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城镇化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摘要]未来20~30年中,中国城镇化水平和空间拓展还将经历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期。
从目前来看,中国城镇化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已经形成,我国城镇化空间拓展的核心区主要在“京豫浙”三角区及其邻近地区,而并不包括传统上所认为的“珠三角”及海西经济区。
在考虑中国未来30年的城镇化进程时,我们不能盲目地做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重点在中西部地区的结论,也不能盲目地在城镇化日趋衰落而并无任何区位优势或特色资源的地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尤其是所谓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或者所谓的调整地带失衡的政府转移支付或投资。
中国城镇化的过程应是一个通过市场、政府、公民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协同创新、协同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实现经济社会集约化、空间规模经济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才能顺利推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城镇化;空间格局;核心—边缘结构;中国1引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过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是影响21世纪世界进程的两件大事(2001)。
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这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里程碑事件,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以城市人口为主的国家,这也意味中国可能还有20~30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更意味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变革也正在加剧。
尤其是,在当前海外市场萎缩,中国亟须提振内需以维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的平稳推进更具有非凡的战略性意义。
城镇化布局是影响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构建“‘两纵三横’”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
目前关于中国城镇化格局的描述有很多,一般或者是围绕东中西三大地带、南部北部等板块的此起彼伏来展开,或者是围绕城市群的格局来展开。
约翰·弗里德曼简介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对发展中国家的空间发展规划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提出了一整套有关空间发展规划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他的核心-边缘理论,又称为核心-外围理论,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研究空间经济的主要分析工具。
弗里德曼利用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建立了空间极化理论,他认为,发展可以看作一种由基本创新群最终汇成大规模创新系统的不连续积累过程,而迅速发展的大城市系统,通常具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条件。
创新往往是从大城市向外围地区进行扩散的。
基于此他创建了核心-外围理论。
核心区是具有较高创新变革能力的地域社会组织子系统,外围区则是根据与核心区所处的依附关系,而由核心区决定的地域社会子系统。
核心区与外围区已共同组成完整的空间系统,其中核心区在空间系统中居支配地位。
弗里德曼非常重视核心区在空间系统中的作用。
他认为,核心区位于空间系统的任一网络结构上,空间系统可以有全球级、洲级、国家级、大区级和省级水平,一个支配外围地区重大决策的核心的存在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它决定了该地区空间系统的存在。
任何特定的空间系统都可能具有不仅仅只有一个核心区,特定核心区的地域范围将随相关空间系统的自然规模或范围的变化而变化。
空间系统发展过程中,核心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核心区通过供给系统、市场系统、行政系统等途径来组织自己的外围依附区。
②核心区系统地向其所支配的外围区传播创新成果。
③核心区增长的自我强化特征有助于相关空间系统的发展壮大。
④随着空间系统内部和相互之间信息交流的增加,创新将超越特定空间系统的承受范围,核心区不断扩展,外围区力量逐渐增强,导致新的核心区在外围区出现,引起核心区等级水平的降低。
弗里德曼曾预言,核心区扩展的极限可最终达到全人类居住范围内只有一个核心区为止。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一)核心区域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它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
核心边缘模型:解读和启示一、核心-边缘模型的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1991年克鲁格曼在D-S框架下建立的核心边缘模型被认为奠定了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具备里程碑式的意义。
核心边缘模型的几个基本假设如下:1、经济系统只涉及两部门:垄断竞争下的工业部门和完全竞争下的农业部门,对于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工业品都存在着相同的替代弹性,而农业品是同质的,存在着完全替代;2、空间上只涉及两个区域:他们在偏好、技术、开放度以及初始的要素禀赋都是对称的;3、工业部门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而农业部门规模报酬不变;简单来说工业企业的成本函数为,而农业部门单位产出都需要个单位的劳动力;4、存在着“冰山运输成本”。
即A地区的产品要运送到B 地区,运输过程中存在着价值损失;这个值用度量,它是该模型中的关键变量之一。
5、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工人)是完全自由流动的,而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农民)则是完全不能自由流动的。
农民在两区域间是对称分布的,不能跨区流动。
工人在考虑迁移时,考虑的是区际之间的名义工资差距和生活水平,追求实际收入或效用的最大化。
用简单的数学模型表达为:,其中表示两区域间的工人流动数量,表示北部地区在总地区工人数的比例。
在克鲁格曼的模型当中,把两区域间的作用机制分成了三种效应。
