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易的“微言大义”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5
《道德经》的读书笔记《道德经》的读书笔记1《道德经》的第一句,也是被世人提及最多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告诉我们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是难以描述的。
难以描述是因为我们人类思维、语文是具有极大局限的,是片面的。
由此,不管我们对“道”的认识如何,都是局限的,还有更高深的“道”是我们未能理解的。
所以,不应该停留在原地不思进取,而应该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不断地加以认识。
这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通的。
但是这种发展应该是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的,因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遵守的。
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推崇也是老子一切哲学思想的最本源。
老子还给我们提供了修身的准则,或者说榜样。
“上善若水”——他说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可以用水来形容。
因为“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却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毫无所求,甘居众人厌恶的卑下,污浊之地,所以它可以算是至高的“善”了。
“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老子通过这个句子详细地指出了人应该效法水怎样的德行,首先要效法水的不居高的精神,要时刻让自己保持谦虚卑下的态度。
有了功勋却不占据,不与人争,不自以为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其次应效仿水的沉静没有物欲。
人类应该恢复自己心灵的透彻明净,抛弃众多物价的束缚。
并不是说一点物欲都没有,但是要限制自己,不贪图,不强求。
身处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我们,更应该以此为标准,审视自己的心灵。
除此,还应效法水的仁爱之情,带着一颗不求回报的心真诚地帮助别人、关心别人。
还要效仿水的诚信,水的平正,水的能屈能伸,水的善于把握时机。
在第四十六章里,老子提出“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之:布局结构练习题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话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2)《雷锋日记》开篇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看到这几句话,你头脑中会闪现出哪些与此相关的人或事呢?请你展开联想或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其中有一节专门记录红军中的少年先锋队员。
斯诺在书中写道: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
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
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
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像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
“他们”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1936年的中国少年。
红星照耀,初心不改,接棒前行。
你作为同样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中国少年,请给“他们”写一封信,谈谈“他们”给你带来的触动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关于报恩的故事:《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帮助汉高祖打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窘。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实词】1、贰①从属二主。
(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④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2、鄙(边境界封疆藩篱)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左右)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何许人,何处人)4、阙①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宫阙。
①què城楼,城阙。
①quē侵损,削减。
(本文:阙秦)①quē通“缺”5、微①没有。
(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细小,轻微。
(同现义)③衰败国势衰微。
④精微微言大义。
(成语)⑤微服暗访:乔装。
⑥卑贱,人微言轻。
(低微)《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⑦隐蔽,不显露,悄悄。
见微知著(成语)微访(暗中查访)6、敝①坏,破旧。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敝帚自珍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使……疲敝。
【重点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来,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结果,用来,连词。
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把,介词。
秘密☆启用前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一种“特殊情形”,在民事纠纷、刑事犯罪案件中,可以免于承担不利责任。
