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交通实训教学设备改造与应用实践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
汽车车载网络实训报告总结与反思一、实训内容概述在本次汽车车载网络实训中,我们团队以XX汽车公司的一款新车为案例,通过系统设计与网络架构,实现了车载网络的搭建与运行。
具体的实训内容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网络搭建与调试、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等。
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实训成果总结1. 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深入了解了XX汽车公司对车载网络的需求与期望。
通过与公司的工程师、设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明确了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这为后续的系统设计与网络搭建奠定了基础。
2. 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团队采用了分层、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将整个车载网络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如驾驶信息模块、娱乐系统模块、安全系统模块等,每个模块独立运行,互相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通过合理的划分与设计,我们在实现多功能的同时,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可靠性。
3. 网络搭建与调试在网络搭建与调试阶段,我们团队根据系统设计,购买了相应的硬件设备,并进行了布线与安装。
通过合理的网络规划与配置,我们成功搭建了车载网络。
在搭建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延迟、通信故障等,但通过团队的合作与努力,最终顺利解决了这些问题。
4. 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团队也遇到了一些设备故障与问题。
通过及时的维护与排除,我们尽量减少了系统的故障时间,保证了车载网络的稳定性与可用性。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了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实训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汽车车载网络实训,我们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更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训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解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同时,我们也对汽车车载网络的发展与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训中,我们还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比如,在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阶段,我们的沟通能力与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车联网技术简介及应用教案车联网技术是指将车辆与互联网相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从而实现车辆互联和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设。
车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涉及交通管理、车辆安全、驾驶辅助、车辆远程监控与诊断等多个领域。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车联网技术的简介及应用教案。
一、车联网技术简介1. 车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车联网技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车载设备、移动通信网络和云平台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交互。
车辆搭载了各种传感器和通信模块,能够采集并传输车辆状态、位置、能耗、驾驶行为等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分析处理后,再回传给车辆或者交通管理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与交互。
2. 车联网技术的特点车联网技术的特点包括实时性、互联性、智能化和自适应性。
通过车联网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到交通状况、道路信息等,并及时做出响应。
同时,车联网技术能够实现车辆之间的互联和信息共享,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车联网技术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实现智能驾驶辅助、路线规划等功能,并能够根据不同道路、车辆和驾驶者的特点来自适应地做出决策。
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教案下面是一个针对车联网技术的应用教案,以交通安全教育为例。
1.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车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并了解到车联网技术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应用。
2. 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a. 车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b. 车联网技术在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如智能驾驶辅助、远程监控和诊断等(2)教学方法:a. 通过教师讲解、视频展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车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b. 利用互动问答、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a. 引入车联网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车联网技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b. 引入交通安全话题,提醒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性(2)知识讲解:a. 讲解车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车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b. 介绍车联网技术在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如智能驾驶辅助、远程监控和诊断等(3)案例分析:a. 分析具体案例,如车辆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自动驾驶、实时交通信息的获取等,让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对交通安全的影响b.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车联网技术在解决交通安全问题中的潜力和局限性(4)实践操作:a. 指导学生进行车联网技术相关的实践操作,如使用车载设备获取实时交通信息、调试车辆远程监控系统等b. 分享实践结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车联网技术的理解(5)总结回顾:a. 总结车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b. 回顾交通安全教育的重点和相关措施,强调车联网技术在交通安全方面的作用和意义4. 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问答、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体系规划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通过与外部环境和其他车辆进行实时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实现车辆间和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无线通信和互联互通。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培养和提升相关人才的专业技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体系。
