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夫兰克-赫兹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6
物理实验之弗兰克-赫兹实验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物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之一。
它的目的是研究原子的结构。
据研究,原子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了原子的结构和组成;然而,在20世纪初,这个问题仍然是未解决的。
弗兰克-赫兹实验为研究原子组成和结构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并为导致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和赫兹于1914年在法兰克福大学进行的。
该实验的设备是一个长长的玻璃管,该管内部有空气和水银蒸气。
两个电极置于管的两端,并且通过这些电极施加电压。
电压的值非常小,只有几伏特,这足以使大约1cm的空气分子缩短350倍的距离,从而使它们成为离子。
离子化后的分子可以很容易地被带电的电子撞击,从而被激发和解离。
当电流流经玻璃管时,可以看到荧光在管内产生。
这些荧光在玻璃管的长度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因此称其为荧光不稳定的阶梯状。
最初,弗兰克和赫兹发现,当电压过低时,无论电压增加了多少,都看不到荧光的变化;而当电压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荧光的形式突然发生了变化。
随着电压的增加,荧光不再呈现出阶梯状,而是变成了均匀的条纹。
这种现象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电压对原子的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电压增加到一定水平时,玻璃管里的荧光又重新呈现出了阶梯形状。
这是因为这时电子的能量已经足够大,能够克服空气分子中的电子吸收势垒,从而到达下一个空能态。
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变成了一个突发的脉冲,因为所有的电子都同时跳到了相同的能量级。
弗兰克-赫兹实验揭示了原子结构的本质,并为发展量子力学及以后的能量及频率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实验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该实验被广泛用于研究原子结构、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为人们理解自然界和改进技术带来极大的帮助。
弗兰克—赫兹实验弗兰克-赫兹实验是1914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和赫兹设计完成的。
该实验研究电子与原子碰撞前后能量的变化,能观测到汞原子的激发电势和电离电势,可以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为波尔的原子结构理论假说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
该实验的方法至今仍是探索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 ❿Bohr )提出了原子能级的概念并建立了原子模型理论。
该理论指出,原子处于稳定状态时不辐射能量,当原子从高能态(能量E m )向低能态(能量E n )跃迁时才辐射。
辐射能量满足∆E = E m -E n (1)对于外界提供的能量,只有满足原子跃迁到高能级的能级差,原子才吸收并跃迁,否则不吸收。
1914年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J ❿Franck )和赫兹(G ❿Hertz )用慢电子穿过汞蒸气的实验,测定了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从而证明了原子分立能态的存在。
后来他们又观测了实验中被激发的原子回到正常态时所辐射的光,测出的辐射光的频率很好地满足了玻尔理论。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结果为玻尔理论提供了直接证据。
玻尔因其原子模型理论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弗兰克与赫兹的实验也于1925年获此奖。
【实验目的】 1、了解弗兰克-赫兹实验仪的结构、原理,学会它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了解电子与原子之间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3、测量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4、证实原子能级的存在,加深对原子结构的了解; 【实验器材】智能型弗兰克-赫兹实验仪,计算机,示波器【实验原理】夫兰克一赫兹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在真空管中充待测氩气,阴极K ,阳极A ,G 1 、G 2分别为第一、第二栅极。
K-G 1-G 2加正向电压,为电子提供能量。
1G K U 的作用主要是消除空间电荷对阴极电子发射的影响,提高发射效率。
G 2-A 加反向电压,形成拒斥电场。
电子从K 发出,在K-G 2区间获得能量,在G 2-A 区间损失能量。
如果电子进入G 2-A 区域时动能大于或等于e 2G A U ,就能到达阳极形成阳极电流I .电子在不同区间的情况:1. K-G 1区间 电子迅速被电场加速而获得能量。
实验一 夫兰克-赫兹实验1914年,弗兰克(J. Franck )和赫兹(G. Herts )在研究充汞放电管的气体放电现象时,发现穿过汞蒸气的电子流随电子的能量显现出周期性变化,同年又拍摄到汞发射光谱的253.7nm 谱线,并提出了原子中存在着“临界电位”。
后来,弗兰克等人改进了实验装置,测得了亚稳能级和较高的激发能级,进一步证实了原子内部能级是量子化的,从而确证了原子能级的存在,为早一年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理论的假说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
他们的实验方法至今仍是探索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Ⅰ实验目的1. 本实验通过测定汞原子和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证明原子中能级的存在;2. 了解弗兰克和赫兹实验研究原子内部能级量子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3. 了解电子和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微观图像。
