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扫描版)
- 格式:doc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14
濮阳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微粒说与波动说的第一次交锋中,以牛顿为首的微粒说战胜了波动说,取得了在物理学界被普遍公认的地位。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英国米尔沃顿的一个教徒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男孩,他被取名为托马斯·杨。
经过学习和探究,他最终形成了光具有波动性质的想法,这个认识源于波动中所谓的“干涉”现象,波的干涉现象是各种波所独有的基本特征。
我们都知道,普通的物质是具有累加性的,一滴水加上一滴水一定是两滴水,而不会一起消失。
但是波动就不同了,一列普通的波,有着波的高峰和波的谷底,如果两列振幅相同的波相遇,当它们正好都处在高峰时,那么叠加起来的这个波就会达到两倍的峰值,如果都处在低谷时,叠加的结果就会是两倍深的谷底。
但是,等等,如果正好一列波在它的高峰,另一列波在它的谷底呢?答案是它们会互相抵消。
如果两列波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遇——物理上叫作“反相”——那么在它们重叠的地方将会波平如镜,既没有高峰,也没有谷底。
这就像一个人把你往左边拉,另一个人用相同的力气把你往右边拉,结果是你会站在原地不动。
托马斯·杨在研究牛顿环的明暗条纹的时候,被这个关于波动的想法给深深打动了。
为什么会形成一明一暗的条纹呢?一个想法渐渐地在杨的脑海里成形:用波来解释不是很简单吗?明亮的地方,那是因为两道光正好是“同相”的,就好像有两个人同时在左边或者右边拉你,它们的波峰和波谷都得到增强,结果造成了两倍光亮的效果;而黑暗的那些条纹,则一定是两道光处于“反相”,它们的波峰、波谷相对时,就好像两个人同时往两边拉你,正好互相抵消了。
、高中三年级语文摸底考试参考答案2014.03(2)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太宗就变得满面凄怆。
(补出省略成分“病情”1分,译对“见”(露出)、“改”(变得)各分1分;大意对2分。
共5分)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落魄无依的郁闷感受(1分),仕途坎坷多难、功名未遂的感慨(2分),强烈地表达了与恶浊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情(1分),也有慰勉苏子由(苏辙)之意(1分)。
(本小题5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9.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2分),把自己比做高卧云壑的老松,还语带夸张地说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老松拖走(2分),生动形象、瘦硬蕴藉的语言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2分)。
(本小题6分。
修辞手法答出比喻即可得2分。
其他经得起推敲、合乎情理的赏析亦给相应分。
)10.(1)衡于虑而后喻(2)亦余心之所善兮怨灵修之浩荡兮(3)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6分。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4)(本题答案要点示例)母亲的心理是我再也不能给孩子晾晒那床被子了(2分),要是儿子一家回来,可不能让他们受凉(2分),女儿你替娘经常把被子拿出来晒晒吧,替娘照顾他们(2分),希望他们常回老家(2分)!(本题8分。
其他合乎情理的说法也给相应分。
)12.(1)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
B、D不给分。
(本题最高得5分)(2)这三个方面为:一是读书对人产生的影响(2分);二是如何正确读书(或: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2分);三是(中小学生)读书成功的秘诀(2分)。
(本题6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其他合理的说法亦酌情给分。
)(3)①选书要有个性。
书在影响人,都读一样的书,必然索然无味。
(2分)②读法与理解更要有个性。
按自己的直觉去读,甚至按自己的奇思异想去读,这样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分)③读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批驳精神,要敢于与书争论,书的价值一者是共鸣,二者是碰撞。
高2014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题语文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部分”处。
第一部分阅读(70分)―、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次全国人大会议将审议、表决民法总则草案,这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大事件。
舆论对此总体上反应正面、热烈,但也有一些人泼冷水,其中“操之过急”论、“条件不成熟”论都比较典型。
众所周知,民法是离老百姓最近的法律,一个人一辈子都可能沾不到刑法的边,但每个人却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民法当中”。
一个国家只有民法完善了,并让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了,依法治国才算真的落到了实处。
中国1986年通过了民法通则,至今30年过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个人生活的维度前所未有,各种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完善民法因此成了当务之急。
