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卫生学》自学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一、绪论1.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以保护、促进、增强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生长发育、健康与环境、遗传的关系,提出卫生措施和卫生要求,利用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潜能的发挥、提高儿童少年健康水平和未来的生命质量。
2.研究对象: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0~25岁。
重点:中小学生群体。
特点:正在旺盛生长发育;生长的同时在接受教育;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
3.主要研究内容: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
【1章】生长 :指细胞繁殖、增大,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
为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和组织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行为和体力的不断发展,是质的改变。
【成熟】:生长发育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方面已全面达到成人水平。
体格发育指标:通常是指身体外部形态的发育,是人体整体发育的重要方面。
体格发育有很多测量指标,大体归为三类,即纵向测量、横向测量和重量测量。
体格发育派生指标。
【体能发育指标】1. 生理功能指标:整体上反映身体各系统、器官所表现的生命活动水平,可用一定的测量指标反映。
心血管功能测量指标是在一定负荷下人体心率、脉搏、动脉血压的变化。
肺功能测量指标包括:呼吸频率、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最大吸氧量等。
肌力发育测量指标有握力、背肌力等。
2. 运动能力指标:运动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平衡和协调能力等。
每一种运动的特征均可用一种或几种运动项目来反映3、体能发育的派生指标:血压脉搏心率。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一)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所表达的遗传性状如何发生变化。
(二)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是量的积累和功能成熟。
⼉童少年卫⽣学(⽂本)(1)第⼀章⼉童少年⽣长发育第⼀节⽣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长发育是⼉童少年群体的基本特征之⼀,也是社会发展的⼀⾯镜⼦。
个体的⽣长发育⽔平是健康状况的反映,群体的⽣长发育⽔平则是社会发展、卫⽣保健和社会⽂明的⼀⼤标志。
对该群体发育规律的全⾯了解,对其影响因素的深⼊研究,不仅可丰富⼉少卫⽣学的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也是制定⼉童少年卫⽣保健政策和⾏动纲领的基础和前提。
⽣长发育包括⾝体和⼼理两个⽅⾯的统⼀,这⼀复杂的⽣物学现象需要运⽤不同的指标。
随着基础医学和⼼理学、神经科学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长发育的研究内容呈现出从整体⽔平到基因与代谢⽔平的整合。
⼀、⽣长、发育的基本概念(⼀)⽣长(growth)⽣长是指⾝体各部分以及全⾝在⼤⼩、长短和重量上的增加以及⾝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即⽣长包含形态⽣长(morphological growth)和化学⽣长(chemical growth)。
(⼆)发育(development)发育是指⾝体组织、器官、各系统在功能上不断分化与完善的过程,也包括⼼理、⾏为和体⼒的成熟过程。
发育⼀词,通常在⽣理功能和⼼理⾏为⽅⾯使⽤较多。
⽣长和发育密不可分,⽣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寓于⽣长之中。
对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形态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功能的分化和增强。
因此,常常把⽣长发育⼀起表述,或⽤“发育”⼀词代替“⽣长”或“⽣长发育”。
(三)成熟(maturity)成熟是指⽣长和发育达到⼀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理功能、⼼理素质达到成⼈的⽔平,具备独⽴⽣活和⽣殖养育下⼀代的能⼒。
成熟⽔平或称之为成熟度(maturity degree)是指特定的⽣长发育指标的相对发育⽔平,即当时的发育⽔平与成⼈⽔平的百分⽐。
(四)⽣长发育可塑性(plasticit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长发育可塑性是指⼈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积极或消极的内外环境及⽣活经历⽽发⽣改变的能⼒,也就是⽣长发育的可能性,意味着⽣长发育的状态可以被⽣活经历塑造。
⼉少重点绪论、第⼀、⼆章共考:⼀个英⽂名解、⼀个简答题、多选2道绪论(有⼀题)⼉少卫⽣学的研究对象:是从出⽣后的婴⼉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为0~25岁。
重点对象是中⼩学⽣群体,在此基础上向学龄前⼉童和⼤学⽣群体延伸。
⼉少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长发育;2、疾病防治;3、⼼理卫⽣;4、教育过程卫⽣;5、学校健康教育;6、学校卫⽣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
第⼀章1.⽣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体各部分乃⾄全⾝⼤⼩、长短、重量增加和⾝体成分的变化。
2.发育:是指细胞、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理、智⼒的发展和运动机能的获得。
3.青春期(adolescence):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逐渐过渡的时期,是⽣长发育过程⼀个极其重要的阶段。
4、性早熟:是⼀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
⼀、⽣长发育的⼀般规律1.⽣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2.⽣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3.各系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与统⼀协调性4.⽣长轨迹现象和⽣长关键期⼆、⽣长发育分期1.婴⼉期:0~1岁2.幼⼉前期:1~3岁3. 幼⼉期:3~6岁4.童年期:6~12岁5.青春期:10~20岁6.青年期:18~25岁三、⽣长模式分类1.⼀般型2.神经系统型3.淋巴系统型4.⽣殖系统型四、青春期的发育特点1.体格⽣长加速,以⾝⾼为代表的形态指标出现第⼆次⽣长突增。
2.各内脏器官体积增⼤、重量增加,功能⽇臻成熟。
3.内分泌功能活跃,与⽣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分泌明显增加。
4.⽣殖系统功能发育骤然加快,迅速成熟,到青春晚期已具有繁殖后代的能⼒。
5.男⼥外⽣殖器和第⼆性征迅速发育,使两性的外部形态特征差异更明显。
6.青春期⼼理发展骤然加快,产⽣相应的⼼理-⾏为变化,可能出现⼀些青春期特有的⼼理-⾏为问题。