以下是一个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体系的规划方案。
一、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理解和认知,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2.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车联网通信技术、车辆感知与控制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驾驶技能和道路交通素养。
二、实训内容1.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基础实训:学生将学习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特点,包括车联网通信技术、车辆感知与控制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
2.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实训:学生将学习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通信模块、感知模块、控制模块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3.智能驾驶技术实训:学生将学习智能驾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图像处理、机器学习、路径规划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仿真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智能驾驶技术的核心技术。
4.实践项目:学生将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实践项目,包括智能驾驶测试、车联网通信网络建设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训设施和设备1.实验室: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实验室,配备相关设备和软件,包括通信设备、感知设备、控制设备等。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包括实验台、实验仪器、实验设备等。
2.模拟训练场地: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模拟训练场地,模拟实际驾驶场景和情况,提供安全驾驶实训和智能驾驶实训。
车联网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联网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车联网通过将车辆和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了人与车、车与车、车与路灯等方面的互联,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而车联网所产生的数据量也是不可估量的,车联网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简要介绍车联网数据分析和应用的相关内容。
一、车联网数据分析概述车联网数据分析是对车联网数据的处理过程,其目的是发现其中的规律和价值。
车联网数据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车辆本身产生的数据,包括车速、油耗、发动机转速、行驶里程等;二是来自道路、其他车辆或者云端的数据,包括交通状况、道路状况、气象等。
车联网数据分析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车联网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它是通过传感器、行车记录仪、GPS等设备来收集车辆和周围环境的数据。
传感器可以收集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车辆动态和静态数据,GPS可以收集车辆的位置信息。
2.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将采集到的车联网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去除无用的信息、干扰信息等,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指将处理后的车联网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和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决策。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来实现。
4.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指将分析得到的结果以图形、表格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二、车联网数据应用车联网数据的应用涵盖了车辆、交通管理、道路建设等多个领域。
车联网数据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车辆的性能、提升交通效率、改进道路设计等。
1.车辆性能改进基于车联网数据分析,可以了解车辆运行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进而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改进。
例如,根据车联网数据,可以调整发动机控制程序,实现更为省油、更为高效的燃油经济性。
2.交通管理车联网数据的应用让交通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基于车联网数据分析,可以预测交通拥堵状况,提前调整路线规划,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为了培养具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选择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作为实训项目。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掌握相关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训内容1. 智能网联汽车概述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了概述。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实现车辆与外部环境、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之间的智能交互,具备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驾驶辅助等功能。
2.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应用场景,如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
(2)车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信息交互的基础。
实训中,我们了解了车联网的架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等技术,并学习了如何利用车联网实现车辆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驾驶。
(3)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自动驾驶的原理、技术路线、关键算法和测试方法,如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执行等。
(4)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各类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原理和实现方法,如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辅助、紧急制动辅助等。
3. 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实训过程中,我们探讨了智能网联汽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如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私人出行、智慧城市等。