这一立法的浩大工程无疑具有历史意义,它既契合了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所形成的社会权利关系面貌,也将对未来中国法治的进一步演进打下坚实基础。
世界上的立法没有一次是“百分百成熟”的,也几乎不可能管住立法之后长时间里的全部社会实践,否则的话,宪法就不会有修正案,各种法律也就不需修订了。
有人批评对编纂民法总则草案泼冷水的人说,没有民法的时候,他们说中国不重视法律;真的修民法总则了,他们又嫌修得太快了,质疑其质量。
总之,怎么都无法让他们高兴。
中国是不是很需要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那么国家就应致力于民法典的编纂和施行,这当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是应当全力克服的,而不应把它们作为推迟民法典修订的理由。
民法总则针对了今天中国社会的大量关切,比如父母子女之间的抚养、赡养关系,胎儿权利,保护见义勇为的行为,保护个人隐私,网络世界的一些权利义务关系等等。
绝大多数老百姓对有一部民法典来保护他们的权利充满期待。
语文试题时间:2014年11月8号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轴心时代的文明对话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一时期被哲人称为“轴心时代”。
期间,人类文明的精神基础同时在中国、古印度和古希腊开始独立形成。
这一时期通过对话产生的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原创性。
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精神基础之上。
在前轴心时代,主导文明对话的是帝王、国王、神话英雄或“王官”。
到了轴心时代,思想家登上文明对话的舞台,成为对话的主体,引导对话的展开。
春秋时期的中国“礼崩乐坏”,思想家奔走于诸侯国之间,游说各国君王,为重建社会秩序而努力。
此时,古希腊社会的城邦也已形成。
无论是雅典的民主政体还是斯巴达式的寡头政体,一切问题取决于专家、知识分子、演说家的演讲艺术,而且必须通过辩论作出裁定。
雅典的广场、公民大会、参政院、法庭、体育学校等是这些文明对话的最佳场所。
思想家、学者或知识分子之所以成为文明对话的主体力量,是因为他们有学问,有智慧,有真知灼见。
在思想家那里,对话既是哲学思想的表达形式,也是哲学思想本身。
对话产生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持有对话的结构。
富有内涵的对话打破了君王对思想的垄断,树立起思想与文化的权威,这对于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春秋时期两大显学孔学与墨学就是由对话产生的对中国文明影响深远的两大哲学思想流派。
孔子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巧妙地阐释了“仁”的丰富意蕴。
与“问仁”同样精彩的对话还有“问政”对话。
《墨子》全书也多为对话体。
墨子为言论订了三条原则:“有本原的,有推究的,有实践的。
”这是轴心时代文明对话、百家争鸣的重要原则。
轴心时代古希腊两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是文明对话的高手。
苏格拉底独创了自己的对话问答法,极其娴熟地运用对话思维方法来展开思想,通过对话,激发思考,探求真理。
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部分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
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2013年12月初,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覆盖了将近一半的国土,可谓来势汹汹:不仅有上海PM2.5指数直蹿到‚爆表‛,更有20多个省份、上百座大中城市同时遭遇雾霾的大范围来袭,甚至遵不少被称为‚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城市也难以幸免。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
气象专家表示,造成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明显偏多,易造成污染物在进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二是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三是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会加剧雾霾发展,加重大气污染。
那么,该如何治理雾霾?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姿副主任李洪说,据《关于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在2013年重点减排企业中,北京共有58家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减少污染供需,实现30%以上的污染减排。
河南省濮阳市2014届高三语文统一摸底考试试卷及答案河南省濮阳市2014届高三统一摸底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1)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徒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2)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
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
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3)多元文化同时影响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
