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9 文言文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200.50 KB
- 文档页数:25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况①守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③者,一吏也。
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
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
公之周旋⑤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
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注)①况:况钟,字伯律,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
②府治:府街。
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灾。
④砾:小石,碎石。
⑤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悉:(2)舍:(3)过: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1)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2)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3.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毗引裾①帝②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
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
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
毗曰:“陛下欲徙士卒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
”帝曰:“吾不与卿议也。
”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③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
”帝乃徙其半。
(注)①辛毗:字佐治。
裾:衣服的前后襟。
②帝:魏文帝曹丕。
③厕:安置。
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实(_____)(2)俱(_____)(3)诚(_____)5.将中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四:对比阅读(时间40分钟,共100分)(2022·湖北黄冈·中考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②。
苻坚③将问晋鼎④,既已狼噬梁、岐⑤,又虎视淮阴矣。
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唯超曰:“是必济事⑥”。
吾昔尝与玄共事,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⑦之间亦得其任。
以此推之,或必能立勋。
”大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识鉴》),有改动)【注释】①郗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
②善:关系友好。
③苻坚:前秦君主。
④问晋鼎:图谋夺取东晋政权。
⑤梁、岐:指梁州、岐山一带地区。
⑥济事:办成事情。
⑦履展:鞋履和木展,形容不起眼的小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必能神补阙漏..,有所广益( )(3)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4)大功既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吾昔尝.与玄共事B.愚以.为营中之事以.此推之,或必能立勋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于.时朝议遣玄北讨D.悉以咨之.人间颇有异同之.论3.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年部编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习题(一) 《前辈勤学》胡澹庵①见杨龟山②,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③有进。
”张无垢④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⑤,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
洎⑥北⑦归,窗下石上,双趺⑧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前辈为学勤苦如此。
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选自《鹤林玉露》)注释:①胡澹庵:北宋官员。
②杨龟山:即杨时,北宋学者,晚年隐居龟山,人称龟山先生。
他四十岁时还“程门立雪”,向大学者程颐求教。
③道:指学问。
④张无垢:即张九成,南宋官员,自号无垢居士,因触犯秦桧而被降职。
⑤昧爽:拂晓,黎明。
⑥洎:到。
⑦北:向北,名词作状语。
⑧趺:脚。
阅读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和“洎北归”的“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耻下问(《〈论语〉十则》)B.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C.孔子东游(《两小儿辩日》)D.虽乘奔御风(《三峡》)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就明而读就:即,连词。
B.然龟山盖少年事盖:大约,表推测。
C.无垢乃晚年乃:是,表判断。
D.辄执书立窗下辄:就,连词。
3.选出对“胡澹庵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的句意理解正确的两项。
()A.是向友人炫耀他读书的用功刻苦。
B.是向友人说明,他学问上的长进是和他两肘三十年没离开过书案有直接关系。
C.是告诉友人,做学问实在太苦了。
D.说明学问上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勤学苦读。
4.本文虽表现的都是勤学苦读,但在描写两人的写法上却不一样。
请联系短文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这几句用了什么写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知道“程门立雪”的典故吗?它说明了什么?请你再写出两个勤学苦读的典故。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九年级上册)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B.拥毳衣/炉火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更有/痴/似相公者2.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崇祯五年十二月”是明朝的年号,而此时明朝早已灭亡,这样用笔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B.“莫说相公痴”的“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一句描写不加渲染、简洁质朴,采用了白描的手法。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3.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A.剩余的强迫我喝了三大杯白酒就告别了。
B.我勉强喝了三大杯白酒才告别了。
C.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D.我勉强喝了三大杯酒才告别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⑤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二)山夜调琴[唐]王绩促轸⑥乘明月,抽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⑦,不使俗人闻。
(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
③凫:野鸭。
④莳:移植。
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嘨”句,东皋由此而来。
⑥轸,用轴转动弦线。
促轸,拧紧弦线,使调门更高些。
这里即指弹奏。
⑦山水韵,抒写山水之乐的曲调。
唐吕才《东皋子集序》载王绩“雅善鼓琴,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者所赏”。
1.根据古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以疾罢归(_____)A.完了B.撤销C.免去②终于家(_____)A.指人死B.最后C.终归,到底2.选出下面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①以《周易》、《庄》、《老》置床头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①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①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②好饮酒D.①自著《五斗先生传》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4.联系《野望》,选出对“不使俗人闻”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让刺史等官僚听到,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这些音乐。
B.不让那些“驱犊返”的“牧人”听到,因为他们俗务繁忙,没有时间来听雅乐。