正当防卫制度有其规范价值。
法律基于道德和正义的准则而建立,在现代社会,人权和公民的安全是法律保护的重要对象。
当公民的人身、财产等权益受到他人侵犯时,法律赋予公民正当防卫的权利,使公民能够在合法范围内保护自身安全和权益。
此外,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而正当防卫则是法律赋予公民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
但正当防卫具有一定限制和条件,需要在合法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在处理正当防卫案件时,需要考虑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等,综合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作出判断。
②实践中正当防卫认定面临诸多困难。
司法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包括防卫起因、防卫对象、防卫时间和防卫限度来认定。
首先,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但司法实践中,许多不法侵害并非真正的不法侵害,而是由挑衅、误判、误解等行为引起,防卫人在进行自卫时往往难以判断对方行为是否构成不法侵害。
其次,正当防卫对象必须是不法侵害者。
但司法实践中,不法侵害者范围相对模糊,可能包括直接侵害者与间接侵害者。
微写作:微言有“大义”徐小明(江苏省淮安市仇桥初级中学,223226)摘要:借助微写作,用微故事与微评论回答“写什么”,用微改写与微创新破解怎么写。
聚焦“写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微故事记录生活细节,借助微评论训练观点表达,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针对“怎么写”,教师可以立足课内,帮助学生用微仿写迁移写作方法;关联生活,用微创新激活写作素材,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关键词:写作教学;微写作;写作素材;写作思路互联网时代,被冠以“微”字样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如微信、微店、微视频等。
这些“微事物”以短小、便捷、快速的优势,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
在作文教学中,微写作这一写作方式也日益受到关注。
微写作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操作性强,一般为200字左右的片段;指向明确,侧重于提升学生写作方面的某种能力或解决学生作文中暴露出来的某个问题,因此,可称之为微言有“大义”。
写作教学中,可以借助微写作,用微故事和微评论回答“写什么”,用微改写与微创新破解“怎么写”。
一、“写什么”:微故事+微评论(-)利用微故事记录生活细节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班级是学生生活的小舞台,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打响自己的“战役”,上演自己的“戏剧”;放学之后回到家中,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也是学生写作的时机,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均可以成为写作的话题。
因此,家校生活是学生写作素材的源泉。
微故事的的幅短、情节浓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意、随兴地记录;学习中的琐事、生活中的偶得,都可以纳入微故事的写作范围。
笔者曾经布置过一项微故事写作任务:“家,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承载着最真实的情感……”请以此为开头,刻画一个家庭生活场景片段,250字以内。
这样的微写作只需要学生调动感官去观察环境,记录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花费时间少,简单易操作,学生写作积极性高。
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校有位教师还学科教育47设计了“纸上微博微信”的微故事写作形式,学生可以每天“发表”自己的状态,记录自己的心情,抒发内心的感想或客观记录所见所闻。
浅谈对微型小说的认识熊莉娅近年以来,我国微型小说创作发展迅速,情况十分喜人。
随着微型小说作家、作品的不断涌现和对微型小说评论工作的逐步展开,微型小说正与日俱增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
考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微型小说短小精悍,反映现实生活比其它文学形式特别是中短篇小说敏捷、迅速、轻便;它正好适应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变革迅速,社会思想变化快,人们渴求跟上时代步伐的现代化潮流;(二)微型小说篇幅有限、情节单一,内容通俗易懂,读来省时省力,易于为各阶层读者所掌握,并可满足各阶层人们对文艺多层次的需求;(三)微型小说虽篇幅短小,但能以短见长、以少胜多、平中见奇、微言大义、含蓄隽永,与短、中、长篇小说相比,它同样具有艺目前,微型小说已成为与海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文学品种,并已进入大中小学的课堂。
然而,有些学者却有这样的解释:“微型小说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短、小、精、深,即篇幅短、容量小、内容精、思想深刻”;有些文学课教师也说:微型小说是“小菜”、“不过瘾”。
但我认为把微型小说的“小”解释为“容量小”、“小菜”、“不过瘾”,是不妥当的。
首先,我们应正视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在我国已经普及化、专门化、兴旺繁荣的现实。
微型小说在中国源远流长。
在阅读先秦寓言和先秦散文时,从《韩非子·守株待兔》、《吕氏春秋·刻舟求剑》、《战国策·画蛇添足》以及《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庄子·庖丁解牛》、《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中,就可以看到微型小说的胚芽和雏形。
具有真正意义的微型小说在我国魏晋时代就已产生。
如以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和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正是此期微型小说的典型代表。