4.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实训最后,我们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路线、政策法规、市场竞争等方面。
三、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深入了解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2. 掌握了各类传感器、车联网、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车载网络教学设计车载网络教学设计是一种利用车载网络技术,将教学资源和学习内容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式。
通过车载网络教学,学生可以在车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是一个车载网络教学设计的示例:一、教学目标:1. 提供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2. 利用车载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资源;3. 通过车载网络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学科的教学内容;2. 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的学习需求,提供专门的教学课程和学习材料;3. 利用车载网络平台,推送一些有趣的学习内容,如故事、小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1. 实施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定制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2.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学生可以在上下学的路上进行学习,充分利用时间;3. 互动学习:通过车载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和学习伙伴、教师进行互动,进行学习交流,解答问题;4. 激励学习:设立学习目标,设置学习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平台:1. 利用车辆上配备的大屏幕、音响设备,搭建车载网络教学平台;2. 平台上可以拓展多种教学应用程序,包括在线学习、在线听写、在线作文等;3. 提供教师互动界面,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4. 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学生的个人终端,通过与车载网络连接实现学习。
五、评估方法:1. 利用车载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在线评估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2. 通过在线测试、问答等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3. 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报告、作品展示等形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管理:1. 利用车辆上配备的车载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2. 教师可以通过远程管理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作业情况进行查看和统计。
V2X车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C-V2X车路协同已成为车联网主流技术路线并被我国采用。
研究整体技术方案及架构,从终端、边缘、云端三层分析各单元功能及平台作用。
结合中国汽车工程协会标准提出的两阶段应用场景,指出车联网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C-V2X; OBU;RSU; MEC;V2X平台;典型应用1、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现状自动驾驶在人工智能和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下已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自动驾驶技术代表了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依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自动驾驶可分为L0~L5共6级。
单车智能的自动驾驶已实现L2、L3级别的自动驾驶,单车智能对感知、决策、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随着智能等级的提高,技术难度呈指数级上升,成本也显著增加。
V2X车联网技术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人、车与车、车与路以及车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全方位网络连接。
因此车联网技术可以弥补单车智能感知和决策上的不足,对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具有重要作用。
2、V2X通信标准比较目前,世界上用于V2X通信的主流技术包括专用短程通信(dedicated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DSRC)技术和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C-V2X (cellular vehicle to everything)技术(包括LTE-V2X和5G NR-V2X)。
DSRC是美国主导的V2X通信协议,虽然产业链相关参与方包括许多车厂在DSRC系统上做了很多研究和测试评估,但其商用进展一直不理想,针对自动驾驶等新应用也没有清晰的技术和标准演进路线。
由我国大唐电信和华为公司参与拟订的3GPP标准LTE-V2X作为面向车路协同的通信综合解决方案,能够在高速移动环境中提供低时延、高可靠、高速率、安全的通信能力,满足车联网多种应用的需求。
并且LTE-V2X能够直接利用蜂窝网络,以及现有的基站和频段,组网成本明显降低。
车辆环境感知通信及驾驶行为实验课程名称:____车联网技术基础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于骁____________学生学号:______1120160811__________学生班级:______03111604 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高利____________机械与车辆学院一、实验信息控制键盘矩阵解码器解码器解码器解码器光端光端机画面分割器TV摄像头摄像头摄像头摄像头装有车载取证设备的指挥车图2 SIMPAK系列GNSS定位系统就是说如果磁场和重力场平行了,比如在地磁南北极。
这里的磁场是向下的,即和重量场方向相同了。
这个时候航线交是没法测出的,这是航姿系统的缺陷所在,在高纬度的地方航线角误差会越来越大。
(2)激光雷达系统激光雷达是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探测目标位置的雷达系统,主要用于机器人环境识别、建筑物入侵保护(安防)、自动门/行为方式识别、自动导航车辆(AGV)障碍检测、无人飞行器避障和自主导航。
测距时,激光雷达首先靠旋转的反射镜向目标物体发射激光,然后通过测量发射光和从物体表面反射光之间的时间差来确定与目标物体间的实际距离,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脉冲检测法,在确定了距离之后就可以根据距离和激光发射的角度来推导出物体的实际位置。
激光雷达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激光发射器,用来发射激光射线;第二部分是扫描与光学部件,用来收集反射点距离和水平角度;第三部分是感光部件,主要用来检测反射光的强度。
因此激光雷达主要是通过收集一系列反射点的坐标和光强信息来对扫描面的景物信息做出判断。
UTM-30LX为HOKUYO公司的2D激光扫描测距产品,如图3所示。
图3 UTM-30LX型单线激光雷达R-Fans-16 激光雷达传感器是北科天绘公司的16线激光雷达,通过16 线360°扫描实现三维探测成像,如图4所示。
图4 R-Fans-16型16线激光雷达(3)毫米波雷达系统毫米波雷达是一种成本较低、体积小、便于安装使用的传感器,相比于其他雷达传感器,其工作在30~300GHz 频域的波段中,波长适中,穿透能力较强,在夜间与雨天均可以较为准确获取障碍物相对于毫米波雷达的距离和速度,能较好的满足在车载条件下前方车辆识别的要求。