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之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4)“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
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
《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论语·子路》记载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在社会学上,“和谐”是指一种社会安定平和的状态。
如《左传》所言:“八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社会的图景。
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
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
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6)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
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关于重阳节的,向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南朝《续齐谐记》所载的东汉汝南人桓景经方士费长房指点登山辟邪躲过一劫的故事。
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可信。
《齐谐》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
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后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去了。
而桓景,在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都寻觅不到影子,仅仅在《宋书·符瑞志》中提到东晋成帝时有个太守叫桓景。
春秋战国时期对山神的崇拜已很普遍,并形成了一套祭祀礼仪,而这种登高祭祀活动,在人类早期是作为最直接的生存需求出现的。
原始先民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群居穴处,辗转山林。
山林间生长着各种植物,隐栖着许多飞禽走兽,物产丰饶,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山上云雾弥漫,而人们又观察到云气能致雨,以为山岳为神龙居所,有降雨的能力。
而且,山峰插入云霄,高不可攀,人们以为是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上面是神仙的居所,并且虔诚地相信,只要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
原始先民领略了莽莽群山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因而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崇拜、敬畏山岳山神,并且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崇”字从“山”从“宗”,说明“崇拜”原就是专对山岳而言的。
秦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汉朝,皇帝对山川祭祀都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巡狩、祭牡或封禅名山大川,各地登高的活动也随之兴起。
据史料记载,约于刘邦在中原创立汉朝之时,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就曾登临越秀山,君臣饮宴游乐。
与刘邦同时代的汉闽越王无诸,也在九月九日率领臣属登上福州的于山,插莱萸,饮菊花酒,宴集游乐。
这些登高活动,比桓景的所谓“登高避祸”要早二百多年。
最早明确记述九月九日登高习俗的是三国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锺繇书》:“岁往月,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高2014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14﹒5)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 款识(shí) 蜷缩(quán)伛偻(yǔ)焚膏继晷(guǐ)B. 杠杆(gàng)市侩(kuài)黢黑(qū)解甲归田(jiě)C. 粗犷(guǎng)称职(chèn)刍议(zōu)风姿绰约(chuò)D. 弄堂(lòng)窨井(yìn)咯血(kǎ) 模棱两可(lí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幅员养植业融会贯通绿树成阴B. 几率亲和力和言悦色食不果腹C. 厮杀撒手锏鸿篇巨制继往开来D. 装潢捉谜藏曲意逢迎珠光宝气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许多科学技术正是在登月行动的刺激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最终走向成熟,在商业上得到广泛运用。
(2)“表叔”才倒下,“房叔”就出来,这不禁让人发问:到底还有多少个“表叔”“房叔”?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对所有官员都应当,公布财产,接受公众监督。
(3)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A. 既而一视同仁休戚相关B. 继而等量齐观休戚相关C. 继而一视同仁息息相关D. 既而等量齐观息息相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介绍,这是有气象资料以来,黄淮地区和山东省大部遭遇的最严重干旱,干旱的原因是降水稀少。
B.新近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对车票所记载身份信息与所持身份证件或者真实身份不符的持票人,铁路运输企业有权拒绝进站乘车。