五、青春期分期1.早期:主要表现是⽣长突增。
2.青春中期:以性器官、第⼆性征的迅速发育为特征,出现⽉经初潮(⼥)或⾸次遗精(男),持续2-3年。
1少儿卫生学研究对象: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重点对象:中小学生群体重点研究对象群体是:童年期、青春期。
两大基础学科: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有密切联系的学科跨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体育学、体质人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性科学2胎儿-婴幼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手的精细动作遵循近侧发展律;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3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几个年龄期)1婴儿期(0-1岁)2幼儿前期(1-3岁)3幼儿期(3-6岁)4童年期(6-12)5青春期(10-20)6青年期(18-25)。
4.自胎儿4个月开始起至出生后1年称为第一生长突增期在青春期早期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持续的3年左右称为第二生长突增期5性早熟的分类;真性、假性、部分性。
1.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理功能水平:是指机体新陈代谢的水平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效能。
3.运动素质:是衡量体质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他是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
4.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
6.优势法则:当人们从事脑力和体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各有其当代表的区域,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是否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
7.始动调节: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在工作刚开始时水平较低,经启动过程逐渐提高,这一现象称为始动调节。
5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科学。
8.动力定型:身体内、外环境条件刺激按一定顺序重复多次后,在大脑皮层与此相关神经环路即相对固定下来,形成动力定型。
9.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三、简答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方式?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2.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3.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与统一协调性4.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5.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儿童少年卫生学(下划线为本科期末重点)绪论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是0~25岁,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7-18岁)。
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1、正在旺盛生长发育2、生长的同时在接受教育;3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
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童年期及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教育过程卫生;残疾儿童卫生。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
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包含了生长;成熟maturity:指生长发育过程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的水平。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程序和时间性的协调4、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的生长轨迹现象growth canalization:是指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
个体的生长轨迹与遗传、疾病等因素有关。
追赶性生长catch-up growth:当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受到疾病、营养、心理应激stress等因素作用时,会出现暂时性的生长发育迟缓,一旦这些影响因素解除,机体表现为向原有正常轨迹靠拢并具有生长发育强烈的倾向。
追赶型生长的意义:积极:为那些生长发育受障碍的儿童提供了赶上正常的机会。
消极:体重过快的赶上生长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多种成人疾病相关联。
关键生长期critical period: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一旦不能抓紧时间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
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
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生长发育2疾病预防3心理卫生4教育过程卫生5学校健康教育6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1掌握件事的学科基础知识2熟悉自身领域需求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只是技能3熟悉法律、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儿少卫生学的两大基础学科: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儿少卫生学最主要的法律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乃至全身的大少、长短、重量增加和身体成分的变化,属量变。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属质变。
成熟:生长发育结束时个体达到成熟,形态、功能全面达到成人水平,各器官、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钙化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赶上生长:这种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称为赶上生长。
