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十六计》国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1.02 KB
- 文档页数:27
《三十六计》阅读考级题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判断题:1、唐太宗李世民征战高丽国时,因李世民从未见过大海而害怕过海,所以战争失败了。
(×)2、“抛砖引玉”是攻战计之一。
(√)3、郑成功使用“釜底抽薪”计策,一面假装登陆,吸引敌人注意,另一面在敌人力量薄弱的航道登陆,最终收复宝岛台湾。
(×)4、“隔岸观火”是敌战计之一。
(√)5、秦朝时,赵高“指鹿为马”用的是“无中生有”计策。
(√)6、“上树抽梯”是败战计之一。
(×)7、三国时,吴国大都督陆逊面对刘备七十万大军,选择后退以观其变,相持半年在刘备军队疲惫后,陆逊最终取得胜利。
陆逊使用的计谋是以逸待劳。
(√)8、“树上开花”是并战计之一。
(√)9、在和敌人作战中,趁着敌人出现漏洞和疏忽,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以打击敌人。
这一计策是“假途伐虢”。
(×)10、“指桑骂槐”计策主要用于旁敲侧击、威慑敌人。
(√)11、楚汉时期,刘备为占领咸阳称王,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迷惑项羽。
(×)12、“三十六计”就是“孙子兵法”。
(×)13、战国时,秦王与离自己远的国家交好,订立盟约,对邻国则采取进攻的策略,将其吞并。
秦国这是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假道伐虢”的计策,最终统一六国。
(×)14、越国被吴国吞并后,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等人,使夫差沉迷酒色,荒废朝政,最后被越国灭掉。
越王勾践使用的计策是“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
(√)15、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就是“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
(√)16、鸿门宴上,项羽本想借机谋害刘邦,刘邦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暗度陈仓”计逃离楚营,以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17、“三十六计”第一计是“抛砖引玉”。
(×)18、“草船借箭”是“三十六计”之一。
(×)19、“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
(√)20、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用的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
三十六计》阅读考级题及参考答案因李世民从未见过大海而害怕过海, 所以战争失败了。
(X )一面假装登陆,吸引敌人注意,另一面在敌人力量薄弱(X)20、历史上着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用的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班级: 姓名:、判断题: 2、“抛砖引玉”是攻战计之一。
(V)4、“隔岸观火”是敌战计之一。
5、秦朝时,赵高“指鹿为马”用的是“无中生有”计策。
6、“上树抽梯”是败战计之一。
( X )7、三国时,吴国大都督陆逊面对刘备七十万大军,选择后退以观其变,相持半年在刘备军 队疲惫后,陆逊最终取得胜利。
陆逊使用的计谋是以逸待劳。
( V ) 8、“树上开花”是并战计之一。
( V) 9、在和敌人作战中,趁着敌人出现漏洞和疏忽,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以打击敌人。
这一计 策是“假途伐虢” 。
( X )10、“指桑骂槐”计策主要用于旁敲侧击、威慑敌人。
11、楚汉时期,刘 备 为占领咸阳称王,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来迷惑项羽。
( X )12、“三十六计”就是“孙子兵法” 。
( X ) 13、战国时, 秦王与离自己远的国家交好, 订立盟约, 对邻国则采取进攻的策略, 将其吞并。
秦国这是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假道伐虢”的计策,最终统一六国。
( X ) 14、越国被吴国吞并后,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等人,使夫差沉迷酒色,荒废朝 政,最后被越国灭掉。
越王勾践使用的计策是“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 。
( V ) 15、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就是“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
( V ) 16、鸿门宴上,项羽本想借机谋害刘邦, 营, 以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 ) 17、 “—— 六计”第一计是“抛砖引玉” 18、 草船借箭”是“三十六计”之一。
19、 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 刘邦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暗度陈仓”计逃离楚 X) 。