C.前不久,复旦大学研究者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同当年安阳发现“曹操墓”一样,这一消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热烈讨论。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答案第I卷1.C 2.D 3.B 4.C 5.D 6.C 7.A 8.B 9.D 10.A 11.B第Ⅱ卷36.(22分)(1)该地区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位于黄河附近,有充足的灌溉水源;(2分) 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2分) 有铁路、高速公路通过,运输便利。
(2分)(2)观点1:应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
(2分)理由:该地夏季光热充足,适合向日葵的种植;(2分)有中国最大的葵花油生产基地(2分);能增加农民收入;(2分)观点2:不应该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2分)。
理由:向日葵生长耗水量较大,(2分)当地水资源缺乏,种植向日葵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张(2分),且目前葵花籽处于滞销现象。
(2分)(两观点取其一)(3)积极开发新能源;推广省柴灶;兴建沼气池;营造薪炭林(任答三点得6分) 37.(24分)(1)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沿海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过,降温减湿。
(4分)(2)方向:东水西调(自东向西)。
(2分)原因: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水系发达,水资源充足;西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西部(人口)城市众多,城市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需求量大。
(6分)困难:输水线路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山缺氧。
(4分)(3)出口特点:出口总量波动下降;单价总体上升,使得出口总额总体上升。
(4分)措施:拓展鱼粉进口渠道;提升国内鱼粉产能;积极开发替代产品。
(任答两点,得4分)42.(10分)【选修——旅游地理】(1)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布分散,地域组合状况差;交通通达度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和基础设施落后。
(任答两点得4分)(2)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非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资源的游览价值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市场需求旺盛;相对其他产业而言,发展旅游投资较少,见效快;旅游业的发展能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扩大就业和加强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每年夏秋之际,北海道阿寒湖旁都会有人去捕获小龙虾,他们将捕获的许多小龙虾直接踩碎当肥料用,这对于喜欢美食的人来说真是暴殄天物。
②在老支书心里,垃圾分类能顺利推进,不仅是因为村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处置体系,更是村民积极参与、三人成虎的结果。
③费县素有“奇石之乡”的美称,天生大量巧夺天工的奇石,其中一个园林石又称北太湖石,生成于4亿年前,经长期风化和酸性土壤侵蚀而成。
④买什么样的房是个人自由,本无可非议,但选择二手房时还是需要多加注意,尤其是在二手房的交易过程中,购房者要多留心,以免上当受骗。
⑤在电商大潮的冲击下,许多服装店都停业了,这家小店却逆流而上,及时更新经营理念,不仅装饰一新,而且转变了服务作风,改头换面,最终赢得了市场。
⑥这个令人羡慕的家庭,没有那么多花前月下的浪漫,有的只是比常人更多的担心和牵挂,17年来无论遇到任何困难,警嫂于永濡与丈夫始终相濡以沫。
A. ①②④B. ①③⑥C. ④⑤⑥D. ②③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本届大会主场馆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由会议中心、接待中心和展览中心三大功能区构成,将最大程度满足举办会议、论坛、展览等B. 古代丝绸之路将灿烂辉煌的沿线各国文明联结在一起,其特征是具有各种文化异彩纷呈、相通相融、共促共享的特点C. 无论是在俄罗斯、日本,还是在美国和英国等西方教育大国,野外训练课程都是中小学和大学教学大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D. 该书的出版,对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研究,传承传统手工艺及工匠精神有重要意义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一直以来,您对小儿的照顾都无微不至,今天让我聊表心意,特备珍馐,请您一定赏光B.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救灾捐助会现场,一位80岁的老奶奶拿着100元说:“这是我的微薄心意。
濮阳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下·长春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选、风云变幻,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________。
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它做过深入考察和仔细描述。