第一种为“市场接近效应”,即每个工业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都会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
第二种为“生活成本效应”,它是指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对于消费者的生活成本的影响。
在企业数量多的企业所在地(在此模型中,每个企业之生产一种产品,且各产品存在着差异),其产品种类多,数量多,因此可以节省贸易成本。
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产品由于冰山运输成本的存在,在生产所在地与非生产所在地存在着差价,即。
第三种为“市场拥挤效应”,指由于企业过于集中而导致的竞争消费者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它们倾向于选择消费者比较少的区域。
可以看出,“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所引起的是区域之间企业(工人)向一个方向的集中,故为聚集力;而“市场拥挤效应”引致的是区域之间企业(工人)向另一区域的分散,故为分散力。
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1引言汪宇明(2002)[1],谢元鲁(2003)[2],张河清、成红波(2005)[1],翁瑾、杨开忠(2005)[4],卞显红、王苏洁(2006)[5],史春云、张捷等(2007)[6],吴信值、黄翔等(2008)[7]等国内学者对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
Pearce(1995)对带状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把旅游核心区域分为一级与二级两个等级,并把沿一级与二级旅游核心而环绕形成的边缘区域由内及外依次分为一级至四级四个旅游带,并对旅游度假胜地的等级进行了分析[8]。
Weaver(1998)分析了客观存在核心—边缘关系的主岛屿与从属岛屿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发展对这种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影响[9]。
Papatheodorou(2004)从旅游流角度探讨了区域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10]。
Gladstone与Fainstein (2001)认为旅游活动在空间上分布极端不均衡,旅游业趋向于在中心城市高度集中,并以纽约与洛杉矶两大旅游城市为例对旅游业在两大旅游城市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形态进行了实证分析[11]。
我国已有相关学者对具有乡村旅游腹地的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
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2004)对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分析表明:乡村旅游地在大、中城市周围的分布总体上呈距离衰减趋势(除了在开始的30 km内),即与城市的距离越远,乡村旅游地分布越少;84%的旅游地集中在距城市100km范围内[12]。
严春艳、甘巧林(2003)对广东省的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13]。
作者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1,13]及Takuma与Sasaki(2000)所构建的大都市城市空间结构经济学分析模式[14],基于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城市旅游核心与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2015年多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试卷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0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关于城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尚不足50%B.城市群将是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C.我国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以城带镇”的发展模式D.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是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2.根据居民身份证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民丢失居民身份证后申请补领,不用登记指纹信息B.小明今年8岁,可自愿申请领取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证C.张大妈是低保户,在其换领居民身份证时,应免收工本费D.某公司非法扣押员工的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可处五百元罚款3.下列四对商品中,在需求方面的相互影响关系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对的是:A.燃气灶和抽油烟机B.鸡肉和牛肉C.汽车和汽油D.饮水机和桶装水4.关于中国周边岛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黄岩岛是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B.钓鱼岛群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C.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交汇处D.太平岛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黑龙江无法看到极昼现象B.贵州有全国最大的瀑布C.全国大陆最低点位于海南D.广西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6.关于我国珍稀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朱鹮喜欢生活在湿地、沼泽和水田地带B.扬子鳄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鳄鱼品种C.大鲵的体色可随环境发生变化D.中华鲟是一种古老的脊椎动物7.关于世界战争史中的著名将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麦克阿瑟曾任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总司令B.隆美尔有“沙漠之狐”之称C.戴高乐将军领导了“自由法国”运动D.蒙哥马利曾是苏联陆军元帅8.下列关于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多数单色光可以分解为红、绿、黄三种基色光B.夏天穿深色衣服觉得热,是因为深色布料透气性差C.