( V ) 1、唐太宗李世民征战高丽国时, 3、郑成功使用“釜底抽薪”计策, 的航道登陆,最终收复宝岛台湾。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节选)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
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神农带着随从,攀上了高山。
他亲自采摘各种花草,放到嘴里尝,并把尝到的结果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
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
随从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他的嘴里。
神农吃了灵芝草,才把毒气解了。
随从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劝他下山回去。
他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就这样,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
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随从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
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随从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选自《中华传统美德简明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1)“苦思冥想”的意思是________。
它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把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________(3)下面说法,有错误的是()。
A. 神农氏为了让百姓有吃的,能看病,就亲上山自品尝了一百种草药。
B. 神农氏利用灵芝草救了自己一命。
C. “神农架”这个名字是用来纪念神农氏的。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神农氏为说些什么呢?【答案】(1)尽心地思索和想象;搜肠刮肚;绞尽脑汁(2)我们不能回去。
阅读读试题《三十六计》满分50分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每小题2分,共20分。
1.薛仁贵用瞒天过海之计让唐太宗轻而易举跨过了大海。
()2.周瑜用围魏救赵之计,除去了曹操的两员大将。
()3.赵国名将李牧用借刀杀人之计,战胜了匈奴。
()4.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用趁火打劫之计,最终灭了吴国。
()5.东汉末年,在官渡袁绍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
()6.张巡效仿诸葛亮草船借箭,也不费力气就得到几十万支箭。
()7.韩信明修栈道,是为了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好暗渡陈仓。
()8.苏代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却落得自杀的下场。
()9.卫鞅率兵攻打赵国,魏国隔岸观火,所以保全了自己。
()10.程婴用自己的孩子,替换了赵家男婴,并把他培养成了文武双全的青年。
()二、选择。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楚王()灭掉了息国。
A.顺手牵羊B.无中生有C.借刀杀人2.北魏伏兵因为()最终被破六韩拔陵打败。
A.喝酒误事B.贪生怕死C.打草惊蛇3.孙策写信让刘勋攻打上缭,而自己则趁机占领了刘勋的卢江郡,这就是()。
A.李代桃僵B.声东击西C.调虎离山4.诸葛亮对()七擒七纵,使他心服口服。
A.孟获B.孙权C.周瑜5.曹操采用()计策,收降了文丑的兵马。
A.擒贼擒王B.抛砖引玉C.欲擒故纵6.赵高和李斯用()手段,立胡亥做了皇帝。
A.偷梁换柱B.李代桃僵C.金蝉脱壳7.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永无诸侯,引起大家的不满。
A.刘备B.曹操C.孙权8.刘琦脱险是()出的计策。
A.刘备B.诸葛亮C.周瑜9.()桥头大喝,吓退曹兵。
A.刘备B.关羽C.张飞10.王允用(),借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
A.美人计B.空城计C.苦肉计三、把下列故事与计谋对号入座。
每个2分,共10分。
A.走为上计B.苦肉计C.空城计D.浑水摸鱼E.金蝉脱壳诸葛亮三尺瑶琴退雄师。
()周瑜打黄盖。
()悬羊击鼓巧撤兵。
()鸿门宴刘邦巧脱身。
()诸葛亮智取南郡。
()三年级数学海读答案一、对错错对错对对错错对二、ACCAB ABBCA三、CBEAD。
班级:姓名:一、判断题:1、唐太宗李世民征战高丽国时,因李世民从未见过大海而害怕过海,所以战争失败了。
(×)2、“抛砖引玉”是攻战计之一。
(√)3、郑成功使用“釜底抽薪”计策,一面假装登陆,吸引敌人注意,另一面在敌人力量薄弱的航道登陆,最终收复宝岛台湾。
(×)4、“隔岸观火”是敌战计之一。
(√)5、秦朝时,赵高“指鹿为马”用的是“无中生有”计策。
(√)6、“上树抽梯”是败战计之一。
(×)7、三国时,吴国大都督陆逊面对刘备七十万大军,选择后退以观其变,相持半年在刘备军队疲惫后,陆逊最终取得胜利。
陆逊使用的计谋是以逸待劳。
(√8、“树上开花”是并战计之一。
(√)9、在和敌人作战中,趁着敌人出现漏洞和疏忽,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以打击敌人。