可是随着西风东渐,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________,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________。
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虽然对“主流”的儒家________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B . 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不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C . 一方面固然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D . 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不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而且“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也都兴趣盎然B . “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也都兴趣盎然C . 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兴趣盎然D . 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四分五裂摩肩接踵迥然不同始终不渝B . 支离破碎摩肩接踵大相径庭始终不渝C . 四分五裂纷至沓来迥然不同一如既往D . 支离破碎纷至沓来大相径庭一如既往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三上·鹤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甚至相互失去了血缘关系”说法错误,原文为“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血缘联系了”。
) 2.C(“应该是误认为‘姬’是他们的氏”说法错,今人之所以将周文王等三人的称谓弄错,是因为不了解先秦的姓氏应用规则。
) 3.B(“而氏则产生于母系社会之后”原文无据。
) 4.B(教化) 5.D(③不是写陈尧佐,⑥表明节俭) 6.C(“陈诂在治政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说法错,陈诂只是治政严厉急迫,招致一些地方官吏不满。
) 7.(1)只有陈尧佐说:“惩处陈诂就让那些奸猾的官吏阴谋得逞,(这样)今后谁还敢再约束下属官吏们呢?”(重点词“独”“罪”“绳”各1分,句意顺畅2分。
) (2)父亲教几个儿子读经书,他的兄长没有完成学业,尧佐通过偷听已经可以背诵了。
(重点词“授”“卒”“诵”各1分,句意顺畅2分。
) 8.“春”在句中指代梅花,(1分)用“春”字既写出了梅花盛开的热烈景象,营造出浓浓的春意氛围,又让人们联想到梅花是报春的使者,梅花给人们带来了春天,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4分) 9.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寂寞而孤独的闺中女子(或者说是独守空房的思妇)。
春风吹拂,梅花盛开,可这位女子感受不到春意,闭门不出,可见其孤独寂寞;她肌肤雪白,面容娇美,然而却无心打扮,脸上脂粉涂抹不均,可见其心情不好;她折梅花想寄给远行的人以表思念之情,可暮色苍茫,云雾弥漫,无法可寄,更让她怅惘伤感。
(概括形象2分,具体分析4分。
) 10.(1)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 (2)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3)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嵋巅 11.(1)选E得3分,选A得2分,选C得1分,选BD不得分。
(C项“更因为它出自宫廷、属于正宗”说法不当,只是传闻说“绿荷”出自清廷,“正宗”也只是老菊头的看法;B项“表现了老菊头洁身自好、孤高傲世的品格”说法错误;D项“目的是想得到正宗的绿荷”和“但其用心立马就被老菊头看穿了”说法也不正确。
高三语文模拟题参考答案 2014.04 1. C [被孔子看成“国之大事”的是祭祀和战争,不是清明祭扫活动;古人对祖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态度使节俗上升为礼俗;“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的是祭祖,不是清明祭扫活动;被看成是“国之大节”的,是“祀”(祭祀),不是清明祭扫活动。
](3分) 2. D “宋元时寒食节和上巳节逐渐淡出”不严谨,是宋元开始;“宋……寒食节的悲戚色彩已经淡化”“元……废除火禁,寒食节遭受重创,上巳也被淡化,至明清基本淡出。
“继承”说法不妥,宋、元时寒食、上巳遭受重创或淡化,节俗内容当有所减少。
且明清两朝时,不是由节气上升为节日(唐时已成节日),而是由三个节(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缩减为一个节。
(3分) 3. A (“一开始就作为节气出现”,错。
“清明”一称虽然最早记载于周代,但到汉代才真正形成节气。
)(3分) 4.B(更动,变动)(3分) 5.B(②因才被选中,④侧面表现出的,⑥非欧阳修之为)(3分) 6.A(司谏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3分) 7.(1)四岁时候就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亲自教他学习,(因)家境贫穷,到了用荻草在地上划来学习书写的地步。
(“诲”“以”“书”各1分,句意2分。
本小题5分) (2)因此作为君王只应当摒退小人的假朋党,任用真正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治理得很好了。
(“为君”“但”“治”各1分,句意2分。
本小题5分) 8.(5分)这首元曲刻画出一个怀才不遇的失意者形象。