Ⅱ 实验原理1. 原子能级按照玻尔理论,原子只能处在一些不连续的定态中,每一定态相应于一定的能量,常称为能级。
原子在能级间跃迁时,要发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原子与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发生碰撞时,吸收电子的能量,也可以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
弗兰克-赫兹实验正是利用电子与原子的碰撞而实现这种跃迁的。
为实现原子从低能态E n 向高能态E m 的跃迁,若与之碰撞的电子是在电势差V 的加速下,速度从零增加到v ,则当电子的能量满足2n m mv 21eV E E E ==−= 时,电子将全部动能交换给原子。
由于E m -E n 具有确定的值,对应的V 就应该有确定的大小。
当原子吸收电子能量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相应的V 称为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或中肯电位)。
因此,第一激发电位V 所对应的就是第一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它将以辐射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而自发跃迁到低能态。
如果电子的能量达到原子电离的能量,会有电离发生,相应的V 称为该原子的电离电位。
最容易用电子和原子碰撞的方法来观测能级跃迁的原子是Hg ,Ne ,Ar 等一些惰性气体。
99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1914年弗兰克(F .Franck )和赫兹(G .Hertz )在研究气体放电现象中低能电子与原子间相互作用时,在充汞的放电管中发现:透过汞蒸气的电子流随电子的能量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间隔为4.9eV 并拍摄到与能量4.9eV 相对应的光谱线2537Å。
对此,他们提出了原子中存在的“临界电势”的概念:当电子能量低于与临界电势相应的临界能量时,电子与原子碰撞是弹性的,而当能量达到这一临界能量时,碰撞过程由弹性变为非弹性,电子把这份特定的能量转移给原子使之受激,原子退激时再以特定的频率为光量子形式辐射出来,电子损失的能量ΔE 与光量子能量及光子频率的关系为 ΔE = eV = h νF-H 实验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为玻尔于1913年发表的原子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1920年弗兰克及其合作者对原先实验装置作了改进提高了分辨率测得了汞的除4.9eV 以外的较高激发能级和电离能级,进一步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
1925年弗兰克和赫兹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了解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的情况,扩大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知识,学习和体验弗兰克和赫兹研究气体放电现象中低能电子和原子间相互作用的试验思想和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根据玻尔理论原子只能处在某一些状态,每一状态对应一定的能量,其数值彼此是分立的,原子在能级间进行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确定频率的光子,当原子与一定能量的电子发生碰撞可以使原子从低能跃迁到高能级(激发)如果是基态和第一激发态之间的跃迁则有: eV 1=21m e v 2 = E 1 - E 0 电子在电场中获得的动能和原子碰撞时交给原子,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V 1称为原子第一激发电势(位)。
进行F-H 实验通常使用的碰撞管是充汞的。
这是因为汞是原子分子,能级较为简单,汞是一种易于操纵的物质,常温下是液体,饱和蒸气压很低,加热就可改变它的饱和蒸气压,汞的原子量较大和电子作弹性碰撞时图1 F-H 实验线路连接图几乎不损失动能,汞的第一激发能级较低— 4.9eV,因此只需几十伏电压就能观察到多个峰值,当然除充汞蒸气以外,还常用充惰性气体如氖、氩等的,这些碰撞管温度对气压影响不大,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和赫兹于1914年进
行的一系列实验,旨在研究气体中的原子能级和电子束的能量损失。
该实验通过在真空管中加入气体,并在管内施加电压,观察电子束在不同电压下的能量损失情况,从而揭示了原子的内部结构和量子力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实验中,弗兰克-赫兹装置由真空管、热阴极、加速电极和收
集电极组成。
当施加一定的电压时,热阴极会发射出高速电子束,这些电子束被加速电极加速,并穿过气体分子,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
碰撞过程中,电子束会损失能量,并且在经过一定距离后,电子束的能量足够小,无法再次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
此时,收集电极上会出现一个电流峰值,用示波器可以观测到电流的变化。
通过实验,弗兰克和赫兹发现,在一定的电压下,电流会周期性地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在气体分子中,原子的能级是离散的,当电子束的能量刚好等于某个原子的激发能级时,电子束与原子发生共振,从而能量发生最大损失,使得电流达到峰值。
随着电压的进一步增加,电子束的能量继续增加,可以与更多的原子发生共振,电流会再次出现峰值。
因此,实验结果证明了原子的能级是离散的,不连续的,符合量子力学理论的观点。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结果对后来量子力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量子力学的提出对于解释和理解微观粒子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并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
物理实验之弗兰克-赫兹实验弗兰克-赫兹实验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实验,它为我们理解原子结构和电子能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在这篇3000字的文章中,我将为你详细介绍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过程和实验结果,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于1914年由德国物理学家詹金斯·弗兰克和恩斯特·赫兹完成。