这一计策是“假途伐虢”。
(×10、“指桑骂槐”计策主要用于旁敲侧击、威慑敌人。
(√)11、楚汉时期,刘备为占领咸阳称王,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迷惑项羽。
(×)12、“三十六计”就是“孙子兵法”。
(×)13、战国时,秦王与离自己远的国家交好,订立盟约,对邻国则采取进攻的策略,将其吞并。
秦国这是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假道伐虢”的计策,最终统一六国。
(×)14、越国被吴国吞并后,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等人,使夫差沉迷酒色,荒废朝政,最后被越国灭掉。
越王勾践使用的计策是“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
(√)15、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就是“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
(√)16、鸿门宴上,项羽本想借机谋害刘邦,刘邦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暗度陈仓”计逃离楚营,以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17、“三十六计”第一计是“抛砖引玉”。
(×)18、“草船借箭”是“三十六计”之一。
(×)19、“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
(√)20、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用的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
《三十六计》阅读考级题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判断题:1、唐太宗李世民征战高丽国时,因李世民从未见过大海而害怕过海,所以战争失败了。
(×)2、“抛砖引玉”是攻战计之一。
(√)3、郑成功使用“釜底抽薪”计策,一面假装登陆,吸引敌人注意,另一面在敌人力量薄弱的航道登陆,最终收复宝岛台湾。
(×)4、“隔岸观火”是敌战计之一。
(√)5、秦朝时,赵高“指鹿为马”用的是“无中生有”计策。
(√)6、“上树抽梯”是败战计之一。
(×)7、三国时,吴国大都督陆逊面对刘备七十万大军,选择后退以观其变,相持半年在刘备军队疲惫后,陆逊最终取得胜利。
陆逊使用的计谋是以逸待劳。
(√)8、“树上开花”是并战计之一。
(√)9、在和敌人作战中,趁着敌人出现漏洞和疏忽,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以打击敌人。
这一计策是“假途伐虢”。
(×)10、“指桑骂槐”计策主要用于旁敲侧击、威慑敌人。
(√)11、楚汉时期,刘备为占领咸阳称王,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迷惑项羽。
(×)12、“三十六计”就是“孙子兵法”。
(×)13、战国时,秦王与离自己远的国家交好,订立盟约,对邻国则采取进攻的策略,将其吞并。
秦国这是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假道伐虢”的计策,最终统一六国。
(×)14、越国被吴国吞并后,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等人,使夫差沉迷酒色,荒废朝政,最后被越国灭掉。
越王勾践使用的计策是“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
(√)15、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就是“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
(√)16、鸿门宴上,项羽本想借机谋害刘邦,刘邦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暗度陈仓”计逃离楚营,以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17、“三十六计”第一计是“抛砖引玉”。
(×)18、“草船借箭”是“三十六计”之一。
(×)19、“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
(√)20、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用的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XXXXXX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XXX在数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他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不仅远远地超过了我国古人,而且比欧洲科学家取得相同的成果早了一千多年。
在天文历法方面,XXX的贡献也很大。
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XXX编制的《元嘉历》。
XXX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XXX六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虽然他的历法当时没有被采用,但十年后,“大明历”的先进之处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国家最终还是废除了旧历法,采用了“大明历”。
此外,XXX还是一位能工巧匠。
