分析引言:票据是一种重要的商业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商业交易中。
票据法案例分析旨在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票据法,并为他们在商业活动中正确、合法地运用票据提供参考。
本文将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探讨票据法中的关键问题,包括票据的定义、票据的要素、票据的转让和票据的保证等。
案例一:买卖双方的票据纠纷在某次商业交易中,甲方向乙方购买了一批货物,并签署了一张汇票作为支付方式。
然而,乙方收到货物后发现其质量有问题,拒绝支付汇票。
甲方不同意退款,并诉讼乙方支付汇票的金额。
在这个案例中,首先需要明确票据的定义。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票据是以文字形式表明使用人有支付一定金额的义务的书面文件,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等。
在本案例中,汇票符合票据的定义,因为它是以书面形式表明买方有支付一定金额的义务。
其次,为了证明汇票的有效性,甲方需要满足票据的要素。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票据必须包含出票人、收款人、支付金额和支付期限等要素。
甲方应该确保汇票上有清晰且准确的出票人和收款人的信息,支付金额和支付期限也要明确规定。
如果任何一个要素缺失或者不明确,汇票将被认为无效。
在这个案例中,汇票上是否包含出票人和收款人的信息,支付金额和支付期限是否明确成为争议焦点。
如果汇票上没有足够的信息来确定出票人和收款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支付金额和支付期限没有明确规定,那么汇票可能被认为是无效的。
只有当这些要素都存在并且明确规定时,甲方才能成功证明汇票的有效性。
最后,我们需要分析票据的转让和保证问题。
当乙方拒绝支付汇票时,甲方可以将自己的汇票转让给第三方,以便追回欠款。
然而,在进行汇票转让时,甲方需要注意合同约定和票据法的规定。
对转让买方的诚实信用、是否清楚对票据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是否存在劫持票据等问题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结论:通过对票据法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商业活动中使用票据作为支付工具时,必须严格遵守票据法的规定。
这包括票据的定义、票据的要素、票据的转让和票据的保证等方面。
票据无因性原则及其例外的理解与适用(范文模版)第一篇:票据无因性原则及其例外的理解与适用(范文模版)票据无因性原则及其例外的理解与适用--析北京某物资公司诉北京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票据追索权案【本案聚焦】如何理解票据无因性原则及票据无因性原则的例外规定?本案能否适用票据无因性原则的例外规定?【案情介绍1】原告:北京某物资公司被告:北京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案外人焦某系被告的汽车销售按揭业务经理。
2004年11月,焦某向原告购买印刷用纸,价款为212393.34元,原告向焦某交付了纸张并开具了抬头为被告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焦某写下了欠款人为本人的欠款协议。
2005年1月6日,焦某向原告交付了一张号码为XV102787878的银行转账支票,金额为212393.34元,出票人为被告,人名章为焦某本人,收款人为原告。
1月17日,该支票被银行以账户透支为由退票,原告遂向法院提起以北京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为被告的买卖合同之诉,要求被告支付货款212393.34元。
2005年5月21日,法院作出民事裁定,裁定书载明“被告汽车销售按揭业务经理焦某经手向原告购买印刷用纸,因被告否认焦某行为为职务行为,且焦某承认其为个人行为,原告所提供证据无法证明焦某行为为职务行为,故原告所诉被告有误。
”该民事裁定书因无人上诉而期满生效。
后原告向法院提起票据追索权之诉,要求被告支付被退票支票的票据款。
被告主张购买印刷纸的行为是焦某的个人行为,与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无关,其与原告之间不存在真实的买卖交易关系,也不存在其他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其不应当承担票据责任,拒绝向原告付款。
法院初审判决支持被告抗辩理由,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2007年11月,检察院对该案提起抗诉。
2008年5月,法院再审,一审认定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10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86条的规定,对原审判决予以支1 案例改编自: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8)一中民终字第13008号民事判决书。