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主要包括一个玻璃管和一个甘汞蒸气灯。
在这个实验中,他们使用了高压电源将电流通过一个附带气体的玻璃管中,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来观察气体原子中电子的行为。
实验的过程如下:首先,弗兰克-赫兹实验首先需要将气体灌入玻璃管中,并确保玻璃管处于真空状态。
然后,一个电压源与玻璃管相连接,通过调节电压源上的电压,使电流通过玻璃管中的气体。
这样,气体原子中的电子就会接收到能量,并跃迁到较高的能级。
当电子跃迁到较高的能级时,通过电流变化观察到的现象就是电压-电流图像中出现的突变。
这是因为跃迁能级需要一定的能量,只有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子才能够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而当电压低于这个临界值时,电子无法跃迁,导致电流没有明显变化。
通过不断地改变电压值,并相应地测量电流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跃迁能级。
这些跃迁能级的数值与原子的能级结构有关。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情况以及原子的能级结构。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实验结果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这个实验证实了电子只能在特定的能级之间跃迁,而不能在连续的能级之间跃迁。
这与经典物理学中电子在连续能级上运动的观点不同,它表明了原子的能级结构具有离散的性质。
这个观点后来成为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通过弗兰克-赫兹实验,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类的气体可见的跃迁能级是不同的。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气体的组成和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实际上,弗兰克-赫兹实验的成功也鼓励了其他科学家进行类似的研究,从而推动了原子物理学的发展。
一、实验概述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由德国物理学家W.弗兰克和G.赫兹于1914年进行的。
该实验旨在研究电子与气体原子之间的碰撞,通过测量电子与原子碰撞后的能量变化,证实了原子能级的存在,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实验原理根据量子理论,原子只能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称为定态。
相应的定态能量称为能级。
原子的能量要发生变化,必须在两个定态之间以跃迁的方式进行。
当基态原子与带一定能量的电子发生碰撞时,可以使原子从基态跃迁到高能态。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可由以下公式表示:E1 = E0 + eV1其中,E1为第一激发态能量,E0为基态能量,e为电子电荷,V1为电子的能量。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装置:实验采用了一个真空管,其中充满了低压气体(如氩气或汞气)。
管中设有阴极、栅极和阳极,通过调节电压使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并与气体原子发生碰撞。
2. 实验步骤:(1)调整阴极和栅极之间的电压,使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获得足够的能量;(2)调整栅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压,观察输出电流的变化;(3)记录不同电压下输出电流的变化,分析电子与气体原子碰撞后的能量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当电子能量达到一定值时,输出电流出现明显的峰值。
这表明,电子与气体原子发生了有效的碰撞,使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
2.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氩原子和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实验结果显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约为4.9V,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约为13.6V。
3. 实验结果与波尔理论预测的能级结构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原子能级的存在。
五、结论1. 弗兰克-赫兹实验证实了原子能级的存在,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实验结果与波尔理论预测的能级结构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量子理论在原子物理领域的正确性。
3. 弗兰克-赫兹实验对于理解原子结构、电子与原子相互作用以及量子力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该实验方法为后续的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实验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12页一、实验简介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用于研究原子中的电子能级的实验,由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和赫兹于1914年首次进行。
该实验基于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对气体中电子的能级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中使用汞气作为气体样品,并观察了在逐渐递增的电压下电子的能量变化以及电子在经过汞原子时的散射现象。
本实验在原子物理学以及量子力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1.能量量子化在原子中,电子所拥有的能量和它的运动状态是量子化的,因此它们只存在于特定的能量状态中。