他制成了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水碓磨等多种器械。
只可惜这些精巧的器械,都没有流传下来。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分别概述了祖冲之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的成就。
(2)本文的中央句是________。
(3)你还知道祖冲之哪些方面的发明创造?写一写。
【答案】(1)四;数学;天文历法;机械(2)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3)略【解析】【分析】(1)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第一自然段。
(3)了解XXX的发明创造,可通过查找资料获得。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登黄山记(节选)季羡林一线天真正是名副其实。
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
这一团光明就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我们也就真地一个个精神抖擞,鼓足了余勇,爬了上去。
低头从我们两条腿中间向后看去,还可以看到悬挂在天都峰上的那一条白练似的蹬道。
过了一线天,再向右一拐就走上了玉屏楼,这里是从温泉到北海去的必由之路。
一般人都是在这里过夜的。
徐霞客时代,这里叫玉屏风,他在《游记》里写道:“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可见徐霞客对此处评价之高。
这里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是万山丛中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好像天造地设,就是一个理想的中途休息的地方。
一转过山角、就能看到峭壁上长着一棵松树。
提起此松,真是大大地有名。
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那一幅叫做“迎客松”的照片,就是它。
这棵松树的大名就叫做“迎客松”。
你看它伸出双臂,其实是不知道多少臂,仿佛想同来游的人握手、拥抱。
它那青翠的枝头仿佛能说出欢迎的语言。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你若问它的高寿,那就很难说。
它干并不粗,也不特别高,看样子它至多也不过几十年至百年,然而据人说,它挺立在这里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这里山高风劲,夏有酷暑,冬有寒冰,然而它却至今巍然屹立,俊秀挺拔,苍翠欲滴,枝头笼烟,仿佛正当妙龄青春。
(1)“名副其实”的意思是________,说“一线天”名副其实的原因是________。
(2)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理解“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这句话的意思。
(4)给句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答案】(1)名实相符;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2)承上启下(3)四望奇峰杂错排列,道道壑谷,纵横交错,真是黄山景致最美的地方。
《三十六计》阅读考级题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判断题:1、唐太宗李世民征战高丽国时,因李世民从未见过大海而害怕过海,所以战争失败了。
(×)2、“抛砖引玉”是攻战计之一。
(√)3、郑成功使用“釜底抽薪”计策,一面假装登陆,吸引敌人注意,另一面在敌人力量薄弱的航道登陆,最终收复宝岛台湾。
(×)4、“隔岸观火”是敌战计之一。
(√)5、秦朝时,赵高“指鹿为马”用的是“无中生有”计策。
(√)6、“上树抽梯”是败战计之一。
(×)7、三国时,吴国大都督陆逊面对刘备七十万大军,选择后退以观其变,相持半年在刘备军队疲惫后,陆逊最终取得胜利。
陆逊使用的计谋是以逸待劳。
(√)8、“树上开花”是并战计之一。
(√)9、在和敌人作战中,趁着敌人出现漏洞和疏忽,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以打击敌人。
这一计策是“假途伐虢”。
(×)10、“指桑骂槐”计策主要用于旁敲侧击、威慑敌人。
(√)11、楚汉时期,刘备为占领咸阳称王,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迷惑项羽。
(×)12、“三十六计”就是“孙子兵法”。
(×)13、战国时,秦王与离自己远的国家交好,订立盟约,对邻国则采取进攻的策略,将其吞并。
秦国这是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假道伐虢”的计策,最终统一六国。
(×)14、越国被吴国吞并后,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等人,使夫差沉迷酒色,荒废朝政,最后被越国灭掉。
越王勾践使用的计策是“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
(√)15、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就是“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
(√)16、鸿门宴上,项羽本想借机谋害刘邦,刘邦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暗度陈仓”计逃离楚营,以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17、“三十六计”第一计是“抛砖引玉”。
