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简答2)
- 格式:doc
- 大小:180.50 KB
- 文档页数:12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1(1—3章)(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P5)2、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
(P78)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P82)4、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P83)(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社会保障的功能有哪些?(P12-17)答:社会保障的功能有:①稳定功能;②调节功能;③促进功能;④互助功能;⑤其他功能。
2、社会保障具有哪些特征?(P17-22)答:社会保障的特征:①公平性特征;②社会化特征;③福利性特征;④法制规范性特征;⑤多样性特征;⑥刚性发展特征。
3、社会保障应该遵循哪些原则?(P23-27)答:社会保障应该遵循原则:①公平原则;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③责任分担原则;④普遍性和选择性原则;⑤其它原则。
4、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P50-52)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基本规律:①立洗先行;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③协调发展;④多样化发展。
5、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P79-80)答: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内容: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第一,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包括的业务内容看,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社会求助;(2)社会保险;(3)社会福利。
第二,对社会保障体系亦可作如下划分:(1)与社会生产相关联的保障制度;(2)普遍保障制度;(3)全民的福利性保障制度(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何评价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答:回顾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历程,既有巨大的成就,亦存在着不少失误。
《社会保障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二、简答题1、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参见教材第12-17页2、社会保障的目标有哪些?参见教材第10页3、社会保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参见教材第23-27页4、社会保障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参见教材第37页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参见教材第50-53页6、简述社会保险有什么特点?参见教材第84页三、辨析题1、商业保险不同于社会保险保险?参见教材第95页2、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参见教材第82页3、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唯一来源?错四、论述题1、试评价早期的社会保障?参见教材第42-43页2、试比较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异同。
参见教材第87-88页《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法参见教材第107页2、社会保险基金参见教材第137页3、集散结合管理模式参见教材第130页4、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参见教材第132页5、养老保险参见教材第171页二、简答题7、简述社会保障法制化的价值。
参见教材第108-109页8、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有哪些?参见教材第146-151页9、简述社会保障待遇的分类参见教材第156-157页10、养老保险的特征有哪些?参见教材第172-173页11、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有什么?参见教材第177-178页三、论述题3、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成考复习资料《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1一、单选题1. 社会保障管理的关键和重点是()A. 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管理B.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C. 社会保障对象管理D. 社会保障机构管理2. 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形式大部分采用()A. 货币支付B. 实物支付C. 服务支付D. 以工代赈3. 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货》一书的经济学家是()A. 边沁B. 庇古C. 凯恩斯D. 贝弗里奇4. 衡量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成败的关键指标是()A. 安全性原则B. 收益性原则C. 分散化原则D. 流动性原则5. ( ),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A. 1997年5月B. 1999年9月C. 2003年10月D. 2007年7月二、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2、社会救助3、社会保险三、简答题1、简述社会救助中最低生活标准确定的几种基本方法。
2、简述工伤责任认定的发展阶段和工伤鉴定的主要方法。
3、简述医疗保险给付的方式。
四、论述题结合世界社会保障发展中出现的不同模式,论述你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成考复习资料答案一、1-5 BACBD二、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社会救助: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救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的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外延包括贫困救助、灾害救助及其他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措施。
3、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资帮助,以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内涵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在公民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遭遇各种风险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各国以及国际组织对社会保障内涵的界定不同:德国:指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失去竞争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的保障制度。
英国:指国民在失业、疾病、伤害、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贫困时提供生活保障。
美国:指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项目,为个人谋生能力中断或丧失时提供保障,还为结婚、生育或死亡而需要某些特殊开支时提供保障(包括为抚养子女而发给的家属津贴)。
日本:指对疾病、负伤、分娩、残疾、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方法和国家责任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
国际劳工组织: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来预防或治疗疾病;公民失业时资助并帮助其重新找到工作。