车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车联网技术是指通过车载电子设备、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等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云等全方位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转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种车联网技术解决方案,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
一、车联网技术解决方案1. 车载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是车联网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车载智能终端(T-Box)、车载摄像头、车载传感器等。
车载智能终端负责收集车辆数据、用户信息和环境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
车载摄像头和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图像和环境数据,为智能驾驶提供支持。
2. 无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是车联网系统的重要支撑,包括4G/5G移动通信网络、Wi-Fi、蓝牙等。
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车载终端设备可以实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同时也可以接收云端下发的指令和信息。
3. 云端平台云端平台是车联网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心,负责接收车载终端设备上传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
云端平台还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向车载终端设备下发指令,实现智能驾驶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4. 应用服务车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智能驾驶、智能交通、智能停车、智能充电等。
通过将车联网技术与这些领域相结合,可以提供一系列智能化应用服务,提高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车联网技术应用案例分析1. 智能驾驶车联网技术在智能驾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车载摄像头、传感器和智能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为自动驾驶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通过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驾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2. 智能交通车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流量监测、路况预测、拥堵预警等功能。
通过分析车载终端设备上传的数据,可以实时掌握道路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车联网技术已成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掌握车联网技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们参加了车联网技术实训课程。
本文将对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实训成果,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实训内容1. 车联网技术概述实训首先介绍了车联网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车联网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
2. 车联网关键技术(1)通信技术:实训重点讲解了车联网中的通信技术,如LTE-V2X、DSRC等。
我们通过实验掌握了通信协议、通信模块的选择与配置等技能。
(2)传感技术:实训介绍了车联网中常用的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GPS等。
我们学习了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3)数据处理技术:实训讲解了车联网中的数据处理技术,如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等。
我们掌握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实践能力。
(4)控制技术:实训介绍了车联网中的控制技术,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我们通过实验掌握了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应用,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能力。
3. 车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实训要求我们设计一个简单的车联网系统,实现车辆定位、信息交互、路径规划等功能。
我们分组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了以下任务:(1)需求分析:根据实训要求,我们分析了车联网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了系统架构。
(2)系统设计:我们设计了车联网系统的硬件架构、软件架构、通信协议等。
(3)系统实现:我们利用所学知识,实现了车联网系统的各项功能。
(4)系统测试与优化:我们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优化。
三、实训成果1. 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实训,我们对车联网技术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车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动手能力。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
智能汽车不仅具有传统汽车的行驶功能,还融合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汽车专业人才,我们参加了智能汽车网联实训课程。
本文将对本次实训的内容、过程及成果进行总结。
二、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本次实训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智能汽车概述:介绍了智能汽车的定义、发展历程、技术特点等。
(2)智能汽车关键技术:学习了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充电等技术。
(3)智能汽车标准法规:了解了国内外智能汽车相关标准法规。
2. 实训操作(1)智能汽车搭建: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共同搭建了一台智能汽车模型,学习了汽车的构造和电路连接。
(2)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调试:对车辆上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进行调试,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功能。
(3)车联网技术实践:学习了车联网通信协议、数据传输、远程监控等知识,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4)智能充电技术体验:了解了智能充电桩的工作原理、充电流程,并进行了充电操作。
三、实训过程1. 初始阶段在实训初期,学员们对智能汽车的概念和关键技术了解较少。
通过理论学习,学员们逐渐掌握了智能汽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实训操作奠定了基础。
2. 搭建阶段在搭建智能汽车模型的过程中,学员们学会了汽车构造和电路连接。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完成了模型的搭建,为后续的实训操作打下了基础。
3. 调试阶段在调试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过程中,学员们学会了各种功能的操作方法。
