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70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第一节呼吸系统相关知识要点一、解剖、生理、病理要点: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通气、清洁、温暖、湿润空气)肺:(气体交换的主要部分)呼吸系统作用:摄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常见症状护理要点:(一)咳嗽咳痰1.护理评估:(1)了解病史;(2)观察咳嗽咳痰特点:咳嗽的性质,音色,节律,痰的色,质,量,气味,是否容易咳出;(3)了解伴随症状和体征:与体位关系,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啰音等。
(4)了解治疗及相关检查情况:用了哪些祛痰、镇咳药物;(5)了解病人心理状态;(请思考:痰液颜色、气味与疾病的关系?)2.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疲乏、胸痛、意识障碍有关;(2)有窒息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无力排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阻塞呼吸道有关;请思考:如何对有咳嗽、咳痰症状的病人进行护理?3.护理措施★:(1)湿化气道;(2)翻身、扣背;(3)指导有效咳嗽、咳痰;(4)体位引流;(5)机械吸痰;请思考: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病人可采取哪些方法稀化痰液?为什么要翻身、扣背?(二)咯血1.护理评估:(1)了解病史;(2)了解咯血量、色、性状★:小量咯血:<100ml/ d; 中等量咯血:100ml-500ml/d; 大量咯血:>500ml/d或300毫升/次;(3)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窒息;(4)了解治疗及相关检查情况;(5)了解病人心理状态;思考:如何及时发现病人窒息征兆?2.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大量咯血引起气道阻塞等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血液潴留在支气管内有关;3.护理措施★:(1)休息与体位:小量咯血:静卧休息;大量咯血:绝对卧床休息。
协助病人平卧位,头偏一侧;(2)避免用力排便,稳定病人情绪。
(3)保持清洁舒适:及时为病人漱口,擦净血迹;(4)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咯血特点,注意有无窒息先兆;[窒息先兆:胸闷、气憋,唇甲发绀,面色苍白,冷汗,烦躁等。
南华大学教案(完整教案)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授课时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第 次课 授课时数 2学时间理论课√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 教学课型内科护理学、尤黎明、吴瑛、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咳嗽、咳痰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常用的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
2.熟悉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分型。
3.熟悉咯血的定义4.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其病因。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重点:1.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2.咳嗽与咳痰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3.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难点:1.咳嗽与咳痰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2.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教学方法(请打√选择):讲授法□√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读书 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教学媒体(请打√选择):教材□√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多媒体□√幻灯□ 录像□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1.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10分钟2.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重点 10分钟3. 咳嗽与咳痰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0分钟4. 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0分钟5. 咯血、胸痛的评估要点 10分钟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1.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有哪些?2.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有哪些?3.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症状护理中常用的护理诊断有哪些?4.“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有哪些?5.“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有哪些?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实践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 科新进展等方面):1. 介绍学科新进展的内容;2. 以临床病例启发学生的临床护理的思维,使学生能学会进行护理评估,能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解释护理的依据等。
---------------------------------------------------------------最新资料推荐------------------------------------------------------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本节考点:(1)呼吸系统的结构(2)呼吸系统的功能(3)病人的评估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系统的结构由呼吸道、肺和胸膜组成。
(一)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将呼吸道分为上、下呼吸道。
1.上呼吸道:由鼻、咽、喉构成。
主要生理功能是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化和机械阻拦作用;环状软骨:在声带下方,是喉梗阻时进行环甲膜穿刺的部位。
2.下呼吸道:起自气管,止于呼吸性细支气管末端。
包括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实质。
气管逐级分支到肺泡共 24 级,构成气管-支气管树状结构。
气管在隆凸处分为左右两主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较左支气管粗、短而陡直,因此异物或吸入性病变(如肺脓肿)多发生在右侧,气管插管过深时也易误入右主支气管。
黏液纤毛运载系统和咳嗽反射是下呼吸道的重要防御机制。
1 / 33.肺和肺泡左右肺位于纵隔两侧,上端为肺尖,下端为肺底。
肺由数亿个肺泡构成肺泡上皮细胞有两型:Ⅰ 型细胞与邻近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构成气血屏障(呼吸膜);Ⅱ 型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表面形成-薄薄的液膜,其功能为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性,防止肺泡萎缩。
肺内气体交换主要在肺泡,通过气血屏障进行。
(二)肺和胸膜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有上、中、下三叶,肺表面被胸膜覆盖。
在肺叶内肺叶支气管又依支气管和血管分支再分为肺段。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十分利于气体交换。
胸膜分为脏层、壁层,脏层紧贴在肺表面,壁层衬于胸壁内面,两层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构成潜在的密闭腔隙,称为胸膜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