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因而红光的穿透性更强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盒、废纸对环境的污染9.关于度量单位,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容积:斗、石、加仑B.重量:两、升、磅C.长度:丈、里、盎司D.面积:亩、顷、仞10.大河文明是对发祥于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的统称,下列古代文明不属于大河文明的是:A.埃及文明B.印度文明C.巴比伦文明D.玛雅文明11.下列说法不符合常识的是:A.某超音速飞机的最高时速为800公里B.某人能听见频率为50赫兹的声音C.某山峰山顶的大气压为0.6个标准大气压D.某湖的湖面已有一半结冰,表面温度为零摄氏度12.下列哪组气体均为无色无味气体?A.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氧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C.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硫D.甲醛、二氧化碳、一氧化氮13.关于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B.蛋白质在被人体消化吸收过程中发生了水解C.蛋白质均含有碳、氧、氢、氮、磷等五种元素D.蛋白质是人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14.关于光的传播及其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B.光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会发生折射现象C.3D眼镜的3D效果利用了光的散射原理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15.在大型超市中,商家为提高销售额,通常会把诸如面包和牛奶、牙膏和牙刷等物品摆放在相近的位置,这是运用了数据挖掘中的哪种方法?A.分类B.聚类C.关联规则D.序列分析16.下列去污方法与酒精去油污的原理相同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B.面粉去碘酒污C.白醋去红汞污D.汽油去桐油污17.关于计算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微型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ASCII码B.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操作系统的发展为标志的C.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D.计算机上插U盘的接口通常是USB标准接口18.下列选项中x和y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A.当施加给物体的力相同时,x表示质量,y表示加速度B.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x表示时间,y表示速度C.当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时,x表示电阻,y表示电流D.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x表示体积,y表示浮力19.关于生物的遗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无性生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减数分裂B.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对为XY,雌性则为XXC.人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D.染色体是细胞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20.关于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压、降压变压器的区别在于其线圈缠绕方向相反B.导线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大,其电阻值越大C.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D.在闭合的电路中,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5题,参考时限20分钟)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内陆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化———以四川省为例罗浩轩1,2(1.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59;2.中国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732)提要:内陆区域内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空间结构通常按照“核心—边缘”模式演化。
通过对要素禀赋结构、规模经济和区域发展考察发现,作为全国首位度最高的成都市,尽管相较于周边市(州)展现出了更快的资本深化水平和更强的规模经济,但城市间要素禀赋结构趋于收敛,且劳动生产率差距缩小。
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周边市(州)到成都市的距离与其城市劳动生产率呈现类似U形的“W”曲线关系,出现了以川南经济区为第二增长极的空间结构演化趋势。
成都市展现的良性经济集聚驳斥了“一个省养一座城”的观点,带来的启示是内陆省域可通过经济制度改革获得改革红利,应改革以地区经济总量为指标的考核方式,鼓励非中心城市融入区域“核心—边缘”结构,在打造第二增长极时以市场潜力为参考标准。
关键词:内陆区域;“核心—边缘”结构;经济集聚;区域平衡;四川省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21)01-0010-09 DOI:10.13483/j.cnki.kfyj.2021.01.002 一、引言经济总量增长往往伴随着资源大规模转移[1],加之在工业文明时期地理变成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因而经济发展多表现为大量要素向区域城市集聚。
历史经验表明,由于规模经济和外部性,经济集聚趋势不仅不会变弱,还会继续自我强化形成锁定效应(lock-ineffect),并继续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的主导力量[3]。
基于中国实践,国内经济地理学界在“核心—边缘”框架下对沿海中心城市群与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方面展开了有益的探讨,但对内陆区域内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空间经济结构关系关注相对不足[4-5]。
由于内陆区域内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空间结构通常按照“核心—边缘”结构的模式演化[6],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也多围绕这个逻辑展开。
