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问答题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4
心理咨询师三级精选案例问答题案例一:李明的学业压力问题:李明是一名高中生,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最近,他开始出现了焦虑和失眠的症状。
作为心理咨询师,您该如何帮助李明解决这个问题?解答:问:1. 您好,李明。
我了解到你最近正在经历学业压力和焦虑的情绪。
能否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个问题的细节?回答:2. 首先,我想问问你,你觉得学业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3. 你有没有试过通过其他途径来缓解这个压力,比如运动、放松等?4. 这个问题对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有没有造成影响?比如影响你的睡眠、食欲、人际关系等?5. 你认为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你最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分析:李明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学业压力,焦虑和失眠是其带来的负面情绪和症状。
在对话中,我希望了解更多关于问题的细节,包括他对学业压力的来源感受、采取的缓解活动以及问题对他日常生活的影响。
最后,我询问他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以明确他的期望和需求。
案例二:张小姐与亲友的紧张关系问题:张小姐是一位中年女性,最近她向我咨询,抱怨自己与亲友之间的紧张关系。
作为心理咨询师,您该如何帮助张小姐改善这种局面?解答:问:1. 你好,张小姐。
我了解到你最近在亲友关系方面感到紧张和困扰。
能否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个问题的细节?回答:2. 你觉得你与亲友之间存在紧张关系的原因主要是什么?3. 这个问题对你的日常生活有影响吗?例如,有没有造成睡眠不良、食欲不佳、情绪低落等问题?4. 你曾经尝试过改善这种关系吗?如果尝试过,你采取了哪些方法?5. 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你认为你最需要帮助的方面是什么?分析:张小姐的问题主要涉及与亲友之间的关系紧张。
通过询问更多问题,我可以了解到她感受到的压力和原因,问题对她生活的影响,以及她尝试过改善关系方面的经历和需求。
总结:心理咨询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来访者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在回答问题时,咨询师需要保持充分的倾听和共鸣,以便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为来访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常有事例问答题及参照答案三级诊疗技术部分(知识题)一、在对该求援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立发言的内容和范围?(三级技术P4-5)1.该求援者主动提出的求援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招待中察看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能够依照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剖析发现问题,进行发言。
4.上司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疗而下达的发言目标。
5.发言目标中如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办理。
二、在咨询中应防止出现的不适合的发问方式是什么?(三级技术P12)1、防止发问“为何”的问题。
2、防止多重选择性问题。
3、防止多重问题。
4、防止修饰性反问。
5、防止责怪性问题。
6、防止解说性问题。
三、与该求援者进行发言时,对会商内容的选择应掌握什么原则?(三级技术P12)1.适合求援者的接受能力,切合求援者的兴趣。
2.对求援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援者的个性发展或改正起重点作用。
4.对深入探究求援者的深层病因存心义。
5.对求援者症状的鉴识诊疗存心义。
6.对改变求援者的态度有踊跃作用,对帮助求援者改良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在选择发言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行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发言和议论的内容。
7.会商法的有效性,会商法有效实行的重点在于咨询师能否能正确掌握求援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色。
四、与该求援者进行摄取性发言时,要注意些什么?(三级技术P13)1.态度一定保持中性。
2.发问中防止失误。
3.在摄取性发言中,除发问和指引性语言以外,不可以讲任何题外话。
4.不可以用谴责、批评性语言阻挡或转移该求援者的发言内容。
5.在摄取性发言后不该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心、客气,不可以用僵硬的话做结束话,免得惹起求援者的误会。
五、如何对该求援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剖析?(三级技术P26-29)1.依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样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援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切合一致性原则;各样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固,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
案例问答题归总及题解注:3P—3级技能; 2P—2级技能; JP—基础知识; P—辅导题册1.求助者主要症状是什么?(P260,P269 P338 P343,P349,P352)①知、情、意及行为(工作、学习、社交);②个性特征;③躯体症状。
2.对求助者目前状态进行资料整理?(3P17 P264 P350;)①精神状态:知、情、意、个性②生理功能改变:躯体异常感觉③社会功能改变:工作欲望、动机、出勤情况;社交情况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3P17 P352,P355,P358求助者在心理、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什么P262求助者在心理方面的主要症状是什么P264对求助者目前个人成长资料进行整理,P355对求助者目前认知方面症状进行整理,P358对求助者目前情感、意志行为进行整理,P358一般临床资料整理提纲?3P15-17。
3.临床收集资料的途经?3P23。
主诉、家属报告、摄入会谈、临床观察、心理测验、其他4.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P260 P338 P341,P344,P347, P356,P358)1、作出诊断:2、诊断依据:①病与非病三原则(许又新神经症诊断标准;病程、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影响程度)②主要症状、病程、痛苦程度、社会功能③心理测验结果5.对案例进行初步诊断并说明理由。
P265 P267 P269①作出诊断:②理由:内心冲突的原因、持续的时间、严重程度、有没有泛化、社会功能受损情况6.对该求助者需要做那些鉴别诊断?(P260 P264 P338 P344,P347,P350,P 358)原则:①与精神病鉴别:病与非病三原则;②与一般、严重、可疑神经症相鉴别;③与神经症鉴别(是神经症——与其它神经症鉴别);④与躯体疾病所致心理障碍鉴别;7.判断来访者问题是否心理咨询范畴?(对求助者心理问题进行定性分析)3P25-29 P269。
①三原则②典型症状③自知力④求医行为8.对该求助者作出诊断程序是什么?(P262 P341)①是否有现实刺激②内心冲突是否有现实意义③是否有求助愿望④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⑤与精神病、神经症鉴别一般心理问题(3P38)原则:①现实性的刺激②持续1个月、间断2个月③不良情绪受理智控制④不良情绪限于最初事件⑤社会功能基本正常严重心理问题(3P44-45),原则:①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
问答题要点一、求助者的症状是什么?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反应迟钝、强迫思维强迫意向、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为方面:强迫行为、回避行为(不愿与外界交往)意向下降怪异行为兴趣下降情绪方面:焦虑、情绪低落、未来渺茫、烦躁、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妒忌、自卑、猜疑、内心冲突以上三点属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方面:工作效率下降、、与外接触不良、回避行为生活能力下降生理症状:睡眠差、头痛、头昏、心慌、出汗、紧张、性欲下降、食欲下降、疲惫不堪、二、对求助者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1.该求助者具有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2.自知力障碍,无自知之力,没有主动求医愿望。