通过反复调试,学员们掌握了系统的使用技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4. 车联网技术实践阶段在车联网技术实践环节,学员们学习了车联网通信协议、数据传输等知识,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员们对车联网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 智能充电技术体验阶段在智能充电技术体验环节,学员们了解了智能充电桩的工作原理、充电流程,并进行了充电操作。
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的创新与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管理方式,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将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数据分析等技术与交通管理相结合,实现了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测、智能调度和优化管理,为城市交通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和便捷的解决方案。
一、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的创新技术1. 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各种传感器设备,如摄像头、雷达、车载传感器等,实时获取交通信息。
通过对交通流量、车辆速度、道路状况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系统可以准确判断交通拥堵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度和优化。
2. 通信技术: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交通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通过与交通信号灯、车辆导航系统等设备的联动,系统可以实时掌握交通状况,并向驾驶员提供最佳的行车路线和交通提示,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数据分析技术: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提取出有价值的交通信息和规律。
通过对历史交通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并提前做出相应的调度和优化,从而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二、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场景1. 交通拥堵管理: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通过智能调度和优化,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如,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状况,智能调整交通信号灯的时序,以提高交通流畅度和通行效率。
2. 公交车调度: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公交车的位置和运行状态,通过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公交车的运行效率和准点率。
例如,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乘客需求和交通状况,智能调整公交车的发车间隔和路线,以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
3. 路况导航: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状况,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行车路线和交通提示。
例如,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拥堵情况,智能调整导航路线,以避开拥堵路段,提高驾驶效率和行车安全性。
车联网创新模式与应用研究近几年,车联网行业迅速发展,成为了未来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联网将车辆和互联网进行了深度融合,它可以通过网络链接,使车辆之间、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实现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
在车联网的背景下,我们逐渐看到了一些新的创新模式和应用。
一、车联网的创新模式1、智慧交通服务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车联网的智慧交通服务成为了车联网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通过车联网,已经可以实现多种智慧交通服务,如GPS定位、智能导航、车辆健康监控、交通流量监测等。
这些服务利用车联网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对交通场景进行智能化服务和优化,为用户提供精准、便捷的出行体验。
2、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车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它将车辆和互联网进行了无缝连接。
智能网联汽车通过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车辆数据并将其传输至车辆云端,从而实现车辆状态的实时分析和监测。
同时,智能网联汽车还通过互联网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提高了车辆之间的协同性。
3、车险创新业务随着车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车险行业也在不断创新与打破传统。
车险公司开始注重车险业务的场景化、服务化和个性化,通过车联网实现车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为车险业务提供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和保险服务。
基于车联网,车险公司还逐渐发展起车险智能化理赔、保险产品创新等业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车险服务。
二、车联网的应用研究1、智慧出行车联网的智慧交通服务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方案。
在智慧出行领域,正在不断涌现各种新的应用和模式。
例如,正在研究利用车联网技术实现共享汽车,通过车联网实现共享汽车的预约、定位、支付等流程,提供更为便捷、省心的出行服务。
2、轻量化车联网技术轻量化车联网技术是车联网应用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车载设备每年增加,车联网技术需要更轻、更小型、更安全的设备来适应不断增长的车联网市场需求。
随着“双创双服”政策的不断推动,中国企业在车联网技术的研发领域已经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开发出随着车速的自适应无线传输模块、支持双模垂直融合的保安闸系统等轻量化产品。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国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推出了智能汽车网联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智能汽车网联技术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
本报告将总结本次实训课程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智能汽车基础知识- 智能汽车定义与分类- 智能汽车关键技术- 智能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2. 智能汽车网联技术- 车载网络通信技术- 智能车载传感器技术- 智能车载信息处理技术- 智能车载控制技术3. 智能汽车网联系统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 硬件平台选型- 软件平台开发- 系统测试与优化4. 智能汽车网联实验- 车载网络通信实验- 智能车载传感器实验- 智能车载信息处理实验- 智能车载控制实验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 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讲解等方式,深入学习智能汽车网联技术的基本理论。
-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智能汽车网联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 系统设计- 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智能汽车网联系统的设计方案。
- 进行系统架构设计、硬件平台选型、软件平台开发等工作。