第1篇一、案例背景票据作为一种特殊的债权凭证,具有无因性、流通性、要式性等特点。
无因性是指票据权利的成立和存在不以票据原因关系的成立为前提。
根据我国《票据法》第13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
”本案例旨在分析票据无因性法律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情简介2018年,甲公司因经营需要,向乙公司采购了一批货物,双方约定货款支付方式为银行承兑汇票。
乙公司于2018年10月向甲公司出具了一张金额为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
甲公司收到汇票后,将其背书转让给了丙公司。
丙公司持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审核无误后予以贴现,并从丙公司账户中扣除了贴现款。
2019年,甲公司发现乙公司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遂要求乙公司退还货款。
乙公司以甲公司未支付全部货款为由拒绝退还。
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支付100万元货款。
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向法院提交了乙公司出具的银行承兑汇票,证明其已向乙公司支付了货款。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甲公司是否因乙公司出具的银行承兑汇票而免除了支付货款的义务。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票据法》第13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本案中,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出具的银行承兑汇票,该汇票具有无因性,甲公司无需证明其与乙公司之间存在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因此,甲公司无需向乙公司支付货款。
法院最终判决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100万元货款。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票据无因性法律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以下是对本案的分析:1. 票据无因性的含义:票据无因性是指票据权利的成立和存在不以票据原因关系的成立为前提。
也就是说,票据权利的持有人只需证明其持有票据,无需证明其与出票人之间存在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2. 票据无因性的法律依据:本案中,法院判决甲公司无需向乙公司支付货款的主要依据是《票据法》第13条的规定。
票据行为无因性之法理及案例分析一. 票据行为无因性之法理商品经济的产生导致了票据制度的出现,而商品经济在近现代的繁荣更是促进了票据制度的完善。
票据是指出票人依票据法签发的、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在见票时或在票载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有价证券。
票据是一种流通证券,具有很强的流通性,一张票据可以在许多人之间流转。
在现代,票据除作为流通工具之外,还担负着多种经济职能,如汇兑职能、信用职能、支付职能、结算职能和融资职能。
为了充分发挥票据的这些职能,票据法必须促进票据流通。
票据法以票据流通为基础,要求票据流通的简便、灵活和迅速,因此,票据法必须体现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票据行为无因性,也称票据行为的抽象性和无色性,是指票据行为有无效力,取决于其形式要件是否具备,而不取决于票据原因。
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指票据是否有效,只取决于票据的形式要件,持票人是否享有票据权利,取决于票据的形式要件是否完备和持票人本人接受票据时的行为和主观心态如何。
另一方面是指票据行为与作为其发生前提的实质性原因相分离,从而使票据行为的效力不再受原因关系的有无及其存废的影响。
这一点在法律关系上的体现,就是使票据基础关系与票据法律关系相分离。
票据的基础关系是否存在,是否有效,与已经生效的票据和已经形成的票据法律关系无关(直接当事人除外),票据基础关系不影响票据的效力。
以上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正是因为票据行为的有效与否只取决于票据的形式要件是否完备,因此票据行为的效力不受票据原因关系影响。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一个票据行为只要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其效力就独立存在;(2)持票人不负证明给付原因的责任;(3)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原因关系对抗善意第三人。