(×)18、“草船借箭”是“三十六计”之一。
(×)19、“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
(√)20、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用的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教学资料范本【2020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国学阅读《三十六计》-新·部编(统编)人教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新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彭几剃眉彭几是一个喜欢崇拜名人的读书人。
有一天,彭几初次看见宋朝大文学家范仲淹的画像,便连连拱手拜谒。
接着,他对着画像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番,说:“一点不错,有大智慧的人,相貌也一定与众不同!回家之后,他拿起镜子照照自己的脸,捋捋自己的胡须得意地说:“我与他大致上是很相像的了,只是我这耳朵里少了几根毫毛!不过,这不要紧,等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有的。
”后来,他到庐山的太平观去游玩,看见了唐朝名臣狄仁杰的画像。
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口中还念念有词:“宋朝进士彭几谨谒!”之后,他自然又对画像仔仔细细地看上一番。
这次却有些不一样。
原来,狄仁杰的眉毛长得很长,眉梢一直插到鬓边;而他自己的眉梢却是向下弯的。
回家以后,他就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的,好像正要向鬓边斜刺上去的样子。
家人见了他那副怪相,不禁觉得好笑。
这使彭几大为光火,他说:“这有什么可笑的?我没有耳毫,这是天生的。
至于修剃眉毛,我是想让它向上生长,不要弯下来,就像狄仁杰一样,一直插向鬓边!”(选自《中国趣味寓言故事3》,译林出版社)(1)结合上下文,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拱手: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
B. 谨谒:谨慎、小心地拜见。
C. 光火:恼火,发怒。
D. 怪相:做出脸部奇怪样式的表情。
(2)“这有什么可笑的?”这是一个________句,彭几说这句话时的态度是________。
(3)文中的彭几看见了哪些名人的画像?看后有什么不同的做法?(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B(2)反问;非常生气(3)文中的彭几看见了范仲淹和狄仁杰的画像。
看了范仲淹的画像后,彭几照镜子觉得很相像,只是自己耳朵里少了几根毫毛,不过等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有的。
看了狄仁杰的画像后,他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的,向鬓边斜刺上去的样子。
(4)我们在学习别人长处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事物的内容,而不要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
新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郦正元智取日寇手枪1945年初,陵口中山桥桥旁的大寺里,盘踞着三十多个日寇。
郦正元打入寺内做勤杂工,利用这个身份,跟寺内的三个日寇小头目(混浑)熟了。
5月的一天(旁傍)晚,郦正元准备了三壶白酒,一包花生果,两碟炒黄豆,把三个日寇小头目约进自己的小木屋喝酒。
郦正元佯装不会喝酒,却一个劲地为他们斟酒。
大约喝了个把小时,三壶酒所剩无几,三个日寇已有了几分醉意,只顾猜拳喝酒,对郦正元毫无戒备。
此时,郦正元趁机帮他们把上衣和身上的手枪一齐脱下来,放到门板后面。
没多久,三个日寇像死猪一样睡着了。
郦正元看看时机已到,就立即站起身来,拎起三枝手枪和三条枪带,转身出门并把门带上。
出了小木屋门,郦正元把手枪与枪带分(fèn fēn)别藏(cáng zàng)在早已准备好的装有香灰和垃圾的两只小箩筐里,而后挑起两只小箩筐就向大寺大门走去。
大门旁站岗的两个日寇见是寺内的勤杂工,便没(察查)问,郦正元就若无其事地走出了大门。
当天夜里,郦正元步行二十多里,把三枝手枪和三条枪带送到访仙一地下联络点,交给了抗日民主政府河南区区长张利群。
从此,郦正元也就离开了日寇据点,参加了抗日地方武装。
(选自《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选编本上》,江苏人民出版社)(1).选择恰当的字和读音。
(混浑)熟________(旁傍)晚________分(fèn fēn)别________藏(cáng zàng)在________(察查)问________(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毫无戒备:________若无其事:________(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____”画出来。
(4).郦正元是怎么从日寇手中拿到武器的?(5).你觉得郦正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答案】(1)混;傍;fēn;cáng;查(2)一点也不防备,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等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但也无可奈何了。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我是小助手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