3. 实验操作- 根据实验指导书,完成各项实验操作。
-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实验结果,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4. 系统测试与优化- 对设计的智能汽车网联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功能完善、性能稳定。
- 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性能。
四、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 掌握了智能汽车网联技术的基本理论,包括车载网络通信、智能车载传感器、智能车载信息处理和智能车载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2. 设计能力- 具备了智能汽车网联系统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架构设计、硬件平台选型和软件平台开发。
3. 实验技能- 掌握了智能汽车网联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够根据实验指导书完成各项实验。
4. 团队协作- 在实训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五、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次实训,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互联网与车联网智能交通的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车联网已经成为现代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普及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交通系统得以实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和高效的方式。
本文将从互联网和车联网的角度,探讨智能交通的实现。
一、互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互联网的普及为智能交通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通过互联网,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时获取道路交通信息,包括交通拥堵情况、道路状况、交通事故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智能交通系统中,为驾驶员和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同时,互联网还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与城市公交系统、出租车系统、共享单车系统等进行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这样一来,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时查询不同交通方式的信息,选择最合适的出行方式,提高出行效率。
此外,互联网还可以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大数据支持。
通过互联网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交通数据,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预测交通拥堵情况、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改善道路规划等。
这些数据分析结果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智能交通系统中,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二、车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车联网是指将车辆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交通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
车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交通系统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首先,车联网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
通过车联网技术,车辆可以实时获取其他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方向等信息,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如,当一辆车突然刹车时,通过车联网系统,后面的车辆可以及时收到刹车信号,从而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此外,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还可以实现车队协同行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其次,车联网还可以实现车辆与交通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流。
通过车联网技术,车辆可以实时获取交通信号灯的状态、道路状况等信息,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驾驶决策。
智能网联汽车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作者:***来源:《时代汽车》2022年第20期摘要:文章从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发展的国家政策、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职业院校发展要求三个层面分析了在建设智能网联汽车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形势给出了发展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为其它职业院校在智能车辆领域的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职业院校智能网联实训基地人才培养1 智能网联汽车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必要性1.1 建设智能网联汽车高水平实训基地是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需要智能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各种新生科技,如现代化通信技术、高新材料、新型能源、环境感应、智能决策等新兴技术领域,形成一种融合迭代更新的发展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下称《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纲要》特别提到,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纲要》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
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可产生2000亿到1.9万亿美元的产值。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从L0级走向L5级,产值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2025年新增产值将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
1.2 建设智能网联汽车高水平实训基地是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变革需要大量新型人才的加入,但传统汽车从业人员面对行业的各种新变化,其能力和知识结構渐显不适,以上因素叠加导致了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人才紧缺的现状。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要求,到2025 年,预计智能网联汽车销量达2800万辆,按照汽车从业人数与汽车销量比例约为1:2.5估算,到2025年将会有1320万的汽车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智能网联汽车,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总量不足4万,人才需求大大超过现有的人才数量及人才供给能力。