这些能量状态被称为能级,其能量可以通过光子吸收和辐射来进行变化。
2.汞原子的能级汞原子是大型原子,其中包含80个电子,因此具有复杂的能级结构。
常见的汞原子能级包括原子的基态以及第一、第二、第三激发态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重点关注第一激发态,其能量为4.9电子伏。
3.散射现象在电子经过汞原子时,它们将与原子中的电子进行散射,影响它们的移动方向和能量。
通过观察不同电压下电子在汞蒸汽中的散射情况,可以研究电子在汞原子中的散射过程以及不同能级的存在情况。
三、实验步骤1.设备调试首先对设备进行调试,检查电源、电压计、放大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2.样品处理使用灯丝对汞样品进行加热,使其升华产生汞性气体。
3.电子管与样品接触将电子管的阳极与汞样品接触,使电子通过样品并进行散射。
4.电压递增逐渐递增电压,观察电子的能量变化以及电子在经过汞原子时的散射情况。
5.测量数据通过放大器和电压计来测量电压和电流等数据,记录不同电压下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四、数据分析通过测量数据可以得到不同电压下汞蒸汽中散射电子的动能,进一步可以得知电子在不同能级中的能量情况。
例如,在电压为10伏的情况下,当电流增大时,证明散射电子的动能增加,这表明电子已经达到第一激发态能级。
当电压增加到50伏时,电流在急剧减小,这表明散射电子已经失去了能够到达下一个能级所需的能量。
从而可以推断出汞原子存在第一激发态能级。
一、实验背景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由德国物理学家W.弗兰克和G.赫兹于1914年进行的,该实验旨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并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
实验通过测量电子与原子碰撞时的能量交换,揭示了原子内部结构的量子化特性。
二、实验目的1. 测量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2. 加深对量子化概念的认识;3. 学习电子与原子碰撞微观过程与宏观物理量相结合的实验设计方法。
三、实验原理1. 原子能级理论:根据玻尔理论,原子只能长时间地处于一些稳定的状态,称为定态。
原子在这些状态时,不发射或吸收能量;各定态有一定的能量,其数值是彼此分隔的。
原子的能量只能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
2. 电子与原子碰撞:当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时,会获得动能。
当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碰撞时,会发生能量交换。
若电子传递给原子的能量恰好等于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所需的能量,则原子会被激发。
3. 激发电势: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激发电势。
在本实验中,测量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即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的能量。
四、实验装置1. 夫兰克-赫兹管:由阴极、阳极、栅极和充有氩气的真空管组成。
阴极发射电子,阳极接收电子,栅极控制电子流。
2. 加速电压:通过调节加速电压,使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获得不同动能。
3. 电流计:测量电子流过夫兰克-赫兹管时的电流。
4.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电流与加速电压的关系。
五、实验步骤1. 将夫兰克-赫兹管接入实验电路,调整加速电压,使电子获得不同动能。
2. 测量电子流过夫兰克-赫兹管时的电流,记录数据。
3. 改变加速电压,重复步骤2,得到一系列电流与加速电压的关系曲线。
4. 分析数据,确定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电流与加速电压的关系曲线呈阶梯状。
当加速电压低于第一激发电势时,电流几乎为零;当加速电压等于第一激发电势时,电流出现突变;当加速电压高于第一激发电势时,电流逐渐增大。
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简述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和赫兹于1914年发
现的一种实验现象。
该实验主要利用了气体分子电离与激发的特性,验证了电子在气体中的离散能级结构。
其原理如下:
在实验中,气体原子与电子束碰撞后,电子将会经历两种情况:碰撞后仅转移能量给原子,或者碰撞后电子会激发或电离原子。
当电子通过一个加速电压与气体原子碰撞时,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加。
当电子能量达到气体原子的第一激发能级时,部分能量会被原子吸收,但电子的能量仍然较大,因此电子不会停止,继续前行。
然后电子会再次碰撞到原子,此时电子剩余的能量可能与原子的第二激发能级相匹配,此时部分能量再次被原子吸收。
此后电子可能会经历多次碰撞并且在每次碰撞中失去能量。
最终,当电子的能量减小到无法激发或电离气体原子时,电子束将不再传输到检测电路中,电流值降为零。
通过测量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电流峰,每个峰代表了一种特定能量的电子。
根据能量差值和电压的关系,可以推断出气体原子的离散能级结构。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结果验证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后来
的原子和分子物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实验名称:弗兰克-赫兹实验二、实验目的:(1) 用实验的方法测定汞或者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从而证明原子分立态的存在; (2) 练习使用微机控制的实验数据采集系统。
三、实验原理:根据波尔的原子模型理论, 原子中一定轨道上的电子具有一定的能量。
当原子吸收或者放出电 磁辐射时或者当原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时, 原子状态会发生改变。
改变过程中原子的能量变 化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波尔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的制约,即定态假设和频率定则。
由波尔理论可知, 处于基态的原子发生状态改变时, 其所需能量不能小于该原子从基态跃迁 到第一受激态时所需的能量, 这个能量称作临界能量。