生长轨迹现象: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人啊与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2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3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与统一协调性4生长轨迹想象和生长关键期。
儿童少年矮身材常见原因:1家族性矮身材2体质性生长迟缓3内分泌系统疾病性早熟: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
性早熟的原因:真性早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启动; 假性早熟多起因于性腺或肾上腺皮质肿瘤等,导致性激素分泌过多,不伴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提前发动。
环境污染物中的激素成分、外源性性激素药物、含性激素制剂的不当应用,也是引发假性性早熟的重要原因。
性发育延迟:性发育延迟的诊断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多数人倾向于以男童14对未出现睾丸增大,女童13对未出现乳房发育为判断标准。
也有学者认为,若女孩在乳房开始发育后5年内仍无月经初潮者,也可诊断为性发育延迟。
学童生活学习安排表为了确保学童在研究、生活和身体健康方面得到全面照顾,特制定本安排表。
请家长、教师及学校相关人员严格遵守,共同为学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作息时间安排1.1 早晨- 06:30-07:00:起床、洗漱- 07:00-07:30:早餐- 07:30-08:00:晨练及户外活动1.2 上午- 08:00-12:00:第一节课至第四节课- 10:00-10:30:课间休息,水果时间1.3 中午- 12:00-12:30:午餐- 12:30-14:00:午休1.4 下午- 14:00-17:30:第五节课至第八节课- 15:30-16:00:课间休息,小零食时间1.5 傍晚- 17:30-18:00:晚餐- 18:00-19:00:自由活动、游戏时间1.6 晚上- 19:00-21:00:第九节课至第十节课(周一至周四)- 21:00-21:30:洗澡、洗漱- 21:30-22:00:阅读时间- 22:00:熄灯,进入梦乡二、学童课程设置2.1 学科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2.2 特色课程- 国学经典、编程、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等2.3 实践活动- 户外拓展、社会实践、实验操作、手工制作等三、健康管理3.1 饮食- 营养均衡,合理搭配,确保学童身体健康- 每日提供新鲜水果、坚果等零食3.2 运动- 每日晨练及户外活动,增强学童体质- 定期组织体育比赛,提高学童团队协作能力3.3 睡眠- 确保学童每日充足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 睡前阅读,培养学童良好的阅读惯3.4 保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学童生长发育情况- 配备专业保健人员,处理学童日常伤病事宜四、安全教育- 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童自我保护意识-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学童活动区域安全- 加强校园安保措施,保障学童人身安全五、家长沟通- 定期召开家长会,汇报学童研究、生活情况- 建立家长微信群,实时沟通,共同关注学童成长-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增进家校互动请各位家长及教师严格按照本安排表执行,为学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研究环境,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儿科护理学》自学指导书一、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二、自学学时:54课时三、课件学时:54课时四、教材名称:《儿科护理学》第三版,崔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五、参考资料:1.《儿科学》第六版,杨锡强,易著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实用儿科学》第六版,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六、考核方式:章节同步练习(10%)+笔试(90%)七、课程简介:本指导书是根据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科护理学》编写而成,作为整体护理的培训教材。
儿科护理学是综合性临床医学科学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等基础医学和疾病防治护理的临床医学。
小儿是一个在解剖、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尚未成熟且不断生长发育的机体,无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护理等方面,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都有其特点。
儿科护理学自始至终贯穿这个特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使之正确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以保证小儿健康的成长。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科学人才的要求,通过儿科护理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儿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为护理和科研打下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儿科护理学》全书共分为十四章。
第一至四章主要为儿童保健、儿科基础护理;第六至十四章为患病儿童的护理。
八、自学内容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内容概述: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
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他们具有不同于承认的特征及特殊需要。
本章介绍了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特点、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其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二、自学课时安排:1学时三、知识点: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2.儿科特点:儿童生理功能特点(解剖、生理、免疫)、心理社会特点、儿科临床特点。
3.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实施身心整体护理、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儿少卫生学的儿童生长发育计划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公,他们健康发育的环境对个人成长及国家兴旺发达都影响很大。
作为儿少卫生学的专业人员,我们应该为儿童制定科学合理的生长发育计划,为他们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营养配比。
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需求,制定每日三餐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方案,确保营养的均衡供给。