隋唐以后出现了一大批笔记小说,如《野人闲话》、《玄怪录》、《江淮异人》、《何氏语林》、《阅微草堂笔记》等,其中也有着相当多的微型小说珍品。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微型小说的创作达到了高峰,产生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微型小说珍品《聊斋志异》。
浙江强基联盟2024年10月高三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在衡量文学的价值时,往往提出“人民性”的概念。
从内容上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否有价值,首先要看它是否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表现人民的遭遇、理想和情绪,此外,自然还有人民的美学趣味等。
人民性越高,同时艺术的力量又能相称,这种作品无疑就是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在这个意义上,人民的口头创作有它的巨大的优越性。
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同时也是许多民族文化财富的生产者。
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他们在文化创造上有着不利的条件,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却得到了极优厚的补偿。
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它的见证人。
作为文学艺术重要内容的广大人民的社会生活、斗争、思想、感情和希望等,他们是亲身的体验者。
他们的文艺传统又都是这株社会生活常绿树上所结的果子。
在这种意义上,他们正是“得天独厚”的。
过去长期的阶级社会里,许多优秀的进步作家,由于对人民的同情和理解,他们写作了具有人民性,乃至高度的人民性的作品,这当然是值得称赞的事。
但是,由于生活本身存在的距离,他们的作品尽管有其他不可企及之处,却在理解和表现人民的心理等方面就往往不能不有某些隔阂,因而使作品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种情况,我们很容易在我国古代那些表现民间疾苦的诗歌中找到例证。
在这点上,民间文学的作者却天然地占了便宜。
我们只要听听我国过去流传的那些“长工歌”及“长工和地主”的故事,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了。
由于作者自身是文学内容的经验者或见证人,因此有些学者把这种人民性叫做“直接的人民性”,这是有道理的。
一般具有比较优越的人民性的民间文学,它的内容还是相当广阔的。
有的作品想象地描绘着自然的奇妙光景和万物的诞生;有的半写实半幻想地描绘着人类早期的处境、活动及其对文化的开拓;有的描绘着民族的由来及其迁徙过程和杰出的领导人物。
“微言”为“隐”,“大义”而“喻”“微言”为“隐”,意指微小的话语往往能够隐藏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微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虽然这些话语可能并不起眼,但却能够传递出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而这些微言之中,往往含有深刻的道理和智慧,需要我们仔细品味和领悟。
事实上,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情和人情,都在微言之中透露出了某些不为人所注意的信息。
例如,别人给我们的微笑、换一种说法等细微的变化都可能传递出他们的内心情感。
在职场和商业中,微言往往能够成为商业谈判的策略之一。
通过使用微言,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巧妙地表达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然而,“微言”中往往蕴含着一些非常重要的“大义”。
这个“大义”往往隐含在微言之中,需要我们去寻找和发现。
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关注微言的同时也要注重大义,才能真正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
在人生的各个层面中,微言都能够成为我们学习和进步的源泉。
“喻”则是指用比喻来表达某个概念或者思想。
比喻是一种抽象事物的具体表现,是一种语言学习习惯。
通过比喻,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事物具象化,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喻常常用在文学创作、演讲和故事讲解中,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表达方式。
在文学创作中,比喻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通过巧妙的比喻,作者可以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思想的深度。
在演讲和故事讲解中,比喻可以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讲解者的思想。
通过比喻,讲解者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思想具象化,让听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总之,“微言”为“隐”,“大义”而“喻”告诉我们在日常交往和学习中需要注意微言和比喻。
通过观察和听取别人的微言,我们可以掌握他们的实际意图和情感;通过使用比喻,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在社交和学习中,注重微言和比喻是我们提升自己的有效方法。
“微言”为“隐”,“大义”而“喻”1. 引言1.1 介绍文章主题微言与大义,虽然表面上看似轻巧浅显,却蕴含着深邃的内涵。
微言似乎只是简短的语句,但往往能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深刻含义,给人以启迪和启发。
而大义则是指概念上的广阔和深远,是智慧和道德的象征。
微言与大义之间的关系,既能通过微言来隐喻表达大义,也能通过大义来喻示微言。
在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微言与隐以及大义与喻的关系,分析微言的隐喻作用以及大义的喻示意义,解读微言和大义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并探讨微言与大义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深入挖掘微言与隐的深层内涵,探寻大义与喻的智慧关联,以及微言与大义的和谐共融,展示微言和大义之间的微妙联系和独特魅力。