票据行为无因性,不仅是各国票据法理论共同遵守的规则,也是各国票据立法确定的一项重要原则。
票据行为无因性加速了票据的流通,充分发挥了票据的各种经济职能。
但是,票据行为无因性又不是绝对的,因为流通要以必要的安全性为其基础和保障。
票据文义性、无因性在票据纠纷中的运用原告:芜湖XX电工有限公司被告:合肥XX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代理人:安徽禾森律师事务所卢光华律师第三人:西安XX电磁线有限公司审判机关:合肥市高新区人民法院案情:原告诉称,2008年8月5日,原告与第三人签订框架性的《工业品买卖合同》。
2010年元月原告与第三人进行年度对账时,通过原告账面反映第三人有10万元未付货款。
2010年1月26日,第三人在“情况说明”中称其于2009年2月24日通过西安顺丰快递公司给原告银行承兑汇票一份,收件人为原告公司“徐某”,汇票金10万元,号码为08231111,该汇票即为支付原告10万元货款。
2009年2月26日原告单位工作人员“胡某”签收。
之后,原告单位工作人员将该快件交给业务员“徐某”。
徐某已于2009年7月份因脑溢血突然死亡,生前没有向原告提及该汇票一事,该汇票未入原告财务帐。
经原告了解,该汇票出票人为威海XX电子有限公司,系第三人的客户,汇票收款人为第三人,付款银行是交行威海支行,票面金额为10万元,背书人为第三人,被背书人一栏为空白,汇票到期日为2009年7月14日。
后该汇票由被告于2009年7月14日前在合肥工行高新支行承兑。
原告认为,被告与第三人无业务交往,第三人未曾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原告以外的其他人。
被告承兑汇票取得10万元,构成不当得利,应当返还给原告,故起诉至合肥市高新区法院。
本所接受被告委托后,通过被告了解到,该汇票是徐某在2008年曾向其借款10万余元,后徐某用该汇票偿还借款,借条也归还给徐某,徐某已死亡,对此,没有办法说明双方之间的借贷关系,被告公司股东非常着急,希望把公司损失降到最低。
代理人认真分析原告的诉状及证据后,认为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及票据法上关于票据文义性、无因性的相关规定来看,原告起诉证据不足,我们完全有可能胜诉。
最终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作为被告代理人,我们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结合票据文义性、无因性及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提出如下答辩意见:一、原告利益没有受损,被告所获的票据利益与其没有因果关系汇票具有严格的文义性特征,原告是不是涉案票据的权利人,应当按照票据所载明事项的文字内涵来确定。
第1篇案情简介:原告张某,男,30岁,个体商人。
被告李某,男,28岁,个体商人。
2019年3月,张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李某出具了一张金额为10万元的汇票,约定于2019年5月到期付款。
汇票上盖有张某的私章和李某的收款人章。
到期后,李某未能收到款项,遂向张某催款。
张某以各种理由推脱,李某无奈之下,将张某诉至法院。
诉讼请求:1. 判令张某支付汇票款10万元;2. 判令张某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事实与证据:1. 汇票原件一份,载明出票人张某、收款人李某、金额10万元、到期日2019年5月等事项;2. 张某的私章一枚,经鉴定为张某本人所有;3. 李某的收款人章一枚,经鉴定为李某本人所有;4. 张某与李某之间的微信聊天记录,证明张某曾承诺支付汇票款,但至今未履行;5. 张某的银行流水,证明张某在汇票到期后仍有支付能力。
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与李某之间签订的汇票合同合法有效,张某作为出票人,应当按照汇票约定的内容支付款项。
李某作为收款人,有权要求张某履行付款义务。
张某虽以各种理由推脱,但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无力支付。
因此,法院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
判决结果:1. 判令张某支付汇票款10万元;2. 判令张某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 票据的效力:汇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具有无因性、文义性、要式性等特点。
在本案中,张某与李某之间签订的汇票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2. 出票人的付款义务:汇票的出票人负有到期付款的义务。
在本案中,张某作为出票人,应当按照汇票约定的内容支付款项。
3. 收款人的权利:汇票的收款人有权要求出票人履行付款义务。
在本案中,李某作为收款人,有权要求张某支付汇票款。
4. 证据的认定: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张某提供的证据进行了审查,认为其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无力支付汇票款。