当电子与原子碰撞时, 如果电子能量 小于临界能量,则发生弹性碰撞;若电子能量大于临界能量,则发生非弹性碰撞。
这时,电 子赋予原子以临界能量,剩余能量仍由电子保留。
本仪器采用 1 只充氩气的四极管,其工作原理图如下:当灯丝(H)点燃后,阴极(K)被加热,阴极上的氧化层即有电子逾出(发射电子),为消 除空间电荷对阴极散射电子的影响, 要在第一栅极 (G ) 、阴极之间加之一电压 U (一栅、 阴电压) 。
如果此时在第二栅极 (G 2 ) 、阴极间也加之一电压 U G2K (二栅、 阴电压), 发射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将被加速而取得越来越大的能量。
起始阶段,由于较低,电子的能量较小,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与电子相碰撞(为弹性碰撞)只 有弱小的能量交换。
这样,穿过 2 栅的电子到达阳极(A) [也惯称板极]所形成的电流(I ) 板流(习惯叫法,即阳极电流)将随2 栅的电压 U 的增加而增大,当 U 达到氩原子的第 一激发电位(11.8V)时,电子在2 栅附近与氩原子相碰撞(此时产生非弹性碰撞)。
电子把 加速电场获得的全部能量传递给了氩原子, 使氩原子从基态激发到第一激发态, 而电子本身 由于把全部能量传递给了氩原子, 它即使穿过 2 栅极, 也不能克服反向拒斥电场而被折回 2 栅极。
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一种实验证明了原子存在能级结构的方法。
实验装置是由一个玻璃管组成,管中充满了一定压强的稀有气体,例如氖或汞。
管内有两个金属电极,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
一个电极通过电源提供连续可调的电压,而另一个电极则与一个电流计连接。
在实验中,当电场强度较小时,电子在气体原子与离子之间碰撞并散射,电流计的读数较低。
然而,当电场强度逐渐增大,电子能量足以克服碰撞散射并在离子之间穿越管中距离,电流计的读数会急剧增加。
这是因为电子在穿过管中时与离子碰撞,使电子失去了能量。
离子通过电子捕获过程重新获得能量,使得电子能够再次穿越管中。
实验结果显示,电流计的读数在不同电压下会出现多个峰值,这些峰值对应着不同电子能量所产生的现象。
这证明了稀有气体中存在能级结构,每个能级之间相差特定的能量。
通过测量峰值之间的电压差,可以确定离子能级的能量差。
这个实验对量子力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奠定了原子物理学的基础。
它不仅证实了能级结构的存在,也为后续关于原子结构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弗兰克-赫兹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Frank-Hertz实验)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威廉·赫兹和威廉·弗兰克于1914年完成的一项重要实验,旨在研究薛定谔方程在原子能级间的电子跳跃所导致的离子化能量变化。
由于无法在原子尺度上直接研究原子,弗兰克和赫兹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了它们来研究原子能级间电子跳跃的实验技术,其首次实现了描述原子能级是多么的精准的能量结构的测量。
在这项实验中,弗兰克和赫兹利用了一部定制的电子管,将加热的钨丝上金属电子抽出,这种实验可以应用到的主要原理之一是,当电子跳跃时,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电流微小指数频率,这也被称为伯格现象(Berg effect),1900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伯格首次发现和描述。
利用这种技术,弗兰克和赫兹可以测量出原子能级给出的电流,据此计算出原子能级的能量差,尽管这种技术总共只能测量出原子的一个能级,但是,这便是薛定谔方程研究原子能级出现的关键原理和重要实验,以及未来任何继续研究原子能级结构必须建立在它之上的基础。
测量完原子能级结构之后,弗兰克和赫兹发现,对于原子内部电子跳跃有一种精准的离子化能量幅度,而这种幅度基本上和薛定谔方程的预期值一致,证明了薛定谔方程在原子能级间跳跃的存在,这也被人们认为是薛定谔方程的最关键的实验检验,从而最终在1925年蒙特卡罗和佩里条约之后得到了较大的广泛认可,也广泛确认了它与原子内电子跃迁有关。
弗兰克-赫兹实验突破了以往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一些困难,为今后继续研究原子能级构建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它的成果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深入研究晶体拓片结构,以及有机分子的构建等等,使得物理学家钥匙更加自信地钥匙的谷,启发出物理学家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的范围。
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和结论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弗兰克和恩里科·赫兹于1914年共同进行的实验,它提供了关于原子结构的重要信息,特别是关于原子能级的存在。
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弗兰克-赫兹实验主要使用了一个玻璃管,其中充满了氢气或汞蒸气,这个管被分为两个电极区域。
2.电压加速电子:通过在管中施加电压,电子被加速并从一个电极移向另一个电极。
在途中,它们与气体分子碰撞。
3.测量电流:当电子通过管中的气体时,会发生多次弹性碰撞。
当电子的能量达到某个特定值时,它们会与气体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失去能量。
这一过程导致了电流的突然减小。
4.能级跃迁:当电子能量达到一定值时,它们可以克服气体分子的束缚,进入下一个能级。
这些能级的跃迁导致了电流的突然减小,因为电子被从原有的路径上移开。
实验结论:
1.能级存在:弗兰克-赫兹实验提供了关于原子内能级的首次实验证据。
实验证明,原子内存在离散的能级,而电子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
2.能量量子化:实验证明了能量的量子化概念。
电子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离散的量子形式存在,这支持了量子理论的发展。
3.波粒二象性:实验结果也支持了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电子表现出波动性和粒子性,这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成功对于后来量子力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奇妙世界打下了基础。