C.作者向往隐居生活,《山水操》这样的乐曲只弹给知音欣赏。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法复习《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含答案)中考语文基础运用《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咸通中,京兆左军有张季弘,勇而多力。
尝经胜业坊,遇泥泞深溢,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
季弘怒之,因提驴四足,掷过水渠数步,观者无不惊骇。
后供奉襄州,暮泊商山逆旅。
逆旅有媪①,谓其子曰:“恶人归矣,速令备办茶馔,勿令喧噪。
”既而愁愤呼叹,咸有所惧。
季弘问媪,媪曰:“有新妇悖逆,制之不可。
”季弘曰:“见母忧恐,谓有何事,若是新妇,岂不能其语耶?”媪曰:“客未知,新妇壮勇无敌,人皆畏惧,遂至於此。
”弘笑曰:“其他即非某所知,若言壮勇,当为主人除之。
”母与子遽叩头曰:“若此,母子无患矣,虽穷困,当力为酬赠。
”顷之,邻伍乡社悉来观视。
曰暮,妇人荷束薪而归,状貌亦无他异。
逆旅后园有磐石,季弘坐其上,置鞭于侧,召而谓曰:“汝是主人新妇,我在长安即闻汝倚有气力,不伏事阿家②,岂敢如此?”新妇谓季弘曰:“乞押衙不草草,新妇分雪③,新妇不敢不承事阿家,自是大人憎嫌新妇。
”其媪曰:“汝勿向客前妄有词理。
”新妇因而言曰:“只如某月曰,如某事,岂是新妇不是,”每言一事,引手于季弘石上,以中指画之,随手作痕,深可数寸。
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④晨而发。
(选自宋·调露子《角力记》,有删改)【注释】①媪:对老年妇女的敬称。
②阿家:丈夫的母亲。
③分雪:辩白。
④伺:等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既而愁愤呼叹()②咸有所惧()③母与子遽叩头()④荷束薪而归()(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
②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晨而发。
(3)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新妇壮勇无敌”。
(4)结合选文简要概括,张季弘除了“勇而多力”外,还有哪些特点?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①房玄龄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
(6)文言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训练一、古文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堂谿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①,通而无当②,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
”“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
”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
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今为人之主而漏其群臣之语,是犹无当之玉卮也。
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
”昭侯曰:“然。
”昭侯闻堂谿公之言,自此之后,欲发天下之大事,未尝不独(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注]①卮:酒杯。
②当(dàng):底。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________(2)则人孰注浆哉孰: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
3.甲文齐王因何曰“善”,乙文昭侯因何曰“然”?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注】之食。
文言虚词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亮乃.一耕夫耳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B.先生之.言此非聘大贤之.礼C.而.智术浅短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D.挟天子以.令诸侯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2.下列各句中“也”字表达的语气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故自号曰醉翁也B.山间之朝暮也C.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D.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前人之.述备矣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属予作文以记之.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4.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然则.北通巫峡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行者休于.树5.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之: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的)欲报之.于陛下也(代指特殊的礼遇)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去,往)B.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为)以.塞忠谏之路也(从而)以.光先帝遗德(来)C.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里表示原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D.于:躬耕于.南阳(在)不求闻达于诸侯(比)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故逐之.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可以.一战以.君之力C.战于.长勺所恶有甚于.死者D.登轼而.望之人不知而.不愠7.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与“齐国之美丽者也”一句中的“之”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客之美我者B.臣之妻私臣C.由此观之D.燕、赵、韩、魏闻之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司马迁《陈涉世家》)②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孟子《孟子·二章》)B.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文翻译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译:那些拥有土地的人笑着回答说:“你当雇工给人干活儿,怎么会富贵呢?”)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译:<他们>就用丹砂在丝帛上写“陈胜王”,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C.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译:攻打陈县时,陈的郡守、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领兵跟义军在城门口交战。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现在如果将我们这支队伍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翻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翻译:凭借你的力气,曾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C.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翻译: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3.下列译文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译文: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地方跟安陵做交易。
B.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文: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难道不是轻视我吗?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因此没有错认为是其他意思。
D.安陵君其许寡人!译文:安陵君能够答应我吗?4.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天空中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茫茫的一片。
B.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2021中考语文精练题(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约取而实得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
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贴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
掩卷闲步,即就壁问观所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嘴熟,一字不逸。
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
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
随收随补,岁无旷日。
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
数年之后,腹笥渐满。
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 (选自《蒿庵闲话》) 【注释】①务期:一定要达到。