XX学院实验指导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实验学时: 6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制定人:制(修)订时间: 2019年7月专业负责人审核:专业建设工作组审核:2019年 7月实验纪律要求1.请按照时间安排准时进入实验室。
2.请不要带入与实验无关的各类用具及杂物。
请保持安静、整洁的实验环境。
3.请自觉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安排。
4.实验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时,请不要擅自处理,并请立即报告实验室管理人员。
5.实验完毕时,请按指定位置摆放实验物品,把工作凳排列整齐,有序地离开实验室。
6.学生操作实验过程中,请不要随意更换实验配置,坚决杜绝盗取配件等行为。
7.请爱护实验室的各种设备。
第一部分实验大纲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实验目的为了验证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整理资料、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培养严格的科学作风。
2.实验基本要求(1)了解车载网络技术中CAN总线、LIN总线的基本组成、构造和数据传输原理,通过实验设备仪器的测量验证从而更加深入的掌握总线技术的重要性。
(2)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定其数据信号;通过自己实际动手连接各种检测系统的典型环节与系统。
(3)根据测量设备和诊断设备提供的参考信息,能够正确的进行故障排除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三、实验成绩评定、考核办法1.实验报告每个实验均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按统一格式,采用统一的报告纸、统一的原始数据记录纸。
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简要步骤、数据处理、讨论与小结、原始记录单。
学生要认真书写,字迹整洁、清晰。
教师认真批改每一份报告,批改后签字,在报告上标明成绩。
2.考核方式(1)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考试以认知介绍等形式进行;(2)实验课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评定,由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综合给出。
实际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50%;实习报告占总成绩的30%。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rts需求和数控机床操作工职业标准,经过研究讨论,以模具企业的生产工作中的导柱、导套、镶件、型腔和型芯等典型零件为载体,将数控编程理论、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进行设计、组合,形成数控车、数控铣教学模块项目,如表1所示。
每一个模块项目都给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及拓展知识点,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各个项目由浅到深、前后联系,这样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就能掌握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的制定方法和数控编程方法,并能够操作数控机床完成模具零件的加工[1]。
3教学方法由于课程的实践性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分工合作的教学方式,如表2所示,综合运用现场讲授、操作演示、仿真模拟、分组练习、任务驱动、总结考核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中始终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机会,充分利用实物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数控工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4结语结合模具企业的生产需求,以模具生产中的导柱、导套、镶件、型腔和型芯等典型零件为载体,将数控编程理论、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进行设计整合形成各个教学项目,经教学实践表明这种项目化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生产实践进行结合,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控加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1]丁刚.“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项目教学法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0,09.[2]吕宜忠.数控编程与操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2.[3]王骏.数控编程与操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7.1车联网交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先进的车联网实训设备是满足现代工厂实际生产的必要品。
它为实现校企融合,培养企业高技能自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技能实训平台。
但是目前在很多高校对实训室中的实训设备由于购置时间长久,再加上长时间的使用损耗,很多的实训设备不能更好地使用,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车联网实训设备已经不能满足课程设置所需要的实训条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行业、企业最新技术的控制需求,因此车联网实训设备的改造优化已经迫在眉睫。
2如何更好地对高校车联网交通实训教学设备改造2.1对原有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改善现有实训设备目前高校通过对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来逐步达到建设示范性院校、品牌专业的目的,在专业设备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投资,但我们发现车联网技术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伴随而来的问题就是市场需求的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造成了很多学校的车联网交通技术专业实训设备的配置往往会不知不觉得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设备的更新升级问题就迫在眉睫,如何才能更好地更新高校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在紧跟市场技术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经费的节约问题,只需要进行一些技术性的改造,就可以满足市场技术的需求,因此很多设备往往不需要购置新的,加之很多实训设备虽然不是最先进的实训设备但是其基本性能还是良好的,出于节约经费的考量,可以对实训基地的一些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这样既能达到技术更新的目的又能节约了实训经费。
2.2车联网实训设备改造内容车联网实训技术中心主要由“车联网原理实训系列”、“车联网应用实训系列”、“车联网监控调度指挥中心”和“车联网展示系列”四大部分组成。
为了对高校车联网实训设备进行更好的改造优化,需要在改造之前通过对市面上的一些大型汽车企业进行走访调查,例如:一汽大众、长城汽车等知名先进制造企业,只有了解了企业现场最新更新的生产线所使用的车联网相关产品,并与工程师交流国内外企业未来将推广应用的车联网技术。
例如:车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实训台的升级改造,由于很多实训台架都是基于量产汽车车联网系统零部件制作,功能和控制方式与原车完全相同,所以在对车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实训台进行升级改造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只需要更换个别零件来达到升级改造的目的。
———————————————————————作者简介:陈晓东(1969-),男,湖南株洲人,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实验技术和实验管理。