2、目前世界上基本形成了哪四种社会保障模式?⑴福利国家模式。
以英国为典型代表。
⑵“三方共负”型社会保障。
包括德国、美国等国都采用这种模式。
⑶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
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为代表,南美智利、阿根廷等国以及香港地区也实行了这种保障方式。
⑷“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取过的保障模式。
始于前苏联。
3、简述二次大战后西欧和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变化趁势。
⑴社会保障从单项保障向总体保障转变,形成一套相互联系、共同保障的社会安全网。
先后建立了统一的国民保险制度。
⑵保障范围扩大。
保障向对全社会公民的保障过渡。
⑶由自愿保险向强制保险转变。
⑷保险水平提高。
西欧国家于战后60年代中期仿效瑞典,相继建立了国民年金按生活费用指数定期调整的措施,将保障津贴与工资水平挂钩的制度,使社会保障受益者在脱离就业后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
并在原有的统一标准津贴之外,建立了补充津贴的制度。
作业二——填空题——1.以其来源为依据,社会保障基金一般分为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险基金;________基金;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基金。
不同的社会保障基金有着不同的筹资渠道,并必须用于特定的社会保障项目。
社会福利2.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方式一般包括:征税方式;________ 方式和自由筹资方式三类。
征费3.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一般有:财政拨款;征收社会保险缴费(税);发行福利彩票与募捐;__________收费;基金营运收益;其他渠道等。
服务4.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福利性和互济性等性质特点,还具有;普遍性;重要性;__________性;和复杂性等特征。
长期积累——名词解释——5.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
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
6. 基本医疗保险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避免或减轻劳动者因患病、治疗等所带来的经济风险。
7. 补充医疗保险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而言的,包括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互助和社区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利补充,也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8. 商业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和个人减价商业保险。
是指由保险公司经营的,盈利性的医疗保障。
9. 失业是指在劳动范围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
10.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简答题——11. 如何理解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社会保障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社会保障学》作业参考答案(1)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 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它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政策。
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保障的目标1.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2.满足国民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3.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二)社会保障的功能1.稳定功能;2.调节功能;3.促进发展功能;4.互助功能;5.其他功能。
2.简述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一)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1.尊重本国的国情;2.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发展;3.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4.努力追求社会化;5.对市场机制日益重视。
(二)社会保障的教训1.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2.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影响国家竞争力3.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会使有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4、简述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内容,不同点:(1)保障范围不同;(2)保障对象不同;(3)保障目标不同;(4)资金来源和筹集方式不同;(5)支付方式不同。
三、论述题(要点)论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目标。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1.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2.立法滞后;3.责任模糊;4.新制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二).发展目标1.应考虑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规律和我国的国情;2.应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政策趋向;3.尽快实现制度定型,在政府主导下完善保障体系;4.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协调发展;5.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6.保持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7.突出以人为本和公平的价值趋向。
《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支劳动能力从而失支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实际是上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全部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和福利,除前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外,还包括其他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福利,以及全部公共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和服务。
狭义的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从属概念,是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并列的概念,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社会利设施和福利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答: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有: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促进发展功能、互助功能、其它功能。
