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声无哀乐论》所体现的儒家文化精神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嵇康的代表作之一,该论文探讨了音乐的本质和音乐创作的标准,认为音乐应该是无声的,纯粹的语言,只有发人深思的作品才能称之为好作品。
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首先批判后汉时期流行的音乐,认为当时的音乐太过激昂,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快乐,反而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
他提出了“仁人居则安,知人居则惠”的观点,认为好的音乐应该有助于人们内心的平静和安逸,而不是让人激动不安。
嵇康进一步论述了音乐和道德的关系。
他认为音乐应该是道德和品德的表达,好的音乐能够感化人心,引导人们进入高尚的精神境界。
他强调音乐的价值不仅在于艺术层面,更在于其对人性的影响。
嵇康也提出了关于艺术创作标准的看法。
他认为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是要符合音乐本身的规律,还应该满足人类精神活动的需要。
而作为音乐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有高尚的艺术追求,把心灵灌注到音乐中,传达自己对生命、对人性、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和感悟。
《声无哀乐论》不仅是一篇探讨音乐思想的文章,更是一篇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嵇康通过对音乐的研究,提出了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标准,强调艺术创作应该符合人类精神的需要,从而为后世的古代文化、思想、艺术创作等领域影响深远。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嵇康是东晋末年著名的琴师和文学家,他的《声无哀乐论》是他的一篇重要的文论著作。
本文以1000字为限,将对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的思想进行简要的论述。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对音乐和文学的一种独特的观点,他认为声音本身并没有情感,只是一种物理现象,只有当我们对声音作出解释时,才会赋予其情感与意义。
他认为音乐
和文学的价值在于它们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和思考的机会,并非只依赖于它们所表达的情感。
嵇康以音乐作为自己的主要例证,他明确指出音乐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与哀乐之感
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他批判了当时的一些人将音乐与情感等同起来的观念,并认为这种观
点是一种主观的臆断,没有科学的依据。
他提出,“动听”的音乐只是一种技巧性的成就,它并不能单纯地代表一种情感。
相反,嵇康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它给我们带来的享受,
而不是它所表达的情感。
嵇康还进一步扩展了他对音乐的思考,他认为人类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是一种文化的
积淀。
他提出了“音之入耳,耳之入心,心之运作,志气感性”的观点,意味着音乐需要
通过听觉刺激触发人的情感和思维活动。
这一观点强调了音乐的主观认知和个体体验,认
为音乐的价值在于它所唤起的个体情感和思维的流动。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对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与传统的儒
家思想相悖,后来的音乐理论家对他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和修正,但他的批判精神依然有着
重要的意义。
《声无哀乐论》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后
来的音乐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003年第4期N o 14 2003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 ichuan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 Edition )总第127期Sum N o 1127[收稿日期]2002-10-20[作者简介]孙永岷(1944-),男,四川郫县人,四川民盟科技经贸学院教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语言・文学・艺术§论嵇康“声无哀乐”的哲学美学思想孙永岷(四川民盟科技经贸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 要]嵇康一反传统理论,提出“声无哀乐”,认为“治世之音”、“亡国之音”之说是滥于名实的久滞之义。
嵇康理论宗本于老庄之学,其意旨在“越名教而任自然”。
[关键词]音声;和声无象;名实;声有善恶[中图分类号]B23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3)04-0080-06 竹林玄学的精神领袖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1](释私论),社会理念,所作《声无哀乐论》[1]即是我国美学思想史上一篇重要文献。
《世说新语・文学》载,“王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
”《南齐书》载王僧虔《诫子书》云:“才性四本,声无哀乐,皆言家口实,如客至之有设也。
”可见,前人早把《声无哀乐论》作为谈证的资料了;《晋书・嵇康传》末云:“复作《声无哀乐论》,甚有条理。
”看来,是重在肯定这篇文章的逻辑性。
至明代,学者志士黄道周作《声无哀乐论辨》,对“声无哀乐”质疑。
亦足见嵇康这篇玄学文章的学术意义及其影响是何等深远。
关于这篇文献,当代已有论及;本文认为,尚需作应有高度的评价,对嵇康“声无哀乐”的哲学美学思想,尚需进一步探讨。
一《声无哀乐论》讨论的是音乐艺术,及与音乐艺术有关的诸问题。
文章标题中的“声”,主要系音乐之声,包括乐音和乐曲,亦即音乐。
