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 格式:pdf
- 大小:124.66 KB
- 文档页数: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住院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40例。
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20×l09l/4例,血、尿淀粉酶正常。
b 超诊断:充满型结石、多发结石44例,单发结石39例,胆囊颈管结石嵌顿6例。
将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腹腔镜手术组48例(观察组),行开腹手术组4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分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右上腹部腹直肌切口或斜切口,进腹后彻底分离胆囊周围粘连,充分暴露胆囊、胆囊三角区。
对于直接找到胆囊管予以处理后切除胆囊,其余患者在胆囊底部切开胆囊全层,长0.5—1 cm,由此切口吸净胆汁、脓液等胆囊内容物,用探针引导胆囊内口和胆囊腔,分离出胆囊管,距胆总管约0.5 cm切断胆囊管,近端结扎加缝扎。
切除胆囊时在距肝脏组织0.5 cm处切除胆囊前壁及后壁全层组织。
胆囊窝常规放置引流,患者于24~48 h拔管并下床活动,恢复胃肠功能后进食。
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下,建立co2气腹,常规四孔法操作,置入腹腔镜。
其次采用电凝钩和电剪,贴近胆囊进行锐性分离粘连,显露出萎缩变形的胆囊,calot三角易被周围组织遮挡,此时用抓钳按压周围组织,近壶腹部向右上推压胆囊体部,以显露出calot三角,并使分离三角区粘连时有一定张力,若能清晰显示“管—壶腹”,则钛夹钳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切下胆囊。
术毕肝下放置负压引流管,于24~48 h拔管并下床活动,恢复胃肠功能后进食。
1.3 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数据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统计分析采用χ 2检验,p <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观察摘要:本文结合最近几年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通过实验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的临床效果。
对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状况、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使用阵痛药次数、并发症等多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数理统计,并得出腹腔镜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急性胆囊炎;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576.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233-02引言:急性结石胆囊炎是我国基层临床外科医学较为常见的病例,进年来发兵率有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逐渐打破了该病禁用腹腔镜法治疗的惯例。
目前临床上已经开始使用腹腔镜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本文结合09到11年的收治病例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研究。
1 资料与方法选取了168个收治病例,其中男性患者91名,女性患者77名。
年龄在20岁到68岁之间。
选择标准:所选择病例均符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并且无弥漫性腹膜炎、无上腹部手术史。
其中多发性结石73例,单发性结石95例,病程为3小时到六天不等。
分组采用严格的随机分组方式,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年龄、病情、以及性别并无统计学差异。
研究方法:所有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入院后均禁止饮食,采取了营养支持、解痉镇痛、平衡酸碱性、抗感染等措施,并合理的进行控制并发症治疗。
在患者入院后24到48小时内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切除胆囊手术,手术前放置了胃管,连续硬模外阻滞麻醉,在患者的右上腹部做了腹肌直切口或者斜切口,采用逐层分离到达腹肌之后,对胆囊进行了合理游离操作,使其暴露出胆囊及其三角区,在胆囊最低端进行了切口操作,在此口处使用探针协助分离胆囊管将内容物吸出。
对比腹腔镜以及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不同疗效。
方法: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比疗效。
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以及拔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相较于A组显著更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5.00%,B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50%和97.50%,B组显著更高(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促使患者获得显著疗效与良好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一种急性炎症,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急性消化道疾病。
该疾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胆囊管梗阻,合并细菌感染而引起,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与发热,并且有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1]。
在临床检查中,通过抽血化验可发现炎症指标明显升高,以及腹部超声、CT、核磁可发现胆囊肿胀。
如此,患者一旦患有该疾病将对其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需及早治疗。
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患者的治疗多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包括有传统的开腹手术与新兴的腹腔镜手术。
本文以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该两种术式的临床治疗差异,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计纳入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其资料比对情况如下。
男女比例比较:A组 vs B组为23:17 vs 24:16;年龄区间比较:A组 vs B组为40-71岁 vs 41-72岁;平均年龄比较:A组 vs B组为(55.5±0.5)岁 vs (56.5±1.0)岁。
各项资料两组差异不大(P>0.05),可比。
1.2方法A组以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如下:仰卧位,全麻后气管插管,常规消毒。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4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
比较说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结果 lc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
oc组经右肋缘下斜切口进腹和(或)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进腹,顺逆结合手术进行胆囊切除。
lc组采用标准的四孔穿刺法[1-2],仰卧位,头高足低约25°,左侧倾斜约20°~30°,气腹压力维持10~15 mm hg。
通过穿刺孔置入镜头及分离钳等,全面探查胆囊炎症程度及粘连情况。
有粘连者先分离粘连部位,显漏胆囊三角,防止并发症;游离胆囊管、胆囊动脉,顺逆结合用双肽夹夹闭并切除胆囊[3]。
渗血或出血部位采用电凝灼烧处理,术后放置小网膜孔潘氏引流管[4],观察2~5 d,无胆汁及血性渗液漏出即可拔除。
在分离和逆切胆囊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紧贴胆囊壁,如术中胆囊被切开,胆汁外溢时应用大量0.9%nacl溶液冲洗,渗出较多时放置胶管引流,3~4 d后拔除引流管。
术后根据炎症情况使用3~6 d抗生素治疗。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2 围术期指标比较l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比oc组明显减少,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后随访3个月,lc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oc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0%),o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c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6,p < 0.0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11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56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100%;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花费、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2.1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胆石病学》中对胆结石的诊断标准[2]:(1)典型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表现: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呈持续性,多有右肩背放射性疼痛,压痛、反跳痛阳性,恶心、呕吐,murphy 阳性。
(2)腹部b超或x线显示胆囊内不同程度的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肿大,结石直径>0.5 cm。
(3)经保守治疗无效。
1.2.2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2)腹部b超或x线显示胆囊结石直径0.05)。
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的发生与胆汁成分异常、胆道运动功能失调有关,生成的结石阻塞胆囊管,胆汁滞留于胆囊内,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急性炎症,患者多有发热、腹痛等症状[4]。
周围组织炎症粘连范围广,术中易出现失血过多造成休克以及胆囊过度肿大等情况,因此,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曾被列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证。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步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接受和认可,并在临床广泛开展起来[5]。
手术应注意的是,手术时间宜在3 d内进行,防止3 d后严重的胆囊和周围的组织粘连增加了手术难度[6]。
认真分离肝外胆管,防止胆汁外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观察包崇稳 白俊超①(云南楚雄大姚县人民医院 大姚 67540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4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差异。
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8.4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6.90%,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更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小切口开腹手术 疗效差异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6.07.05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7-0044-01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呕吐、腹痛等,需通过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临床上以小切口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手术术式应用率较高,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更加广泛,腹腔镜属微创手术技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受到的创伤小,手术效果高,患者住院时间短,受到医患的推崇[1]。
本文对所选14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14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患者。