3.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4.病程持续时间为()。
5.能够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其他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非精神性障碍神经症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观和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愿望和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没有幻想、妄想等精神病性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造成求助者痛苦的心里冲突是变形的,不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引起,不带有明显道德的性质;求助者的痛苦感,持续时间较长,社会功能造成明显的影响,问题一再泛化,求助者不能够正常工作或学习。
因此是神经症。
非精神性障碍抑郁性神经症。
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观和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无逻辑思维的混乱,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睡眠障碍等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映强度较为强烈,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长期情绪不好;不良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出现失眠、厌食、腹泻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社会功能。
从病程标准看,病程持续时间两年多。
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案例问答题答题要点及相关技巧第一部分:常见案例问答题答题要点一、资料整理:1.一般资料: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个人内心世界重要特点、其他。
2.成长资料:婴幼儿期(围产、出生情况);童年(身体健康发育情况、家庭关系及教养教育方式、重大事件及回忆、有无退缩或攻击行为);少年(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的挫折,骄傲和羞耻,性萌动、疾病,仇视嫉恨的人或事,交友、兴趣、游戏);青年(偶像,书籍,学习、升学、就业恋爱、婚姻等有无挫折,交友);成年:个人成长史中重大转折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3.身心状况(目前状态):(1)精神状态。
知: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情:情绪、情感;意、行: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人格:个性完整性和相对稳定性。
(2)身体状态。
躯体异常、体检等。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工作学习动机和考勤、人际交往(接触是否良好)。
二、主要症状:心理:认知(感觉、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等),情感(焦虑,抑郁等),意志行为障碍,个性(稳定性、完整性等,自知力)或人格障碍;生理(身体、睡眠、饮食、性功能、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社会功能(人际交往)障碍等。
三、原因分析:1、生物因素:有无遗传、生理缺陷、躯体因素;2、心理因素:认知、个性方面的因素,概括后最好用案例原话;3、社会因素:家庭、教育、生活事件等。
四、诊断:(一)首先判断:1、首先区分是心理正常还是心理不正常(三原则、典型特异的症状行为、求医行为、自知力等)。
2、心理健康还是不健康、严重程度(社会功能、病程)。
3、心理不健康分类: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均有四条标准:刺激因素/症状、时间、严重、有无泛化。
如果心理不正常:判断属于哪种疾病,包括人格障碍、神经症、严重精神障碍等。
每个也有四个标准:症状、病程、严重程度、排除标准。
(二)诊断:从大往小下。
如: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问答题汇总一、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下诊断:1、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恐怖症……)2、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重性精神病。
2、诊断神经症:(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或转移环境也无济于事3分。
(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
4—5分为可疑病例,不小于6分为确诊神经症。
3、症状符合**症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
(2)主导症状……(3)诊断为……4、(如果已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反应是否泛化、对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等进行分析判断,做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系统分类诊断。
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
二、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生理原因:(a)生理功能改变(b)躯体疾病(c)年龄(d)性别因素认知原因:(a)认知能力及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b)对现实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c)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d)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e)有无反逻辑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f)经验系统中有无不利因素(老眼光)(g)价值观有无问题(h)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社会原因:(a)生活事件(b)社会支持系统(c)人际关系(d)社会文化和社会舆论(e)教育背景三、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通常根据以下几点根据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1)临床症状表现(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问题持续时间(6)问题是否泛化(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四、如何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即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非类。
最后大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一般心理问题:答:(一)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1、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原则,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引起。
3、心理问题无泛化、无回避。
4、社会功能受到轻度损害,仅出现效率下降。
5、病程时间短,1-2个月。
6、并非由躯体疾病所引起。
严重心理问题:答:(一)初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二)诊断依据:1、排除精神病性,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三项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完整稳定,说明该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性。