2、社会保障的目标有哪些?答:社会保障的总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它要实现的目标有:①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②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③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社会保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答:社会保障应遵循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和其他原则。
4、社会保障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以政府介入的程度或制度化作为依据,社会保障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慈善事业时代或前社会保障阶段;二是济贫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三是现代社会保障阶段,它又可以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阶段、发展阶段与成熟阶段。
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社会保障学是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及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套社会保障学的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一、选择题1. 社会保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促进经济增长B. 维护社会稳定C. 提高人口素质D. 增加政府收入答案:B. 维护社会稳定2.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A. 养老保险B. 医疗保险C. 失业保险D. 教育保险答案:D. 教育保险3. 社会保障制度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A. 德国B. 英国C. 法国D. 美国答案:A. 德国4.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哪两种?A. 税收和捐赠B. 缴费和罚款C. 缴费和税收D. 捐赠和罚款答案:C. 缴费和税收5.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原则是什么?A. 选择性原则B. 普遍性原则C. 差别性原则D. 公平性原则答案:D. 公平性原则二、填空题1.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实现社会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公平;和谐2.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______保障和______保障两大类。
答案:社会;个人3. 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应当遵循______原则和______原则。
答案:效率;安全4.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______保险是为了应对个人因年老而失去劳动能力的风险。
答案:养老5. 失业保险的目的是为失业人员提供______和______,帮助其重新就业。
答案:基本生活保障;就业服务三、简答题1. 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
答: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包括风险分散、收入再分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
通过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经济安全网,减少因疾病、老龄化、失业等社会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调整社会财富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不属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方式的是 ( )A.国家负担 B.个人交纳 C.集体补助 D.国家给予政策扶持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 ( )A.社会保障管理措施和管理目标的总和 B.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和C.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和管理目标的总和 D.社会保障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的总和3.属于失业保险对象的是 ( )A.国家公务员 B.希腊船员 C.长期从事短工的人 D.有固定工作的人4.失业保险的特殊准备金额度与失业保险资金的支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 )A.小于 B.等于大的美女编辑们 C.大于 D.无关于5.社会保障发起于19世纪的 ( )A.法国 B.瑞典大 C.英国 D.美国6.社会保险的对象为 ( )A.资本家 B.官僚阶层 C.雇工阶层 D.工人7.最大的优点是计算便利,易于普遍实施;在保险金给付方面具有收付一律平等的意义的为 ( )A.均等保险费制 B.固定比例制 C.累进费率制 D.比例保险费制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通过于 ( )A.1996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7年9.假设每次伤残的津贴为1000美元,工人有100万人,过去平均每年有5万工人因工负伤,则人均投保费为 ( )A.100美元 B.120美元 C.200美元 D.50美元10.绝大多数国家的生育制度规定,被保险人在生育前后应交纳保费,一般规定期限为产前最近的 ( )A.12个月 B.6个月 C.2个月 D.5个月11.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的 ( )A.最高纲领 B.特殊纲领 C.最低纲领 D.基本纲领12.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适用于 ( )A.经济发达、物质水平大幅提高 B.经济发达、物质水平缓慢发展C.经济落后、物质水平大幅提高 D.经济发达、物质水平缓慢发展13.中国根据人口政策推出的奖励独生子女的措施,也带有 ( )A.养老保险的性质 B.医疗保险的性质 C.失业保险的性质大的美女编辑们D.生育保险的性质 14.普遍型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的理论依据为 ( )A.俾斯麦 B.亚当·斯密 C.马克思 D.贝弗里奇15.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 ( )A.投资收益 B.捐款 C.被保险人和雇主 D.贷款16.各国对职业病的划分的各种形式有 ( )A.下列 B.C.D都对 B.列表的办法C.在法律中原则规定了那些看来可能导致职业病的疾病D.不论是否列出职业病,只要确实因工作造成的疾病均为职业病17.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为 ( )A.对象社会性 B.待遇平等性 C.法律强制性 D.福利性18.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有关失业问题的决议称为 ( )A.《失业公约》 B.《失业保险公约》 C.《就业公约》 D.《失业救济公约》19.生存保险的条件是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 ( )A.可能生存 B.生存更好. C.能够生存 D.继续生存20.职工因工伤停工医疗期间,直到医疗终结为止,工资为原工资的 ( )A. 100%B.70%C.80%D.50%21.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类型占绝大多数的为 ( )A.一个政府机构统管 B.一个或若干个政府机构和一个或若干个非政府机构共同组织管理C.政府机构、地方当局和非政府组织分工管理 D.完全由非政府组织管理22.不属于我国社保基金的为 ( )A.津贴基金 B.行政管理基金 C.预算基金 D.社会行动基金23.被誉为“福利国家的橱窗”的为 ( )A.美国 B.英国 C.瑞士 D.瑞典24.社保基金投资的根本原则为 ( )A.流动性大 B.收益性 C.安全性 D.多元性25.总投保费率为 ( )A.个人投保费率和用人单位投保费率之和 B.个人投保费率C.用人单位投保费率 D.个人投保费率和用人单位投保费率的差额26.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具体承办部门是 ( )A.地方政府 B.民政部门 C.劳动部门 D.财政部门27.不属于群众优待的优抚对象的为 ( )A.服现役的义务兵家属 B.革命烈士家属 C.革命伤残军人 D.志愿兵大28.职工探望配偶的往返路费,负担单位为 ( )A.个人 B.配偶 C.所在单位. D.职工父母29.不属于职工福利基本特征的为 ( )A.社会性 B.普遍性 C.集体性 D.补充性30.美国的“贫困线”标准中恩格尔系数为 ( )A.59%以上 B.1/3以上 C.50%以上 D.10%以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保障学》简答题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83)一、简答题1.简述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答:(1)残疾预防(2)残疾康复(3)残疾人教育(4)残疾人就业(5)残疾人文化体育(6)无障碍环境建设2.简述设置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应该遵循的原则。