1.2 探讨微言与隐的关系在人类文化和语言中,微言和隐常常被用来传达深远的含义和思想。
微言是指言辞简练,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而隐则是指言外之意,隐含在言辞之中的深层含义。
微言和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微言往往通过简练的表达传达隐含的意义,让人们在阅读或听到微言时,通过细细品味和思考,从中感悟到更深的内涵。
微言和隐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微言是表面的外在形式,而隐则是深层的内在含义。
微言通过简练的表达,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联想,让人们在短短几个字或句中领悟到更为广阔的意义。
隐在其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增加了表达的深度和广度,让微言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
微言和隐的关系,体现了在短小精悍的表达中蕴含着丰富而深远的内涵。
通过微言的运用,作者可以在有限的语言表达中传递更为丰富和复杂的意义,使读者在简短的语句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微言和隐的关系是一种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和语言更具有张力。
1.3 探讨大义与喻的关系大义与喻,在文学与修辞学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义是指一种深远的道德、哲学、历史意义或社会意义,是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主题。
而喻则是修辞手法中一种将事物的象征含义与言辞相比拟,达到引起读者联想、抒发感情等目的的方法。
“微言”为“隐”,“大义”而“喻”
“微言”和“大义”是两个中文词汇,在古代文学中往往被用来表达正义与真理的核心内涵。
两者在表达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在含义上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微言是指那些言辞简短,但意义深远的语句,它常常被用来表达某种观点、主张,又常常被人视为隐语或者暗示。
而大义则是指那些具有普遍性、深远思想的道理,它涵盖了更广泛的社会伦理和人性的原则,因而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和认同。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微言传大义的故事和传说,它们通过简短却深刻的话语,传递了不同时代的正义与真理。
比如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虽然简短,但表达了做人的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诸葛亮的“君子一定之事,小人难之”更是贯穿了中国历史上的君子之道,让人们明白了做事的态度和大义的内涵。
微言在表达中往往具有借代和比喻的作用。
它通过转化一个具体的形象或事件,来表达更深层次的内涵。
比如道德经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通过对美和善的对比和借代,让人们体会到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大义则更注重对人类共性的思考和阐释,它通过对普世性的道理的阐述,让人们思考更深层次的人性的本质。
比如在《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纯粹的仁爱之心,也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基本的道德准则之一。
在传统文化中,微言和大义不仅仅只是语言的表达形式,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和人性的精神内涵。
微言和大义的辩证统一,让通过文学阅读和思考,人们可以在不断领悟中,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人性本真,成为更好的自己。
“微言”为“隐”,“大义”而“喻”
“微言”和“隐”,“大义”和“喻”是中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用来表达深刻的含义和隐含的思想。
以下是关于这两个词的详细解释。
“微言”是指言辞中含蓄、隐晦的表达方式。
它常常通过含蓄、婉转的语言来暗示和间接地表达特定的意义。
与之相对的是“直言”,即直截了当、明确直接地表达意思。
相比之下,“微言”更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因为它要求读者或听众主动去思考,去领悟作者或者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通过微言引发读者的思考,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而“隐”是相对于“显”的概念,表示藏匿、隐藏的意思。
在修辞学中,“隐”是指通过模糊、暗示等手法来传达作者真实意图的一种表达方式。
通过运用“隐”,作者在表达中不直接提及,而是通过一些暗示或间接的手法来引导读者去理解。
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加作品的韵味和深度,使读者思考和感悟更深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发现并理解作者隐含的意义,从而产生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与“微言”和“隐”相对的是“大义”和“喻”。
“大义”是指主题、根本的意义,是作品主旨的核心。
它的表达是明确而直接的,作品的重要思想在其中得到阐扬。
通过“大义”,作者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让读者在读作品时理清思路,达到共鸣的效果。
“喻”是指通过比喻和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某种含义。
比喻是通过找出事物之间的共性来进行类比,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个抽象的概念或者观点。