结论:本案中,张某作为出票人,未能按照汇票约定的内容支付款项,侵犯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6年3月,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具了一张金额为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汇票到期日为2017年3月1日。
甲公司为保证汇票的兑付,在承兑银行丙银行开具了相应的保证金。
乙公司收到汇票后,将其背书转让给丁公司。
2017年3月1日,汇票到期,丁公司向丙银行提示付款,但丙银行以甲公司未支付保证金为由拒绝付款。
丁公司遂向甲公司、乙公司、丙银行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在于丁公司是否可以行使票据追索权,以及甲公司、乙公司、丙银行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汇票到期,持票人应当向承兑银行提示付款。
承兑银行在汇票到期后,有权要求持票人提供保证金,但不得以未提供保证金为由拒绝付款。
因此,丙银行以甲公司未支付保证金为由拒绝付款的行为违法。
关于丁公司是否可以行使票据追索权,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持票人可以行使票据追索权,请求承兑人、出票人、背书人承担连带责任。
本案中,丁公司作为持票人,有权行使票据追索权。
关于甲公司、乙公司、丙银行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
本案中,甲公司作为出票人、乙公司作为背书人、丙银行作为承兑人,均应当对丁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甲公司、乙公司、丙银行共同赔偿丁公司100万元。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票据追索权的行使与保全,以下是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分析:1. 票据追索权的行使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持票人行使票据追索权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持票人持有有效汇票;(2)汇票到期;(3)持票人未收到付款。
本案中,丁公司持有有效汇票,汇票到期,且未收到付款,符合行使票据追索权的条件。
2. 票据追索权的保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持票人行使票据追索权时,应当采取以下保全措施:(1)在汇票到期前,向承兑银行提示付款;(2)在汇票到期后,向承兑银行提示付款;(3)在汇票到期后,向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保证人提起诉讼。
票据的无因性例子【篇一:票据的无因性例子】案例:甲公司从乙公司购进了60万元商品,乙公司向甲公司开具了相应金额的转账支票。
随即甲公司持票向付款人(乙公司开户银行)提示付款。
1个月后,甲公司发现该笔款并没有到账,经向乙公司开户银行查询,乙公司开户银行答复在收票后不久就收到了乙公司关于甲公司商品有质量问题,请求拒付该款的申请,银行据此停止转账。
对此甲公司认为乙公司开户银行作为付款银行,必须无条件付款,乙公司开户银行不予转账属违约行为,遂起诉至法院要求判令乙公司开户银行支付票款和承担违约责任。
而被告乙公司开户银行则认为其止付是依票款所有权人的申请所为,符合结算惯例,其没有责任。
本案结果:乙公司开户银行败诉,承担甲公司的所有损失。
依据:根据《票据法》规定,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依此法律概念,出票人签发支票后,即承担保证该支票付款的责任;受委托付款的银行负有在见票时无条件足额付款的义务。
无因性:票据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无因性,即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相分离。
支票的出票人与收款人(或持票人)之间的买卖关系,以及出票人与付款银行之间的存款关系,仅仅是票据关系得以发生的原因和基础,被告答辩提出的是依所有权人的申请所为的拒绝转账行为,不是合法的票据抗辩理由。
票据无因性的案例分析科技信息0 金融之窗0science technologyinformation2010 【摘要】由于《票据法》属于商事法,而商事法追求的最主要目标是效率,因此《票据法》和民事法律规定便有所不同,有些地方甚至大相径某工厂向刘某购买一批煤炭,计款5万元.工厂将面额为5 万元根据我国《票据法》第10条第二款规定,”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据法》第12条规定:”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篇三:票据的无因性例子】[提要] 票据的无因性决定了票据行为产生于一定的票据基础关系,但票据行为却又独立于票据的基础关系而存在。