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应当合理并充足。
二、体力锻炼。
根据个体差异,安排儿童每日适度的体育锻炼时间,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各部位的发育,也有利于心理的成长。
三、休息安排。
适当保证儿童每日足够的睡眠时间,以满足生长发育的。
睡前轻松的活动有助于睡眠。
四、防护措施。
重点关注儿童游玩、学习的环境卫生情况,加强对他们的防护意识教育,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五、监测成长。
定期检查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如体重、身高等,及早发现及纠正任何发育问题。
以上计划的正确执行,将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
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地优化执行,为每一个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71-儿少/学校卫生学(专业业务能力)(2014年修订)一、对各级卫生、教育等部门联合组织的地区性体质调研,作为主要负责人,能完成队伍组织、技术培训、质量控制、写出调查报告、分析差异、说明原因、提出措施并监督实施。
二、能应用卫生统计学方法,主持制定本地区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影响因素调查,制定营养状况调查评价方案及实施细则。
三、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传染病暴发、食源性疾病、预防性投药后发生集体不良反应等),能组织调查、处理现场、确定原因、提出有效措施、依法处理。
四、掌握《学校卫生综合评价》的评价内容、方法、结果判定及评价结果的应用。
能应用学校卫生监督指标体系、学校卫生监测指标体系开展学校卫生综合评价。
五、掌握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内容,能指导本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卫生工作者进行实际工作。
六、能指导学校设计学生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七、能设计较完整的学校健康教育计划、组织实施、进行效果评价。
71-儿少/学校卫生学(专业知识答辩)(2014年修订)一、儿童生长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体格发育的测量指标。
3.体能发育主要功能指标及测量意义。
4.骨龄和骨发育指标的实际应用。
5.生长发育环境影响因素。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内容和途径2.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3.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4.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5。
儿童期常见心理适应问题。
三、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1.生长发育调查的内容、方法、调查设计。
2.生长发育评价标准。
3.体质综合评价。
4.群体生长速度评价5.个体生长速度评价。
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预防和控制1.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危害2.吸烟预防干预3.青少年药物滥用预防干预4.网络成瘾预防干预5.不安全性行为预防干预五、学生常见病防治1.近视和学生视力低下的区别2.近视的原因、影响因素、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
3.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因素、筛查和诊断、预防和治疗4.龋齿的流行病学特点、致病因素及预防措施。
儿少卫生学教学大纲预防医学专业用(2005年)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性质: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它是保护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专业课重要组成部分。
儿少卫生学的任务是研究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及其教育、教养、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和健康的各种内外因素,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积极的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
从研究内容来说,这门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可以说是边缘学科,既与其他学科内容互相渗透,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又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吸收运用其他各学科现代医学的成就,同时又须注意有机的结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充分体现本学科属于应用科学的预防医学专业特点。
(二)教学目的:“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教学思想应贯彻教学的全过程。
每一名教师都应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与社会相需求的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了解本学科的性质、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掌握本学科在其应用领域中监督监测方法及其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使其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卫生防病实践中能够很快适应职业医师的岗位工作,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三)教学要求:1. 基本理论:通过28学时的理论授课及8学时的实验课,要求本科生需要掌握儿少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同时还应掌握国内外儿少卫生学新进展、新知识。
此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相关学科(如:临床医学有关学生常见病防治的新技术;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建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新进展交给学生,使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基本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2. 基本技能:本着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目标,即毕业生既是能掌握高技术的预防工作者,又是能直接面向基层、面向社区服务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