作者: 张李明[1];韩丽[2]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广州510060;[2]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006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导刊
页码: 134-135页
主题词: 知识经济;“核心—边缘”结构;珠江三角洲
摘要: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利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统计数据,探讨知识经济下"核心—边缘"结构所特有的形式及对其形成的机制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在扩散效应、区域政策等机制的作用下和知识经济因素的影响下"核心—边缘"结构已发生了嬗变。
主要表现为新经济下"核心—边缘"结构呈现出的新的形式:单核心结构、多核—核心边缘结构、空间一体化结构,在这三个阶段里核心体内容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
城乡差距的核心—边缘模型分析摘要:将地区划分为城区和农村两区域系统,构建一个综合考虑城乡劳动力迁移、环境污染、农业生产效率、城乡贸易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因素的核心—边缘模型,以深入系统地考察城乡差距问题,对于解决现有城乡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表明:劳动力向城区迁移有助于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效用水平,并缩小城乡差距;环境污染物排放对居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生产活动的集聚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取决于污染的危害程度;倘若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较小,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城乡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区交通及通信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等将提高城镇居民效用水平,拉大城乡差距。
关键词:城乡差距;效用;核心—边缘模型;异质性0 引言当前,我国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区位自然优势、收入来源差异、公共服务设施不均等和户籍管理制度等。
王学峰[1]通过对发达国家城镇化阶段性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全面分析发现,城镇化从中心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到再城镇化的进程及其伴生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是由于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过分依赖市场的力量所致。
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城乡关系进行研究,理论研究相当丰富,如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结构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边缘理论、城市经济学的城市空间扩散理论和城乡边缘区理论。
徐克帅等。
[2]认为构建县城—中心镇—集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有利于全面带动乡村城镇化;并着眼于空间、时间和主体3个维度深入探讨中心村镇建设的应用价值以及实践中应关注的技术细节。
核心—边缘理论虽没有专门研究城乡关系,但该理论揭示了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分布方面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克鲁格曼[3]在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结构等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后经鲍尔温、藤田等人的补充完善,其实质上深刻地揭示了城市与其周围腹地(即农村)之间的经济关联,对研究城乡互动与差异极具启迪性,为研究城乡差距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道路。
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的概念
城市核心区,又名都市核心区,是一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公共活动最集中的地区,是城市公共活动体系的主要部分。
城市核心区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为城市和城市所在区域集中提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设施和服务空间,并在空间上有别于城市其它地区。
城市边缘区是“一种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地带,它位于连片建成区和郊区以及几乎完全没有非农业住宅、非农业占地和非农业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的土地利用转换地区”。
边缘中心理论
边缘中心理论,即“核心边缘理论”。
关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的理论。
以核心和边缘作为基本的空间结构要素,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创新;边缘区则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
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在空间系统发展过程中,核心区通过供给系统、市场系统、行政系统等途径来组织其外围依附区;系统地向其所支配的外围区传播创新成果;通过极化效应带动相关空间的发展壮大;随空间系统内部和相互间信息交流的增加,促进核心区不断扩展,外围区力量逐渐增强,导致新的核心区在外围出现和核心区等级水平降低。
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演变为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作者: 向玉琼;马季
作者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出版物刊名: 探索
页码: 117-124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4期
主题词: “中心-边缘”结构;城乡关系;正义;去中心化