通过比喻,读者对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有更直观的理解,更容易与之产生共鸣。
通过运用象征手法,作者可以将某个事物作为象征,传达特定的意义和情感。
山东齐鲁名师联盟2025届高三上开学一诊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如果圣人为王,他的治道就叫做王道。
照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说,有两种治道。
一种是“王”道,另一种是“霸”道。
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种类。
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
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
在这一点上,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
……以德行仁者王。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后来的中国政治哲学家一贯坚持王霸的区别。
用现代的政治术语来说,民主政治就是王道,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自由结合;而法西斯政治就是霸道,因为它的统治是靠恐怖和暴力。
圣王的王道为人民的福利尽一切努力,这意味着他的国家一定要建立在殷实的经济基础上。
由于中国经常占压倒之势的是土地问题,所以据孟子看来,王道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在于平均分配土地,这是很自然的。
他的理想的土地制度,就是以“井田”著称的制度。
按照这个制度,每平方里土地分成九个方块,中央一块叫做“公田”,周围八块是八家的私田,八家合种公田,自种私田。
公田的产品交给政府,私田的产品各家自留(《孟子·媵文公上》)。
孟子进一步描绘这个制度说,各家在其私田中五亩宅基的周围,要种上桑树,这样,老年人就可以穿上丝绸了。
各家还要养鸡养猪,这样,老年人就有肉吃了。
这若做到了,则王道治下的每个人都可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这不过仅仅是王道之“始”,因为它仅只是人民获得高度文化的经济基础。
还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人人受到一定的教育,懂得人伦的道理,只有这样,王道才算完成。
行这种王道,并不是与人性相反的事情,而恰恰是圣王发展他自己的“恻隐之心”的直接结果。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微言微义录(外一篇)作者:黄忠来源:《师资建设》 2013年第10期文/广东省教育厅黄忠日出江山,万物复苏。
古往今来,人们赋予了早晨一种朝气蓬勃的希望。
我本疏懒,也非卧龙,不会时常感叹大梦谁先觉。
幸好自少参加体训班,后又为人师表,清晨的必修课都是集训、早操。
久而久之,打下了身体的基础,也养成了运动的习惯。
早晨,给予了我许多的精气神。
早晨,又是孤寂的,不在学校工作,已脱离了广播操的队伍,展运只能是孤独前行。
闻着朝露雾气的清香,听正在此起彼伏的鸟鸣,心里特别的宁静。
早读新浪,48小时前的那场灾难,已隐藏在不起眼的栏目中,气功王大师的报道,覆天盖地。
一个个的生命,渐去渐远,灾难也很快被人们遗忘。
迟来的太阳,明天一定会出现在东方。
今天的朝阳时隐时现,空荡荡的运动场,假期里显得有点寂寥,几个坚持晨跑的邻居,边跑边聊。
晨运里,从没有看到过孩子的模样。
忽然勾起那场中日孩子的较量。
那是发生在1992年8月里,77名日本小孩来到了内蒙古草原,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一次探险夏令营的故事。
相信许多中国人还记得孙云晓写的这篇文章,中日两国孩子在草原上的不同表现,一直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深深地烙印在心底里。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在中小学校园看到孩子胖乎乎的背影,看到体育课堂中柔美的男女共舞,我总会再追问今后中日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较量。
有人说过,没有奔跑的民族是没有希望。
想起当年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率领“蒙古族” (又译为“马背上的民族”)驰骋欧亚大陆上的雄姿,不禁发起梁启超一样的感慨:少年强中国强!朝阳伴夹着和风细雨,天空上一团团乌云在翻滚,暴风雨今天会来临吗?“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早上醒来,立马想起李清照这首《如梦令》,回味昨夜风雨梦醒,看窗外落叶飘零,感叹古人的风雨情怀。
推开窗户,骤雨已随风吹散,天空上云聚云开。
走在似镜面般的运动场上,凉风在身边飘荡,树上的鸟鸣,在校园里,平添几分宁静。
微言.大义点我,将你喜欢的句子生成二维码快速分享!1,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一笑,素养;2.,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一笑,大度;3.,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豁达;4,.无奈的时候能达观一笑,境界;5.,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大气;6.,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一笑,自信。
喜欢花的人会去采花,爱花的人会去浇水。
嘴上不饶人的人心肠一般都软。
心里不饶人的人嘴上会说好听的话。
故好人心善,坏人嘴善。
有缘而来,无缘而去。
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
有缘,不推,无缘,不求。
来的,欢迎,去的,目送。
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人世间的事情勉强终归不能如意,强求势必不会甜蜜。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哲思短语》 1、喜欢拍马屁的人,最终都是为了骑马。
2、尝试让别人去读懂你,好过挖空心思去读懂别人。
3、经历挫折太少的人,所以才把一些琐碎的小事看得很重要。
4、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谁都可以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
5、多么忙不重要,忙什么才重要。
【智言趣语】1、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行为,行为是已表达了的思想。