《声》文中的“和声”,就是“感人之最深者也”的“和比之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美好的音乐。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一篇名篇,作者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嵇康。
全文共分为五章,通过对声音的分析和对音乐的探讨,深刻揭示了声音无是非价值、音乐无本质情感等思想,为后世的声乐文化创造和音乐艺术的道路开拓探索奠定了基础。
“声无哀乐”是嵇康在文章中的重要论点。
嵇康认为声音本身没有喜怒哀乐之分,它们只是人们在听到声音后受到的情感反应。
嵇康在论证这一点时,先举了孔子的一个例子:“汉穆帝听伶人挥洒弦管声,不禁流泪,后听有司和卫育署所奏之声,不愿听。
” 说明听音乐是有人文情感背景的,人们对音乐会有情感的反应,这并非是音乐本身的“本色”,而是人赋予它们的情感价值。
因此,嵇康认为,“声音本无喜怒哀乐,而人心附之以为然,故有哀乐之音也。
”在“声无哀乐”的基础上,嵇康又提出了“音乐无情”这一重要命题。
他认为,音乐是不带任何情感的,只是纯粹的声音组合,因此无法用情感来定义它。
嵇康在文中说道:“音乐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本身没有情感,不能赋予它某种特定的情感,而是由听音乐者自身的情感与个人的心理反应来决定音乐的效果。
” 也就是说,音乐无情感本质,需要通过人的自身情感去理解和感受它的价值和意义。
在“声无哀乐、音乐无情”的思想基础上,嵇康提出了“有情调则不成音乐”这一论断。
对比嵇康认为有哀乐之音是有情感色彩的,有情调则不成音乐。
他认为,音乐是一个完全理性的艺术,它不应该被涂上某种特定的情感。
因此,嵇康主张音乐的表现应该遵循“情感的质朴”。
他说:“当我们在听音乐时,由于音乐没有天然含义,因此我们应该尝试以一种简洁而不失韵味的态度来理解音乐。
” 嵇康更倡导音乐以内在结构和形式美来体现人的文化情感,而非借助外在的情感色彩而表达至情。
”通过对“声无哀乐、音乐无情、有情调则不成音乐”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嵇康在文章中所想提倡的则是对人们的审美反应和感受进行审慎的肯定。
他强调,我们需要以一个独立意识形态的方式去审视音乐和声音,而不应该被它们所涂染的情感干扰。
从《声无哀乐论》浅谈嵇康人格魅力作者:秦静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6期摘要:通过解读《声无哀乐论》,浅析嵇康对音乐自然天性的追求,和礼乐教化的矛盾态度,和其本人潇洒不羁,孤傲正直的品行,结合历史背景,折射出嵇康对待遁世和出世的态度。
关键词:嵇康;人格品质;音乐与理想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06-01在中国古代音乐不只是单纯的娱乐工具,而更富含教化的功能,自周朝创立礼乐制度以来,儒家倡导的是用“礼”来规范人的外在行为,用“乐”来提升人的内在德性。
但是嵇康先提出了“声无哀乐”继而又提出无法从音乐判定德行的优劣。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篇《声无哀乐论》的核心问题在于“音乐自身的存在,独立于外界的事物,如情感和道德。
”这其实就涉及到了“自律美学和他律美学—德国音乐学家卡茨从康德哲学中借用来的概念。
文中有云“夫五色有好丑,五声有善恶,此物之自然也。
” 就是说,声音有好听的和不好听的,这是事物的本身属性,即自律的观点。
又说“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
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切哀言。
心中有悲痛之事,就会说出哀切的话。
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是受某种外在的规律决定的,也就是他律的。
可见嵇康并没有在文中断定音乐的属性究竟是什么,而呈现的是一种辨证的观点,但这并不是嵇康探讨的主旨。
他想引起的是对礼乐与道德的思考,他借东野先生之口道出“声无哀乐”又否定了仅凭声音才知道虞舜的德行。
他甚至说“则仲尼之识微,季札之善听,固亦诬矣。
此皆俗儒妄记,欲神其事而追为耳,欲令天下惑声音之道,不言理以尽此,而推使神妙难知,恨不遇奇听于当时,慕古人而自叹,斯所以大罔后生也。
”这句话把嵇康坦率直白,叛逆不羁表现的淋漓尽致。
意思是“说孔子识别精微,季札善于听乐,就是虚妄不实的。
这都是俗儒随意乱纪,想要天下人迷惑声音的道理,不说音乐的道理不过如此,只是让人觉得音乐神秘难懂,恨不得当下就碰到明了的人,羡慕古人而自叹不如,这就是他们欺骗后人的方法啊。
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从《乐记》《声无哀乐论》比较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在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了随后整个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基础,是我们在探讨民族特色的音乐美学体系时非常值得研究、借鉴的一笔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乐记》和《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两朵重要的奇葩,它们分别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对这两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看出儒家,道家不同的音乐美学观点,还可以由此窥见音乐的本质、社会功能、音乐与知觉者的关系以及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先秦儒家美学思想及其集大成者《乐记》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以及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乐记》便是一本集中体现了儒家音乐美学的论述,因此它是先秦儒家美学思想集大成者。
《乐记》一书讨论了音乐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中有着精辟的论述,肯定了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
音乐有着深刻的艺术性,感情深厚的音乐可以打动人心,反之一个社会的音乐也可以反映国家的盛衰。
《乐记》关于音乐本质的论述,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2.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乐记》认为,音乐是表达情感的事物,它和礼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音乐和社会伦理想通,不同的人对音乐的要求不一样,不同的音乐表达不一样的思想感情,不同思想感情的音乐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也各不相同。