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
(渐卦解释见前计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
”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
我是小翻译借机乘隙,插足对方事务,掌握对方机要;循序渐进,直至控制其首脑机关,反客为主。
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乘.隙插足:() A.趁着 B.把握扼.其主机:() A.掌握 B.扼杀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3.“反客为主”中的“客”和“主”分别指什么?4.“反客为主”在现在比喻什么?弘扬传统文化“反客为主”是借机插足对方的事务,而渐渐地取而代之的方法,在现在,多用来形容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
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水浒传》中著名的反客为主的案例是林冲发怒杀王伦的故事。
《水浒传》中,晁盖、吴用等人去投奔水泊梁山。
而当时,梁山寨主王伦担心他们进入梁上之后,会威胁到自己寨主的位置,因此不愿意收留。
林冲感觉寨主王伦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因此愤愤不平,吴用感觉到了林冲的情绪,便表示,既然王伦不愿意收留自己,就告辞了,别为了外人而跟自己的兄弟翻了脸。
林冲本来就性情耿直,血气方刚,一听这样说,更加怒火中起。
在王伦真的对晁盖、吴用下了逐客令之后,林冲一跃而起,痛斥王伦笑里藏刀,不讲信义。
骂得兴起,林冲一刀杀了王伦,并提议由晁盖作为“山寨之王”。
在推辞了自己“强宾不压主”之后,晁盖坐上了山寨寨主的位置。
这都归结于吴用用激将法让林冲杀了王伦,最后,他们反客为主,成了山寨的主人。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我是小助手敌:动词,攻打。
力:最坚强的部位。
势:气势。
兑:阴卦,为柔,为阴势。
乾:阳卦,为刚,为阳势。
我是小翻译不去直接抗击敌之锋芒,硬接硬拼,而是运用计策间接地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削弱其战斗力,这是《易经·履卦》“兑下乾上”之卦象,以柔克刚的原理。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词语。
敌:力:势:2.“釜底抽薪”中的“釜”和“薪”分别是什么意思?“釜”:“薪”:3.写出“釜底抽薪”的反义词。
“釜底抽薪”:4.你觉得“釜底抽薪”和“落井下石”的区别是什么?弘扬传统文化“釜底抽薪”这个战术妙在智取,而不是强攻,是在根本上削弱敌人的力量,让敌人阵脚大乱。
东汉末年的曹操就用釜底抽薪的策略,赢得了远胜过自己人马的曹操。
公元199年,袁绍曹操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而曹操因为人马少,表面上放弃了白马,在假装放弃之后又突然杀回,初战告捷。
然后,曹操和袁绍两军僵持很久,袁绍仗势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囤积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
但是因为他的骄傲轻敌,并没有派重病防守。
曹操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亲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夜袭乌巢,包围粮仓,一把火把袁绍的粮草烧了个精光。
袁绍听闻消息之后,惊恐万分,粮草被烧,军心浮动;就在此时,曹操带军发起了全线进攻,袁绍十万大军溃败而逃。
曹操在这场战役中,瞅准了袁绍的根基所在,巧妙地抽走了袁绍的“薪”,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我是小助手有用:有用处借:借助,使用。
不可:不容易匪:非童蒙: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求:求助我是小翻译才智高于我的人,不为我用;有小智而爱弄巧的人,不可用;愚庸而顺从的人,可用。
拿愚庸而顺从的人来使用,是智者驾驭愚者,而不是愚者驾驭智者。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借尸.还魂:匪.2.弘扬传统文化“借尸还魂”是借着看似没用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古代的人曾经用这种方法来达到某种目的。
采用“借尸还魂”这个方法的有元朝末年著名的白莲教起义事件。
元朝末年,名不聊生,白莲教的领袖韩山童、刘福通想发动民众进行起义,就运用了借尸还魂的方法。
当时,元朝征发了20万民工正在修整黄河。
韩山童、刘福通过调查研究,在挖河道的必经之处,把背面写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独眼石人埋在了下面。
同时,“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这个歌谣在广大民众里迅速地传播开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久,民工们在黄陵岗挖出了那个独眼石人,顿时一下子轰动了,大家都觉得这是天意,天下就要大乱了。
韩山童、刘福趁机聚集了三千多人,开启了反对元朝统治的大起义。
这个独眼石人,在这场起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