2、症状表现:主要心理症状是:(1)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2)情绪、情感表现;(3)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4)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主要躯体症状是:(1)有无躯体异常感觉(2)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主要社会功能症状是:(1)工作(2)人际交往3、症状由XX问题引起,属于强烈现实刺激。
4、精神负担重,存在内心痛苦,但由于现实性冲突引起。
(排除神经症)5、病程:2-6个月6、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有泛化、回避出现。
7、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
神经症:(一)初步诊断是:(二)诊断依据:1、排除精神病性,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三项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完整稳定,说明该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性。
2、存在变形冲突,造成内心持久的痛苦,不能自行摆脱3、症状表现:各神经症的典型症状4、病程:症状持续时间长,已3个月5、严重程度:影响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6、根据许又新神经症的评分标准,大于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问答必背知识点一、摄入性谈话中要注意些什么?1、态度要保持中立;2、提问避免失误;3、不讲题外之话;4、不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求助者话题;5、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
6.谈话结束态度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二、摄入性谈话中提问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有强烈的暗示性。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是封闭性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
3、避免多重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避免修饰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5、避免责备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6、避免解释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可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三、摄入性谈话中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和兴趣;2、对病因有针对性;3、对个性的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探索求助者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改善认知有积极作用(切忌:不能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内容);7、谈话法有效实施的关键点在于:咨询师能否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四、摄入性谈话中怎样选择切入点?1、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了解相关资料;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五、选择心理测验的原则?1、选择量表应有指向性,如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应选用与情绪有关的量表;2、为确定非情境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便于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3、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如LES),可以查找两年以来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或是否有应急的叠加效应发生等;4、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当临床表现若怀疑有精神疾病,可用MMPI,若觉得智力有问题可用智力量表,若怀疑是神经系统疾病可用神经心理学测评手段等;总之在心理诊断中使用心理测量工具应当一定有针对性,应围绕已形成的初步印象或求助者的某些特殊表现来选用。
案例问答题解题一、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一)、心理功能方面1.认知方面(1)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等感觉障碍方面症状。
(2)错觉、幻觉知觉障碍症状是诊断精神病性障碍重要依据。
(3)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窥镜症感知综合障碍方面症状。
(4)妄想、强迫观念、强迫意向、超价观念等思维内容症状。
(5)注意减弱影响记忆力、注意狭窄见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
(6)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等记忆障碍症状。
(7)自知力障碍——自知力丧失,如否认精神病、拒绝治疗。
答题技巧:千万别忘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思维混乱、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等。
2.情感方面(1)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抑郁、恐怖——程度变化。
(2)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障碍——性质改变。
(3)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等——脑器质性。
答题技巧:一般有焦虑、抑郁情绪症状。
来不及细阅可全填上,填错也不扣分。
焦虑举例:既怕学习不好耽误前程,又怕琴练不好达不到降低分数线级别;求助者常常为此十分矛盾,而冥思苦想,难以决断,辗转不眠。
3.意志行为方面(1)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意向下降等意志行为障碍症状。
(2)强迫行为、精神运动性不安、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
答题技巧:1.症状应逐条填写,如有强迫行为,则具体写上强迫洗涤、强迫检查等。
2.如没有,也酌情填上无——当然要找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关症状填写。
填写格式:行为方面:强迫行为(反复洗涤、反复检查试卷姓名、反复检查窗门关闭)。
4.人格方面A、关注求助者人格倾向,从小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等人格特点。
B、因不伴有妄想、幻觉且自知力完整而不归入精神障碍的人格障碍。
(1)以偏执报复、敏感多疑、敌视警惕、自以为是、别人好意当敌意为特征偏执性人格障碍。
(与偏执性精神障碍区别)(2)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征的分裂样人格障碍。
(3)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征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一.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1. 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
二.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1. 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
3.避免多重问题。
4.避免修饰性反问。
5.避免责备性问题。
6.避免解释性问题。
三.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1. 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有效: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3.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四.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1. 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心理咨询师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五.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 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