(2分)主人公终年为功名忙碌奔波,直至白发年迈,却始终抑郁落拓、不能施展抱负。
(3分) 9.(6分)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这两句写秋日景物,又有很强的概括性:表明自己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是这样辛勤劳碌,但却没有结果。
景物描写营造出一派萧索凄怆的氛围,烘托出作者的伤心怀抱。
②虚实结合。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实写秋景,“青天蜀道难”化用李白《蜀道难》诗句,形容自己求取功名的道路艰难,是虚笔。
2024年4月濮阳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大西洋绿色海水深处,有许多伸向岸边的幽暗路径,是鱼类巡游的小路。
数千万年来,鲑鱼就沿着这样的路径徊游,回到刚出生的头几个月或头几年待过的支流。
这种徊游模式由来已久,年年如此,使得米拉米奇河成为北美地区最负盛名的鲑鱼产地。
但在1953年,在米拉米奇河西北部流域进行了一次针对卷叶蛾虫灾的喷药行动。
在此之前,只是喷洒数千英亩森林,如今已经变成了数百万英亩,其目的是拯救橡胶和造纸的主要原料香脂冷杉。
于是,1954年6月,飞机造访了米拉米奇河西北流域的森林,纵横交错的白色烟雾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完美”的飞行轨迹。
每英亩喷洒了0.5磅的DDT(滴滴涕,是有机氯类杀虫剂),药剂穿过香脂冷杉,落在地上,也落在林间的河流里。
飞行员一心想着完成任务,不曾躲避河流或在飞过溪水时关掉喷嘴。
不过即使他们这样做了也于事无补,因为只要有一丝微风,雾剂就会飘散很远。
喷药不久,就出现了不祥的预兆。
仅仅两天之内,河流沿岸的鱼就死伤无数,其中包括很多年幼的鲑鱼、缚鱼,道路边、森林里的鸟儿也在不断死去。
河流中的一切生物都沉寂下来。
在喷药之前,河里的生物多种多样,构成了鲑鱼和鳟鱼的丰盛食物,比如毛翅蝇的幼虫、石蝇的蛹等。
但现在溪流中的昆虫全被DDT杀死了,那些小鲑鱼已经无处觅食。
不出所料,在这样大肆破坏、无情杀戮的惨景中,小鲑鱼根本无法逃脱。
到了8月,春天里孵化的小鲑鱼全都消失了,一年的繁殖化为乌有。
一岁或者更大一点的鲑鱼,情况稍好一点。
飞机经过时,1953年孵化的正在河里觅食的每六条小鲑鱼中,只有一条幸存下来。
这些事实之所以为人所知,是因为自1950年起,加拿大渔业研究委员会就开始对米拉米奇河西北流域的鲑鱼进行研究,每年会进行一次调查。
出乎意料的是,卷叶蛾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加“顽强”了,而鲑鱼苗经常“全军覆灭”。
2010-2023历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请用简洁的文字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
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l00字。
(5分)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严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他们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
无独有偶,湖北的部分学校也早就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
众所周知的“昔孟母,择邻处”被删除,广为流传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在书中不见了踪影。
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苏有朋唱道:“把自己寄给明天,背着旧愁新情,不断地寻找。
”周国平曾说,忘掉你曾经拥有的一切,忘掉你所遭受的损失,拍拍屁股,朝前走,来到一块空地,动手重建。
请仔细理解领悟这段话的含意,选择恰当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文体特征鲜明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
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
①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②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③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④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⑤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⑥无论是《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康德的著作,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A.②①⑤⑥④③B.②①⑥⑤③④C.⑥③①⑤②④D.⑥④⑤①②③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5分)“失败英雄”梁从诫汪永晨粱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行动。
高三语文模拟题参考答案2014.041. C [被孔子看成“国之大事”的是祭祀和战争,不是清明祭扫活动;古人对祖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态度使节俗上升为礼俗;“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的是祭祖,不是清明祭扫活动;被看成是“国之大节”的,是“祀”(祭祀),不是清明祭扫活动。
](3分)2. D ﹝“宋元时寒食节和上巳节逐渐淡出”不严谨,是宋元开始;“宋……寒食节的悲戚色彩已经淡化”“元……废除火禁,寒食节遭受重创,上巳也被淡化,至明清基本淡出。
“继承”说法不妥,宋、元时寒食、上巳遭受重创或淡化,节俗内容当有所减少。
且明清两朝时,不是由节气上升为节日(唐时已成节日),而是由三个节(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缩减为一个节。