答:(1)适应原则(2)效能原则(3)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原则(4)权责一致原则(5)分工协作原则(6)法制化和权变原则3.老年人福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答:(1)老年人收入保障;(2)老年人生活照料,例如机构照料、社区照料、居家养老;(3)老年人心理和社交服务;(4)老年人教育服务,例如老年大学;(5)老年人就业服务。
4.简述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措施。
答:(1)组织农村劳务输出(2)小额信贷政策(3)以工代赈(4)科技教育扶贫(5)自愿移民扶贫开发(6)整村推进扶贫(7)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5.计算贫困线的方法都有哪些?答:(1)市场菜篮子法,又称预算约束法。
(2)收入比例法。
(3)恩格尔系数法。
(4)生活形态法。
(5)马丁法。
(6)-天1美元法。
6.简述“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保障核心价值理念。
答:(1)社会保障分配应该达到最大的平等,最大限度的缩小收入差距。
(2)社会保障应该由政府全面责任,个人不应该缴费,尽可能减少市场(商业保险和企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商业福利不利于促进社会平等。
(3)广泛的社会福利,覆盖全民,包括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人口,“从摇篮到坟墓”都要有保障。
(4)社会保障不仅仅是一种支出,还是一种投资。
(5)通过高额累进税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是必要的和公平的。
二、案例分析题1.李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4年,由于不满意单位工资薪酬,从单位离职,前往上海一家企业2年后,由于企业经营不善,李某被辞退。
假设李某就职的两家企业都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请问:(1)李某第一次离职能否享受失业保险?为什么?(2)李某在上海最多能够领取多长时间的失业保险金?(3)如果李某在上海领取失业金期间生病住院,医疗费用应如何分担?答:(1)不能。
社会保障学(简答题)1.社会保障的目标是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满足生活保障需求,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社会保障的功能包括稳定功能、调节功能、补偿功能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3.社会保障的特征包括保证性、普遍性、公平性、鼓励性、互济性和储存性。
4.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要求打破身份限制,公平对待每个国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5.社会保障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否则其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社会问题将持续恶化,妨碍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6.社会保障思想渊源表现为慈善或恩赐思想、平等或公平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
7.新历史学派强调国家具有“文化和福利的目的”,主张国家通过立法实行一系列社会政策措施,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
8.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主张国家进行经济干预。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覆盖面不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非正式就业人员中。
2)保障水平偏低,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
3)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着资金管理、信息共享等方面的问题。
4)制度协调性不足,各类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调。
5)缺乏可持续性,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较大,未来资金压力较大。
1.补充医疗保险是一种自愿性的辅助医疗保险,旨在为部分收入较高的行业或单位维持较高的医疗需求。
2.医疗保险具有普遍性、经济性、经常性和广泛性等特点,采用医疗给付的补偿形式。
3.医疗保险具有公益性、福利性、普遍性、强制性、共济互助和社会公平性等功能。
4.工伤保险是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以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和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5.工伤保险制度中的公平性原则体系包括补偿不究过失原则、差别费率原则及完整补偿原则等。
6.国外工伤保险的类型包括社会工伤保险制度、雇主责任制的工伤保险制度和私人保险性的工伤保险制度。
简答题1。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什么?(1)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2)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
(3)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2.社会保障的功能有哪些?(1)稳定功能;(2)调节功能;(3)补偿功能;(4)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3.简述社会保障的特征。
(1)保证性(2)普遍性(3)公平性(4)鼓励性(5)互济性(6)储存性4.简述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
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必须打破各种身份限制,公平地对待每个国民并确保其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在社会保障实践中,必须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以此达到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
公平原则的最充分体现,是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国民普遍享受社会保障.5。
为什么社会保障的发展必须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一方面,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变化。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无一例外地需要相应的财力支撑。
实践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只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才可能在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同时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
如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功能便难以充分发挥,社会问题将持续恶化,进而妨碍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6。
简述社会保障思想渊源的表现这些社会保障思想渊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思想最初表现为慈善或恩赐思想;其次是表现为平等或公平思想;这种思想是比慈善或恩赐思想更加进步或者说更高层次地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思想;最后表现为空想社会主义.7。