第1篇一、案情简介XX银行(以下简称“原告”)与ABC公司(以下简称“被告”)因票据纠纷一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主张被告持有的一张银行承兑汇票(以下简称“汇票”)系伪造,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返还汇票并赔偿原告因此遭受的损失。
被告辩称,其持有的汇票是合法取得的,且在持有期间已经履行了相应的付款义务,不应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二、案件事实1. 汇票的取得与使用2018年5月,被告ABC公司因经营需要,向原告XX银行申请开具一张金额为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
XX银行在审查了被告的资信情况后,同意开具该汇票。
汇票上载明,付款人为XX银行,收款人为ABC公司,到期日为2019年5月。
2019年4月,被告ABC公司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第三方D公司。
D公司在到期日持汇票向XX银行请求付款,XX银行在审查汇票真伪时,发现汇票系伪造,遂拒绝付款。
2. 诉讼过程D公司在收到XX银行的拒绝付款通知书后,将ABC公司诉至人民法院,要求ABC公司承担票据责任。
ABC公司不服,反诉XX银行,认为其开具的汇票是合法有效的,要求XX银行承担付款责任。
三、票据法律特征分析本案涉及票据法律特征的多个方面,以下将重点分析以下三个方面:1. 票据的无因性票据的无因性是指票据权利的成立与票据原因关系无关。
在本案中,ABC公司持有伪造的汇票,但其票据权利的成立与汇票的原因关系无关。
无论ABC公司为何目的持有该汇票,其在票据上所享有的权利均不受影响。
然而,由于汇票系伪造,ABC公司的票据权利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其无法依据票据法律向XX银行主张付款。
2. 票据的文义性票据的文义性是指票据权利义务的内容以票据上记载的文字为准。
在本案中,汇票上载明的付款人、收款人、金额、到期日等信息均具有法律效力。
XX银行在审查汇票时,应严格按照汇票上记载的内容进行审核,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付款。
然而,由于汇票系伪造,XX银行在付款时未能尽到审查义务,导致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票据案例票据业务案例案例1:票据的无因性案情永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从丽德贸易进出口公司购进2000吨水泥,总价款50万元。
水泥运抵后,永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为丽德贸易进出口公司签发了一张以永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为出票人和付款人、以丽德贸易进出口公司为收款人的三个月后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
一个月后,丽德贸易进出口公司从吉祥有限责任公司购进木材一批,总价款45.5万元,丽德贸易进出口公司就把永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开的汇票背书转让给吉祥有限责任公司,余下的4.5万元用支票方式支付完毕。
后来,永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发现2000吨水泥中有一半质量不合格,双方发生纠纷。
汇票到期时,吉祥有限责任公司把汇票提交永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要求付款,永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拒绝付款,理由是丽德贸易进出口公司供给的水泥不合格,不同意付款。
问题永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是否可以拒绝付款?分析永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不可以拒绝付款。
永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的做法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根据(票据法)原理,票据行为特征之一是票据行为的无因性,票据是无因证券。
票据的无因性是指票据关系虽然需要基于一定的原因关系才能成立,但是票据关系一经成立,就与产生或转让票据的原因关系相分离,两者各自独立。
票据具备票据法上的条件,票据权利就成立,至于票据行为赖以发生的原因关系是否存在和有效,在所不问。
原因关系是否存在和有效,对票据关系不发生影响,票据债权人只要持有票据即可行使票据权利。
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原因关系无效为理由,对善意的持票人进行抗辩。
对于票据的无因性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只要票据行为具备法定要件,纵使票据行为有瑕疵,票据关系依然有效。
此意见是从维护票据流通的安全性出发来理解无因性的。
票据制度发达因家常常采用此意见。
另一种意见认为,票据关系只有在合法成立以后,才能与原因关系相分离,如果当事人是以欺诈、盗窃、胁迫手段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此意见是从票据活动的合法性理解无因性的。