3.礼乐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之一《乐记》主张使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治、伦理教育等相配合,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
[2] 《乐记》作为儒家思想论著,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的一面。
作为一部音乐美学著作,又有抽象概括问题、寻求一般规律的特点即绝对面。
这就是它音乐美学理论的价值所在。
二、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独创性名作《声无哀乐论》《声无哀乐论》立足于老庄的哲学理论,来阐述声无哀乐即音乐不能表达人喜怒哀乐的情感这个命题。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嵇康,字孟浩,号君山,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被誉为“嵇康乐府”,其和风绚丽的《声无哀乐论》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著作之一。
本文将从《声无哀乐论》所阐述的思想和观点入手,对嵇康的思想进行深入解析和探讨。
《声无哀乐论》谈论了诗歌音乐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对古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他独特的审美观点,强调音乐、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思想精深、理论严谨,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深刻地论述了音乐的审美理论。
他认为音乐的美是源于其表达情感的能力,音乐作品应该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共情。
嵇康提出了“乐出虚无”、“无以自喻”、“声无哀乐”等理论观点,强调了音乐具有超越语言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能力,使得古代音乐美学理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阐述。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还对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
他认为诗歌应该具有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强调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
嵇康在文章中提出了“声无哀乐”,指出诗歌的美不在于表面的抒情和豪放,而在于其深刻的内涵和真挚的情感,使得古代诗歌艺术得以深化和发展。
嵇康对音乐、诗歌的创作方法和审美标准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提出了“隐约”、“虚而不屈”、“流而有间”等创作原则,强调了作品应该具有隐约的意境和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这些理论观点对中国古代音乐、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他还对音乐与诗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音乐与诗歌应该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音乐是诗歌的表现形式,而诗歌则是音乐的文字表达,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著作,对古代音乐文化和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形式主义视野下的嵇康《声无哀乐论》之雅俗观形式主义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注重文学作品的形式美感和结构特点。
在这种视角下,嵇康《声无哀乐论》所阐述的雅俗观便显得格外重要和深刻。
本文将从形式主义的视角对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雅俗观。
嵇康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文学家、音乐家,他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有关音乐美学的著作,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部著作中,嵇康阐述了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看法,提出了“声无哀乐”、“雅俗之音”等理论,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形式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包括结构、语言、音乐、节奏等方面的美感。
在这个意义上,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可以被视为一部音乐形式主义的代表作品。
他在书中提出了“声无哀乐”这一观点,认为音乐的价值不在于它所表达的情感,而在于它所具有的形式美感。
这与形式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古代中国音乐文化中,“雅俗之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嵇康通过这个话题,探讨了古代音乐的艺术性和娱乐性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雅俗观是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古代中国,音乐被划分为“雅”和“俗”两大类。