观察组男35例,女36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52.34±5.4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7.52±1.25)年。
对照组男33例,女38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52.36±5.48)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7.55±1.26)年。
不同时间行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研究廖传文;胡淑琴;曹虹【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3(048)003【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行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11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按照发病距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A组(24h内)、B组(24-72h)、C组(72h-1周),各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中病理改变、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和住院费用进行对比.结果本组117例中转开腹率为14.5%,其中A组中转率为0,B组中转率为13%,C组中转率为34.3%,组内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P<0.05.C组胆囊被大网膜包裹及胆囊三角呈纤维化改变及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比率均明显高于A组及B组(P<0.05).B组和C组均有胆囊坏疽,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A内组胆囊坏疽为0.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组内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胆管损伤和术后胆漏等严重并发症无明显区别(P>0.05).术后住院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C组明显长于A组和B组(P<0.05),而A内组和B组中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住院总费用最低,各组间比P<0.05.结论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是安全的,但距起病时间大于72h时手术风险和难度均增大,中转开腹比率增加,以起病24h内手术时机最佳.【总页数】3页(P189-191)【作者】廖传文;胡淑琴;曹虹【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南昌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南昌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相关文献】1.对比不同时间行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J], 周泽2.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困难因素分析 [J], 张烨;孙加林;窦慧强;张科明;周雄3.不同时间窗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 [J], 周宾经;秦宏兴;刘庆文4.基层医院开展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J], 乔宝成;陆华清;刘海龙5.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及手术安全性分析 [J], 孙亭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见方法之一,其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从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探讨其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手术效果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效果优越。
传统的开腹手术需要较大的切口,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
而腹腔镜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
研究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快。
从手术效果上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较佳选择。
二、并发症发生率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传统的开腹手术因为切口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感染、出血、肠梗阻等。
而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研究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特别是术后出血、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从并发症发生率上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较好,手术效果优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急性胆囊炎并发胆总管结石、胆囊癌等病例需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与比较郑亚民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2(025)011
【摘要】目的比较传统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1047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切除手术情况,所有病例中348例行传统开腹手术、699例行腹腔镜手术:分别比较并记录两组围手术期,短期术后恢复及远期并发症等治疗情况。
结果围手术期中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胆心反射次数均明显小于传统开腹组(P〈0.01),且术中出血量降低了约60%。
术后院内恢复阶段总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明显小于早于开腹组(P〈0.05)。
结论胆囊切除手术中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效率高,患者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发等多重优势,可作为临床胆囊切除手术标准方法。
【总页数】1页(P273-273)
【作者】郑亚民
【作者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吉林梅河口1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41
【相关文献】
1.结石性胆囊炎采用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郭晓奇
2.开腹、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比较 [J], 吴元华
3.结石性胆囊炎采用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丰雪
4.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与比较 [J], 郑亚民
5.结石性胆囊炎采用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郭晓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对比曹小进;裴建灰;王远平【期刊名称】《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年(卷),期】2022(44)12【摘要】目的:探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不同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间8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n=44)进行常规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n=45)给予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在术后24 h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 of Pain,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在手术前及手术1 w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水平;同时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胆漏、切口感染、腹腔出血、腹腔感染的人数及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NO、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相较于常规入路,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损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总页数】4页(P2082-2085)【作者】曹小进;裴建灰;王远平【作者单位】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相关文献】1.不同Calot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对比研究2.不同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3.不同Calot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对比4.不同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5.不同手术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的效果对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患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发表时间:2017-07-18T17:12:18.04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作者:曾东红[导读]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肝胆外科疾病,主要是指结石堵塞胆囊管,使胆囊内储存大量胆汁。
湖南省新化县人民医院 4176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患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在我院2013年7月-2017年3月收录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进行临床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
对照组患者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手术方式为腹腔镜微创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VAS评分均在对照组之下,组间数据差距显著,可列入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对照组之下,组间数据差距显著,可列入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
结论: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安全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肝胆外科疾病,主要是指结石堵塞胆囊管,使胆囊内储存大量胆汁,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而导致急性炎症的发生[1]。
以往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普遍选择开腹手术,但由于该方式创伤偏大,且老年患者机体逐渐减弱,导致术后极易发生感染事件,临床效果不明显[2]。
为寻找更为有效的手术方式,我院对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患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比较,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3年7月-2017年3月收录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进行临床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
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7.8±3.6)岁;病程2-7天,平均病程(3.8±2.5)天;结石大小1.2-2.6cm,平均(1.9±0.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