2、智慧是生命的源泉,愿望是生命的动力,行动是生命的展现。
3、想到对岸去,就不能只延着岸边跑。
4、贫而好施,公倍于富。
富而好守,恶倍于贫。
5、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
高雅,不是名分装扮出来的,是人心气的结晶;气质,不是地位随之而有的,是人胸怀的外衣;魅力,不是权财堆砌出来的,是人才智的内涵;淡定,不是表面伪装出来的,是人阅历的沉淀。
【人生三得】「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
1、沉得住气,是睿智的彰显,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标志。
2、弯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调谦卑,海纳百川,能屈能伸。
3、抬得起头,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
【人生的十五分】一分优雅,一分从容,一分快乐,一分修养,一分气质,一分磨难,一分经验,一分淡然,一分人缘,一分锻炼,一分努力,一分进取,一分成功,一分问候,一分情意。
微言大义是什么意思微言大义[wēi yán dà yì] 的意思是: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
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成语解释翻译:sublime words with deep meaning;on small words have big meaning释义: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
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示例:他们解经,只重~;而所谓~,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
(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成语典故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
”《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词语辨析【近义词】:言近旨远、言简意赅、微言精义【反义词】:空洞无物【灯谜】:小说内容概要【用法】:作主语、宾语;指语言功夫好词语造句:(1)这篇文章言简意赅,微言大义。
(2)晚明小品突破传统散文“微言大义”模式,把主题引向人的日常生活,注重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式。
(3)方能领略先进性的微言大义,也才能为真正做到先进性奠定基础。
(4)这番大有来历的微言大义,要如何翻译成这欧罗番邦的通用语之时不失威严气势和玄妙韵味,倒是很为考究的。
(5)经文,佛陀留下的微言大义,直指佛心,真意自现。
(6)大道之广博恍惚,古之圣贤也只得以微言大义勉力记之叙之,我辈修道之人穷毕生之力日日勤修,磨练心性,感悟天地,也只求凭借自身体会领悟其中玄奥至理。
(7)小子笨拙,听不懂上仙的微言大义,所以才会有些失态,还忘上仙原谅。
(8)微言大义啊!你们真的是学生吗?(9)先贤圣人的微言大义本就言简意赅,譬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也可断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0)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微言”为“隐”,“大义”而“喻”“微言”为“隐”,“大义”而“喻”意味着微小的话语可以隐含着深刻的意义,而大义可以通过寓言的方式进行表达。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讲话或者写作中的寓意和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看似简单的文字或者小小的话语里面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和哲理。
这就是所谓的“微言”。
微言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表达方式,它不会直接点出需要表达的内容,而是通过一些暗示、影射和象征来传递信息。
正因为微言不直接表达,所以它给了听众或读者更多的思考和解读空间,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通过微言,人们能够感受到作者或说话人的深思熟虑和智慧。
一句简单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虽然只有几个字,但透过表面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学习的重要性和旅行的启示。
“大义喻”则是指用寓言或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关于大义的观点或思想。
通过寓言的方式,大义可以以更生动、深入人心的的方式被传递和理解。
道德、正义、忠诚等抽象概念往往比较难以具体化和形象化,因此通过喻来描绘和说明这些抽象概念可以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大义喻”的一个经典例子是《管子》中的“邹忌喻义”。
邹忌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智者,他通过喻的方式向魏国君主描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所做的事情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暗示着一个国家和统治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行为方式。
通过这样生动的喻,邹忌成功地传达了他对大义的理解和观点。
“微言”为“隐”,“大义”而“喻”的意义不仅仅只适用于语言文字的表达,它同时也适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和举止。
有时候,我们的行为可以通过微小的细节和举动来传递我们的内心和追求。
这些微小的行动可能不被大多数人所注意,但对于一些敏锐的观察者来说,它们蕴含着很多意义和信息。
“微言”为“隐”,“大义”而“喻”是一种非常有趣和有启发性的表达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语言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达和理解大义的意义。