车联网交通实训教学设备改造与应用实践研究陈晓东(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株洲412001)摘要: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汽车市场对车联网技术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的,学生今后在工作中必然会需要到更为精深的车联网技术,显而易见的是就现今高校的实训设备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了。
鉴于此类情况,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车联网交通实训教学设备改造与应用实践研究,深刻解读高校职业教育目标,探究高校实训教学设备的改造与应用的重要性。
研究了关于车联网交通实训教学设备改造与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车联网;实训教学;设备改造应用经过反复的探讨研究,确定了车联网实训设备的改造方案。
通过对车联网实训设备的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设备做出改动,车联网实训设备经过改造后,已经应用到教学中,开发了更加适合市场所需的车联网交通技术实训课程。
该课程结合各个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更加适合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终在对实训场的车联网交通技术实训设备进行优化改造之后就需要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训设备改造讨论得出结论,同时升级改造后的实训设备由于和企业生产线相似,为企业和社会培训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学校应高度重视车联网标准化教学工作高校车联网标准化教学工作更好的体现在加强车载终端的标准化、开放性功能研发以及相关设备应用的标准制订。
当前情形,我国车联网市场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来对行业进行指导,这就需要各个高校积极联合企业共同研究出一个更好的更合适的中国车联网统一标准,建立各种车联网链接的参考平台,将此类技术运用到平时学生实训学习中,通过学校教育,行业认可来为车联网产业链上各厂商在布局时提供相对统一的参照标准,也只有建立一个更为兼容的、统一的车联网平台,才能够更好的反馈到高校的车联网教学上,从而对高校车联网实训设备进行一个更好的升级改造。
建立更为符合市场的车联网标准化实训教学模式。
3车联网交通实训教学设备改造的意义3.1车联网交通实训教学设备改造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汽车作为现今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工具,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以汽车为主要内涵的车联网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现今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车联网技术的大力推广与应用,为城市中更好的开展应急管理、智能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综合执法管理以及人身安全保障服务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与车辆网技术有联系的领域相当广泛,其中包括公务车辆管理、重点车辆监控、民用运力国防动员管理,以及之前提到的城市应急指挥、智能交通、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和人身安全保障服务等领域。
由此可以看出,今后汽车行业对车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会愈来愈强烈。
目前,车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缺口,汽车行业特别需要车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即综合技术型人才。
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高校在进行车联网专业的实训建设时,应更好地考虑到实训设备紧跟市场需求,符合当前的科技水平。
如若出现实训设备不能紧跟科技变化就需要考虑对实训设备进行优化改造,为实现车联网技术能够紧跟市场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技术支持。
3.2车联网交通实训教学设备改造能节约大量实验经费高校实训场地实训设施的优化改造更为经济实惠,原因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车联网技术正是基于一个更新快,技术性高的科技背景。
如果每更新一项技术就需要更换全新的实训设备,这对各大高校来说就需要持续投入高额实训器材费用,这样的行为得不偿失,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因为很多技术的更新并不是与原有技术设备毫不相干,大多数的车联网技术更新还是会跟原有的技术有密切联系的。
故而,有些实训设备就可以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造,这样改造后的设备也完全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基于原有设备进行的技术改造升级,积极践行了节约理念,为高校省下了大量的实验经费,可以支持广大高校进行更为高精尖的研究。
3.3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通过学校实训场教师对企业进行走访交流,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校企双方坚持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将企业的人才需求直接转化为学校实训教学的课程,这样的培养方式可以使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校培养的人才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
校企双方在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可以建立更为积极有效的合作模式,通过多方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并对资源进行整合,学校车联网实训设备的更新就可以更好地进行。
车联网产业技术更新快,产业链庞大,所涉及到的企业相当繁多。
例如汽车生产商、车载终端设备制造商、技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经销商、运营商、互联网企业、车辆维修行业及保险业等多个行业。
校方应采用更积极的交往政策,实现资源高效共享、有机整合,共同探索和打造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刚性车联网服务,推动车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普及。
4小结综上所述,在培养优秀的车联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想要提高车联网专业实训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等,就必须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的升级优化。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高校的车联网交通技术实训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在教育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求,促进高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大量的论证与实践表明,对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进行优化改造,不仅具有时间短、资金投入少的好处,而且更是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在经过合理改造后的的实训设备,既能更好地满足新的技术教学也能更好的对设备进行维护,更好的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差异性降到了最低,进一步为实现学生学到的技能与企业零连接做出了努力。
参考文献院[1]韩志嵘.基于车联网下贵阳学院汽车服务实训中心交通协同优化应用[J].科技视界,2014(26).[2]郭联金.强化财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专业实训室的升级改造[J].实验技术与原理,2018,35(9).[3]马艳风,周传颂,高晓霞.自动线实训设备升级改造[J].现代商贸工业,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