雅音指的是文雅高贵的音乐,通常是宫廷音乐或宗教音乐,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代表了文人的审美追求;而俗音则是通俗民间的音乐,如民歌、乐舞等,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代表了普通人的生活情趣。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认为,雅俗之音并非是一种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他指出,音乐的价值不在于其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在于其所属的阶层,而在于其形式美感。
无论是雅音还是俗音,只要具有精湛的形式美感,都是有价值的。
在当代,形式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也在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形式主义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形式美感,而非其所传达的情感。
在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也需要从形式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所阐述的雅俗观,也需要在这种视角下进行深入探讨。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嵇康是东晋末年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和思想家,他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嵇康的生平、《声无哀乐论》的思想内涵、对后世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嵇康的思想,体会他对音乐美学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嵇康,字元则,生于东晋永和三年(公元232年),卒于东晋咸康五年(公元263年),其家族世代为官,自幼聪颖,好学不倦。
嵇康擅长文学和音乐,尤以琴艺和音乐理论见长,被誉为“琴中之王”,在当时的文学和音乐界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的《声无哀乐论》是其对音乐美学的思考和总结,也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在晚年撰写的一部论文,文中系统阐述了他对音乐美学的思想和见解。
嵇康在文中提出了自己对音乐美学的独特认识,主张音乐的美并非来自于哀乐之声,而是源于合乎规律的音韵。
他认为,音乐之美在于“度量不一,音声和协”,即音乐的美在于音符的协调与和谐。
在他看来,音乐之美是一种纯粹的艺术美,并不需要依附于某种情感或哀乐之声。
这一观点与当时流行的音乐美学观念截然不同,引起了当时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音乐理论和实践。
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强调了音乐的规律性和和谐美,这一思想对后世的音乐理论和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嵇康的思想被奉为经典,成为后世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研究和借鉴的重要对象。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动了音乐理论和实践的不断进步,为中国古典音乐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嵇康是中国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他的文学才华和音乐造诣都非常高。
他与陶渊明、山谷重厚和刘义庆被称为“琅琊四才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重要的音乐哲学论著。
这篇论文写于公元300年左右,内容主要讨论了人与音乐的关系。
嵇康认为人在听音乐时会受到哀乐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声无哀乐论》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嵇康认为音乐是一种无形的语言,它具有独特的表达能力。
他认为音乐不同于文字和言语,它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和心灵。
而且,音乐的艺术表达是通过声音和节奏来实现的,这种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
嵇康强调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音乐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激发和调动人的情感。
音乐能够表达人的喜怒哀乐,可以让人产生共鸣和共情。
他主张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应该尽情发泄情感,将内心的压抑和忧伤通过音乐来释放出来。
嵇康对音乐的艺术目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音乐的艺术目的不仅仅是要让人产生愉悦和享受,更重要的是要引发人的思考和感悟。
他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能够触动人的心灵,让人对生活和人生产生思考和领悟。
他强调艺术家要有独立思考和富有创造力的精神,通过音乐来传递真善美的思想和价值观。
嵇康对音乐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感受和表达,更是一种社会的联系和凝聚力。
音乐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认为音乐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调节器,通过音乐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探讨音乐哲学的重要著作。
他通过分析音乐对人的哀乐影响,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理论,并对音乐的艺术目的和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嵇康的思想对中国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代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音乐欣赏之儒家和嵇康音乐美学思想比较本文将从儒家音乐思想和嵇康音乐思想二者产生的背景、本质、功能、审美等方面进行比较,探索他们之间的关联和产生的影响。