简述新历史学派的主要观点新历史学派强调国家的经济作用,认为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之外,还具有“文化和福利的目的”,国家是集体经济的最高形式,国家在进步的文明社会中,公共职能在不断扩大和增加,凡是个人努力所不能达到的或不能顺利达到的目标,理应由国家去办.基于这样的观点,新历史学派主张国家必须通过立法,实行包括社会保险、孤寡救济、劳资合作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措施,自上而下地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8简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国家经济干预思想。
二、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P28页小结1)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的总和。
(P51页)3、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基金。
(P112页)4、现收现付式是养老保险的一种筹资模式,也称为非基金式或纳税式或统筹分摊式。
该模式不考虑资金储备,只从当年或近两三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与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税)。
(P95页)5、完全积累式是养老保险的一种筹资模式,也称为基金式或总平均保险费式或预提分摊式。
该模式是在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后,从追求养老保险收支的长期平衡角度出发,确定适当的费率标准,将养老保险较长时期的支出总和按照比例分摊到整个期间并向企业与个人征收,同时对已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运营与管理。
(P95页)三、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特征。
(P4页一5页)(1)强制性。
所谓强制性,是指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的。
(2)普遍性。
社会保险要求社会化,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企业和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
(3)福利性。
所谓福利性,是指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实施社会保险完全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4)社会公平性。
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分配形式具有明显的公平特征。
一方面,社会保险中不能存在任何特殊阶层,同等条件下的公民所得到的保障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在形成保险基金的过程中和在使用的过程中,个人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并不严格对价,从而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
(5)基本保障性。
四、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法:一般来说,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社会保障法律和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的社会保障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其目的均是为了赋予国民以相应的法定社会保障权益。
2、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对于低收入群体及不幸者所进行的一整套制度框架体系。
3、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运行机制的总和。
4、失业者:是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虽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但没有工作岗位的劳动者。
5、医疗保险: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伤害时提供的社会保险项目,既包括医疗费用的给付,也包括医疗服务。
医疗保险目的是恢复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补偿劳动者在病假期间的生活开销,在各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医疗保险是仅次于养老保险的又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6、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7、福利国家:福利国家一词出自于贝弗里奇报告,在社会保障领域是全民福利的象征。
福利国家的最大特色就是以公民权利为核心,确立了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原则,它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以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全面保障为基本内容,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和消灭贫困为目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责任关系取代了建立福利国家之前的雇主与雇员、领主与农奴及社团伙伴之间、家庭亲属之间的责任关系。
8、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者其家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制度。
9、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立法实施的对公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它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资金,保证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
社会保障学概论简答题第一篇:社会保障学概论简答题社会保障概论一、社会保障制度1.社会保障制度: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及其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2.社保制度特征:公平性、社会化、强制性、福利性、多样性、刚性。
3.社保制度功能:保障、稳定、调节。
原则:公平性、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原则。
4.现代社保制度萌芽于19世纪的英国,正式形成于19世纪的德国。
全世界形成了以福利国家型、投保资助型、个人储蓄型、国家保险型四大类社会保障模式。
思想基础: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国家干预主义思想。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构成:A国家财政支持项目: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
B国家法律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险项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保险。
C 商业保险有益补充:单位投保、个人投保、互助保险。
三支柱:国家、企业、个人。
6.财政体制的变迁。
健全→功能财政(资源、收入、经济,职能是配置、分配、稳定)财政支出的变迁:①购买性支出②转移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式支出。
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经济发展支出下降,国防支出下降,科教文卫支出上升,社会性支出上升,以及其他支出。
首要原则是公平。
7.税收包括A微观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B宏观效应:调节、税收乘数即税收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8.财政政策的变化:扩张型、中性型、紧缩型。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执行时期:亚洲经济危机、2008年至今。