②笥(xì):竹箱。
③务为泛滥者:务为,力求;泛滥,此指多而杂乱。
④影响:此处指印象。
⑤枵(xiāo)腹:空腹,指毫无学问。
⑥约:简要,精练。
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②岁无旷日【思路点拨】中考中常见的断句类型主要以主谓和动宾两种,选题中两句皆为主谓停顿。
【参考答案】①叶奕绳/ 尝言强记之法②岁/无旷日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②录讫.朗诵十余遍③即就.壁问观所录④俟.再读有所录【思路点拨】在解答课外字词时要学会将课内古文进行知识迁移,然后带入文中看语句是否通顺。
本题要解释的四个词,均能从课内找到范例,如:①“尝奏荐某人为某官”(《赵普》);②“用讫再或令药熔”(《活版》)③“持就火炀之”(《活版》)④“俟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参考答案】①曾经②完毕③靠近④等待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嘴熟,一字不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古文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所谓信就是要注意字字落实,达就是要语句通顺,雅是言辞优美,对于中学生而言做到前两个就可以了。
考点强化训练九文言文阅读——断句(时间:40分钟)一、基础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退让贾谊翟王使使至楚。
楚王欲夸之,故飨客于章华之台上。
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
楚王曰:“翟国亦有此台乎?”使者曰否翟窭①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②采椽弗刮。
且翟王犹以作之者大苦,居之者大佚。
翟国恶见此台也!”楚王愧。
[注] ①窭(jù):贫而简陋。
②翦:同“剪”,修剪。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B.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C.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D.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答案:B解析:关注常处于句首或句末的词语,如“也”;注意对话语境中问与答的内容的起讫点;关注上下文语意对句读的影响。
【参考译文】翟王派遣使臣到楚国。
楚王打算向使者夸耀楚国的豪富,所以在章华台上宴请宾客。
登台的人一路休息多次,才到了顶上。
楚王说:“翟国也有这样的高台吗?”使者说:“没有。
翟国是个贫穷的国家,怎么能看到这样的高台呢?翟王自己盖的宫室,堂高三尺,土台阶三层,茅草屋顶不剪齐,柞木椽子不削皮。
翟王尚且认为盖房者太劳苦,居住者太安乐。
翟国怎么能看到这样的高台呢?”楚王感到惭愧。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贻诸弟砥石命(并铭)[唐]舒元舆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以此益知人之生于代,苟不病盲聋喑哑,则五常之性全;性全则豺狼燕雀亦云异矣。
而或公然忘弃砺名砥行之道,反用狂言放情为事,蒙蒙外埃,积成垢恶,日不觉寤,以至于戕正性,贼天理,生前为造化剩物,殁复与灰土俱委,此岂不为辜负日月之光景耶!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B.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C.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D.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答案:C【参考译文】我因而感叹,认为金属的坚硬,在金木水火土五材中居首位,等到工人铸造为剑器,又成为器物中最锋利的。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第九关:文言文阅读(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仗之、伟、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耕于南阳躬:亲自B.至于斟酌损益益:益处C.以告.先帝之灵告:祭告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缓慢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之间..B.奉命于危难C.先帝知臣谨慎..D.恐托付..不效2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
B.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C.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
D.选文句句发自肺腑,情辞恳切,体现了“表”这种文体“动之以情”的特征。
(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恭王①性刚直。
当时誉②鄂文端公③相业,先王颇不以为然,曰:“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素.喜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④诸公,每训梿⑤必以诸城⑥为式⑦。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文言文《出师表》完成下面小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夙夜忧叹(早晚)B.深入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作:____________ (2)发: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阅读语段,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_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 。
6 文言文阅读说明:共七大题,28小题,满分84分,作答时间120分钟。
中考对接点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①,不逮②人也;吾材③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④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屏⑤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选自彭端淑《为学》,有删改) 【注释】①昏:头脑迷糊。
②逮:及,赶得上。
③材:同“才”,才能。
④迄:到。
⑤屏:同“摒”,摒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尝趋.百里外趋:(2)色愈恭,礼愈至.至:(3)久而不怠.焉怠:(4)岂有常.哉常: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人之为学有难易乎?3.【甲】文两段话作者都写求学之难,但角度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分)4.【甲】【乙】两文都围绕“学”来写,但写作手法有所不同,请分析其异同。
(4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12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第05讲九上课标文言文复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
然不若武昌黄鹤楼。
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
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
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释]①杰:高大。
②殊:差别。
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岳阳楼之大观.也()(2)至若春和景.明()(3)阁与水称.()(4)且三面临.水()(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2)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3) [甲]文中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4) [乙]文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甲]文有什么不同?2.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10 文言文阅读(一)说明:共九大题,38小题,满分110分,作答时间90分钟。
中考对接点 1.文言文阅读为必考点,一般设4小题。
2.2016年以前一般为纯课外阅读与课内外对比阅读交替考查,2017~2020年均为纯课外阅读,近两年课内外对比阅读回归。
3.主要考点为实词解释、虚词意义及用法、句子翻译、文意理解,所选材料比较点侧重思想情感、人物品格等。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甲】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恐前后受其敌.()(2)弛.担持刀()(3)乃伪睡以俟.() (4)信.不诬哉()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将啮其喉”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B.其.真无马邪(《马说》)C.欲穷其.林(《桃花源记》)D.恐前后受其.敌《狼》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4.【甲】文中的“前狼”和【乙】文中的“主人”都有假睡行为,两者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中考语文基础运用《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咸通中,京兆左军有张季弘,勇而多力。
尝经胜业坊,遇泥泞深溢,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
季弘怒之,因提驴四足,掷过水渠数步,观者无不惊骇。
后供奉襄州,暮泊商山逆旅。
逆旅有媪①,谓其子曰:“恶人归矣,速令备办茶馔,勿令喧噪。