标签:儒家音乐嵇康音乐美学思想比较儒家音乐思想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直接影响了两千年来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
它由孔子奠基,经孟子、荀子发展,集大成于《乐记》,其核心为礼乐思想。
嵇康,字叔夜,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书画家、音乐家。
嵇康在思想上受老庄影响较大,崇尚天道自然无为。
其著作《声无哀乐论》集中体现了嵇康音乐思想。
这是中国音乐史上“自律论”美学最早的典型表达。
儒家音乐思想和嵇康音乐思想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一、产生背景西周以来执行了严格的礼乐制度,以礼为核心,即所谓“君子无物而不在礼”。
乐是为礼服务的工具。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西周的衰落期间东迁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
周天子逐渐失去共主的地位。
与周政权共生的礼乐制也逐渐分解,乐也从礼的束缚中得到相对独立的地位,并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它的变化过程经历整个春秋时代近三百年。
儒家音乐思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基本继承了西周的礼乐思想,又把礼与乐不同的作用区分开来。
嵇康音乐思想产生于魏晋时期。
魏晋是我国历史上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时代。
随着大一统政权的崩溃,士人们思想信仰发生了动摇,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怀疑,思想的多元化出现了。
根源于道家思想的魏晋“玄学”对当时的政治、社会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同时它也提供了逃避现实的一种思想体系。
二、两家的音乐思想(一)、儒家音乐思想的《乐记》《乐记》对于音乐本质的解释,具有相当的深度。
它提出“物动心感”的命题。
即“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它认为音乐不是外物在人心中的反映,而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感情对外物的一种反应,是本性在音乐中的显露。
- 18 -2023年 第1期嵇康,字叔夜,善弹琴,具有很高的音乐造诣,著有《声无哀乐论》《琴赋》,其《嵇氏四弄》与《蔡氏五弄》合称为“九弄”。
《声无哀乐论》中,秦客与东野主人通过八次辩论,证明了“声无哀乐”的核心思想。
修海林在《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中提道:“《声论》的特点,一是它的思辨性强;二是它较之先秦两汉的音乐美学思想,更深入地对音乐艺术审美特征及自身特殊规律进行了探讨。
”[1]修海林在文章中对音乐思想进行了细致研究,但并未对思辨性展开论述。
因而,本文意从思辨性的角度对嵇康“声无哀乐”这一命题进行研究分析。
一、礼乐相合或礼乐分离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乐最开始伴随着祭祀典仪出现。
上古史料中的乐从未单独出现过,相比于礼,乐总是处于依附地位。
因而在先秦时期并不能单独论述乐,无法将礼乐分开研究。
西周建立礼乐制度之后,礼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维护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的重要手段,乐也随之带有更强的功用化意味。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推崇礼乐制度,这一观念进而成为秦汉以来的主流思想,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礼乐结合是再正常不过的。
所以,礼乐结合是传统雅士思想观点的基本。
主张礼乐结合还是传统的音乐美学观念。
传统经学之士主张,乐应继承雅颂传统,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股肱之臣都持礼乐结合的观点,他们是传统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
例如魏晋时的高堂隆提出:“求取亡国不度之器,劳役费损,以伤德政,非所以兴礼乐之和,保神明之休也。
”(《三国志·魏书》)西晋哲学家傅玄认为:“商君始残礼乐。
至乎始皇遂灭其制。
……日纵桀纣之淫乐,二年而灭。
”(《全晋文》)北魏刁雍在《兴礼表》中主张少数民族政权以汉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礼乐等概念。
由此可知,大部分宫廷重臣都是持礼乐相合的观点,这也是传统的官方音乐美学思想。
主张礼乐分离是汉魏以来随着社会环境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兴观点。
自东汉末年的桓、灵二帝开始,战伐不断,社会动荡,百姓生活悲惨困苦,时代呼吁着一种新鲜的思想体系。
《声无哀乐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声无哀乐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声无哀乐论》是三国魏末音乐美学论著。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嵇康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对音乐的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他的著作《声无哀乐论》。
这份著作尽管只有短短的三千字左右,却包含了嵇康对音乐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本文将对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的一篇散文,主要探讨了音乐对人的情感和精神的影响。
文章开篇即指出“声无哀乐”一说,即音乐本身并没有哀乐之分,而是人的心态和情感赋予了音乐以哀乐的意义。
嵇康在文章中就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他认为,音乐之所以能引起人的哀乐情感,是因为它与人的情感相通,它能激起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正如嵇康所言:“故音声之美,乃在其合於心而发也。