案例1 甲交给⼄⼀张经付款银⾏承兑的远期汇票,作为向⼄订货的预付款,⼄在票据上背书后转让给丙以偿还原先⽋丙的借款,丙于到期⽇向承兑银⾏提⽰取款,恰遇当地法院公告该⾏于当天起进⾏破产清理,因⽽被退票。
丙随即向甲追索,甲以⼄所交货物质次为由予以拒绝,并称10天前通知银⾏⽌付,⽌付通知及⽌付理由也同时通知了⼄。
在此情况下丙再向⼄追索,⼄以汇票系甲开⽴为由推委不理。
丙遂向法院起诉,被告为甲、⼄与银⾏三⽅。
你认为法院将如何依法判决?理由何在? [案例分析] 1、法院应判甲向丙清偿被拒付的汇票票款、⾃到期⽇或提⽰⽇起⾄清偿⽇⽌的利息,以及丙进⾏追索所⽀付的相关费⽤。
甲与⼄的纠纷则另案处理。
2、理由:(1)由于票据具有流通性、⽆因性、⽂义性、要式性,因此只要丙是票据的合法持有⼈,就有权要求票据债务⼈⽀付票款,并且此项权利并不受其前⼿⼄的权利缺陷(向甲交付的货物质次)的影响;(2)丙在遭到主债务⼈(承兑银⾏)退票后,即有权向其前⼿甲、⼄进⾏追索。
同样由于票据特性,甲不能以抗辩⼄的理由抗辩丙。
案例2 某年6⽉6⽇,某托收⾏受理了⼀笔付款条件为D/P at sight 的出⼝托收业务,⾦额为USD100000,托收⾏按出⼝商的要求将全套单据整理后撰打了托收函⼀同寄给英国⼀家代收⾏。
单据寄出5天后委托⼈声称进⼝商要求托收将D/P at sight改为D/A at 60 days after sight,最后委托⾏按委托⼈的要求发出了修改指令,此后⼀直未见代收⾏发出承兑指令。
当年8⽉19⽇委托⾏收到代收⾏寄回的单据发现3份正本提单只有两份。
委托⼈⽴即通过英国有关机构了解到,货物已经被进⼝商提⾛。
此时,委托⾏据理⼒争,要求代收⾏要么退回全部单据,要么承兑付款,但是代收⾏始终不予理睬。
货款始终没有着落。
[案例分析] 1、对托收的商业信⽤性质的把握。
根据《托收统⼀规则》的有关规定:只要委托⼈向托收⾏作出了清楚明确的指⽰,银⾏对由此产⽣的任何后果不负责任,后果由委托⼈⾃⾏承担。
票据无因性海商海事票据案例分析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判决撤销天津海事法院(2004)海商初字第582号民事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评析]1、汇票的无因性二审法院认为,“虽然票据申请人的身份不影响《运输合同》,但由于,被告向原告开具定金收据的时间在2004年4月5日,原告交付涉案银行汇票的出票日期为2004年4月6日,且该银行汇票的申请人为盛隆公司。
因此,被告拒绝接受盛隆公司出具的代付船运费汇票的理由成立”。
二审法院忽略了汇票的无因性,而且彻底将票据的出具和本案运输合同的履行事实割裂开来。
被告与盛隆公司不存在运输合同关系,盛隆公司的地位仅仅是票据的申请人,银行汇票的有效与否与申请人与运输合同的实际托运人是否一致并没有关系。
票据的无因性是由票据的流通性这一最基本特性所决定的,其涵义为:当票据设立或成立后具有独立的票据权利义务关系,而与产生或转让其票据的原因关系相分离,即票据权利与票据原因严格分离,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时无须证明其取得票据的原因。
票据的无因性表现为虽然票据行为产生于一定的票据基础关系,但票据行为却又独立于票据的基础关系而存在。
票据行为只要形式具备便产生法律效力,票据行为人必须依照行为时的文义负票据责任,无论产生票据行为的基础关系如何,即使基础关系无效或存在瑕疵,也不因票据基础关系瑕疵而影响票据关系。
本案汇票的出具具有原被告之间的真实的交易关系,《票据法》不可能限制交易关系的当事方,这也正是票据无因性的体现。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郑玉波教授认为:“助长流通乃法律上对于票据所采取之最高原则,票据法之一切制度,无不以此原则为出发点,吾人研究票据法法理之际,非先把握此一原则,则对于票据法上之各种制度,即不能了如指掌,故此四字乃一部票据法关键之所在,非常重要,吾人应时时置诸念头,每遇疑难问题,庶可凭此索解。
票据纠纷案件两例分析票据纠纷案件是在商业交易中常见的一种法律纠纷类型。
在票据纠纷案件中,因为涉及到金融交易等复杂的商业交易行为,常常需要对相关的证据、法规、商业习惯等进行较为细致的审查和分析。
本文将分析两个典型的票据纠纷案件,探讨其法律问题及法律解决途径。
第一个案例是某公司与某银行的票据纠纷。
某公司与某银行有贷款业务合作,约定在合同期限内按时还款,作为还款保证,某公司向某银行开具了一张信用证。
但是,在还款期限结束后,某公司没有按时还款,某银行因此向某公司索赔。
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某公司称,由于涉及到公司内部管理不善,加上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还款出现了困难,请求法院酌情处理。
某银行则认为,贷款业务本身就存在风险,某公司未能按时还款导致该银行的利益受损,希望法院做出依法判决。
针对以上案情,法院最先需要判断的是是否存在违约行为。
在该案中,某公司未能按期还款属于违约行为。
另外,某公司在为还款提供保证时,所开立的信用证也属于一种票据类型,其具有与商业汇票等融资票据相似的法律地位。
根据法律规定,信用证作为一种保证方式,应当具有充分的保证性,保证中应当清晰地表述保证人所承诺的保证金额等内容。