﹞(3分)3. A (“一开始就作为节气出现”,错。
“清明”一称虽然最早记载于周代,但到汉代才真正形成节气。
)(3分)4.B(更动,变动)(3分)5.B(②因才被选中,④侧面表现出的,⑥非欧阳修之为)(3分)6.A(司谏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3分)7.(1)四岁时候就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亲自教他学习,(因)家境贫穷,到了用荻草在地上划来学习书写的地步。
(“诲”“以”“书”各1分,句意2分。
本小题5分)(2)因此作为君王只应当摒退小人的假朋党,任用真正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治理得很好了。
(“为君”“但”“治”各1分,句意2分。
本小题5分)8.(5分)这首元曲刻画出一个怀才不遇的失意者形象。
(2分)主人公终年为功名忙碌奔波,直至白发年迈,却始终抑郁落拓、不能施展抱负。
(3分)9.(6分)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这两句写秋日景物,又有很强的概括性:表明自己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是这样辛勤劳碌,但却没有结果。
景物描写营造出一派萧索凄怆的氛围,烘托出作者的伤心怀抱。
②虚实结合。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实写秋景,“青天蜀道难”化用李白《蜀道难》诗句,形容自己求取功名的道路艰难,是虚笔。
这四句虚实相生,极写作者劳苦奔波却又落寞、无人赏识的凄苦情状。
③用典。
“钓鱼子陵,思莼季鹰。
笑我飘零”,在富春江垂钓的严子陵,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菜鲈鱼脍的张季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士”。
与他们相比,作者觉得自己热衷功名却落得潦倒失意,确实十分可笑。
(每种手法3分,写出两种即可。
另从比喻、烘托、对照等角度赏析并能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10. (6分)(1)豁然开朗屋舍俨然(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樯橹灰飞烟灭多情应笑我(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11.(25分)(1)(5分)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 不给分。
(B、说“拒绝女孩……替他交钱看电影”与原文情节不合,原文中是先拒绝,后“勉强答应了她”。
C、分析错误。
从原文主人公刘兵回答主持人的话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因为女孩给了他温暖,成了他生命的动力。
D、说“这给男孩的心理上造成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分析错误。
从小说的情节上看,男孩并不知道女孩已经去世。
)(2)(6分)①自尊心强:少年时拒绝接受同桌给予的帮助。
②学业、事业有成:成年后学业有成,经过打拼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
③重感情,知恩图报:看重和同桌之间的情意,对同桌的离开心里疼痛;对少年时同学给他的温暖念念不忘,想方设法寻找过去的同学以当面表示感谢,并希望对同桌能有所报答。
(每一点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3)(6分)①这封信为主人公刘兵寻找当年的同桌画上了一个句号,使他的寻找有了回应。
②信中说明了他的同桌不见他的原因,为后文交代女孩的去世埋下了伏笔。
③揭示了小说的主旨,对过去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应该放在心里珍惜保存。
(每一点2分,共6分。
意思表达出来即可)(4)(8分)观点一: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表现小说的主旨。
①因为有了这个结尾的交代,读者才知道上面的信是主持人写的,而信的内容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旨。
②小说表现的是主人公刘兵对少年时同桌的一种难忘的情感,交代了同桌的去世,这份情感也就只能在主人公的心里永远保留,不会受到现实的打搅了。
③小说以哀伤的色彩结尾,反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最初的温暖”才显得弥足珍贵,从而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观点二:这样的设计过于哀伤,不利于表达小说的主旨。
①小说要表达一种同桌间纯净美好的情感,而王丽晨的去世,便失去了交流情感的一方,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哀伤的色彩。
②主人公希望见到同桌,并希望需要的话能有所报答,王丽晨的去世,使主人公的希望落空,给人一种好人未得好报的感觉,令人生叹。
③如果去掉这个结尾,会留给读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就使信中所表达的情感成为女孩内心的真实表白,更有利于突出小说的主旨。
(观点明确,给2分;理由充分合理,给6分)12.(25分)(1)(5分)E项3分,A项2分,D项1分。
(B项,无中生有,“林黛玉沉湖而死”的观点与胡适无关;C项偷换概念,红楼梦的文学性研究不在“红学”的范围;D项“一直饱受讥讽”不准确。
)(2)(6分)①把《红楼梦》与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地位。
②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
③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
④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将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3)(6分)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完整。