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
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
六.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1.咨询准备工作:应有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
2礼貌接待方式:使用礼貌语言,态度平和诚恳,据实际运用。
3.提问时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提供帮助。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反复申明保密原则,说明保密例外。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性质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
7说明求助者责任、权利与义务:三责任、四权利以及四义务。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那种咨询方式二、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2、语言表达。
语速适中,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外延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做任何承诺5咨询时的仪态三、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学会确定摄入性谈话法的目标、规范谈话内容与范围)1.根据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5、.根据许多求助内容分别谈话。
四、摄入性会谈避免提问失误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有强烈暗示性。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
因这类问题具封闭性,咨询师获取信息受限制。
3避免多重问题。
这类问题表现出咨询师缺乏训练,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避免修饰性反问。
这种反问后果对求助者毫无好处,使会谈陷入僵局。
5避免责备性问题。
此类问题对求助者产生很大威胁感,立即引起防卫。
6避免解释性问题。
咨询师表达自己看法,不利于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
五会谈内容选择原则—该案例从哪方面入手1.符合求助者能力兴趣。
2.病因直接间接针对性。
3.有利于探索深层病因。
4.有助于鉴别诊断症状。
5.有利于帮助改善认知。
6.有利于个性矫正发展。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问答题常考问题汇总1、请写出对该求助者的诊断程序?或:你认为应当怎样根据该求助者的具体情况做出你的诊断?注意初步印象、初步诊断与本案例的诊断的区别。
2、如何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史资料进行整理?3、你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4、心理咨询师应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5、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6、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7、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8、在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阻抗的原因是什么?9、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如何选择适合求助者的咨询方法?10、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如何进行转介?11、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对象一般应具备的特征为?12、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或请结合本案例,为求助者拟订的有效的咨询目标。
13、作为咨询师,你应如何向求助者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14、在本案例中,对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评价采集者退散15、在本案例中,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16、在本案例中,你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17、在本案例中,还应收集求助者那些方面的资料18、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19、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或咨询目标是什么20、结合本案例,你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并说明原理21、请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22、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23、依据本案例,你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或根据主导症状选择相应的心理测量。
24、请撰写本案例的咨询方案?25、通常从哪些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26、在本案例中使用心理测验对求助者进行评估,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27、在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28、如何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29、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0、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31、对该求助者的目前状态进行整理?32、针对本案例,你认为应当选用什么疗法并请写出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摄入性谈话,如何避免提问方式的失误?1.避免“为什么”、.多重选择性、多重、修饰性反问、责备性、解释性的六类问题商定的咨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1.咨询目标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6.咨询的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按照贝克的理论,求助者的歪曲认知包括什么?1.主观推断2.选择性概括3.过度概括4.夸大和缩小5.个性化6.贴标签和错贴标签7.极端思维心理咨询师使用了面质技术,请说出其定义、求助者的常见矛盾、意义及应用注意事项(一)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二)常见矛盾有:1.言行不一致 2.理想与现实不一致3.前后言语不一致4.咨访意见不一致(三)使用面质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事实根据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尝试性面质(四)意义:①促进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深入地了解。
②激励求助者解除防卫、掩饰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③促进求助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言语与行动的统一。
④促进求助者明确自己的资源、并善加利用。
⑤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面质。
简述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的各个阶段——1: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
2: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
3: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
4: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
5: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
6: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