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一、实验题目:弗兰克-赫兹实验二、实验目的:1914年,弗兰克和赫兹用电子碰撞原子的方法测量到了汞的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证实了原子存在定态能级。
这个实验方法至今仍是探索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实验目的是熟悉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条件,测量汞的第一激发电位、电离电位和高激发电位。
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
三、实验原理:1.实现原子从低能级到高能级的跃迁,可以使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和原子发生碰撞.若与之发生碰撞的电子是在电势V 的加速下,速度从零增加到v ,则当电子的能量满足:221mv eV E E E n m ==-=∆时,电子将全部的能量交换给原子.由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是有确定的值,对应的电压就有确定的大小,当原子吸收电子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相就的电压值称为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实验中就是测量汞原子的第一电位差. 2.Hg 原子能级其中61S0(0ev )为基态,63P1(4.9ev )为激发态,63P0(4.7ev )、63P2(5.47ev )为亚稳态3.实验中用F-H管来测量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原理图如下:F-H管内先注入少量汞,再抽成真空,在一定温度下,得到合适压强的汞蒸气。
电子由阴极K 出发,受第二栅极G2正电压作用加速,在管中与汞原子碰撞。
逐渐增加KG2电压,观察屏极电流。
发现电流逐渐增加,但每增加4.9V ,都出现一次电流陡降。
第一次陡降出现在4.1V 左右,是由于仪器的接触电势所致。
具有4.9eV 的电子与汞原子碰撞,将全部能量传递给汞原子,使其处于 4.9eV 的激发态。
再增大电压,电子在F-H 管中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碰撞,屏极电流都会陡降。
G1的作用: 控制电子束电流并消除阴极附近电子聚集。
屏极A 与G2间有负电压,使得与汞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二损失了能量的电子不能到达A 极。
而G1与G2间距较大,使电子与气体有较大的碰撞区域。
F-H 管内充汞,灯丝加热K 使其发射电子,G1控制通过G1的电子数目,G2加速电子,G1,G2空间较大,提供足够的碰撞概率,A 接收电子,AG2加一扼止电压,使失去动能的电子不能到达,形成电流。
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弗兰克-赫兹实验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弗兰克(JamesFranck,1882—1964)和哈雷大学的G.赫兹(Gustav Hertz,1887—1975),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
弗兰克-赫兹实验为能级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对玻尔的原子理论是一个有力支持。
弗兰克擅长低压气体放电的实验研究。
1913年他和G.赫兹在柏林大学合作,研究电离电势和量子理论的关系,用的方法是勒纳德(P.Lenard )创造的反向电压法,由此他们得到了一系列气体,例如氦、氖、氢和氧的电离电势。
后来他们又特地研究了电子和惰性气体的碰撞特性。
1914年他们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他们的结论是:(1)汞蒸气中的电子与分子进行弹性碰撞,直到取得某一临界速度为止;(2)此临界速度可测准到0.1V,测得的结果是:这速度相当于电子经过4.9V 的加速;(3)可以证明4.9伏电子束的能量等于波长为2536的汞谱线的能量子;(4)4.9伏电子束损失的能量导致汞电离,所以4.9伏也许就是汞原子的电离电势。
弗兰克和G.赫兹的实验装置主要是一只充气三极管。
电子从加热的铂丝发射,铂丝外有一同轴圆柱形栅极,电压加于其间,形成加速电场。
电子多穿过栅极被外面的圆柱形板极接受,板极电流用电流计测量。
当电子管中充以汞蒸气时,他们观测到,每隔4.9V电势差,板极电流都要突降一次(图25-1)。
如在管子里充以氦气,也会发生类似情况,其临界电势差约为21V。
弗兰克和G.赫兹最初是依据斯塔克的理论,斯塔克认为线光谱产生的原因是原子或分子的电离,光谱频率ν与电离电势V有如下的量子关系:hν=eV。
弗兰克和G.赫兹在1914年以后有好几年仍然坚持斯塔克的观点,他们相信自己的实验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斯塔克的观点,认为4.9V电势差引起了汞原子的电离。
他们也许因为战争期间信息不通,对玻尔的原子理论不甚了解,所以还在论文中表示他们的实验结果不符合玻尔的理论。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一种关于电子能量量子化的经典实验,由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和赫兹在1914年发现。
实验装置为一个玻璃管内充满了一定压力的汞蒸气,两个电极分别连接电路。
加上一定电压使电子由阴极发射出来,并通过加速电场向阳极运动。
当电子经过中间的汞原子时,它们会发生碰撞并失去能量,从而减慢或停止运动。
当电压逐渐增大时,观察到在相应电压下,电流突然增大,说明电子能量达到一个量子级别,并能够将汞原子的最低激发能量激发出来。
这时电子才能穿过汞原子层,到达阳极,使得电流增大。
实验结果表明,汞原子的最低激发能量并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呈现量子化的状态,也就是说,电子通过汞原子层时,必须具有一定量的能量才能激发汞原子内部的电子跃迁。
这反映了电子能量也存在量子化现象,电子在能级间跃迁时,只能跃迁到具有特定能量的能级。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重要性在于,它首次证实了玻尔的量子理论,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探究原子结构和微观世界的规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弗兰克—赫兹实验证明原子内部结构存在分立的定态能级。
这个事实直接证明了汞原子具有玻尔所设想的那种“完全确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状态”,是对玻尔的原子量子化模型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