如果信用证保证的内容不清晰,或是存在保证金额低估等恶意行为,其保证效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该案中,某公司开具的信用证符合法律规定,其保证对于资方以及法律受众具有保障性和可执行性,因此,法院可以认定某公司应依合同承担违约责任。
至于赔偿标准以及赔偿方式等问题,需要根据该案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在该案中,某公司并未出具具有说服力的还款计划或是补充担保,从赔偿的角度来看,某银行请求某公司赔偿全部本金及所产生的利息,符合合同约定以及不失公正性。
在赔偿方式上,可以考虑启动法院的执行程序,要求某公司立即履行其还款义务。
鉴于剩下的违约期限较短,如果某公司仍然不能履行还款义务,可以考虑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在保证还款风险的基础上,对其权益进行冻结或是资产处置等程序。
律协杂志案例之――――直接前后手相对无因的法律适用――清徐某洗煤公司诉某汽车公司确认票据权利案【裁判书文号】市杏花岭区人民法院(2009)杏民二初字第10号民事判决书【案由】票据返还请求权纠纷【案情简介】这是一起涉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纠纷的案例。
2008年8月28日,清徐县某洗煤(以下简称为洗煤公司)与东盛公司签订煤炭买卖合同,向东盛公司销售精煤,东盛公司向洗煤公司交付了一票号为GA/…04银行承兑汇票。
该汇票的出票人为东盛公司,收款人为洗煤公司,票面金额为100万元,付款行是中国光大银行分行,汇票出票日期为2008年8月28日,汇票到期日为2009年2月28日。
洗煤公司取得汇票后在汇票背面背书人栏签章,后洗煤公司称将该汇票丧失。
2008年9月22日洗煤公司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某汽车销售服务(以下简称为汽车公司)作为第二背书人在该汇票上签章,将票据交给上汽通用五角股份(以下简称为上汽五角公司),上汽五角公司于2008年12月3日被告知该汇票已经于2008年9月23日办理挂失,后上汽五角公司将该汇票退回汽车公司。
2008年12月11日汽车公司向法院申报权利,2008年12月8日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
2008年12月24日洗煤公司起诉要求确认其享有票据权利。
一审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判决原告洗煤公司享有涉案银行承兑汇票的票据权利,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保全费由被告汽车公司负担。
一审判决作出后,原、被告均未上诉,一审判决生效。
【法律问题】1.票据上记载的直接前后手之间相对无因性的法律适用;2.法律意义上的“背书连续”指的是什么?3.授受票据时的形式审查义务,票据取得的重大过失指什么?4.未支付对价及恶意取得票据的法律后果。
【各方观点】原告洗煤公司诉称:票据系丢失。
认为自己系依与东盛公司的买卖关系而取得了该票据权利,自己与被告无法律关系,也未转让该票据,在丢失票据后及时申请了挂失止付,现被告申报权利不符合法律规定。
票据纠纷案例:票据文义性、无因性在票据纠纷中的运用
原告:芜湖XX电工有限公司
被告:合肥XX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委托代理人:安徽禾森律师事务所卢光华律师
第三人:西安XX电磁线有限公司
审判机关:合肥市高新区人民法院
案情:原告诉称,2008年8月5日,原告与第三人签订框架性的《工业品买卖合同》。
2010年元月原告与第三人进行年度对账时,通过原告账面反映第三人有10万元未付货款。
2010年1月26日,第三人在“情况说明”中称其于2009年2月24日通过西安顺丰快递公司给原告银行承兑汇票一份,收件人为原告公司“徐某”,汇票金10万元,号码为08231111,该汇票即为支付原告10万元货款。
2009年2月26日原告单位工作人员“胡某”签收。
之后,原告单位工作人员将该快件交给业务员“徐某”。
徐某已于2009年7月份因脑溢血突然死亡,生前没有向原告提及该汇票一事,该汇票未入原告财务帐。
经原告了解,该汇票出票人为威海XX电子有限公司,系第三人的客户,汇票收款人为第三人,付款银行是交行威海支行,票面金额为10万元,背书人为第三人,被背书人一栏为空白,汇票到期日为2009年7月14日。
后该汇票由被告于2009年7月14日前在合肥工行高新支行承兑。
原告认为,被告与第三人无业务交往,第三人未曾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原告以外的其他人。
被告承兑汇票取得10万元,构成不当得利,应当返还给原告,故起诉至合肥市高新区法院。
本所接受被告委托后,通被告了解到,该汇票是徐某在2008年曾向其借款10万余元,后徐某用该汇票偿还借款,借条也归还给徐某,徐某已死亡,对此,没有办法说明双方之间的借贷关系,被告公司股东非常着急,希望把公司损失降到最低。
代理人认真分析原告的诉状及证据后,认为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及票据法上关于票据文义性、无因性的相关规定来看,原告起诉证据不足,我们完全有可能胜诉。
最终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作为被告代理人,我们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结合票据文义性、无因性及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提出如下答辩意见:
一、原告利益没有受损,被告所获的票据利益与其没有因果关系
汇票具有严格的文义性特征,原告是不是涉案票据的权利人,应当按照票据所载明事项的文字内涵来确定,本案中从原告提供的汇票可以看出,原告不是涉案汇票的被背书人,也不是涉案票据的持有人,其对涉案票据不享有任何权利。
任何人承兑涉案汇票,都不会给原告方造成损失,任何人通过涉案汇票获取利益也与原告方无关,原告方所主张的损失利益与被告票据利益的取得不存在因果关系。
二、第三人的陈述不能证明原告方是票据的权利人
原告提供的证据一《工业品买卖合同》存在伪造,提交给法庭的证据原件与被告方庭前收到的复印件,进行比对后,买方的盖章位置与复印件明显不一致,而且本案中第三人与原告之间存在利害关系,不排除两者串通损害被告利益。
第三人提供的情况说明,本质上只是第三人的陈述,没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其证明力不能高于涉案汇票本身,因为汇票本身具有严格的文义性,不会因他人的一个陈述而否认的票据的文义性特征。
三、被告方取得票据的权利符合票据法的规定,有法律上的依据
涉案票据中的出票人、收款人、背书人等签章真实,背书具有连续性,在汇票的流通过程中,被告作为最后的持票人在被背书人一栏补记,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9之规定,也符合票据行为在商业交易实践中的通行做法。
故被告取得涉案票据符合票据法的规定,没有过错,享有票据权利,其权利取得有法律上的依据。
四、票据具有无因性,被告通过背书转让获取票据权利,无需举证票据来源。
票据具有无因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之规定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即票据背书人持有票据,取得票据权利后,无需考虑票据权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持票人不必证明其取得票据的原因,仅依据其持有票据的事实等即可证明其享有票据权利,并可依法行使票据权利。
本案中被告是涉案汇票的被背书人,不是票据基础关系的当事人,其行使票据权利当然无需说明原因和来源。
原告以被告与第三人之间没有真实的交易关系,而不
享有票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依法不能成立,应当不予支持。
另外,本案中原告也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其公司职员“徐某”及被告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涉案票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第14条之规定,举证责任尚没有转移给被告,被告无须提供反证来证明票据来源的合法性。
相反,原告必须举证证明被告取得票据权利系非法取得。
五、法律上设置票据无因性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其流通性和安全性。
从涉案票据的出票到承兑整个过程,原告都没有以票据的当事人的身份出现在涉案汇票上,如果原告的诉讼主张成立,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向最后持票人或承兑人主张不当得利,那么票据的流通性和安全性将无法得以维续,就会导致持票人丧失对票据持有的信心。
本案中如果原告真的存在损失,也是其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票据丧失,系另一法律关系,损失也应当由徐某和原告自已来承担,与被告无关。
如果因徐某死亡,将所谓的相关损失强加给最后持票人(被告),对被告来说显失公平。
综上,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票据的文义性、无因性、流通性、安全性来讲,本案被告取得的10万元是基于《票据法》上的权利,有法律上的依据,原告主张被告承兑票据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没有事依据和法律依据,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
合肥市高新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不当得利之债系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得利益反还受损失的人,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本案中,涉案银行承兑汇票系第三人支付给原告的货款,原告的业务员徐某未上交给原告。
该银行承兑汇票系被告背书取得后在银行承兑。
被告持有的银行汇票系徐某偿还债务而交给已方的,因此徐某与被告之间系另一法律关系;原告也未向本院提供证据证明被告取得银行承兑汇票无合法依据。
因此,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注:摘录于合肥市高新区人民法院(2010)合高新民一初字第896号民事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