白居易《与元九书》原文|译文|赏析《与元九书》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平易流畅,洋洋洒洒,思想感情坦露无遗,语言文字通俗浅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与元九书》原文唐代:白居易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累岁已来,牵故少暇,间有容隙,或欲为之;又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临纸复罢者数四,卒不能成就其志,以至于今。
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开卷得意,忽如会面,心所畜者,便欲快言,往往自疑,不知相去万里也。
既而愤悱之气,思有所浊,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
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
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
就《六经》言,《诗》又首之。
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
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
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
音有韵,义有类。
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
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
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也。
故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昌矣。
闻五子洛汭之歌,则知夏政荒矣。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
用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
于时六义始剚矣。
《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
《诗》、《骚》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
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泽畔之吟,归于怨思。
白小易的“微言大义”
作者:王丽玮张传胜
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8年第13期
作家风格谈
白小易,是微型小说界的领军人物。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小小说因为“小”,更加注重含蓄。
因而白小易的作品,大都短小精悍,却意味隽永,凝结着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切感悟。
白小易作品中的情节大多是常人眼中琐碎的、平淡无奇的小事,但作者总能捕捉到人意识中潜在的却常被忽略的那部分,善于通过“多重反转”的故事模型来展现微言大义,让人深刻反思。
作文观
区别于传统的宏大叙事,微型小说更加侧重于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件或者生活中的横断面来反映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的人性。
所以,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大都在对话中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人物的对话中完成,而主题蕴含在事实之中,并不会特别彰显出来,但故事却充满了张力。
名篇赏读
客厅里的爆炸
主人沏好茶,把茶碗放在客人面前的小几上,盖上盖儿。
当然还带着那甜脆的碰击声。
接着,主人又想起了什么。
隨手把暖瓶往地上一搁。
他匆匆进了里屋,而且马上传出开柜门和翻东西的声响。
作客的父女俩待在客厅里,十岁的女儿站在窗户那儿看花。
父亲的手指刚刚触到茶碗那细细的把儿——忽然,啪的一响,跟着是绝望的碎裂声。
——地板上暖瓶倒了。
女孩也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来。
事情尽管极简单,但这近乎是一个奇迹,父女俩一点儿也没碰它。
的的确确没碰它。
而主人把它放在那儿时,虽然有点摇晃,可是并没有马上就倒。
暖瓶的爆炸声把主人从里屋揪了出来。
他的手里攥着一盒方糖。
一进客厅,主人下意识地瞅着热气腾腾的地板,脱口说了声:
“没关系!没关系!”
那父亲似乎马上要做出什么表示,但他控制住了。
“太对不起了。
”他说,“我把它碰了。
”
“没关系。
”主人又一次表示这无所谓。
从主人家出来,女儿问:“爸,是你碰的吗?”
“……我离得最近。
”爸爸说。
“可你没碰!那会儿我刚巧在瞧你玻璃上的影儿。
你一动也没动。
”
爸爸笑了:“那你说怎么办?”
“暖瓶是自己倒的!地板不平。
李叔叔放下时就晃,晃来晃去就倒了。
爸,你为啥说是你……”
“这,你李叔叔怎么能看见?”
“可以告诉他呀。
”
“不行啊,孩子。
”爸爸说,“还是说我碰的听起来更顺溜些。
有时候,你简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你说的越是真的,也越像假的,越让人不能相信。
”
女儿沉默了许久:
“只能这样吗?”
“只好这样。
”
技法借鉴
1.善于利用“反转”的叙事手法,故事充满张力,微言大义显人性。
水瓶明明是自己倒的,作者却偏偏要“反转”,让做客的人对主人说是自己不小心碰倒的,而且言传身教,面对女儿的质疑强调说“只好这样”;女儿在“沉默了许久”之后,似乎也默默地“反转”,似乎认可了父亲的看法。
这篇几百字的微型小说,充满张力,一鸣惊人,如一股强劲的飓风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它揭示了人习惯于生活在虚伪和病态之中,通过一个细节,瞬间抓住人性被扭曲的根源。
2.通过对话的形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凸显人物形象,深化文章的主题。
整个文本,除了必要的故事情节交代之外,大部分的内容从父女二人的对话展开,凸显了虚伪的人物形象,进而深化了小说的人性主题。
3.精雕细琢,细微处凸显含蓄蕴藉的语言风格。
暖瓶倒时发出了“绝望的碎裂声”,其中“绝望”二字,既凸显了暖瓶倒时的声音之大,又暗示了这个“碎裂声”对父亲的心理的影响。
语言运用精当,富有表现力,凸显了语言含蓄蕴藉的风格。
片段赏读
那天,他躺在门口的藤椅里喝茶,邂逅一个进山砍柴的老农。
他将老农请进来参观他的宅院,他给老农倒茶,上水果,并与老农闲聊。
你怎么会住在这里?老农问他,看你的模样应该是有钱人吧?但是这里,兔子都不屙屎……
我来这里是想享受真正安静的贵族生活。
他说,您看看我的房子,是不是很棒?