7:求助者几乎可以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就可以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
有效咨询目标的七个基本要素1具体:受终极目标指引的具体小目标2可行:符合求助者的能力水平3积极:符合人们发展需要4双方可以接受:咨询双方共同商定、协调一致5属于心理学性质:不超出心理咨询的范围6可以评估:无法评估的不能作为目标7多层次统一:有效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目标的协调统一咨询方案包括哪些内容?1咨询目标2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5咨询效果及评价手段6咨询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参与性技术有哪些?1倾听2开放式与封闭式询问3鼓励与重复4内容反应5情感反应6具体化7参与性概述8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和把握影响性技术有?1面质2解释3指导4内容表达5情感表达6自我开放7影响性概述8非言语行为的运用阻抗的表现形式?1程度上2内容上3方式上4咨询关系上阻抗的原因?1成长中的苦恼2功能性的行为失调3对抗咨询或咨询师应对阻抗的要点1解除戒备心理2正确进行诊断和分析3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程序和原理?原理:操作条件反射。
案例分析问答题第一部分案例分析中理论问答题(P后面是指习题集中的页码,3P后面是指三级心理咨询师的教材中的页码)1.摄入性谈话中要注意些什么(P264;3P13)①态度保持中立;②提问中避免失误;③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④不能用指责或批评性语言阻止或转移求助者的谈话内容;⑤在谈话后不能给出绝对性的结论;⑥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求助者误解。
2.摄入性谈话中提问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P342;3P11—3P12主要避免提问失误,主要体现在:①避免“为什么------”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有强烈的暗示性。
②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是封闭性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
③避免多重(连珠炮)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④免修饰性反问,因为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
⑤避免责备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⑥避免解释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可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3.摄入性谈话中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P267;3P12①适合求助者的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②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③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④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重要意义。
⑤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4.摄入性谈话中,怎样选择切入点P339,P345;3P4-5①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②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③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④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咨询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5.选择心理测验的原则3P14。
①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
如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就应选用与情绪有关的量表。
②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选择人格问卷,探索人格因素。
(如MMPI)③为了寻找早期原因,选用病因性探索量表(如LES)④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
6.一般临床资料整理提纲3P15-17。
案例问答题知识要点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应依据以下参照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3、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
“为什么……”的问题。
多重选择性问题。
多重问题。
修饰性反问。
责备性问题。
解释性问题。
4、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7)会谈法的有效性。
5、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
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2、提问中避免失误;3、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6、你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下达的会谈目标;5、注意: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7、使用心理测验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3)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问答题小抄一、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1、精神状态:A. 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敏感)B. 情绪、情感表现(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C. 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工作劲头不足等)D. 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2、身体状态A.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头晕,头痛,睡眠差)B. 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C、既往病史3、社会功能状态:A. 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B. 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回避,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夫妻关系紧张)二、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认知方面:如感觉过敏、思维迟缓等。
意志方面:如意向缺乏、强迫意向等。
情绪情感方面:如焦虑、抑郁、恐惧、情感低落、暴躁、绝望等。
躯体方面:头痛、睡眠差行为方面:如回避、强迫、退缩等。
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工作效率下降、学习、人际、家庭、夫妻关系、娱乐等。
三、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1、心理测验的结果2、既往病史、家族史、教养史等:性欲发展情况,躯体、精神检查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
3、案例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
4、婚姻家庭状况及重大事件5、个人成长史、早年的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重大的变化及评价6、个性特征,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7、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社会交往情况8、对未来的希望四、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 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
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
(2和3的评定至少要考虑三个月的情况,时间太短不可靠。