在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中,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因为在1913年发表了原子模型而获得了192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玻尔发表原子模型理论的第二年,德国科学家弗兰克(J.Franck)和赫兹(G.hertz)用慢电子与稀薄气体原子碰撞的方法,使原子从低能级激发到高能级。
他们对电子与原子碰撞时能量交换的研究所发现的规律性,直接证明了原子能级的存在,即原子能量的量子化现象。
弗兰克和赫兹的实验证明了玻尔原子理论的正确性,因而,他们获得了192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通过实验了解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测定氩的第一激发电位,验证原子能级的存在。
这个经典实验的主要实验器具是一个类似真空管的管状容器,称为水银管,内部充满温度在与之间,低气压的水银气体。
水银管内,装了三个电极:阴极、网状控制栅极、阳极。
阴极的电势低于栅极跟阳极的电势,而阳极的电势又稍微低于栅极的电势。
阴极与栅极之间的加速电压是可以调整的。
通过电流将钨丝加热,钨丝会发射电子。
由于阴极的电势高于钨丝的电势,阴极会将钨丝发射的电子往栅极方向送去。
因为加速电压作用,往栅极移动的速度和动能会增加。
到了栅极,有些电子会被吸收;有些则会继续往阳极移动。
通过栅极的电子,必须拥有足够的动能,才能够抵达阳极;否则,会被栅极吸收回去。
装置于阳极支线的安培计可以测量抵达阳极的电流。
[4]当加速电压很低,小于 4.9伏特V时,随着电压的增加,抵达阳极的电流也平稳地单调递增。
当电压在 4.9 伏特时,电流猛烈地降低,几乎降至 0 安培。
继续增加电压。
再一次,同样地,电流也跟随着平稳地增加,直到电压达到 9.80伏特。
当电压在 9.8 伏特时,又观察到类似的电流猛烈降低。
电压每增加 4.9 伏特,电流就会猛烈降低。
实验三十四夫兰克-赫兹实验20世纪初,对原子光谱学的研究,证明了原子能级的存在,原子光谱中的每根谱线,就是原子从某个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时的辐射。
然而,原子能级的存在除了可由光谱研究证实外,还有另一种方法:1914年,德国物理学家夫兰克和赫兹,利用慢电子与稀薄气体原子碰撞的方法,使原子从低能级激发到高能级,并通过研究电子与原子碰撞前后电子能量的改变情况,测定了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从而直接证明了原子能级的存在。
同时也证明了原子发生跃迁时吸收和发射能量是完全确定的、不连续的。
这就是著名的夫兰克-赫兹实验。
它成了玻尔原子理论的一个有力的实验证明,这两位物理学家也因此而获得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
2、通过实验加深对能级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与装置介绍]FH-2A型夫兰克-赫兹实验仪1、夫兰克-赫兹管图34-1本实验中所用的充氩四极FH-2A型夫兰克-赫兹管,其结构如图34-1所示,2、仪器面板功能介绍(如图34-2)图34-2(1)电流I A量程切换开关(2) 电流表,指示I A 电流值。
I A =I A 量程切换开关(1)指示值×电流表②读数/100。
(3) 电压表,与电压指示切换开关(9)配合使用,分为V H 、V G1K 、V G2A 、V G2K各种电压,指示V H 、V G1K 、V G2A 时满量程为19.99V ,指示V G2K 时满量程为199.9V 。
(4) 电源开关(5) V G2K 输出端口,接至示波器或其它记录设备X 轴输入端口,此端口输出电平为V G2K 的1/10。
(6) 自动/手动切换开关。
接入为“自动”位置,与快速/慢速切换开关(7)及V G2K 调节旋钮(13)配合使用,可选择电压扫描速度及范围;接入“手动”位置,与(13)配合使用,手动选择电压扫描范围。
(7) 快速/慢速切换开关,用于选择扫描速度。
只有(6)选择“自动”位置时此开关才起作用。
(8) I A 输出端口,接至示波器或其它记录设备Y 轴输入端口。
(9) 电压指示切换开关,与电流表(3)配合使用,可分别指示V H 、V G1K 、V G2A 、V G2K 各种电压。
(10) 灯丝电压V H 调节旋钮,调节范围3-6.3V ,不可过高或过低,调节过程要缓慢,边调节边观察示波器图形变化,不可出现波形上端切顶现象,否则应降低灯丝电压V H 。
(11) V G1K 、调节旋钮,调节范围1.3-5V ,开始调至1.7V 左右,待示波器出现6个峰值时,分别进行V G1K 、V G2A 调节,使从左至右,曲线的I A 谷值逐个抬高。
(12) V G2A 调节旋钮,调节范围1.3-15V ,开始调至8V 左右。
(13) V G2K 调节旋钮,自动/手动切换开关(6)置于“手动”时调节范围0-100V ,置于“自动”时调节范围0-80V 。
三、[实验原理]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核型结构的基础上,把量子概念应用到原子系统,提出了著名的玻尔原子理论,他指出:1、原子系统存在一系列的稳定状态(简称定态),在这些定态,电子虽然作加速运动,但不辐射能量,原子定态的能量只能取某些分立的不连续的值n 21E ,,E ,E ,而不能取其它值。
2、当原子从某一能量为N E 的定态跃迁到另一能量为k E 的定态时,原子将放出(或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辐射频率ν取决于两定态能量之差 k n E E h -=ν 其中h 为普朗克常数,341063.6h -⨯=焦尔·秒通常原子状态的改变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是让原子本身吸收或放出一定能量的电磁辐射,二是让原子与其他具有一定能量的粒子发生碰撞而交换能量,夫兰克-赫兹实验就是通过让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氩原子相碰撞,从而使氩原子获得一定能量而发生能级状态的改变,并通过直接测量出碰撞时电子传递给氩原子的能量值,从而证实原子能级的存在。
实验中电子和氩原子的碰撞是在夫兰克-赫兹管内进行的,管中有发射电子的阴极K,它由管中的灯丝通电加热而造成热电子发射,在阴极K与栅极G1上加有加速电压K G U 1,使电子加速,在阳极板A和栅极G2之间加有反向拒斥电压A G U 2,此时,忽略空间电荷分布后,管内空间的电位分布如图34-3所示。
图34-3由阴极发出的电子经加速电压加速后,进入G2A空间,由于此空间反向拒斥电压AG U 2的存在,如果电子能量大于AG eU2,就能冲过拒斥电场而到达阳极板A,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反映了到达阳极A的电子数的多少。
如果电子在G2K空间与氩原子发生碰撞,并把自己的一部分能量传递给了氩原子而使后者激发,电子本身所剩余的能量就很小,以至通过栅极后已不足以克服反向拒斥电场而到达不了阳极A,此时电流将显著减小。
实验时可通过调节灯丝电压V H 来改变管内的氩原子密度,电压越高,管中氩原子密度越大,电子与原子的碰撞机会就越多。