9.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①社保制度完善,则社会稳定,会促进经济增长。
②经济增长,能够使社会保障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10.社保制度对储蓄的影响:①挤出效应(良好的社保制度下)②挤入效应,导致提前退休。
两种效应是并存的,主要看其力量大小。
11.社保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①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有助于保证劳动力的质量,刺激劳动力生产的积极性,容易增加劳动力的惰性,降低劳动供给。
1.简述对社会保障的含义的理解及特征答:含义:⑴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社会安定、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起到“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⑵社会保障的标准是满足社会成员不同层次的生活需要。
⑶社会保障的实施依据是国家立法或行政规定。
⑷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以社会劳动力为主兼及全体社会成员。
⑸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或社会组织。
⑹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政府、企业和个人。
特征:⑴法律强制性。
是遵循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实施的,即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⑵对象社会性。
如社会救助范围有限,社会优抚有特定阶段,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劳动者,社会福利涵盖全体公民,但都是面对全社会的,具有社会化。
⑶福利性。
各环节不以盈利为目的,它不仅无偿地对被保障人给予资金给付,而且提供社会服务。
⑷经济保障性。
⑸机会公平性。
公平分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⑹收支互济性。
⑺待遇差别性。
2.简述社会保障的对象答:社会保障的对象概括来说是以社会劳动者为主的全体社会成员,但因保障项目不同而有所区别。
救助的对象相对是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
主要包括:⑴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公民,如孤儿、无社会保险津贴的劳动者、长期患者、未参加社会保险且无子女和配偶的老人等;⑵突然发生灾害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公民,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财产损失、生活一时困难者;⑶有一定生活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或相当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公民。
3.简述社会保障给付标准答:社会保障给付标准是社会保障的各个项目向受益人支付的金额、实物和服务的数量。
在确定保障给付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保障基本生活,兼顾公平与效率;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社会福利支付水平。
⑴社会保险的给付标准是使被保险人——社会劳动者能够享有基本生活水平。
⑵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团体为增进群体福利,改善国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而举办的公共福利设施、津贴补助、社会服务和集体福利事业。
目的在于增进群众福利,改善国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⑶社会优抚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进和爱戴而又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躯军人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4.简述社会保障的目的答:⑴社会保障的经济目的是为了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稳定。
通过社会保障,使社会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⑵社会保障的政治目的是通过社会保障,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维持社会安定,巩固现存的社会制度。
5简述社会保障产生于发展的原因答:社会保障是生产力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产物。
生产力愈发展、生产社会化愈高,既为社会保障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产生提供了必要。
⑴社会保障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需要。
因为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原有的许多个人风险已转化为社会风险,这就客观上要求社会给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经济保障。
⑵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保障提供了经济可能。
这是因为①社会保障基金完全来源于国民收入,而生产力水平愈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愈高,则所提供的社会保障基金变愈多,社会保障的项目便愈多、标准变愈高。
⑶社会化大生产过程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导致劳资矛盾尖锐,为增加“社会稳定器”,从现实上要求建立社会保障,以保证社会稳定。
6.简述社会保障的作用答:⑴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一方面,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的规模、结构和水平;另一方面更,社会保障也制约着经济发张。
主要表现在:①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筹措资金,促进经济增长。
②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
③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④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率。
⑤有利于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⑥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⑵社会保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并促进了社会进步。
这主要表现在:①社会保障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
②社会保障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
⑶社会保障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重要工具。
表现在:①社会保障以法律为依据,实行明显的强制性分配。
②社会保障基金筹措与使用的社会性。
③社会保障形式多样,具有复杂性。
7简述社会保障模式答:⑴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按社火保障的标准来衡量,它是处于社会保障阶段的初级、不成熟、不完备的模式。
该模式基本特征为:①政府通过相应的立法作为实施救助的依据;②社会救助费用列入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于国家税收,个人不缴纳保险费;③救助的对象是因天灾人祸或失业而陷入贫困的公民、弃婴、孤儿、残疾人和老年人;④救助的标准为低标准,以维持生存为限。
⑵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它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有宏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实行的。
主要特征:①政府通过有关社会保障立法作为实施的依据;②保障费用由个人、雇主、政府分担,并为强制保险。