)总分为3分,不够诊断为神经症;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诊断成立。
五、你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1、使用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
精神分裂症除外。
2、初步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六、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下诊断:1、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恐怖症……)2、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诊断神经症: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
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
4—5分为可疑病例,不小于6分为确诊神经症。
3、症状符合**症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
2)主导症状……4、(如果已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做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系统分类诊断。
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
*恐惧症(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
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社交场合、人际接触(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特定恐惧; 2)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3)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鉴别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强迫症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如强迫思想(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强迫行为(动作)(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以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广泛性焦虑[F41.1]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症状标准]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 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以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1 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2 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抑郁发作[F32]---精神病性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
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躯体形式障碍[F45]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与优势观念。
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但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本障碍男女均有,为慢性波动性病程。
[症状标准]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 以躯体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①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但不是妄想;②对身体健康过分关心,如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想;③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其他神经症怕障碍(如疑病症、焦虑、惊恐障碍七、还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可能需要做的鉴别诊断有:1、与重性精神病鉴别:根据三原则,无妄想、无幻觉、自知力2、与其他神经症进行鉴别:以主导症状鉴别,冲突是否是道德性的3、与其他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进行鉴别: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冲突不强烈,时间不长、未泛化。
八、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生理原因:a)生理功能改变青春期、更年期b) 躯体疾病c) 生物年龄d) 性别因素认知原因:具体案例可从认知、行为(缺乏策略和技巧)、情绪(不能自行解决)、个性(求完美、好胜、无法正视挫折)a) 认知能力及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b) 对现实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c) 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d) 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e) 有无反逻辑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f) 经验系统中有无不利因素(老眼光)g) 价值观有无问题h) 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社会原因:a) 生活事件家庭学校教育、负性生活事件b) 社会支持系统c) 人际关系d) 社会文化九、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通常根据以下几点根据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1)临床症状表现(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问题持续时间(6)问题是否泛化(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十、如何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即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分类。
1、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
2、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3、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
十一、依据本案例,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量表选择的原则:1) 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严重程度。
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可选用SAS等。
2) 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探求引发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
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择EPQ等。
3) 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
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等4) 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
测验的种类: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可选择……量表MMPI——病理性人格特征和严重程度;病前人格,用在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偏执、神经症以上EPQ、——了解人格特征及认知;神经症及以下用SCL—90——了解其在身心方面的自我评价及症状严重程度;评定咨询效果社会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因素SAS——神经症焦虑情绪及程度;评定效果SDS——神经症抑郁情绪及程度。
评定效果十二、假如你是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你计划怎样与她商定咨询目标?1、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