”嵇康还通过举例说明了音乐的哀乐之表现。
他引用了春秋时期的乐府诗《离骚》中的文字,“怨哉、乘舆、晋楚、以判次。
”说明音乐既可以表达情感,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情感体验。
他认为,音乐的力量不在于表面的旋律和节奏,而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他详细讨论了音乐与哀乐之间的关系,展现了音乐在情感传递方面的独特魅力。
除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嵇康还探讨了音乐对人精神境界的影响。
他认为,音乐有助于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得到心灵的洗涤和升华。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写道:“声音內如鲍鱼之珠,若融似精,气归如化,至道如神。
”可见,他将音乐比作一种唤醒灵魂、抚慰心灵的神奇力量。
他认为,音乐能使人的情感得以宣泄,使人得到心灵的抚慰,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还阐述了音乐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家的境界。
他认为,音乐创作是一个高度艺术的过程,需要音乐家具备深厚的音乐修养和情感。
他将音乐家比作“得道的真人”,认为他们通过音乐创作,能够表达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理解,从而使音乐具有更高的艺术境界。
他还强调了音乐对社会的影响,认为音乐家应该秉持高尚的道德品格,用音乐来感染和影响人心,使社会更加美好。
通过对《声无哀乐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嵇康对音乐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声无哀乐论》是嵇康的代表作之一,对于儒、道、佛、墨等各家学说都有所谈及。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围绕着声音与情感、音律与道德、音律与自然等主题展开论述。
嵇康在文中提出了“声无哀乐、理有次第”、“音声直观”等观点,对于音律的起源、作用及其对人类情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思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声无哀乐论》中的思想进行阐述。
嵇康认为“声无哀乐”,认为音乐并非是具有特定情感色彩的表达工具,而是一种超越言语的交流方式。
他认为音乐只是“声韵之疾徐、紧疏之长短、繁简之多寡”之别,并不包含情感的内涵。
他认为乐音十分直观,是一种刺激感官的力量。
嵇康主张人们应当超越对于音乐情感的刻板印象,以平和的心态去体验音乐的美妙。
嵇康强调了音律的存在和意义。
他认为音律是一种秩序,是一种“天地庄周之化物”,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
他认为音律是通过“疾徐、沉浮、降举、对和”等乐律来表达的,通过音律的运用,人们能够感受到宇宙的秩序和和谐之美。
他认为音律不仅能表达情感,更能启发人们的情感,使人们能够超越世俗的琐碎,达到内心的宁静。
嵇康从音律与道德的关系出发,思考了音律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他认为音律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社会道德的表达。
他说:“禁微作繁,律疏导俗。
行此音律,令之有恶。
”他认为如果音律过于繁复,会导致社会乱象,而音律简洁明了则有助于自治和自律,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他认为音律应当符合道德规范,同时也可以通过音律来促进道德思考和道德行为。
嵇康思考了音律与自然的关系。
他认为音律是自然的表现,它来源于自然界的声音和乐音。
他说:“天地有音,五音有序,操盈物,乐也。
”他认为人类的音律是受自然的启示而创造出来的,所以音律本身就隐含着自然的真理和秩序。
他认为人们应当通过欣赏音律来感受自然之美,进而与自然和谐共生。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他从音乐与情感、音律与道德、音律与自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嵇康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之一,他的作品《声无哀乐论》可以说是他独特的思想观点的体现。
在这篇文章中,嵇康探讨了声音的本质和对人的情感的影响,提出了声音无分悲喜哀乐的观点。
下面将从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内容、思想主题和对今人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简要讨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思想。
《声无哀乐论》主要探讨了声音和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
嵇康认为,声音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不具有任何实体,而是通过空气中的震动传递给人的听觉器官。
嵇康认为声音本身并没有喜怒哀乐之分,它仅仅是一种感觉的刺激,并不能直接引起人的情感。
人的情感是与声音的内容相关的,而不是与声音本身相关的。
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主张人应该超越声音的形式,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高尚。
嵇康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不被外在的事物所左右。
他提出了“宁贫游道”的人生观,认为在追求物质享乐的过程中,人容易陷入一种虚假与偏见的境地,只有超越物质的束缚,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与幸福。
嵇康的思想对今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声无哀乐论”提醒了人们对于声音的认识和对待方式。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声音不再仅仅局限于音乐、歌唱等艺术领域,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嵇康的思想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超越声音的形式,对待不同的声音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的美感,而要从内心去感受与理解。