老农四下看看。
凑和吧。
怎么是凑和呢?他说,这房子是用石头和木头建造起来的,墙是土坯墙,我连砖都没有用。
知道为什么不用砖吗?用砖,就失去了原始和粗犷的味道……
这不稀罕。
老农撇撇嘴,说,俺们那个村子,家家都是这样的房子。
光房子还不行。
他说,您看看院子里的这些花草,都是我从附近的山上移栽过来的。
这更不稀罕了。
老农说,俺们村里遍地都是这些花草,想避都避不开,看得俺们烦。
……
咱俩不一样的。
他有点急了,虽然咱俩吃着同样的饭,做着同样的事情,但我是贵族,您不是。
俺看差不多……
肯定不一样。
你知道我是怎么熬到这一步的吗?先玩命地赚钱,再玩命地健身,最后玩命地让自己厌倦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以及虚伪的交际……
你这么说,俺总算弄明白了。
老农笑笑说,咱俩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你是玩命才成了贵族,俺一生下来就是贵族。
(选自《农民贵族》,有删改)
技法点评
此片段的情节在老农与“贵族”之间的对话中展开,通过对话,读者可以了解到“贵族”一系列的行为和追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老农在原生态生活中表现出的平和顺遂、质朴自然,恰恰反衬出“贵族”刻意追逐“贵族”生活的浮躁焦虑、虚荣造作,有利于凸显人物形象和深化主题。
学生习作
豆角月亮
一考生
还没有上学前,娟子总是托着下巴想自己未来老师的样子。
想啊!想啊!忽然一个戴眼镜的老师对着自己笑,娟子也笑了,忽然一切又不见了。
娟子揉揉眼,哦!原来是个梦。
又一年的夏天,娟子扎着羊角辫,背着小书包上学了。
娟子发现讲台上的老师戴着眼镜笑眯眯的,娟子好高兴啊!她好喜欢这位李老师,李老师笑起来像妈妈,声音好听极了。
李老师也喜欢娟子。
一天,李老师讲《月亮》这一课,她轻轻念着:“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念完后,李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说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
“像小船。
”“对!这位同学说得对极了。
”
“像镰刀。
”“弯弯的月亮最像镰刀了,丽丽说得真好。
娟子,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
“老师!弯弯的月亮像外婆院子里结的豆角。
”娟子认真地说。
教室里响起了笑声,李老师气得脸发白。
“娟子,不许说月亮像豆角,听见了吗?”娟子低下头,她好委屈,她明明看见弯弯的月亮像豆角,为什么老师会生气?她好不服气:弯月亮就是像豆角,就像!就像!
二十年后,娟子也成为一名老师,她总忘不了那“豆角月亮”。
她讲《月亮》那一课时,也问道:“同学们,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
同学们有的说像镰刀,有的说像小船,有一位叫李佳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说像豆角。
娟子好高兴啊!娟子说:“李佳同学说得很正确,弯弯的月亮是很像豆角的。
同学们!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不能只拘泥于说别人说过的,要说出自己的想法,新的想法。
”
又二十年过去了,娟子老师仍不改初衷,仍教育着孩子们“豆角月亮”,她不断地鼓励孩子说自己的话,说别人没说过的话。
有一天,娟子老师收到一封信,信是一位叫李佳的作家写来的。
信里写着:娟子老师,我是您的学生,谢谢您没有扼杀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谢谢您的“豆角月亮”。
点评
小小说的语言是清新欢快的,文章主体部分是以对话的方式呈现的,生动有趣。
首段写娟子想象未来老师的样子,为后文娟子做老师埋下了伏笔,做了铺垫。
娟子经历“豆角月亮”事件后敢于坚持己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自己成为老师后,娟子在讲《月亮》这一课时,她鼓励孩子们都说出自己的想法,结尾揭示主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要敢想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