③资金来源多元化有利于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增强社会保障的巨大后盾;④保险对象的覆盖面大,几乎包容了全体社会成员;⑤社会保障的项目多少不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保障了公民的基本生活。
⑶福利性社会保障制度。
它是在经济较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比较全面的保障模式,又称福利模式。
特征:①社会保障政策是福利国家的一项主要政策,依法实施,并设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法院监督执行。
②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强调福利的普遍性、人道主义和人权观念。
③福利支出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个人不缴纳或低标准缴纳社会保障费。
④保障标准较高,保障项目齐全。
⑤目的主要是维持社会成员一定标准的生活质量,加强个人安全感,而不完全是预防和消灭贫困。
⑷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为基础的属于国家保障性质的社会保障模式,又称政府统包型。
特征:①通过国家宪法将社会保障确定为国家制度,公民所享有的保障权利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的,并通过社会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的。
②保障支出由政府和企业承担,其经济来源由全社会的公共资金无偿提供③保障的对象是全体公民。
④工会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⑸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它是以自助为主,一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保障模式,又称强制储蓄型。
特征:除公共福利和文化设施由政府提供资助外,保障费用由雇员和雇主分担。
8简述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答:社会保障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系列社会项目所构成的体系的总和。
⑴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
它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失业带来收入减少时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
⑵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的最低纲领。
它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的,或突然发生灾害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或虽有一定生活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公民予以经济上救助和资助的保障制度。
⑶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
它是现代国家实施的改进居民生活福利的一套社会举措,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⑷社会优抚——社会保障的特殊纲领。
它是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9.简述社会保险的内容答: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⑴基本特征为:①社会性,是指保障对象是全社会的劳动者,是面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②强制性,是指社会保险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的。
③互济性,是指社会保险通过法律的形式向全社会有交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社会报费建立社会保障基金。
④福利性,是指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实施社会保险完全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⑵保险的对象;①被雇佣的劳动者。
②生产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劳动者。
③达到一定收入水平的劳动者。
④从事特定职业的劳动者。
⑤达到一定年龄的全体公民。
⑶社会保险的项目类型;①生育保险,它是在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帮助的制度。
②医疗保险,它是国家通过立法对被保险人因非工疾病或患病或伤残而丧失劳动能力失去收入时,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
③工伤保险,是国家和社会用立法强制实施的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④失业保险,它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因遭受本人所不能控制的失业风险而暂时失去收入时,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
⑤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限界限,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起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10简述社会保险与各社会保障项目的关系、答:相同点: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是有联系的,它们均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都是通过立法进行的,各自从不同方面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社会救助实现最低生活需要;社会保险保证基本生活需要;社会福利保证全体公民发展和提高的需要;社会优抚保障特定社会人口的基本需要,从而构成“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
不同点:⑴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的关系,①保障对象不同,社会救助的对象时一个国家内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公民。
社会保险的对象时社会劳动者。
②保障标准不同,社会保险的保障标准是保障劳动者在遭受疾病、工伤等风险时能够享有其基本生活需要;社会救助的给予标准是保证被救助人的生活水平达到享有当时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
③给付方式不同。
社会保险是按国家法令条件和标准向被保险人给付的,社会救助的被救助者则事先无需尽交费义务。
④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劳动者个人,企事业单位,政府所交的。
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的大部分有财政拨款或社会救助。
⑤保障所体现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同。
⑥经营主体不同。
⑦保障提供的物质内容不尽相同。
⑵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关系,①保障对象不同社会福利的保障对象是包括社会劳动者在内的社会全体成员。
②社会福利的保障标准则是为了提高公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③资金来源不同,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是由社会筹集,单位筹集和财政拨款。
④分配原则不同。
社会保险基金的分配原则强调权利义务基本对等原则,社会福利的待遇则一般采用平均分配的原则。
⑤经营主体不同,社会保险主体一般是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
社会分离的经营主体是政府或社会团体或单位。
⑥保障提供的物质内容不尽相同。
⑶社会保险与社会优抚的关系。
社会优抚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社会上一部分倍受尊敬而又有光荣身份的人口群体给予优待,抚恤和安置。
其保障对象,举办单位,保障所体现的权利义务关系均不同。
11简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答: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失业带来收入减少时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