嵇康的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的理念也对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人们更加重视自身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他对于声音和人的情感关系的一种独特的认知,他认为声音本身并不具有喜怒哀乐之分,是与声音的内容相关的。
他也提出了人应该超越声音的形式,追求内心的自由与高尚的思想。
嵇康的思想对今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人们在对待声音和追求内心平和方面更加关注。
嵇康《声无哀乐论》所体现的儒家文化精神作者:白爱平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4期【摘要】正始年间竹林名士嵇康所作的音乐理论文章《声无哀乐论》,不但以其否定音乐本身的情感内容的论点在思想领域标新立异自所树立,而且在政治为先的思维范式、中和节制的人生态度和推类辨物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反映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关键词】声无哀乐;文化精神;思维范式;人生态度;研究方法正始年问竹林名士嵇康所作的《声无哀乐论》是一篇音乐理论文章,其核心论点是否定音乐本身的情感内容,认为宇宙世问的声音有各自不同的节奏、旋律等形式表现,可以引起听者不同的审美反应,但是声音本体并不存在喜怒哀乐之情:文章问世之后在当时以及后世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是非至今未定。
笔者无意对此音乐美学方面的诸多争议推波助澜,仪就此文所体现的中国儒家文化精神方面略抒己见,以求止于方家。
一、政治为先的思维范式我国早期先民所生活的华夏地区,地域十分阔大,自然条件相对恶劣。
先民要解决生存问题,就必须依靠部族群体,大家共同去抵御自然的侵袭,共同获取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源。
从那时起,维系这个集体的存在和延续首先依靠的就是政治的力量。
因此,我们并没有像世界上其他几个文明古国那样,在最早期的时候就形成了单一的为全族人所尊奉的宗教信仰。
我国原始宗教中的巫术崇拜、祖先崇拜、庶物或灵物崇拜等,更多的带有地域性、族群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在早期先民的社会生活当中,比原始宗教更重要、更成系统的则是早期的政治组织。
相传人文始祖黄帝就曾经任命百官,建立政权制度和财产制度。
其后数千年有周天子治天下,诸侯治国,大夫治家。
从此天下国家、学优则仕,成为无数儒生前赴后继的责任和理想,尤其是在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逐渐官方化和政治化,由先秦一家理想的在野的哲学思想成为极具权威性的官方意识形态。
随着政治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稳固提高,政治家几乎成为中国古代士人心目中唯一的止途职业。
政治作为一种国家组织形式,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士人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学术思想以及思维模式等意识形态范畴也深深地打下了政治的烙印。
我们可以从那些并非以政治为核心内容的的古典文献里,去寻觅政治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留下的印迹。
譬如魏晋哲学家兼音乐理论家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里,就始终是将政治作为一个重要参照物去讨论音乐艺术问题的。
正始时期玄学方盛,嵇康本人就是一位玄学家,他极端蔑视世俗礼法,标榜“越名教而任自然”,但是他蔑视的是虚伪矫情的被用来网罗构陷世人的礼教,他骨子里从来没有放弃对儒家理想的真淳信仰。
时值魏晋乱世,儒家思想虽然失去了两汉时期的独尊地位而逐渐衰微,但其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依旧保有一席之地,甚至从来没有退出过主流社会,尤其是在士人基本的思维方式和人生观念等方面。
《声无哀乐论》一开篇,作为反方的秦客发起的第一个辩难,就是以“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作为声有哀乐论的有力依据,认为“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这是自周公孔子以来的圣主贤工以及大人君子之流的共通想法,他们都把音乐作为国家政治兴盛与衰落的一种投射,这几乎是从古至今从未有人怀疑过的论调,因此被秦客用来作为真理式的重要论据。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礼乐教化是治理天下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舜命夔击石拊石,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那些先圣作为天下的治理者,利用政治手段使音乐成为教化万民的有效工具。
另一方面,作为音乐的观听欣赏者,他们从音乐巾首先领会到的或者说有意倡扬的,是圣主贤君治理天下的仁德惠泽,是礼乐教化程度不同所导致的各个地区厚薄不同的民风乡俗:“仲尼闻韶,识尧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围之风。
”虽然秦客是作为论辩的对立一方出现的,但是这种以政治教化作为观照万物的逻辑起点的思维模式,却闪现于全文破立双方的各处论辩之巾。
嵇康虽然喜欢标新立异,他在文中的代言者东野主人近似诡辩地坚持音乐本身没有情感内容的观点,但东野同秦客一样,都是将政治作为思考音乐问题的重要参照物,时时宣称“国史明政教之得失,审国风之盛衰,吟咏情性以讽其止”,“师襄奏操而仲尼睹文王之容,师涓进曲而子野识亡国之音”。
在主辩双方的思想意识里,只有与政权兴替、民风教化等政治内容相关的事物才是有其存在价值的事物,抛开政治则几乎无法展开有关音乐理论问题的讨论。
这种政治为先的思维范式是儒家文化在魏晋之际社会生活巾的地位的体现,那便是即使迟暮没落风华不再,依然根深蒂同难以易徙,并逐渐成为华夏民族的集体意识。
二、中和节制的人生态度与西方文化重视个体的白由发展不同,巾圉儒家文化更加强调群体的和谐生活,追求节制、中和、雅止的美,同样追求节制、内敛、贞同的人生。