摘要:城市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城市一经产生就自然出现了城乡关系,顺应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心-边缘”社会结构,城乡之间也表现为一个不平等的空间结构。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空间的区隔和等级化都是政治的结果,城乡之间的“中心-边缘”结构是社会治理结构的浓缩,是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
“中心-边缘”的城乡结构体现为城乡居民之间全方位的身份不平等,因而这也是一个不正义的空间关系。
全球化、后工业进程将会逐渐消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从而彻底打破“中心-边缘”的格局。
城乡之间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状态,城市与乡村各自的差异得到承认和尊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相互包容与共同发展。
中国城镇化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摘要]未来20~30年中,中国城镇化水平和空间拓展还将经历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期。
从目前来看,中国城镇化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已经形成,我国城镇化空间拓展的核心区主要在“京豫浙”三角区及其邻近地区,而并不包括传统上所认为的“珠三角”及海西经济区。
在考虑中国未来30年的城镇化进程时,我们不能盲目地做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重点在中西部地区的结论,也不能盲目地在城镇化日趋衰落而并无任何区位优势或特色资源的地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尤其是所谓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或者所谓的调整地带失衡的政府转移支付或投资。
中国城镇化的过程应是一个通过市场、政府、公民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协同创新、协同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实现经济社会集约化、空间规模经济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才能顺利推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城镇化;空间格局;核心—边缘结构;中国1引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过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是影响21世纪世界进程的两件大事(2001)。
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这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里程碑事件,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以城市人口为主的国家,这也意味中国可能还有20~30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更意味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变革也正在加剧。
尤其是,在当前海外市场萎缩,中国亟须提振内需以维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的平稳推进更具有非凡的战略性意义。
城镇化布局是影响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构建“‘两纵三横’”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
目前关于中国城镇化格局的描述有很多,一般或者是围绕东中西三大地带、南部北部等板块的此起彼伏来展开,或者是围绕城市群的格局来展开。
这为我们认识中国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
然而,从区域经济视角来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与经济格局一样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核心—边缘结构。
但囿于数据或者方法技术,关于中国总体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核心边缘结构的研究还比较少见。
随着基于GIS的空间计量分析技术的提升和遥感夜间灯光数据在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中应用的日趋成熟,利用遥感夜间灯光数据(DMSP/OLS)来对中国城市化空间格局的核心—边缘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些学者已经在相关研究上进行了深入探索(陈晋,卓莉,史培军,2003),给我们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
但是基于DMSP/OLS数据对中国城镇化格局空间依赖性、空间异质性、空间进程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此,本文将运用DMSP/OLS数据(2000、2010年),分析中国大陆城镇化空间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并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空间插值、标准差椭圆等空间计量分析技术来判别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核心—边缘结构。
本文用灯光指数来代替城镇化发展水平(阴英超,2010)。
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是否存在核心—边缘的城镇化空间结构,中国不同区域的城镇化格局是否存在阶段性特征,中国未来城镇化空间拓展的热点区在哪里。
2中国城镇化空间拓展的核心区在华北平原及其邻近地区基于DMSP/OLS数据利用GIS提取灰度值大于0的斑块,这些斑块大致反映了中国城镇化空间的拓展状况,如图1和图2 所示。
图1和图2中红色代表2000年的斑块分布,绿色代表2010年的斑块分布,区别在于图1 反映的是基于2000年的城镇化斑块拓展状况,图2 反映的是基于2010年的城镇化斑块拓展状况。
由图1可知,在红色边缘地区新增添了些许绿色斑块,这代表着在2000年城镇化图斑的周围出现了新增长的城镇化图斑,显示出了城镇化空间拓展的扩散效应。
图2显示在2010年城镇化图斑的周围存在些许消失的图斑(2000),这代表着在从2000年到2010年存在些许消失的城镇化图斑,显示出了城镇化空间拓展的极化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新添的图斑还是消失的图斑基本都围绕在2000年城镇化图斑的周边或邻近地区,这说明我国城镇化的核心区和外围区已经有了基本的轮廓,东北地区的“哈大城市走廊”清新可见,“京豫浙”三角区(沈体雁,张晓欢,赵作权,2013)、“中三角”、成渝经济区、新疆城市群、福建广东沿海城市带等清晰可见。
从标准差椭圆(赵作权2009)来看,从2000年(蓝色虚线椭圆)到2010年(红色实线椭圆)我国城镇化处于扩张状态,但密集化程度在增加,这说明我国城镇化空间处于在扩张中密集化的状态,由标准差椭圆度量的我国城镇化空间的核心区包含了华北平原及其邻近地区、部分辽中南城市群、中三角、关中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但其中最大的连片的城镇化空间主要是“京豫浙”三角区及其邻近地区,事实上也就是华北平原及其邻近地区。
