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今天的这节课是一节新授课。本节要求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了解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一、对于教学内容的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踏入学校大门后系统学习时间知识的起始课,也是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学习内容包括两部分:钟面结构和认识整时。本节课后续学习认识半时,认识分、秒等知识,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会影响后续时间知识的学习。
认识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数学知识,因为时间看不见、摸不到、画不出,是抽象的。在平时生活中,学生虽然能说出时间,但时间是什么样,在头脑中不存在表象,没有清晰、明朗的刻画。学生对于时间的认识只能源于钟表,因此认识钟表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钟面构造,正确认识整时。难点是认识整时的方法。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小组合作还不成熟,因此我把我的教学环节设计为: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巩固练习,拓展提高;4、课堂小结,立体整合;5、当堂达标,查漏补缺。在这几个环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同桌讨论比较好,学生的纪律比较好,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上教师没有顾及全体学生,对于坐姿还需要加强管理。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本节课开头以猜谜语的方式进行引入,从本节课的开始便激发了学生对于新知的探究渴望。(此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已经知道的内容,不应该说是猜谜语,用词要严谨。)
2、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最为简洁的语言展示出本课学习目标。
第二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探究一:钟表的组成。让学生观察归纳出钟表的结构。(在此注意教学中不要出现儿化音。)
探究二:认识整时。本环节是教学的重头戏,通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总结认整时的方法。在进行此环节的教学时,出示主题图,没有及时抓住生成的知识,对于学生说墙上的钟表就应及时解决文字表示的教学,而不是又从墙上的表转向桌子上的电子表然后再教学墙上的表的认识,这样浪费时间了。其实本环节,可以设计为由主题图直接讲授文字表示和电子表示,然后出示3各种表进行学生的练习,通过学生手头的练习,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反馈情况再进行有目的的教学,这样两种整时的表示方法在练习中、出错中让学生掌握了。而且自己在教学前没有考虑好学生会不会写“时”这个字,以致于学生做题时有些不知所措。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此环节的设计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
1、游戏:我拨你说。(巩固对整时的认识)我说你拨。(在钟表上表现整时)
2、课本85页做一做。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整时的认识和写法。但在做此题时只是单纯的做题,没有让学生看图说什么时刻在干什么,没有向学生渗透时间观念。
认识12时和认识9时是此部分的重点,重点让学生知道特殊时刻钟表指针的指向和一天有2个9时的事实,在此处可以渗透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
游戏时间,活动一下,让学生自己根据课件展示拨一拨钟表,为后面的3、4练习题做准备。此环节的失误是在学生钟表指针指向不同数字时开始活动,学生一开始就没有跟上,而且演示钟表转的速度很快。在此可以让学生在活动前都把钟表拨到3时,然后进行操作。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
3、过一小时是几时?(学生根据钟表的转动情况进行直观学习。)
4、照着说一说。主要让学生会看、会说“几时刚过”“快几时了”。这一部分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作为拓展练习。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立体整合。
本环节主要是我出示立体整合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感受今天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但忽略了本节课的小结,应该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加强学生的认识。
第五个环节:当堂达标,查漏补缺。
由于学生在前面学习两种表示方法时,练得不多,掌握的不扎实,所以在做这部分内容时,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只会写一种表示方法,有的学生不会写汉字,所以此环节是整堂课的最失败的环节,没有达到人人清的目的。
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在知识探究时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氛围很好,但也看到,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好玩的,他们自己拿着学具钟表有的根本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但老师顾及不过来,所以整堂课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没有达到学习目标,以致于没有人人清。另外,自己在教学环节的衔接上和对于问题的处理上还有待提高,以致于浪费了一些时间。而且本节课的容量有些大,致使整节课超出8分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好好思考怎样达到高效课堂,这样既可以掌握本节学习内容又可以节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