”既而愁愤呼叹,咸有所惧。
季弘问媪,媪曰:“有新妇悖逆,制之不可。
”季弘曰:“见母忧恐,谓有何事,若是新妇,岂不能其语耶?”媪曰:“客未知,新妇壮勇无敌,人皆畏惧,遂至於此。
”弘笑曰:“其他即非某所知,若言壮勇,当为主人除之。
”母与子遽叩头曰:“若此,母子无患矣,虽穷困,当力为酬赠。
”顷之,邻伍乡社悉来观视。
曰暮,妇人荷束薪而归,状貌亦无他异。
逆旅后园有磐石,季弘坐其上,置鞭于侧,召而谓曰:“汝是主人新妇,我在长安即闻汝倚有气力,不伏事阿家②,岂敢如此?”新妇谓季弘曰:“乞押衙不草草,新妇分雪③,新妇不敢不承事阿家,自是大人憎嫌新妇。
”其媪曰:“汝勿向客前妄有词理。
”新妇因而言曰:“只如某月曰,如某事,岂是新妇不是,”每言一事,引手于季弘石上,以中指画之,随手作痕,深可数寸。
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④晨而发。
(选自宋·调露子《角力记》,有删改)【注释】①媪:对老年妇女的敬称。
②阿家:丈夫的母亲。
③分雪:辩白。
④伺:等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既而愁愤呼叹()②咸有所惧()③母与子遽叩头()④荷束薪而归()(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
②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晨而发。
(3)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新妇壮勇无敌”。
(4)结合选文简要概括,张季弘除了“勇而多力”外,还有哪些特点?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①房玄龄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
专题9 文言文阅读【复习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要求达到课标要求,复习文言文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句中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实词主要是一些常用的,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虚词主要指: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等。
2.恰当翻译文言文语句。
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尽可能做到字字落实。
难以直译的句子,也可以意译,译出原文大意,力求通畅,努力做到文字优美。
3.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及主旨。
首先要反复诵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要逐段逐层逐句分析,弄清段与段、层与层、句语句之间的关系,找出文章的关键句,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鉴赏,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
【习题训练】(一)(2015 东营)(8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⑤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⑥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注释】:①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
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
④禽:通“擒”。
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⑤勍(qíng):强而有力。
⑥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 ②公伤股,门官歼.焉。
_________③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_________ 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_________11.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4 东营)(8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
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
成穴,虎殊快②,不觉也。
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④。
”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
”啖已,又弗觉也。
久而虎脑空,痛发。
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注释:①猱:古书上说的一种猴。
②殊快:很舒服。
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
汰,扔掉。
④左右:古代以左为上,以右为尊。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2分)①必先苦.其心志苦:②久而虎脑空,痛发。
迹.猱迹:③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辄:④猱则.已走避高木则:2.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
3.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4.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方法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
(2分)(三)(2013 东营)(8分)【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
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
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
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
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郁离子·僰人舞猴》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
④褫(chǐ),剥去,脱下。
⒈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①元方入门不顾.顾②耻.己之不如也耻③思所以..败之所以④乃袖.茅栗以往袖⒉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3.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2分)4.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2分)(四)(2012 东营)(8分)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予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⑤,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价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选自《永州八记》)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
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
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
④罴(pí):棕熊。
⑤澧(fēng)、镐(hào)、鄠(hù)、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
⒈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而②烈火..而焚之烈火③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虽④农夫渔父过而陋.之陋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描写丘“石”的语句并在下面翻译出来。
(2分)3.下面写“坐潭上”和“卧丘上”观感的文字,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①“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②“枕席而卧……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4. 结合《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谈谈本文写“弃地”小丘的际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2分)(五)【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
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食.之不能尽其材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3.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
〔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分)(六)【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乙】郑同北见赵王。
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
”赵王曰:“寡人不好兵。
”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
’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
’‘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
’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