(2分)内容上:①表达默默地为老人送行的心愿,体现作者对周汝昌先生的尊重。
②遵从并满足周汝昌先生的遗愿,希望老人家“临走”时,不再受到打扰。
③暗示了周汝昌先生生前过的是毁誉参半的不安静的生活,如今一切已归于平静。
(每条2分,答出两条即可。
)(共6分,意思对即可)(4)(8分)①执着的精神。
从30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当招致异议甚至遭到批评时,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
②治学认真、细致、严谨。
作查证工作时,一丝不苟,查遍大学图书馆。
论证观点依据充足,如《红楼梦新证》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
③既善于继承又努力创新。
善于借助于名家,周汝昌主动拜访红学大拿,借鉴专家们的研究方法;善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创作《红楼梦新证》,借助了胡、顾、俞的“曹、贾互证”方法,他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④多才多艺而勤学善思,学养深厚而不事张扬。
临终选择静静的离去,彰显了谦逊、纯粹的大师风范。
(每点2分,共8分。
意思对即可。
)13.(3分)D (A吉光片羽:神兽吉光身上的一片毛;比喻残存的艺术珍品。
B莫可名状:不能用语言形容,指事物极复杂微妙,难以描述。
C千载难逢:比喻机会十分难得。
D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
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
)14.(3分)A (B“超过5600万次以上”不合逻辑。
C“具有……等”后缺“特点”之类的中心语成分。
D“原因是……所致”属句子杂糅。
) 15.(3分)C (前面三处横线是关于汉字书写问题的设问,按照“何去何从——是否需要拯救——如何拯救”的逻辑顺序连续发问,对应句子的排列为③①⑤;④句体现的是输入法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共性”,应填入破折号后的横线处;⑥句摆出书写变化的现实,是后面表述内容的原因,应填入倒数第二处横线;②句中的“维系文化的纽带”对应后句的“文化生态……延续”,应填入最后一处横线。
)16.(3分)(1)在影视创作中应学会借鉴;(2)影视创作应体现本民族文化内涵;(3)在影视创作中应增强文化自信。
(每条1分,共3分。
每超过1字扣1分,标点不算做字数。
意思对即可)17. (8分)(示例)伫立玉树临风的滕王阁前,文化就是唱晚的渔舟和惊寒的雁阵;(4分)漫步英格兰的剑桥小镇,文化就是古老校园里古铜色的雕像印章、西边的云彩和康河岸边的金柳。
(4分)18.(60分)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亲自教他读书学习,因家境贫穷,到了用荻草在地上划来学习写字的地步。
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
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
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
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
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
过了很久,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1043),兼掌谏院。
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
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以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
因其时国家政事之许多方面都在从事改革,一些小人遂势焰昌炽,大肆攻讦。
欧阳修担心从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难以获胜,便也多次分别就有关问题向仁宗上书进言。
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
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
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任用真正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
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因此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在告别皇上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
”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
”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
”正当这个时候,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弃而不用,乃是敌人的福份啊。
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除,就会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让周边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为朝廷感到惋惜呀。
”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
到任二年又徙迁扬州、颍州。
后又恢复龙图阁直学士官职,兼南京留守司事。
小人皆恐惧欧阳修的重新起用,有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