设初速度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的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得能量为eU ,当具有这种能量的电子与氩原子发生碰撞时,就可能会发生能量的交换,从而使氩原子获得一定能量而激发,由玻尔理论可知,如以10E ,E 分别表示氩原子的基态能级和第一激发态能量,那么当氩原子获得从电子传递而来的能量恰好为010E E eU-=时,氩原子就会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相应的电位差0U 称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实验表明,V U 8.110=。
实验中,由小到大逐渐调节加速电压K G U 2,当K G U 2小于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0U 时,此时电子所获得的能量较小,不足以激发氩原子,电子与氩原子在G2K空间内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由于电子质量远小于氩原子,电子在碰撞后将保持原有动能不变逐步到达栅极,到达栅极的电子将穿过G2A空间,到达阳极A板,形成电流A I 。
随着K G U 2从零逐渐增大,导致阴极发射电子流的增加以及电子速度的增大,因而极板电流A I 也逐渐增大。
(如图34-4中AB段所示)当K G U 2等于或稍大于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0U 时,电子在大部分路程中与氩原子作弹性碰撞,并被电场加速,只有在接近栅极时,才积聚到足够的能量,从而与氩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此时氩原子从电子上吸收大小为0eU 的能量后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而电子将失去全部或绝大部分能量,从而不能穿过反向拒斥电场,不能到达A板,因此阳极电流I A 急剧下降。
(如图34-4中BC段所示)随着栅极电压K G U 2的进一步增加, 图34-4电子的能量也不断增加,它与氩原子碰撞后,还留下足够的能量可以克服反向拒斥电场而到达阳极板A,这时电流I A 又开始上升,(如图34-4中CD段所示),直到G2K间电压二倍于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即20U 时,电子在栅极G2附近又会因为第二次与氩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而失去能量,并且受到拒斥电场的阻挡而不能到达阳极A,电流I A 再次下降。
(如图34-4中DE段所示)同样的道理,随着加速电压K G U 2的增加,当 02nU U K G (n=1 , 2 , 3 ,……)时,电子将会在G2K间的运动过程中与氩原子发生第三次、第四次……非弹性碰撞,使电流I A 相应下跌,形成具有规则的I A ―K G U 2曲线。
如图34-4所示。
可知,曲线两相邻峰值之间电位差等于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本实验的任务就是要测出这条曲线,并由此确定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曲线中,极板电流I A 的下降并不是完全突然的,其峰值总有一定的宽度,这是由于从阴极发出的电子初始能量并不完全一样,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另外,由于电子与氩原子的碰撞有一定的几率,当大部分的电子恰好在栅极G2前使氩原子激发而损失能量时,显然会有一些电子逃避了碰撞而直接到达阳极板,因此,极板电流I A 并不下降到零。
实验中,灯丝电压对曲线的影响较大,灯丝电压过大,阴极发射的电子数过多,易使电流I A 达到饱和,引起I A ―K G U 2曲线阻塞;灯丝电压过小,参加碰撞的电子数就少,反映不出非弹性碰撞的能量交换,造成曲线峰谷很弱,甚至得不到峰谷。
灯丝电压V H 在仪器上有标记。
发射电子在U G1K 作用下,消除了空间电荷对阴极(K )散射电子的影响,U G1K 的值在仪器上有标记。
另外,拒斥电压A G U 2对I A ―K G U 2曲线也有较大的影响,偏小时,起不到对非弹性碰撞后失去能量的电子的筛除作用,使峰谷差小,太大时,筛除作用太明显,使很多本来可以到达极板的电子筛去,导致峰谷差小。
A G U 2的值在仪器上有标记。
四、[实验内容]1、将仪器面板上的(10)-(13)四个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到底,I A 量程切换开关(1)置于“×10-7”,V G2K 输出端口(5)和I A 输出端口(8)分别用带Q9连接头电缆连接至示波器或其它设备X 轴输入端口和Y 轴输入端口。
2、如果(5)和(8)连接的是示波器,自动/手动切换开关(6)置于“自动”,快速/慢速切换开关(7)置于“快速”,否则(7)置于“慢速”。
3、打开电压开关(4),接通仪器电源,与电压指示切换开关(9)配合使用分别调节(1)-(12),使V H 约为5V ,V G1K 约为1.7V ,V G2A 约为8V 。
4、逐渐调节(13)可观察到图34-4所示的I A ―K G U 2曲线,调节示波器X 、Y 各相关旋钮,使波形清晰,Y 轴幅度适中,X 轴满屏显示,然后再调仪器面板上的(10)-(13)各调节旋钮,使可观察到6个I A 峰值(或谷值),峰谷幅度适中,无上端切顶现象,从左到右,I A 各谷值逐个抬高。
5、相邻I A 谷值(或峰值)所对应K G U 2之差(即显示屏上相邻谷值或峰值的水平距离)就是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6、为提高精确度,比如可测量第一个峰值与第五个峰值所对应的K G U 2之差,取相邻峰值所对应的K G U 2之差的平均数。
7、如果采用手动进行实验,可以通过测量相关I A 和K G U 2的值,在峰值附近应多测几组数据,然后在坐标值上作出I A -K G U 2曲线,并由曲线上得出各峰值所对应的电压654321,,,,,U U U U U U 。
8、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0U ,并与公认值相比较,计算相对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
五、[预习思考题]1、拒斥电压U G2A 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2、极板电流I A 的峰谷是如何形成的? 六、[测试记录与数据处理]1、测I A -K G U 2数据,共24组,包括起点、谷值、峰值(三个点)。
2、逐差法求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0U七、[注意事项]1、在测量激发电位时,调节K G U 2和V H 时应注意K G U 2和V H 过大会导致氩原子电离而形成正离子到达阳极电流I A 突然剧增,直至将夫兰克-赫兹管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