在儒家的世界观体系里,宇宙问的一切事物因和谐而共生,“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宇宙问的各种声音因和谐而悦耳,“宫商集比,声音克谐”,只有“克谐”之音才能够达到“至和”的完美境界;生存于其中的人类,亦应该效法天地万物,和谐地共同过着群体生活。
如此一来,作为群体巾的个体的生存,就要相应地有所为有所不为了:“古人知情不可恣,欲不可极,故因其所用,每为之节,使哀不至伤,乐不至淫。
”如果个人不加节制地恣情极欲,势必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他人的生活。
一个“知”字,表明这是人们心目中不容怀疑的观念认识。
于是从维护和谐群体的共同利益出发,要求个体对自身的情感抒发和欲望追求加以限制,并且将这种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自我节制始终如一地加以保持,“虽遭遇浊乱,其体白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即使变起仓促,即使乱世流离,也要始终保持同有的平和温润的品格。
这就是中国儒生人格塑造的理想,是儒家巾庸之道在个人生活巾的体现。
这种中和节制的人生,需要社会的行为规范加以同持和引导,于是“可奉之礼”与“可导之乐”就被用来从外部约束和内省修养两个方面维系中国士人的生存模式。
“于是言语之节,声音之度,揖让之仪,动止之数,进退相须,共为一体。
君臣用之于朝,庶士用之于家,少而习之,长而不怠,心安志同,从善日迁,然后临之以敬,持之以久而不变,然后化成,此又先工用乐之意也。
”这段话描述的就是中国士人的生存范式。
试想一位言谈举止彬彬有礼的君子,外表谦和安宁,仪态端方,不骄不躁;内心明晓进退,持中守节,贞同不移,这样成长起来的从善修身的士人,对邦国家族而言都是栋梁之才。
标榜典范若此,则向慕效法者众多,士人的人生观念渐有定式,朝野家邦可以长治久安,温厚朴质的民风滋养亦有所成就。
由此可见,绵延千载的礼乐教化不仪成功地促进了君子人格的培育和社会风俗的移易,也促进了平和节制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与温雅礼让的君子人格密切相关的,是中国土人温润中和的审美理想。
即使他仃曾经聆听过典范的韶武雅乐和时尚的郑卫之音,了解了音乐具有或激昂、或低徊、或跳跃、或缠绵,以至于变化无穷的旋律节奏,但仍然坚持地甚至没有前提地认为,“声音以平和为体,而感物无常”,“曲变虽众,亦大同于和”。
他们认识到世问的声响为物态所激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样貌,但其根本体象却在于平和雅止,如同那些节拍舒缓、端庄有度的四言诗一般。
虽然在何为“体”、何为“变”的执念上颇有武断之嫌,但这并不妨碍儒者对于巾和之美的景仰之情,因为这是最符合巾国土人审美习惯和审美期待的艺术状态,可以给他们带来审美体验和道德体验相统一的审美感受。
这种“尽善”方能“尽美”的审美理想,不仪体现r古人对于艺术美的观念认识,也包含着他们对于建立在道德完善基础上的完美人生境界和社会境界的向往。
三、推类辨物的研究方法中国先秦诸子巾有名家一脉专事名理之辩,其余诸家则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名家理论的某些思想,譬如儒家讲求端止名分以为教化之途,后来的玄学家也喜欢分辨名实以作清谈之资。
与西方哲学家崇尚逻辑思辨不同,巾围的哲人喜欢使用类比论证,即所谓“推类辨物”的方法去讨论问题,例如著名的以“薪火”、“刀刃”类比“形神”的论辩。
这种推辨方法在思想研究领域的普遍使用也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特征之一。
例如在《声无哀乐论》里嵇康说:“玉帛非礼敬之实,歌舞非悲哀之主也。
”“酒醴以甘苫为主,而醉者以喜怒为用。
”这里嵇康用玉帛与礼敬、歌舞与悲哀、酒醴与喜怒这几组范畴,类比音乐和情感的关系,说明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作用是不同的,藉以阐明声无哀乐的论点。
接着,他还从审美的角度进行类比,“今以甲贤而心爱,以乙愚而情憎,则爱憎宜属我而贤愚宜属彼也。
”“譬犹游观于都肆,则目滥而情放;留察于曲度,则思静而容端。
”贤和爱,愚和憎;都肆和放滥,曲度和静端,分别反映的是审美对象的本质特征和由此引起的审美主体的情感活动,这里也是作为类比的例证,来阐明音乐的品质表现与听者的情感投射的关系。
类比论证方法的优点在于显豁通俗,易于理解。
但是种种譬喻即使再恰当,也有先天的理论上的缺陷,因为譬喻的本体和喻体毕竟是性质不同的事物,譬喻这种方式本身并不能代替严密的逻辑分析和科学实验。
同样是推类辨物,嵇康并不纯粹使用譬喻,有时候也兼用接近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探究事物的道理。
“夫食辛之与甚噱,熏目之与哀泣,同用出泪,使易牙尝之,必不言乐泪甜而哀泪苫,斯可知矣。
何者?肌液肉汗,踧笮便出,无主于哀乐,犹蓰酒之囊漉,虽笮具不同,而酒昧不变也。
声俱一体之所出,何独当含哀乐之理也?”从生理学的角度上讲,身体在受到外物刺激和情感刺激的时候,眼泪或汗液将会流淌出体表,但是体液的物理特性是有常性的,不因为刺激它流出的是外物或者情感而有所改变;同样的道理,酒浆在过滤压榨过程巾,因为工具、外力以及榨漉方式的不同,产品的清浊浓淡会有所不同,但是却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它的物理属性;一段乐曲虽然旋律节奏千变万化,但是都出白于同一架乐器,“克谐之音成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完美的音乐发声于金石管弦这样的乐器,虽然声音各有不同,但是都是出白没有思想情感的物质形态的乐器,由此推类得出声无哀乐的结果。
嵇康声无哀乐论最主要的论据,一为强调声音及其发音器具所具有的物理属性,赞叹其原始素材性的美;一为区别声音的表现形态与听者的情感反应这二者之问的关系。
尽管嵇康在文章中有意识地混淆声音与音乐这两个范畴,忽略音乐创作者和演奏者的情感倾注与音乐作品艺术表现的关系,使其声无哀乐论受到当时以及后世学人的或温情或严厉的批驳,但是嵇康的这两个论据是符合现代自然科学原理和美学思想的。
儒家思想浸染溉泽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其中不乏陈旧落魄的观念意识,但是一些优秀积极的成分,譬如担当社会责任的人世态度、温润坚贞的君子品格、直面人生的理性精神、大同至和的社会理想以及格物致知的科学态度等等,这些最值得珍视的儒家文化精神,不仪存在于那些已逝的高文典册里,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渗透到巾华民族的血液之巾,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掘、传承和创新我们的民族文化,对于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实现伟大的中国之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