3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核心区以“京豫浙”三角区为核心基于DMSP/OLS数据利用GIS计算基于县级行政辖区的夜间灯光指数,用以指代县级行政单元的城镇化水平指数(阴英超,2010),并计算基于适当距离权重矩阵的局域Moran I,生成LISA图(Anselin,2007),其中红色部分指代城镇化水平的高高集聚区,淡紫色部分指代城镇化水平的低高离散空心区(大多位于高高集聚区的邻近边缘区),粉红色部分指代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离散孤岛区,大多位于距离高高集聚区较远被低值区包围的区域,深蓝色部分指代城镇化水平低低集聚的萧条区,大多位于中西部地区,但在2800余个县级行政单元中有近一半的县域城镇化水平与邻近地区不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割现象。
如果将城镇化水平的高高集聚区和高低孤岛区定义为城镇化空间的核心区,将低高萧条区、低低集聚区和其他不具显著空间自相关的地区定义为外围地区,那么中国城镇化空间的核心与外围地区也清晰可见。
2000—2010年,最为显著的是“京豫浙”三角区呈现出了快速融合趋势,其他零散的核心区并没有十分显著的变化,比如高高集聚的辽中南城市群中的部分地区、晋南地区、海西地区、广东经济核心区,以及孤岛状态的武汉、西安、成都核心区、重庆核心区、昆明核心区、贵州核心区、哈尔滨核心区等。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城镇化空间的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都在大幅增加,并且低低集聚区增加数据和速率更快,孤岛区和萧条区也有少量增加,这说明我国城镇化空间正处于以集聚为主导扩散并存的阶段,但核心—边缘结构正日趋明显。
4中国城镇化水平速率的核心区依附于城镇化水平核心区在度量城镇化发展快慢时,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指标是城镇化水平的年均增长率,在本文中则可以得到如图5所示的中国城镇化水平增长率的核心—边缘结构图。
由图5便可以得出在2000—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快速增长的的核心区位于江西昌九城市群、云贵地区、成渝地区、部分甘肃青海地区、部分内蒙古和新疆地区。
因此,不少人边得出未来中国城镇化空间的重点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因为这些城镇化水平增长率较高的连片区大都位于中西部地区。
然而,如果用城镇化速率,即城镇化水平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增加值来度量中国城镇化空间增长快慢时,便可以得出近乎相反的结论。
如图6所示,该图显示的是在2000到2010年中国城镇化速率的核心—边缘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图6和图3、图4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即中国城镇化水平速率的核心区主要位于中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核心区邻近地区,也可以认为中国城镇化水平速率的核心区依附于城镇化水平核心区,尤其是“京豫浙”三角区表现尤为明显。
5中国城镇化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已经形成通过计算G* 统计量(Anselin,2007),首先来度量中国城镇化水平的热点区,如图7和图8,其次来度量中国城镇化水平速率和增长率的热点区,如图9和图10所示。
如果将热点区视为中国城镇化空间的核心区,那么图7和图8就告诉我们中国城镇化空间的核心—边缘已经形成,第一个连片的核心区分别是“京豫浙”三角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并集,第二个连片的核心区是广东核心区和部分海西地区的并集,其他地区均可视为中国整体城镇化空间的边缘区,2000—2010年,第一个连片核心区在扩张,第二个连片核心区在收缩。
因此,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城镇化空间的核心区在“京豫浙”三角区,辽中南和河北北部地区是和“京豫浙”三角区较易融合的城镇化地区。
仅从空间范围来看,珠三角和海西地区的城镇化空间拓展范围有限。
图9和图10分别是中国城镇化速率和增长率的热点区显示图。
从图9来看,中国城镇化空间速率的热点区主要位于“京豫浙”三角区,以及河北北部和辽中南城市群的部分地区。
这与图3、图4、图7、图8所示的中国城镇化核心区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其区别就在于图9所示的城镇化速率核心区基本不包括珠三角和海西部分地区,这再次说明我国城镇化空间拓展的核心区主要在“京豫浙”三角区及其邻近地区,而并不包括传统上所认为的“珠三角”及海西经济区,尤其是珠三角拓展范围的有限性给人印象深刻。
从图10来看,中国城镇化水平增长率的热点区主要位于江西省、云贵—成渝—青海—甘肃形成的连片区、新疆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但从图10来看很容易得出中国城镇化在2000—2010年的增长重点在中西部地区的结论,或者得出中国未来城镇化重点在中西部地区的结论,结合前面的分析,这种结论显然有待商榷,但必须承认的是在2000—2010年,中国城镇化增长率的热点区的确是在中西部地区,但这与中国城镇化空间拓展的核心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增加量(城镇化速率)和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增长率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反映的是增长量的变化快慢,后者反映的是增长率的变化快慢。
6结论未来20~30年中,中国城镇化水平和空间拓展还将经历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
从短期来看,这对提振内需以维持经济平稳增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长期来看,这对中国抓住国家发展的历史战略机遇期,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凡的战略性意义。
城镇化布局是影响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十二五”规划也提到)所提出的构建“‘两纵三横’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为,从目前来看,中国城镇化拓展的核心区在华北平原及其邻近地区,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核心区以“京豫浙”三角区为核心(“京豫浙”三角区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化水平高高集聚区),虽然中国城镇化增长率的核心区(高高集聚区)基本上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但中国城镇化速率的核心区基本也是以“京豫浙”三角区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