巽而止,蛊。
我是小助手存:保存形:形状势:势态疑:疑问巽:巽为风为柔,为阴势。
蛊:惑,懵在鼓里。
我是小翻译为了有效地掩护我方正在进行的军事转移,必须保存我方原有的阵地形状,完备的战斗势态,使友军不怀疑,敌军不敢妄动。
此计如风过林谷,不见其踪,不知所止。
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我方已经顺利完成主力转移的军事行动,进可击敌,退可保全。
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蝉:壳:2.写出下面字的解释。
存:形:止:3.下面两组字的意思相同吗?在相同的后面打“√”。
(1)①敌不动②以一敌百()(2)①巽而止,蛊。
②蛊惑()4.“存其形,完其势”的目的是什么?弘扬传统文化“金蝉脱壳”主要是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迅速转移自己的军事力量,待敌人发现已经为时已晚,这个计策用的时候,主要是要避免引起敌人的怀疑,必须保持现有的样子。
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在临终前指挥自己的军队运用“金蝉脱壳”的方法,让自己的人马安全返回军营。
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中原的时候,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临终前,他嘱咐姜维密在自己死后封锁消息,秘不发丧。
姜维命仿照诸葛亮的模样,雕刻了一个木人稳坐车中,然后继续带一部分军队向魏军发动进攻。
而魏军看到蜀军军容整齐,士气高涨,诸葛亮在车中稳稳地做着,一时迷惑不解,不敢轻举妄动了。
司马懿怀疑这是诸葛亮的诱敌之计,急忙命令部队往后撤退,而姜维趁着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军队进行安全转移。
等司马懿发现真相的时候,蜀军已经退回了汉中,只能悔之晚矣。
“金蝉脱壳”需要用兵的时候镇定、果敢,不能露出丝毫的破绽和慌张,否则,就容易被敌人发现蛛丝马迹。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
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我是小助手刚:强势。
柔:弱势。
虚者虚之: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
我是小翻译兵力空虚就照样摆出空虚的样子,敌人生疑就设法让它更疑而不敢冒进。
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而又无法避敌保全的关键时刻,不得已而采用这一战术来吓退敌人,真是精彩绝伦,奇妙无比啊。
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字分别注音组词。
())中空())2.判断。
(1)“虚者虚之”中的“虚”意思一样。
()(2)“疑中生疑”中的“疑”是疑问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下面句子的意思。
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4.你知道有关空城计的例子吗?简要写一写。
弘扬传统文化“空城计”是在敌人的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这样的镇定反而让敌军不敢轻举妄动而不敢贸然前进,这样的方法真是奇中制胜。
我们听过最有名的运用空城计的方法莫过于诸葛亮利用此计巧退司马懿。
我们再来看一个运用空城计令敌军不敢贸然前进的例子。
北宋真宗年间,边寇大批人马向延州进军,侦察的士兵把这一消息报告给了当时做延州知州的马知节,当时,城内的军民正准备过节,毫无防备,加上城里的兵马很少,根本不是边寇的对手。
怎么办呢?马知节灵机一动,想到了“空城计”。
他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故意张灯结彩,大肆庆祝节目,而全军跟老百姓一样,共度佳节。
前来攻城的边寇看到这个情景,以为城内肯定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所以才能如此镇定自若,认定如果攻城的话就是自投罗网,不敢贸然前进,于是只好主动撤走了。
“空城计”让自己不伤一兵一卒就智退敌军,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自信啊!《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
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我是小助手童:小孩。
蒙:愚昧。
吉:得到好处。
巽:卑顺。
我是小翻译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这种常理)我则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那么离间计就可实行了。
愚蠢的人得到便宜就洋洋得意,乖乖地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
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巽:()()()2.解释下面的词语。
自害:必真:3.人们为什么觉得“受害必真”?4.你知道历史人物或者故事中谁使用过“苦肉计”吗?请你简单地叙述一下。
弘扬传统文化一般人们是不会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的,所以,当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做出来之后,敌人就会信以为真,相信了对方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